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上将军鲁雄开口了,他是留守朝歌的武将中官职最高之人。

    “臣等正欲死战,大王何故先亡?”

    亡,逃也。

    鲁雄是在说,我们正想死战拒敌,大王你怎么就要跑?

    子受听到这话,感觉很舒服,这是来自忠臣振聋发聩的质问,发自内心的不满!

    鲁雄接着道:“为臣者,素知忠君报国之理,若大王不信,臣这便领军杀敌,贼人必先踩着我等尸首才能进入朝歌!”

    “大王何必用此激将之法,臣虽年迈,却不怯战!”

    “请大王静坐宫中,必取敌首来献!”

    “无他,唯死战尔!”

    鲁雄拱手,因年老而浑浊的双眼中,有着不一样的光点。

    他已经全明白了,至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大王逼出贼子的计谋,恐怕那些污名,也不过是自污之计。

    如果他所料不错,大王早已留下后手,那冀州苏护并非真心反商,只是逢场作戏,而且不日便会前来勤王。

    大王行事如此周密,自己为何不能挺身一战,肃清朝纲?

    激将法啊?还真是。

    武将们大多是糙汉子,这一激,激出了悍勇凶性。

    “唯死战!”

    “唯死战!”

    “唯死战!”

    一个个拱手抱拳,呼喝声震动了整座大殿。

    群臣之中的子启,微微低头。

    。。。。。

    求推荐票,求打赏,加更中。。。
………………………………

39。我就不信你能看出什么章法(加更2/3)

    人群中的子启,心中暗叹,果然纣王早已计划好一切。

    激将法用的如此水到渠成,自己落入陷阱。

    这等激将法一出,武将必定死战,历数夏商,还没有哪个君王不战而逃,就是那夏桀,也是力战不敌后才逃亡。

    可子启仍旧很坚定。

    逆天而行,终归会失败的。

    崇黑虎以及城外叛军,不过是掩饰。

    自己与雷开等人手中在朝歌城内的兵马,才是真正杀招。

    只要纣王误以为叛军只在城外,将兵马分散到朝歌四门,王宫守备必然空虚。

    到时候,便能一举攻下王宫。

    擒贼先擒王。

    而后诸侯抵达朝歌,自己已经除掉了纣王。

    到时候拿出先王遗诏,便能名正言顺坐上王位,想来也有不少对天命之论感到反感的诸侯赞同自己。

    子启在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弟弟,虽有计谋,但真的是太理想化太天真了。

    他又怎么不知道天命与王权对立?可想让王权大于天命,绝不是一朝之功。

    如果是一个手段激进的君王,倒是有可能做到,可纣王。。。。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明明知道线索,却不上府邸抓人,只是以烽火将贼人逼出。

    即使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没有实施,就留有余地。

    纣王太天真太仁慈了啊!这可是反贼啊!

    以为这样,贼人就会感恩戴德,不再起反心吗?

    子启暗中摇头。

    太过善良又是个理想主义,这样的君王根本无法成事。

    上首的子受看着群情激愤的武将们,有点懵。

    别死战啊!

    别人造反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推翻我吗?

    推翻我,不就是对我不满,觉得我是个昏君吗!

    大家一起跑路,将士不用战死沙场,反贼造反成功,自己又赚了昏庸值,这不是一箭三雕吗!

    可。。。。

    望着愤慨的武将们,子受觉得自己根本阻止不了他们。

    不过他还有办法。

    如果战败了呢?

    战败了不就可以名正言顺一起跑路了?

    你们死战,也不妨碍跑路啊!

    子受看向鲁雄。

    关键就在这个人身上,其人乃名将,有资历,是朝歌中唯一能统帅大宗兵马的将军,就像定海神针一样。

    只要想个办法拖住他,耽误出兵时机,等出兵的时候,叛军已经打进朝歌,那肯定只有一起跑路了。

    有办法了。

    “孤深知鲁将军之忠勇,且随孤往宫中一行,有要事相商。”

    说着,就先回到了宫中。

    子启心里猛地一沉,纣王果然早有安排!

    连朝中有人是叛军耳目都已经知道了,特意将鲁雄叫去宫中,面授机宜。

    难办了。

    但他必须继续下去。

    。。。。。。。。。。。

    子受先将寝宫清理了一便,原本在这里和他下棋的黄贵妃不见了,估计是回西宫了,正好,那个整天不安分的妹子在,还得让鲁雄暂避,另找地方。

    鲁雄来见,子受将之迎入寝宫,偌大的宫中只有他们两人。

    子受取出一物,道:“鲁卿,可知此为何物?”

    “这。。。恕臣下愚钝,不知。”

    “此乃围棋。。。。。”

    子受向鲁雄解释着围棋的规则,为了拖延时间,耽误战机,每一条都解释的很详细。

    鲁雄心里很急,但听着听着,便静下心来。

    当听到围棋的输赢在于占地与吃子时,茅塞顿开。

    这不就是行军打仗吗?黑白子便是两军,哪方存活的士兵多,哪方占据的地盘大,哪方就是胜利者。

    大王必是想用这围棋,来教导自己如何在朝歌布局。

    看到鲁雄的表情,子受知道他肯定想多了。

    不过这很正常,围棋本就很容易和行军打仗联系起来,古人喜欢下围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能培养出大局观。

    想多了正好,以此为由让鲁雄以为自己是在以围棋教导他该如何布局,鲁雄便不会抗拒,这样就更能拖延时间啦!

    子受邀鲁雄手谈一局,鲁雄因为误会,欣然接受。

    下着下着,鲁雄愈发觉得围棋很讲究,任何一方的一时得失,都很关键,如同战场一般,瞬息万变,是大意失子损兵折将,还是诱敌深入,断其气阻其粮草。。。。。

    每一次落子,都有章法。

    只是。。。。

    鲁雄抬头,看着认真下棋的子受。

    为何大王下的毫无章法,就好似新手一样?

    我也没从中看出任何布局安排啊?!

    不可能啊!此棋乃大王发明,怎么可能不会下?

    子受发现鲁雄在看自己,愈发淡定。

    自己围棋水平连路边摆棋摊的都不如,路边棋摊好歹还能忽悠几个人呢!

    不过他就是要这种效果,你能从臭棋篓子手里看出什么章法?

    而且我的确是很认真在下,就是赢不了而已!绝不会发生意外!

    第一局,鲁雄胜了;第二局,鲁雄又胜了;第三局,还是鲁雄胜了。

    每一次都是子受大败。

    鲁雄怕他面上挂不住,说道:“大王。。。。大王棋艺高明,这样让我。。。。。。”

    “不,不,胜败乃兵家常事,围棋不过小道尔,今日不谈这个,等将军得胜归来,我们再下几局。”

    子受送鲁雄出宫,这下少不得昏君耽误战机的污点了。

    鲁雄云里雾里的往军营走去,面色有些差。

    他根本没从对局中看出任何命令,就这样浪费了三局的时间,耽误了战机?

    可。。。。

    纣王会这样吗?

    走在路上,鲁雄越想,越不对劲。

    偶然间想到那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后,幡然明悟。

    “胜败!王命不在过程,而在结果!”

    “棋盘如战场,我若是连败,必然锐气尽失,而大王让我连胜三局,便是为我鼓气,提升信心,携着连胜的气势,领兵得胜!”

    “而毫无章法的下棋方式,则是让我不必束手束脚,自行发挥,同时暗示我不必担忧,此战必胜!为将者,莫过如此,大王圣明!”

    鲁雄浑身气势顿时提升了几分,自信心爆棚,这就是大王的深意啊!

    很快,他便来到了军营。

    可他发现,兵马已经整顿完毕,正有一人在点将。

    这不对!

    朝中有资格命令大部兵马的,似乎只有我啊!

    营中又是何人?
………………………………

40。黄门女将

    “贼人率大军攻打朝歌,气焰嚣张,如果坚守不出,只会助长贼子气焰,我大商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昔日成汤太祖玄鸟托生,纵横天下横扫夏桀,我辈岂惧区区反贼!”

    这声音,竟是个女声?

    鲁雄又走了几步,却见到一个女将身穿红甲,举手投足之间,金革之声交加。

    这是。。。西宫的黄娘娘?

    鲁雄与黄飞虎相交莫逆,自然认识其妹。

    黄贵妃名飞莺,出身将门,自幼便习武,性格颇为豪放,当年鲁雄还教过她几手。

    木兰辞能让黄飞虎瞬间改变立场,黄飞莺在其中起到了不小作用,她本就想当个如妇好、木兰一样的女将军。

    黄飞莺环顾周围众人,停顿了一下,厉声道:

    “大军全部开出四门之外,列阵迎敌!”

    众将无声。

    一个妃子自然无法命令他们,但这黄妃手上,有纣王的玉佩,玄鸟玉佩,见佩如见人。

    再加上其兄黄飞虎又是镇国武成王,现在虽然在喝西北风,但仍在军中有不小影响力。

    偏偏能制衡黄飞莺的鲁雄不在,自然是她说什么,众将就做什么。

    反正大商女子带兵又不是第一次,纣王又题过诗,极有可能将大军交给黄贵妃掌管。

    毕竟出现了反贼,谁又敢保证朝中大臣全都是忠臣呢?

    相较之下,枕边人更可信,而且黄家世代忠义,这点也有所保证。

    黄飞莺接着道:

    “八百御林军巡查城内,但凡查到有盔甲军士不出城作战者,斩!”

    此言一出,众将皆惊,万万没想到一女流竟然如此果断,军令之严,倒是颇有其兄风格。

    也许,我大商又多一妇好?

    还没等他们喘过气来,黄飞莺那英气又带着豪迈的声音再次响起,开始点将:

    “四方门为朝歌门户,现分派诸将支援,如有丢失者,斩!”

    “北门,徐盖!”

    “东门,晁田!”

    “西门,晁雷!”

    她停了下来。

    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停顿,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还有一个门她没有说,这个门就是南门。

    根据四城守将传来的情报,叛军主要陈兵在南门,一旦开战,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

    贼军势大,这里实在不是个好去处。

    众人并没有等待多久,因为黄飞莺很快就说出了支援北门的将领:

    “南门,黄飞莺!”

    众将一愣,这谁啊?军中没这人啊!

    片刻后,他们才反应过来,愣愣的看着那个红甲女将。

    飞虎和飞莺,这黄飞莺不会就是娘娘吧?

    鲁雄本来站在一边,还在心里感叹女将不可轻视,黄飞莺的每道指令,都恰到好处。

    最绝的便是让大军支援四门,主动迎敌。

    寻常将领绝不会如此冒进,只会保守行动龟缩防守。

    但只有鲁雄这等军中老将清楚,贼人突然反叛,数目未知,所在未知,有无援军亦是不知,将士们心中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兵,在于势。

    只有主动出击列阵迎敌,才是最好的选择,既能提升士气,又能一探虚实。

    这也是刚才纣王以围棋暗示的核心观点,士兵要有锐气,以势压敌。

    可在鲁雄听到黄飞莺要亲领大军去贼子最多的南门,当即喊了起来:

    “不可,娘娘不可!南门自有我领军支援!”

    黄飞莺见鲁雄来了,也没有改口,只是道:“鲁将军可随我一同往南门迎敌。”

    “不可,不可啊!”鲁雄急忙道:“娘娘尊贵之躯。。。。。”

    还不等鲁雄说完,黄飞莺就拔剑出鞘,寒光洌冽:“治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国者,妇女与有责焉矣!”

    鲁雄先是一愣,随后那因年老而稍稍有些佝偻的脊背,挺得笔直。

    治理国家,是君王和臣子的事,可保卫国家,是所有人,包括妇女的事啊!

    鲁雄抱拳:“自护卫娘娘左右!”

    黄飞莺高举宝剑:

    “凡城中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斩!”

    “敢违军令者,斩!”

    听到这杀气腾腾的话,众人仿佛不认识这个正在说话的娘娘了。

    这是后宫的妃子吗?

    也是。

    君王敢说出不敬天的逆天之言,他的妃子又岂会是普通人?

    此刻的黄飞莺,手腕有些抖,但她格外坚定。

    黄飞莺自幼得家中教导,熟知兵法,知道这时候需要一个人站出来鼓舞士气,朝歌商军,需要一个主心骨。

    这个人最好应该是纣王,但纣王不能,再次是闻仲或是黄飞虎,可他们一个在北海一个在冀州。

    鲁雄资历与能力都足够,足以统帅全军,但身份上还是差了一些,不够尊贵。

    这时,黄飞莺便站了出来,她适合。

    这套红甲,是当年入宫时专人打造,她一直以为,这辈子都没机会穿上,没想到今天用上了。

    她真的毫无畏惧吗?

    她当然畏惧过,黄飞莺只是后宫妃子,虽然出身将门,熟读兵书自幼习武,但她并不是武将,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杀过人。

    近日里,做的最多的事,是和纣王下棋。

    可她还是站了出来。

    中宫姜王后雍容华贵,贤良淑德,将后宫事宜处理的井井有条。

    寿仙宫苏妃,美若天仙,懂得纣王心意。

    自己有什么优点呢?

    大概是在棋盘上将纣王杀得片子不留,平日里也颇为胡闹,纣王选秀分到西宫的秀女,都被她勒令习武,练成了女兵。

    大概现在就是她能为大商、为纣王付出的唯一时刻了。

    幼时她就曾立志做一个像妇好那样的人,无论寒暑,舞枪弄棒,不曾放弃,进入宫中后,她觉得自己离妇好更近了一些。

    可后来后悔了,宫中太闷,又不能随意出宫,甚至多次想过,自己这喜动不喜静的性格、舞枪弄棒的爱好,如果不是黄飞虎之妹,恐怕早就被废黜了。

    再后来,她听到了女娲宫题诗。

    治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国者,妇女与有责焉。

    “将有不战,战必胜!”

    。。。。。

    求推荐票,求打赏
………………………………

41。朝歌保卫战

    朝歌南郊。

    鼓角高鸣,冀州军列阵,鼓行而出。

    苏护在众将的簇拥下,一脸肃然走到阵前。

    他面无表情的举起宝剑,中军的郑伦挥动旗帜,旗帜上并不是“冀州”或是“苏”,而是“商”。

    殷商的“商”。

    士兵们有些紧张,不自觉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已经有探马来报,贼人势大,朝歌南门都快被攻下了。

    纣王做了很多让人心生怨言的事,尤其是引得非议的天命之论。

    可抵触天命之论的,多是贵族。

    至于普通平民百姓呢?

    他们是祭品。

    人牲,人殉,人祭。

    有的是把活人洗洗直接埋了,有的是祭祀时杀了人然后放入器皿里煮,或是把小孩煮了供养上天,也有在墓道门口码上一排人头。

    花样繁多,想象力无限,这就是敬天尊天命的贵族们。

    还有更不能接受的,贵族们修缮建筑时,不杀几个人都不像话,要将人埋在地基里,祈求建筑稳固。

    甚至还流传到了日本,人柱力就是取名于这种行为。

    自武乙囊血射天起,王族就不怎么遵从这样些行为,认为这是错误的,却被仍沿用陋习的诸侯贵族们,当成了不敬天。

    这一刻安静得有些窒息。

    苏护并没有立即下令支援,他纵马至阵前,剑指朝歌,厉声道:“诸位将士!四十五年前,先王武乙囊血射天,征伐西夷。。。。。。”

    苏护的话被大嗓门的苏全忠重复,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个人耳中。

    将士们都吃了一惊,不知道为什么苏护突然提起“暴虐”的武乙。

    “世人传先王因晴天霹雳,雷击而死,却不知先王行迹泄露,大军被西夷围困。”

    苏护仍旧面无表情,四十五年前,他还是个孩子,这些都是从父亲那儿听来的。

    “有百骑突围求援,然无一诸侯应答,等我冀州收到消息时,先王已然战死……”

    “本侯昨夜梦到先王,知我冀州侯一脉忠勇,过不在我等,今日,纣王不尊天命,废天子号以人王相称,继先王未竟之业,弃人牲,简祭祀,却有反贼谋逆!”

    “四十五年前,我冀州没能为先王解围。。。。。”

    苏护哽咽着,剑指朝歌,厉声喝道:“今天,冀州军来了!诸将士与我,入朝歌勤王!”

    大多诸侯贵族,都是敬天命的。

    苏护有些不一样,他老爹出身平民,立了战功才获封冀州侯,所以他小时候没经过多少贵族教育,养成了个一点就燃的火爆脾气。

    不过也正因此,他更知道平民在尊天命的贵族中代表着什么。

    冀州将士被苏护激得热血沸腾,士兵多是出身平民,这些他们又怎么不知道?

    这么多年,他们没有反抗,也没有力量反抗,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有一个王将不敬天的言论说出来后,也许很多人因为惯性思维没有反应过来,觉得他怎么这样,这都是天命,都是上天规定的,这种行为是大不敬。

    可终会发现,原来这才是对的。

    只有负责传话的苏全忠摸不着头脑。

    父亲昨夜不是担心追着他们而来的闻仲大军抢了勤王功劳一夜未睡吗?

    没睡觉又是怎么做的梦?

    可他不敢说,说了又要挨骂。

    。。。。。。。。。。

    朝歌南门。

    崇黑虎亲领大军攻打南门,他原本以为,只要趁夜兵临城下,就会不战而胜,可当他来到门下,不仅被夜巡的南门守将发现,还遭到了顽强抵抗。

    黄飞虎虽走,但夜巡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现在南门守将周纪善用一把大斧,舞的虎虎生风,单从气势上,不落下风。

    可从人数上来看,根本没得打。

    打了一阵子,崇黑虎就让铁嘴神鹰飞到空中,啄了周纪双目。

    失了主将指挥的守军,虽然又坚持了一阵,可很快还是兵败如山倒。

    贼军破了南门。

    还没进门,就有一小队人马来到大军前方。

    数量不多,也就十来个。

    当先一将乃崇侯虎之子,崇应彪。

    这是一名纨绔子弟最后的固执。

    他出身贵族,也敬过天命。

    可天到底给了他什么?

    什么也没有。

    反倒是不敬天的纣王,为他扛下了强抢妲己的过失。

    后来父亲崇侯虎跟他说了很多,他渐渐明白,纣王到底做了什么。

    以一己之力避免诸侯兵戈相见,这是怎样的君王?

    而今天,父亲兵权被夺,他选择报恩。

    虽是一不学无术的纨绔,却也知道最简单的恩义。

    崇应彪横刀立马,大喊道:“我乃崇应彪,北伯侯之属,当放下兵器,与我共奸叛贼!”

    随后,就带着十几名家将,睁着发红的眼睛,迎向城门。

    所幸城门不宽,能过者不多,即使立即被叛军围住,也能勉强支撑一阵。

    可终归只有十几人,望着身边家将一个个倒下去,崇应彪觉得,今天自己大概是死在这里了。

    早知道就不该什么热血上涌带着人冲出来,学着老爹找个地方躲起来多好,反正根据老爹的说法,这都是纣王的计策,输不了。

    崇应彪现在就是后悔,我逞啥能啊!

    别人不知道我崇应彪是个什么玩意,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他看了看后面,好像退不出去了。

    不过。。。。

    他又看到了一支兵马从城中而出。

    为首一人身着红甲,看样貌还是女将?不认识。

    旁边的是老将鲁雄,这个认识。

    有救了有救了!

    崇应彪扯着嗓子喊道:“鲁将军,我乃北伯侯之子,速速救我!”

    没人理他。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一群士兵喊着口号,在那女将的带领下从崇应彪身边经过,冲出南门,堵住了叛军前进的道路。

    崇黑虎皱眉,城内的援军竟然支援的这么快,而且气势很盛。

    兵在于势,他们已经打了一阵子,死了些人,士气早就衰落了,对方兵锋正盛。

    这时候理应退出城门,继续野战。

    后方又传来喊声,一持着方天戟的大汉怒吼着:

    “诸将士与我,入朝歌勤王!”

    这不是冀州苏全忠吗?

    勤王?你爹不是题反诗要造反吗?

    崇黑虎懵圈了,大队冀州兵马在他们后面出现,切断了退路。

    被包饺子了,两支兵马相加,已经多过了己方,就算会些道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