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时间越长,民负就越重,这道理谁不懂?

    给飞廉牵马的殷破败被这一幕场景感动了,他一面牵马,一面抬头对飞廉道:“将军啊,百姓们,现在对将军,对大王可是敬若神明。”

    飞廉也忍不住眉飞色舞:“原来如此,可名利只是累赘而已,你且谨记着,大王论功悬赏,尔等亲卫当首功,以后切不可沽名钓誉。”

    飞廉说着,朝街边的人招手。

    这时意外发生了,几个近卫霸王步迈着迈着,就迈出了军列,哐当一声撞在一个摊贩身上。

    可那卖无心菜的摊贩没有怨言,反而紧张的扶起近卫,说是要将菜全都送给军爷。

    距离大胜都过了几个月了,谁不知道百名天子近卫的忠肝义胆?

    乱军中以生命构筑城墙,护得主帅周全,这样的大勇大忠,谁不拜服?

    就连那看似跋扈的霸王步,也越看越舒服。

    他们是英雄,他们配得上!

    。。。。。。。。。

    大军停驻,飞廉与孔宣率主要将领入宫。

    九间殿,子受已召集百官,等候功臣多时。

    飞廉带着众将忙是行礼:“臣等……平叛归来,见过大王。”

    声音是哽咽的。

    他之前还以为自己是纣王表明揽权决心的弃子,细细一想,根本不可能。

    得纣王亲自训练的天子近卫总共三百,其中一百予了自己上战场,正是这些忠勇之人,救了他一命。

    他飞廉这条命不值钱,可这百名近卫呢?

    纣王一手调教,听闻为了训练近卫,纣王连后宫妃子都没时间宠幸,这该是多么珍贵的近卫啊!

    飞廉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虽然只是大夫,即使平叛有功得升将军,也绝不会居功自傲,一定要为大商尽忠,殷商在,飞廉在!

    子受抬手,众将起身。

    他看着黑了不少的飞廉,看着面如冠玉的孔宣,只这一刹那的恍惚,想到昨天才清算不足十点的昏庸值,他的眼角,竟是不自觉的,滑过了一滴泪水。

    大胜啊,除了死了些近卫,其他人甚至都没有缺胳膊少腿……

    “来,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子受勉强挤出笑容,咬牙说道,可话到了此处,却突然哽咽。

    “大王,大王不可……”

    飞廉等人惶恐不知所措,大王竟如此厚待,如此担忧我们。

    子受身边的当驾官,忙是小心翼翼的提醒。

    这意思是,大王小心失仪。

    子受忙用长袖沾了沾眼角,要是殿前失仪也算昏庸就好了。

    子受心里叹了口气,道:“平叛大功,可喜可贺,大将军飞廉亲帅虎贲之师,与叛军鏖战于北海,百名近卫英勇护卫,背负国恩,忠肝义胆,当赏!”

    子受说到此处,大声道:“大将军飞廉率军北击突厥,大败北海叛军,近卫勇战不退,孤心甚慰,卿等立下不世之功,孤之幸甚,民之幸甚,国之幸甚,即日起,封大将军飞廉为北海伯,统帅北海三军,封其副将孔宣为北海总兵,并赐百万金犒赏全军,首功亲军近卫,具赐解甲归田,赡养家中。”

    文臣武将,无不惊讶。

    这是什么意思?

    赏赐不可谓不丰,一个伯爵位,一个总兵,相当于一方执政大员与外放的将军,不过凭飞廉与孔宣的功劳,倒是当得起。

    百万金倒不是真的百万,是个泛指,也在正常赏赐之内。

    但解甲归田?

    这是个什么意思?

    刚打了胜仗的百战精兵,居于首功的天子近卫,让他们回家种田?

    顿时,文武两班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似乎没有太多异议?

    子受满意的点头,这些封赏都是他准备好的。

    北海叛乱刚刚结束,人口都没有多少,正是一个偏僻之地,孔宣总不可能再搞事了。

    让近卫们回家种田,这也绝对是个昏庸之举,历朝历代,哪有让胜利之师解甲归田的道理?

    这群老兵油子正处壮年,又有功劳在身,还有金钱赏赐,吃喝不愁,孔武有力,掌握了霸王步经历战事,完成最后一步眼高手低的心态转变,下一步可不就是恃强凌弱鱼肉乡里吗?

    迟早怨声道载。

    虽说这样的近卫是最优秀的狗腿子,但为了昏君大业,还是让他们返乡比较好。

    。。。。。

    求推荐票,求打赏
………………………………

11。纣王真是。。。。好手段!

    群臣对封赏没有异议,北海伯与北海总兵的规格稍高,但也与功劳大致相抵。

    至于让近卫解甲归田,也不是他们能管的。

    名义上就是天子近卫,当然是大王想怎样就怎样。

    跑来朝歌避难的北伯侯崇侯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莫非。。。。这是敲打?

    大商分为内服官与外服官。

    内服官负责治理以朝歌为主要城镇的核心区域,外服官则是分封的诸侯。

    外服职官,与中央政府是上下级关系,但比往后的刺史、太守、知府之类的地方官具备更强的自主性,以及世袭可传承性。

    所以外放分封的诸侯权力很大,又有自己的私军,私军不设上限,你能养得起多少军队,就能编制多少军队。

    当然,由于这些诸侯大多分封在偏僻地区,无论怎么种田,供养的军队都不可能与地处中原腹地的核心区域相比。

    不过,这也是一种威胁。

    如果你诸侯有点用,能镇压地方治理地方,那很好,我放着你,不管你,管太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可如果没用了。。。。

    崇侯虎局部一紧,他除了打仗什么都擅长,包括思考。

    他是个很擅长思考的人。

    自己堂堂大商四大诸侯之一的北伯侯,被区区七十二路叛军给打的来朝歌避难?

    这得多没用啊!

    他承认自己不会打仗,但这也太没用了。

    这么没用的人,怎么能执掌地方,为一方诸侯呢?

    这么好欺负,干脆取缔了吧?

    崇侯虎发现自己一开始就错了。

    飞廉平叛成功,每个人都承认他有一定的才能,可飞廉能比闻太师更会带兵吗?

    不可能!飞廉估计连闻太师屁股底下的墨麒麟都不如。

    至于副将孔宣,他谁啊?

    那为什么闻太师久战不利,飞廉接替后就平叛成功了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纣王没耐心了。

    闻太师出征,就是给他北伯侯崇侯虎的机会,如果当时自己主动请缨与闻太师共讨叛贼,估计没几个月就平叛成功,还能分润一点功劳。

    可他没有,选择躲在朝歌城里吃喝玩乐。

    一个怯战的诸侯,一个无法担当起责任的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诸侯吗?

    一个叛乱就发生在自己辖区,不敢对敌,连带路党都不敢当的诸侯,是明君所需要的诸侯吗?

    没错,来到朝歌的这几个月里,崇侯虎已经认定纣王是一位堪比武丁的明君,有着大思想,大梦想。

    从题诗到肃清朝纲,从换帅到平叛成功,这一切都代表,沉寂数十年的大商,要有大动作了。

    北海伯就是在敲打自己,分润北伯侯司掌的土地。

    崇侯虎觉得自己甚至无法反抗,如果不是飞廉平叛,北海还乱着呢。

    就算反抗,他还能带兵反叛吗?

    连内部叛乱都平定不了的人,叛乱还没开始就被和谐了。

    飞廉获封北海伯,死死盯住了他。

    他不敢打袁福通,袁福通惨败于飞廉之手,如果自己对上飞廉。。。。。

    那后果,想都不敢想。

    崇侯虎心中一片通明,他完全明白了。

    敲山震虎!

    各地诸侯与中心大商的统治联系越来越弱,纣王此举是在通过飞廉敲打他北伯侯,又是在通过敲打北伯侯,敲打其他三镇诸侯!

    “于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

    崇侯虎脑中闪过这样一句话。

    纣王是个贪恋美色的君王吗?

    贪恋美色的人会连续数月不踏入后宫一步?

    每一镇地方!这就是纣王给的最后机会,诸侯献上美女的质量与忠心成正比,如果献上的具是歪瓜裂枣,敷衍君王,说明早有异心!

    崇侯虎心中已有思量,自己来到朝歌,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有亲眼见到纣王的一言一行,才能得到如此细致的结论。

    他甚至在心里嘲笑起其他三镇诸侯,尤其是那勤于政事,广罗人才的西伯侯姬昌,这些行为不为君王忌惮就有鬼了,将自己打点的这么优秀,莫非想更进一步?

    诸侯更进一步,就是。。。。

    可惜啊,他们察觉不到纣王选秀的真正用意,恐怕要暴露本心啦!

    黄飞虎则想的更深入一些。

    他也觉得纣王是在敲打,敲打的不仅是诸侯,也是群臣,根深蒂固的小团体。

    他就是后悔,自己怎么着了纣王的道呢?

    黄飞虎既是镇国武成王,又是外戚,父亲更是外放的界牌关总兵,家事渊源。

    闻太师出征后理所应当成为了武将领袖。

    他当然要膨胀,纣王大权旁落,老臣掌权却无兵权,自己有兵权,就是个香饽饽,为什么不膨胀?

    膨胀害了自己。

    纣王在女娲宫题诗根本不是向外戚武将示好,全是计谋!

    让自己领着武将支持一时,压住老臣,从而亲令换帅,再以平叛之功,提拔亲信大臣,并且在军士中竖立良好的君王形象,闻仲回朝,取代自己武将之首的地位,进一步打压,从而完全掌握兵权。

    这一手堪称完美。

    纣王不再宠幸自己的妹妹并且提议选秀,就是最显著的信号!

    黄飞虎甚至恶意揣测起闻仲前线战事不利的用心,他比谁都知道闻太师的能力,故意在北海平叛数月不得进,为的就是让朝中的自己膨胀起来!

    纣王真是。。。。好手段!

    黄飞虎心有不满,却又不得不拜服。

    如果换角度思考,哪个明君都不会允许有这样的臣子,既是外戚又有老父在外掌兵,更是镇国武成王在军中声望极高,若是有二心该如何?

    黄飞虎估计,纣王的下一步动作,就是找借口给自己贬官了。

    他认命了,他自问自己勉强算得上忠君爱国,并且有一定能力,只是一时间被权柄迷了眼,纣王显然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只要自己后续表现出足够的衷心,迟早还会被重用。

    子受完成封赏后,又想起了黄飞虎。

    对,贬官,必须贬他!

    一想到黄飞虎跳过自己调遣孔宣跟随飞廉平叛就恨得牙痒痒,你怎么这么多事呢?

    直接点名。

    “武成王调孔总兵随北海伯平叛,有大功,理应同赏!”

    诶?又赏?这也有功?群臣一时安静,想不明白。

    黄飞虎却一个激灵,来了,来了!

    肯定是要敲打自己了!

    黄飞虎眼睛一闭,一睁,脑中一片清明。

    一定要表现出自己最大的忠心,老黄家可不像外放的诸侯王,到底还是得靠君王赏饭吃。

    。。。。。

    求推荐票,求打赏
………………………………

12。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

    “武成王。”

    黄飞虎拱手上前:“臣在。”

    子受道:“卿有功,孤封你为大将军如何?只要你能替孤平乱杀敌,孤便保你世代荣华。”

    黄飞虎战战兢兢回答道:“大王,臣已经是了。”

    子受一挥手:“无妨,孤就再加封你为镇国武成王,世袭罔替,如何啊?”

    黄飞虎惶恐道:“大王,这个也封了。。。”

    子受大笑:“都有了?都有了还不赶快谢恩?”

    黄飞虎拱手跪地:“臣——谢恩!”

    还有什么不谢恩的?太明显了!

    刚才都喊了武成王,却说要加封大将军、加封武成王,陛下这是不知道吗?会这么昏庸吗?

    当然不会。

    这分明是在说,他黄飞虎已经封无可封了!

    子受忽然又道:“孔总兵调任北海,南门守将一职悬空,武成王可愿为孤分忧,镇守朝歌南门?”

    最后一棒子打下来了!

    不知怎么的,黄飞虎却突然松了口气。

    不是免官,也不是闲置,南门守将虽然权柄不高,但仍是执掌兵马的将领,没有剥夺兵权,说明这是纣王给自己的观察期。

    只要表现好了,日后一样任用,论及打仗,黄飞虎自信朝中没几个比自己能打的,只要有机会,就能崛起,歇息一阵表忠心并无不可。

    于是乎,他笑的比四月的太阳还灿烂,拱手跪地,拜了三拜:“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

    一时间,真情流露。

    这。。。。

    子受都懵了,怕是个智障?

    我埋汰你不说,还贬你官,你乐呵成这样?

    我要是给你当庭斩首了,你岂不是还得蹦起来跳段秧歌?

    群臣还在为此前纣王与黄飞虎的对话发愣,这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操作。

    但听到后面纣王对黄飞虎的贬黜之后,先是一愣,渐渐反应过来。

    老黄家势大,功高震主。

    将心比心,谁都能理解纣王的做法。

    再仔细一想,黄飞虎干了什么?

    他将孔宣调入飞廉的平叛大军中,而这件事,并没有过问纣王。

    南门守将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却是守卫朝歌城门,也就是国都的第一道防线。

    黄飞虎能轻易将之调走,如果他想叛乱或是通敌,岂不是意味着朝歌门户大开?

    纣王提及这件事,哪是要赏啊!

    分明是要罚!甚至重罚废黜,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群臣又不禁感叹起纣王的仁慈。

    即使黄飞虎拥有如此大的权柄,也只是贬官敲打,明面上甚至是“封赏”,让这位大权在握的武成王不至于丢面子。

    难怪武成王要感激涕零,这简直是莫大恩赐。

    文武百官,纷纷拜服。

    我做啥了?

    子受觉得自己表现的挺好,给黄飞虎的封赏大有问题。

    哪有给在任大将军加封大将军,给镇国武成王加封镇国武成王的道理?

    明显就是昏君!

    更不用后面将贬黜说成封赏,这么过分,这么羞辱人,群臣没一个提意见的?

    还真没有。

    子受想不明白,不过贬了黄飞虎,很开心。

    下次叛乱总不能再给我偷偷摸摸把孔宣给调去了吧?

    子受算了算,估计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各路诸侯就能完成选秀,来朝歌朝拜。

    到时候让苏护把妲己献上来,他就会破口大骂昏君无道,题反诗,最后一气之下叛乱。

    虽然演义里叛乱失败了,但子受有的是办法让他叛乱成功割据一方,然后,就能每天骂自己,在领地里宣扬自己的恶名,稳定增长昏庸值。

    但这样似乎就不能把妲己收到后宫,感觉很遗憾啊!

    要是别的秀女不如妲己好看,怎么沉溺后宫美色呢?

    这也是个问题。

    想了想,子受决定退朝,以后的事以后再想。

    。。。。。。。。。。。。。。

    数月后,临近新年。

    这几个月里,子受不敢瞎折腾,老实等各路诸侯朝拜,用苏护反商来成全自己昏庸之名,省的搞七搞八又被当成了明君。

    除了继续训练近卫们霸王步外,就是偶尔去后宫和几名妃子联络联络。

    一个个都是大美女,颜值很能打,看着不能吃怪难受的,而且本来就是合法夫妻。

    不熟归不熟,慢慢熟了不就行了,要为妲己不能入宫做备选方案。

    无论是王后姜氏还是西宫黄妃、磬庆宫杨妃,摸清底后,渐渐能正常相处了。

    看门的黄飞虎听到消息,更卖力了,我一贬官陛下就宠信黄妃,老黄家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黄飞虎甚至在夜间亲自挑灯巡门,弄得其他三门守将怨声道载,守个门这么积极干什么?拉高工作标准辛苦的是所有人,一起划水不好吗?

    可只敢在心里腹诽,黄飞虎虽然贬官了,但还是镇国武成王,指不定啥时候就升回去了,可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无奈之下,也学得有模有样,纷纷夜间起床,掌灯寻门,还真抓住了不少宵小,朝歌城秩序一日好过一日,平民百姓对此也颇有称赞。

    子受知道这件事后,也只能和三门守将一样在心里腹诽,黄飞虎这算是跟自己干上了。

    可又能怎么样呢?官已经贬了,总不至于给他拖出去砍了吧?要是砍出个毛病,发现黄飞虎真的要造反怎么办?

    那肯定是大王圣明,未卜先知。

    毕竟封神演义里,黄飞虎的的确确叛了大商,从殷商镇国武成王摇身一变变成西周开国武成王,有犯罪记录啊!

    由于不敢轻举妄动,子受的昏庸值一直没怎么涨,也就偶尔睡个懒觉懒得上朝,派霸王步大成的近卫出宫晃悠,攒了近半年才攒出一颗洗髓丹。

    吃下洗髓丹的那一阵子,体验到了修仙的快感,上朝十分钟,出恭一小时,那味儿站在九间殿里都能闻到。

    群臣们担心不已,以前纣王可是能托梁换柱的猛男,果然是因为最近太过勤政殚精竭虑而导致身体虚弱。

    而后赖床起不来不上朝,倒显得理所应当了。

    难得出个明君,当然是身体重要,小事自有我等朝中重臣为君分忧。

    子受觉得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一天不当昏君,浑身难受。

    距离封神不知道还有多久,可半年昏庸值基本没有进度,估计再十来年都不一定修仙成功,不能拳打三清脚踢鸿钧,岂不是注定被烧死在鹿台?

    得想个办法让诸侯提前来朝拜。

    。。。。。

    求推荐票,求打赏
………………………………

13。不如过春节

    每年四镇诸侯都会带两百个小弟来朝歌例行朝拜,进行工作总结,选秀的秀女应该也会在这时送入宫中。

    不过这是四月的事情,现在才十二月中旬。

    子受等不及。

    想来想去,咱们来过春节吧!

    子受也不太清楚商朝的节日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春节总归是要过的。

    历史上的春节历史悠久,正好就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人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子受召来负责管理时日推算节令的节令官,一问之下,这个被系统重置的世界中,还没有春节的说法,只有腊祭。

    正是由于各地腊祭的时间不固定,比如朝歌在一月,西岐就在二月,不固定就无法统一活动,所以各路诸侯才会等到四月时各地都完成腊祭后,再来朝歌朝拜。

    子受直接一道诏令发下去,不管你在西岐还是在北海,总之,都给我来朝歌。

    贡品和秀女自然不能少。

    。。。。。。。。。。。

    这时的节令官,叫做万年。

    他被纣王召去询问之时,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为就是年终,纣王过问一下臣子的工作进度。

    但随后纣王发出让诸侯提前朝拜的诏令后,万年就不这么想了。

    朝中大臣对此颇有异议,年终至来年的一月,这段时间正好是诸侯最为忙碌的时候。

    商朝的赋税制度很复杂,既有继承自夏的田赋制度,也有自行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新田赋制度。

    比如每年四月的朝拜,就是受封诸侯要定期向商王朝贡纳当地的土特产品,是针对诸侯的田赋,而诸侯的田赋,又是从百姓的田赋中得来的。

    这时候诸侯都在忙着处理田赋,突然要他们来朝歌朝拜,肯定措手不及。

    可真的是这样吗?

    万年试图揣测纣王的意图,纣王是经过朝臣验明的明君,怎么会突然转了性子,让诸侯为难呢?

    他连续几天夜不能寐,联系起纣王召见自己询问节令,才终于想明白。

    节令官,其实是个相当鸡肋的官职。

    因为现在的节令根本算不准。

    万年还记得前任节令官和自己交接的时候,有过这么一番叮嘱:“要是大王问起节令为何不准,你只须推脱祭拜先祖才能定准节令,切勿自己担责。。。。。”

    节令官连责任都不用担,是春是夏,是秋是冬,全都推脱给老祖宗就好了,至于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要是做错了怎么办,那也是老祖宗定下的节令,和节令官无关。

    那时候万年就不满,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将责任推脱到祖宗身上这算什么事?

    他是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可努力一阵子发现,节令还真他妈算不准,每年都不一样。

    万年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节令混乱,影响农牧业生产,浑浑噩噩混了几年。

    今天,他猛然惊醒。

    如果不是纣王提点,自己恐怕会忘记初衷,到了几十年后和那位老节令官一样,用老祖宗来推脱自己的失职与无能。

    这是让先祖蒙羞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