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河朔悲风-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忍心她哭得花容凄惨,扶起她的肩膀,正色的说道:“灵玉,你尽可放心,寻到薛王便好好筹划一番,不再过这种日子,有生之年一刻也不要分开。”何灵玉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对他的话似信非信。

    好不容易劝她不哭,帮她拭泪的功夫想起了朱宗远,继而又想起那个孩子来,四周细望,问道:“广武呢?”何灵玉见他神情紧张,甚是不解:“哪个广武?”

    慕容景刚要开口,广武从一旁的废墟中钻了出来,大声嚷道:“恩公,我在这里。”小孩子看到两人相拥而泣,想起亲人遇害也暗自伤神,躲到角落里抽泣起来。听慕容景唤他,才满脸泪痕的起身答应着。

    慕容景见他还在这里,放下心来,问:“把你藏起来的那些人呢?”

    广武手擦泪眼,答道:“城中无以为生,他们投奔乡下的亲戚去了。你说过‘你一定会回来,’我便在这等你!”

    慕容景闻听心中一阵感动,自己受伤尚未痊愈便要来找何灵玉,是因为夫妻间不离不弃的誓言。何灵玉这么多天来一直在找我,几近绝望之时不曾放弃,也是源于这种真情。这个孩子却只是因为当时的一句话一直等到现在,重情守信足娇乱世。就当时的情行而言,自己随口一句话语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或是在安慰他,假如自己不是被任轶所救,他岂不是要在这里等上许多天?

    想到这里,慕容景暗自庆幸自己大难不死,不仅夫妻团圆,又不至于失信于人。他弯下腰看着广武:“你这几天是怎么过来的?”

    广武小手平伸划了一个圆弧,一指四周说道:“死的人多剩余的东西也不少,我胡乱拣一些便可填饱肚子。”慕容景见他在这凄惨的乱城里仍能设法生存,欣慰的一笑:“你还有亲人吗?今后可想过要到哪里去?”

    一句话让广武想起了已逝的亲人,话语中带有哀伤,噙泪答道:“还有一个叔叔住在乡下,我要到那里。”

    见他还有亲人可投,慕容景放下心来,又问:“你能否找到叔叔家?”广武点头答道:“去过几次,至今不忘。”慕容景带着笑容:“那好。等我们忙完一件事便送你过去,可好?”广武懂事,郑重的点了点头。

    几日里,辽军暴虐屠城险些让她失去丈夫,如今幸得重逢,仍让她心有余悸,确实无心再管闲事,见他又救了一个孩子,虽不好阻拦也是不解。只是接下来闻听朱宗远恐遭不测,心中一惊,又不免沉重起来。

    慕容景领着二人沿着当初的路径,弯曲来到当初恶斗的庭院旁,只见横七竖八辽军的尸体间,平躺着一位面容祥和晋军的将领,慕容景熟悉得很,不用细看便知是朱宗远,忙几步上前,扑过去扶住他的肩膀大喊:“朱将军!”疾呼几声不见应答,方觉身子已经僵直,却是死去多时。细一验看才见周身血迹斑斑,满是创伤,特别是胸口的两处枪伤尤为明显。

    朱宗远壮志满胸,一心为国,多年镇守边陲,功勋卓著。不想晴天霹雳,不仅江山易主,连他多年为之血战才得以保全的顺州也被拱手让于辽人。愤懑沮丧之时便辞职为民,留在归化。多年无闻,如蛟龙困于泥潭,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如今烦见国事多变,总是心忧,便思回国效力,不料相州一役不幸身死。九州华夏,痛失良将,举国同哀。

    何玲玉与他相识多年,见此情景,未曾说话已是哭泣连声,弯下腰来为他整理一下衣装,再把一只手臂放平,默不作声良久,才哽咽道:“朱将军一心要驱逐辽军,复我国土。如今却战死在抗辽的沙场上,也算大丈夫马革裹尸。可壮志未酬,又正当盛年,虽壮亦悲,未免有些可惜。”

    慕容景心中酸痛,虽话语在喉却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忍住哀痛深叹一口气,双眼噙着热泪,说道:“我们把他入殓下葬吧!”

    广武人小,诸事不知,不解的问道:“恩公,我们为何要给他下葬?”

    一两句话定是说不清楚,慕容景叹道:“朱将军为保相州,力战而死,倒是一个好人呐!”广武年龄虽小,却知道啥是好人,应了一声便去抬人。

    可他力小如何能行?慕容景背起朱宗远,何玲玉和广武在两侧扶着,费了好大的劲来到城外,见一个山坡景色秀美,便把他安葬在那里。找来一块木板立在坟前,上面刻着:“大唐顺州镇守使朱宗远将军之墓。”

    慕容景和朱宗远二十余年的交情视同生死,可谓无话不谈。本想了却天下大事后,用尽余生再续前缘。找一座庭院住下,摆一个几案,沏一壶热茶笑谈古今,不想刚到相州竟是天人两隔,细思起来心如刀绞。

    何灵玉知道他丧友之后必然心痛,怕他悲伤过度坏了身子,忙拉一下他的手臂,安慰:“人死不能复生,朱将军死得其所,还是拜祭一下才好!”

    慕容景已是神情恍惚,闻言清醒过来,转头对着广武道:“广武,朱将军是为守相州而死,你就替相州百姓拜一拜朱将军吧!”

    广武倒也听话,忙跪在地上扣起头来,口中还叨咕着:“朱将军。相州百姓虽遭惨祸,但知将军忘死相救,九泉之下也会感谢将军大恩的!”
………………………………

二六一、【 大运河 】

    朱宗远战死相州,平生壮志成空,慕容景仍要寻找薛王,却要先把孩子送走。路上,互问几日来的境况,听慕容景诉说经过,何灵玉慨叹道:“我任事都能相信,却万未料到任大侠竟这般豪情。想你们宿怨多年,他竟能在你危难之时出手相救,真佩服他深明大义。”

    慕容景也点头附和着,感慨:“是啊,任大侠光明磊落,恩怨分明,不像一些人毫无民族气节,人品卑劣之极。”

    何灵玉本是心存感激,虽听他咒骂之语不雅也不规劝,点头赞道:“说的是。仅凭此事,便知任大侠乃真英雄也。”冷不丁又想起一件事来,侧头细问:“满城辽军暴虐,一个人能安然得脱便是侥幸,背一个人出来,想想也是万难,他费了怎样的周折,能把你从千军万马中抢救出来?”

    慕容景有心炫耀,拿腔拿调道:“任大侠的手段岂是常人能知?威风起来也是万人难敌。”顿了一下又问:“你可记得陈禹身旁的那位冷姑娘?”

    何灵玉欲知详情,当然用心,嬉笑道:“冷姑娘貌美脱俗,如何能忘?”皱眉再问:“可与她有何关联,莫不是二人在暗中助他?”

    慕容景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说道:“要说任大侠也是福气。你可知道冷姑娘的‘漫天花雨’是哪位高人亲手相授的?”见她一脸的不解,又继续说道:“那是任大侠的成名绝技。为了救我,他可是扔了不少的铜板。还有,冷姑娘的那把青龙剑也是任大侠送给他的爱徒的。”

    何灵玉一愣,惊问道:“原来是她的师父?冷姑娘本是不凡,任大侠岂不是更加了得。”又叹:“任大侠也真是舍得,这样的宝贝竟毫不吝啬的给了徒弟,看来,他对冷姑娘也是格外的关爱。想他孤苦一生,如今有了得意弟子,倒是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了。”可又不甘心落于人后,又顿了一下,自夸道:“我们也不错呀,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儿子,倒也可以吹嘘一番。”

    慕容景见她自鸣得意的模样,知道在有意逗自己开心,会意一笑。

    半晌的功夫进了一个村庄,广武在前面带路敲开了一户人家的木门,便听里面应了一声,一位妇人推开木门探出头来,一见小孩便惊喜的叫了一声:“广武,你怎么来的?你叔刚去城中找你,可曾见到他?”

    广武摇摇头:“婶,是这两位恩人救我出来的,没见到我叔。”

    妇人这才抬头望见二人,谢意道:“多谢二位恩公,担心了好几日,真不知如何是好,幸亏二位救他出来。”忽又觉得哪里不对,望着广武又问:“你父母呢,为何没一同过来?”

    一句问话又引起伤感,二人不好多说,便伫立一旁默不做声。广武却已是满脸泪水,哽咽道:“辽军残暴,爹娘均遭惨祸。若不是我爹拼死拦住辽军,连我也恐怕难见亲人。恩公来得及时,才把我救了下来。”寥寥数语,道出惊险万分,早把妇人惊得目瞪口呆。

    一旁一位中年男子跑了过来,惊叫一声:“广武!”上前一下子把他搂住。广武则喊了一声:“叔叔!”,难忍悲痛,趴在他的怀里放声大哭。

    男子面带戚容,解释道:“听说辽军满城杀人甚是担心,本要进城寻你,可辽军凶残的很,哪里敢去?近几日辽军撤了,才进城几次,可你家已是破损不堪,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回来的路上看着有些像你,幸好你还能找到!”想起亲人遇难心下哀痛,一直流泪不止。

    帮广武寻到亲人,慕容景夫妇放下心来,久留不便,提起精神继续南下。一路上,风光旖旎,景色迷人,何灵玉为照料身心俱伤的慕容景,整日的陪他游山玩水。宇宙无穷,山原广袤,给人以豁达开朗。心绪欢畅,伤势好的也快,不出月余,身体便强壮起来。赏心的事多了,哀痛便渐渐地埋在心底。

    离开繁闹的街市,又见田野相连,满山翠绿,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一日,行走间,见眼前一片水域开阔,细问便是举世闻名的大运河,码头上大大小小的几艘商船停着,一群汉子正在忙着把货物搬到马车上运到城里,有的穿着短褂,有的打着赤臂,中青年皆有,胖瘦不等,均是结实的很。有的口里还吆喝着号子,想来这重体力的活计也是高兴得很。

    一旁,一个带着眼镜,账房先生模样的老者,正拿着一个账本再向三个解释着什么,不知在结工钱还是清算利润多少。几个闲人衣着光鲜,倒背手,面带微笑交谈正欢,不是船主便是货主。

    水路平稳,免去了翻山越岭,又直快许多,二人一商议,便租了一条小船坐上,欣赏两岸景色怡人,青山叠翠,美不胜收。正顺水行舟,何灵玉突然来了兴致,开口吟道:“莫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读完,还敖有介事的评价一番:“皮日休的这首诗文确是精辟,二十八个字,对隋炀帝的功过一语中的,要说诗人的文采真是难得!”。

    慕容景也随声附和着:“这话有理。隋炀帝纵有千般不是,开凿大运河确是一个壮举,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今三百余年,船只如云,往来货物不可数计,要省去多少人力物力,为后世百代繁荣之本。”

    何灵玉直直的看着他,似笑非笑道:“这么说来,他倒是心系民生的有道明君了。可人们为何说他因此滥用民财、强征民力、弄得民不聊生,义军蜂起,以至于做了亡国之君?”

    这话颇具矛盾,慕容景解释不通,只好抬出古人为他夺理,说道:“唐朝名相魏征有言‘隋之亡国因其穷兵黩武,营造不休,巡幸不止,取之无道,用之无节。’这话虽是一家一言,总不能没有一点道理。”

    可何玲玉对古之贤者并不盲目崇拜,笑道:“魏征之言也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世人对隋炀帝亲征高丽多有诟病,岂不知本是为了解除高丽对中原王朝的威胁?虽未全胜,高丽至今也不敢窥视我国,也是大功一件。至于他追随文帝一统华夏之功,本就无可厚非,哪里算得上穷兵黩武?”

    高丽曾在东晋时越过鸭绿江,威胁慕容氏建立的燕国,慕容景早见过古史记载,不敢否认,点头道:“如此说来,也不能全是隋炀帝的不是。”

    听他语气,仍是心念李唐,不敢切实承认隋炀帝的功绩。

    何玲玉不急,又笑:“王朝新立之时,为了表明自己所建的王朝才是正统,均刻意为前朝亡国之君罗列罪名,甚至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恶意中伤。竟把隋炀帝搜罗美女一事挖掘出来。试想,好色一事放在帝王身上哪里又算得上罪过?李世民就那样清心寡欲吗?后宫佳丽彩袖如云,不还照样霸占了大隋皇后和弟媳?就连你这样的厚道人,见到貌美的姑娘不也是多瞧几眼吗?”末了,怕他生气还特意玩笑一句。

    慕容景忍住嬉笑,说道:“有事说事,为何牵扯他人?”

    见他未恼,何玲玉放下心来,又道:“像大运河这样大的耗费,免不了有些贪官恶吏趁机横征暴敛,残虐百姓。若有一位能而且廉者,帮他完成此事,大运河的丰功伟绩足了名垂青史。可这些做臣子的却把一切罪责均推在隋炀帝身上,从不提自己不忠不义,贪赃枉法一事。”

    慕容景轻叹一声,说道:“贪官恶吏,哪朝少有?若只因臣下不法便可为隋炀帝开脱,为免有些牵强。”

    何灵玉与他结发多年,晓得他的志向,深知他忧国之心深重,一心以为只要恢复李唐江山便可以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可天下纷扰多年,大唐朝已是繁华尽逝,极像凋零的牡丹,富贵只显昨天,如今已是尘归尘、土归土。可他依然念念不忘,愚忠至此,怕他忧劳成疾,别再是绝望之时徒增厌世之心,去效仿那些忠臣许身殉国,有心开导他,憨厚的一笑,说道:“这些不讲,再说他滥用民力一事。”也不等他插嘴便一吐为快:“都说隋炀帝挥霍纵情,可纵观大唐王朝,举国上下哪一个不是奢侈无度?王元宝绢帛之多,可系尽南山之树。元载其人,膏腴之地别墅连疆接畛,俾仆曳罗绮者便有百余人。就连中兴第一名将郭子仪也是良田美器,名园甲馆,珍玩无数。”

    顿了一下又道:“臣子如此,帝王又是如何?若不是上行下效,怎能举国奢靡这般。唐懿宗乐宴游行人不下五百,游幸之时扈从多达十万众。且执迷佛教,屡次迎佛骨至法门寺,期间广造浮屠、宝帐,以金玉、锦绣、珠翠饰之,沿途三百余里,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宪宗迎佛骨竟搞得长安举城若狂。唐玄宗金山银山的宠着杨贵妃放下不讲,就连李世民的节俭、清明之风也只是在贞观之初维持了十余年,长孙皇后死后,他便极尽奢华,纳谏日疏,大兴土木,弄得民不聊生,四海沸腾。人还没死,便动用民力为自己修建归葬之地,偌大的昭陵更是规模壮观,不异人间。凡此种种,哪一个不是耗材费力?这绝不是一人一事,当时朝野上下,夸富斗豪之风已逾六朝石崇之流。”

    以上诸人确有其事,并非主观臆造,刻意诬陷。不仅如此,若是一一细数恐怕一时难尽,慕容景无可反驳,摇头叹道:“唐朝君臣也未记得前朝之鉴,亡国覆辙无一不蹈,怪不得立国几十年便将士离心,天下大乱。”
………………………………

二六二、【千秋功过】

    一番话语可证实他对唐朝迷恋之情稍减,真希望他不再愚忠,何玲玉心下宽慰,胆子也大了起来,意犹未尽,还要再说:“不妨试想一番,同是民脂民膏,他们可以拿来奢靡挥霍,隋炀帝为何不能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功在万民,利在千秋,李世民的寝陵又算得了什么?又有何脸面说人家滥用民力?厚颜无耻的吹捧大唐朝盛世,哼!繁荣的物产也只供他们穷奢极欲,醉生梦死而已,而缔造这些财富的穷苦百姓又哪里有过温饱?”

    慕容景忠于李唐,若是别人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早就惹恼了他。可这些年来,他也对唐朝亡国之因做过细想,也隐约觉得唐朝确有许多的不如意,即便是听到此类言语,心里终归平静许多,便耐着性子细听。

    何玲玉又愤慨道:“这些作威作福的百官公卿、帝王们,他们想过没有?历朝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宫殿寝陵,皇家园林,哪一个不花银子?哪一个不是百姓出的赋税和劳役?可这些都是供那些帝王将相和达官显贵们奢侈、享乐的,哪一个又如大运河一样与民生息息相关?你不妨再看,即使是和尚的寺院,修建的也是极为奢侈豪华,雕刻的佛像之大,多得惊人,天下近半数黎民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难道这也是佛门所说的普度众生?”

    唐朝帝王崇佛者多人,以致寺庙满眼,僧侣遍地,逃避赋役白食者甚众,有识之士早已不满,终于惹得武宗灭佛,可终究浪费了许多财力,慕容景想想也是痛心,却又想起另一层事来,正色问道:“依你之见,魏征之言如此不经推敲,可隋朝亡国之因又是几何?记得你先前说过,却因诸事繁杂只是寥寥数语,今日正有闲暇,不妨细说一番。”

    何玲玉受到鼓舞,索性一吐为快,说道:“隋朝亡国皆因部下造反所致。世人皆道隋炀帝治国无策,以致义军峰起乱了江山。可你细数一遍,哪朝哪代没有民乱一事?可这些臣子不尽心设法平叛,反去威逼隋炀帝,便是不忠不义,不是想谋反又是为何?”

    慕容景未料到她竟是这样的论断,愣愣的看着她,说道:“隋炀帝本是昏君,他常对镜自语‘好头颅谁来砍?’,不‘昏’又是如何?”

    何灵玉干笑两声,说道:“你是被人愚弄了。后世从他手里夺的江山,当然要编排他的不是。据我所知,隋炀帝定是得了一种病,不然,谁能无事自暴自弃对镜疯语?若无部下造反,他即便说上千百遍又能如何?”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惊得慕容景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愣愣的问:“你又如何知道的?”何玲玉嬉笑一声:“想想便知,哪里还用请教?亏你常自诩博览群书,倒不如你岳父对世事看的透彻。”

    原来是得了她父亲的真传,何家累世为官,只有何罡厌倦了官场浑浊之气,才辞官隐归。何玲玉怎么说也算得上官宦之女,见识定是不凡。可硬说亡国均是部下谋反所致,终是不通。这治国之策究竟如何,不妨先听听她的高论,便问:“主上失德,臣下便可取而代之。他自毁江山,怎么又全是部下之过?”

    何玲玉干笑一声,耐心道:“即便主上无德,若有贤能之人辅佐,可规劝或尽力补救,国家亦是太平。试想隋炀帝过错几何?唐朝诸帝又比他好到哪里?既然自家皇帝也不能做得尽善尽美,为何要强取江山,弄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国家大骇莫过于战乱,刀兵一起,不仅君主失国,无辜死难者亦是不可计数,百姓流离失所,财货俱毁,岂不是倒退许多年?”

    听了半晌,慕容景头脑清醒了许多,似是找到了国家动荡纷乱之因,仰头长叹一声,喃喃的说道:“那些为了皇帝宝座,引起天下大乱的,才是名副其实的历史罪人。可隋炀帝呢,他真的毫无责任?”

    这确是值得深思,惹得何玲玉也是一叹,淡淡的说道:“要说做皇帝真是不易。同样是病,放在寻常百姓身上,也只关乎一人一身之事,而皇帝,守的则是人人窥视的万里江山,这便是他的不幸了。其实治国者本该知晓,驾驽部下,防之谋反才是第一要务。异想天开的认为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余年分割动荡的大一统功高齐天,从此便可高枕无忧。殊不知,怀有野心者大有人在,他们仍旧没忘‘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为之尔’的强理。特别是那些被征服者,均是暗藏复仇之心,辽西的宇文部便是一支,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或许就是为了报灭族之仇。甚至还有人认为,天下即便应该归于大统,为何只有你杨家得江山,别人就该死?只是一统之初,文帝尚在,碍着他雄才大略才不敢造次。”

    慕容景十余岁便从军征战,所听的皆是“皇帝圣明与否,臣子忠与不忠”的评估之语,以为“君圣臣忠便可国泰民安”,几时听过这样的治国大道?确有醍醐灌顶之效,似是被人当头喝棒,顿时大悟禅机,愣愣的看着她,问道:“你哪里学来的这些道理?”

    何玲玉受到夸奖,有些得意,接着说道:“不知你是否记得隋末唐初之事?文帝刚死,炀帝即位之初,世上便有了‘李姓当天子’和‘老子子孙当治世’的谶语,暗指李氏代杨乃是天命。如此一来,一些李姓人士便有了野心,自认为天命所归,纷纷造反。李密,李轨率先行了恶逆之事。即便是洛阳的王世充也有道士送去了图谶,解释为‘持一干以驱羊’,意味王姓将代隋为帝。这本是谶语附命之法,与陈涉吴广揭竿之时所用的伎俩同出一辙。试想,隋炀帝纵然有罪,一死以谢天下足矣!但接下来恭帝登基,为何天下又突然间冒出那么多皇帝来,说到底还不是要抢那个皇帝宝座。”

    慕容景似是大彻大悟,仰面长处一口气,爽朗一笑:“照你这么说来,隋炀帝的臣下尽是狼子野心之徒,他岂不是很无辜?”

    终于将他说得透彻,何灵玉逐放下心来,又啰嗦一句:“要说隋炀帝真是病的不轻,竟然不提防部下谋反之心,崇信被自己灭族之人不说,就连李渊杀了隋朝监军招兵买马也是不闻不问,监军许久未见邸报,他能不心疑?若是那时发兵讨逆,李渊焉能活命?”

    看来她对李唐的怨气很大,慕容景不便反驳,只好陪着笑脸,说道:“事隔三百年,谁对谁错已是无用,为今之计便是寻到薛王,重整山河,也好外抗强掳,还百姓太平年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