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枭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公子也见过留言贴了?”
“父亲自得到此贴,视若珍宝,日日临摹,二姐几次讨要都没有得到,晚辈有幸在父亲书房见过一次,那字体庄严厚重中不失灵动飘逸,隐隐透着王者气息,当真是珍品呀!令晚辈想不到的,守拙先生如此年轻!”
“哈哈,不说你想不到,老夫若不是亲眼所见,也想不到如此厚重的书法出自如此年轻后生之手!说到这个守拙,当真是奇人呀!”
“哦?老尚书此言何解?”
“三公子有所不知,这位小友身世离奇,文武全才,却又淡泊名利,甘愿栖身于商贾之家充作一西席!但珍宝就是珍宝,放在哪都掩盖不了他的光芒,这位小友来到洪家不过两月余,牛刀小试,就一举扭转了洪家败落的势头!”
姚老尚书随即把他调查的有关刘勤的事迹,原原本本向年轻公子解说了一遍。
年轻公子闻言,感慨地说道:“当真是奇人呀!如此奇人不愿出仕,乃是朝廷的损失!”
“三公子不必叹息,老夫懂得三分相人之术,以老夫看来,守拙器宇轩昂,眉间英气勃发,决不是潜隐池中之物,他日一定会为朝廷所用,或许时机未到吧?”
“有老尚书一言,晚辈就放心了,等下还请老尚书为晚辈引见一二!”
“那是自然!”
姚老尚书随即命大管家去请刘勤过来。
刘勤听了大管家的传话,立即收回欣赏风景的视线,跟随他赶往木亭。
到了木亭附近,刘勤看到亭中三人都已走出木亭,站在阶下迎候,急忙紧走几步,上前拱手深施一礼,道:“小子拜见老尚书,岂敢当老尚书如此大礼相迎?”
“哈哈,小友是稀客呀,难得过府一叙,老夫自当相迎!”
“小子不敢当!近日俗务太多,直到今日才过府拜受教益,还请老尚书恕罪!”
“小友乃老夫书画之道的知己,这些客套话不必说了,以后姚府随意欢迎小友光临!来来,小友,老夫为你介绍一位贵客!”
姚老尚书指着身旁的年轻公子,笑道:“这位是老夫的故交之子,来自京城的杨三公子!”
………………………………
第五十章 杨三公子
杨三公子?连名号都讳莫如深,看来真是大有来头呀!刘勤还没转过念头,只见杨三公子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表情夸张地说道:“守拙先生,小弟仰慕久矣,今日拜识金面,真是三生有幸呀!”
守拙是谁?刘勤顿时一愣!这个问题没时间考虑,他实在受不了杨三公子那基情四射的表情,赶紧抽出手,拱手深施一礼,温和说道:“小可拜见杨三公子!公子过奖了,小可不过一商贾之家西席而已,当不得公子如此器重!”
“守拙先生太谦虚了,小弟有幸拜读了先生的留言贴,仰慕不已,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留言贴?”
这时,姚老尚书微笑地插话道:“小友还记得第一光临鄙园,给大管家的留言吗?老夫对小友书法非常欣赏,就推介给了同样喜爱书法的故交,杨三公子正是从老夫故交那里看过小友墨宝!”
原来如此,刘勤也想起了自己当时胡乱取的“守拙”名号。他连忙谦虚地说道:“老尚书,杨三公子,小可陋作还稚嫩得很,不敢当此赞誉!”
“哈哈,小友作品虽然离小友‘十美论’还有些差距,但小友少年老成,笔法独到,确实是我大朱朝难得一见的珍品!我大朱书法诸家都深受二王熏陶,虽然细节方面各有变化,但究其脉络,还是离不开二王成法。小友的墨宝令人耳目一新,势必开一派气象!”
“老尚书说得是呀,老夫也非常欣赏守拙墨宝!”一直站在姚老尚书身后的包岚,闻言插话道。
“小可拜见包夫子!多谢老尚书,包夫子如此褒奖,小可汗颜呀!”刘勤拱手对包岚施礼后,再三谦辞。
“小友文武全才人所共见,也不必谦虚了!大家都亭中坐下谈吧!”
众人在姚老尚书招呼下,一起走进亭内。刘勤恭谨地走在最后,到了亭子桌边,他看到桌上镇纸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四句诗,知道是姚老尚书刚才所写,不由趋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清风摇月碧篁间,
疏影拂尘几度闲。
翠鸟枝头能解梦,
西窗明日说连环。
“好字!好诗!老尚书的字深得二王精髓,小子佩服之至!”刘勤看罢,大声赞道。
“哈哈,字是老夫所写,诗却是杨三公子所作!老夫的字只能算是尚可,这些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自从看了小友的墨宝,才有所悟呀!”姚老尚书一拂颌下花白胡须,哈哈笑道。
“老尚书太抬举小子了!”
刘勤朝姚老尚书恭敬一礼,又对杨三公子拱手道:“三公子才学不凡,小可敬佩!”
“守拙先生过奖了,小弟粗浅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三公子,不要再称呼‘守拙先生’,小可实在不敢当,小可刘勤,公子直呼其名即可!”
“这,那小弟就冒昧称呼刘兄如何?”
“小可岂敢与公子称兄道弟?”
“小友性子一向洒脱,何必如此拘泥?不妨随意些!”旁边姚老尚书微笑插话道。
“也罢,小可谨遵老尚书吩咐!三公子”
杨三公子忙打断刘勤的话,说道:“刘兄也不可再称呼三公子才是!”
“好好,小可就喊公子杨兄吧!”
“如此才见亲近!刘兄,小弟观你笔法与二王有很大不同,不知师承何派?”
“小可主要学自北派碑帖。”
“北派?”
“不错,杨兄,前晋时期,五胡乱华,汉家衣冠南渡,书法之道也在江南逐渐形成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南派风格。而留在北边的民间汉家精英,却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形成了另一派书法风格,俗称北派。北派书法珍品多以碑帖形式存在,小可就是搜罗北派碑帖,揣摩学习的。”
“刘兄见闻广博,小弟佩服!”
杨三公子从桌上拿起一幅卷轴,又说道:“这幅东晋时期的画作是小弟从京城带过来的,刚才包夫子怀疑此作有伪,却一时说不出确凿的证据,刘兄你看看如何?”
刘勤接过画作,徐徐展开,一幅秋原图,整个画面呈现一派秋色深沉的景象,画中一座山坡上,有位老者手拂长须,面现悲天悯人之相。画是好画,纸张、画风都符合东晋特点,留白处的题字也是东晋风格,但他觉得有些违和之感。他皱着眉头,再仔细观看一遍,忽然,画中老者的服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禁眉头舒展,微微一笑。
“这是前唐仿作!”
“刘兄何以如此断定是前唐时期作品?”杨三公子闻言立即问道。姚老尚书和包夫子也好奇地望着刘勤。
“这幅画的纸张画风都符合东晋特点,但,杨兄注意到画中老者服饰没有?东晋时期,文士好古风,穿着都是峨冠博带,极尽风流,而画中老夫子上身却是穿着圆领衫,这正是融合了胡人风格的前唐服饰样式!”
“不错不错,守拙言之有理!老夫一直感到哪里不对劲,原来如此呀!”包岚闻言,不禁大声说道。
刘勤放下手中画卷,感叹地说道:“不过,这做旧的水平真是高明!”
“守拙所言正是!不知守拙对书画做旧可有研究?”包岚接过秋原图,看了一遍,点头说道。
“包夫子,小可对书画做旧的方法没有尝试过,以前倒听人介绍过一法。”
“愿闻其详!”
“听那人介绍:先将作品托于一较厚的纸张上,待半干时用粗毛刷子刷,使字口出现少量墨痕;再用黄柏煮水刷作品数遍,这样既可以洗掉浮墨,作品变得黄中带黑,同时,黄柏可以防虫蛀;将作品揭掉,重新托于一张新纸上,用大理国普洱茶末泡水刷作品数遍,最后把茶末连水倒在作品上,过夜,除去杂物;再用清水淋洗数遍,干后用白芨水刷一遍。”
“此法果然新奇呀!”
“包夫子,此法小可没有尝试过,也不知效果如何,您老有兴趣不妨试试!”
“老夫正有此意,哈哈”
这时,杨三公子又趋前说道:“刘兄,小弟和二姐都对你的作品仰慕不已,这次小弟南来之时,二姐还再三托小弟一定要寻访到你,并拜求墨宝,不知刘兄可肯赐下?”
“这,姚老尚书当面,小可岂敢班门弄斧?”
“小友不必过谦,杨三公子姐弟二人酷爱书法,特别是他二姐,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小友就满足他们的愿望吧!”
“那小可就献丑了!”
刘勤见姚老尚书也在一旁劝说,顺势答应下来,沉吟一二,又道:“小可就以这秋原图,题诗一首吧!”
“那就更好了!”杨三公子欣喜地铺好纸张,站一旁观摩。
刘勤盯着秋原图看了片刻,随即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道:
阔野苍茫暮气沉,
西风寥落向谁吟?
白杨烟外下寒日,
荒草垄中睡老禽。
采些秋声成雅意,
惜无片语是知音。
倾怀漫写回春术,
对影空谈济世心。
“好字!好诗!”木亭里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
刘勤搁下笔,抱拳施了一个环礼,说道:“多谢赞赏!老尚书,包夫子,杨兄,天色不早了,小可就此告辞!”
“好,欢迎小友常来姚府!”
“小子谨遵老尚书吩咐!”
刘勤说完再次一一施礼,退出木亭,往园外而去。
杨三公子望着刘勤的背影有些出神,若是你靠近他的身边,或许能听到他正低声喃喃自语,“小王决不会让你‘对影空谈济世心’!”
………………………………
第五十一章 游狮子山
刘勤回到洪府时,已是日落西山暮色渐浓了。他提着一包银子,信步走进自己居住的小跨院,忽然,他发现自己房间亮着灯光,忙招过守门的小厮询问,才知洪秀娘已等自己一个时辰了。
难道又发生什么事故了?刘勤心下嘀咕着,快步走进房间,只见洪秀娘正捧着一卷书,在桌边闲读。
“秀娘,听说你等我很久了?莫非发生啥事了?”刘勤随手把一包银子扔到桌上,疑惑地问道。
“刘兄回来了?没事,奴家只是等你回来一起吃饭!”
刘勤这才发现桌边一张椅子上放置着一个食盒,忙道:“不用等我的!你这么晚没吃,饿坏了吧?”
“奴家不饿!”洪秀娘一边娇声说着,一边帮刘勤脱下外套,端水净手,像一个伺候夫君的小媳妇。
“怎么不见画儿?这些杂活让画儿去做就是!”刘勤对算是洪秀娘影子的画儿,竟然不在这里,有些好奇。
“她,有些不舒服,奴家让她休息去了!”
“怎么,生病了?要不要紧?”
“不是,她,她天葵来了,肚子不舒服!”
靠,原来画儿小丫头大姨妈来了!刘勤笑笑,说道:“咱们先吃饭吧!”
洪秀娘答应一声,连忙收拾桌上物品,但提起装银子的布包时,不由问道:“这是tc纸币换回来的银子?有多少?”
“嗯,二百两!”
“才这么一点?”
刘勤闻言哈哈大笑,调侃道:“你果然是富家婆娘的口气,大得很呐,二百两银子不少了,普通人家要过活多少年哩!”
“奴家不是这个意思嘛!奴家是说,那么珍贵的物品,才换二百两,太便宜了!”洪秀娘微红着脸,美目白了刘勤一眼,娇声道。
“其实,二百两已经算大赚了,坦白告诉你,那七十元纸币,在tc只够买一件普通质量的衣服!”
“可是”
“秀娘,我知道你舍不得那些稀罕之物,有句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好东西只顾着自己独有并不是好事!就像咱们做生意一样,要懂得让利与人,往往得到更多!”
“你呀,真是天生生意人,三句话又绕到生意上来了!奴家听你的就是!”
“咱这是干一行专一行嘛!”
刘勤呵呵一笑,从洪秀娘手里接过银包,扔到床铺上,又道:“有了这二百两银子,咱呐,这日子可算有着落了,再也不怕那黑心雇主拖欠工钱啦!”
“谁黑心啦?你才黑心哩!奴家就不给,一辈子都不给你工钱!”
洪秀娘娇笑着扑到刘勤怀里,用粉拳轻捶着他的前胸,又低声道:“奴家愿意把洪家和奴家一起都交给你!”
“那,那责任可就大了去啦,我得先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担起来呀!”刘勤恣意地在洪秀娘粉脸上轻捏了一下,笑道。
“哼,就要把你这个馋鬼饿一顿!”
洪秀娘咯咯笑着,轻快地打开食盒,把里面的酒菜一一摆放桌上。
自从上次洪秀娘大醉之后,她再不敢多饮酒了,刘勤对酒也没有嗜好。二人浅尝即止,匆匆用罢晚饭,但眼波流转之间,那份韵味,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说了。
饭后,洪秀娘等小跨院伺候的丫环收拾好碗筷,才准备回后院歇息。临出门时,她又停住脚步转身说道:“刘兄,听说狮子山丹桂谷已经有很多桂花开了,明天咱们去赏玩赏玩如何?”
“明天呀?好,若没啥事,咱们就去玩玩吧!哦,你让香水坊管事布置一下,咱们也尽快推出桂花香型的香水!”
“奴家知道了!”
美人有约,刘勤也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早吃过早点,就收拾停当。他如今的服饰都是洪秀娘采买的,典型的富家公子装束。都说人要衣装,马要鞍,果然不错,他本来就生得相貌俊美,这一刻意打扮,又配上另类的发式,望之直若神仙中人。鉴于上次柳林遇袭事件,他现在出门都会带上,义兄潘波赠送的暗夜短剑。
刘勤收拾好了,正要打发人去问问洪秀娘准备得如何,转身却发现门口站着公子和书童装束的两人,两人正眼泛桃花,怔怔望着自己。
“秀娘,你们主仆这身打扮,一看就是假货!”
“怎么啦?”
洪秀娘顺着刘勤的目光,低头看见自己胸前高挺的双峰,顿时羞红了脸腮。她立即冲进房间,把刘勤推出门外,然后关上房门。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洪秀娘主仆才从房间出来,刘勤打量了一眼,嗯,胸前平坦不少,看来是用块布束紧啦。
吩咐洪福套车,刘勤和洪秀娘主仆一起乘车出府赶往狮子山。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勤就享受了与洪秀娘同坐车厢的待遇,反正,洪秀娘许可了,刘勤也坦然接受了,外人自无意见。
狮子山位于安庆府城西门外,靠近皖河和长江交汇之处,离城约五里路程。狮子山是安庆府城最近的高山,登上山顶,可以一览府城以及长江的景观,平时游人很多,如今丹桂谷早桂已经开放,赏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当然,也有不少替洪府采摘花枝的人。
刘勤和洪秀娘主仆乘坐马车赶到山脚下,吩咐洪福留下来看护马车,三人就沿着石阶,一路观赏而上。路上往来行人不少,洪秀娘主仆已作公子和书童装束,她也就少了很多顾虑,旁若无人地依在刘勤身边,笑语连连。
丹桂谷位于狮子山群峰之间,三人沿着山径,翻过了一道山岭,转过了三个山角,这时,轻风徐来,空气中飘散浓郁的桂花香气。
“刘兄,快看,那就是丹桂谷,好多人哟!”
刘勤顺着洪秀娘手指的方向望去,山路的转弯处,是一道山谷,满山谷都种植了桂花树,浓郁的香气正是从此处而来。山谷里桂花树林,已经有不少人行走其间。
“走,咱们也去看看!注意脚下,别摔倒了!”刘勤回头对洪秀娘主仆说道。
“刘兄,小弟在此,可否上来一叙?”
刘勤三人走到山路转弯处,正要沿着下山的小径进入山谷,忽然山坡上有人高喊。他回头一望,山坡突出的平台上有一座小亭,杨三公子正站在亭子栏杆边望着自己。
“杨兄也来啦?好,小可这就过来!”
刘勤跟洪秀娘简单介绍一番昨天在翠园的遇合,带着她们主仆攀上山坡小亭。他略微打量了一下,见四周散立着不少护卫,心下更肯定杨三公子的背景不凡。
“杨兄一个人在此游玩?”刘勤见姚府竟然没有派人陪同,疑惑地说道。
“小弟喜欢静处,老尚书本打算派人陪同,被小弟谢辞了。刘兄,这位是?”
“哦,这是小可”
洪秀娘不等刘勤介绍,接口道:“小弟刘秀见过杨公子!”
“原来是刘秀兄弟,幸会幸会!两位刘兄快请坐!”
刘勤和洪秀娘闻言坐在小亭石凳上,杨三公子带来的下人送上茶水。
这小亭的位置绝佳,整个丹桂谷尽收眼底,谷底游人嬉戏其间,刘勤不由叹道:“好一派和谐景象!”
“是呀,可惜我大朱并非处处都是如此太平,江浙岭南一带百姓正在遭受磨难呀!”杨三公子深深叹息一声。
“杨兄忧国忧民之心,令小可敬佩!”
“哪里,有感而发而已!刘兄对东南一带乱局有何看法?”
“治国首在吏治,不管什么乱局,根本原因都在官府!老百姓只有到了活不下去了,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起来闹事,匪患也罢,邪教徒祸害也罢,他们存在的土壤,就是因为东南一带这几年连续水灾,官府赈灾不力,但百姓的赋税徭役却没有减轻,百姓实在没有活路了!”
“刘兄一言直指要害,可惜,唉”
“杨兄,这些国家大事自有朝廷诸公烦恼,咱们不说也罢!”
“好好,过两天,小弟要去池州九子山替母亲进香还愿,刘兄陪小弟一行可好?”
“好,到时杨兄派人传唤一声即可!”
“怜月姑娘来啦!怜月姑娘来啦!”
刘勤和杨三公子谈兴正浓,忽然,坡下传来一片大哗。亭中几人不由诧异地引颈观望。
………………………………
第五十二章 有美怜月
山路转角处,一位身穿翠色罗裙,发髻间插着一根金步摇,双十年华的女子,在使女的陪伴下,款款而来。要说那女子的身形,可说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容貌仅凭“风华绝代”,何以形容?真应了那句老话,“此女只应天上有,何故贬谪到人间”。
随着那女子的出现,坡下山谷间喧哗声更是热烈,几位公子模样的人,甚至趋前大献殷勤。那叫怜月的女子,落落大方,浅笑应对,一看就是久经此般场面的人物。
山坡上亭子里围坐石桌的三人,探头见到步步生辉的怜月,表情各有不同。洪秀娘本身就是女子,对猛然出现的美女,更多的还是以一种审视的心态打量着;刘勤心底对女人,特别是美女,一直有一种抵触的情结,对怜月除了欣赏,也没有其他的念头;杨三公子却望得眼神有些发直。
“这般女子,也就难怪追捧的人那么多了,杨兄”
刘勤打量几眼,淡淡说了一句,转头却发现杨三公子定神了,忙提醒一句,“杨兄!”
“啊,刘兄,小弟失态了!”杨三公子回过神来,讪讪一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过之有?哈哈,这小女子确实不凡!”
“是呀,不知刘兄可知她是哪家小姐?”
“这个”
刘勤如何得知?他也是今天第一次听说此女名姓,忙转头望向身边女扮男装的洪秀娘。
化名刘秀的洪秀娘朝坡下扫了一眼,轻淡地说道:“奴,咳咳,小弟听说她是得月楼的行首,艳名称冠府城,有人说,她是得月楼花重金从江宁府聘请过来的!”
哦,原来是青楼女子呀,不过也正常,寻常大户的千金小姐不可能如此拉风!刘勤心下释然,端起茶杯浅饮一口,继续以欣赏的眼光打量着坡下。
杨三公子眼里闪过一丝惋惜,虽然不再如刚才那般发呆,但仍不时注意着坡下的怜月。
怜月姑娘福身谢过上前问候的一众公子,然后在众人如众星拱月般围绕下,缓步前行。片刻后,走到分叉路口,这里一条路蜿蜒向下进入丹桂谷,另一条就是上山坡亭子的路。怜月姑娘在路口停了下来,望了望丹桂谷,又抬头看看坡上的亭子。
“怜月姑娘,下来吧!”丹桂谷中传来一阵呼喊。
“怜月姑娘,下去赏花吧!”跟在后面的公子哥们也连声起哄。
“奴家有些乏了,先上亭子里歇会!”怜月对身后一众公子哥轻声说了一句,然后示意使女扶着她上坡。
怜月主仆上得上坡,来到亭子的入口,跟随在后面的一众公子哥自然也如影随形。大概是看到闯过来的人太多,杨三公子的护卫迅速过去三个人,拦在亭子入口。
“奴家走得乏了,想入亭歇息片刻,还请几位公子通融!”怜月看到如此情形,急忙朝亭中请求。
“怜月姑娘大驾光临,小可不胜荣幸,请进吧!”杨三公子起身朗声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