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枭声-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合之众。

    “啊”

    一名黑衣人被暴起的护卫当场斩杀,正式拉开了双方的打斗。那名暴露身形的护卫,斩杀贼人后,立即向侧后急退,两名贼人跟踪追击,两三丈距离后,又被藏身附近的两名护卫暴起斩杀。

    护卫们用偷袭的方式,瞬间斩杀了三名贼人,但也提高了贼人的警惕心。贼人停止了前进,似是商议了一下,然后纠正了散乱的阵势,排成一排,采取地毯式往前搜索。这样既发挥了贼人人多的优势,又有效地抑制了护卫的偷袭战术。

    随着贼人阵列的推进,护卫们也无法隐藏身形,只得起身直面迎战。尚幸林木较密,阻碍了贼人的围攻,再加上护卫们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于统领和十名护卫基本挡住了贼人的前进步伐。

    这种势均力敌的局面,时间一长必然会被打破,毕竟贼人的人数实在太多。

    刘勤仔细打量了一遍周围情形,正要现身助战,忽然发现了贼人后方站立了三名手持弓箭的黑衣人,不由心中一动。他旋即利用林木的遮掩,来了一个大迂回,绕到了贼人的后面,悄悄摸到了手持弓箭的贼人身边。为了防止惊动其他贼人,他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在思索如何悄无声息地干掉弓箭手。

    思索片刻,刘勤决定采取引蛇出洞之计,他拿起一粒石子,用力弹向丈余外的一棵树干上。一声清脆的响声,果然引起了最近的一名弓箭手的注意。那名弓箭手朝这个方向望了望,没有发现异常,又手持弓箭向这边搜索过来。

    最令刘勤兴奋的,另外两名弓箭手,不知是被打斗吸引了注意力,还是没有听到这边的声响,并没有朝这边望来。当搜索过来的弓箭手,经过刘勤附近时,刘勤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从藏身之处冲出,一手捂住弓箭手的嘴巴,一手抓住弓箭手后脑发髻,在弓箭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瞬即扭断了他的脖子,然后悄无声息地拖进密林。

    刘勤迅速脱下弓箭手的黑衣黑裤,套在自己身上,再用黑巾蒙住自己的面,最后把缴获的弓箭背在身上,扮作贼人弓箭手的模样。虽然他的发式与贼人相差很大,一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并没有现身出去,而是悄悄移动到第二名弓箭手十余丈的地方,故意弄出一些声响,等那名弓箭手张望过来时,却又半隐半现地胡乱挥几下手,随即伏身躲藏起来。他奇怪的举动,果然吸引了第二名弓箭手的注意。

    第二名弓箭手还以为是同伴发现了什么奇事,正招呼他过去,连忙匆匆赶了过来。刘勤等那名弓箭手走得近了,又像对付第一名弓箭手一样,如法就章,解决了第二名弓箭手。这话说起来轻松,但当时的惊险,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清楚?

    刘勤解决了两名弓箭手,正想故技重施,解决最后一名弓箭手时,却发现那名弓箭手往斗场一旁运动,似有迂回绕向护卫后方的架势。他立即想到了杨三公子和姚管事等人的安全,于是,急忙收拾缴获的两套弓箭,顺原路往回赶。

    走到内圈后,为了避免误会,刘勤扯脱了蒙面黑巾,继续往杨三公子等人停留处急奔。这时,他果然发现了杨三公子侧后不远处,一名贼人弓箭手晃动的影子,而杨三公子正注视着斗场,对危险一无所知。

    “杨兄,小心背后!”

    刘勤看到那名贼人弓箭手已经弯弓搭箭,立即大喊一声,同时跃身而起,扑向杨三公子。几乎在同时,一支凶狠的狼牙箭,朝杨三公子站立之处疾射而来。
………………………………

第六十九章 绝地

    杨三公子听见刘勤的大喊,一愣神,还没反应过来,又被刘勤跃起的身形扑倒在地。同时,一支狼牙箭,凶狠地穿透刘勤左肩的箭匣,刺进他的左肩。

    按照利箭的飞行轨迹判断,此箭正是奔向杨三公子的后脖子,若不是跃起的刘勤及时挡住了,杨三公子此时恐怕已经成了一具死尸,当真是险之又险!

    “刘兄,刘兄”

    刘勤在巨大的撞击,以及钻心的刺痛下,陷入瞬时的晕厥,在杨三公子急切的呼喊下,才慢慢恢复神智。他忍住剧痛,扫了一眼,见自己被杨三公子抱在怀里,圆真小和尚在一旁惶急地望着,姚管事手持兵器在附近警戒。

    “杨,杨兄,小可啊”

    刘勤试图脱离杨三公子怀里,坐起来,不想左肩的箭匣带动了刺在左肩的利箭,一阵剧痛突起,他忍不住喊叫了一声。

    “刘兄小心伤口!”杨三公子急忙一手扶住刘勤,一手握紧刘勤左肩的箭匣。

    “杨兄,没,没事!小可支持得住!这把短剑很是锋利,请杨兄帮我把左肩箭杆削断,把箭匣拿开!”刘勤右手从怀里摸出“暗夜”剑,递给了杨三公子。

    杨三公子接过短剑,见这把短剑通体漆黑,并无出奇之处。但他相信刘勤不会乱说,急忙吩咐圆真握紧箭匣和箭杆,然后用短剑向箭杆削去,只听见咔的一响,箭杆应声而断。

    “好剑!”

    杨三公子不由赞叹一句,然后把短剑递给刘勤。只是他没有处理箭伤的经验,一时望着刘勤左肩还在渗血的伤口,不知所措。

    这时,于统领已经听见这边发生了变故,及时赶了回来。他毕竟是军伍出身,对处理这类伤口,经验丰富。他找一个软的物品,让刘勤咬在嘴里,然后用短剑快速取出箭头,撒上金疮药,再紧紧包扎起来。这种粗糙的外科手术,一无麻醉,二无消毒,说起来轻松,实质上差点令刘勤痛得晕过去。

    “这是军中的狼牙箭,幸好被箭匣挡了一下,没有伤及筋骨,对身体无大碍!”于统领捏着箭头,庆幸地说道。

    “多谢于统领,刘某已经夺得两套弓箭,于统领带去交给善使弓箭的兄弟!”刘勤轻轻活动了一下左臂,知道于统领所言非虚,急忙对他说道。

    于统领早就注意到了这些弓箭,忙道:“刘西席,这是?”

    刘勤连忙把自己刚才偷袭得手的经过解说一遍,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刘某行动迟缓了一些,以致逃走了一名弓箭手,才酿成这般血光之灾!”

    “刘西席不必介怀,已经是奇功一件了!有了这些弓箭,咱们胜算大增!”

    于统领说完,向杨三公子请示一番,带着弓箭又赶去了斗场。

    刘勤经过这番折腾,已是精疲力尽,他盘腿坐在地上,准备调息一会,以便恢复一些气力,应对更艰难的变局。

    杨三公子忽然走到刘勤面前,深深一揖,郑重地说道:“刘兄救命之恩,小弟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容后再报!”

    “杨兄,这是干什么?你这不是折杀小可吗?什么恩不恩的,快别这么说,咱们同舟共济,理应相互照应!”刘勤慌忙要起身拦阻。

    “刘兄别牵动了伤口,小弟遵命就是!”杨三公子刘某扶住刘勤,让他继续坐好。

    “杨兄,以后这些报恩的话就别说了!”

    “好好,小弟不说就是,刘兄安心调息一会,旁边有小弟和姚管事等人警戒!”

    不远处,护卫和贼人的厮杀还在继续,双方都有了人员伤亡。当然,护卫们凭借过硬的单兵作战技能,杀伤贼人的概率要大得多,如今有增添了弓箭手的偷袭,有效的压制了贼人的进攻势头。

    一个时辰过去了,护卫们以伤亡三人的代价,斩杀了十余名贼人,完全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胜利的天平,似乎有向护卫一方倾斜的可能。

    贼人也不出护卫所料,眼见胜利无望,迅速撤退下去。但贼人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停留在一箭开外,与护卫们对峙。于统领安排好警戒和善后事宜,急忙赶到杨三公子跟前,汇报贼人的反常现象。

    “刘兄怎么看?”杨三公子也猜不透贼人的目的,对刘勤问道。

    刘勤思索片刻,急道:“不好,贼人必然有后援,如今咱们已是疲惫之师,要做好转移的准备!”

    “这密林不是一个很好的隐蔽场所吗?”

    “密林固然不错,但咱们的援兵也找不到咱们,而且咱们人数太少,若是贼人来了大批人手,四面合围,咱们只有束手待毙了!”

    “那刘兄认为何处最好?”

    “这要因地制宜,具体无法确定,总之有两个原则,既要险要,又要目标突出,这样就便于咱们固守待援!”

    “刘兄所言有理,事不宜迟,于统领立即组织转移吧!”

    “卑职遵命!”

    如今贼人援兵还没赶到,正是转移的大好时机,于统领立即召回所有护卫,大家又组成一个圆阵,一边往密林另一个方向转移,一边防止贼人的袭击。贼人大概是被打怕了,也不敢过于贴近,只是远远盯在后面。

    众人穿过密林,奔行不远,终于发现了一座几乎是四面峭壁的孤峰,只有一道石梁与外界联系的绝地。

    “那里不错,咱们快过去!”刘勤指着孤峰急道。

    众人也看出了孤峰的险要,那道石梁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守住石梁,再多的贼人也休想攻上孤峰。当众人奔行过去,冲上石梁的时候,才发现石梁比想象中更加险要,最窄处仅能一人通行。

    众人依次通过石梁后,刘勤与杨三公子、于统领商议决定,在石梁最窄处附近垒石筑成一道屏障,派两名护卫手持弓箭防守石梁。

    杨三公子站在石梁屏障后面,望着对面封住去路的贼人,对刘勤说道:“刘兄,这座孤峰险要无比,确实是最佳的防守位置,但贼人封住石梁,咱们也出不出去了!”

    “杨兄,咱们的目的就是固守待援,只要咱们的援兵赶到,贼人自然退却了!”

    “小弟明白此点,但如今咱们又累又饿,若是时间长了,没有食物,如何坚守下去?”

    “杨兄放心,小可来之前已经考虑过了,此峰虽说是孤峰绝地,但地方并不小,一定有猎物存在,而且你看,树林间有不少的果树,想来支持一段时间没有问题!”

    “好,刘兄既然考虑到了,小弟就放心了!现在开始就由刘兄掌管帅令,指挥防御事宜吧!”

    “那小可恭敬不如从命了!如今咱们要做的,有三件事,分别是准备防御器材、搜集食物以及与援兵联系。姚管事带两名护卫,一边寻找一些食物,一边寻个显眼之处,燃放烟火与援兵联系;其余人砍伐竹子和树木削制箭支,准备石块,轮班防守石梁!”

    “谨遵吩咐!”

    姚管事和于统领等人,迅速按照令谕活动起来,连杨三公子也加入了砍伐树木的行列,刘勤因为左肩受伤,就只能干些削制箭支的活。

    一个多时辰后,石梁上那道屏障后面,堆积了充足的防御器材。这时,姚管事和两名护卫也满载而归,他们不仅抓住了好几只兔子,还逮到了一只狍子,同时采摘了一些果子,足够大家饱餐一顿。

    “公子,刘西席,你们看,贼人的援兵来了!”就在众人分享烤肉之时,巡查石梁的于统领回来禀报。

    杨三公子和刘勤闻言起身望去,石梁对面果然多了很多黑衣人,看样子,差不多有五六十人。
………………………………

第七十章 齐王殿下

    贼人援兵的到达,也就意味着战斗即将打响了,杨三公子一方虽然有石梁天险坚守,形势仍然相当的严峻。目前护卫还剩七名,多多少少都带一点伤,在这种食物饮水紧张、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恐怕很难长时间坚守。

    尽管困难多多,但坚守待援是唯一的出路,否则,想凭区区十三人的疲惫之师,冲破重围,走出大山,难如上青天。

    得到杨三公子授权的临时统帅刘勤,跟随于统领赶到石梁上,隔着石块筑成的屏障,仔细打探贼人的动静。大概贼人对石梁天险也没有好的功击策略,只见他们聚在一起似在商议,并没有采取实质行动。

    刘勤沉吟再三,对于统领道:“贼人想攻破石梁天险并不容易,刘某估计他们会等天黑之后,借夜色掩护进行偷袭。于统领白天安排两名护卫防守就行了,其余人去休息,以备晚上作战。再一个,多砍伐一些松树枝,天黑以后在石梁最窄处,点燃一堆火,既能照亮,又能阻碍贼人的行动!”

    “好的,于某这就去办!”

    “于统领辛苦了!”

    刘勤回到杨三公子等人暂歇处,又对杨三公子说道:“杨兄,咱们几人砍伐一些树木,在那片山坡搭建一个棚屋,以作临时居所!”

    “刘兄言之有理,咱们立即动手吧,再过一个多时辰天就要黑了!”杨三公子当然明白棚屋的重要性,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是休息好的必要条件。

    刘勤以前在山神庙曾经搭建过棚屋,这活对他来说也算是熟门熟路了,于是,他就成了临时棚屋的设计师兼建造师。临时居所,也不要求高大美观,当然,牢固还是要的。他和杨三公子等人砍来十来根手臂粗的树干,先打好桩,然后用山藤绑成一个框架,最后再砍些竹子树枝山草,围成四面墙和屋顶。

    棚屋搭建成功,再把里面略微修整一下,就成了一个舒适的蜗居。杨三公子估计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活,虽然兴致很高,但往往是越帮越忙,最后只得干些搬运工的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正如刘勤所料,贼人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他与杨三公子探讨了一下,判断贼人最有可能会在两更天之后攻击,由他和于统领负责防御战事,杨三公子带领姚管事、小厮、圆真小和尚负责后勤。

    刘勤又巡查了一遍石梁防御工事,回到棚屋打坐调息,虽然左后肩伤口钻心的痛,但他还是强忍着尽可能静下心来休息。他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来迎接贼人的强攻。

    “刘西席,贼人展开强攻了!”

    刘勤朦胧中听见有人叫喊,急忙起身走出棚屋,看了一下天时,大约三更天的光景。他对来报告的护卫问道:“前面情况如何?”

    “回禀刘西席,贼人开始进行了几次试探性攻击,都被咱们用弓箭打退了,现在贼人不知从哪找来一块木板,挡住了箭支,贼人已经跟在木板后面攻上来了。目前虽然被火墙阻住了,但恐怕不会长久,形势非常危急,于统领命小的赶来禀报西席!”

    “走,咱们过去看看!”

    刘勤急忙奔行到石梁屏障后面一看,贼人果然在身前竖立了一块木板,木板后面隐隐有大股贼人,同时,贼人正隔着木板用树枝,试图挑开石梁上的火堆。

    于统领正急得团团转,见刘勤来了,忙道:“刘西席,你看咱们的利箭根本射不穿木板,贼人有了这个盾牌,很快就要攻上来了!”

    刘勤一来就看见了贼人木板上插着几支箭,明白防御利器失效了。他看了看木板后的贼人,忽然道:“于统领,命令护卫斜向上进行抛射,越过木板射击后面的贼人!同时,找一些干草绑在箭支上,点燃后射向贼人!”

    “西席妙计!你们快按照西席计策去办!”

    于统领是老军伍出身,一点即透,立即组织人实施。护卫们不间断的抛射,夹杂火箭射击,虽然杀伤效果一般,但果然扰乱了贼人的军心。贼人抵抗一阵,被射杀几人后,急忙往后退去,慌乱中有几人掉下石梁,发出凄惨的嚎叫。

    “贼人暂时退去了,必然会卷土重来,刘某发现石梁上的火堆阻挡贼人的效果不错,于统领,咱们多搬些松树枝过去,把火烧旺一点!或许火墙就是咱们渡过危急的保障!”刘勤望着退去的贼人,凝重地对于统领说道。

    “西席说的是呀!”

    于统领何尝不明白局势的严峻?他与刘勤商议了一下,随即组织人加强防御工事,应对贼人下一波攻击。

    这次贼人撤退下去,间隔的时间比较长,过了将近一个更次,贼人才重新组织进攻。不过,危险程度也陡升,贼人不仅在前方挡住了木板,而且他们头顶上也顶着一块木板。

    刘勤等人望着缩进乌龟壳的贼人,无计可施,石梁是长条形,两边是悬崖,也无法从两边射击贼人。

    “这该如何是好?”于统领焦急地直搓手。

    刘勤一时也没有靠谱的良策,他望着慢慢靠近的贼人,仔细回想前一世看过的军事书籍。他突然想起书籍中介绍过,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组建了一支竹竿军,在这狭窄的石梁上,长竹竿正好是对付贼人的利器。

    想到这,刘勤立即对于统领说:“于统领,快令人去砍伐一些长竹竿来,竹竿顶头的枝丫不要去掉,细长的树木也行!”

    “要竹竿有何用?”于统领一愣神,茫然问道。

    “现在来不及解释,快抓紧,贼人快过来了!”

    “谨遵吩咐!”

    于统领想不通归想不通,还是按照刘勤的吩咐,严格执行,亲自带领几名砍来了十几根竹竿。刘勤立即指导护卫们,把竹竿大部分枝丫去掉,仅保留前端两三尺长的枝丫。

    对于于统领和护卫们疑惑的眼神,刘勤没有解释,因为贼人已经推进到了火堆附近,正从木板后伸出竹竿挑开火堆。

    “弓箭手注意,瞄准贼人伸出的脑袋和手射击!”刘勤看到贼人不时伸出脑袋查看火堆位置,立即下令。

    可惜晚间山风较大,而目标暴露的时间很短,射击效果并不理想,贼人仍然在一步步逼近石块筑成的屏障。

    十丈,九丈,八丈到了两丈远的时候,刘勤大喝道:“两名弓箭手继续张弓待机射击贼人外,其余人全部拿起竹竿,把贼人扫落悬崖!”

    刘勤说完,立即拿起一根竹竿做示范,众人这才明白竹竿的妙用,都是大喜。于统领凭借自己腕力强劲,把竹竿舞得几乎看不到形体。

    贼人猝不及防,首先是前面的挡板被扫落悬崖,同时在慌乱后退中,几名贼人被挤得落下悬崖。两名护卫弓箭手乘机不断射击,又有数名贼人中箭毙命。贼人暂时的优势荡然无存,又不甘心就此退去,只是挥舞着刀剑,试图砍断竹竿,但竹竿前端何等柔韧,又在不断舞动中,一时哪里砍得断?

    杨三公子听见石梁上己方阵阵欢呼,兴致勃勃地上前观阵,见竹竿如此妙用,也是惊叹不已。这时,他看见刘勤亲自挥舞着竹竿对敌,忙道:“刘兄回来观阵即可,你左后肩有伤,不可太用力了!”

    刘勤也赶到左后肩伤口似有裂开的趋势,钻心的痛,闻言乘势退出战圈,走到杨三公子身边,“多谢杨兄关怀!”

    “妙策呀!经此一策,足见刘兄谋略之深!”杨三公子望着石梁上止步不前的贼人,感慨万千。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这只是因势利导而已,主要是石梁狭窄,贼人施展不开!但是,咱们人数太少,体力有限,恐怕不能长久,若是贼人僵持着,不肯退去,形势对咱们很严峻呀!”

    “刘兄言之有理,咱们也有十三人,分成两班,轮流休息吧!”

    “也只有这样了!”

    刘勤喊住于统领,把杨三公子的意思转告给他,并立即分派人手轮班休息,好在石梁狭窄,五六个人也足够应对了。

    近一个更次过去了,杨三公子一方和贼人就这么相对僵持着,贼人空有几倍的人力,也无法施展开。虽然期间,贼人砍断了不知多少根竹竿,但孤峰一面山坡是成片的竹林,护卫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地取材,非常快捷的就用到了战场。

    “禀报公子,对面山角又来了一队人马,看火把数量,有数百人!”

    杨三公子正和刘勤商议接下来的事务,派在高处瞭望的小厮,匆匆跑来禀报。

    “贼人又有增援?池州知州是干什么的?境内竟然有如此众多的贼人!”杨三公子惊诧莫名,大怒道。

    “杨兄不必动怒,来的一定是咱们的援兵,你看贼人在快速后退!”刘勤指着贼人大喜道。

    “好呀,于统领,咱们的援兵来啦,快带领勇士们冲阵,和援兵两面夹击,一定把这股贼人剿灭了!”杨三公子也看到了贼人在惊慌后退,大喝道。

    “遵令!兄弟们冲呀,杀光这群贼人!”

    对面山角一队火把正快速向石梁接近,所有人都看到了,更看到了石梁上的贼人在惊慌后撤,于是现场狂呼起来。剩下的七名护卫,顾不得伤痛和疲倦,都跟在于统领身后,挥舞着竹竿兵器,越过屏障,冲向后撤的贼人。此时,贼人斗志全消,只急着退出石梁逃命,慌乱拥挤之下,又有数人被打下悬崖。

    于统领率领护卫追赶这贼人冲出石梁,这时迎面奔来一行军士,他立即守住石梁口,察看对方动静。只见军队跑到近前,为首的一位将军一挥手,后面军队继续追赶逃跑的贼人,他却领着几十名军士和数名护院装束的人,奔向石梁口。

    “来者何人?”于统领站在石梁口大喝道。

    “末将是江南东道巡防军统制潘波,特来救驾,齐王殿下可在对面?”军队为首的将军停下来说明身份来意。

    于统领得知果然是救援的人,急忙带领潘波一行人穿过石梁,回到孤峰。

    “卑职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