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枭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夫人没有回来,你就是咱家的内当家的,你全权做主就是!以后你也别作男人打扮了,恢复女儿妆吧,咱自己家里,不必顾忌什么!”
“奴家听公子的……奴家可以恢复女儿妆,但不想恢复真正的面容,奴家不想让别人看到,除了公子!”
刘勤只当殷萍是师门规矩,也没多想,点头说道:“随你吧!殷姑娘,咱们去各房间看看,商量着置办一些家具啥的!”
这座宅子前面门楼看着不咋的,内部还是很豪华的,总体是三进的样式,第三进又划分了好几个小跨院,后面还有一个园子,虽然不是特别大,楼台亭阁小桥流水,也显现了典型的江南风格,看样子此宅的前任主人应是南方人。
庭院内草木都经过了修整,屋瓦也明显有翻修的痕迹,更主要的,二进后面,一些基本的家具都置办齐了。
一圈转下来,刘勤心情大好,笑着对殷萍说道:“殷姑娘,我原以为这宅子里啥都没有,需要咱们重新置办,想不到朝廷都置办好了,省咱们不少时间和银钱呀!”
殷萍摇头道:“公子,没听说过朝廷赏宅子还给修缮房屋,置办家具的,您看这些家具都崭新的,而且是名贵木料做的,朝廷就算贴补家具,也不会这么好,奴家想,应是大夫人安排的!”
“哦?何以见得是锦澜安排的?”
“公子,刚才那个户部官员,因为打扫了一下院子,都急着向您表功,若是置办了如此好的家具,岂会不说?只有大夫人以三公主的身份嘱咐办的,他才会不敢乱说!再说,公子,书房里的陈设与咱们杭州宅子里的书房,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按照你的习惯布置的,除了大夫人,谁能办到?”
“哈哈,你这个鬼精灵!你说的不错,皇上要给我赐宅子的事,锦澜一定早就知道了,这座宅子外面看上去非常低调,内部却别有天地,真正的豪宅呀!恐怕她暗中也使了不少力!不过,她既然早知道了,怎么也不派人告知咱们一声?”
“大夫人身份毕竟不同,回到京城,也不方便与公子明着来往的,再者,大夫人也可能想给公子一个惊喜呢!”
乔迁新居,琐事繁多,好在三皇子齐王杨佑送来的两箱银子足有一万多两,有钱好办事,先后招聘了管事账房,再在人市上买了十几个小厮丫环厨娘。人事齐备后,就是采购一应家用物品,前后忙活了十来天,才整出了府邸的模样。刘勤的职事还未安排下来,他除了偶尔去军营巡视一番,基本也就在家和殷萍一起忙活。
刘勤在京城也没啥亲戚,正式入住的日子,也就知会了一下齐王府上和洪家香水铺的王顺。想不到消息不胫而走,到了进屋的这天,齐王府的管家、洪家在京店铺的掌柜,到场恭贺,本在情理之中,但太子府、四位柱国大将军府、二公主府以及京城不少官员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却是大出刘勤的意外。还有一件事令他意外的,本应到场的三公主杨锦澜,却一直没有出现,甚至打发下人来说明一下都没有。
刘勤尽管纳闷,但是看不到三公主杨锦澜的人,也无从问起。
入住新居,收了不少人家的贺礼,然后刘勤一一具帖答谢,忙活了三天,才消停下来。
这天,刘勤正在书房看书,殷萍拿着一张帖子匆匆进门,说道:“公子,二公主派人送来了一张请柬!”
………………………………
第二百十八章 撷芳园
刘勤听说是二公主的请帖,心中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当初三皇子齐王杨佑送他到官驿时,就说过二公主一定会找他,如今果然来了。
到京城已有近月的时间了,刘勤自然也听说过有关二公主杨玉漱的传言。
据说,二公主杨玉漱是位非常有才情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嫁了一位如意郎君。原本是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不知为何,二公主杨玉漱新婚还没多久,婆家就犯事了,连同驸马在内,一家子全被处斩了。
从此,二公主杨玉漱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生活越来越糜烂,行为也放荡不羁,整日与那些所谓的才子厮混在一起,成了皇家的丑闻。但是,兴元老皇帝不知道是因为觉得对她有所亏欠,还是咋的,也一直不闻不问,任由其折腾。以致二公主府上,成了日夜笙歌的娱乐城。
不少自诩有几分才华的人,都投入二公主府中,以博取二公主的欢欣,作为进入仕途的捷径。
刘勤虽然同情二公主的遭遇,但对她自抛自弃,如此堕落,很不以为然,更不想与她有何瓜葛。但此次入住新居,二公主府上送来了厚礼,今天又专门派人送来了请柬,他实在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刘勤暗叹一声,接过请柬,打开一看,请柬中的语气相当的客气,“本宫城郊庄园花色正好,明天特举办一场赏花诗会,拜请守拙先生一同赏花”等等词句。
所谓的赏花诗会,不过又是些才子文士无病呻吟的聚会罢了,刘勤对此很是反感。但……他把请柬扔到桌上,对殷萍问道:“来人有没有告知,二公主的城郊园子在何处?”
“没有,来人放下请柬就回去了!”殷萍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二公主在京城名气不小,应该可以问得到的!”
“嗯,你等下派人出去打听一下,明天咱们就去郊外散散心吧!”
二公主杨玉漱确实名声在外,刘府的小厮出去不过半个时辰,就把她在城郊的园子以及明天将要举办诗会的消息,打听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一早,刘勤穿着一身普通文士的服饰,殷萍也作书童打扮,两人骑马出城,赶往西郊的二公主庄园。昨天已经打听过了,西郊一带都是皇家和权贵人家的庄子,通往西郊的道路也非常好,不时见到鲜衣怒马的人来往,其中也夹杂着很多文士打扮的人。
刘勤是带着应付的心思过来的,也不急着赶到二公主的庄子,路上放开马缰缓缓而行,顺便浏览着乡村田野风光。直到半上午,才赶到一个园子门前,远远就望见门前停放着不少车马,还有很多的下人在左近闲逛。
刘勤和殷萍赶到门前,把马系在马桩上,随即往庄门走来。
守护庄门的家丁,拦住去路,其中一个似是头目的人拱手说道:“敢问公子是来参加赏花诗会的?可否带有请柬?没有请柬不得入内!”
“请柬?”刘勤转头对身旁的殷萍问道:“请柬带来了没有?”
殷萍连忙答道:“请柬还留在公子书房桌上,忘记带来了,请柬内也没说明非要持柬才能入内呀?”
刘勤摆摆手,让殷萍退下,对庄门守卫家丁头目说道:“二公主昨天派人送的请柬,忘带了,请管事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我是刘勤,依约前来拜会!”
“啊,您老是忠义伯,小的有眼无珠,请大人责罚!”那名家丁头目拜倒行礼道:“二公主已经差人过来询问您几次了,您快快请进!”
“不知者无罪,你且起来吧!”
“多谢忠义伯不罪之恩!”
家丁头目起身后,立即派了一名家丁飞奔进庄禀报。
刘勤不再理会庄丁,带着殷萍走进庄子,沿着一条弯曲的石板路,走了一刻钟的样子,发现还有一道门户。走得近了,门楼上方匾额上“撷芳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刘勤明白园内才是此次诗会的活动场所。
刘勤打量了一下周边的景致,正要走向园门,忽然从园内传来一声女人的叫喊:“守拙先生总算来了,让本宫好等呀!”
撷芳园内一群人簇拥着一个盛装的女人,走出门来,刘勤在阅兵那天见过二公主杨玉漱一面,知道出来的女人正是她,急忙拜倒施礼道:“微臣拜见二公主殿下!微臣贪恋沿途美景,以致错过了时间,让二公主殿下久等了,万请恕罪!”
“守拙先生不必多礼,今次以文会友,不拘君臣之仪!守拙先生文采风流,本宫仰慕已久,今次终于请得大驾光临,本宫倍感荣幸!”二公主杨玉漱急忙上前虚扶道。
不拘君臣之仪最好,刘勤对这时代,动不动就要跪拜,既厌烦又无奈。他起身拱手说道:“微臣不过一武夫而已,不敢当二公主夸奖!”
二公主杨玉漱呵呵一笑道:“守拙先生何必如此谦虚?先生的文才武功,傲视天下,书法之道更是自成一派,连父皇都赞不绝口!”
靠,这不是给我拉仇恨嘛!刘勤扫了一眼二公主身后的那群文士,把他们的眼神尽收眼底,淡淡一笑道:“二公主过奖了!”
“守拙先生快请入园,本宫期待着您今天一展大才呀!”
既来之则安之,刘勤也不再矫情,和出来的那群文士们拱手打个招呼,就跟随二公主进入园内。
刘勤和二公主杨玉漱走得很近,对她的容貌仪态看得很清楚。他实在想不到,看上去端庄得体风华绝代,与三公主杨锦澜有几分相似的二公主,会落下了如此不堪的名声,不禁心中一叹。
撷芳园依山而建,山间一道飞泉,被人工引入园中,在百花丛中假山巨石之间曲折流淌,再修以小桥亭阁,非常雅致。刘勤一路行来,也对园中景致颇为赞赏。
众人来到园中地势最高的雅趣轩,凭栏四顾,园中美景尽收眼底。二公主招呼刘勤就坐,吩咐丫环送上香茶,随即拿过一张字帖,说道:“守拙先生,这是本宫临摹的,您看看如何?”
刘勤接过一看,确实是临摹自己的魏碑体,粗一看,与自己的字也有**分相像,但其中总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他沉吟片刻说道:“二公主对书法一道,造诣深厚,这虽是临摹,但与微臣的字也几乎无二了!”
二公主杨玉漱娇笑道:“守拙先不用夸奖,本宫这点水平,自己有数,本宫临摹的字看上去,与守拙先生差不多,但总感觉没有那个神韵,本宫临摹几年下来,始终没有进展,还请守拙先生赐教!”
“二公主言重了,微臣何敢赐教?二公主对书法一道精研甚深,自然明白‘字如其人’的道理,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书法的神韵,这也就是世上没有与真迹完全相同的仿品的缘故!”
二公主是书法大家,深悉其中道理,闻言长叹道:“守拙先生说得是呀,本宫永远达不到先生的境界了!”
“二公主谬误了,若是刻意模仿微臣之字,就失去了书法之道的真谛!二公主生性洒脱,字里行间灵动跳跃,别有一番韵味,只要放下心头执念,按着自己的性子走,自会成为一代宗师!”
“守拙先生之言惊醒梦中人,今后本宫会时常向先生讨教,还望不要拒绝呀!”
“二公主有令,微臣敢不奉命?”
刘勤本是随口答复,不想竟成了二公主杨玉漱经常串门的借口,却也引来不少风波。
………………………………
第二百十九章 风流阵仗
上午的时光转瞬即过,二公主杨玉漱吩咐下人,就在雅趣轩摆开了席面,她和来宾同在雅趣轩饮酒作乐。刘勤被安排在首席,由二公主亲自作陪,殷萍则被带到另外的地方用餐。
宴席开始还算平和,大家相互敬酒,客客气气的。三巡过后,二公主吩咐歌舞上来助兴,席间更见热闹,不少人逐渐放荡形骸起来。
刘勤对这些嘈杂的气氛,很不以为然,随便用了一些酒菜,就托词酒意已浓,向二公主告罪,离开了宴席。他原本打算就此告辞了,但二公主说下午还有诗会,也就不便过早离去。他离开雅趣轩,信步而走,不觉到了园子的后面,靠近山坡的位置。
撷芳园依山而建,后门出去就是一座山坡,山坡的旁边有一道飞泉,远远就听见哗哗的水声。刘勤走出后门,翻上山坡,望着山坳里飞泉乱石怪松,不觉兴致大好。他席地坐在山坡上,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扔向对面的崖壁,石块被震碎后,又散落在飞泉底下的水潭里,惊得一只山鸟冲天而起。
这时,刘勤感到后面来了一个人,只当是殷萍寻了过来,也没回头,就说道:“此地风景奇佳,你把炭笔带来了没有,我想把它画下来!”
“何为炭笔?”
刘勤闻言一愣,急忙起身施礼道:“微臣只当随从寻了过来,不知是二公主驾到,多有失礼!”
“守拙先生不必多礼!先生请告知‘炭笔’为何物,本宫立即派人去寻来,好请先生施展丹青妙手!”二公主杨玉漱还没见过刘勤的画,此时兴趣满满,神色里满是期盼。
刘勤一时说漏了嘴,看到二公主的表情又不好回绝,婉转地说道:“启禀二公主,炭笔是微臣自制,也不知随从带了没有,微臣并不擅长作画,技艺粗俗,岂敢污了二公主的眼睛?”
二公主杨玉漱哪里肯信刘勤的谦虚之言,立即吩咐后面跟随的宫女,去找殷萍。殷萍不一会儿就过来了,但她并没有从府里带炭笔出来。
刘勤见二公主一脸的失望情绪,顿觉不忍,遂笑道:“二公主实在不嫌弃微臣画技粗俗的话,微臣就现做一支炭笔吧!”
“好呀,守拙先生需要什么材料,本宫马上吩咐去准备!”二公主杨玉漱顿时满脸欢欣。
“无须准备什么,吩咐人去厨房拿一根烧焦的细木棍即可!”
“烧焦的细木棍?”
二公主狐疑地望着刘勤,见他微笑点头,也没再问,急忙吩咐人去办。
宫女从厨房搬来了不少过火的木棍,刘勤挑了一棍合用的,从怀里拿出暗夜短剑,削成炭笔。然后,他又让人寻来一块木板,斜支在地上,做成画板,把宣纸夹在木板上。
刘勤仔细对山坳里的景致审视一遍,拿起炭笔,迅速勾画出了大致的轮廓。他对水墨画并不擅长,此时所用的技法是素描,勾画好了外形轮廓,他正要勾画水潭轮廓时,忽然眉头一皱。
二公主站立一旁,时时在注意着刘勤,见他表情不渝,忙道:“守拙先生有什么不对吗?”
“回禀二公主,微臣只是觉得山坳里景致太多单调了,若是水潭边石头上坐着一位仕女,画意就鲜活了!这样吧,二公主吩咐一位宫女过去如何?”
“不必了,本宫亲自过去!”
“这……”
不等刘勤拦阻,二公主杨玉漱径自下坡,走到水潭边坐了下来,转头朝刘勤嫣然一笑。
还别说,仿佛这个背景就是专门为二公主杨玉漱准备的,她往水潭边石头上随意一坐,顿有一种仙子临水顾影之感。
刘勤对这美轮美奂的画意,顿时一滞,随即定下心神,仔细绘画。
二公主杨玉漱亲自当模特,刘勤画得极为认真,一点一线都力求尽善尽美,也就是说,这幅画是他最高水平的发挥。将近一个时辰,大功告成,他把画作和真实景观相互映照,甚为满意,不自觉笑了起来。
站在刘勤身后看热闹的殷萍和几位宫女,却是张大了嘴巴,一副呆痴模样。这也难怪,这时代的水墨画,人物表情总难免生硬,如何比得上素描勾画出来的灵动,简直如同鲜活的。
二公主杨玉漱看到山坡上情形有异,料知画作已经完成,自行走了回来。
刘勤从画架上取下画好的画,卷成一卷,递给二公主杨玉漱,道:“粗俗之作已经完成,敬请二公主评点!”
二公主杨玉漱已经从殷萍和宫女的表情看出,此画决不一般,当即笑道:“守拙先生出手必是不凡的!”
二公主缓缓展开画卷,随着画卷的展开,她的表情急剧地变化着,等画卷全部展开后,她整个人已经是目瞪口呆,与刚才的殷萍宫女一般无二。
好一会儿,二公主杨玉漱才定下神来,满脸敬佩地说道:“先生之才空古绝今,此画竟然出神入化到如此地步,本宫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请先生相告,此是何种画法,为何本宫从未见过?”
“启禀二公主,此画法称为素描,并非我大朱人所发明,是微臣小的时候,一位跑海的亲戚从海外学来,传授给微臣的!”
“此法神乎其神,那人物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先生凭此一画技,就已经自成一派了!还望先生不嫌本宫愚钝,收本宫为徒可好?”
“二公主说笑了,微臣对此法也未达到至高境界,何敢自成一派?二公主要学,微臣自会倾囊相授,但请二公主不可再以‘先生’相称,微臣当不起!”
“好,那今后本宫称呼先生守拙兄了!”
二公主捧着画卷,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她看了好一会儿,才卷起画作,捧在怀里,又请求刘勤指点她素描画法。刘勤只得在画纸上,勾画几个基本线条,让她练习。
二公主从未用过炭笔,刘勤只得手把手的教她,两人很自然的就挤在一起。刘勤心中坦荡,所有动作都非常自然。但在外人看来,两人却是耳鬓厮磨,无限旖旎。散立四周的宫女,自觉地转身退到一旁,殷萍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刘勤一眼,也走了开去。
“公主,管事说时间不早了,请您去主持诗会!”远处传来一声叫喊,把认真教学的两人惊醒了。
刘勤回头一看,四周的宫女等人都走开了,不觉一怔。
二公主心中明白宫女们为何离开,不由深深看了俊逸非凡的刘勤一眼,脸色微红。
………………………………
第二百二十章 伊人独自伤
刘勤陪同二公主杨玉漱,返回撷芳园雅趣轩,只见那群才子骚客们,或坐或立或行走花丛之间,大都是摇头晃脑,作吟哦之状,很有当年贾岛推敲的架势。
进入雅趣轩,二公主杨玉漱在主位就坐,让刘勤坐在紧邻左手边。刘勤存着坐一会儿就走的心思,也懒得推让。
二公主的书案上已经放着不少的诗词稿,她拿起来递给刘勤道:“守拙兄,这些新作,你评点评点吧!”
“评点不敢,微臣拜读学习学习!”刘勤正好觉得无事可做,也就顺势接过诗词稿,翻阅起来。
文稿不少,诗词赋都有,或吟风咏月,或歌功颂德,或无病呻吟,刘勤翻了一小半,顿觉索然无味。他把诗词稿放在茶几上,望着轩外一副高深模样的文士们,忽然想到了江南数年的灾祸,不由一声长叹。
“守拙兄怎么了?”二公主杨玉漱疑惑地问道。
“二公主,没事!微臣不过是看到这些锦绣文章,聊发一些感慨!”刘勤拱手答道。
“守拙兄想到什么,可否说与本宫听听?”
刘勤因为三公主杨锦澜的关系,不忍见二公主杨玉漱继续颓废下去,也想趁机劝说几句,便道:“二公主,如今我大朱看似一片盛世景象,实则困难重重,南方魔教祸乱数年,才得以平定,恢复经济的路还有很长;西北燕国虎视眈眈,忘我大朱之心不死;东北高丽人又蠢蠢欲动。国家艰难,正是我大朱臣民上下一心,奋发向上之时,但我大朱这些精英们,却在这里吟风咏月,无病呻吟,岂不叫人慨叹?”
二公主杨玉漱听完,面容一正,起身施礼道:“守拙兄为国为民,一片忠义之心,本宫敬佩!”
“二公主,过奖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也是我作为大朱臣民的本分!”
在二公主和刘勤回到雅趣轩后,分散在撷芳园内各处的文士们,已经逐渐汇集到雅趣轩附近。此时听到他们两人的议论,轩外有人面现惭色,有人低头沉思,有人不以为然。
一位中年文士走进雅趣轩,朝刘勤拱手施礼道:“学生见过忠义伯!忠义伯的警示之言,犹如醍醐灌顶,学生感触良多,深受启发!但今天是文友之间的雅聚,作些风花雪月之作,也属寻常!”
刘勤淡淡一笑,还礼道:“这次雅聚看似娱乐游戏,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诗词终会流传出去,你们的身份会影响到很多人?诸位才俊都是我大朱的精英,很多人可能会成为朝堂上的重臣,你们的一言一行,必将成为后进的垂范,也就影响到大朱整个士林的风气!若是士大夫阶层,都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那么国家的精神面貌就堪忧了!”
那位中年文士朝刘勤深深一鞠躬,悄然退出雅趣轩。
这时,又有一位三十余岁的文士进入轩内,朝刘勤拱手道:“学生拜见忠义伯,忠义伯的高论,发人深省,学生受教了!学生也常闻忠义伯才学高深,斗胆请忠义伯赋诗一首,让学生等长长见识!”
刘勤对那名文士挑战的意味懒得理睬,微微一笑道:“刘某不擅长诗词,就不献丑了!”
二公主杨玉漱接口说道:“守拙兄之文才,连姚老尚书都非常推崇,何必如此谦虚?今天满堂才俊,守拙兄正好一展大才呀!”
刘勤望着二公主杨玉漱,忽然想到了《红楼梦》中甄士隐的批语,正好可以拿来进一步规劝她,遂起身走到雅趣轩中间的书案旁。二公主和一众文士,见刘勤要写诗了,都一同围到他附近。
刘勤铺开宣纸,用镇纸压好,提笔蘸墨,略一沉思,即用自己最拿手魏碑体刷刷刷地写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