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滚滚红尘百年沧桑爱的问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为了一名居士,不但信佛而且开始吃素。虽然沈玉凤也很怀念小时候三姐妹抢着吃酱肉的时光,但是她已经对任何荤食没有兴趣。她忙着给未出世的外甥做小衣服,虽然沈玉燕说不用了,但是沈玉凤依然坚持要做。对胃沈玉燕的娘家人,给孩子做衣服是必须的,按规矩孩子要穿外婆或者姨妈做的小衣服过满月和周岁。所以沈玉凤要赶着做出一些小孩子的衣服,供外甥穿着过满月。等到孩子周岁的时候,沈玉凤再送上比较大的小衣服给孩子穿。
老太太依然和以前一样,每次过年的时候问女儿们要吃什么。由于沈慕白经常不在家里过年,后来沈慕白又早早的离开了这些女人们,所以沈家几乎都是女人当家做主。除了年三十要供祖宗,给祖宗上香之外,吃的年夜饭相对比较简单。一来女孩子们胃口小,吃不了太多的东西。第二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不能太浪费。第三女孩子不喜欢吃太油腻的食物,比较喜欢清淡一点的。往年过年的时候,沈家只有老太太和沈玉燕两个人过年,除了一桌子供先人的祭品和饭菜之外,吃的并不多。一条鱼要留过年,寓意“年年有鱼【余】”。江南和北方不一样,北方正月初一要吃饺子,江南正月初一吃元宵。不管是饺子还是元宵,都是在年三十吃年夜饭前做好的,等初一起来之后就下锅。沈家还有一个老规矩,就是年三十晚饭后起正月初一,不能碰扫把,也不能湿衣服,这叫“干干净净过一年”。
老太太准备好了一些不容易坏的常用菜,就为明天的年夜饭做准备了。沈玉凤吃素,所以老太太为大女儿沈玉凤准备了一些好吃又容易消化的素菜。二女儿沈玉燕喜欢吃酱肉和“小炒”,老太太就精心为二女儿准备。所谓的“小炒”和“大炒”是一种做菜的技巧和方式,“小炒”是将原材料切成丝后做成的炒菜,“大炒”是将原材料切成块或者片做成的炒菜。相比之下“小炒”比“大炒”节省有好吃,所以沈玉燕喜欢**致的“小炒”。沈玉燕喜欢的“小炒”,里面有茭白、豆腐干、肉丝、笋丝、韭菜,虽然花样繁多,但是价格并不贵。沈玉燕总是会这么经济又实惠的过日子,这也是老太太最喜欢沈玉燕的原因。
这一年注定沈家会热闹,老太太不但看见了大女儿沈玉凤和二女儿沈玉燕,而且家里来了十多个外人。这些人有沈玉燕的亲信霍磊,沈玉燕的保姆张妈、洪妈、黎嫂,护士小张、小红、小谢,医生大老李、孙大姐,保镖六名。这些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沈家难得这么热闹。自从沈家老太太进门开始,沈家就没有这么多人一起过年过。老太太虽然很忙,但是忙的很高兴,真的希望以后年年会有这么多人一起过年。不过老太太心里明白,将来不会这么热闹,不但不会有这些“外人”了,就连沈玉燕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可能来沈家过年了。
正当老太太忙里忙外的时候,沈家又来了一个客人。不,不应该说是“客人”,应该说是自己人。她就是沈家的三小姐沈玉英,她是接到了二姐沈玉燕的来信才从南|京赶过来的。她知道沈玉燕的脾气,要是没有重大的事情的话,沈玉燕不会这么急着一定要沈玉英回家过年。不知道是老母亲出事了?还是在陆家的大姐沈玉凤出事了?或者是在上|海的二姐沈玉燕出事了?所以沈玉英在得到来信之后,几乎一刻也没有停留地赶回了老家。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恐慌,所以沈玉英不但没有穿军装回家,而且连警卫也没有带。她一个人带着几件武器就来到了家乡,准备在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之下回到沈家。没想到大家很警觉,过年了还是注意有没有外人来小镇。沈玉英一回到家乡,就被一大群人围住了。特别是沈玉英说要去沈家的时候,大家都格外仔细盘查。沈玉英虽然不知道沈家出了什么事情,但是她感觉到大家对沈家的格外关注。当沈玉英说出自己是沈家三小姐的身份后,大家这才放沈玉英去沈家。
沈玉英担心家里的事情,所以马上回家一点也不耽误。到了家看见了老母亲这才松了一口气,老母亲在家里做菜代表大家品安无事,不然老太太哪有心思做年夜饭呢?沈玉英和老太太一起来到了内房,不但看见了大姐沈玉凤,而且看见了大腹便便的二姐沈玉燕。沈玉英看见这幅摸样的沈玉燕差点当场变成一个木头人,傻傻地站在原地好久才清醒。不过清醒过来的沈玉英马上抱着二姐沈玉燕的肚子,乐得像一个孩子一样。
老太太和大姐沈玉凤以为沈玉英还是小孩子脾气,只有沈玉燕看出了妹妹沈玉英的不对劲。沈玉英不像是一个小姨妈想见外甥的样子,而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期待。这种感觉和味道只有沈玉燕才能体会,一般的母亲几乎不能理解。这种感觉好像是惊喜,又好像是激动,更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守护。沈玉燕在有孩子的时候起,就知道自己和孩子可能是缘分很浅,将来不可能有相认的机会。所以沈玉燕几乎每天晚上和孩子说心里话,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和原谅沈玉燕。沈玉英在抱着沈玉燕的时候,沈玉燕好像感觉到了妹妹沈玉英的愧疚和不安,难道沈玉英也曾经有过孩子?沈玉燕细心地留意了妹妹沈玉英的举动,发现沈玉英不但已经不是一个女孩子,而且真的可能有过孩子。这些现象是沈玉燕从书上看来的,几乎不会有什么失误。
………………………………
沈家姐妹之二妹篇 二十二
沈玉燕拉着沈玉英,故意支开母亲和大姐沈玉凤,一个人面对妹妹沈玉英。沈玉英也感觉出二姐沈玉燕不但变得很严肃,而且一副认真的样子。沈玉英从小最不怕父亲沈慕白,因为她知道在家里对她最好的就是父亲沈慕白。沈玉燕虽然和母亲、父亲沈慕白、大姐沈玉凤一样疼爱小妹妹沈玉英,但是沈玉燕是沈玉英最害怕的人。沈玉燕不但聪明而且有领导才能,从小在家他的地位不亚于父亲沈慕白。沈慕白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将来要是沈慕白病了或者死了的话,一切听从沈玉燕的指挥。沈玉英小时候每次闯祸,并不担心父亲沈慕白的责怪,而是担心二姐沈玉燕的询问。每当沈玉燕认真地看着沈玉英的时候,沈玉英就会乖乖地说出自己过错。现在沈玉英虽然张大了,但是依然不敢隐瞒二姐沈玉燕。
通过小妹沈玉英自己的交代,沈玉燕真的很生气。沈玉英不但有了男人,而且还是真正的小老婆。沈玉英为了一个已婚男人,不但心甘情愿当小老婆,而且为了保护这个男人竟然导致自己流产,不能再有孩子。而这个男人好像对沈玉英并不关心,几乎是一种漠视。沈玉燕真的很生气,沈玉英不但是沈玉燕的亲妹妹,而且沈玉英是沈家大家的小宝贝,谁这么对待过沈玉英?沈玉英所受到的伤害,令沈玉燕觉得自己很没用,不能帮得上沈玉英。沈玉燕暗自发誓,一定要为妹妹沈玉英,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叫孙科的男人。就算他是什么孙先生的儿子,是什么政府高官,沈玉燕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叫他知道沈家不是好欺负的。这才沈玉燕成为振兴纺织厂的总经理后,沈玉燕的地位更高了,也会使用一些手段对付一些应该对付的人。沈玉燕觉得孙科这种人不但不是一个男人,而且更不是一个好官,应该早点让他明白一些事情的利害得失,让他变得乖一点。
沈玉英回家,令沈家真的一家团聚,老太太最为高兴了,三个女儿不但回来了,而且二女儿肚子里还有一个孙子辈的。这是沈家难得的一家团聚,将来能不能这么团聚谁也不知道了。老太太决定隆重举办年夜饭,在大厅摆上三大桌年夜饭。自己人一桌,手下人坐两桌,沈家难得这么开心热闹。不过沈玉燕的心理很沉重,因为三姐妹的事情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大姐沈玉凤虽然是陆家的少奶奶,但是丈夫陆源不但不喜欢她,而且没有和沈玉凤同过房。沈玉凤自己也死心了,只希望丈夫回来给自己一个名分,度过这一生。所以沈玉凤不但不能有夫妻之爱,而且连孩子也不可能有。三妹沈玉英因为遇上了一个孙科,不但毁了自己而且连孩子也没有了,也就是说沈玉英不可能再有孩子。沈玉燕她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不但要装男人而且为了报恩给别人家生孩子。这个孩子从出生之后,就不是沈玉燕的孩子,沈玉燕也不能认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的将来,沈玉燕不到那要继续装男人留在工厂上班,而且不能和其他男人组建新的家庭。这样一来沈玉燕也等于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沈家怎么办?沈家就不需要孩子了?沈家就这么断根了?就这么等着被其他人分了?
马上就到了最重要的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关上大门,在自己家里给自己的先人上供。按照规矩子女要给先人们磕头,自己家的先人需要同姓的后人祭拜。也就是说嫁出去的女儿,属于别人家的媳妇了,不能给自己家的先人叩拜了。沈家三姐妹见到供桌之后,三个人都很尴尬。大姐沈玉凤虽然没有和丈夫同房过,但是她是名正言顺的陆家的少奶奶,是当初陆家用八抬大轿抬去的新娘子,所以她不能拜沈家的祖先。沈玉英成为了孙科的外室,虽然没有办过婚礼,但是宋庆龄先生代表孙家的长辈接受了沈玉英。按照中国的旧风俗,沈玉英是孙先生的儿媳妇,要拜也要拜孙先生或者孙家的先人,所以她也不能拜沈家的祖先。沈玉燕更是尴尬,虽然她从来不承认自己和李家有任何关系,但是她怀着李家的孩子,总不能带着李家的祖孙跪拜沈家的祖先吧?这样一来,沈家三姐妹谁也不能拜祖宗,依然只能由老太太一个人拜祖先。
不过还好,沈玉燕很聪明。她以自己有身孕为理由,拉着姐姐妹妹走到供桌前,三人一起给沈家先人三鞠躬。鞠躬是新式礼仪,就算不是沈家的直系子孙,就算是外人也能行礼。三姐妹把自己当做沈家的后人,外人也可以觉得她们是代表自己的夫家给沈家先人行礼。从此沈家后人鞠躬代替叩拜,年年年三十向沈家先人鞠躬。这成为了一个传统,一个没有改变过的规矩。
祭拜完祖先,就是到了“分岁”的时候了。所谓“分岁”就是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这时候小的要给老的拜年,老的要给小的分“压岁钱”。然后大家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到新年。
沈家难得这么热闹,大家分坐三桌。沈家老太太和三姐妹坐一桌,男性外人坐一桌,女性外人坐一桌,大厅里热闹非凡。老太太告诉孩子们,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前可能这么热闹过,可是这六十多年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这也可能是沈家最热闹的一个年三十,将来不可能这么热闹了。
可能是听了老母亲的话的缘故,可能是因为沈玉燕心里还是记挂着妹妹沈玉英的事情,更有可能是孩子想急着出来给大人们拜年了,沈玉燕觉得自己的肚子一阵又一阵的难过。但是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所以沈玉燕一直忍着不出声。但是大家马上发现了沈玉燕的异样,连忙把沈玉燕送到了房间里。所有的男人全部出去,女医生给沈玉燕检查身体。不久之后这个留过洋的女大夫宣布沈玉燕要生产了。大家马上忙了起来,拿器具的去拿器具,准备东西的去拿东西,去烧热水的去烧水,保镖们也马上带上武器守卫四周。
霍磊第一个冲出沈家,去了乡公所。因为只有乡公所才有一部电话,打电话给在上|海的李默。要是不第一时间通知李默的话,李默就会杀了所有人。再说了霍磊好像听见老太太说什么“七星子”,好像不是一个好意思。所以霍磊几乎是砸开乡公所的大门,急着和李默取得联系。乡公所里只有一个管大门的留守,其他人都回家和家人团聚去了。霍磊砸开了大门,对方见是沈家的贵宾的手下,这才同意借电话。
霍磊不管身边有没有人,马上拨通电话只和李默说了一句话,就是少奶奶要生了。李默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要所有和沈玉燕在一起的人管沈玉燕叫少奶奶,而不是什么主人或者沈小姐。所以霍磊也管沈玉燕叫少奶奶,少奶奶就是沈玉燕。李默正在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想着明年家里可能多一个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很开心。可是接到霍磊的电话后,李默的面色变的很难看,几乎想要杀人了。李默一边命令手下马上准备车子,装好备用汽油马上出发。一边和几个上|海儿科、妇科权威联系,约他们一起去为老李家的孩子接生。
李默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心里很紧张。他知道一些生孩子的事情,这是他听来的知识。孩子虽然说是“十月怀胎”,其实足月是九个月零十几天。但是大多数的孩子都不足月就出生了,主要是孕妇体质不好,或者是各种意外原因。一个据说接生了上百位孩子“资深人士”说过,怀孕三个月之前,还有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六七月大的时候最危险。要是不注意的话,可能孩子就没有了。所以李默这段时间很注意,几乎是全天候陪伴沈玉燕,生怕沈玉燕出事。这位“专业人士”还说过孩子不足月出生很正常,但是绝对不能太早出生。有句老话叫“七死八不死”,意思是怀孕七个月生下的孩子十个孩子绝对九个死,几乎活下来的孩子很少。怀孕八个月生下来的孩子,几乎都能活下来,因为他们几乎已经足月了。七个月生下的孩子,是接生婆的克星,所以大家爱爱都管这样的孩子叫“七星子”。沈玉燕满打满算,怀孕也不过七个月零几天而已,预产期在明年二月中下旬才对。孩子早产要出生了,这是对沈玉燕最大的考验。李默真的想马上赶到沈玉燕身边,代他的儿子李宝云照顾沈玉燕。
金钱的力量真的很大,李默用大价钱请来了最好的妇产科医生,以最快速度赶往沈玉燕的家乡,一路上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要是中国军队有这速度的话,当时全国早就统一了。当李默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杀到沈玉燕的老家的时候,镇上的老百姓已经几乎全体出动。所有有经验的女人都赶到沈家帮忙,男人们也担心有事情,全部自发起来守卫家乡。李默的人刚到小镇,就被一大群村民包围了。李默看见了村口的霍磊,霍磊的一声“老爷”,才让大家知道这个威严的老人家就是有钱少奶奶的公公,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大家连忙护送李默等人进了沈家,李默又看见了跟随沈玉燕一起来的手下。
这一个晚上注定是沈家所在的小镇最热闹的一个晚上。镇上来了一个少奶奶,不但住了下来而且要在这里生孩子。这个有钱的少奶奶的公公带着一大群医生和保镖也出现了,这些人比少奶奶的人还要有派头。这位老爷许诺只要孩子能够顺利出世的话,每一个村民奖赏十块大洋,这可是大家好几年的总收入,一些人家一辈子也不能有这么多钱。所以大家忘记了过年,忘记了要自己家人团聚,纷纷赶到沈家帮忙。
可是人多有什么用,沈玉燕依然生不下孩子。无论是洋医生还是西方的妇科大夫,还是中国自己的妇产科大夫,更或者是最原始的接生婆,谁也不敢保证沈玉燕母子的百分之一百的安全。可是已经快崩溃的李默一定要母子平安,不然的话所有医生护士,还有接生婆一起下地狱。逼着这些本来不对路的人,一起坐下来商谈解决办法。接生婆的经验最多,洋医生的方案最好,西方妇科的理论最科学,妇产科的设备最完善,这些人为了各自的性命和大笔金钱,终于决定联手了。
沈玉燕真的受苦了,孩子不愿意出来,却在她肚子里闹腾。整整四个多小时不间断的闹腾,就算是一个正常人也受不了。沈玉燕好几次差点昏死过去,要不是有护士急救的话,沈玉燕在不在人世还是一个问题。沈玉凤和沈玉英也很着急,但是她们不能进去看沈玉燕。老太太只知道沈玉凤是一个没有洞房过的少奶奶,沈玉英是一个女孩子,所以不让她们进去。说这种情况对两个女孩子不好,会影响她们的未来。
李默在沈家大厅,已经喝下了四杯热茶,实在是坐不住了。身边的保镖很敬业的跟在李默,无论李默到哪里都有一大群人跟着。这些人不但身材高大,而且腰上别着驳壳枪,一看就是不好说话的人。所以李默走到什么地方,大家都一哄而散,谁也不敢引起李默的注意。就连沈家的老太太,也好像有意避开李默,不愿意和这个李默李老爷子见面。
沈玉燕在痛苦之中忍耐了六个小时,终于忍不住晕了过去。护士连忙拿出百年野山参片,给沈玉燕含上,帮沈玉燕“吊气”。这是一个老中医想出的土办法,刚好李默带了一支百年老山参,这是最好的一种人参。马上有护士拿去,切成薄片待用。沈玉燕坚持不住的时候,就给沈玉燕含上一片。据说作用相当的明显,古代皇宫里的娘娘生产也不过如此。
沈玉燕已经阵痛七个多小时后,大家越来越担心。不但孩子可能生不下来了,而且会把沈玉燕也给折腾死了。这样的话大家不就要一起陪葬了吗?他们开始后悔了,不应该贪图一些钱要了自己的老命。谁家没有妻儿老小?谁家没有牵挂?他们要是出事的话,他们的家人怎么办?一些女孩子甚至于哭了起来。
沈玉英不耐烦了,抓起手里的手枪,冲出沈家对着上空一阵乱打,希望用这个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快。没想到沈玉英的枪响,大家都以为是鞭炮声,大家以为孩子顺利出世了。大家欢呼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沈玉燕竟然生了,而且是龙凤胎。怪不得沈玉燕这么难生产,原来是老李家的大孙子拉着妹妹一起来到了人世。李默听说不但沈玉燕母子平安,而且沈玉燕给李家一下子生了一双儿女。李默高兴地差点晕过去,自己不但有孙子了,而且顺带有了一个孙女,将来会有两个孩子一起叫他爷爷,这是李默最大的喜事。李默一边下令马上发赏钱,每人二十块大洋,一边进去看沈玉燕和两个孩子。对李默来说,沈玉燕不但是一个人才,更是李家的大功臣,李默的大恩人。要是没有沈玉燕的话,李默怎么会有孙子和孙女呢?所以李默决定要一生一世对沈玉燕好,甚至于把沈玉燕当神一样供起来。
………………………………
沈家姐妹之二妹篇 二十三
看着比一般新生婴儿还要娇小的孙子和孙女,李默激动地差点站不住了。沈玉燕眼看着李默越来越激动,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马上让人抱走孩子,不能再让李默这么激动下去了。不管是李家,还是孩子,或者是振兴纺织厂,现在都不能没有李默。李默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话,李家就会大乱了。沈玉燕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要经历家庭变故,也不想孩子的父亲李宝云经历太多的打击。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沈玉燕时不时地想起孩子的父亲李宝云。本来沈玉燕对李宝云基本没有什么感情,沈玉燕也不会再和李宝云再有什么接触了,可是一想起孩子沈玉燕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有点傻呼呼的李宝云。要是李宝云没有那种病,要是李宝云不是李家的三少爷,要是沈玉燕不用背负这么重的包袱,或许沈玉燕真的会喜欢上李宝云。因为他毕竟是沈玉燕唯一的男人,是沈玉燕自己选出来的一个男人。
沈玉燕生下孩子之后,已经是一九三二年的正月初一了。沈玉燕亲眼看着孩子安全降生后,终于再也忍不住疲惫地睡着了。李默却激动地睡不着觉,一边安排手下大派利是,一边为孩子准备名字。他本来以为孩子将要过一两月后才能出生,所以还没有正式确定孩子的名字。现在孩子不但提早降生了,而且是一男一女龙凤胎。在李家的历史上双胞胎只有两对,龙凤胎绝对没有过。正当李家可能断绝后代的时候,李默竟然有了龙凤胎的孙子和孙女,不能不让李默感到自己多么幸运。不过李默知道,这一切都是沈玉燕的功劳,要是没有沈玉燕的牺牲,不会有这么样的结果。所以沈玉燕不但是李默的大恩人,更是整个李家的大恩人,李默真心地祈求老天爷保佑沈玉燕,保佑沈玉燕将来一生平安。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机会母子相认,所以李默决定给孩子取名为李念恩、李念慈。孙子是哥哥,就叫李念恩,记住沈玉燕的恩情,记住沈玉燕的伟大。孙女是妹妹,叫做李念慈,记住沈玉燕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
虽然小镇上的大家不知道李默的身份和名字,但是大家都知道李默是一个大财主,一个从大地方来这里的有钱人。李默不但出手大方,而且很有“派头”。这种气派不是乡下土财主会有的气势,大家都在猜想李默到底有多少钱。气势李默真的很有钱,原来没有遇上沈玉燕的时候,李默就是上|海滩五大亨之一,全国的资产排名在前十位左右。虽然后来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帮会人士渐渐取代了一些有钱人成为了新的上|海大亨,虽然全国因为发“国难财”,出现了新的一批巨富,但是李默在沈玉燕的帮助下,依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年前李默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