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极大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校和宗二正在用膳,程化祥气喘吁吁的进来,“老臣不知万岁爷回宫,未能迎…”

    “好了,”朱由校打断他,边咀嚼边对他说:“速派人召孙承宗、徐光启进宫!”

    “是,老臣这就派人去请两位阁老!”

    程化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暗暗庆幸皇帝有大事要做,顾不上他们这点小事。

    用完膳,朱由校回到久别的西暖阁,这里的摆设还和他离宫的时候一样,还好每天有人来打扫,表面整洁干净。他疲倦的躺在御椅上,一身的疲劳顿感消去了一半。回到宫里的感觉真是好美妙极了,龙椅也比辽东的帅椅舒服多了。

    “宗二,你身上的伤刚好,也累了,回去歇息吧!”朱由校后仰着面朝天花板,轻轻的对他说。

    宗二也不推辞,跪安告退。

    一个时辰后,孙承宗和徐光启风尘仆仆的赶来了,当他们听说皇帝回宫了,都惊喜异常,这数月的煎熬对他们来说是整天的提心吊胆,外臣早有传言皇帝不在宫里,大臣们也开机蠢蠢欲动,欲再次闯宫,他们俩真怕到时候压制不住。这回可好,皇帝回来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了。

    朱由校在龙椅上迷迷糊糊的打起了瞌睡,程化祥引着孙承宗和徐光启进入乾清宫,当他们看到皇帝正在瞌睡,几人顿时不敢出声了,怕打扰皇帝休息。孙承宗和徐光启面面相觑,暗暗摇头轻叹:皇帝在辽东辛苦了,远远的看去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朱由校醒了,惺忪的双眼缓缓的睁开,一身的疲劳才算消散殆尽。

    “陛下,”程化祥见朱由校睁开眼睛就急忙上前禀报,“孙阁老和徐阁老来了。”

    听到是程化祥的声音,朱由校急忙起身,圆睁着眼睛,吩咐道:“快给两位爱卿看座,你先出去到殿外候着,没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来。”

    两人心中慨然,在这里站了一个多时辰了,腿早就站麻了,可算能坐下歇会了。

    乾清宫内的近侍都出去了,殿门紧闭,连窗户也关上了,孙承宗和徐光启十分惊讶,不知道皇帝忽然回京有何要事相商。从近期的辽东战报上看,那里没什么大事啊!

    孙承宗和徐光启先是行君臣大礼,起身后问道:“陛下何时回京?也好差人来报个信,臣等前去迎接圣驾。”

    “朕去辽东是悄悄的,何必惊动你们,”朱由校话锋一转,对问道:“师傅,朕不在的这些时日朝中可有什么事吗?”

    孙承宗拱手回道:“督察院查出一些官员贪赃枉法之事,臣已按律将其罢职稽押,等候陛下回京圣裁”。

    “抄家!像这样的贪官直接抄了,不必来报!”朱由校不耐烦的一摆手,大明正是缺钱的时候,他恨不得将贪官污吏的家都抄干净充国库呢!

    “清丈田亩的事办的怎样?”朱由校问徐光启。

    “各省正有序进行,只是四川…”徐光启没往下说,用眼睛瞅了瞅孙承宗。

    孙承宗明白他的意思,俯首道:“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建号称帝,已占重庆,攻克合江,泸州,兵锋已达成都,臣命川、贵兵马平叛,先援成都,后合兵进军。”

    朱由校听完,低头略一沉思,对孙承宗说:“朕登基伊始便将改土归流列为当务国策。西南民族杂多,土司久居一方势力颇大,时叛时服,隐患太多,朕有意以此为契机,灭奢崇明,废土司改流官,归朝廷管辖,根绝此患。朕练新兵一年有余,正是检验新军的时候,朕决定派兵平叛。”

    孙承宗也正有此意,他也想看看新军装备的火枪火炮威力到底如何,战争是检验武器最好的方法,欣然附议道:“陛下将启用何人出征?”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卢象升!”

    孙承宗惊然,:“他不是在辽东吗?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担此重责,陛下岂非儿戏?”

    朱由校摇摇头,说道:“将不在年少,能统兵打仗既可,他虽年轻,但有将才,朕信得过他。”朱由校眼眉一翘,又反问道:“朕年不过十七却执掌天下,是不是也太儿戏了?”

    孙承宗猛然大惊,起身惶惶的叩首,“老臣失言,冒犯陛下,臣……臣罪该万死!”

    “师傅不必自责,坐下说话”。

    “谢陛下。”孙承宗起身坐下,朱由校看到他额头突冒冷汗,抬起袖子轻轻的擦拭去。

    “陛下即定,臣遵旨,明日便发函将卢象升调回。”孙承宗说。

    朱由校摇摇头,“不必了,朕已经把他带回来了。”

    “噢,陛下胸中乾坤已定,臣自愧不如。”

    朱由校“呵呵”一笑,道:“师傅也会恭维了。”孙承宗听到脸色一红,低头不语。朱由校转而脸色沉重起来,对孙承宗小声说:“师傅,朕决定撤守辽东,您看如何?”

    孙承宗抬头,惊讶的望着朱由校的眼睛,摇头不满的说:“不可,太祖自平定辽东以来,从未有失,辽东与我大明早已血肉相连,怎可弃之!”

    朱由校唉叹一声,低头轻声说道:“朕已密令辽东守军尽数撤回关内,消息不日将传达京师。”

    “啊!”孙承宗脸色大变,猛然惊起,惊的他张大了嘴巴愣住了。徐光启也是骇然失色,与孙承宗无异。君臣三人两眼相对,足足一炷香的功夫。

    “陛下,”孙承宗首先开口,“只怕天下臣民震动,您……您……”他不敢再往下说了,会发生什么他不敢想象。

    “臣也反对丢弃辽东,陛下此举,实乃违背天罡民意啊!”徐光启痛心劝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朕知道。”朱由校摆摆手示意他坐下,黯然伤神额幽叹道:“朕是以辽东督师的名义下的命令,让熊廷弼顶罪。”

    孙承宗和徐光启听完一脸茫然,齐声问道:“这是为何?”

    “辽北尽失,抚顺也丢了,沈阳失去了屏障,日后就成为努尔哈赤的口中之物,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不出几年,他会再率兵攻掠辽东,而我大明国力衰微,不休养生息几年如何守得住?练兵发饷,修缮城池,打造器械,输出粮草,那样都是耗费巨靡,辽东就是一个填不完的窟窿!大明不能让一隅拖垮喽!”朱由校越说越激动,“守一辽东需要几十万人,而守一个山海关只需几万人,这笔账朕还是算的出来的!朕需要时间,假以时日,朕的改革成功,大明国力便蒸蒸日上,越往后咱们越占优势,那呼,一个区区努尔哈赤算的了什么?!”

    孙承宗和徐光启的态度有所好转,但他们仍然很难接受弃守辽东,虽然长远的看战死放弃辽东对大局有利,但短时间内恐怕hi像一颗*一样引爆全国。

    “陛下,可以在山海关外修筑…”

    “不要说了!”朱由校打断孙承宗的话,他知道他要说什么,“师傅想说您曾经跟朕提到过的‘宁锦防线’吧,朕深思熟虑过了,要修筑这几处城池耗费银两至少百万以上,日后还要派兵驻守,饷银也不下二百万两,这不划算!不如加固山海关,就足以抵挡努尔哈赤南下了!”

    “陛下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徐光启问道。

    “朕会让人在辽东散布谣言,说努尔哈赤和察哈尔羞怒兵败,集全国之力联合夹击辽东,因辽东用兵耗损巨大,熊廷弼怕守不住,惧死而撤到关内!”

    “辽东几十万百姓怎么办?拱手让给建奴了吗?”孙承宗痛心疾首道。

    朱由校摇头说:“这是朕今晚只召见两位爱卿的原因,届时辽东百姓全部回撤关内,迁往西南,那里民族杂多,朕有意迁进汉人,交互居住,稳定一方。沿途州县免费供应食宿,官差衙役、兵卫等一律沿途帮助转运家资,军马也充用!徐光启扶着的户部,要想办法补足钱粮!”

    徐光启管着户部,皇帝这么一说,可真是难为他了,几十万人的吃喝,这的需要多少粮食?耗费的可不比在辽东修建几个城池用度少啊!他急道:“陛下,臣,臣谁让你管着户部,可您知道,户部没多少钱啊!”

    徐光启的眼泪都快急的流出来了,这可不是好差事!

    “内库有有多少钱,朕拨给你八成,用于迁徙!这些费用够用一阵子了,待明年税收上来,就可以继续补上了!”

    徐光启无奈,也只能俯首听命了。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式武器

    朱由校面对二人,深深的哀叹几声,忧愁道:“事关重大,到时只怕满朝风雨,天下也会震怒,朕虽贵为天子,但也是血肉之躯,只怕届时朕也力不从心,无法抵御这场风暴。两位爱卿是朕肱骨之臣,还需鼎力相助,渡过此次难关。”

    两人俯首道:“微臣定当竭心尽力,为陛下分忧!”

    “弃辽东关乎大明国运,未来朕能否重振大明,就在此事!”朱由校昂头长叹:“苍天在上,祖宗保佑!过了此关,朱由校必将全心全力放在国政上,中兴大明!”

    两人默默无声。君臣三人,一个仰头,两个低垂,似乎都在默默的祷告。

    许久,孙承宗哀叹一声打破了沉静,他叹气道:“唉,如此,努尔哈赤据有辽东,将更难对付了。”

    “不一定!”朱由校两眼闪出刹那间的光芒,孙承宗茫然的听到坚定的一声,望着他求解。

    徐光启也好奇的先抽了瞅孙承宗,又瞅向朱由校,聆听他的解释。

    朱由校双手扶案,字字珠玑的说出他的见解,“撤守辽东不留一人,城墙屋舍皆毁之,粮米牲畜也一并内迁,努尔哈赤得到的不过是一片广袤的荒土,毁坏的城池,那时,他要占领整个辽东就要重新修缮城池,开荒沃土,就凭建州的人口,恐怕十年也未必能完成,何况西有察哈尔等蒙古诸部,他们也会垂涎辽东,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努尔哈赤一人独吞?女真与蒙古的矛盾必然升级,他们相争,就是我们渔利!”

    两人顿悟,眉头展露,微笑的点点头,拱手畅怀的说道:“陛下高瞻远瞩,臣等深感惭愧。”

    朱由校摇头微笑,道:“两位爱卿不要恭维朕。待辽东开始撤离后,朕就会将熊廷弼押解回京,到时候还劳烦师傅in只前往辽东,主持撤离事务。”

    “臣只怕不能担此重任啊!”

    “您曾跟朕在辽东一年,对那里熟悉,且又是首辅,非你不能担此重任!师傅尽管放心,您只管大胆的去做,一切朕与你便宜行事!撤守辽东是国策,任何不得抵触!”朱由校铮铮的说道。

    “臣遵旨!”

    大事既定,已是深夜,君臣三人也感困乏,朱由校才命人送走两位阁臣,宽带解衣睡觉。

    躺在宽大的龙床上,柔软温暖的床被十分的舒适,这中久违的安逸让他很快的进入梦乡,在梦里,他看到了金戈铁马,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士兵的怒吼和战马的鸣啸,梦到了努尔哈赤和林丹汗跪在他的面前,山呼“万岁…”

    这一觉,他一直睡到晌午,将这几日奔波的疲劳都消散尽去。朱由校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意犹未尽的睡意,蹬开被子,迷迷糊糊的想再睡会,忽然听到有人在叫,“陛下,您醒啦!”

    “呃~,”朱由校朦胧的唏嘘,“谁啊?”

    “陛下,您该起床更衣了,小的们伺候您用膳啊!”

    朱由校的双眼像是被胶水黏住一样,费力的撑开眼皮,看到程化祥正笑嘻嘻的面对着他。

    “程化祥!”朱由校一个猛子起身,着实把程化祥吓了一跳!

    他拍拍胸脯,一副难堪的脸苦道:“陛下,您可把老奴吓坏了。”

    “呵呵,对不住了,朕还以为在辽东呢,一睁眼看到你还纳闷你怎么也来辽东了。”朱由校边说便下床,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宫女上前来给他穿鞋,更衣,还有端着脸盆,漱口茶水的宫女们规规矩矩的等待着。

    看到这些,朱由校心花怒放,好久没有这么多人侍奉了,回到宫里的感觉真是好啊!

    “派人去传卢象升,朕用完早膳要见他!”

    “遵旨,老奴这就派人传召!”

    吃完饭,朱由校走出乾清宫,感受一下外面的风和日丽。望着天空中绚烂的朵朵白云,眼前巍峨宏大的宫殿,心中顿时起了波涛。登基一年了,真是劳苦的一年啊,短短的一年,他就让曾经许多大臣们称颂的皇长孙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帝王,清丈田亩得罪了所有的功勋贵戚,创立新学遭到天下士子们的反对,惩治贪官污吏让许多官员憎恨…

    总之,能得罪的人他似乎都得罪过了。唉,这皇帝真的不好当啊!现在又要弃守辽东,天下的人不知道怎么骂朝廷呢!

    朱由校正在感想中,忽见卢象升在一个笑太监的引领下,朝乾清宫走来。

    “微臣奉召觐见。吾皇万岁!”卢象升跪在乾清宫的陛阶下行大礼。

    “进来说话!”朱由校说完,转身进入了乾清宫。

    卢象升起身跟上。

    来到西暖阁,朱由校对卢象升说:“朕召你来,是决定任你为平虏将军,率军出征,剿灭奢崇明!”

    卢象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问:“陛下让我平叛?”

    “嗯!你不愿意么?”朱由校虎着脸反问道。

    “不,不,”卢象升惊诧不敢相信,挠着耳朵说,“臣,臣不敢相信,陛下您会让臣做主帅。”

    “朕要看看你在辽东学到了什么,这次就给你建功的机会,不要让朕失望。”

    卢象升洋光溢彩,兴奋的回道:“臣遵旨!”

    “陛下,臣要带多少兵?”他又抬头问道。作为大明最年轻的主帅,皇帝少说也得给他几万人吧!

    “两千!”朱由校脱口道。

    “两千?”卢象升洋溢神彩的脸色登时苦了起来。奢崇明拥兵十万,皇帝只给他两千去平叛,当真大明的军队是天兵啊,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皇帝要杀我就杀呗,干嘛还白白搭上两千人士兵的性命。

    “陛下,”他跪地哀道:“两千去平叛十万叛军,您,您不是以卵击石吗?”

    “两千差不多够了!”朱由校说。

    卢象升的心都快吐出来了,皇帝从辽东回来怎么变的这么不正常,刚打完几场大战,两千能不能打败十万人还不清楚么?给两千人,糊弄人也不能这么糊弄!

    “陛下要杀臣先在就杀,何必再白白搭上两千人的性命!”卢象升跪地痛心道。

    朱由校一听这话,登时恼怒,但又无法发作,毕竟两千人太少,换了谁都无法接受。

    “你跟朕来。”

    说着,朱由校走出去,卢象升起身紧跟在他身后。

    朱由校带着他出宫,向三大营而去。

    卢象升惊讶不已,皇帝竟然带他到这里来。看着兵营里正在操练的士兵们,感觉和他在来辽东见过的士兵操练的科目不一样,差别很大,而且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活力四射,精神劲比辽兵还足!

    朱由校进入大营,命人去传骆思恭。

    骆思恭听说皇帝来兵营了,又高兴又惊慌,急命部下列队集合,迎接皇帝检阅。

    朱由校见到他,微笑的说:“好久没见你了,朕甚是想念你啊!”

    骆思恭激动的两眼盈眶,拱手回道:“微臣也想念陛下!”

    “好,”朱由校指着卢象升说:“朕此次前来是让他来见识见识新兵,朕决定用新兵平叛西南叛乱。”

    “是!臣已集合军队,请陛下检阅!”

    站在校场阅兵台上,朱由校与骆思恭、卢象升观看火枪兵演练。整齐的步伐,齐声高亢的口令,令人震撼轰鸣,卢象升没见过这些新式的士兵操练,和他以前见过的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他们手中的火枪是亮点,和辽军的火铳完全不一样。

    火枪兵整齐的排列对着三百步远的靶子射击,随着一声声枪响,远处的靶心发发命中,卢象升更是惊叹,和鸟铳比,鸟铳就该劈了当柴烧。

    “陛下,”卢象升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您是要给臣这样的两千兵吗?”

    “是,够吗?”朱由校笑道。

    “够,别说两千,一千也够了!”卢象升喜道,他恨不得自己上去放两枪过过瘾。

    “跟朕来,再带你看一样东西。”朱由校带着骆思恭和卢象升来到炮营。

    这里一排排大炮排列,卢象升看到这里的大炮炮管比他见过的铁炮长,后座宽,比虎蹲炮威武。

    拉出一台大炮到靶场,朱由校等三人观看试炮。

    点燃火焾,一声巨响,震的卢象升差点跌倒,千步之外,巨石崩裂,大地震响,威力之大,如天崩地裂。

    “这……这是什么炮?!”卢象升惊骇的瞪着眼睛问。

    “红衣大炮!”朱由校回道。

    “红衣大炮?”卢象升咧开嘴喃喃道:““陛下,这个也给臣吗?”

    朱由校微笑着点头,“就是给你准备的。”

    “太好了,微臣有神机营和红衣大炮,想不建功都不成啊!”

    朱由校和骆思恭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便宜让你捡到了,到时候要是建不了功,别怪朕翻脸无情啊!”

    “陛下放心,若不能将平定西南,微臣就不回来见您!”接着,他脸色微变,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有这么厉害的兵器平定辽东岂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撤出辽东?”

    听到这话,朱由校脸色一沉,卢象升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后悔问这个问题。骆思恭皱起了眉头,不明白卢象升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朝廷没钱,一年了,朕也只攒了三千只火枪,三十门大炮。”朱由校悠长的叹息的说:“国内灾害频仍,积痹甚重,武备废驰,新兵还未练就,目前还不具有攻势,咱们将来面对的不仅是金国,还有蒙古诸部。牵一发而动全身,灭金就免不了连蒙古收拾,武器虽新,但朝廷财政支持不了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以后你就会明白,打仗打的不是兵,打的是钱,尤其是这些新式武器,十分的耗钱!”

    他指着大炮说:“火枪火炮,都需要大量的*,这些都是用银子堆起来的,没有*,这些兵器再厉害也是废铁一堆,还不如敌人的一支箭一把刀厉害!所以朕只能忍,攘外必先安内嘛,等我大明国泰民安,国库殷实,能造出更多的火枪和大炮,再北伐女真、蒙古,岂不如秋风扫落叶,一举解决我大明两百年的边患!”

    卢象升似有所悟的点点头。

    “卢象升,朕考虑的是全局而不是一隅,朕不会一时的得失影响大局,这就是战略!”

    “臣明白!”卢象升道:“陛下,您给臣多少门大炮?”

    “二十门,朕想让你带着这些新式兵器到战场上检验威力。”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把奢崇明的人头献来。”

    朱由校笑道:“这不必,朕要趁此实行改土归流之策,以绝西南土司几百年来复叛的问题,所以,不管奢崇明怎样,都不许纳降,给朕死命的打!哪个土司敢收容奢崇明也一并消灭!不谈任何条件!”

    “遵旨!”卢象升铮铮的拱手应道。

    朱由校收起笑容,略带严肃的样子轻声的对卢象升说:“不久朕会送一个人到你那,他会带着朕的密旨,你见到后一定要对他的身份保密,重大事情要和他商量,不能解决的再奏报让朕处置。”

    卢象升一听,惊然起来,送一个为人?皇帝要送谁?难不成是监军?莫非皇帝不放心把这支部队交给我?

    卢象升想的头皮发麻。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雨欲来

    朱由校看到卢象升脸色微变,神色呆滞,明白他心中所想,于是轻轻的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卢象升疑心未释,还释有些担心,但此时他不敢表露出不满的意思,只得说:“微臣只有两千人马,虽然有火枪大炮,但没有步骑兵,长于攻城拔寨,拙于短兵相接,微臣担心难以对付十万叛军。”

    “这个你放心,”朱由校道:“朕已准备好旨意,待你出征时一并下达,命川、滇、黔三镇兵马归你节制,”

    “谢陛下,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望,斩杀奢崇明首级献于陛下!”

    第二天上午,朱由校在宣武门为卢象升送行,他率两千余人神机营远征,临行前,朱由校下诏,命兵部传旨,川、滇、黔三镇兵会同卢象升部,归其节制,协助作战剿灭奢崇明叛乱。

    卢象升走了,下一个要面对的是辽东的事了,这才是朱由校真正头疼的事。

    ……………………

    两栋沈阳,督帅府议事大厅,熊廷弼黯然神伤的扫视着座下的将领们,李如柏、祖大寿、满桂、贺世贤、尤世功等一干将领们,面色都十分的沉重,天空也似乎在映衬着他们的心情,阴云笼罩在沈阳城上,压印的让人透不出一丝的气息。

    “众将们,”熊廷弼噙着眼泪哽咽的说:“各地驻军,官府衙役,百姓辎重,全部撤往关内,带不走的就地毁之,不留给建奴、鞑子一粒粮米,一块砖瓦。你们各司其职,务必严整军纪,有趁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