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欢谋:帝京之乱-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这千秋万代、长盛不衰的好听话,谁都会说,可是如今帝京接连遭逢天灾,不正印证了劫难一说吗?”长孙皇后趁机附和道。

    两人一唱一和,分明暗指玉虚道长花言巧语,想要蒙蔽圣听,大有借此怀疑他的身份的意思。
………………………………

第466章 怀疑身份

    长孙太后和长孙皇后这么一说,朝臣们也纷纷起了疑心。

    长孙丞相更是站出来,拱手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青玉道长既是得道高人,岂会轻易现身朝堂?况且,在场的诸位,怕是无人有缘得见青玉道长的真颜,若是有心人蓄意假扮……”

    他话说到一半,转首望向玉虚道长,眼神端的是凌厉逼人。

    这要是换作旁人,只怕早就被长孙丞相的威胁唬住了,再加上被他这么一瞪,少不了要下跪磕头,争取坦白从宽!

    然而玉虚道长的神情丝毫未变,仍旧一派神闲气定,好似没有看到长孙丞相的眼神。

    他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闲适悠然的道:“俗话说得好,这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贫道法号青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只管差人拿着贫道的画像去廖清观问,若有虚假,贫道甘愿堕入轮回,永世不得习法修道!”

    “你!”

    谁不晓得廖清观建在菩提山,而菩提山又远在千里之外,来回快马加鞭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就算他真能差人前去核实,皇上也没有那个时间和耐心等!

    “丞相大人稍安!”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朝臣走了出来,先后向皇上和长孙丞相躬身行礼,然后才说:“依下官之见,这位青玉道长是秦阁老举荐来的,诸位可以不相信他是真的青玉道长,但不能不相信秦阁老的话啊!秦阁老可是三朝元老,阅人无数,难不成他连青玉道长的真假,都分辨不出来么?”

    顿了顿,年轻的朝臣又道:“再者,青玉道长是得道高人又如何?难道以皇上的天子之尊,还请不得他来么?”

    此话一出,朝臣们又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

    倒是站在左前方的襄国公,听了年轻朝臣的话,不由便觉得长孙丞相字里行间,分明是在怀疑秦阁老识人不明,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长孙丞相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鼓动朝臣怀疑玉虚道长的身份,结果却不小心得罪了襄国公,又气又恨,偏偏找不出话来反驳。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替玉虚道长说话的年轻朝臣一眼,暗道:好你个沈星竹,当真以为自己是新科状元,又得皇上器重,便可以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吗?哼,老夫迟早会要你好看!

    温浮欢则感激的看了沈星竹一眼。

    这种时候,她最是需要有个人站出来说那些话,原本是拜托给秦琅的,没想到让沈星竹抢先了。

    但不得不说,这些话由立场中立的他说出来,更加让人信服!

    看来,她当初对他的救济,真的是押对宝了!

    皇上听了沈星竹的话,连连点头道:“沈爱卿说的没错,谁都有可能看走眼,秦阁老是绝对不会看走眼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视线重新落到玉虚道长身上,问道:“……不知道道长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皇上,口说无凭,待月上中天之时,贫道亲自指给皇上看如何?”

    “这么做倒也新奇,准了!”

    “谢皇上!”

    既然说好了要等晚上观星象,皇上、长孙太后以及朝臣们全都散了去,只等晚上摆驾观星台,听玉虚道长一一讲解。

    眼看着皇上起驾离开,朝臣们也三三两两走出醇央宫,温浮欢凑近玉虚道长,小声问道:“喂,你搞什么鬼啊?我们不是已经约好,让你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灾星临世一事纯属无稽之谈吗?”

    玉虚道长看其他人都走远了,转头对温浮欢说:“你懂什么?我要是不这么说,万一他们提出要夜观星象来论断的话怎么办?”

    温浮欢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在她看来,太史令的灾星一说定是子虚乌有,是为了陷害薛锦华母子,凭空捏造的论调,所以他一定不敢正面对峙,却从没想过灾星临世的说法,或许确有其实。

    她如今方恍然道:“你的意思是?”

    “具体的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的确有灾星现世,但是你不必担心,老朽既然收了你的钱,自然会办好答应你的事!”玉虚道长胸有成竹的道。

    温浮欢见他这么有把握,而眼下除了相信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好道:“好,我听你的,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若是救不了贵妃娘娘和小皇子,我就自报身份,咱们一起给他们母子陪葬!”

    玉虚道长眉头一皱,指着她道:“啧,你这丫头……”

    温浮欢挑了挑眉,一副我豁出去了我怕谁的模样,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玉虚道长尽管知道她不是那么鲁莽的人,却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这一把。

    他无奈的摆摆手,“行,你够狠,老朽这次真算是上了贼船了!”

    温浮欢得意的笑了笑,顿时觉得薛莫景教的方法还真管用――临走前,他对温浮欢说了一句话,也算是一个秘诀了――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她原是拿来当笑话听的,没想到竟派上用场了!

    距离入夜还有一段时间,皇上命人给玉虚道长安排了小憩的宫殿,还吩咐御膳房准备了可口的菜肴和精致的点心,以及一壶温好的九酝春。

    带他们前去宫殿的是御前伺候的廖仕官。

    沿着游廊向前走的时候,温浮欢见四下无人,疾步追上引路的廖仕官。

    “廖仕官,冒昧的问一下,小的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姐姐名唤柳儿,听说在宫里当差,不知仕官可听过这名字?”

    “你说柳儿啊,她也一并被禁足在了锦岚宫,不过倒是不用担心,她在那儿除了不能随意外出走动,别的也没什么,吃得好喝得也好!”

    温浮欢闻言放心了不少。

    她最是担心柳儿会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不计后果的事情来,偏偏锦岚宫被太后的亲卫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什么消息都传不出来,也探听不到。

    “多谢仕官!”

    “小道长客气了!”

    廖仕官引着他们来到稍事歇息的宫殿。

    临走前,他状似不经意的嘱咐道:“二位有时间不妨多喝喝茶,这宫里的贡茶都是南边儿新送过来的雨前龙井,寻常不容易喝到的!”
………………………………

第467章 观星论断

    在略显焦灼的等待中,黑夜慢慢降临,浓重的夜色笼罩了偌大的皇城,宫殿各处都接二连三的掌起了灯,灯芒交相辉映,把整座皇宫映得犹如幻境仙宫。

    皇上、皇后和太后,以及诸位大臣等一干人齐聚观星台。

    所幸今日没有乌云遮蔽,苍蓝色的夜空中月明星繁,点点星子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

    观星台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高台。

    皇上等人围坐在观星台四周,玉虚道长和太史令则分别站在高台两边,都是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别的先不说,若论气势,怕是没人比得上玉虚道长。

    他身穿玄青色道袍,手持拂尘,一头银丝梳得极是整齐,用白金冠束在头顶,面上分明带了笑,却让人不觉心生敬畏。

    相比之下,太史令就显得畏首畏尾,多半是在心虚。

    他毕竟不了解玉虚道长的底细,还以为后者是真有通天彻地之能的青玉道长,一旦当面对峙,他的谎言必然不攻自破。

    秦琅不动声色的移到台下的温浮欢身旁,低声道:“两军对垒,最重要的便是气势,道长还未出手,太史令在气势上先就矮人一截,这场仗……你们赢定了!”

    温浮欢望着对峙的两人,轻笑道:“借秦将军吉言!”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皇上向身边的徐大监招了招手,后者忙弯身凑近了些,仔细的静听吩咐。

    片刻后,徐大监直起身,扯着嗓子,高声道:“皇上有令,二位可以开始了!”

    玉虚道长率先伸出手,“荀大人请!”

    太史令攥紧了手,掌心里都是濡湿的汗水。

    他定了定心神,向皇上躬身行了一礼,而后便指着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道:“皇上请看,这一颗便是代表天子的帝星,往日它都是这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颗,表明天下太平、国运恒通,可是如今它的光芒却有些晦暗,不似以往,皇上再看……”

    太史令又指向另外一颗更亮的星子。

    “这一颗便是近些日子出现的灾星,它位于南部,同帝星分庭抗礼,且光芒隐约有赶超帝京之势!灾星现世,定会给皇上乃至琉安带来难以估量的劫难,前阵子的连绵暴雨、山石滑坡和盛行的瘟病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面向皇上,拱手道:“皇上,灾星临世,必有大乱,不得不除啊!”

    太史令的这套说辞可谓是有理有据,言辞恳切,若不是事情牵扯到薛锦华母子,温浮欢差点就要信了。

    她不禁担心起玉虚道长来。

    说到底,玉虚道长也只是一个江湖术士,忽悠人还可以,若要说什么夜观星象的真本事,他怕是没有的。

    温浮欢真是想不通,他怎么会提议观星以论断的?

    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难得玉虚道长到现在,还能保持一副坦然自若的镇定模样,甚至还会不时的点个头,好似在赞赏太史令说的话。

    待太史令说完,他还笑着鼓掌道:“说得好,荀大人不亏任太史令多年,对星象的研究果然深入透彻!分析的也头头是道,着实让贫道刮目相看啊!”

    太史令轻哼了声,想到了来之前长孙丞相说过的话。

    他说这个青玉道长根本就是个冒牌货,提出观星象论断不过是在诈和,要他千万不能上了这个骗子的当。

    现在看来,长孙丞相所言非虚啊!

    思及此,太史令心里有了些底,斜斜瞥了玉虚道长一眼,冷笑道:“道长过奖了,不知道长有何高见,也请说出来吧!”

    “高见不敢当,但确实有些不同的看法,想出来与荀大人切磋一下!”

    玉虚道长清了清嗓子,在太史令轻蔑的目光中,启唇道:“方才荀大人所指的灾星,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唤太岁,民间常有犯太岁、冲太岁之说,意思是冲撞了它,才会招致灾劫,而它本身却是福祸两性的,是福是祸,端看你怎么对待它了!”

    “你这纯属是一派胡言,我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灾星便是灾星,只能招致祸患,怎么可能还会降福呢?”太史令疾声争辩道。

    “哀家也从未听过有此说法,道长该不会是欺我等不懂道法,信口胡诌的吧?”长孙太后声音幽幽的道。

    其他朝臣闻言,虽然没有出声附和,却都在私下里小声议论。

    “是啊!我们也都没听说过还有什么福祸两性的,自然就由着他随便说了!”

    “人家怎么说都是得道高人,知道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也很正常啊!”

    皇上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禁皱起了眉头。

    见到众人多半都在怀疑自己,玉虚道长不急也不恼,仍旧笑容淡淡的说:“诸位若是不信的话,皇宫里想必有藏书阁,不妨从中找出《渊海子平》一书,看过后便知道贫道所说的是真是假了!”

    话音才落,温浮欢就从随身携带的箱子里拿出《渊海子平》一书,翻到写有太岁一星的地方,双手呈给皇上。

    她终于明白,玉虚道长为什么会让她带这本书过来了。

    皇上接过书,只见上面写了寥寥数语,却分明是――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

    他放下书,点头道:“道长说的没错!”

    长孙太后等人顿时变了脸色。

    太史令更是难以置信的道:“不可能!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这怎么可能呢?”

    皇上冷哼了声,把那本书重重的摔在了他脸上,沉声道:“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别自己没见过,就以为别人也一样无知!”

    太史令咽了口唾沫,跪爬着捡起那本书,快速翻看起来。

    在看到那句话的时候,他的脸色倏然苍白了不少,整个人无力的瘫坐在地上。

    皇上再不理会他,抬眼看向玉虚道长,态度客气道:“请问道长,朕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犯了太岁的?可有化解之法?”

    玉虚道长捋了捋山羊胡,一脸高深的说:“太岁星在夜空之南,敢问皇上,这皇宫之南是什么地方?”

    皇上乍一想,倒没想起来。

    “什么地方?”他问道。

    一旁的廖仕官躬身行礼道:“回皇上的话,是皇贵妃娘娘的锦岚宫!”
………………………………

第468章 又起波澜 1

    听到锦岚宫的名字,联想到近些日子薛锦华母子所受的委屈,皇上顿时有些明白玉虚道长话里的意思了。

    但他还是有些疑惑的地方。

    “朕最近是亏待了锦儿母子,可这都是灾劫发生后的事情,也能算得上是冒犯了太岁星么?”皇上不解道。

    不等玉虚道长回答,长孙太后幽声道:“虽然珩儿是哀家的皇孙,但哀家不能因此便偏袒于他!百姓连遭大难,皆是在珩儿出生前后,而将他们母子禁足,不过是最近几日的事情,怎么能说是因此犯了太岁呢?”

    面对皇上和长孙太后的双重质问,玉虚道长只淡然一笑,挥了把拂尘,道:“贫道只说是有人做了些冒犯太岁星的事,这才给帝京乃至周遭的百姓招致了劫难,但从未说过是禁足之事……难道除了那些,就不曾有人冒犯过太岁星吗?”

    这番话,颇有些明知故问的意思。

    试问后宫之中,但凡身怀有孕的妃嫔,哪个不是千人妒万人恨的对象?

    她们嘴上或许不会说什么,但哪个心里不是在想着盼着,就望着别人肚子里的孩子能有个三长两短,最好能出个意外直接小产……身处后宫久了,连自己都想象不到,自己的内心会变得多么恶毒和肮脏。

    皇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却是没有再质疑什么。

    至于长孙太后……

    她心虚都还来不及,怎么还会主动追问呢?

    玉虚道长趁机道:“贫道可以向皇上保证,只要对太岁星心存敬畏,不再有任何冒犯之举,帝京的灾劫很快便会过去,如若不然……”

    “会怎么样?”皇上小心的问道。

    玉虚道长捋了捋胡子,神情端的是高深莫测。

    “这次的暴雨、山石滑坡和瘟病,不过是小惩大诫,所以只发生在帝京城外而已,下一次或许就会牵连到城内的百姓,甚至是——皇宫内苑!”

    皇上陡然一惊,明显是被吓到了。

    长孙丞相心里明白得很,这个所谓的青玉道长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江湖术士。

    帝京城外盛行的瘟病,根本不是什么太岁星的惩戒,而是他为了借机除掉薛太师,而设下的阴谋。

    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相信了玉虚道长的话,并下令解除了对薛锦华母子的禁足。

    这时,长孙丞相的随从悄然过来,凑在他耳边,细声说了些什么。

    长孙丞相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唇角扬起一抹阴险的笑,眼神也倏然变得阴狠了起来。

    他吩咐了随从几句,便摆手让后者退下了。

    就在皇上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长孙丞相迈步向前,高声道:“皇上留步,微臣有要事启奏!”

    皇上转头看向他。

    温浮欢等人也看向长孙丞相,不明白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丞相请讲!”皇上淡声道。

    “启禀皇上,皇贵妃和小皇子不能放啊!不仅不能放,而且必须另辟地方,把他们隔离起来!”

    “丞相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没有听见青玉道长方才所言吗?”

    “回皇上的话,微臣得到消息,沈欢曾私自带本应在隔离区的薛莫寒入京,而薛莫寒身染瘟病,说不定已经传染给了沈欢,沈欢又时常与皇贵妃母子接触,结果可想而知!”

    言及此,长孙丞相跪下来道:“微臣斗胆,不管皇贵妃母子染病与否,还请皇上为了龙体贵安,把皇贵妃母子隔离吧!”

    谁都知道,无论染没有染病,一经隔离,便很难再放出来了。

    温浮欢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长孙丞相会公然说出这件事,毕竟他没有证据,也没有当场抓住他们,空口无凭,很容易被人说是诬陷的!

    果然,长孙丞相话音刚落,秦琅便忍不住争辩道:“长孙丞相,无凭无据的话,是不好乱说的!”

    长孙丞相瞥了他一眼,冷哼道:“秦统领,老夫知道你和沈欢关系匪浅,你想帮她也属正常,但请你注意自己的态度,老夫说的话,还轮不到你来质疑!”

    “丞相大人这话

    章节不完整?请飞uzhongwen阅读完整章节 或访问网址:http://%66%65%69%7a%77%2e%63%6f%6d/閱讀完整章節,請訪問 飛速zhongwen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

第469章 又起波澜 2

    “皇上稍安!”

    长孙丞相看了眼被随从押着,仍兀自挣扎不已的薛莫寒,轻蔑的哼了声,转头看向皇上,躬身道:“太医说了,瘟病只通过血液传染,只要不接触病人的血,是不会染上瘟病的!”

    皇上闻言,脸色缓和了不少,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重新端坐起来。

    其他人亦露出讪讪的模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给了对方一个极为尴尬的笑容。

    温浮欢在心里暗暗不屑的冷笑,思考怎么样才能顺利救出薛莫寒,同时又不让人识破她的身份。

    见众人的情绪都平静下来,长孙丞相才缓声道:“启禀皇上,微臣命人带薛莫寒来此,是想让皇上知道,他已经被人私自带回帝京,就藏在一所隐蔽的别院之内,而在他从隔离区消失之前,就已经染上了瘟病!”

    他环视四周,掷地有声的道:“薛莫寒从隔离区消失的时候,有人曾见到沈欢出现在那里!”

    “就凭这些,很难断定是沈欢带走了薛莫寒,并把他藏匿起来的吧?”秦琅问道。

    他三番两次的质疑长孙丞相的话,后者别提多恨他了。

    然而皇上和襄国公都在,且秦琅说的也不无道理,就算是长孙丞相,也没办法对他的问题置之不理。

    “秦统领有所不知,沈欢曾经诱哄瑞王和她一起出宫,走的便是北城门!而且他们回来的时候,对于下官检查马车的要求推三阻四,这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巡城御史霍隆振振有词的道。

    他现在别提多后悔了,当初就应该态度坚决的搜查马车,说不定能抓个人赃并获,看那沈欢还有何话说?

    如今好了,就算他说出大天来,恐怕也很难取信于人。

    “呵!”

    秦琅闻言冷笑了声,质问道:“霍大人这话说的有趣,你又不曾亲眼见到沈欢和瑞王交谈,怎的确定是沈欢诱哄了瑞王呢?宫里的人谁不晓得,瑞王不想做的事,旁人再怎么诱哄也没有用!”

    “秦统领此言差矣,瑞王是孩童心性,经不起旁人的言语诱哄,况且本宫看,瑞王对沈小姐倒是言听计从的很呢!”长孙皇后道。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够说明,沈欢一定私自带了薛莫寒回京吧?毕竟霍大人也说了,他并没能检查马车,所谓窝藏之事,纯属猜测而已!”秦琅据理力争道。

    温浮欢由于是乔装打扮的,不能替自己分辩什么,只能看着秦琅为了她,得罪了一个又一个人。

    不过也是因为他的据理力争,才没能让长孙丞相给她定下抗旨不尊的罪名。

    现在剩下的,就是薛莫寒的问题了!

    身患瘟病,私逃回京……这莫大的罪名扣下来,他就算能免过死罪,活罪也是难逃的!

    长孙丞相许是也知道,想要借此治温浮欢的罪名不容易,便把矛头全部指向了薛莫寒,誓要折了薛太师的一个臂膀。

    “先不说薛莫寒是怎么进京的,单就他身染恶疾,没有皇上的旨意,私自回京这件事,就不能轻饶了他!要知道,若是他身上的瘟病传染开来,帝京危矣,皇宫亦危矣啊!”

    长孙丞相这是打定了主意,要置薛莫寒于死地啊!

    温浮欢抿紧了唇,藏在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连指甲都陷入了掌心里,仍旧不曾察觉分毫。

    往昔朝夕相处的画面,一个个在眼前闪现,薛莫寒温润如玉的笑脸逐渐清晰,最后凝结为对面略显憔悴的脸。

    他冲着她轻轻摇头,极细微的动作,任何人都不曾察觉。

    他在告诉温浮欢,保全自己,不要救他!

    可是怎么能呢?

    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温浮欢的点漆般的眸子里,瞳孔渐渐收缩,神情中有孤注一掷的决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