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清流排名榜

    在恒灵交替时期,党锢灾祸,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共相标榜,弄出了一个天下名士的排名,最高的号称是“三君”,其次是“八俊”,再次是“八顾”,还次是“八及”,最次是“八厨”。

    “三君”是当时三个最受人敬仰的人,即窦武、刘淑、陈蕃,后来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也因为德行高尚号称三君;

    “八俊”是指同一时代有才望的八人,即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宇八人,但周举﹑杜乔﹑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八人以及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干八人也曾经被称为八俊;

    “八顾”是指当时能以德行引导他人的八人,即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八人;

    “八及”是指当时比较有贤德﹑有影响的八人,即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也有资料认为他们才是“八俊”,同时也有人认为有范滂﹐无翟超,《后汉书》中则是朱楷﹑田盘﹑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八人;

    “八厨”是指当时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八人,即度尚、张邈、王考(即王芬)、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
………………………………

三国人物的评级

    虽然《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材料都对那些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但都还不够明显,不够直观的看出他们的水平差距,所以我在本书中引入了评级系统,根据以领导力、谋略、统率、政治为主的四大属性,武力、外交等辅助属性对那些历史人物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还会给以总评。

    领导力主要指君主的领导能力,一般只有诸侯们才会有这个评价,但部分独挡一面的人物也会有这个评价;

    谋略是谋士的主要评价标准,但不限于谋士,主要指智力方面,是通过对眼前和长远的问题思考而制定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统率主要指军事能力;

    政治主要指内政能力;

    武力主要指个人武力;

    外交主要指交涉能力。

    在个人评价方面一般s代表着传说、史诗;a代表着顶级;b代表着一流,好;c代表着二流、一般;d代表着差,不合格。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曹操的武力是b-就不是表示曹操武力比较高,而是表示曹操个人的武力虽然没怎么体现,但不可忽视,即不容易判定也相对不重要的评价。

    在属性评价方面a是能力最高值评价,s等级是荣誉加成,但基础仍是为a,最低为d-,其中分界点评价是a级,只有a级别乃至以上(a-、a、a、s-、s、s)的评价才属于顶级评价。

    但综合评价是以s为最高,c-为最低。s代表着是三国时期最为核心的历史人物,c-基本就是路人。其中s是核心级评价,a是重要级评价,b就是比较重要的了,c基本不重要。

    综合评价实力仅仅是一方面,还和身份、环境、影响力等诸多其他条件相关,相当于此人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
………………………………

第001章“无敌的小人”宦官 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我相信大家是不会忘记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的。要说起三国的话,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下黄巾起义,要谈黄巾起义的话,我们就不能忽略掉恒灵时代和那个时代里的三个“小人”。

    不要怀疑,要谈起小人的话宦官那是一定逃不掉的,在那个历史上如果有战斗力指数的话,宦官们一定是爆表的强,在面对外戚和以“党人”为代表的士大夫的三场关键性战役中,他们取得了三战三胜的辉煌胜利,毫无疑问的是恒灵时代43年里(146-189),最大最强最无敌的小人!

    在正史上汉恒帝虽然当了21年的皇帝,但他实际上是皇帝日子只有他在位期间的后八年,在前面的13年他只不过是在一个叫梁冀的外戚的傀儡而已,而梁冀在历史上有多么凶残呢,他凶残到了敢把皇帝毒死的地步。

    在冲帝死后,梁冀为了好控制就拥立了年幼的质帝,质帝虽然年幼却很聪慧,由于受不了梁冀的骄横,便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听了之后直接让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把质帝毒死了,其专横跋扈可见一斑。

    随后梁冀便拥立了刘志,也就是汉恒帝,可怜的汉恒帝上台之后根本就不敢和梁冀对着干,反而为了安抚梁冀,大举赏赐梁冀的援立之功,甚至按照霍光、邓禹、萧何的标准,以突出表彰他的首功,但就是这样梁冀依然不满足。就这样梁冀自恃权势显赫,财大气粗,无法无天,生活上糜烂,政治上**的过了很多年,终于他的骄横气盛到了极点,横行宫廷内外,百官不敢正视他,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皇帝大权旁落,什么事都不能亲自过问。

    汉桓帝对梁冀的骄横早已不满,终于有一天梁冀干了一件汉恒帝对他再也无法忍受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汉恒帝有一位叫猛的贵人,她父亲邓香死后,母亲宣改嫁给梁纪为妻。而梁纪是梁冀之妻孙寿的舅父。梁冀的妻子孙寿因邓猛美貌,把她送进掖庭,被桓帝封为贵人。梁冀打算把邓猛认作自己的女儿加强自己对于内廷的控制,将邓猛改姓为梁猛,可是害怕邓猛的姊夫、议郎邴尊从中破坏,于是派刺客将邴尊杀死。

    其后,梁冀又想杀害邓猛的母亲宣。宣家和中常侍袁赦的家相邻,当梁冀派遣的刺客爬上袁赦家的屋顶,准备进入宣家时,被袁赦发觉。于是袁赦马上击鼓呐喊捉人,使刺杀的阴谋破产。当即,猛的母亲慌忙逃往皇宫,向桓帝哭诉梁冀干的丑事经过。汉桓帝怒发冲冠,这根本忍不了啊,再加上多年的屈辱忍受,汉恒帝终于决定对梁冀动手了。不得不说,梁冀这个时候已经天怒人怨到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延熹二年(159),梁冀的妹妹梁皇后去世了,而梁冀的另一个妹妹梁太后则早在和平元年(150)还政之后就去世了,这一下子梁冀基本上就失去了对后宫的掌控能力,而另一方面,由于二十年来梁冀的凶残放纵,朝臣们对他的忍耐实际上也达到了极限。梁冀的势力虽然依旧庞大,但已经是破绽百出了。

    汉恒帝虽然决定对梁冀动手了,但他也很明白梁冀的势力庞大,在粱冀二妹梁皇后去世后,恒帝抓住了机会,他在去上厕所的时候,单独叫他亲信的宦官唐衡,询问他宦官中谁和梁冀不对付,唐衡回答有单超、左倌、徐璜和具瑗。桓帝于是与他们五人密谋,决定诛除梁冀,并用牙齿咬单超的手臂出血为盟。

    可是天底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梁冀还是得到了部分消息,于是他派中黄门张恽进入宫内,以防止他们发动政变。结果这反而被具瑗抓住了机会,他下令把张恽逮捕,罪名是他突然从宫外进来,图谋不轨。桓帝和宦官们商量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亲临前殿,召见尚书们,公开了梁冀的罪行,而此时实际上朝臣们也对梁冀早已忍无可忍,就缺个带头的了,于是宫里宫外合力最终打到了梁冀。

    梁冀倒台之后大权又落入到了宦官们的手里,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人也因功被同日封侯,也就是“五侯”。这是宦官们在恒灵时代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胜利,从此宦官们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无敌时代。

    梁冀跌倒,五侯吃饱。五侯得势后,比外戚梁冀不承多让,对百姓们勒索抢劫那都是小意思,不弄的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叫宦官。由于五侯们在打到梁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几个白痴就开始有点小骄傲了,他们不仅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对于恒帝都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轻视。

    宦官们的滥行淫威终于使得部分正直的太学生和官吏看不下去了,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清议”,当时比较清正的外戚窦武等人也站在了他们一边,要求朝廷整肃宦官、改革政治。一开始汉恒帝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狠狠的敲打了宦官们一番,左倌最终自杀,具瑗也郁郁不得而终,其他三人都被降为乡侯。

    五侯的失利,大大鼓舞了那些太学生和官吏,于是他们再接再厉,没有看清形势的情况下来了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当时,襄城(今河南方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就曾因打击阉党而被诬陷下狱过,后来因为别人的求情而被赦免,但他没有因此而对宦官们屈服。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时,残忍的杀死一位孕妇,因为畏罪跑到张让的家里躲了起来,李膺知道后,二话不说立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而张让是什么人呢?据史记载,恒帝和张让有断袖之情,不解释。

    宦官们受不了了,汉恒帝也受不了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于是宦官们开始反击了,延熹九年(166),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什么意思呢,简单点就是说“李膺这帮人拉帮结派,故意扰乱朝廷。”

    黑材料有了,很好,于是汉恒帝果断下令全国,逮捕“党人”。抓了李膺、陈实等二百多人,甚至对逃走的党人也重金悬赏。第二年,在窦武等人的帮助下,桓帝终于下诏将“党人”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这也就是所谓的“党锢”。

    就这样宦官们与士大夫们在恒灵时代的第一次交锋最终以宦官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那些“党人”也在汉恒帝时期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在外戚窦武等人的支持下,“党人”们终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恒帝总会死去的,阉党们不可能永远的托庇于恒帝的羽翼之下,正直的士大夫们仍然相信光明总会来临,可惜他们不明白宦官们永远是皇帝的狗,很快,恒帝毙了,“党人”们和宦官们的第二次对决开始了。

    汉桓帝刘志逝世后,由于无后,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史称汉灵帝(168-189)。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上台后,很快便劝说灵帝解除了党锢,他和当时的太傅陈蕃联手开始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外戚和士大夫联合,准备密谋铲除宦官。

    事情在建宁元年(168)的**月份达到了**。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尹勋写给窦武的密章被阉党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感到恐慌,他们被逼抱团,歃血为盟,当晚就决定发动政变,窦武等人完全没有想到宦官们会这么犀利和血腥,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历史上将这场政变称为“九月辛亥政变”。

    第二天清晨,宦官便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宦官们残忍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这场政变表面上看是宦官们的全面胜利,但由于他们过于血腥和残暴的手段,这也为汉末宦官悲剧未来埋下了伏笔。

    但已经打到了外戚的宦官们并不满足,他们再接再厉,发动了第二次党锢。

    建宁二年(169年),山阳郡督邮张俭弹劾中常侍侯览回乡为母亲扫墓时铺张扰民,并拆毁了侯览的房屋甚至祖坟。因而惹怒侯览,指使同乡人朱并上书弹劾张俭等二十四位山阳名士结党,图谋不轨。灵帝见到奏章后,问计于曹节,曹节借题发挥,解释说党人危害社稷,要求扩大到全国范围清剿党人,灵帝准奏。最终这场政治灾难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自此宦官们取得了对外戚和士大夫们的全面胜利,他们的权力达到了恒灵时代的顶峰,可以说整个汉灵帝时代都是宦官政治的天下。

    ;
………………………………

第002章“无敌的小人”宦官 下

    凡是读过历史的同学都应该知道,宦官们总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经过无数历史学家的研究,大致能归于以下三个原因。

    1宦官们和皇帝从小到大朝夕相处,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他们往往能揣测出主子的心意,然后再投其所好,搏得宠信。这点不要说外臣了,就连皇亲国戚和那些皇后贵妃都比不了。

    2由于皇帝的这个位置非常特殊,不管是朝廷大臣、外戚们还是亲兄弟、亲儿子,都可能会受不了那种权力的诱惑,至于背叛皇帝本人。相比而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宦官们对皇权的威胁远远低于他人,让皇帝能对他们放心安心。

    3宦官集团是做非常好利用的政治斗争工具,非常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一旦准备打击外戚集团,那宦官们基本都会出场,尤其以小皇帝为甚,由于在宫里长年和宦官们在一起,所以对他们更为信任。

    恒灵时代的的宦官政治则是其中的典型,在这个时代里,宦官们和皇帝的关系之亲密,是我们这些常人远远无法想象的。

    在汉恒帝时代里,为了打到大将军梁冀,皇帝都已经和宦官们歃血为盟了,最后还册封了五张让和赵忠侯,甚至还和宦官张让发生了奸情。到了汉灵帝时代,皇帝则对宦官们的好感度完全已经爆表了,根本就是言听计从的节奏。在灵帝执政早期,中常侍王甫、曹节就深受刘宏信任,历史上刘宏便听从了曹节的建议发动了第二次党锢,曹节病重时,汉灵帝为了安慰他便任他为车骑将军,虽然在其病愈后免去车骑将军之职,但在曹节去世后仍然追赠其为车骑将军。

    曹节死后,张让和赵忠便代替了王甫和曹节的在灵帝心中的位置,“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这个历史级别的大笑话就是这个时候从灵帝口中说出来的,让我们联想一下汉恒帝和张让的关系,恒帝和灵帝之间的关系还真是不一般的乱啊。

    灵帝对于宦官们如此信赖,宦官们又字岂能辜负灵帝的一片好意呢!于是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赶紧为自己在雒阳(即洛阳)城里建了一片大房子,规格座座都是仿照皇室建造。有一次,灵帝准备到永安候台登高观看雒阳城,宦官们急了,居然对灵帝劝说道:“天子不适合登高,登高则百姓离散。”然后灵帝居然信了,甚至从此不再登亭台楼阁。你敢相信吗?宦官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黄巾起义后,汉王朝面临危难时刻,为了团结力量,灵帝听从建议解除了党锢,而此时的有部分宦官仍然我行我素不断打着士大夫们的小黑状,说党人图谋不轨,还是应该下令禁锢,结果被人查出了宦官们过去与张角勾结往来的事实,中常侍封谞、徐奉因此而死。

    汉灵帝大怒问到:“你们常说党人图谋不轨,下令禁锢,有的还被杀掉,现在党人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反与张角私通,这可杀不可杀?”张让、赵忠等都叩头说:“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汉灵帝就没有再追究了,是的,你没看错,这件事情基本就这么完了。

    这下大家可以明白了吧,在那个时代里,只要汉灵帝还活着,宦官们就是无敌的。实际上,汉灵帝时代宦官权力之大,势力之强,时间之久,使汉朝历史上是从所未有的,灵帝更是曾经突破常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他们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常侍”。

    在整个恒灵时代,我们可以说宦官们荼毒忠良,无恶不作,祸乱天下,但相比较跋扈的外戚和居心不良的士家大族们,至少他们对于皇帝本人是相对忠诚的,无论是“五侯”也好,“十常侍”也罢,也基本没有任何一个大宦官对皇帝本人产生重大不利过,只可惜他们的这种忠诚是病态的。

    宦官这个群体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身份的卑微,再加上伴君如伴虎,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病态,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报复心;另一方面,由于从小和皇帝的朝夕相处,再加上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和放纵,所以他们对皇帝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在恒灵时代,皇帝和宦官们的关系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恒帝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还略微打压过以“五侯”为主的宦官们,而到了灵帝时,以“十常侍”为主的宦官集团则获得了皇帝的空前信任,完全的压倒了外戚集团和士大夫集团。

    但恰恰是这个有着皇帝绝对信任,并且也没有背叛皇帝的宦官集团将汉王朝进一步推向了覆灭的深渊,这正是因为宦官们的忠诚是一种病态的忠诚。宦官是帝王的家奴,对于他们来说得到主子的欢心是最重要的,而得到皇帝们的欢心最好方式就是走捷径满足主子们的私欲,而这会一般会使得皇帝变得更加昏晕,从一个王朝的角度来说,宦官们的这种忠诚,未尝不是一种更彻底的背叛。

    宦官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了心理上的不正常。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追求的已经只剩下金钱和权力了,所以他们对于钱和权有着易于常人的占有欲。为了这个目的,宦官们可以完全没有下限,不择手段,以至于历史上宦官们耍权术、玩钱财、抓军队、抢政权的事情屡见不鲜。而且宦官们的文化程度低,这使得他们目光短浅,只知仗势求个人眼前的短期利益,不顾国家长治久安。由于他们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他人监察,他们擅权往往比官僚擅权为祸更为激烈。

    但是我们要明白宦官们的罪恶并不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缺陷,在这方面他们也是受害者。宦官们的权力是来自于皇帝,宦官制度本身就是皇权的派生物之一,历史上宦官政治的强盛时期莫不都是当时昏君执政,可以说每个朝代宦官势力强大就代表中这个朝代在走向没落。宦官之恶的根源是封建**的帝王之恶。

    ;
………………………………

第003章“无能的小人”外戚

    在整个恒灵时代,不仅是宦官们的“天堂”,同时也是外戚们的“盛世”。恒帝时期的梁氏梁冀,恒灵交替之际的窦氏窦武,灵帝晚年的何氏何进,三人均在历史上被拜为大将军,权倾一时。

    在这三人当中,又以梁冀为甚。前文已经提过了,梁冀在历史上祸乱朝纲,毒杀皇帝,其权力在外戚之中少有人能及,梁冀一家前后有七人被封侯,三人做了皇后,六人做了贵人,出了两个大将军,夫人、女儿中有七人享有食邑,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将、尹、校的有五十七人,其权势之盛,就连皇族也无法比拟。

    梁冀在策立桓帝后,为了强化他对于朝廷的控制,先以“灾异”的罪名策免太尉杜乔,随后又追加罪名杀害了李固和杜乔。他大权独揽,朝中事物无论巨细都要由他决定,百官们的升迁任免也不例外,甚至就连皇帝的贡品他也要先拿一份。在民间,他着皇帝的旗号,指派亲信对全国的财富进行普查,把富人的姓名、地址、资产等情况逐项登记造册。尔后,不择手段,抓住目标,无事生非,加以陷害,捕捉入狱,严刑拷打。

    最终梁冀惹了众怒,不容于皇室和外廷,梁冀死后,其财产清点出来折合大概有三十多亿,相当于当年全国税租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由于梁冀的罪恶太重,在梁冀失势后,梁冀一门全被戮尽,即使他的妻族也没有人能活下来,天道喜谦而恶盈,福善而祸淫,梁冀一族最终也是咎由自取。

    相比跋扈的大将军梁冀而言,窦武绝对是外戚中少有的一位道德高尚之士。

    窦武年轻时以善习经术有德行而著名,曾经在大泽中教授门生,不谈时政,名声显著。延熹八年(165)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窦武拜城门校尉。他在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家人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当时对西羌连年用兵,粮食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在第一次党锢发生后,也是窦武力保李膺、杜密等“党人”,保存了当时正直的士大夫们的骨干力量。窦武在那个时代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被认为是士大夫们的领袖之一。

    永康元年(167)桓帝去世,由于恒帝无子,窦妙和窦武便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也就是汉灵帝。窦武也因为拥立之功被任命为大将军,并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同执掌朝政,在被外戚梁冀和宦官“五侯”祸乱天下二十多年后,汉朝大地之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

    窦武和陈蕃辅政后都有翦除宦官的意思,于是他们征召被废黜的名士李膺、太仆杜密等人,任命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越帯剀饕钗邮轮欣桑4ǔ聦佄蚴簦餐潭撇撸梢运凳切问埔黄蠛谩

    建宁元年五月(168)窦武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