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曹炽也当过侍中、长水校尉;另一个堂侄曹鼎官至尚书令。

    可以说正是由于曹腾深厚的宦官背景,沛国曹氏一族才得以崛起。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说曹氏一族是官宦世家不如说是宦官世家。宦官世家的背景日后也对曹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嵩是曹操的亲生父亲,但由于曹腾是宦官,所以他没有后代,而曹嵩是他的养子。

    由于在三国历史上曹家和夏侯家过于亲密的关系,所以有不少人理所当然地推断———曹嵩可能原来是姓夏侯,然后被抱养给曹嵩之后改姓为曹,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曹瞒传》及《世语》中也有“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但这个推断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在《三国志》中的观点是夏侯家跟曹家离得近互为联姻,夏侯家的兄弟从小跟曹操是至交,是曹操最为信用的外姓家族,还认为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萧规曹随的那位)的后代。

    但经过现代科学的考证,曹氏dna的检验,所得出的观点是曹操并不是曹参的后代,也跟夏侯氏没有多大关系,曹嵩应该是曹腾从他亲戚那边抱养来的,至于到底是哪一家抱养的这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曹家是不是地方上的豪门大族,我认为在曹腾之前这个可能性不太高。

    1曹嵩是曹腾的抱养来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话,又有谁家会把孩子送给宦官呢?

    2袁绍讨曹时曾说“父嵩乞丐携养”,从而点出曹嵩的出身非常卑微。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与显赫的老袁家相比,其祖一定不是什么富豪人家。

    3曹操本人就有挂靠前贤的行为,例如将祖上归为曹参的后裔,如果曹操家里真的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家势显赫的话,他也没有必要这样改变自己的先祖自取其辱。

    在后汉历史上,汉恒帝时期具瑗、唐衡所代表的五侯,恒、灵交替之际的大宦官王甫、曹节以及灵帝时期张让、赵忠所代表的十常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宦官,曹操的祖父曹腾为人虽然低调,但是他在宦官中的地位中可以说丝毫不亚于这些人。

    汉安帝时期(94-125)曹腾进宫当上了黄门从官,由于他年轻谨慎厚重,被邓太后选上,去侍候当时的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顺帝)读书,并且非常得到太子的喜爱。延光四年(125),汉顺帝即位后,曹腾随即被任命为小黄门,很快就成为了宦官中的大佬中常侍。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汉顺帝去世,汉顺帝刚满两岁的儿子子汉冲帝继位。永憙元年(145年)正月,继位不到半年的汉冲帝便夭折了。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立一位年长有德的宗室当皇帝,都属意于清河王刘蒜,外戚大将军梁冀为了继续掌权,却立了八岁的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为皇帝,是为汉质帝。

    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质帝责备梁冀事件和梁冀毒死质帝事件,朝廷再次需要在立一位新的君王。

    这个时候,朝廷官员分成两派。一派由李固领导,拥立年长的清河王为帝;另一派由梁冀领导,拥立好控制的刘志登位。那时,曹腾已经是宦官中数一数二的大佬,在宫廷内部拥有莫大的影响力,梁冀再拥立刘志受阻后,曹腾立刻去和他商议此事。

    之前中常侍曹腾也去拜谒过刘蒜;但刘蒜不以礼待之;曹腾等宦官们对他都不喜欢。和梁冀见面以后,曹腾说到:“将军几代人与皇后有亲;掌握大权;宾客胡作非为;多有过失。清河王为人很严明;如果立为君;那么将军受祸的日子便不久了。不如立蠡吾侯刘志;富贵可长久保持哩。”

    最终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排斥李固等大臣,拥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曹腾以此功劳,迁为大长秋,俸禄仅在丞相、太尉之下,达到宦官官位的极点,并且被封为费亭侯。

    和大部分小肚鸡肠的宦官们不同,曹腾心胸宽广并且喜爱推荐名士。当时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向曹腾行贿;被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于是他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劾曹腾;请下廷尉治罪。桓帝说:“书自外面来;不是曹腾的过错。”就没有准种暠的奏。

    曹腾也不把它放在心中;反而经常说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当时人因此赞美曹腾的为人。后来种暠当上司徒,还感慨说:“我能当上司徒,都是曹常侍的帮助啊!”曹腾约束家族为恶和亲近士大夫,引起当时各界对曹腾的普遍赞誉。在他死后,他的养子曹嵩还在朝廷当大司农,甚至用一亿钱买了个太尉当(注1)。

    另一方面曹腾也向朝廷推举了很多人,包括陈留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溪、赵典等天下的名士。

    曹腾在宫廷里面供职三十多年,经历了四位皇帝,都未曾有过失。后来,魏明帝曹叡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

    曹腾是在汉恒帝时期去世的,而那个时期曹操才刚刚出生,曹腾本人对于曹操的影响并不大,但曹腾为曹家留下一笔庞大的政治遗产,这对曹操日后的成长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曹腾作为一名大宦官,毫无疑问的他仍然将宦官们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所以他选择帮助梁冀支持刘志,这是他作为宦官老大的立场性的原则问题,对此我就不予评论了。但在另一方面,曹腾的为人比较谦和,并不霸道,也远远比后世的张让等人能够容人,在他的管理之下,当时的宦官们为恶并不多。曹腾算不上正直之士,但和其后辈相比也算不上是大恶之人。

    曹腾在死前已经站到了当时宦官位置的顶点,死后还被自己的曾曾孙追封为皇帝,可以说无论身前身后事,曹腾都是人生赢家,仅仅除了宦官这个身份之外。

    注1:《后汉书》记载为一亿万钱。

    ;
………………………………

第009章 少年曹操

    关于曹操少年时的故事是很多的。

    曹操小时候,喜欢那些走狗飞禽,放荡不羁,不务正业,游荡无度,表现完全是一个坑爹的二代子弟。他的叔父就很看不惯,屡次将曹操的行为告诉他爸曹嵩,要求这个做父亲的好好管教一下。曹操很烦他,于是有一次见到叔父时,假装眼歪嘴斜,倒在地上。叔父看见了很着急就关心的问他怎么了,曹操说:“我中风了。”他叔父于是赶紧去找曹嵩,曹嵩来了以后,曹操便不假装中风,站立如常。曹嵩问:“叔父不是说你中风吗,怎么回事?”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可能因为叔父烦我,才说我坏话吧。”经他一挑拨,以后叔父再告曹嵩曹操的坏话,曹嵩都不听了,曹操就更加放荡自在了。(注1)

    还有一件关于曹操和袁绍小时候的故事。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一块混做游侠。有一次,他们去看人家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就都跑出来察看,曹操便进去,拔出刀来抢劫新娘子。接着和袁绍迅速跑出来,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还不小心让灌木把衣服都钩住了,动不了。曹操又指着袁绍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一下就急了,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最终都跑掉了。

    阿瞒小时候是很害的,鬼点子多,调皮捣蛋,喜欢胡作非为,喜欢混。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曹操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并不好,虽然那时曹家已经有了相当的政治地位,经济上也很富裕了,但曹家在文化教育上还真没什么起色。前文也说过了,曹家发迹于曹腾,到了曹嵩这一代,实际上是第二代,曹嵩作为一个被宦官抱养的孩子受到教育也不好,但依托于宦官势力曹嵩前期顺风顺水,所以他对文教这一块也没有多重视,相比那些世家大族自己儿子曹操所受到的教育自然没有多好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熹平三年(174),年仅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注2),当上了郎官。好吧,坏孩子曹阿瞒也当上孝廉了,为什么呢?毕竟在那个时代里能力的确是一方面,但有背景更重要,朝中有人好办事儿啊!孝廉在当时是一种做官的资格,郎官实际上是一种中转官,一般就是皇帝的侍卫,在皇帝身边是可以看到听到了解到很多朝中大事的,这是汉代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但却会为曹操提供一个更高于其他人的起点,这从董卓的经历就可以看出来。

    过了不久,曹操就被司马防推荐为洛阳北部尉。司马防是谁呢?司马懿他爹,司马家和曹家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联系上了,后来曹操当上魏王之后,还在邺城请过司马防喝酒,还和司马防谈过这件事情。

    至于洛阳北部尉官职就相当于管理洛阳北部的公安局局长,这个职务可以说并不好当,因为洛阳作为后汉的都城有权有势有钱的达官贵人太多了,曹操也没有能当多久就被调职了。

    曹操一开始任职的时候是想做一番事业出来的。他一到任就对衙门进行大修,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用来作为威慑,这些棒子也不是单纯用来摆设的,在一开始的几个月内,只要有违反法令的人,不管是不是富贵豪强,都在曹操这些棒子底下走了一遭。

    虽然曹操这样做也得罪了很多人,但架不住他家里势力大,有一个当过三公的老爹撑着,别人也无可奈何,直到一位叫做的蹇图老兄犯了法。蹇图犯了什么事儿呢?在中国古代城市里一般都有禁夜令,就是晚上不能随便在外面行走,蹇图都是没事儿跑到外面转了一圈然后让曹操抓住了。

    蹇图一开始没把曹操放在眼里,为什么呢?因为他是蹇硕的叔叔。蹇硕是谁呢?前文已经有过介绍了,当年汉灵帝就把刘协托给了这位老兄,蹇硕可是一度控制全**权和何进对着干的大宦官,虽然那时蹇硕那时实力还没那么强,但已经是宦官里面的一号人物了。

    或许别人听到了蹇硕的名字会妥协,但曹操可不吃这套,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你蹇图是谁呀,不就是蹇硕的叔叔吗,我爷爷还是曹腾呢!来人啊!给我狠狠打。结果蹇图就这么悲剧的挂在了五色大棒之下。

    这一下曹操的洛阳北部尉就做不下去了,虽然这件事蹇硕并没有借口,由于曹家的宦官背景太深也不好明着对曹操报复,但动动手脚还是没问题的,于是就跑到皇帝面前假说曹操的好话,让曹操明升暗降做了顿丘令。后来曹操因为在灵帝废宋皇后事情中被牵连,自己的从妹夫隐强侯宋奇及他的父亲兄弟被诛杀,曹操也因此被免职。

    曹操在历史上也不仅仅是这一次得罪过大宦官。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过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虽然这在正史上是没有的,但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故事原型之一就是曹操刺杀张让。

    张让可是汉末标志性的大宦官,在整个中国宦官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恶人。然而就有这么一天,曹操跑到张让的家里去刺杀他了。当时曹操私自跑到张让的房间里,很可惜让张让发觉了,可曹操一点也不慌张,他拿着一支手戟,从卧室打到厅堂,从厅堂杀到院墙,卫士们没有一个敢近前,最后,眼睁睁看着他翻墙而去。

    但张让事后并没有追究曹操,这个可能是因为曹操这个时候年龄不大,张让看成了小孩子家胡闹,所以就没放在心上,毕竟这也不是一次非常明确的刺杀,曹操也没有刺杀成功也没造成什么损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张让看在曹嵩的面子上,毕竟大家都是在宦官这个阵营里,曹腾的影响力也还在,张让也就没有多计较了。

    曹操免职之后,回到家乡谯县闲居。光和三年(180),曹操因为能明古学再次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

    注1:这个内容出自于《曹瞒传》,作者为吴人,对于曹操多为**,需要慎重看待。

    注2:有记录是曹嵩的朋友吕伯奢在山东为官时给曹操举了孝廉,但我本人并没有查到具体的历史文献出处。

    ;
………………………………

第010章 初显才华

    议郎是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并没有什么平常的事物。曹操在成为议郎之后,虽然官职清闲,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意,反而积极准备将自己治国的方略和当下对朝廷意见都整理成奏折递了上去,曹操的上书陈述十分真诚,但很可惜汉灵帝不为所动。

    后来汉灵帝让三公举报地方上那些政绩太差导致百姓有怨言的官员,要求立刻罢免。但是朝廷高官都包庇坏人,接受贿赂,所以地方上有很多人恃强凌弱,都没有被举报,而弱小的群体受到欺压被陷害,曹操对这样的政局感到很愤慨,但他自己却无能为力。

    当年发生了大规模灾害,朝廷因此进行讨论执政有什么得失,这时曹操再次写奏折恳切的说三公包庇权贵。皇帝有所感悟,对三公进行了批评,对那些被三公乱举报的人进行了平反,任命他们为议郎。但是之后政局越来越乱,豪强和奸佞越来越多,局势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曹操自己也有些灰心丧意,于是就再没有继续出谋划策。(注1)

    中平元年(184)黄巾大起义爆发,皇甫嵩与朱儁被黄巾军围于长社,朝廷紧急拜曹操为骑都尉,率领援军支援皇甫嵩等人,曹操未至,皇甫嵩便以夜战大败黄巾军,长社之围遂解。后来曹操和皇甫嵩等人联合进攻颍川一带的黄巾军获得大胜,曹操也因此升为济南相。

    此时曹操正直严厉的声名早已远播,当时他的调令一下,当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便开始已逃逸。曹操到职后,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使得当地贪赃枉法的现象大为减少。但这已经对当时大汉王朝的大局于事无补,曹操也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后来朝廷再次征召他为东郡太守,心灰意冷的曹操以称病为由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这个时候对于朝廷失望的并不仅仅是曹操一个人,当时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准备废黜灵帝立合肥侯,想藉此来消灭宦官势力一举扭转朝政。他们也曾经拉拢过曹操,但遭到曹操拒绝。

    曹操就对他们说:“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古代,有的人衡量轻重、计算成败后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如此。这两个人都满怀忠诚,以宰相的地位,凭借执政大权,加上同众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实现计划,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未看到现在的困难。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想一定达到目的,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结果果然王芬丧命,许攸逃走。

    后来汉灵帝病重,宦官集团和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士大夫集团对立日益严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消弱大将军何进的兵权,灵帝在宦官们的建议下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作为统帅,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此时距离曹操打死蹇图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在两大势力的选择中曹操因为自家身世并没有很明显的站队,但倾向于士大夫一边。

    蹇硕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获得了控制全国兵马的权力,地位还在何进之上。汉灵帝死后,还将幼子刘协托付给蹇硕,其用心不言而喻,这也使得朝廷内部斗争进一步激化。何进杀死蹇硕后,准备进一步将宦官们全部斩尽杀绝,可惜遭到了何太后的阻止。

    为了威慑何太后,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调董卓带兵入京,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的不屑,认为对付一个区区阉竖,一个狱吏足矣,哪里还需要调动什么大军的?何进等人如此兴师动众,就这么将消息泄露出去,看来必将失败。

    何进最终果然被得知消息的宦官们所杀,虽然袁绍等人随即带兵杀尽宦官,但由于朝廷内部的严重内斗,胜利果实被外部军阀董卓所摘取。董卓执掌朝政之后,肆意妄为,尽管董卓上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其共谋大事,但曹操深知董卓为虎狼之辈,于是曹操便更改姓名,从洛阳逃出。

    曹操虽然年少时颇为顽皮,但他的兴趣却颇为广泛,对文武两方面都有所猎及。一方面他对武学方面十分喜爱,自幼就在武艺上面有所小成,甚至凭此刺杀张让,另一方面他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曹操在年少时就已经文涛武略,文武皆有所成。他在担任洛阳北部尉和济南相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政治才能,在讨伐黄巾起义的行动中也表现出了很优秀的军事天赋,但很可惜的是那个时期的大汉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虽然曹操对大汉很忠诚,自己也很有本事,但单凭个人之力实在是无可挽回了,董卓进京之后更是几乎毁灭了汉王朝最后的一丝希望。

    对于袁绍、曹操那些士大夫而言,如果说宦官们不是正常人的话,那么董卓他们根本就不算人了。整个西凉军军团就是一群野兽,董卓就是吃人的百兽之王老虎,他的那些手下们就是豺狼走狗。董卓来到洛阳之后,逐步控制了全国的兵马大权,独擅朝政。他完全无视朝廷的权威、皇室的尊严,将法规礼仪视为无物,擅自废立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将年长的了汉少帝刘辨废掉,强行拥立年幼的陈留王刘协。

    除此之外董卓还**后宫,不管是宫中的侍女还是先帝的妃子们都被董卓强行占有。更加令人无法忍受的事,董卓还喜欢大摆宴席,并且在宴席上以杀人为乐,断手、断脚、挖眼这些都是小意思,甚至董卓还会命人将他人倒挂起来,布条缠绑全身,然后再涂上油膏,活活将人烧死,画面之残酷令人无想像,手段之残忍无法令人相信。董卓入京以后,作恶之多,罄竹难书,作恶之深,深渊难及。

    这个时候,天下有名有志之士纷纷以反董为己任,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也都先后想尽办法从董卓的魔爪之下逃出。

    魔王已经降临,舞台已经搭好,谁来挽天倾,这时正是勇士们登场的时候了!

    注1:这部分记载多出自《魏书》,以曹魏为正统,对曹操多为称赞,立场倾向很明确。

    ;
………………………………

第011章 冤啊!吕伯奢

    在曹操逃离洛阳之后,根据《三国演义》上的描述,一共发生两件的事情。一件事是陈宫在中牟县把被捉的曹操救了出来,放弃了当县令追随曹操一起逃跑,另一件事是曹操跑到他父亲的老朋友吕伯奢的家里,然后吕伯奢盛情款待曹操,结果一家人反被多疑的曹操所杀,陈宫也因此离开曹操。这两天事情都是在历史上有迹可循的,中牟县的事情在《三国志》上有明文记载,吕伯奢的事情也在裴松之的注里也有三处记载。

    中牟县的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曹操那时候改名换姓;向东走小路离开洛阳逃往家乡。他在出虎牢关途经中牟县的时侯;不小心引起了当地亭长的怀疑;被抓回县城。但城中有人暗中认出了他(有记载是功曹);为他求情使得曹操最终被释放。在历史上这个事情并没有陈宫的什么事,陈宫是在后来曹操成为东郡太守之后才来投奔他的,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也当然和吕伯奢事件没什么关系了。

    中牟县的事情和吕伯奢的事情按照裴松之的注里的顺序应该是吕伯奢的事情发生在前,但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吕伯奢家的事情一共有三处记载,但都不尽相同,甚至于互相矛盾,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第一处是《魏书》的记载。“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意思是曹操与随从路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伙同宾客打劫曹操抢他的马和物品,曹操反击,自己一个人就杀掉了数人。

    第二处是《世语》的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第三处是《孙盛杂记》的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这些在裴松之的注里是对第二处记载的一个补充。

    在这三处记载中,《魏书》里的记载表示曹操是因为正当防卫而杀人,《世语》和《孙盛杂记》则表示曹操是因为多疑而杀人,综合而言曹操杀了人是确定无误的,我们需要确定的是曹操杀人的动机。

    在《三国演义》里的记载中,曹操因为刺杀董卓而被董卓下令天下通缉,在逃往家乡的过程中曹操借宿于吕伯奢家中,尽管遭到了伯奢家里盛情款待,但曹操依然怀疑伯奢将自己出卖给了董卓,遂将其一家杀害。但我们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反而是董卓拜曹操为骁骑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