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三国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麾下的七健将、八健将也不过是后世的传言而已,完全无法证实了。
但从已知的历史资料来看,高顺应该毫无疑问的是第二梯队的,《资治通鉴》上明确记载了高顺是吕布麾下的中郎将,他的忠诚和能力更都是有目共睹的。
《英雄记》中不仅记载了高顺平定了郝萌之乱,他还曾经组建过名为陷阵营的精锐部队,吕布一度还将其夺取给了魏续,直到战时才还给高顺,但就算这样,高顺也没有怨恨谁。
在历史上高顺还击败过夏侯惇,打败过刘备,而现在被人们认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则在当时虽然不是完全的默默无名,但至少在吕布麾下时张辽的地位是无法和高顺比的,战绩和功劳更是远远不如了。
只不过张辽投降了,高顺对于吕布死忠到底而已。
说到底,高顺跟错了人。
姓名:高顺
属性:统率(a-)在**作战中先后击败过郝萌、夏侯惇和刘备,曾经组建陷阵营
武力(a-)有记载历史上就是高顺斩杀了郝萌
谋略(b)这仅表明了高顺不光是一名有勇的大将,历史上高顺也多次劝解过吕布,可惜吕布不听
总评价(b)虽然高顺能力不低,但他并不是三国时代的核心人物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将领
官职:中郎将
生卒:---199(农历198,西历199,后吕布、陈宫相同)
出生地:未知
主要经历:
年---199年追随吕布东征西讨,为吕布先后击败过郝萌、夏侯惇和刘备,最终随吕布一并死去
总结:高顺有着甚至在张辽之上的大将之才,为人更是忠诚,可惜被吕布糟蹋了。
………………………………
第048章 最初的谋士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是第一个追随曹操的谋士,在曹操东逃的路上救下了曹操并且被其折服,但后因为吕伯奢之事离弃了曹操,所以现在不少人因为《三国演义》都认为陈宫对于曹操的影响匪浅。
而历史上的确有资料证实有曹操东逃被抓之事和吕伯奢之事,但实际上这两件事和陈宫都没有什么关系。可这并不代表着陈宫就对曹操不重要了,实际上在三国历史上,我个人认为陈宫对于曹操的影响要远比《三国演义》中大得多,《三国演义》实际是减弱了陈宫对于曹操的影响。
在三国那个时代,如果你想要几名武将追随你,那你只需要领过兵打过仗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麾下有几名谋士,那么需要至少成为一方领主(有地盘、有部队)才有这个资格,等级一般最低是一个郡的太守,最好是一州的刺史、州牧乃至以上。
一般可以称得上谋士的人都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想要他们看上你,地位是必不可少的,最低你也是要拥有过一定程度的地位。而如果你只是一名单纯的将领,那么你麾下也最多只会有将领,谋士什么的一般就不要想了。
所以曹操在被袁绍推举为东郡太守之后,陈宫和荀彧才会来投靠曹操,而之前曹操身边只有一些亲戚武将而已,陈宫和荀彧也是历史上投靠曹操的第一批谋士,更是对于曹操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批谋士。
那么陈宫和荀彧谁是第一个投靠曹操的呢?我个人倾向于陈宫,理由两个字——距离。
在地图上东郡离冀州是很近的,所以荀彧在决定离开袁绍后,可以很快的就到曹操那边,而那时陈宫在哪里呢,陈宫是武阳人,而武阳是东郡下面的一个县。
历史上曹操在成为东郡太守后陈宫就决定出仕辅佐曹操,而荀彧只知道是在初平二年(191)弃袁投曹,所以相比而言陈宫比荀彧更早投靠曹操的可能性更高。
光时间早说明不了什么,但陈公台不仅仅是投靠曹操的时间早。历史上曹操会善待陈宫的老母和子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初期陈宫对于曹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就是陈宫把曹操推上了兖州牧的位子。
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兖州群龙无首,一般情况下是应该由朝廷再派一个过来(实际上也的确派了金尚),前面的荆州刺史王睿死后就是董卓朝廷派了刘表去当,后来扬州刺史陈温死了,李郭朝廷也派了刘繇,当时天下刚刚大乱,朝廷的威严还是存在的。当然也有其他的情况,像陶谦死前就指令刘备继承,刘焉死后也是由他儿子刘璋继承。
但有一个人不是这么想,那个人就是陈宫。尽管刘岱没有把兖州拜托给曹操,曹操和刘岱也不是亲戚关系,朝廷也没命令曹操当兖州牧,但陈宫就是认为这对于曹操而言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于是陈宫跑去见曹操,对他说到:“兖州现在没有主人,而且还与朝廷断绝了交通,请让我陈宫去往兖州的官员哪里交涉,让曹公您来做兖州牧,您可以以兖州作为您夺取天下的基础,这里将会成就您的霸王之业。”曹操听完之后很高兴,于是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陈宫。
陈宫也不负曹操所望,来到兖州治所后,就对兖州别驾、治中说到:“现在天下大乱四方分裂,兖州无主;而曹东郡是这个时代的天命之才,如果以他为兖州牧,必然能安民一方。”那时鲍信等人本身就对曹操有好感,于是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
就这样,曹操被众人推举成为了兖州牧。
兖州牧的地位对于曹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东郡太守不过是一个起点,但兖州牧已经标志着曹操正式有了争霸天下的基础,否则曹操和袁绍的附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陈宫在此之后和曹操的关系可以说是再次升温,那时不管曹操也好陈宫也罢,都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两人后面的结局。
陈宫最终还是背离了曹操,但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曹操对兖州士族的大清洗杀死边让的那一刻,还是曹操血洗徐州的那一刻,或者兼而有之。
在三国时代,清洗士族和屠杀无辜是非常犯忌讳的,董卓为什么得不到士族的效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杀戮过多,董卓杀士族杀无辜,而现在曹操也杀士族杀无辜,这在陈宫看来曹操又和董卓有什么区别呢?
陈宫可能是在后悔自己推举曹操为兖州牧吧,所以才害死了自己的好友边让,于是他准备自己改正错误,所以他选择了杀死魔王董卓的大英雄吕布,希望吕布再次杀死“恶魔”曹操。
可惜陈宫又选错了人。
当他选择吕布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在《英雄志》上记载陈宫曾经和郝萌暗中谋取吕布,投靠袁术,最后郝萌被高顺所杀。
历史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陈宫连曹操那种人都合不来,又怎么可能会看的上吕布呢?他一开始只不过不了解吕布罢了,就像陈宫开始投靠曹操一样。但和荀彧比起来,陈宫看老大的目光就差多了,先选了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曹操,又挑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英雄吕布,最后还和那个只有虚名的袁术勾搭,在三国历史上那么多的谋士中挑老大的表现没有一个人能比陈公台更差了。
陈宫最终宁死也不吃回头草,曹操流着泪将他杀死。
姓名:陈宫
属性:谋略(b)历史上陈宫并没有真正的表现出顶级谋士的水准,但这有吕布的一部分责任。
统率(c)陈宫在历史上是有将领和谋士的双重身份的,这里仅表明陈宫还是一位大将
外交(b)历史上陈宫对兖州官吏的交涉使得曹操成功的当上了兖州牧
总评价(a)陈宫参加了很多的历史大事件,影响力不低
别名(称号):陈公台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将领、谋士
家庭出身:兖州士族
生卒:---199
出生地:兖州东郡武阳县
主要经历:
年-192年历史未记载
192年-194年出仕辅佐曹操,将曹操推上兖州牧的位子
194年-199年背叛曹操投靠吕布,力主将吕布迎入兖州,最后被曹操所杀
总评:陈宫选老板,全是泪。
ps:陈宫叛曹投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
………………………………
第049章 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为什么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是因为他战绩辉煌吗?不是!
历史上吕布作为统帅时,可是败多胜少的。
在孙坚击败了董卓的主力大军后,董卓派吕布留守洛阳,面对强敌孙坚,尽管有城防之力,吕布还是不敌,丢了洛阳;
在长安防卫战中,王允非常信任的将军队都交给了吕布让他守卫京都长安,吕布自己实际上也尽力了,但最后还是没守住。有记载董卓死后一个月,李郭联军就打下了长安,而且城破之后吕布还和他们打了巷战,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吕布丢城的速度有多么快。当时吕布还和郭汜在城下发生了一次单挑,吕布差一点就把郭汜结果了,这是三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单挑,可能也是唯一一次。不过信任吕布的王允最终还是死了,天子也再次落到了西凉军手里;
在与曹操的兖州之战中,吕布虽然本来兵力不多,但他在得到陈宫、张邈等人的支援后实力也已经大大的增强了,在前期与曹操作战中吕布也是不落下风的。可是吕布面对着诸多不利条件没有坚持下去,而曹操坚持下去了,所以吕布输了,在占据先手的情况依然输给了曹操,而相信他的张邈、张超等人均被杀,甚至被灭了族;
虽然吕布在兖州之战中输给了曹操,但就表现而言,吕布可以说是很出色了。
在徐州牧刘备收留吕布之后,吕布反而在刘备和袁术僵持时,靠着偷袭了徐州治所下邳从刘备手中夺得了徐州;
后面又在刘备没恢复实力的情况下把刘备给赶出了徐州,刘备也因此被迫投靠许昌朝廷;
吕布又背信弃义的和袁术毁约,还间接杀死了袁术的使者,导致袁术派张勋率大军来伐,后来吕布用陈登之计反间了杨奉才得以扭转局势,最终大获全胜;
但转个头面对臧霸的坚城,吕布就无功而返;
在曹操讨伐徐州时,吕布出城作战均败,连麾下大将成廉都被曹操俘虏。在守城战中吕布更是毫无作为,最后是自己放弃了希望,向曹操投降,导致兵败身死。
吕布作为大将时也被明确记录参加了讨伐孙坚的阳人之战,但这一战由于西凉军内部不和,导致惨败给了孙坚,西凉军将领华雄也被孙坚枭首。
后来吕布又投靠袁绍,与袁绍联合讨伐黑山军,并且出力甚多,最终取得了胜利。
历史上董卓和孙坚在诸陵墓间的大战虽然没有明确记录,但吕布也应该是跟随着董卓参加了这一战。
吕布作为一方统帅参加的战役战争有记载是八场,其中三胜五负,作为大将明确参加的有两场,一胜一负,但推测应该还有一负。
而且在这些场战役战争之中,吕布面对孙坚、曹操等强敌是一场没赢,就算打赢了刘备,也是靠着背叛偷袭和军力优势,虽然说也赢了兵力强大的袁术,但那时已经没有了孙坚、孙策的袁术集团本身军事实力就不是很强。
吕布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军事水平不差但也并不是很出色,基本上没比刘备、袁绍等人强多少。
当然,吕布之所以会被认为是三国第一猛将,和他的军事水平并没有多大关系,历史上也没有多少人认为吕布是一个顶级将帅,他第一猛将的名头是靠着本人武力的强大确立起来的。
在《三国演义》中,个人武力的强大与否是非常好判断的,只要看看那名武将的单挑水准怎么样就行了,吕布也正是因为被记载了秒杀了众多敌将,以及三英战吕布和独战曹操麾下多名健将等传奇事迹而被广大群众所认可。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战争的本质可不是单挑,而是群殴。
在一些部落或小城邦战争中,双方都无法承受大规模人员伤亡时,这个时候单挑是有必要的。在春秋时期之前,中国古代的确还有着仪式战争的存在,但在战国之后,已经逐渐完全被动辄数万的大兵团作战取代了,那时将领们看重还是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
实际上就算是吕布和郭汜的单挑都可能是有原因的。吕布背主杀父在那时是很被那些西凉军将领看不起的,大多数的西凉人都对于吕布是恨之入骨,郭汜作为董卓的一名老部下,由于报复心切,主动对吕布提出了单挑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吕布实力强又不怕,两人可能就因此干了一架,这也是我查了那么多的三国时期资料,唯一一次被明确记录的单挑事件。
一名将士的命运基本上都是战死沙场,而夺走他们性命也往往都是杂兵,毕竟到了战场之上,只有自己的同伴和该杀死的敌人的分别而已。在三国时期大规模交战中,单挑这种事情基本是不存在的,也没有存在的理由。
尽管在历史上吕布没有因为复数次的单挑而表现出强大的个人武力,但吕布的确是一个极强的猛将,这在三国时期也是公认的。
历史上董卓因为吕布的勇武而认他做义子,让他守在左右;袁绍也曾经因为吕布之勇而对其起了戒心;曹操更是说过:“缚虎不得不急也。”将吕布比做老虎。
除了这三人明确表现出对吕布之勇的认可外,丁原、张邈、袁术、张杨等多人也都是隐隐认同这一观点。
历史上吕布就因为善长骑射,膂力过人,而被称为“飞将”。
在吕布离开袁绍后,袁绍曾经派人追杀吕布,但袁绍的士兵们却因为惧怕吕布的勇猛都不敢靠近他,吕布之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还有辕门射戟之事,吕布在调停袁术和刘备的战争中,令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然后一箭就射中了戟上的小支,充分表现出了个人武力的强大。
在下邳被曹操包围时,吕布还曾经绑着自己的女儿趁夜杀出城,最后在箭雨下活着回去。
在吕布之后,三国时期虽然还有关羽、张飞、马超、许褚、赵云、典韦、孙策等诸多猛将,但他们在个人武力这一块都只能说接近过吕布的水准,能与吕布同齐基本没有。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并不仅仅是吹嘘而已,吕布个人武力能说当时天下第一,但最多也就只能是那时的第一猛将,和项羽还是无法相比的,就不说军事水准了,根据历史资料武力上霸王也是远远强于吕布的。
ps:赤兔马在历史资料上是有记录的,但也就如此了。这几天收藏增加的好快,我记得两三天前才30左右,现在已经60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
………………………………
第050章 失败的吕布
《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为三姓家奴,正史上虽然基本没有这事儿,但吕布真的也没比三姓家奴好到哪里去?
就不说吕布为虎作伥,挖人坟墓的事情了,单单就说在西凉军集团中,历史上有记录董卓的义子只有吕布一个人,而吕布又有中郎将的身份,这意味着实际上吕布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很高。
在董卓的西凉军集团中,前文也提过了第二梯队是那些中郎将们,分别是吕布、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几个人,而董卓的长子又死的早,其他的儿子年龄都还小,所以当时既是中郎将又是董卓义子的吕布几乎已经成为了西凉军的二号人物。
这点从董卓对这些西凉军大将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在被孙坚击败之后,董卓退回长安,派董越驻醒池,段煨驻华阴,牛辅驻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分布在各县,以抵御关东的军队,只有吕布留在董卓的身边,虽然董卓这个决定这一方面有让吕布保护自己的原因,但一方面未尝不是对吕布的重视。
历史上董卓虽然脾气暴躁了点,但他对吕布是不差的,已经有了把吕布作为自己继承人的意思,否则也不会认吕布为义子了。
可惜的是董卓把吕布当儿子,吕布没有把董卓当父亲。
就像当初吕布在董卓的诱惑下杀死一手提拔他的老上司丁原一样,吕布也在王允劝说下结果了董卓,这对于董卓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讽刺的结局。
历史上关东诸侯中不待见过吕布的人一共有三位,分别是袁术、袁绍和曹操。
吕布逃出长安之后一开始是准备去投奔袁术,但袁术嫌吕布反复无常,拒绝了他。后来袁术的地盘一度扩大到豫州和扬州,甚至还有徐州南部的一部分。最后不管怎么说,袁术也做一把皇帝。
袁绍一开始接纳了吕布,但觉得吕布胃口太大,又放了他。袁绍在此后彻底打败了公孙瓒,逐渐控制了北方的幽州、冀州、青州、并州,成为北方的霸主,一度是中原大地上实力最强的诸侯。
曹操则在徐州拒绝了吕布的投诚,将其直接杀死。而曹操日后打败了袁绍,成为了三国时代最为强大的诸侯,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根基,甚至距离一统天下也只有那么一丁点的距离。
相反,和吕布交好的诸侯可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张杨和吕布很早就有交往了,两人交情很深,张杨也在吕布危难时帮助过他,后来曹操讨伐徐州,张杨也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但也因此导致他被部下所杀。
张邈、张超兄弟迎吕布作兖州牧以对抗曹操,结果吕布兵败,张邈在向袁术求援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而张超带着家属死守雍丘,最终雍丘被曹操攻破,张氏一族被曹操灭族。
刘备则为报恩收留吕布于徐州,结果吕布反戈一击,反而从刘备手中夺走的徐州,后来更是把刘备赶了出去。但这也使得刘备恨死了吕布,力劝曹操杀死吕布,并且最终导致吕布丧命,这也是一报还一报啊。
袁术则和吕布分分合合,建安三年(198)两人再次和好,但仅仅一年后袁术就变得连北归都办不到,还很快被旧部所抛弃,最终吐血而死。
曾经排斥吕布的人,袁术最少也是当了皇帝,袁绍也一统河北曾经为诸侯最强,曹操更是差一点统一天下。反而是丁原、董卓信任吕布却最终被吕布所杀;王允将吕布视为左膀右臂,结果功败垂成身死洛阳;张杨、张邈对吕布亲近,两人均被部下所杀;最后吕布联合袁术,袁术随即身死国灭;结果只有收留吕布的刘备下场最好,仅仅是丢了徐州而已,不过那时徐州已经基本是刘备的全部家当了。
很讽刺的是刘备劝曹操杀死吕布后,日后却成为了能和曹操相对抗的一方诸侯,甚至成就了帝王大业。
接纳过吕布投靠,并且善待他的诸侯包括丁原、董卓、张杨、刘备、张邈以及掌控朝廷的王允和后来的袁术在内共七人,丁原、董卓都被吕布直接杀死,张杨为了援救吕布被杀,张邈选择吕布身死族灭,王允重用吕布,结果吕布不敌李郭联军,导致王允下场凄凉,刘备收留吕布导致自己再次流浪,后来吕布放弃朝廷投靠袁术,袁术也是自我灭亡。
除了袁术的失败和吕布关系不算大以外,其他六位大佬的失败和死亡都和吕布脱不了关系,要说吕布是“大佬杀手”也一点不为过。
历史上亲吕布者亡,斥吕布者昌。
就从这一点来看,吕布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而吕布之所以失败和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1不能坚持。吕布历史上两度输给曹操都是输在了这一个点上,兖州的时候就不说了,在徐州的时候陈宫前面已经对吕布说过了曹操远道而来,不能持久,曹操军那时实际上就已经很疲乏了,都是在硬撑了,而且还有袁绍的威胁,吕布如果在下邳咬咬牙死不投降,曹操真未必打的下来。
2有勇无谋。吕布在历史上是骁勇而出名的,但他的无脑更出名,比如被陈珪和陈登父子耍的团团转。
3反复无常。吕布在历史上反复无常的事情太多了,这也导致了他把盟友都推到了一边,徐州被围后,袁术就在旁边,吕布投降后,刘备坑死了他,但又怪谁呢!
吕布这个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幼稚,怎么有好处就怎么来,所以为了更好的前途他杀了丁原,由于被董卓压制就杀了董卓,不想寄人篱下,就夺了恩主刘备的徐州,觉得袁术不好就和袁术决裂,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反复无常呢?
4猜忌多疑。一个是高顺的事,吕布因为猜忌知忠不用,另一个是侯成的事,最终导致部下背离。
在人品这一块,吕布和他的义父董卓有的一拼,吕布是幼稚,董卓是狂傲。
姓名:吕布
属性:领导力(b)作为一名君主,吕布有一定的野心,也有一定的能力,但他的性格毁了自己
统率(b)吕布本人的战绩实在称不上是顶级统帅
武力(s-)三国第一猛将名副其实
政治(c)吕布这方面很一般的,历史上完全没有表现
总评价(a)吕布虽然有三国第一猛将的美称,但他还不算那个时代的核心人物
别名(称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