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炕平砭螅跤至统⑷蚊馁鹬荽淌方鹕薪鹬荩谏骄湍闲倥才删г欢懿倩魍嗽醯热酥螅佩恪⒊鹿诓懿偬址バ熘葜史⒍磁眩啦冀胭鹬荩贾虏懿俸吐啦荚谫鹬萁徽匠荒辏诩浠狗⑸舜蠊婺5幕仍郑怀酥猓芴址リ昂橐彩窃谫鹬莸亩ぁ

    兖州在历史上已经够乱了,但豫州这个地方可以说要比兖州还要乱,在董卓之乱后,该地至少出现过七位刺史或州牧,其中包括黄琬、孔伷、周昂、孙坚、孙贲、郭贡和刘备,袁术、袁绍、陶谦、曹操、刘备、吕布、郭贡等数个诸侯都对豫州有过意图,甚至占据过豫州,他们之间围绕着豫州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且豫州也是黄巾军最大的盘踞之地之一,出名的就有、何仪、刘辟、黄邵、何曼、龚都(共都)等数人,每人麾下都数万黄巾众。曹操控制豫州后,稳定了该地区的局势,把都城迁到了豫州的许昌,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新的大本营。

    徐州在三国历史上和曹操则有着血仇,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死在了徐州人手里,此后曹操四度讨伐徐州,除了最后一次速战速决,没有时间,其他三次都是把徐州屠成了血河。第一次曹操讨伐徐州陶谦,据记载有数万乃至数十万人被曹操军驱赶到泗水河中淹死,第二次讨伐徐州也把所过之处屠戮一空,后来曹操讨伐吕布更是把彭城屠了城。

    徐州在被曹操控制之前,就已经经历了陶谦、刘备、吕布三任主人,更是被诸多诸侯所窥探。而且徐州还是黄巾贼的频发之地,陶谦到徐州后就大举镇压过黄巾运动。袁术和刘备、刘备和吕布、吕布和袁术都围绕着徐州发生过多次战争,徐州到了公元一世纪末已经基本被打残了。

    曹操后期从张绣手中获得了荆州的南阳郡,而此地也是战乱频发之地,历史上先是被袁术所控制,而后被刘表收回,又被张济入侵,刘表为了安抚张济死后的余党,让他是侄子张绣管理南阳,但曹操集团四度入侵此地,尽管张绣和刘表后来守住了,但也是损失很大。

    袁术死后,曹操派人接管了扬州的淮南一带,当时江东已经被孙策所占据,而淮南一带则因为袁术称帝、灾害频发而不负重担,民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到了袁术后期甚至无法保持其正常的运作,迫使袁术放弃了自己的根基之地。

    除了兖州、豫州、徐州、荆州南阳、扬州的淮南之外,曹操的地盘还包括了司隶以及的一部分,但总体上都是饱经战乱之地,被战火破坏的非常严重。

    在官渡决战之前,天下已经乱了有快十年,早就没有安稳之地,那时袁绍的地盘情况也不是很好,但相比曹操而言还是好了不少,所以综合来讲袁绍的实力还是在已经掌控天子的曹操之上。

    ;
………………………………

第047章 大战之前

    官渡决战之前,袁绍集团内部为了对抗曹操也是进行了一番严肃的商讨,其结果是袁绍没有改变心意,亲率大军讨伐曹操,而主张缓缓而动,进行持久战的沮授则遭到了排斥。

    袁绍消灭公孙瓒之后,他回到冀州,挑选了精兵十万,良马万匹,打算直接攻打许都。他以审配、逢纪统管军事,以田丰、荀谌和南阳人许攸作为主要谋士,以颜良、文丑作为将帅。

    此时,袁绍军中关于如何对付曹操,也是进行一番争论,当时沮授主张稳妥的策略,缓缓而行,相反郭图、审配等人支持袁绍的做法,力图速战速决,立刻消灭曹操。

    当时沮授对袁绍劝道:“近来讨伐公孙瓒,连年出兵,百姓疲困不堪,仓库中又没有积蓄,赋税劳役正多,这是国家使人深为担忧的事情。我们应当抓紧农业生产,使百姓士卒休养生息。先派遣使者将消灭公孙瓒的捷报呈献天子,如果捷报不能上达天子,就可以上表指出曹操断绝我们与朝廷的联系,然后出兵进驻黎阳,逐渐向黄河以南发展。同时多造船只,整修武器,分派精锐的骑兵去骚扰曹操的边境,使他不得安定,而我们以逸待劳,这样三年之内就可安坐而定天下。”(注1)

    郭图、审配说:“兵书上的方法,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比敌人多五倍就进攻敌人,力量相当就可以交战。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操,其势易如反掌。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就难对付了。”

    沮授说:“消除祸乱,诛除强暴,这是符合道义的军队;仗恃人多,凭藉强大,这称为骄傲的军队。仁义的军队没有敌手,骄傲的军队先就灭亡。曹操拥戴迎接天子,在许都建造皇宫。现在发动全部兵力南攻曹操,就违背了义。而且克敌制胜在于谋略,不在于力量的强弱。曹操法令已经施行,士兵精强干练,不是公孙瓒那种等着被包围的人。现在丢弃万分安全的谋略,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军队,我私下为您感到恐惧。”

    郭图等人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算不义;况且派兵攻打曹操,还怕找不出理由!再说,主公的部队精强勇猛,将领士兵都想着奋力,如果不抓住时机早早决定大业,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上天赐给而不去获得,反而受到上天的谴责’。这是越国所以称霸,吴国所以灭亡的原因。监军的办法,在于坚持稳妥,而不是根据形势把握时机的权宜之计。”

    袁绍遂否定了沮授的看法,而采纳郭图的意见。郭图等人借此机会说沮授的坏话:“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他逐渐强盛,用什么办法控制他呢?臣下与君主权力一样,国家就灭亡,这是《黄石》书中所忌讳的。再说,统率外面军队的人,不宜参预内政。”

    于是袁绍就把沮授所统领的军队分为三部分,由三位都督指挥,派沮授、郭图与淳于琼各统一军。当时除了沮授之外,骑都尉、清河人崔琰也在劝阻袁绍,他说到:“天子在许都,民心倾向于那边,不能进攻!”袁绍不听。

    当时袁绍已经准备速战速决,毕功于一役,力求一次性消灭曹操,而排斥了主张持久战一派的沮授等人,转而重用郭图、淳于琼等人。

    在袁绍消灭公孙瓒之后,北方虽然没有完全一统,但已经没有了能威胁到他的势力,而当时地处中原腹地的曹操发展迅速,又有大义的名分,已经必须有所限制,不能在放任曹操发展下去了。

    曹操当时不缺地盘,不缺人手,缺的就是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他麾下已经有了兖州、豫州、徐州,再加上其他一些零碎的领土,差不多也有了四州的地盘,领土不比袁绍少。

    而在人才方面,曹操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当时袁绍麾下虽然也是人才济济,文有沮授、田丰、郭图、荀谌、许攸、审配、逢纪、崔琰,武有张郃、颜良、文丑、高览、淳于琼、刘备。

    而曹操当时手下有多少英雄人物呢?

    其文臣谋士中以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五人为首,这五个人后世被称为三国前期曹操麾下五大谋士,悉数均为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和一流谋士,此外还有董昭、任峻、毛玠、满宠、陈群、陈登、袁涣、钟繇、刘晔、卫觊等一干人才。

    而将领中曹操的亲族中就有曹仁、曹纯、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惇、夏侯渊七员大将,除此之外,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还有乐进、史涣、于禁、李典、吕虔、韩浩、臧霸、孙观、许褚、李通、徐晃、刘勋、朱灵、张绣、张辽、关羽等外姓优秀将领。其中徐晃、张辽、乐进、于禁都被后人列入曹魏五子良将之中,关羽更是后世名将。

    这里列举的虽然只是曹操、袁绍麾下比较重要的一些部下,但已经可以看出来曹操集团当时人才的质和量均比袁绍强出一节,两者根本没法比。

    当时曹操弱在领地在战火中破坏的要比袁绍那边厉害的多,所以缺乏足够的粮草和后勤支援,无法调动更多的军力,但在潜力方面是在袁绍之上的,如果让曹操继续正常发展下去,曹操迟早会追上袁绍,成为比袁绍更为强大的诸侯,这点和当年公孙瓒和袁绍的情况非常类似。

    所以在袁绍集团内部的商讨之中,袁绍是必须出兵攻打曹操的,不能再给曹操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了。而且沮授“冀州对”中第二步正是迎回天子,取得大义,讨伐曹操也符合袁绍集团长期的战略要求。

    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打,是应该倾尽全力,孤注一掷,还是应该缓缓而行,将敌方的劣势不断扩大,再给予致命一击。

    而关于这一点,当年的公孙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注:《献帝传》中记载田丰此时和沮授是一起向袁绍提议的。

    ;
………………………………

第048章 是缓是急

    历史上在袁绍阵营之中并不是只有沮授一人持有持久战的观点,田丰也是支持这一点的,为此他在沮授之后再次向袁绍提出了这一意见,却反而被袁绍打入大牢。

    当初田丰劝袁绍站在曹操讨伐刘备时,趁机出兵攻打许昌,但袁绍没听,反而等到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都逃到了北方,曹操也返回官渡了,袁绍这才准备出兵。

    这时田丰就对袁绍劝道:“曹操既然击败刘备,那许都就已不再空虚。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穷,兵马虽少,却不可轻视。现在,不如按兵不动,与他长期相持。将军据守山川险固,拥有四州的民众,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

    然后挑选精锐之士,分出来组成奇兵,频繁攻击敌人薄弱之处,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们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们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心生产,而我们没有劳苦,敌军就已经陷入困境,不到三年,就可坐等胜利。现在放弃必胜的谋略,而要以一战来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后悔就来不及了。”

    但那时袁绍已经对田丰有意见了,所以不听其言,而田丰极力劝阻,冒犯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是沮授一伙的,就给他戴上刑具,将田丰关了起来。

    就此,无人再敢有异议,袁绍随即发兵讨伐曹操。

    沮授和田丰是袁绍军中的缓战派,倾向于与曹操进行持久战,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但两人一个被袁绍消减权力,一个被打入大牢。

    那么当时对于袁绍而言,到底那个策略更为正确呢?是速战速决还是缓缓而行?或许回顾一下当年公孙瓒和袁绍界桥之战前的形势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帮助。

    当时公孙瓒的情况和袁绍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极为类似,那时袁绍刚刚夺得冀州,立足未稳,但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公孙瓒虽然当前有着强大的军力,但后续发展潜力并没有袁绍大,如果坐视袁绍发展,必然被袁绍所超越。

    但袁绍在那时是反董联军盟主,声望崇高,而且他占有冀州之后实力并不弱,公孙瓒虽然强,但和袁绍基本是一个档次的诸侯。

    当年公孙瓒也同样面临了袁绍现在的情况,并且做出和袁绍一样的选择,而那年的那一战就是界桥之战,然后公孙瓒输了,然后形势逆转,然后公孙瓒再也没能爬起来,一直被袁绍所压制。

    可以说在官渡决战之前历史已经有过类似的例子了,但袁绍明显并没能引史为诫。

    沮授和田丰都很明白与曹操直接决战的风险,如果赢了的确很爽,但如果输了,那么情况就会发生逆转,毕竟袁绍总体上比

    曹操强的有限,双方是一个级别上的诸侯,曹操的潜力要比袁绍大,输了决战后,袁绍不仅会损失很大的军力,其势头也会被打断,将会无法再次压制曹操,占有天子大义的曹操将会后来居上,就像当年袁绍转而压制公孙瓒一样的转而压制袁绍。

    但相比之下袁绍的情况还是要比公孙瓒好多了,毕竟公孙瓒还有刘虞的限制,很多事情他自己都未必能做主,而袁绍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公孙瓒毕功于一役也是没办法。

    可袁绍不是公孙瓒,他是真正的北方四州之主,上面是没有刘虞的。所以袁绍可以慢慢的收拾曹操。

    当时袁绍讨伐曹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大义的名分,毕竟曹操控制了天子,大义是在曹操一方的,而袁绍直接讨伐曹操那就基本和朝廷撕破了脸,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叛乱,这种行为是无法让他人认可的。

    所以沮授就向袁绍提议过,要先取得合适的讨伐曹操的名义,要做正义之师,而不是仅仅凭借力量强大就为所欲为。

    而且袁绍内部情况虽然比曹操那边好一些,但本质上来说是曹操那边情况太糟糕了,而不是袁绍这边的形势真的有多好,袁绍麾下冀州、幽州、并州、青州都已经经历了多次战火的摧残,袁绍军也是处于常年作战的状态,当时袁绍领地上士卒劳累,百姓贫苦,积蓄不足,可以是非常需要休养生息的。

    此时大举讨伐曹操会使得袁绍集团接近临界点,并不是一个稳妥的主意。

    当时袁绍需要限制曹操,但不一定非得消灭曹操,所以沮授和田丰都认为应该保守一些,先逐步恢复自身的实力,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以北方骑兵的优势频繁侵扰南方,使得曹操的领地内部无法得到足够恢复,而曹操处于中原,需要对付各个地方的诸侯,而袁绍地处北方,完全可以集中力量,长期下来其结果必然是曹操撑不住。

    沮授、田丰的主意是完全之策,可惜袁绍就是听不进去。

    而另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官渡之战袁绍从牌面上来说是完全能赢曹操的,但为什么沮授和田丰就是不看好呢?非常简单,打牌

    的人光有一手好牌是没用的,在对手不差的情况下,你不会出照样赢不了。

    历史上早在兴平二年(195)献帝流亡河东之时沮授就劝袁绍赶紧迎天子,但袁绍放弃了,最终让天子被曹操劫走,这也是曹操做大的开端;后来袁绍因为喜爱自己的三子袁尚,就准备把长子袁谭派出去,却又没明确让谁继位,沮授也是及时告知了袁绍这样做的风险,袁绍不但没听,还让其余诸子和侄子高干都领了一州;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后,袁绍开始后悔,田丰让袁绍趁曹操讨伐张绣时夺回天子,袁绍犹豫了,曹操知道此事后却面对着张绣和刘表的联军强行返回了许昌;袁绍消灭公孙瓒后,已经准备大举南下,当时曹操离开前线去讨伐徐州的刘备,田丰要求袁绍趁机出兵,袁绍却以自己儿子生病为由一直等到曹操打败刘备都回来了。

    所以沮授和田丰怎么可能对袁绍有信心啊!

    ;
………………………………

第049章 初战不利

    建安五年(200)袁绍亲率大军正式讨伐曹操,他让陈琳作了讨伐曹操的檄文,传遍州郡,指责曹操“豺狼野心,潜苞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灭中正,专为枭雄”,恐惧其有“篡逆之祸”,而自己作为正义的一方为了匡扶汉室、守护天子才出兵南下。(注1)

    袁绍对于这一战是信心满满,认为只要自己大军南下中原可以轻而易举的平定,但当时袁绍麾下的核心人物沮授可不是这么看的,而双方一开始的交锋也给了袁绍狠狠的一锤。

    在临行之前,沮授就非常不看好这一战,他认为曹操必胜,袁绍必败,于是他召集自己的宗族,把自己的家产分给族人,还叹息道:“如果实力能够保存,那么威势将无处不到;一旦力量被消灭,连自身也不能保全。可悲啊!”

    沮授指的是袁绍和曹操进行的是决定性的一战,袁绍已经压下所有的赌注,如果袁绍赢了,那么一切好说,如果输了,那就玩完了。

    他弟弟沮宗就问了:“曹操的兵马比不上我军,您为什么害怕呢?”沮授说:“凭曹操的智慧与谋略,又挟持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战败公孙瓒,但士兵实际上已经疲惫,加上主上骄傲,将领奢侈,估计全军复没,就在这一仗了。扬雄曾经说过:‘六国纷纷扰扰,只不过是为秦取代周而效劳。’这说的是今天啊!”

    沮授很明白曹操的强大,已经挟持天子的曹操不再是袁绍当年的麾下小卒了,现在的曹操已经可以和袁绍平起平坐,曹操集团的实力不容轻辱,沮授更明白袁绍的弱小,疲惫的士卒,骄傲的统帅和将领,正是所谓的骄兵必败。但可悲的是,就算他已经知道了结局,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正确的来说是沮授虽然有办法,但没人听他的,又有什么卵用!

    袁绍出兵讨伐曹操,进军官渡,一方面亲自帅兵到黎阳,另一方面则派大将颜良和淳于琼到白马进攻曹操麾下的东郡太守刘延。沮授看到袁绍准备把颜良派出去,立刻就劝袁绍说:“颜良性情急躁狭隘,虽然骁勇,但不可让他独当一面。”可惜袁绍不听,仍然让颜良控制部队。

    颜良作为袁绍麾下大将,非常骁勇,刘延渐渐不支,而面对颜良的攻势,曹操决定救援刘延,不能让其在黄河之南站稳脚跟。但当时袁绍兵力远远多于曹操,曹操军还没办法直接击败袁绍的大军,在这种情况下,荀攸站了出来。

    当时荀攸对曹操说道:“如今我们兵少,不是袁军的对手,只有分散他的兵力才行。您到延津后,做出准备渡河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必然向西应战。然后,您率军轻装急进,袭击白马,攻其不备,就可击败颜良。”

    曹操依计而行,假装准备渡河,而袁绍听说曹军要渡河,果然就分兵向西阻截。曹操于是率军急速向白马挺进,还差十余里,颜良才得到消息,大吃一惊,前来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作先锋,关羽望见颜良的旌旗伞盖,策马长驱直入,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下他的头颅而归,袁绍军中无人能够抵挡。于是,解开白马之围,曹操把全城百姓沿黄河向西迁徒。

    白马之战是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正式交锋的第一战,在这一战中袁绍不听沮授的建议以颜良为主将,而曹操听从荀攸的诱敌之计,声东击西,不仅成功的分散了袁绍的兵力,还打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

    而后则是关二爷作为先锋万军之中斩敌大将首级,杀了一个进出,直接击垮了颜良军的士气。沮授、荀攸作为当时的顶级谋士也是算无遗策,可惜他们主公差距太大了。

    就这样,曹操在与袁绍战争中取得了开门红,但袁绍和曹操之间军力的巨大差距仍然存在。

    当时除了荀攸之外,曹操麾下另一位谋士程昱也是表现非常出色。那时曹操原本派麾下振威将军程昱仅率七百人守原兖州治所鄄城,由于担心鄄城守卫力量不足,曹操打算给程昱增加二千名士兵。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程昱不答应,反而对曹操说道:“袁绍拥兵十万,自以为所向无前,看到我兵力溥弱,一定瞧不起,不会来攻。如给我增兵,则袁绍大军经过就不会不进攻,进攻必然攻克,那就白白损失您和我两处的实力,请您不必担心。”

    而袁绍则如程昱所料,听说其兵少,认为鄄城对自己后方没有什么威胁就没去进攻,事后曹操对贾诩说:“程昱的胆量,已经超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了!”

    颜良之死已经证明了沮授的先见之明,但袁绍不仅没有吸取经验,反而越加排斥沮授。

    袁绍看到曹操有所动作之后,要渡过黄河进行追击,来挽回颜良失败的面子,沮授劝阻他说:“胜负之间,变化无常,不能不慎重考虑。如今应当把大军留驻在延津,分出部分军队去官渡,如果他们告捷,回来迎接大军也不晚,如果大军渡河南下,万一失利,大家就没有退路了。”

    但当时袁绍已经听不进去沮授的任何话了,他没有理睬沮授的建议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反而直接大军压下,几乎倾巢而出。

    沮授看到袁绍这么玩,心中已经不报任何的希望,他在渡河时就叹息着说:“主上狂妄自大,下边将领只会贪功,悠悠黄河,我们能成功吗?”于是,感到无比失望的沮授决定称病辞职。但袁绍多小心眼的一个人,他不但不批准,反而心中怀恨,又解除了沮授的兵权,把他所率领的军队全部拨归郭图指挥。

    就这样官渡之战全面开战之前,袁绍集团中的二号人物沮授已经基本没有了相应的权力和地位,袁绍在把田丰关到大狱中后再次自断一臂。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其实早在开战之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
………………………………

第050章 决战序曲

    白马之战后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稳扎稳打,反而亲自率领大军南下,他的军队到达了黄河南方,在延津以南驻扎了下来,并派文丑、刘备再次挑战曹操。

    另一方面曹操部署军队也在南阪下安营扎寨,他率领少量部队派人登高观望袁绍的军力。观望的人下来后则对曹操说:“敌军大约有五六百骑兵。”一会儿,又报告说:“骑兵逐渐增多,步兵不可胜数。”曹操知道后不仅没有担心反而让自己的骑兵解下马鞍,放马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