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战中刘备虽然一度接近了许昌,但实际上因为兵力过少,所以总体对于曹操的威胁不是很大,最后只是占了一些小便宜就退军了,刘表之所以会派刘备出去,可能是因为张绣的叛变所以让刘备做一个投名状,并不是真指望刘备能取得什么战绩,刘备也是见好就收,给了刘表一个交代就退军了。

    但这确是刘表成为荆州之主之后第一次主动出击讨伐曹操,也是最后一次,此后刘表到死也没有主动出兵北上过了。

    据《九州春秋》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内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恒,刘备劝刘表趁机北伐,袭击许昌,但刘表没有答应。

    当时曹操已经平定了北伐四州,消灭了袁氏,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即将南下,然而曹操此时北上塞外,率大军出发之后,许昌防备也必然被消弱,而且乌恒距离许昌路途遥远,一旦有事曹操就算知道也无法及时回来,所以几乎是刘表最后一次机会了,但可惜的是,他仍然无法下定决心。

    据《汉晋春秋》记载,曹操从柳城回来之后,刘表非常懊恼,对刘备说到:“我没有听你的话,结果失掉这个大好机会。”

    刘备则安慰刘表:“如今天下分裂,战争不断,以后还会有机会的,难道这会是最后一次吗?要是能不放过以后的机会,则这次也不足以遗憾”

    然而现实是那就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徐庶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后在荆州避难,投靠了刘备。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

    据《魏略》记载,徐庶本来叫徐福,从小喜欢行侠击剑。中平末年,徐庶曾经被人报仇,而后用土**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后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气节去求学。

    刚开始在学院时,诸生听闻他曾经做贼都不肯和他在一起,而徐庶则谦恭早起,常常独自打扫,专心学习,得以义理精熟,当时只有同郡石韬和他关系好。初平时期,天下大乱,中原战争连连,徐庶和石韬便一起南下客居荆州,并且在荆州和诸葛亮成为了好朋友。

    刘备依附刘表后,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徐庶遂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后来就是徐庶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荆州是刘备流浪的终点,在之前刘备先后投靠了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和袁绍五路诸侯,颠沛流离,尽管两度占据徐州,却从没能站稳该地,就被吕布和曹操先后赶了出去,等到了荆州的时候,刘备已经年过四十了。

    这个时候刘备仍然一无所成,而且还必须寄人篱下,他那时心中是无比苦闷和忧愁的,但上天从来都不会辜负有心人的,在荆州刘备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诸葛亮,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规划的未来则给了他明确的目标,此后刘备再也不用迷茫,荆州也成为了他流浪生涯中的最后一站。

    荆州是刘备自徐州之后获得的第一块地盘,这里是他事业的第二次起点,在荆州刘备获得了诸葛亮、庞统、伊籍、马良、黄忠、魏延等多位文武干才,是蜀汉集团奠定三分天下的初始之地,是刘备霸业的起点。

    与此同时荆州也是刘备的梦碎之地,麾下大将关羽就在此战死,东进的之后自己更是在夷陵被陆逊击败,此后蜀汉就再也无力染指荆州,“隆中对”中北伐的两个点就此彻底失去一个,刘备本人也在夺回荆州失败后,身心疲惫,一蹶不振,托孤之后就此在白帝城丧命。

    注1:在《三国志》和其他一手材料中我并没有看到刘备在建安七年北上的记载,但在《资治通鉴》里有这个时间记载的。

    ps:第五卷卷名修改为孙刘联盟

    ;
………………………………

第034章 皇叔流浪的半生

    历史上刘备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六路诸侯,总体而言和各路诸侯相处的都还不错,他在寄人篱下之时,虽然是有些小动作,但对其宗主都基本算尽到了义务。

    公孙瓒是刘备的同学,所以在其得势之后刘备第一个投靠了他,刘备被举荐公孙瓒为别部司马,随着他南征北战,其后公孙瓒派刘备南下帮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冀州牧袁绍。

    在对抗袁绍的过程中刘备立功颇多,一路升为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当时平原在青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位于青州的西面直接和冀州交界,是公孙瓒和田楷对抗袁绍的前线,然而刘备走了之后平原不久就落入了袁绍手中,其后袁谭就是依靠平原一郡之地,击败了田楷和孔融,控制了青州。

    在曹操入侵徐州之后,徐州牧陶谦向田楷求援,当时田楷和刘备一起南下支援陶谦,在曹操退走后,陶谦为了防备其再次的入侵留下刘备,并且将自己麾下的亲军四千丹杨兵都调给了他,还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自此脱离公孙瓒归附陶谦,当时驻军在小沛。

    兴平元年(194)曹操再度东征,当时刘备和陶谦麾下将领曹豹在郯东对抗曹操,不敌,麾下军队被曹操击破,然而此时因为兖州内乱,曹操才不得已退兵。刘备虽然被陶谦重用,但因为本身军事能力有限,所以还是没能帮助陶谦成功抵御曹操。

    之后陶谦病危,遂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

    徐州是刘备的第一块地盘,但他最终没有守住。

    刘备成为徐州牧后,立足未稳,袁术就派大军讨伐,希望趁机夺取徐州,刘备为了对抗袁术,亲自到前线与袁术交战,双方僵持良久,之后袁术暗通刚刚归附刘备的吕布,吕布偷袭了刘备的大本营下邳,导致刘备失败,落魄的刘备最终不得已向吕布低头。

    之后刘备被吕布重新安置在小沛,但刘备慢慢恢复元气之后被吕布视为了威胁,亲自率军讨伐把刘备赶了出去。

    后来曹操击败了吕布,当时吕布准备投靠曹操,但因为刘备的劝谏曹操将其处死。

    刘备被赶出徐州之后,遂去了许昌,当时许昌是大汉的国都,天子所在,实际上却被曹操所控制,所以刘备等于投靠了曹操。

    当时曹操对于刘备是比较重用的,他不仅任命刘备为豫州牧,还资助军粮;增补兵马,派他东进牵制吕布。后来吕布背叛朝廷和袁术联合,派高顺讨伐刘备,曹操亦派夏侯惇支援,但高顺击败了夏侯惇,刘备守卫的沛城亦被击破。其后曹操讨伐吕布,刘备随其东进。

    但后来刘备卷入了“衣带诏”事件,又在和曹操论天下英雄时被曹操所吓,遂下定决心背叛曹操,后刘备利用曹操派他拦截袁术的机会重新夺取了徐州。但不敌前来讨伐的曹操,和张飞等人一起北上投靠了袁绍。

    刘备北上之后,青州刺史袁谭亲自迎接他,袁绍也离开邺城两百里为刘备接风洗尘,可以看出来袁氏对于刘备的看重,之后袁绍南下讨伐曹操,刘备做为其麾下将领之一。

    刘备参与的第一仗就遭遇了失败,和其同行的骑兵将领文丑被杀,刘备退走。其后袁绍派刘备分兵汇合黄巾军首领刘辟,共同扰乱曹操的后方,威胁许昌,刘备一开始做的有声有色,但被曹仁所击败。

    和袁绍接触久了,刘备可能认为袁绍无法成事,遂劝谏袁绍联合刘表,并且希望自己南下,袁绍认为其有理,但不愿分兵,刘备就带着自己的部属再次来到了豫州汝南一带,并且联合黄巾军余党龚都,还击败杀死了曹操所派遣的大将蔡阳。

    官渡结束之后,曹操接着准备南下除去刘备,刘备自知不敌曹操,遂南下投靠刘表,被刘表作为了新的北方屏障,后来还曾经出兵讨伐过曹操,但因为兵力不足而退军。

    在曹操讨伐乌恒之时,刘备积极劝刘表北上,但刘表没同意,结果错失了机会。后曹操大举南下,入侵荆州,刘备在樊城,准备抵御曹操,但继位的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就此脱离荆州刘表阵营。

    刘备一生中虽然多次寄人篱下,但基本都得到了重用,而刘备也投桃报李,大多能对宗主尽职。在公孙瓒麾下时,刘备立功颇多,后来是被陶谦要走了;在陶谦麾下时,刘备也是尽心尽力,但他的确不是曹操的对手,陶谦死后,刘备得到了徐州;作为袁绍麾下的大将之一,刘备和袁绍其他将领一样战绩稀烂,但至少敢两次南下扰乱曹操的后方,并且还击破了蔡阳,他也是被袁绍派的刘表哪里的,所以刘备并没有背叛袁绍;而对于刘表,刘备也够意思了,少量兵力就已经能击败夏侯惇,后来劝刘表趁机北上也是刘表自己不答应,在刘琮投降之时,甚至都没有及时通知刘备,当时刘备本来是可以取荆州的,但念其同宗也没有动手。

    其中只有吕布和曹操是例外,吕布没什么好说,他在危难之时被刘备所收留,却反叛自己的恩主,所以刘备劝曹操杀他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而曹操对于刘备是真心没什么可以说的,要兵给兵、要粮给粮,豫州牧的位置都给刘备了。但刘备没有背叛公孙瓒、没有背叛陶谦、没有背叛袁绍、没有背叛刘表、刘琮、甚至没有背叛对自己不义的吕布,单单就背叛了曹操,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刘备实际上只是在天子和曹操之间,在国家和恩主之间做出了选择而已。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确受益良多,但并不是没有坏处的,其中明显的一点就是那些投靠他的人有些是效忠于曹操自己,而有些则是效忠于天子,而刘备最后选择了帮助了董承,也就是帮助天子对付曹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去投靠的是朝廷是天子,并不是曹操,所以不少人也借此洗白刘备的这一次背叛,这虽然在情感上说不通,但从某些道理上来说是可以的,毕竟大义当时在汉献帝哪里,曹操只是借天子之名,并不是真正的皇帝。

    刘备虽然和吕布一样都投靠了不少诸侯,但刘备待人以诚,能力不行至少尽力的,而吕布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和他联系上的丁原、董卓、王允、张杨以及刘备等诸侯大佬,全部一律被吕布坑的很惨,所以刘备日后能成就帝王大业,而吕布只能落魄死去,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ps:流浪的皇叔就此结束。

    ;
………………………………

第035章 隆中诸葛亮

    在天下纷乱之际,名士们纷纷或出仕辅佐一方,或避难逍遥于一地,此时在荆州的隆中也有着这么一位不世出的天才潜藏于世,他就是伏龙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一说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他的父亲是诸葛珪,字君贡,汉朝末年为太山郡郡丞。但诸葛亮少年丧父,后其叔父诸葛玄办理了他父亲的丧事,原豫章太守周术去世后诸葛玄受袁术(一说刘表)委任为豫章郡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及亮弟诸葛均前往任职。正逢东汉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诸葛玄。诸葛玄一向与荆州牧刘表交情甚深,故此前往投奔刘表。

    关于诸葛玄在《献帝春秋》有不同的记载,认为在豫章太守周术去世后,是刘表委任其为豫章太守,当时治所在南昌。后来朝廷派朱皓前来任职,朱皓向扬州牧刘繇求兵讨伐诸葛玄,诸葛玄于是退兵西城,朱皓进入南昌。建安二年(197)正月,西城民反,杀掉了诸葛玄,将其首级送给了刘繇。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寄住隆中耕种田地为业,喜诵古代忧伤乱世的歌谣《梁父吟》。据《三国志》上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一米八),常自喻为管仲、乐毅,当时常人都不以为然。惟有博陵人崔州平、颍川人徐庶与诸葛亮交情笃厚,说他确实具有管、乐的才能。

    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时,建安初年和颖川石广元(石韬)、徐元直(徐庶)、汝南孟公威(孟建)等人一起学习,三人致力于精熟,而只有诸葛亮观其大略,他每天早晨晚上都非常从容,经常抱膝长啸,后来诸葛亮还对三人说:“你们三人仕进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啊。”三人问他们所至,诸葛亮只笑不说。后来公威思念故乡,想北归,诸葛亮对他说:“中土富饶,作为一名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呢!”

    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承彦之女黄月英(又名黄硕,黄婉贞)。当时黄承彦和诸葛亮相好,黄承彦看诸葛亮还没有结婚就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结果就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而关于黄月英容貌的资料记载,在离三国时期最近的流传下来的基本只有《襄阳记》的丑女之说,所以说黄月英美丽很可能只是后世民众的一个美好思念。

    早在诸葛亮出仕之前,他就已经拥有了一个相当犀利的关系网。诸葛亮本身就出自于官宦世家,先辈基本都是一方郡守级的人物,先祖诸葛丰曾经在西汉时期担任过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父亲诸葛珪做过太山郡郡丞,从父诸葛玄也担任过豫章太守。

    此外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房陵太守蒯祺,蒯祺出身于荆州望族,和蒯良、蒯越是兄弟,二姐则嫁给了当时的荆州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此外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后来被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推荐给了孙权,被孙权重用,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而诸葛亮则取了黄承彦之女黄月英,当时黄承彦是蔡讽的女婿,蔡讽的小女就是荆州牧刘表的后妻蔡氏,其子就是当时荆州的一方郡守蔡瑁。

    此后诸葛亮还积极和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徐庶、石韬、孟建等人联络,并且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老前辈所认可,所以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就已经为自己出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徐庶投靠刘备之后,他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并且为刘备郑重推荐了诸葛亮,当时刘备正驻军新野县,徐庶过来后就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人,是‘卧龙’啊!将军想不想见见他?”刘备说:“你陪他一道来吧!”徐庶说:“此人只能拜访他,不可随便召他来。将军您应该屈尊去看望他才好。”(注1)

    据《襄阳记》记载,当时刘备寻求天下英才,随去拜访了司马德操(即司马徽),司马徽就对刘备说:“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凤雏。”

    刘备就问了他们都是谁,司马徽就回答:“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看到别人都这么推荐诸葛亮,刘备就亲自去隆中拜访他,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这在后世也被称为“三顾茅庐”。

    但在《魏略》和《九州春秋》上却记载为是诸葛亮主动拜访刘备。认为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而曹操已经平定黄河以北的地区,诸葛亮知道荆州很快就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而刘表反应迟钝,不懂军事。诸葛亮就往北走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的年轻,所以就把他当做普通的诸生对待。聚会完毕后,所有的宾客都离开,而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而刘备也不问他有什么要说的话。

    当时刘备喜欢用羽毛编织饰物,正好有人送归了刘备牦牛尾,刘备就亲自做了。诸葛亮于是就说:“我以为将军有远大的志向,结果就是结毦而已啊”。刘备一听就知道诸葛亮不是普通人,于是就把羽毛扔在一边说到:“是什么话啊!我只是为了忘记忧愁罢了。”

    然后诸葛亮就问刘备:“刘表比得上曹操吗?”这个答案太明显了,刘备说到:“不及。”诸葛亮又问:“您觉得自己呢?”刘备只能说到:“亦不如。”诸葛亮继续问“您和刘表都不如曹操,现在将军的部属只有数千人却在这里等待敌人,是不是有什么好的计策啊。”

    而刘备那时哪有什么好办法,于是他说到:“我现在也很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诸葛亮就说:“现在荆州人口并不少,但著籍的人不多,您可以向刘表建议让那些游户著籍,就可以增加人口了。”刘备由此得知诸葛亮有策略,就待他以上宾之礼的。

    但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明确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话语,所以《魏略》和《九州春秋》上的记载可能有误。

    ;
………………………………

第036章 隆中对

    在荆州,徐庶为刘备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为其推荐了诸葛亮,而为了请出诸葛亮,刘备不惜屈尊三顾茅庐,而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则是日后蜀汉集团的基本战略方针,乃至是国策。

    建安十二年(207)(注1)刘备隆中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本人。当时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对诸葛亮说道:“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缺乏智谋,才识浅短,没有办法,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请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看到刘备如此器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就不高兴了,刘备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先是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具体形势,直接说明当时的曹操已经无法与其争锋,而孙权深根蒂固,也不是刘备夺取的对象,反而是刘备需要尽量拉拢的一个外援。而刘备需要夺取的目标则是荆州和益州,占据这两个大州之后,外联孙权,内需政治,抗衡曹操,最终择机北上,夺取天下。

    首先,刘备的第一步是夺取荆州和益州。荆州四通八达,自古都是用兵之地,还有长江天险,是刘备需要控制的战略要地。而益州地理险要,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更是可以作为大本营的地方,荆州当时面临着北面曹操,东面孙权两大强敌的进攻,已经开始有心无力,刘表这位守成之主也出现了明显的颓势,荆州的失守当时来看已经是必然的,而益州刘璋本领一般,不是一位出色的领袖,其部下多次叛乱,从其手中夺取益州看起来也不是一件难事。

    刘备夺取二州之后,第二步就是等待。因为北方曹操集团的强大,所以打败曹操恢复汉室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稳固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力量,刘备必须在消化掉二州之后才能有实力北上,但单单凭借南方二州的力量依然不是当时曹魏集团的对手,所以刘备必须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足够天下大变的时机。

    最后一步就是北伐,诸葛亮在这里不仅强调了同时从荆州和益州北上,遥相呼应,两路大军同时北上,还明说了北伐的前提是北方必须出现动乱,有足够的可乘之机,言外之意就是没有足够的时机就不要动手。

    另外在“隆中对”有一个从始到终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外联孙权,因为在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后,长江天险是刘备和孙权共有,刘备可以借助长江对抗曹操,但对付水军更胜一筹的孙权就是笑话了,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在刘备的东侧,刘备在南方想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就必须处理好和孙权的关系,刘备和孙权联合可以抗曹,但让孙权倒向了曹操那边就是曹孙联合灭刘了。

    在“隆中对”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概念也初步被提了出来,诸葛亮的规划里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和益州,孙权占据江东,北方则是曹操,孙刘联合以长江天险抵御曹操,后刘备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兵趁北方变乱而夺取天下,复兴汉室。

    而在诸葛亮为刘备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不过是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小伙子,而刘备也不是是一个年近五十尚寄人篱下、一事无成的落魄者。

    然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刘备成就了帝王大业,诸葛亮则被认为是千古名相。

    “隆中对”是继“冀州对”、“江都对”、“榻上对”之后的最后“一对”。他出现的最晚,历史影响也最大。

    “冀州对”是北方袁绍集团的战略方针,“江都对”是孙策集团的战略指导,“榻上对”则是“江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