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冀州对”是北方袁绍集团的战略方针,“江都对”是孙策集团的战略指导,“榻上对”则是“江都对”的继承和发展,而“隆中对”则是刘备集团未来的战略规划。

    注1:在《三国志》中我并没有看到刘备去见诸葛亮时间的明确记载,这里的时间是根据后来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语的推算而得。
………………………………

第037章 选择

    建安十二年(207)的时候,作为一个满怀雄图霸业的未来王者刘备最终选择了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青年诸葛亮,而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却也选择了寄人篱下的落魄诸侯刘备,但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

    刘备前半生基本在流浪中度过,他先后投靠过多位诸侯,也做过徐州的主人,但从始至终刘备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的谋士支持,而同时期其他诸侯如曹操有荀彧、袁绍有沮授,就连孙策也有张昭,而陪伴刘备的多是简雍、孙乾等人,由于能力所限,对于刘备无法提供大的帮助,所以刘备来到荆州之后,求贤若渴,不断的招揽优秀的人才。

    到此时为止仍然要明确一点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期望高,并不是已经认可了诸葛亮,如果在后续的接触中诸葛亮没能表现出相应能力的话,那么刘备后面会怎么做也不用说了。

    但诸葛亮并没有让刘备失望,一见面就解决了刘备的问题,还为刘备集团规划出了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和具体的实施过程,刘备一看诸葛亮果然真的这么厉害,自然对其大加器重起来,年龄的问题在诸葛亮的能力面前也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如鱼得水”这就是当时刘备形容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备在急缺人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他当然非常关注了,然后一谈又发现其人名不虚传,那么刘备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做。

    诸葛亮在没有出仕之前,他的选择看起来不少,北方是当时最强的诸侯曹操,东边是孙权,荆州有刘表,西边有刘璋,其他的中小诸侯更是不计其数,但实际上在这其中符合诸葛亮心意的却基本没有。

    首先是曹操,作为当时的明主,曹操绝对算得上知人善用的,但当时曹操太强了。曹操历史上的虚弱期只有刚刚发展起来的那几年,而挟天子而令诸侯,迁都许昌后曹操就已经是一个大诸侯了,那时投靠他的人才已经一箩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连袁氏都已经消灭,北方四州都平定了,人才、地盘曹操基本已经都不缺了,而诸葛亮也没有北方的关系网,他去投靠曹操很难得到重用的。

    更为关键的是曹操要诸葛亮也没用,当时曹操大势已成,实际上是一统天下在即,曹操之外的诸侯就算联合起来都未必是曹操的对手,所以当时诸葛亮对于曹操也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曹操更不可能倚重一个二十多岁,没有证明过自己的小伙子,所以曹操第一个被诸葛亮排除了。

    其次是刘表,历史上诸葛亮要投靠刘表是有先天优势的,因为他在荆州有着很深的关系网,诸葛亮可能也考虑过刘表,但诸葛亮在荆州待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对于刘表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大心里慢慢的就很清楚了,刘表是不可能成大事的,所以诸葛亮也不会选择他。

    此外一个比较好的人选就是孙权了,孙权在当时也是一位明主,但诸葛亮并没有选择他,后来张昭将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诸葛亮未从,反而说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诸葛亮认为孙权并不能让自己尽情的施展才华,所以他没有选择孙权。

    而除了曹操、刘表和孙权之外,就刘璋算一个大诸侯了。但刘璋更不靠谱,刘焉死后为刘璋留下了三个重要大臣,分别是张鲁、赵韪和庞羲,然而这三人不是叛变就是叛变未遂,刘璋的暗弱天下皆知,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看的上他。

    其他的那些诸侯,像韩遂、公孙康等人,实力弱小,还没有明主之相,诸葛亮和他们也没有关系渠道,所以诸葛亮连考虑都没有必要。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呢?

    首先是刘备当时非常的有声望,是一只公认的潜力股。我们来回忆一下刘备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评价。

    首先是袁绍和陈登的,袁绍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刘备曾经作为公孙瓒麾下,担任青州平原相,和冀州直接交界,还推荐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所以刘备在成为徐州牧之前和袁绍是有过交集的,可以看出来袁绍对于刘备的认可。

    而陈登虽然名声不显,但实际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文武双全,曾经为吕布出谋划策大胜过袁术的七路北伐军,还以少量兵力击退过孙权,甚至引得孙策准备直接讨伐。而他作为刘备的一个老部下对于刘备的评价也是极高,直接说到:“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而在当时最强的曹操集团内部,刘备的评价更高了。曹操之前对刘备有过两次评价,第一次是和刘备喝酒的时候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第二次曹操面对袁绍强大的压力强行出兵讨伐刘备,也说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除了曹操之外,程昱甚至直接建议除去刘备,“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就是程昱说的。

    而在曹操准备北伐乌恒之时,众谋士将领争论,认为“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也将刘备视为了主要威胁。

    所以尽管当时刘备还在寄人篱下,但不代表刘备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诸葛亮在否定曹操,又不想投靠孙权之后,剩下的那位也就只有刘备了。

    其次是因为刘备求才若渴身边急缺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诸葛亮投靠刘备后可以完全的大展身手,不像在曹操或者孙权哪里会受到限制。

    再次是诸葛亮有野心,有信心。诸葛亮对于自己非常自信,他相信在自己的帮助下刘备可以成就帝王霸业。

    当然了,距离也是原因之一。当时诸葛亮和刘备近在咫尺,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曹操能在兖州得到陈宫和程昱,刘备在荆州得到诸葛亮和徐庶,都是这个道理。

    最后,刘备还是宗室,有着不一样的号召力。在汉末,宗室很多的,但有能力、有潜力、有声望、有野心的就不多了。

    综合来说诸葛亮选择刘备也是必然的。
………………………………

第040章 继承人之争

    刘表死后,他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继承人,而在其死前,刘表属意的继承人也只有三位,分别是其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以及刘备。

    据《后汉书》记载,刘表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起初,刘表认为刘琦相貌长得像自己,非常喜欢他,刘琦又是长子,所以一开始荆州的继承人很明确是刘琦。

    但后来刘琮不甘寂寞,就娶了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为妻,一下就拉近和蔡氏的关系,蔡氏遂倾向于刘琮而讨厌刘琦,不断在刘表哪里吹着耳边风,刘表每天都听到诋毁刘琦称赞刘琮的话,而刘表深深宠幸后妻,所以每次都相信接受这些话。另外,刘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一并被刘表重用,他们又同刘琮要好,形势就一下对刘琦非常不利起来。

    诸葛亮这才说道:“您没有看到申生在国内反而危险,重耳居住国外反而安全吗?”。刘琦心中感悟,暗中谋划出去的办法,正好刘表部将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刘琦就要求接任这个职位,刘表同意了,遂将刘琦派出接任江夏太守。

    后来刘表病重,刘琦回来探视疾病。由于刘琦素性仁慈孝顺,张允等人害怕他见到刘表以后两人动了父子之情,刘表重新有让他继位的意思,就对刘琦说:“将军命令您统理江夏,这责任至关重大。现在您丢下部众擅自前来,一定会受到怒责。破坏父亲的兴致,加重他的疾病,这不合孝敬的道理。”于是将他挡在门外,不让他见到刘表。刘琦流着眼泪离去,许多人听到后都为之伤叹。

    但后来直到刘表去世,他也并没有明确下令立刘琮为自己的继承人。

    历史上刘备投靠刘表之后,并没能完全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刘表对于刘备还是颇为忌惮的。

    但后来刘表却反而有把荆州让给刘备的意思。

    据《英雄记》记载,刘表在病重之后,曾经上表刘备领荆州刺史。同时在《魏书》也有记载,说刘表病重时候,想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对刘备说:“我的儿子们没有什么才能,麾下将领也都不给力,我死之后,希望由你掌控荆州。”

    刘备则谦虚的回道:“您的儿子们会贤明起来的,不要为此担忧生病。”

    有的人劝刘备应该听从刘表的话,刘备说到:“刘表待我很好,如果今天我听从他夺取了荆州,别人必定会认为我薄情寡义,所以我不忍心啊。”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刘表让荆州为虚言,因为刘表有自己的子嗣,他也没有想陶谦那样不容许儿子们入仕途,所以刘表可能只是想托孤,并不是真的将荆州让给刘备。

    不过从情理上来说,刘表当时很可能是真的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因为当时荆州的情况真的很不妙了。作为一个父亲,刘表会把自己蛋糕留给自己的孩子们,但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们向火坑里跳,那时北方曹操的大军可能已经准备南下,东面的孙权也是虎视眈眈,而刘表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能力守卫荆州,曹操就曾经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对于刘表而言,将荆州交给自己的儿子们,他是不相信荆州能守的住的,他并不信任自己的儿子们的能力,这可能是刘表想将荆州交给刘备的原因之一。

    在《世语》也有这样一则记载,当时刘备屯兵樊城,刘表对其礼遇,但却十分忌惮他,并不信任刘备。刘表曾经邀请刘备参加宴会,蒯越、蔡瑁准备趁机除去刘备,被刘备发觉了,于是他假装上厕所,趁机逃出。当时刘备骑的是名马的卢,慌不择路,堕入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刘备就急了,对着的卢马说到:“的卢,现在我遭受厄运,你一定要加油啊!”的卢于是一个跳跃三丈,刘备之危遂解。

    《世语》中并没有明确表明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但有刘备在樊城驻扎的记载,历史上徐庶推荐诸葛亮时,刘备还在新野,他驻扎樊城还在这之后,也就是说当时刘表应该已经时日无多,在考虑自己的后事了。

    所以蒯越、蔡瑁对刘备动手的理由可能就是因为刘备参与了荆州继承人的问题。

    在现在所知道的历史材料中,只有刘表上表刘备为荆州刺史的记载,刘琮上位并不是刘表指定的,而是荆州群臣拥戴的。而在荆州群臣中,归曹投降派势力非常强大,当时蒯越、傅巽等人都想归顺朝廷,或者说归顺曹操,蒯越、蔡瑁等联手对付刘备也可以看出来归曹派和刘琮派开始联合,甚至他们本身就是一派的。

    而刘表既不准备投靠曹操,当然也不想将荆州交给曹操,当时刘表的确身体已经不好了,但他并不傻。蒯越、蔡瑁等人出手对付刘备,不让长子刘琦见自己,什么心思刘表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刘表不甘心啊,后来就算有蔡氏,有蒯越、蔡瑁等人对刘琮对大力支持,刘表都从没有明确立刘琮为自己的继承人。

    对于刘表而言,把荆州交给曹操,还不如留给刘备,所以刘表尽管对于刘备的野望心知肚明,仍然考虑了让刘备继承自己的位置。但让刘备继承荆州刺史的位置从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因为刘备不但不可能过去刘表部下们的那一关,从道义上来说也不合适。

    这和在徐州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陶谦的儿子们并没有入仕,所以无法继承徐州大业,徐州的官员和将领们也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可是刘表并没有这么做,他一开始也是想把荆州留给自己的儿子们的,所以在刘琦和刘琮的身边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刘表的部下们是不会接受刘备。

    道义上来说荆州由刘表的子嗣继承才是正常的,刘备并不是刘表的继承人。就算刘表想强行让刘备继承荆州也很难行的通,当年刘表都没法杀掉韩嵩,作为荆州之主,刘表也不是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的。

    在《孔衍汉魏春秋》之中有刘表托孤给刘备的记载,所以刘表也可能只是托孤而已。

    综合而言,历史上刘表的确可能考虑过让刘备成为荆州刺史,但这不现实。
………………………………

第041章 短暂的刘琮时代

    刘表死后,刘琮在荆州群臣的拥立下继承了荆州,然而仅仅一个月后,就向曹操投降,结束了自己在荆州的统治。

    刘表去世后,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刘琦大怒,把印信扔到地上,准备借奔丧的名义起兵讨伐方琮。正在这时,曹操大军已南下荆州,刘琦于是就避走江南。

    蒯越、韩嵩、王粲以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刘琮归顺投降曹操。刘琮:“现在与各位拥有整个楚国的地盘,保住先君的事业,用来观望天下局势,为什么不可以呢?”

    傅巽:“反叛和归顺存在重要的原则,强大和弱存在确定的形势。以人臣的身份去同天子对抗,这是悖逆之道;凭藉刚刚创成的楚地去抵挡中央大国,必定危险;为了刘备而同曹公敌对,不值得。这三方面都是短处,而想以此抵挡王师的兵锋,这是必然灭亡的道路。将军自己估计同刘备相比怎样?”

    刘琮:“我不如他。”

    傅巽:“如果凭刘备的能力都不足以抵挡曹公,那么即使拥有整个楚地也不能保住自己。要是刘备足以抵挡曹公,那么刘备不会在您手下了。希望将军不要怀疑。”

    傅巽的话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刘表为什么考虑要将荆州给刘备,反正自己儿子能力不行,守不住荆州,不是曹操夺取就是被刘备抢夺,还不如自己直接给刘备,至于曹操,刘表要是有这个想法的话早自己归降了。

    不过刘琮在归降之后,还坑了刘备一把。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正准备为刘琮抵御曹操,刘琮投降之后,却没有把相关消息告诉刘备,是刘备自己发觉了不对劲,派人去问,才得知了消息,但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军已经临近了,刘备这才加紧撤离。

    等到曹操的军队到达襄阳,刘琮以整个荆州请求投降,刘备奔往夏口。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投降,其中刘琮麾下王威就劝刘琮趁机消灭曹操,但刘琮不听,执意投降。

    ▲▲▲▲,m★c⌒om 据《汉晋春秋》记载,当时王威劝刘琮:“曹操已经知道将军要投降,而刘备也已经离开了,必然松懈没有防备,轻行单进。希望您能给我王威数千士卒作为奇兵,于险地埋伏曹操,必然可将其一举擒获。这样我们就能逆转局势,反而威震天下,中原虽然领土广阔,但可以传檄而定,如此我们就不需要向今天这样保守,这将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胜利。机会难得不可失去啊。”刘琮不纳。

    刘琮投降之后,曹操麾下诸大将皆怀疑欺诈,娄圭却认为没有阴谋,娄圭:“天下纷乱,各自都贪图王命以自保,现在刘琮以礼节归顺,这一定是真诚的。”曹操遂南下接收荆州。

    曹操得到荆州之后,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他为列侯。据《魏武故事》记载刘琮后获曹操上表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

    除了刘琮之外,蒯越等十五人也被封为侯。接着曹操将韩嵩从囚牢中放出来,由于他的名望很高,所以对他特别以礼相待,要他列举品评荆州的人才好坏,他所推举的都被提拔任用。任命韩嵩为大鸿胪,以朋友相处的礼节对待他。任命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令。起初,刘表同袁绍结交,侍中从事邓羲加以劝阻,刘表不听,邓羲藉口生病告退,在刘表活着时一直没有做官,曹操任命他为侍中。其他人不少都做到了大官。

    曹操初步夺取荆州之后,获得了不少的人才,其中不在刘表麾下的就有和洽、司马芝、裴潜、邓羲和桓阶等人。

    和洽,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人。袁绍占据冀州后,派遣使臣迎接汝南郡的士大夫,士大夫都欣然前往,唯独和洽认为:“冀州土地平坦,民众强悍,为英雄俊杰所利用,是四方皆可出战的地区。袁本初依靠自己的有利条件,虽然能够强大,然而英雄豪杰正蜂拥而起,他未必可以保全。荆州的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爱惜人才,乐于交结士人,地势险要,山中的民众软弱,容易依靠倚赖。”

    于是与亲戚故旧都向南投靠刘表,刘表以对待上宾的礼节接待他们。和洽:“之所以不投靠袁本初,是为了躲避群雄争夺的地区。昏聩的主人,不能轻易接近,时间长久定会受到危害,其间必有进谗言的人离间挑拨。”于是又向南到了武陵郡。曹操平定荆州后,征辟和洽为丞相掾属。

    司马芝,字子华,以遵守礼义著名。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车把他母亲拉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县长。

    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人。裴潜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于是南行到了长沙。曹操平定荆州后,任命他为参丞相军事

    邓羲,荆州牧刘表部下,任治中之职。曾谏阻刘表与袁绍来往,但不被刘表采纳,遂辞官。在刘表死后,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任命他为侍中。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后,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后曾经短暂为刘表麾下,曹操平定荆州后,感念桓阶曾游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
………………………………

第042章 历史上的荆州刘表集团 上

    因为刘琮在荆州执政时间极为短暂,其部下基本为刘表的旧部,所以刘琮基本没能形成新的一个小圈子,在荆州影响最大的还是刘表。

    刘表在荆州执政将近二十年,这在东汉末年已经是非常久的了,除了孙刘曹三家之外,只有凉州韩遂马氏、辽东公孙氏以及刘焉和刘璋父子割据时间比刘表更久。

    不记上文已经提过的桓阶和邓羲,刘表麾下曾经也有蒯良、蒯越、庞季、张虎、陈生、蔡瑁、张允、黄祖、吕公、刘虎、韩唏、黄射、苏飞、张硕、陈就、祢衡、张羡、伊籍、甘宁、娄圭、吴巨、赖恭、金旋、韩玄、赵范、刘度、綦毋辏А⑺沃摇⒅罡鹦⒘跬⒑摺⑼豸印⒒浦摇⒘跖汀⑼跬⑽钠浮⒑浴⒘跸取⒏蒂阋约傲礁龆恿蹒⒘蹒徒コ墒屏Φ牧醣傅热恕

    后曹操做大,挟天子而令诸侯,控制朝廷。蒯越积极劝刘表归顺曹操,但没有取得效果,刘表死后,蒯越又劝说刘琮投降,取得了成功,获封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蒯良、蒯越都出身于荆州南郡豪族蒯家,没有确切资料记载蒯良为兄,蒯越为弟。刘表南下之后求计于他们和蔡瑁,后两人为刘表献策,帮助刘表平定了荆州,蒯良被刘表擢升为主簿,蒯越则被拜为章陵太守,其后蒯良再无记载。

    庞季曾经和蒯越一起去劝降盘踞在襄阳的江夏贼寇张虎、陈生,成功后庞季、张虎、陈生等人再无记载。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东汉末年荆州名族,蔡讽之子,姑母是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初平元年(190),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刘表获得汉廷封赐镇南将军时担任其军师。刘表病亡后,拥护刘琮继位,在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挥军入荆州时,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

    蔡瑁、张允都是刘琮一党,张允是蔡瑁的外甥。蔡瑁早先就与曹操交好。仕奉刘表期间,曾经和张允一起拦住了刘琦不容许他看望病重的父亲,还联合蒯越企图杀掉刘备。

    据《襄阳耆旧记》记载蔡瑁早年就和曹操关系很好,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说和蔡瑁是故交,并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再相见,实乃幸会。

    荆州归曹后,张允再无记载。

    黄祖是刘表麾下有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