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西凉叛军先后失去王国、阎忠两任首领之后,内部矛盾激化,本来是朝廷收复西凉的一个大好机会,但这个时候,因为十常侍之乱和董卓之乱的接连发生,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凉州的乱局了,此后朝廷对于凉州的控制一直名存实亡,一直到曹操大败关中联军,夏侯渊扫平西凉为止,这时凉州才再次正式回归东汉朝廷的管制。

    注1:董卓后期不服从朝廷的命令也和凉州乱局有着很大关系,因为当时大量的朝廷命官叛乱,对于那些野心家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不过这一点我在前文也没注意到。
………………………………

第009章 入主关中

    在董卓之乱后,韩遂等西凉叛军开始与董卓合流,董卓死后,李郭等后继者继承了董卓拉拢西凉叛军的策略,不过双方矛盾后期激化,韩遂和马腾联合益州刘焉对抗李郭集团,失利。

    在汉献帝出走后,西凉军势力一落千丈,后郭汜、李傕更是相继死去,关中地域遂被韩遂、马腾为首的原凉州叛军所占据。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现在有不少人认为马腾是当初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但实际上马腾在那时不但没有参与对抗董卓的行动,反而是董卓的准盟友之一。

    兴平元年(194),马腾有私事求于李傕,没有得到应允,于是率兵相攻。汉献帝派使者劝解,没有成功,随后屯于金城的韩遂率兵前来劝解,继而与马腾联合,当时益州牧刘焉也派出军队帮助马腾等人一起进攻李傕。朝臣种邵、马宇、刘范欲诛杀李傕等人,于是秘密与马腾联系,愿为内应,但因事情败露,只得逃奔槐里。

    李傕使樊稠、郭汜以及侄子李利出击,马腾、韩遂败走,退回凉州。樊稠的部队又进攻槐里,种邵等人都被杀死。不久,李傕等人又与马腾、韩遂讲和,改任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兴平二年(195),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就谷于池阳,于是率军改屯长平岸头。将领王承害怕马腾图谋自己,于是率兵偷袭,马腾没有准备,向西败走。不久,李傕与郭汜相互攻击,三辅****,马腾遂放弃东行计划,与韩遂相联合,结为异姓兄弟。

    雍州是古九州之一,但在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并没有雍州,其地理范围大概是后来的三辅一带加上凉州(或者其东部)。东汉时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治所姑臧,但是不久取消。

    兴平元年(194),河西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因为距离凉州官府所在地冀县太远,而且交通又被盗寇阻断,因此上书请求另外设置一州。同年六月,汉献帝下诏设置雍州,任命陈留人邯郸商为雍州刺史,治理河西四郡事务。这时凉州和雍州的位置和大多数人所想的不一样,是凉州在东,雍州在西,雍州治所则是姑臧。

    后雍州和凉州在建安年间再次发生变化,建安十八年(213),荀彧死后,曹操并天下十三州为九州,东面的凉州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所则改在长安。曹魏黄初元年(220),分河西八郡复置凉州,这时雍州和凉州的地理位置才是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雍州在东,凉州在西。

    关中本来是西凉军的势力范围,先后为董卓和李郭所占据,但后来西凉军内部矛盾激化,李傕先是杀死了当时西凉军三巨头之一的樊稠,后又与另外一位郭汜决裂,在长安城内部交战连连,最终导致汉献帝出走,自此西凉军势力大为衰落,建安二年(197),郭汜被部下伍习杀死,余部被李傕兼并。

    同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西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次年李傕退守黄白城,被张横、梁兴等击败斩首,曹操下令夷灭其三族。

    西凉军势力没落之后,关中地域则被韩遂、马腾等人所吞并。

    建安四年(199),曹操为了在对抗袁绍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听从荀彧的建议上表任命钟繇为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钟繇到达长安后,致信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都送自己的一个儿子到朝廷为人质。

    这也标准着以韩遂、马腾为首的原凉州叛军势力对于曹操所控制下许昌朝廷的屈服和认可。

    建安七年(202),袁尚派高干、郭援率军数万,与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进攻河东郡,并派使者与韩遂、马腾等关中诸将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而钟繇派张既劝说马腾支持曹操。马腾派马超率精兵一万多人,连同韩遂等的军队,与钟繇合击大破郭援等。献帝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允许他们开府辟召掾属。

    三年后,曹操派张既征集马腾、韩遂等人击败了再次击败了高干、张晟军,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平定了河东郡的叛乱。

    虽然韩遂、马腾为首的凉州势力对于曹操表示屈服了,但因为他们本身的强大,所以曹操一直想进一步加强对于他们的控制,并不满意于这些质子的诸侯们逍遥于外,而是想让他们慢慢的交出部队和权势,甚至本人亲自入朝来许昌,而曹操也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机会。

    建安十三年(208),因部曲间的矛盾,马腾、韩遂二人成为仇敌,韩遂甚至杀掉了马腾的妻子,二人连年交战。到此时曹操派钟繇、韦端前去劝和,并以马腾为前将军,改屯于槐里,假节,封槐里侯。趁这个机会,曹操派出了张既征命马腾,要求他脱离部曲入朝为官,马腾虽已经许诺,但始终忧郁不决。张既恐其生变,乃令诸县储备粮食物资,以备不虞。复令二千石俸禄以上官吏出郊迎接,马腾不得已,乃入朝。曹操表他为卫尉,家属迁至邺城,并表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统率马腾的部曲。

    次年,韩遂派自己的女婿阎行前往拜谒曹操,曹操厚待阎行,上表朝廷授阎行为犍为太守。阎行趁机请让他的父亲入朝任职,阎行西还见韩遂,把曹操劝韩遂入朝的话告诉他。并趁机劝韩遂归附曹操,劝他先派一个儿子入朝作为人质。韩遂说:“暂且再观望几年!”后来就派自己的儿子与阎行的父母一起入朝。

    此时,虽然曹操没能将西凉完全控制在手中,但对于关中和凉州诸侯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韩遂、马超等诸侯在当时没有大的变故情况下已经基本不会率先进攻曹操~了。
………………………………

第010章 关中之乱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为了消灭盘踞在汉中一带的诸侯张鲁,派出钟繇讨伐,同时令夏侯渊出兵支援(注1),但当时曹操麾下的领地和汉中并不接壤,要经过关中才可以,然而这直接威胁到了关中马超等诸侯的利益。

    当时马超、韩遂等凉州、关中诸侯大佬认为曹操是准备假道伐虢,遂反。

    据《魏略》记载,当时马超为了拉拢凉州元老韩遂一起反曹,对韩遂说过“之前司隶校尉钟繇,让我进攻吞并韩将军,关东人的话不能再相信了,现在为了抵抗曹操吞并我们,我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超为儿子。”

    韩遂的部将阎行劝韩遂不要听马超之言和朝廷对抗,但韩遂却说:“关中诸位将领不谋而合,似乎是上天安排的。”

    在韩遂和马超两位大佬带头下,关中和凉州军阀纷纷起兵反叛,当时除了马超、韩遂,还有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人也纷纷响应,至少有超过十名诸侯叛变。他们集结了十万羌、胡、汉人混杂的军队,屯于潼关,准备进攻,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百姓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

    在此期间马超还曾拉拢刘雄鸣势力,不过遭到拒绝,他遂被马超率兵击破,后投靠了曹操。

    为了平定关中、凉州之乱,曹操先是以曹仁为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曹操告诫众将说:“关西兵勇敢强悍,你们坚守营寨,不得与他们交战。”同年秋七月,曹操留曹丕守邺城,亲统大军西征。

    据《魏书》记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关西兵强,擅用长矛,如不是精选的前锋,则不可以抵挡了。”曹操却认为:“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是在敌人。敌人虽然擅用长矛,我便令他们不能刺,各位看着吧。”

    就此,本来是讨伐张鲁的作战变为曹操和关中诸侯的决战。

    关中在汉末实际上也就是“三辅”,指的是司隶西部的“京兆尹”、“左冯翊”以及“右扶风”,其中故都长安就在京兆尹,这里也一直是秦汉的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带。

    而这里在自古就有“百二秦关”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关中的险要地形,用二万兵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关中历来为四塞之地,南面有险峻的秦岭山脉、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的保护,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的崇山峻岭,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

    曹操能进攻关中主要有三条路线:

    1、北路:出河东,自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

    2、中路:沿大路,经潼关进入;

    3、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自秦帝国以关中为基地统一中国,西汉高祖也依关中的地理优势统一全国。

    特别是从东面的中原地区进攻关中,基本上是仰攻的不利形势,尤其是走潼关。因此,曹操要想击破占据关中险要、兵力强大、战力强悍的马韩集团,硬打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时曹操军是进攻方,而马韩联军主要以防守为主,不过前期曹仁在曹操到之前在潼关是以防御为主的。

    在马韩关中联军内部,马超作为地主是联军的核心发起者,韩遂则是当时的元老,不过他虽然也参战,但是作为支援而来,需要从凉州本土调动兵力,所以总体而言韩遂的兵力可能不及马超,两人各自都应该有超过一万,甚至接近两万的大军(马超多次率本部主力一万多兵出击渡河的曹军),而其他八人都是中、小军阀,其中有记载有梁兴五千人(梁兴曾率本部五千人反击偷渡蒲坂津的徐晃,而他是其中势力较小的一个)。估计侯选、程银、杨秋等中等军阀的兵力在五千—一万之间,后面五个小军阀兵力约各五千人。所以估计关中联军的实际兵力在八万多,甚至可能没有八万,号称十万(这点在资治通鉴里有记载)。

    而且他们并不是都在潼关前线,后方估计会有部分兵力。这样实际参加与曹军作战的部队约有六万五千—七万左右。

    曹操参战兵力没有记载,根据主要的参战将领和曹用兵的习惯加以分析:参战将领:曹操,自然会带领其精锐的虎豹骑部队参战,兵力五千左右(许禇、曹真、曹休在其中);安西将军:曹仁,曾经在潼关单独对抗马韩联军三个多月,兵力不会少(根据此战后派其统七军讨伐反叛的苏伯、田银),估计有三万人左右;征西护军:夏侯渊,徐晃、朱灵等大将均曾受其节制,兵力一万左右;平狄将军:张郃,兵力五千左右(从破马、韩于渭南);横野将军:徐晃,兵力四千以上(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另外都护将军(或许是厉锋将军)曹洪也很有可能参战,兵力在五千左右。其他:将军朱灵、校尉丁斐等,司隶校尉钟繇在长安,没有部队,未参战。这样一来,曹操的部队总兵力大致在六万—六万五千人左右。因此,这次战役基本也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的交战(注2)。

    不过曹操麾下部队有着统一的指挥,而关中诸侯鱼龙混杂、指挥不便,所以总体还是曹操军力更强一些。

    注1:同年刘璋因为曹操讨伐张鲁之事请刘备入川北上讨伐张鲁,帮了刘备一个大忙。

    注2:后面两篇都是在百科上看到的,不是我分析的,我认为很准确,就借鉴了。
………………………………

第011章 渭南之战

    历史上关中易守难攻,所以曹操亲自前来之后并没有和马韩联军死拼硬打,而是积极采取谋略,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在潼关拖住敌人,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成功占领黄河以西,之后曹操率领大军过河,越过潼关和马韩联军对峙,从而消除了对方的地理优势。

    后曹操用贾诩的离间之计,一举击溃关中联军。

    为了平定关中之乱,曹操亲自领兵西征,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当时曹操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黄河以西,安营扎寨。

    同年闰八月(一说九月),曹军从此渡河,占据北岸和马韩联军对峙。据说曹操将要渡河,他率领部队到了河边,让大军先行,自己和许褚及虎士百余人断后。这时马超率步骑万余,来劫杀曹操,箭矢如雨。许褚对曹操说:“贼兵多,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过河,您也该走了。”于是扶曹操上船,贼兵势不可挡,余下的部队都争着上船,船超重将没。许褚斩杀攀船者,左手举着马鞍来为曹操挡箭,右手推着船渡河。校尉丁斐见情况危急,放出大批牛马引诱贼兵,贼兵争抢牛马,队形大乱,曹操才得以渡过黄河,沿河边向南修筑通道。当日,如果没有许褚和丁斐,曹操就危险了。

    马韩联军败退后,占据渭口抵抗,曹操便多设疑兵,暗中用船将部队送入渭水,架设浮桥,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关中军队于夜间偷袭曹营,曹操派伏兵将他们击败。马超等人驻守渭南,派人送信,以割让黄河以西为条件求和,曹操没有答应。

    据《山阳公载记》,当初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自行撤军了。”但是被韩遂的“半渡击之”的计谋代替。曹操后来听闻了马超的计策后,感叹:“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另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在准备渡河之际,马超率军杀来,当时曹操的前军刚刚渡过,而曹操自己仍然在胡床上不动。张郃等人看情况危机,立刻扶曹操上船。河水很急,驶了四、五里,马超军仍不断追赶、射箭,箭矢像下雨一样,大军都不知曹操安危,十分担心。后来各人见曹操平安无事,悲喜交集,但曹操却大笑:“今日差点被小贼困住呀!”

    但是一到南岸,马超的骑兵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曹军根本就没有时间扎营。岸边又都是松软的沙子,更没有办法扎营。娄圭就建议到:“现在天气寒冷,可以用土沙筑城,然后灌进水,水结成冰,坚硬的像铁石一样。城池一夜便可建城。”曹操听取了他的建议,夜里派兵过河用土沙建城。曹军在这座沙城的掩护下,全部渡过了渭水。

    曹军渡河之后,从此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控制住了战事的主动权。

    在曹操率军渡河之后,关中联军失去了防御上的优势,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曹操倾斜。之后,曹操更是采取了贾诩的离间之计,分化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关系,又表明上答应关中诸侯的求和,暗中却调集军队,整合备战,最终一举将关中联军击溃,从而平定关中。

    曹操率大军渡河后,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九月,马超等人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又问贾诩如何破敌,贾诩说:“离间他们”,曹操一听就表示自己明白了。

    韩遂请求与曹操相见。曹操与韩遂父亲在同一年被推荐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同辈,曾有交情。当二人会面时,他们马靠马在阵前谈了很长时间,不谈军事,只说当年在京都的旧事,说到高兴处,二人拍手大笑。会面结束,马超等人问韩遂:“曹公说了什么?”韩遂却回答:“没有什么。”马超等对韩遂的态度十分怀疑,担心他与曹操私下联系。过了几天,曹操给韩遂书信,信中却故意在多个言词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就像是韩遂改动一样;马超等疑心愈来愈大,曹操便趁此时与联军约定决战。

    据《魏书》记载,曹操准备日后再与韩遂等人会谈,诸将说到:“主公和敌人交谈,不宜放松警惕,可以设置木架子,防范敌人的袭击。”曹操以为然。会面时,关中联军将领和士兵们纷纷前来看曹操是什么人,曹操笑着对他们说:“你们都想看曹某吧!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巴,只是较多智谋罢了!”又在一次会晤之中,曹操一反原先一贯示弱于敌的作法,突然列出五千铁甲骑兵,阵列森严,“精光耀日”,关中各军,无不为之震慑惊恐。

    当时曹操与韩遂、马超等单独谈话,左右皆不随行,仅带许褚一人。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想要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日经常听闻许褚的大名,怀疑随从的即是此人。于是问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视之,马超遂不敢动。

    据《江表传》记载,期间马超韩遂在与曹操当面谈判时,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在马前放置六斛米囊,骑马来回奔走,用斛米测量曹操的体重,想要暗中偷袭擒捉曹操,但听说曹操的护卫许褚,勇猛过人,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曹操不久后知道,心有余悸,说:“差点被狡猾的贼人所欺凌。

    曹操在马超和韩遂相疑之时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装部队挑逗敌军,打了很长时间后,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敌军,成宜、李堪等都被斩首。韩遂、马超等人逃到凉州,杨秋逃到安定郡,关中就此平定了。
………………………………

第012章 出色的胜利;精彩的一役

    总体而言在渭南之战关中联军并没有对于曹操造成多大的威胁,他们在军力以及谋略上都彻底处于下风。

    在渭南之战结束后,将领就很多不解的问题咨询曹操,从其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超和韩遂输得一点不冤。

    事后,曹操麾下有将领问曹操:“开始时,贼兵守卫潼关,渭水以北没有防守之兵,我们不从河东出去攻打冯翊,反而在潼关与敌兵对峙,拖延许久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何?”

    当时,贼兵每到一支部队,曹操就面露喜色。众将不能理解敌军兵力增强了,曹操为什么反而高兴,后来就有人问曹操他高兴的原因。

    曹操就回答:“关中地域辽阔,如果贼兵各自依险阻抵抗,征伐他们,没有一二年的时间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彼此不和,没有统一的主帅。这样,消灭敌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兴。”

    历史上关中之所以难打,并不是因为关中军队兵强马壮,而是关中易守难攻,防御方在地利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甚至有着“百二秦关”的说法,所以想进攻关中,首先要消除关中联军的地利。

    当时曹操就是通过假意集中兵力压迫潼关,从而调集敌军注意力,让徐晃等人得以轻松渡河,建立了前沿基地,为曹操军的后续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马超得知曹操准备渡河之后,准备在渭河北岸据守,不让曹军渡河,而韩遂则提议“半渡击之”,最后马超听从了韩遂的意见,但结果曹操有惊无险,成功渡河,使得马韩联军彻底处于了劣势。

    曹操事后评价:马兒不死,吾无葬地也”,可见曹操对于马超评价之高。不过我个人认为韩遂的建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马超的提议虽然稳妥,但对于关中军队未必有利。

    首先,曹操虽然是在七月份亲自带领大军出征关中,在八月逼近潼关,但马超、韩遂在三月份就已经决定叛乱,并且在之后在潼关一带就已经开始与曹仁对峙,从三月一直到九月份,这对于关中联军的粮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长时间的对峙已经消耗了关中诸侯的不少的兵粮,其中包括韩遂在内不少人还是从凉州来支援,这补给线更是漫长,在九月份又开始入冬,关中诸侯们的后勤情况可以预见并不是太好,尤其关中一带在经过董卓之乱和李郭之乱后,流失了大量的人口,战前百姓们又逃了一批,经济环境绝对谈不上好,为了对抗曹操,援军还是不断到来,这对于本身就已经陷入困难的后勤补给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关中诸侯们并没有和曹操持久战的本钱。

    这个时候,韩遂提议“半渡击之”其实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争取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从战斗过程来看,马超的袭击对于曹操部队还是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打击,但并没能趁这个机会彻底击败曹操,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而关中联军失去地利之后,其实对于曹操军的威胁就已经大幅降低了。关中联军虽然兵力不少,但其中战力比较强也就只有马超和韩遂两部,其他诸侯则兵力弱小,多为乌合之众,关中联军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军力实际上是没有曹操军强的。

    马超、韩遂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