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丘们,阿难是一位开启了大智慧的修行人,如果你们向如来请问这些法语的详细法义,如来讲解的法义也将与阿难讲解的法义完全相同。阿难完全理解了如来法语的真正法义,你们应该经常的忆念这些法义,并实践的去修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
第430章 比丘为什么会舍戒还俗呢?
有个时候,舍利弗尊者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舍利弗尊者的住所,他与舍利弗尊者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这位比丘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学友!僧团里最近有一位比丘已经舍戒还俗了,他不再出家修行了,他又回到了世俗的家里。”
舍利弗尊者说:“学友,当比丘没有守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这六个门户,不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不专注于精进的修行以此开启智慧,那么这些比丘就可能会舍戒还俗,又回到世俗之中去。
学友,你要知道僧团里那位舍戒还俗的比丘,他如果想要继续保持清净的境界,灭尽自己一切的烦恼和痛苦,证悟解脱的果位,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被世俗的事情污染、影响,他无法保持清净的境界,他也不会再去控制自己的饮食了,也不会再去精进的修行了,世俗的事情会让他无法专注于修行,让他无法专注于智慧的开启,他会被世俗的事情束缚捆绑,他会被世俗的事情缠绕包围,无法解脱出来,这是非常可惜的。
学友,如何才能守护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这六个门户呢?当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物质事物,也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中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部位,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眼睛,执着和挂念眼睛与物质事物,沉迷于眼睛与物质事物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眼睛,就不会执着和挂念眼睛与物质事物,就不会在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眼睛与物质事物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眼睛。
当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声音,也不执着和挂念声音中夹杂着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声音,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耳朵,执着和挂念耳朵与声音,沉迷于耳朵与声音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耳朵,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耳朵与声音,就不会在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耳朵与声音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耳朵。
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气味,也不执着和挂念气味中夹杂着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气味,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鼻子,执着和挂念鼻子与气味,沉迷于鼻子与气味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鼻子,就不会执着和挂念鼻子与气味,就不会在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鼻子与气味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鼻子。
当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味道,也不执着和挂念味道中夹杂着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味道,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舌头,执着和挂念舌头与味道,沉迷于舌头与味道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舌头,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舌头与味道,就不会在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舌头与味道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舌头。
当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也不执着和挂念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中夹杂着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身体,执着和挂念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沉迷于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身体,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就不会在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身体。
当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时候,不执着和挂念整个见解、思想、念想,也不执着和挂念见解、思想、念想中夹杂着的某个单独、特别、独特的见解、思想、念想,因为一旦没有守护好内心,执着和挂念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沉迷于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之中,那么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就会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无有穷尽。如果守护好了内心,就不会执着和挂念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就不会在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时候,让贪欲、忧愁、恶法、不善法等等的念想持续不断的流动,持续不断的生起,这样就能让内心保持清净。不由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念想,这就是守护好了内心。
学友这就是守护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这六个门户的法义。
学友,什么是知道控制自己的饮食呢?就是吃食物不是为了享受饮食的快乐,也不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高贵典雅,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也不是为了装饰华丽庄严的场面;当然更不会沉迷于饮食之中,不会与其他人比较饮食的优劣、好坏,不会由此生起傲慢之心。吃食物只是为了身体能够正常的运转,能够活下去,能够生存;吃食物只是为了不伤害到身体的健康,为了资助精进的修行。这样就能够熄灭、平息过去的各种感受,不让新的感受生起。简单的说就是:「吃食物只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能够生存下去,能够继续精进的修行,以此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
学友,什么是专注于精进修行开启智慧的人呢?学友,白天精进的经行(经行解释:在一定的路径上来回专心的步行)、静坐禅修,以此除灭、灭尽贪欲、愤怒、昏沉、沉迷、心浮气躁、疑惑不安、后悔等等烦恼和痛苦。
在傍晚六点到晚上十点的初夜时间,精进的经行、静坐禅修,除灭、灭尽种种的烦恼和痛苦,让内心得到净化,保持清净的境界。
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二点的中夜时间,用狮子卧睡觉,什么是狮子卧呢?就是身体向右侧卧,右胁向下,两脚相叠,左脚放在右脚上,右手轻托头的右边为枕,左手伸直轻放在身上,如同狮子睡觉一样,所以叫狮子卧。睡觉的时候,保持清净的正念、正知,不胡思乱想,以便能按时睡熟,按时起床。
在凌晨二点到清晨六点的后夜时间,起床继续精进的经行、静坐禅修,除灭、灭尽种种的烦恼和痛苦,让内心得到净化,保持清净的境界。
学友,这样去修行的人,就是专注于精进修行开启智慧的人。
学友,如果你想要成为:守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这六个门户的修行人,知道控制自己食量的修行人,专注于精进修行并由此开启智慧的修行人,你就应该按刚才我所说的法去实践的修行。”
舍利弗尊者说法后,这位听法的比丘虔诚的顶礼舍利弗尊者,随喜赞叹舍利弗尊者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舍利弗尊者所说的法去修行。
………………………………
第431章 陷入「界」之中
有个时候,阿难尊者住在拘睒弥城的瞿师罗园,有一天,布施供养给阿难尊者瞿师罗园的大居士来到阿难尊者的住所,他顶礼阿难尊者后就在一旁坐下,大居士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尊者,什么是「界」呢?什么情况就是陷入「界」之中了呢?什么情形就是被「界」束缚捆绑了呢?”
阿难尊者说:“居士!眼睛能看见物质事物的范围就叫做「眼界」,当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眼睛分别、区别各个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眼识」。当眼睛区别、分别出物质事物,确认、认知、确定看见的物质事物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眼触」,「眼触」就是眼睛看见物质事物后确认自己看见的是什么物质事物。「眼识」与「眼触」的区别是:「眼识」是分别、区别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眼触」是确认自己看见的物质事物是什么。实际上是眼睛、物质事物(通过光线传递)、眼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眼触」,也就是眼睛与物质事物相遇,通过光线传递,就会分别出各种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看见的物质事物。以「眼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看见喜欢的物质事物产生快乐的感受;看见不喜欢的物质事物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看见普通平常的物质事物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眼界之中,就被眼界束缚捆绑了。
耳朵能听到声音的范围就叫做「耳界」,当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耳朵分别、区别各个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耳识」。当耳朵区别、分别出声音,确认、认知、确定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耳触」,「耳触」就是耳朵听到声音后确认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耳识」与「耳触」的区别是:「耳识」是分别、区别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耳触」是确认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实际上是耳朵、声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耳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耳触」,也就是耳朵与声音相遇的时候,通过各种介质的传递,就会分别出各种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听到的声音。以「耳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听到喜欢的声音产生快乐的感受;听到不喜欢的声音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听到普通平常的声音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耳朵与听到的声音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耳界之中,就被耳界束缚捆绑了。
鼻子能闻到气味的范围就叫做「鼻界」,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鼻子分别、区别各个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鼻识」。当鼻子区别、分别出气味,确认、认知、确定闻到的气味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鼻触」,「鼻触」就是鼻子闻到气味后确认自己闻到的是什么气味。「鼻识」与「鼻触」的区别是:「鼻识」是分别、区别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鼻触」是确认自己闻到的气味是什么。实际上是鼻子、气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鼻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鼻触」,也就是鼻子与气味相遇的时候,通过各种介质的传递,就会分别出各种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闻到的气味。以「鼻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闻到喜欢的气味产生快乐的感受;闻到不喜欢的气味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闻到普通平常的气味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鼻子与闻到的气味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鼻界之中,就被鼻界束缚捆绑了。
舌头能尝到味道的范围就叫做「舌界」,当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舌头分别、区别各个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舌识」。当舌头区别、分别出味道,确认、认知、确定尝到的味道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舌触」,「舌触」就是舌头尝到味道后确认自己尝到的是什么味道。「舌识」与「舌触」的区别是:「舌识」是分别、区别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舌触」是确认自己尝到的味道是什么。实际上是舌头、味道、舌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舌触」,也就是舌头与味道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尝到的味道。以「舌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尝到喜欢的味道产生快乐的感受;尝到不喜欢的味道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尝到普通平常的味道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舌头与尝到的味道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舌界之中,就被舌界束缚捆绑了。
身体能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的范围就叫做「身界」,当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身体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身识」。当身体区别、分别出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确认、认知、确定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身触」,「身触」就是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后确认自己触摸感觉到,领纳到的是什么触觉、环境变化感觉。「身识」与「身触」的区别是:「身识」是分别、区别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身触」是确认自己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是什么。实际上是身体、触觉(或者环境变化感觉)、身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身触」,也就是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以「身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快乐的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不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普通平常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身界之中,就被身界束缚捆绑了。
内心能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范围就叫做「意界」,当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内心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意识」,当内心区别、分别出见解、思想、念想,确认、认知、确定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意触」。「意触」就是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后确认自己想到的是什么见解、思想、念想。「意识」与「意触」的区别是:「意识」是分别、区别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意触」是确认自己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是什么。实际上是内心,见解、思想、念想(可以由物质事物或者精神思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意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意触」,也就是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可以由物质事物或者精神思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以「意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想到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快乐的感受;想到不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想到普通平常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内心与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意界之中,就被意界束缚捆绑了。
居士,这就是「界」的法义,这就是陷入「界」之中的法义,这就是被「界」束缚捆绑的法义。”
阿难尊者说法后,这位大居士再次的顶礼阿难尊者,他随喜赞叹阿难尊者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阿难尊者所说的法去修行。
………………………………
第432章 诃梨提迦尼居士的提问
有个时候,迦旃延尊者住在阿槃提国的拘罗罗迦罗山中,有一天,诃梨提迦尼居士来到迦旃延尊者的住处,他顶礼迦旃延尊者后就在一旁坐下,诃梨提迦尼居士对迦旃延尊者说:“尊者,世尊曾经说过一句法语:「由种种「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触」,由种种「触」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感受」」,尊者,这句法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请您为我讲解这句法语的意思。”
迦旃延尊者说:“居士,眼睛能看见物质事物的范围就叫做「眼界」,以眼睛看见物质事物为前提条件生起「眼触」(眼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眼睛、物质事物(通过光线传递)、眼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眼触」(眼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眼睛看见喜欢的物质事物生起快乐的感受,眼睛看见不喜欢的物质事物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眼睛看见普通平常的物质事物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眼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眼触」,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耳朵能听到声音的范围就叫做「耳界」,以耳朵听到声音为前提条件生起「耳触」(耳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耳朵、声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耳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耳触」(耳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耳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耳触」为前提条件,耳朵听到喜欢的声音生起快乐的感受,耳朵听到不喜欢的声音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耳朵听到普通平常的声音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耳界」为前提条件生起「耳触」,以「耳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鼻子能闻到气味的范围就叫做「鼻界」,以鼻子闻到气味为前提条件生起「鼻触」(鼻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鼻子、气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鼻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鼻触」(鼻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鼻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鼻触」为前提条件,鼻子闻到喜欢的气味生起快乐的感受,鼻子闻到不喜欢的气味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鼻子闻到普通平常的气味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鼻界」为前提条件生起「鼻触」,以「鼻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舌头能尝到味道的范围就叫做「舌界」,以舌头尝到味道为前提条件生起「舌触」(舌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舌头、味道、舌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舌触」(舌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舌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舌触」为前提条件,舌头尝到喜欢的味道生起快乐的感受,舌头尝到不喜欢的味道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舌头尝到普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