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黄巾乱-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吁……”

    “化元、航川,你看这大好夜色,我等去打几个野物如何?”

    景延广疑惑道:“野物?深夜无光怕不是太好吧!万一碰见了晋军大队骑兵可就不妙了。”

    李昇大笑:“哈哈,本将就是要找几个晋军斥候来玩玩,怎么样,航川,有没有胆量?”

    史弘肇振声道:“有何不敢!不就是杀几个人么,只是我们人是不是少了点?将军何必以身犯险。”

    李昇大笑道:“只是杀几个斥候而已,随便打探下晋军动向,莫非化元惧怕了?”

    史弘肇被激顿时豪气大生:“同是大好男儿,谁怕谁,杀他娘的!”

    “好!嚯……呵!兄弟们打猎去……”

    ……

    洛阳,皇宫

    梁帝旧疾复发,卧床不起,近侍与大臣在寝宫外纷纷惶恐不已,众皇子更是各怀心思,此刻朱温女婿赵岩与张汉杰在殿外交头接耳细声言语着;“陛下宣各位大臣及将军觐见。”小黄门大声宣告;打开殿门,一股浓烈的药香透出,殿外众人排众而入,平日矍铄的梁帝此刻俯卧在榻,脸色惨白,众人凄凄;梁帝朱温费力的抬了抬胳膊,谓众人道:“朕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枉此生矣!只是近来太原余孽(指李存勖)气焰甚烈,胆敢提兵进犯,吾观其志不小,如再与我数年必亲率大军扫平余孽,奈何天欲夺我寿年;一旦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身之地矣!”讲到动情处朱温老泪纵横;“陛下,保重龙体!”众人齐声劝道赵岩上前轻声道:“陛下过滤了,吾朝上有良将数千,下有精兵数十万,诸王子贤德,太原余孽不足为惧,只待陛下龙体康复即可亲率大军踏平太原!”

    朱温此时仿佛精神再次不济,摇了摇手示意众人退下;殿外赵岩轻声道:“陛下龙体欠安,你我今后如何是好?”

    张汉杰小眼一眨道:“此时需万分谨慎,立储之事陛下迟迟为定,次为我等之际遇也!”

    赵岩道:“噢……快详细说来!”

    张汉杰道:“长皇子郴王友裕早死,如今只剩下次子博王友文、三子郢王友圭、四子均王有贞三人相争,你以为谁的希望较大?”

    赵岩皱眉沉思道:“陛下甚爱友文,但是其毕竟为义子,友圭之母乃毫州营妓,帝不甚喜,友贞为末子,不可枉揣圣意啊!”

    张汉杰道:“陛下已有传位于友文之意矣!”

    赵岩不解道:“汝如何得知?”

    张汉杰晦涩一笑:“友文之妻入殿伺奉陛下,陛下曾亲口告之!”

    赵岩惊道:“竟有此事,如此甚好,友圭小儿性情乖戾,友文甚好,我等可先疏通关系,为今后打点!”

    两人相视一笑,转身而去。

    自朱温之原配张皇后过世后,就开始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朱全忠的长子郴王朱友裕早死;次子博王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全忠的义子;三子即朱友珪;四子均王朱友贞。朱友文之妻王氏最为朱全忠宠爱,因此朱全忠有以朱友文继其位的打算。

    郢王府

    靡音袅袅,暗香扑鼻,莺莺燕燕环绕四周,朱友圭大醉酩酊,自柏乡大败后梁帝渐渐对他疏远开来,经常因一点小过就对他重重惩罚;虽然他多次令妻张氏前往侍奉却仍然没有影响梁帝对自己的态度;更让他不满的是梁帝曾有意无意中提及欲立友文为太子,这更让他忿闷不已,只有纵情声色中才能麻醉自己。

    “来人,倒酒!”朱友圭醉眼迷离,身旁侍女赶忙上前往杯中倒酒,“快点”朱友圭一声怒喝,侍女吓得浑身一颤,壶中酒洒了出来,溅得朱友圭满身都是;“嗯……对本王不满么?”

    小侍女吓得脸色发青,呆立在当场。

    “哼!连你也敢对本王不满!”

    “与我过来!”用力把小侍女拽倒在怀中,“嘶……”大片白嫩的肌肤从那片缕中透了出来,白皙诱人,朱友圭一把将侍女横搁大腿之上,大手往侍女那丰润的臀部狠狠的一巴掌;“啊!”

    小侍女疼的忍不住咬紧朱唇。

    “嘶!”少女身上那仅够遮蔽的微薄丝缕被朱友圭瞬间撕的粉碎,露出了白皙丰满的臀部,以及那诱人的深沟,顿时一股火气从小腹升起;一个邪恶的念头出现在朱友圭的脑中,大手再次往那白皙的丰臀上狠狠拍去,“啪!啪!”声不绝,“啊!啊!”伴随着少女的惨叫声那诱人的丰臀变的赤红;“爷!就饶了奴婢吧!”

    侍女泪眼含珠可怜的抬头望着朱友圭,胸前一对玉兔已是脱颖而出,不住的跳动着;一望之下火气再次上涌,朱友圭再也忍受不住,撩开下袍子,把侍女的头按了下去……
………………………………

51

    第51章急行军

    天蒙蒙亮,李昇早已醒来,望着那即将升起的太阳陷入沉思,印象中大概就是这一年左右朱友圭弑父篡位,从此后大梁内乱不已一蹶不振,渐渐被李存勖取而代之的,难道就这样回到洺州去然后跟着朱家一起消亡?

    王景仁把他从越州带到河南,他没有给徐温当义子,这已经不是原来的历史,或者说他根本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李昇;如今王景仁已死,在这军阀割据的乱世如何保存自己?如何让跟随自己的这帮弟兄有吃有喝?

    “唉!算了,不想了,管他娘的怎么样呢,能活着就好,大不了落草为寇去,自己有这么多人马,天下大了去了何处不能容身?”

    起身活动了下身手,感觉全身充满了能量,抬起手臂一用力,肱二头肌随之隆起,铁块一样坚实无比,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最感到满意的地方,“前世”的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而且一身毛病,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牙痛等等全身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健康的,都是所谓的“富贵病”!

    “将军!”史弘肇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化元,有何事?”

    史弘肇道:“前日大战陷阵营损失惨重,我欲从其他营中抽调精壮之士,以补充完整建制。”

    李昇点点头道:“以后陷阵营肯定要扩大规模,但刀甲装备却是个问题。”

    史弘肇道:“甲猬略有缺失,不过兵器尚足,只要稍加训练仍是一支精兵!”

    李昇肃然道:“此事可即刻进行,在回到洺州之前绝不可懈怠,李存勖理应不会就这样轻易的放咱们离去。”

    “是!”

    “呜……”

    急促的号角声响起,麾下士卒经过一晚的休息,恢复到生龙活虎的状态中,各自归入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支精兵,一片肃静中,等待着李昇的命令,;“拔营,急行军!”

    早一天赶到洺州就早一天脱离危险,李昇跨立马上望着麾下浩浩荡荡的万余人马,心中不由的一阵得意,想不到一个在现代社会一无是处的他竟然能够成为一名将军,能够带领这么多的兵马。

    “咴律律……驾!”

    李昇一拨马头带着数十近卫向前疾驰而去;……

    邢州城

    李存勖屹立城墙之下,高大的身影在骄阳下显得格外宏伟,横刀明盔的精锐近卫两旁森然而立,数万精锐大军阵列在前;“李嗣源已带兵出发了么?”

    身后郭崇滔道:“已出发了,谅他李昇此次插翅难逃!”

    李存勖凝望着远方轻叹了口气道:“李昇,大将之才也,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郭崇滔点点头道:“猛虎不能擒之,亦不能纵之,否则后患无穷啊!”

    李存勖意气风发,大手一挥道:“大军起拔,此番势必要一举定河北!”

    “哒哒哒……”

    李嗣源率三千精骑疾速奔驰,晋王命令他以骑兵牵制李昇兵马,逼其往长蛇沟中,待晋王大军一到,一举端灭李昇余部。
………………………………

52

    第52章朱友圭弑父篡位

    闰月,壬戊清晨

    梁帝朱温恶疾复发,疼痛难忍,友文之妻美艳无比,帝甚喜之,常留于身边,招之于榻前,道:“时日不多矣!速招友文前来,朕欲付之于后事!”

    “陛下欲交接国事乎?”

    “然也!”

    此时友圭之妻张氏此时亦在殿内服侍,刚好隐伏于殿后,听得此言不由大惊失色慌忙赶回郢王府高密;“王爷,大祸至矣!”张氏呜呼大哭朱友圭一把扶起张氏惊慌道:“夫人何故如此?”

    张氏泣道:“陛下以传国玉玺托付于王氏,欲立友文为储,你我离死不远矣!”

    “啊!”朱友圭顿时愣在当场,两眼呆滞,无数天的等待希望破灭了,无兵无权,一切都完了,等待他的将是被屠戮的命运,夫妇抱头痛哭,身旁近侍冯廷谔进言道:“事出突然,况且圣旨未下,当无人得知,何不图谋之?”

    朱友圭眼睛一亮,问道:“如何图谋之?”

    冯廷谔道:“近来有多有将校应由一点小过而被处死,许多将领恐不自保,我等可纵横之,并晓以利害,可一举上位!”

    朱友圭道:“谁人可与之谋!”

    冯廷谔道:“禁军龙虎军统领韩硅可与之谋!”

    朱友圭点了点头脸上险些出一丝阴狠的神色,冷冷道:“哼!老贼不让我好过,我就和你来个鱼死网破!”

    果不其然,当日知事院敬翔宣旨,令友圭为莱州刺史,不日后上任,是夜,朱友圭乔装微服入龙虎军营,密见统领韩硅;双方坐罢,朱友圭直言道:“将军以至险地矣!可自知乎?”

    韩硅疑惑道:“何来险情?”

    朱友圭道:“眼下父皇恶疾缠身,但雄心不减;为保大梁江山万世,需杀鸡儆猴,汝不见众多功臣宿将被诛乎?”

    韩硅眼中一道精光闪过,缓缓道:“某对陛下忠心耿耿,无惧也!”

    朱友圭见韩硅丝毫不为所动,放声大泣道:“某平素与将军相近,如友文继位对将军有何好处乎?”

    韩硅默不作声,显是有所动容,朱友圭看在眼里接着道:“如将军助我,必有厚报!”再次沉默,不过面色已大为改观,朱友圭趁机道:“韩勋将军也答应助我矣!”

    韩硅思量再三,立储之事总要定一个人选,谁上位对自己的影响都不大,朱友圭平素他相近,不如索性给了他这个人情,隧道:“如此郢王要本将如何助你?”

    朱友圭凑上前来耳语道:“将军只需……”

    两人相视一笑,朱友圭起身恢复装扮后踏出营地,半个时辰后朱友圭又出现韩勋的府中,二人同样耳语一番后径自回到郢王府中;次日傍晚,禁军换防,韩硅的龙虎军调防,韩勋以其牙兵参杂在朱友圭本部亲兵控鹤之士中(朱友圭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即皇帝亲近侍卫队,其实就是仪仗队),共同埋伏于禁宫之中,朱友圭令其近侍冯廷谔领队;“待中夜时分,我一发信号,你就带兵冲进寝宫,我随后就到!”

    冯廷谔狠狠道:“知道了,主人,我决不会手软的。”

    朱友圭阴狠的咬了咬牙转身大步而去;子夜十分,万籁俱寂,天空飘起力绵绵细雨,宫中大部分人都已安静入睡,只余那空洞的蛙叫声在不断回响着;一声锐利的口哨声响起,冯廷谔一声低喝:“快,给我上,直冲寝宫,如有阻挡杀无赦!”

    此时外围巡卫禁军早已被韩硅调开,剩下的只有寝宫外二百殿前朱温亲卫,冯廷谔带着如狼似虎的五百牙兵横冲向寝宫;“是谁!”

    “你老子!”

    一片明亮的刀光闪过,“噗……”一股鲜红的血柱从脖颈处迸了出来,门前侍卫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什么人就被凶狠的牙兵砍掉了脑袋;“冲!外面的全给我杀光了!”

    一阵血腥的屠杀开始了,毫无反抗的屠杀,已久未经战阵的庭内侍卫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性命会丧失在皇帝的寝宫前;瞬时间,鲜血染红了整个寝宫,伏尸满地,杀红了眼的牙兵四处寻找、追赶着外面的宫女、太监,人性已经不存在于人间,剩下的只有嗜血的杀性。

    “主人!”

    朱友圭提刀大步跨进,几个亲近侍卫紧随身后,阴沉着脸道:“外面的都处理完了么?”

    “都处理干净了,保证一只蛤蟆都没有走脱!”

    “嗯!干得好!随我入殿!”

    朱友圭一脚踹开大殿之门,里面已是乱成一团,无数宫女、嫔妃都缩在角落瑟瑟发抖,梁帝朱温撑坐床上,苍白的头发散落下来,怒目圆睁,犹如一头怒狮,大喝道:“是何人如此大胆,欲造反乎?”

    声如炸雷般响起,朱友圭顿时停顿下来,虽然有恶疾缠身,一代枭雄的气势仍在,加上多日为帝的威严让几人从心底感到一阵心悸。

    “主人!”

    见朱友圭愣在当场冯廷谔忍不住叫了声,朱友圭回过神来壮了壮胆子大声道:“不是别人,正是我!”

    此时天空刚好划过一道闪电,把众人面貌照的一清二楚,朱温一阵狂暴的怒气冲心底升起:“咳咳……”

    指着朱友圭大骂道:“是你这个畜生,早知你有反意,恨不能早点杀掉你这个畜生,你想干什么?敢弑父么?这天下岂能容汝乎?”

    朱友圭一想起妻子张氏服侍朱温时的情景一股怒气急速升起,大喝道:“老贼,你不仁在先,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逆子尔敢!”

    朱友圭对着冯廷谔使了个眼色,后者提刀而上,奋力将手中尖刀刺向朱温而去;“喝!”

    “噗……”“呃……啊!”

    铮亮的刀刃从朱温的背部穿了过来,鲜血迸发,朱温的眼睛睁得异常之大,死死的盯着朱友圭,重重的倒了下去,纵横中原大地数十年的一代枭雄就此烟消云散;朱友圭望着倒下的朱温突然发狂的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天下是我的了!”

    冯廷谔上前道:“主人,此刻需想好完全之策,不宜懈怠啊!”

    朱友圭渐渐平静下来,点点头道:“嗯,把老贼的尸身保存好,不得泄露半点消息,立即命内监丁昭溥传旨于友贞,令其杀友文!”

    已卯,矫诏发出,其中道:“博王友文谋逆,遣兵突入殿中,全赖郢王友圭忠孝,调兵救驾,朕才得以保全;如今朕恶疾缠身,现令郢王友圭监国,全权军国之事!”
………………………………

53

    第53章蛇道。

    庙堂之上的残杀丝毫没有影响到远在河北的战争;蛇道,邢州至洺州之必经之路,距邢州城三十里,险要之地也,顾名思义地形犹如长蛇般曲折狭窄,李存审及其五千精锐步卒星夜赶路埋伏于此地,这次李存勖是铁了心要将这李昇等一万兵马留在邢州;身旁年轻校尉刘知远对存审道:“将军,那李昇很厉害么,自晋王领兵以来,我们与梁贼之间就未尝一败,又何必对那贼子如此嫉禅。”

    李存审眯眼道:“你懂什么,此人不厉害的话能在河滩之战中连续逃脱?此人不厉害的话,李存漳两万大军能败给他数千兵马?况且此战目的为平河北,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刘知远默不作声,显是心中颇为不服。

    李存审道:“传令下去,大军迅速就地休整,贼军过不了多久就要到了!”

    “遵令!”

    ……

    “驾……”

    “哒哒哒……”

    数十骑飞驰在苍茫的大地上,这是小乙及其手下斥候队,作为前队斥候负责监视敌情与打探地形;“吁……”

    一座大山前,众人停了下来,一条长长的“栈道”呈现在眼前,入里则如九曲长沟般,这是通往洺州的必经之路,小乙眼睛不断的扫视四周,以图能发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李校尉(小乙后随李昇姓),此地颇为怪异!”

    小乙眉头微皱,道:“走,向前再看看,驾……”

    身后年纪较大的士卒经验较为老到:“此地好生诡异,如长蛇般狭窄弯曲,地势险恶,如以一只伏兵在此,万军莫开啊!”

    “回去禀报将军再下决断!”

    经过数个时辰的急行,李昇大军开始到达“将军,前面五里处即将到蛇道。”斥候来报“蛇道?”李昇一听这个名字心里不由的咯噔一下,问道:“这蛇道可有何由来?”

    旁边景延广道:“此地为颇为艰险,长而曲折,大军不易通行。”

    李昇皱了皱眉头道:“有其他的路吗,或者可以绕过去吗?”

    景延广道:“如果绕过去的话可能要多一天的时间!”

    李昇神色凝重,时间不允许他在拖一天的时间,多一天的时间就多一天的危险,许许多多的不可预知的情况会在发生,更何况是李存勖这个超级对手。

    “传令下去,大军加快步伐!”

    “遵令!”

    “轰隆隆……”一阵闷雷的般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李昇的心跳不由的立即加速,暗道:“李存勖的骑兵来的好快!”

    “史弘肇!”

    “在!”

    “率步兵结阵,后队改防御阵形,以车阵掩护,以御敌骑!”

    “景延广!”

    “在!”

    “强弓营迅速归入后阵!”

    “药元福!”

    “在!”

    “率獠牙营边路策应,伺机反击之!”

    “得令!”

    急促的号角声响起,各种号令开始传达下去,战争机器极速运转;各部曲的战旗在飞速移动,交错换位。骑兵分列两翼,步兵集结正中,黑压压地站满了整个山岗。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

    符存审(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武皇时赐国姓李,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后晋时其子符彦饶请主归本姓,又欧阳修《新五代史——义儿传》,惟符存审存其本姓,别自为传。符存审历经百战,是五代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

54

    第54章险境

    半圆形防御阵中,强弓营五千士兵蓄势待发,自邢州城外大战李昇尝到甜头后,李昇令景延广再次从下面抽调出二千人来加入强弓营,强弓营一跃成为诸营中最强的一只步兵营;强弓就是角弓,包括虎贲弓、角端弓等不同的双曲反弯复合弓,所谓的双曲反弯复合弓就是指弓体是由若干部分合成的,采用了性质不同的多种材料,如木和竹、动物的肌腱(筋)和角以及胶和漆等等。

    因为弓臂中衬垫了动物的角和筋,所以这种弓的强度和韧性非常好,射程最远可达三百多步。

    普通的强弓拉力一般都在两百斤左右(相当于现在五十公斤的力气),射程大约二百步(大约两百八十米),杀伤力非常惊人。它的缺点就是它属于硬弓,拉满之后必须立即发射,很难持久瞄准,命中率较低。制造这种弓的技术在我国商代晚期就已经很成熟了。

    军队强弓的配置一般都有规定,不允许超过上限。因为强弓的使用,有许多麻烦事。首先它要特定工具才能使用。由于张弓吃力,士卒们在挽弓时需要戴扳指,将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制作的指套,以防止损伤手指。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它需要配备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强弓的挽力极大,弓弦损耗也大。由于射击对象的不同,箭杆、箭镞的尺寸、形状、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种各样的箭枝必须专门制造。所以使用一张强弓,它的保养和配套耗费较大,李昇能顺利建立这只强弓营实属幸运。

    此次从邢州出来,李昇将武库中的库存全部调出,一百辆新型武器蜈蚣车充当了运输工具,了七千张强弓,两万条弓弦,各类箭枝八十万支,此刻的李昇可谓刀锋箭利。

    轰隆隆……李嗣源三千晋军精锐骑兵挟带着雷鸣般的响声破风而来,巨大的轰鸣声充斥于耳中,李昇心沉如水,如今再不是那战场新兵,面对沙陀骑兵再没有任何畏惧之心;“预备!放箭!”

    五千张强弓分成两个方阵同时放开弓弦,“嗖——”

    霎时之间,矢如雨注,箭若飞蝗,箭云遮盖了天空,如泰山压顶般吵沙陀精骑急射而去;沙陀精骑不愧为精锐,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沙陀骑队如水流般分成两股,迅速朝两边泄开,高超的骑术在这刻显露无遗,大片的箭支落在了地上,抖动不已;李昇如铁桶般的防御让李嗣源无从下嘴,沙陀骑兵从两侧绕了个大圈,重新回到五百步外的山坡上对峙起来;烈日当空,两军阵中传出一道煞气,在空中纠缠在一起,压抑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山坡上李嗣源跨马巍然而立,凝视着对面的李昇大军,一双尖目发出锐利的光芒,身旁年轻的校尉石敬瑭显得异常兴奋,大声嚷道:“将军让我带兵冲一次吧!”

    李嗣源冷冷道:“你想去送死么?没见敌军防的如此严密么?”

    石敬瑭讪讪道:“将军,虽然敌军守的十分严密,但如我铁骑猛冲之下李昇未必是我们对手!”

    李嗣源道:“莫太过自大,我铁骑虽强,但此僚确实不一般,排兵布阵很是在行,难怪晋王对其赞叹有加!”

    石敬瑭道:“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