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濮阳县长,政绩斐然,自己还是差的很多,要走的路还很远。自己以后还是要多向戏忠请教学习才是。

    “来,我们继续下棋。”刘谟面露微笑,沉下心与戏忠下起了棋。

    “刘贤弟…”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亭外传来,刘谟回头去看,正是骑马而来的袁绍二人。

    说谁谁来。刘谟与戏志才不由得对视一笑。

    刘谟起身将二人迎到亭内坐下,并向袁绍介绍了戏忠。一阵寒暄后,袁绍沉不住气开口道:“听说刘贤弟要将千里醉的酿制方法还有存货尽皆卖给袁术?”

    刘谟微笑道:“袁公路确有此意。”

    袁绍紧接着问道:“那贤弟意下如何?”

    “我嘛?若袁公路肯出高价,卖给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谓士农工商,商为下等,我也无意行商贩酒。”刘谟缓缓地说道,略作停顿,又转向戏忠道:“日后我也好在太学静心读书,研读经典。”

    刘谟话音刚落,戏忠也接话道:“所言甚是,读书当专心致志才是,不能一心二用。岂不闻孟子《学弈》有云: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戏忠一阵抑扬顿挫的应景引用,当即把气氛调节的很是微妙。四人顿时安静下来,交接着眼神,揣测着对方的想法。
………………………………

第四十三章 于心不忍

    刘谟见状笑着扯过话题热情道:“我今天寻得些好吃食,本初兄、子远兄既然来了,不如我们几人小酌几杯?”

    刘谟所说的吃食是说是寻得,其实是自己做的几个炒菜。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前日刘谟进城时顺便找了个铁匠打了口铁锅,正好今日试试手,食材早已准备好,几个小菜做起来也耗不了多长时间。最重要的是顾左右而言他,耗一耗袁、许二人的耐心,自己也好趁机与戏志才商量一下。

    “刘贤弟,我今日来……”袁绍今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赶在袁术之前从刘谟手中买下千里醉。他下定决心打算直说。

    刘谟笑着打断了他说到:“袁兄稍等片刻,酒菜马上就好。有事可边吃边说。”

    未等袁绍应话,刘谟即起身对戏志才示意道:“戏兄,来帮我拿几坛酒。”

    戏志才会心一笑,对二人行礼后便随刘谟到后堂去。

    刚到后堂,刘谟就按捺不住自己,慌忙回头问道:“戏兄,接下来该怎么办?我看袁绍好像要入套了。”

    戏忠扣了一下右手中指关节,淡淡一笑道:“我观袁本初虽表面镇定,内心实则求胜心切。看来这无中生有之计,你试试的不错,接下来只需沉住气,欲擒故纵卖个好价钱就是了。我们不开口,让那袁本初先开口。”

    “恩”刘谟点头道:“我明白了。”

    “你放心,眼下的局势就算袁绍看出是套,他也要硬着头皮往里钻。袁家二公子争的这么厉害,大家可都准备看好戏呢,最后总要有个输赢。”

    戏忠看刘谟眉头紧皱还是有点忧虑,于是继续道:“这袁绍要是真的不入套,那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卖给袁术就是。所以无论最后的是哪个袁公子赢了,我们都稳赚不赔。”

    “哦?那袁术也会买?”

    “当然,无论是什么东西,哪怕是一寸黄土,只要袁绍要,那袁术就肯定不会让他得逞。不然你以为兄弟相争争的是什么?”

    刘谟听完这话,一时没反应过来,呆愣在原地。马上却又对这话想的明明白白,顿时不见了愁态。麻利儿的抱起两坛酒递给戏志才道:“戏兄,你先去替我安抚住袁本初二人,顺便套套他们愿意出多少价码。我去弄几个菜来,马上就来。”

    戏忠接过酒来,准备回去,忽的又转过头来问道:“你会做菜?能吃吗?”

    “戏兄!你这是什么话,当然能吃。你放心吧,保管我做的东西你没吃过。我给你说,你有口福了!”刘谟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戏志才皱了皱眉,不再言语,抱着两坛酒往亭内走去。

    远远的便看见袁、许二人正在交头接耳。戏忠咳了一声边走边说道:“袁兄、许兄,这次我们可有口福了。我手上这两坛酒可是千里醉中的极品,听闻懂酒者,每坛酒能品出六种不同的味道来。”

    二人听得戏忠走近,停止了交谈。袁绍开口道:“还有此种酒?”

    袁绍心道:“虽说知道千里醉酒香醇烈,但每坛酒能品出六种味道…这倒是未所耳闻。莫不是这厮说的玩笑话?”

    戏忠面朝二人坐下,从案桌下取出酒杯,斟了三杯酒。又见他举起一杯,放在鼻间,轻吸一口,缓缓道:“俯鼻初闻,窖香浓郁,尾净余长,是为浓香;再闻,幽雅细腻,香而不艳、低而不淡,是为酱香;将入口中,香味谐调,醇香清雅,是为清香;”

    说完戏忠小酌一口继而道:“初入口,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觉为米香;稍回味,又觉后味爽快,苦涩微麻,方知药味;待酒入腹中,才知一口三香,前浓中清后酱。合此六香,袁公可知此酒珍贵?”

    戏忠说完微撇二人,将酒端放在两人身前,示意品尝。

    袁绍与许攸讪讪一笑,满饮此酒,方才开口道:“前番只道千里醉酒味醇烈,今日听得先生解惑,方知其中门道。失敬失敬!”

    先前袁绍只道戏忠是一普通太学学子,虽说客气对待,但也没把他当回事。见他连番妙语连珠,忍不得对他高看几眼,连称呼都变成了先生。

    待袁绍端起桌上的酒杯学着戏志才刚才的模样品酒,许攸捋着他刚蓄起来的小胡子,若有所思,试探着问道:“先生可知袁术其人?”

    戏志才品得话里味道,佯装不知道:“未曾知,我乃一布衣士子,虽是对袁家两位公子的风采早有耳闻,但一直未有机会得见。不过今日观本初兄仪表不凡,料想同是袁家子弟的袁公路定也不凡。”

    “非也,非也。”许攸一边挥着手一边大笑着说道:“袁公路天性骄肆,尊己陵物。狂愚而生骄豪,犹饰伪以自尊。怎可与本初相提并论也。”

    戏志才见许攸说的起兴,便也顺势装的一副恍若初知,深以为然的表情。

    “许兄、戏兄聊什么聊得这般开心”这时刘谟用托盘端着几样小菜走来。

    戏志才应道:“许兄正在跟我讲些本初兄与袁公路小时候的奇闻异事,甚是有趣,你也快来听听。”

    刘谟将几样小菜放在石桌上,示意几人品尝。

    “哦?什么奇闻异事?”

    许攸刚才被戏志才捧得很是开心,现在见得刘谟也要听,顿时来了兴趣:“我与本初自幼相识,他九岁的时候与袁公路…”

    刚说两句,袁绍拉了拉他的衣袖,许攸这才反应过来。

    袁绍清了清嗓,开门见山道:“贤弟,你可认得我这个兄长?”

    “自然认得”刘谟不假思索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遮遮掩掩了。我与袁公路之间的事想必你也有耳闻,我希望你能站在我这边。”

    “袁术矜名尚奇,淫侈滋甚,差兄长不知几倍。兄长今日何故这般说话?”刘谟放下手中的竹筷说道。

    “哎…”袁绍叹了一口气道:“贤弟有所不知,袁术这厮虽然不学无术,但他是正室所生。我虽空得了个长房长孙的虚号,但怎奈庶出,因此族里有些人一直……唉。。!”

    袁绍这般推心置腹,反倒让刘谟有些手足无措,始料未及。袁绍这样真诚,就连一直不愿揭的一道疤,他也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就在刘谟面前说出了自己庶出。这下刘谟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这般煞费苦心的设计,或许真的是有些对不住袁绍了。

    刘谟不由得有些心软,与戏志才交流了下目光而后垂手对袁绍道:“兄长但有需要刘谟处,尽管吩咐,我定不会推辞。”

    袁绍听得此话顿时面露喜色,直接讲出了自己想买下千里醉之事。刘谟稍作思忖,点头表示同意道:“既是兄长有意,我不卖与那袁术也罢。”

    袁绍听得,拿过酒坛斟满一杯酒,也未言语,满饮而尽。

    而此时,戏志才却暗自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不多时嘴角却又露出一丝微笑。
………………………………

第四十四章 作价千金

    此刻袁绍心中似有一颗重石落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见得刘谟应允,他也不打含糊,笑着道:“贤弟,要价几何?尽管与我说来,不必拘泥!”

    刘谟伸出一根手指道:“千金足矣。”

    “我给你两千金,三日内便差人送到。”袁绍慷慨说道:“贤弟只管静坐,待我佳音便是。”

    说完便与许攸起身告辞。刘谟与戏志才将二人送出太学北门方归。

    走在路上,刘谟向戏志才问道:“戏兄,今日我观袁本初倒是挺真诚的。我们这般弄计与他,是不是不好?我总觉得有些对不住他。”

    戏志才淡淡笑道:“今日袁绍真诚倒是不假,但说到弄计,你也不必过于职责。”

    “哦?戏兄此言何意?”刘谟不解道。

    “你以为今日那袁本初就只是带着诚意来的吗?你可听得最近坊间传闻,人皆突言你已将此酒卖与袁绍,嘲讽袁公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遭人戏弄。此言可是你我散播的?听闻袁术气量狭窄,恐怕你与他算是结下仇了。”

    “不是。”刘谟恍然道:“我还以为是坊间百姓自己议论,瞎传出来的。你的意思是这些消息是袁绍弄出来的?”

    “当然!所谓无风不起浪,若不是有人有意为之,又怎会这般巧合?正逢袁绍来决意买酒,坊间便突然变了论调。这可与我们之前传出来的消息反道而驰呀!”戏志才继续道:“还有我们在城内拉空车的事,恐怕袁本初也知道了。”

    “啊?这他也知道!那他明知是计,为什么还要往里钻?”刘谟没想到袁绍既然连这件事也知道了,自己可是刻意嘱咐过魏志要隐蔽的,即便现在细细想来,中间也未曾出过什么披露。这袁绍四世三公的能量还当真不能小瞧了。

    “你说呢?”

    “唉,我明白了。正如戏兄先前所言,这件事本身就是件双赢的事,对袁绍也有很大的好处,因此他即便知道是我们下的套,他也要往里钻。”刘谟思忖说道。

    戏志才道:“正是如此。这袁本初倒的确也是个人物,看来袁家家主是没跑了,那袁术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刘谟深以为然,认真说道:“经此一事,我有三个感想。”

    “那三个感想?”戏忠饶有兴致的问道。

    刘谟道:“其一,我认识到了自己思维的狭隘,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我先前真的以为整件事情都是按我们的节奏来走的,而袁绍是不知情的,至少我没想到他竟然全都知道。我甚至还为此暗自窃喜过,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至极。”

    “其二,今天我才真正见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厉害。想我们搞了这么大的阵仗,又是浩浩荡荡的车队,又是满街跑,费了这么大的劲。而人家在不知不觉间,不动声色的就把事情给做了,而且效果还这么好。说实话,我现在在想,如果我今日当真不卖给袁绍的话,等着我的会是什么…”。

    “其三,就是我在想我们的出路。恐怕日后也只有依靠这些世家大族了吧,饶是你再有才学,终抵不过人家家大业大,盘根错节。”

    戏忠紧皱眉毛,就连脚步都不自觉的放慢了许多,说道:“是啊,像我等这般布衣出身,终究是难呀。”

    刘谟这话似是说到了戏志才的心里,看着他此时苦笑的样子,亦是无可奈何。此时刘谟已走在了戏忠的前面,似乎又听到他小声嘟囔了一句:“若是生逢乱世就好了。”

    刘谟听了心中不由得一怔。好想回头问过一句:“若是生逢乱世,戏兄又当如何?”

    不过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刘谟暗自叹了口气,心道:“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还是好好操心酒楼的事吧。明日自己就要回魏里,与魏仲好好商量此事。加快进度,算上盖酒楼的时间,争取半年内开业。这件事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再说袁绍回去先去了袁家大宅准备了钱,让人给刘谟送去。另一面又回去遣散了几个面色冷峻、杀手打扮的人,并一一给了重金。

    待这些人散去,一旁的许攸道:“这刘谟小子倒也识相,省了我们的事。不过便宜了袁公路,本想把这件事推到他身上,搞坏他的名声。看他以后还怎么在士林中立足!”

    “这样也好。”袁绍道:“我看刘谟此人倒也真诚可靠,不似奸诈之人。能站在我这边,倒也是不错。以后别动不动就出这般取人性命的主意了。”

    “好吧,听你的。”许攸不情愿道。

    刘谟回到学舍方才坐下喝了杯茶水,却又收到魏仲差人来信儿说:魏志、魏向二兄弟被人给打了。

    想魏志两兄弟平时为人倒也算是低调,并没有横生过什么枝节、得罪过什么人。并且魏仲特意差人来报,想必这事是冲着千里醉来的。

    问过报信儿的,果不其然。又是因为买不到酒来闹事的,还闹到魏里来了。并且这次闹事的身份还有点特殊,是十常侍郭胜的侄子领的头,扬言若是再买不到酒就把魏里给砸了。

    这事一听,刘谟就直冒火。打人还这么猖狂,这阉宦当真就没一个好东西,就知道欺行霸市。这下还欺负到自己头上了。

    “不行,我得回去一趟。”刘谟火急火燎的就往外走。

    在一旁贪睡的窦题,听得是阉宦的事,一早就醒了。见得刘谟要回去,慌忙起身道:“刘大哥,我跟你一起去。这阉宦可不好对付,我怕你吃他们的亏。”

    闻言,刘谟诧异的看了一眼突然变得正经的窦题,点头同意。

    二人骑马一路狂奔,半个时辰后方到的魏里。

    此刻的魏里,一众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早已乱成了一锅粥。魏里是小里,都是一些平头百姓,平日里也不曾与宦官们有过接触。

    但看今日的架势,他们也明白是惹上了贵家子了。阉党的厉害,纵是三斗小民,也知道个几分。

    魏志、魏向此刻都躺在床上。二人一人被打断了腿,一人被打断了鼻梁,都伤的不轻。

    老里正道:“小志呀,你们两兄弟,好好养伤。村头熬得大骨汤,马上就好,你们喝了就好好歇息。我看呀,这事就算了,人家我们惹不起呀。”

    “不行,怎么能就这么算了。我阿志哥的仇,一定要报。明天我就带人把那小子打个满地找牙。”一个十**岁模样的魏里小子嚷道。

    “是啊,是啊。”底下一众年轻的小子也跟着起哄道:“明天就去报仇,我们还怕他个没蛋的货。”

    “哈哈哈…,”

    “就是,就是”………

    “闭嘴,都给我消停点,明天谁也不准出门。老里正记得把里门锁好了”魏仲大声训斥道:“还有最近留意点,要是有陌生人出现,马上告诉大家。”

    “二仲说的是,我现在就去。”老里正接道:“得提防他们再来闹事。”

    前脚老里正出了门,后脚刘谟就到了。刚进门就着急的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底下一众人见是刘谟,都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听了大半天,刘谟也没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还是魏仲把刘谟拉倒了里屋,刘谟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细节。
………………………………

第四十五章 郭胜其侄

    那郭勇在酒肆里与一众狐朋狗友鬼混,一进酒肆便要最好的酒。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要说洛阳最好的酒,不必多说,自是千里醉无疑。店家自然也知道郭勇要的是千里醉,但近日里千里醉突然就断了货,各大酒肆都一样。就算哪家有些许存货,这几天也售罄了。

    小酒保纵是知道这些公子哥儿不好惹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店里的老存酒拿上去了。这酒虽比不得千里醉,但也在地窖里珍藏很多年的上等酒。酒保想着应该也能糊弄糊弄这些人。

    可谁知这些公子哥儿们平日里养的叼嘴,几杯酒下肚,马上就感觉不对劲。郭勇平日里仗着自己的叔父郭胜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平日里没少干欺行霸市的事。大家都说这郭勇走路跟个螃蟹一样。不是竖着走的,而是横着走,那叫一个“厉害”。

    作威作福惯了,今日却没好酒来饮,哪能愿意。郭勇一脚踢翻了桌案,抓过小酒保的衣领咒骂道:“狗儿子,知道郭爷我是谁吗?敢拿假酒糊弄我!”

    小酒保吓得面色煞白,嘴里咕咕嘟的想说些什么,眼皮想往上翻,却又偷瞄到郭勇满脸的横肉狰狞,顿时吓得抱起头蹲在了地上,直呼饶命。地上湿了一大片,小酒保早就被吓得尿了裤子。

    见得小酒保这般模样,众人不觉丝毫满意,更加觉得这小酒保软弱可欺。就连跟在这些公子哥的狗腿子们也都上前对抱成一团的小酒保一阵拳打脚踢。打完也不忘做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给自己的主人们邀功炫耀一番。

    “快说,谁叫你这般戏弄我家公子的!给我老实交代。”一个带歪了帽子的泥腿子边打边叫道。

    郭勇其余的家丁见状也动手道:“不想死,就快去把千里醉给我家公子拿出来。”说完就有一人从抽出一把尖刀,不由分说就割掉了小酒保的一只耳朵。割完还在他身上擦了擦血。

    小酒保疼的一阵鬼哭狼嚎,直接就晕了过去。这人还不愿作罢,提起刀就准备割另一只,嘴里还振振有词道:“装死也没用!”

    再看郭勇等一众人端坐在蒲垫上,面带笑容的看着,这一切都跟他们无关。

    周围早已围满了人,但大家都只是敢怒而不敢言。这家酒肆的老板也正躲在人群中,也许是见自己的小伙计这般惨样看不下去了,也许是怕事情闹大了牵连到自己。躲在人群中的他又往后走了两步,叫道:“都怪城西魏里的那群人!就是他们屯着千里醉故意不卖的。要找就找那个叫刘谟的,他有酒!”

    看热闹的人中也有几个酒商跟着小声附和道:“对,都是城西魏里那帮人!”

    跟着郭勇的公子哥们正愁事儿不够大,乐子不够有趣。于是纷纷对郭勇煽风点火道:“这刘谟是何许人也?莫不成连郭兄也不放在眼里!”

    “就是,就是!这刘谟实在是太猖狂了!”

    “哼!”没脑子的郭勇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拍拍脸上飞起的横肉,起身领着一帮人就往魏里走去。

    这帮人到了魏里,就嚷嚷着要找刘谟。

    刘谟提前就对魏志嘱咐过,有闹事的让他们小心点,实在不行就说自己在太学,还不信有人不长眼敢到大儒云集的太学去闹事。

    魏志见状赶紧拦住这帮人道:“公子不在,你们有事吗?”

    “千里醉是你们卖的?”郭胜的家丁张牙舞爪的叫嚣道。

    魏志以为他们是来买酒的,这样的人最近已经有好几波了。对此,魏志早就有了一套说辞:“千里醉,我们已经卖给了袁家大公子。三个月后,新酒楼盖好,你们可再来买酒。”

    “三个月?你当我们家公子是谁?郭侯爷,那可是我家公子的叔父!皇上见了都得叫声干爹。你小子敢跟我家公子这么说话!”

    说完几人冲上来对魏志就是一阵暴打,魏向见自家兄长被打,赶忙冲上来帮忙,结果也被打掉了鼻梁。

    最后,若不是,魏里几个不知事的小伙子叫了一帮人来。估计不把两人打死,郭勇等人是不会停手的。

    郭勇走的时候还叫嚣道:“一帮贱民,下次看我不弄死你们!”

    ……

    刘谟听完面色沉重的说道:“这事儿是因我而起,确是苦了魏志两兄弟。仲哥,你从我的钱里拿出一贯来,请个好医工,给他俩看看。不能亏待了他们。”

    “你放心吧。”魏仲道:“底下的事你想好该怎么办了吗?这些阉货们可不好惹呀。”

    “是啊。这事着实不好办。”刘谟皱了皱眉心道:“这个郭勇的叔父正是十常侍之一的郭胜。所谓十常侍是指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操纵政权的他们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

    整个东汉可以说一直都被外戚干政、宦官乱政这两个问题困扰着,从未停息。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