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医灵异档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听完我的话,师傅没有吭声,不过我注意到他端着酒杯的手微微抖动了一下,随后自斟了一口。
“为什么是“隐性”他杀?”雷大炮放下了筷子,盯着我的眼睛说道,“这是不是说,你们刑侦队的所有人都认为师大的命案是他杀,可目前却没有掌握任何能够给案子定性的线索和证据,对吗?”
雷大炮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我的,可我有种感觉,他的注意力却始终放在师傅身上。
“对。”这个时候,苏沫端着汤从厨房走了出来,放下之后说:“雷局,中午我跟您汇报过,这两起命案的棘手之处就在于定性上,以我们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命案基本满足自杀的条件,可偏偏将一切疑问带入
到他杀范围内也是能够说通的。”
“两起命案都是如此?”雷大炮不着痕迹的瞟了瞟师傅。
“都是。”苏沫点头。
“你们……是不是想并案侦查?”
“没错。”我也点了点头。
“并案的根据是什么?”雷大炮明知故问。
“三点。”苏沫说。
第一,两起命案性质都介乎于自杀和他杀之间。
第二,两名“受害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就读于同一所学校,比如都是孤儿,比如上大学都是受到了社会上爱心人士的资助,比如他们都有些不合群,比如两人的死亡时间比较接近。
第三,案发现场发现了相似的可疑点火把。
“火把?”雷大炮说完,从上衣内侧的兜儿里取出了几张照片,“你们仔细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照片一共是三张,第一张是齐亮寝室中的那个火把饰品,第二张是吕静在画板上画下的火把图案,第三张是汽车钥匙环上面的金属火把挂件儿。三张照片分属三起案件,但是“火把”的形状却几乎一模一样
。
“雷局,你想说什么?”我问。
“许峰,以你的经验来判断,这三张照片,或者说三起案件会不会有联系?”雷大炮笑眯眯的看着我。
“有。”
“你觉得满不满足将三起案件并案侦查的条件?”
刑侦工作说到底是挖掘,挖掘受害人的被害原因,挖掘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挖掘整起案件背后的隐情。
三起案子出现了相同、相似的可疑物,这就好比错综复杂的迷宫前的三条路,任何一条都有可能让我们抵达终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案侦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我的心里话,同时我也相信这是雷大炮想听到的话。或者说,他希望我当着师傅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
果不其然,我的话刚落下,雷大炮便转向了师傅:“苏老,我知道自打退休之后,您忌讳在家里说起案子,所以不管受理着何等棘手的案子,我都从未在您面前提起过。但是这一次不同。”
“因为,这次我的身份不是公安系统的退休人员,而是受害人家属对吗?”师傅苦笑了一声。
“没错。”雷大炮的语气有了一些和缓,“苏老,当年的车祸,让您失去了儿子和儿媳,虽然这些年你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着生活和工作,但我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应该一直都淤积在您的心底吧?”
“我……”
或许是喝了酒,也或许是回想起了当年的往事,师傅眼中闪现泪花的同时,忍不住唏嘘了一声,“我只是觉得对不起小沫。”
“爷爷……”苏沫的眼圈也泛了红。
“苏老,师大命案没有发生之前,您可以接受当年的车祸是一场意外。可如今,您还认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事故吗?”雷大炮锲而不舍的追问。
“我,我从没有在心底认可过那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人说有泪不轻弹,未到伤心处,用这句话形容此时的师傅再合适不过了,他接过苏沫递去的纸,声音也有了一些哽咽:“前几天,也是在这张饭桌上,我曾跟你们说过,我对那起车祸是有怀疑的。可当年我国的刑事侦查水平还比较落后,各种刑侦配套设备也不完善,根本无法做出精准的现场勘查和物证的鉴定、检测工作,甚至很多时候都只能依据经验来做判断。作为我省第一批出国深造的法医,我在看过
尸体之后便对蝉衣和清雨的死产生了较多的疑义,奈何刑事侦查工作有着明确规定,父亲的身份决定我不能直接参与案件,所以只能接受那份尸检报告。
“那么现在,作为“受害人”家属,您能说说疑义之处吗?”雷大炮开始了诱导。
听完雷大炮这句话,我总算是彻底弄明白了,原来这顿饭是雷大炮和苏沫设计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师傅的话。
对于苏沫父母的死亡,师傅一直都是讳莫如深,从没有做过任何详细的讲述。非但如此还进行着百般阻挠,甚至不惜动用关系来调走那份卷宗。
虽说前几天因为齐亮案中出现的火把,师傅曾谈到了当年的车祸案,也提出了与以往迥异的看法,可实质性的东西依旧没有提及。
齐亮案之后,师傅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支持也不阻止。换句话说,不管案子最后破掉破不掉,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候雷大炮和苏沫没有给师傅设套,完全是因为他们相信随着调查的展开,会打开一个突破口。
可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在突破口还没有找到之前,师大又发生了一起命案,最要命的是依旧理不出任何头绪。
不得已,他们只能把主意再打到师傅身上。
于是,就有了今晚的这顿饭。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告诉我,显然是怕我提前透露给师傅。这就跟突击审讯一样,一旦目标对象有了心理准备,审讯结果必然是失败的。理透了这一切之后,因为酒劲儿滋生的那股困意也顿时消失了,眼睛盯住师傅的同时我也竖起了耳朵。
………………………………
第十六章 条件
或许是在回忆往事,也或许是正在做思想斗争,总之师傅没有及时回答雷大炮的话,而是低头陷入了沉默。
“爷爷……”沉默,是被苏沫打破的。
她用轻柔且满含歉意的声音简单做出了解释,大意是说她和雷大炮知道那起车祸案对师傅来说意味着什么,更知道旧事重提对是师傅是何等的残忍,可是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否则也不会出此下策。
师范大学接连发生的两起命案,充满了种种奇诡,与当年的那起车祸案有着极为相似的征象,所以他们希望师傅以“受害人”家属身份配合警方的工作,并尽可能的提供具有指向性的线索。
“小沫,你先坐下吧。”师傅叹口气之后,转向了雷大炮,“雷局,我愿意配合你们的侦查工作。”
“苏老,当真?”闻言,雷大炮惊喜不已。
“当真。”师傅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苏老,别说一个,就算是十个也没问题。”
“你先别急着保证,先听我说完。”话顿,师傅的目光落在了苏沫身上,“这个条件就是……小沫必须退出此案。”
“什么?”苏沫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爷爷,为什么要让我退出,雷局你说……”
“小沫,你不要着急,先坐下。”安抚一下苏沫,雷大炮站起身给师傅倒了一杯茶,“苏老,能不能换个条件?”
“可以。”师傅点头,随后挑了挑眉毛,“但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可以说对当年的车祸案知之甚少,无法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这个……”雷大炮顿时挠了头。
“师傅,小沫必须退出吗?”这个时候,我必须要站出来了。
“你觉得呢?”师傅的目光有了些不善。
“我知道了。”点点头,我直接走到了苏沫的身边,抓起她的手就往外走,“小沫,你出来,我有话跟你说。”
“我……”苏沫有些抗拒。
“你先跟许峰出去,这里交给我。”共事多年,雷大炮自然知道师傅的脾气,所以便又劝了苏沫一句。
外面,北风还在呼啸着。可我很清楚,对于苏沫来说,这宛若刀割般的冬寒侵袭,力度远不如师傅那句话来的大。
“小沫,其实……”
“疯子,你能不能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刚开口,便被苏沫给打断了。
“你问吧。”
“当你拽着我走出房间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表明了你的立场和态度?”
“算,算是吧。”
“你是支持爷爷的,对吗?”
“嗯。”我点头。
“为什么?”苏沫盯住了我的眼睛,“当初你说过,如果我执意要调查那起车祸案,你会坚定的站在我身后,可现在为什么……”
“小沫,你先听我说。”
跟苏沫共同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之后,我深深明白已故的“父母”对于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以至于此时不得不做出详尽的解释,只有摆明了厉害关系,才能让她接受这个结果,才能缓和她与师傅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不会否认自己承诺过的话,可有一点必须点明,那个承诺诞生于特定的环境下,并且有着两层含义。
1当时我们处于休假时期。
2无论是我还是苏沫,当时所代表的都是个人。第二,我们在师大的两起命案中发现了与车祸案相似的征象,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突破口的前提下选择将三起案件并案侦查,那么按照刑事侦查的章程规定来讲,不管苏沫在公安系统中担任何种职务,都
不能直接介入案件。第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便是情感,无论何种情感,在长时间的积累、酝酿之后,一旦爆发就很有可能将人推到崩溃、失控的边缘。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沫同样不具备介入案件侦查的条件,毕竟车祸案
的直接“受害人”是她的父母。
第四,师傅之所以提出让苏沫退出案件侦查的条件,除却考虑到警队的纪律之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不想她去直面那段往事。正如师傅曾经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一样,任何时候他都要将苏沫护在羽翼之下。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苦口婆心的劝说,总算是起到了些作用,苏沫叹口气之后,苦笑了一声,“可就这样被排除在外,我有些不甘心。”
“小沫,不是还有我呢吗?”我顺势继续劝了一句,“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我会随时向你通报案情进展情况的。”
“那我就等你的消息了。”苏沫点头。
“外面风大,我们进去吧。”
“好。”
……
进去之后,我将刚才的谈话告知了师傅和雷大炮,当他们听说苏沫的决定之后,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苏老,现在能说说当年的事情了吧?”雷大炮趁热打铁。
“好吧。”师傅端起茶杯透出了回忆的神色,良久之后才缓缓开了口,“那就从遥感考古说起吧。”
讲述:遥感考古是始于20世纪初的一种航空考古技术,伴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考古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遥感集市平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有不少欧美考古学家通过在飞机或者热气
球上进行航空拍摄,获取图片,然后通过对图片的分析来判定遗址的性质。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的遥感考古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更是加大了对遥感考古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以对遥感考古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其中一个实验室
,就建立在中南大学。当时,考古系的苏蝉衣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经过层层筛选顺利进入了团队。遥感技术的核心在于远距离感知被测目标的信息,利用地面植被的生长和分布规律,如土壤类型、地貌特征等物理属性及由此产生的电磁**谱特征差异,运用摄影机、摄像机、扫描仪、雷达等设备,从
航天飞机、卫星等不同的遥感平台上获取有关古遗址的电磁波数据或图像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光学或计算机图像处理,再对影像的色调、图案、纹理及其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识别和解释,从而提供古代遗存的位置、形状、分布构成类型等情况,为考古发现提供科学的资料
和数据。
由于这门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当时可供借鉴的数据、资料十分有限,加之国内同时建立的实验室有着级别差异,所以在经过细致的分析后中南大学遥感考古团队决定采取逆向的研究方式。
即先选定古遗址或者古墓,然后进行精准细致的航拍,从而收集与遥感考古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于是,在苏蝉衣的建议下,他们选择了公主岭。如同苏沫一样,苏蝉衣也是跟着师傅在省城长大的,可与之不同的是,他的童年以及小学部分时期都是在公主岭度过的。即便是后来搬迁到省城之后,他时不时的也会回去看看,所以他很清楚“公主”陵寝
的事情。
公主岭的古墓,规模很大,完全可以当做中南大学遥感考古团队的试手项目,所以很快就批了下来。有着从小生活在那里的经历,因此苏蝉衣很清楚“公主”的陵寝对于家乡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排斥、抗拒那都是轻的,倘若没有熟人引领、劝说,遥感考古团队就算蒙混过关进入了公主岭,那也绝对是
无法开展工作的。而如果他们不顾民愤采取强硬的方式破开陵寝,很有可能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将现实情况罗列出来之后,团队研究决定带着设备进入公主岭的首批人数为四人,分别是苏蝉衣和他的导师杨振,精通计算机的研二学生林清雨,以及擅长考古影像分析的研三学长毛国栋。
既然是逆向收集资料和数据,那就意味着苏蝉衣等人必须进入到陵寝之中,如此一来怎么说服执拗的林山也就成了一大难题。
或许是念及发小的情谊,或许是私底下进行了某种交易,也或许是对林山进行了党性的再教育,总之遥感考古团队顺利打开了陵寝。
既然是收集数据、资料,那就必须对陵寝进行详细的勘查绘制,这其中包括陵寝的整体结构、土壤和岩石的成分,甚至于古墓表层生长的草木,都必须进行记录和备注。
最初,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可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事先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发生了。
杨振,死在了陵寝之中,死相狰狞。
毛国栋,触发了陵寝中的火油机关,几乎被烧的尸骨无存。
苏蝉衣和林清雨,也葬生在了车祸之中。他们留下的,只有那一张引人深思的照片。再有的,便是与师大两起命案中出现的相似征象。
………………………………
第十七章 搭档
“照片是怎么留下的?”当师傅的话说完之后,雷大炮率先提出了疑问。
“他们的课题是遥感考古,最不缺的就是摄影机、摄像机。事实上,照片就是后来冲洗出来的。”师傅的脸上,充满了落寞的神色。
“除了蝉衣他们几人之外,再也没有人知道陵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雷大炮继续问。
“没有。”师傅摇头。
“那后来呢?”我问。
“后来,那里就爆发了一场瘟疫。”
“瘟疫?”
这两个字让我瞬间联想到了在公主岭所探知的一切,当时林山和林文书都反复提到了二十多年前,从时间节点上来说,是能够与遥感考古组进入公主岭相吻合的。难道说,那场瘟疫与之有着直接关系?在我绞尽脑汁做出梳理的时候,雷大炮说了话:“苏老,我们都知道,古代颇具规格的古墓都是设有机关的,目的自然是避免陵寝遭受人为的破坏。除却你刚刚提到的火油之外,还有陷阱、滚木、硝石、水
银等等。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公主岭的那座古墓里面,有着某种毒性物质?”
“你是说毒气?”
“我只是在做假设?”“毒气的可能不大。”师傅摇了摇头,“因为毒气只能在密闭的陵寝中发挥作用,一旦通风,也就失去了大面积扩散的可能。你不要忘了,气体都是容易挥发的,我可不觉得一千多年过去了,毒气还能发挥作
用。况且公主岭那里海拔较高,常年多风,也会最大可能的弱化毒性。”
“如果不是气体呢?”我想到了些东西。
“比如?”师傅问。
“比如粉末状物体,硝酸钡。”
“硝酸钡?”师傅皱了皱眉头,“如果真是硝酸钡的话,倒是有这种可能的,毕竟那东西极易溶于水,且无色无味。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一千多年前的生产技术是否能够具备提炼硝酸钡的水平?”
“是否具备那样的技术水平我不清楚,但我清楚当年感染了“瘟疫”的人的生理病变反应。”
“契合硝酸钡的中毒征象吗?”公主岭的案子,师傅是知道的,可涉及到细节,他就知之甚少了。
“完全契合。”点点头,我将从林文书以及林山口中得知的情况做了一遍讲述。当然,着重说到的还是呕吐、腹泻、肌肉麻痹等硝酸钡的显性中毒特征。
“小峰,当时提取到的法医物证,有没有送去检验?”师傅似乎还是有些不放心。
“做过,证实了硝酸钡中毒。”
“这么说来,那场“瘟疫”有很大可能就是大范围的硝酸钡中毒,可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水源。”
“水源?”师傅若有所思。
“没错,就是水源。”我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根据,“师傅,您离开公主岭镇已经太久了,或许很难再清晰的记起公主岭镇的所有,可是我不同,我前不久才从那里回来,一切都还记忆犹新。”
公主岭镇是处于盆地之中,古墓则是依傍山壁而建,而镇里仅有的三口井里的水,又都是从山体中渗透而来。
这,完全满足水源遭受污染的关键条件。
“那也就是说,当年很可能是蝉衣他们触动了陵寝的机关,从而使得有毒物质渗透到了水井里面,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中毒现象?”雷大炮做出了推断。
“很可能就是这样。”我点点头。
“苏老,中毒是您对车祸案的疑义吗?”“是的。”师傅点头,“我了解蝉衣,也了解清雨,他们绝非意气用事之人,无论当时他们遭遇了什么,照片中的表情都太不寻常了。可还是那句话,怀疑归怀疑,我既然无权介入案件,那就必须尊重其他同
事的侦查和尸检结论。再说,那个时候我国的刑侦水平还比较落后,刑侦设备更是缺之又缺,就算是真的进行毒物和病理检验,也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
“苏老,那你有没有想过将法医物证送出去?如果我没有记错,那个时候您应该刚刚从国外进修回来吧?”
“想过,怎么能不想呢?”
“那最终为什么没有送出去呢?”“原因有两个。”师傅略作停顿,才继续说了下去,“第一,我是带着任务回国的,要尽快对没有机会出国的同事们进行专项培训。第二,那起车祸极为惨烈,车子撞击之后发生了火灾,车体烧损十分严重。
清雨还好一些,尚能辨认出一些模样来,蝉衣就严重的多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几乎完全丧失了勘检价值。”
“最终,尸体是进行的火化对吗?”我心里还存有一些侥幸。
“那个时候,国家正在推行火化制度,我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说完,师傅看了我一眼,“另寻他路吧,想要掘骨检验已经不可能了。”
“苏老,除了中毒这一点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疑义之处?”雷大炮很清楚,师傅提及的那段往事中,没有任何明确的线索。
“以前没有,最近这几天又有了,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火把?”
“你觉得这会是巧合吗?”
“办案经验告诉我不是。”
“既然不是,那就去查吧。”
“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秉公办案,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过一个坏人。”师傅说完,起身走向了卧室,“雷局,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都希望在结案的那天你能告诉我。活着的时候,被这件事情压了大半辈子,我不想
死后再带进坟墓里。”
“苏老,您放心吧。”
师傅关上门的时候,雷大炮也穿起了外套,同时给我下达了命令,让我尽快收拾好去车里找他。
“疯子,你先去忙吧,爷爷这里你不用担心,有我呢。”苏沫,第一时间将围巾和外套递给了我。
“有事儿给我打电话。”
“你和雷局都喝了酒,就不要再开车了,联系的出租车马上就到。”
“我知道了,随时联系。”
……
走出院子后,我看到雷大炮正坐在车里,昏黄的灯光映射下,我注意到他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雷局,接下来怎么办?”
“唉……”雷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