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法医灵异档案-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后来,便是杨光的被捕。

    话至此,张初云的交代结束。

    看到张初云端起了水杯,我也趁着这个机会将案情捋了一遍,从几个方面笼统的做了一个总结。

    第一,张初云最初接受杨光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人性如此之烂,当看清他的真面目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和顾虑选择了屈从。

    第二,杨光通过聚赌认识了胡金凤,二人合谋操纵了流浪儿团伙。

    第三,齐亮、吕静、孔荷以及唐松去过废弃粮站的仓库,看到了杨光与那些流浪儿在一起。杨光害怕事情败露,于是开始了对几人的猎杀。

    第四,遥感考古的事情存有蹊跷,张初云一直在暗中调查着,两名小女孩儿无意中撞见苏蝉衣,引出了逼夺文物的后续。

    第五,林冬是个枉死鬼,本不在猎杀计划之内,这也是案发现场没有发现“火把”征象的原因。

    张初云交代的这一切,看似能够将案情完整的串联起来,可若细细去思索,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推敲的。

    就拿他们猎杀几名学生的事情来说,当齐亮被杀死之后,剩下的那几名学生难道不会引起警觉?

    就算死了一个人没有引起戒备之心,可当吕静也死亡的时候,孔荷与唐松真的看不透当中的可疑之处吗?

    他们可都是尖子生,难道这么浅显的事情会看不透?

    “许法医,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就在这个时候,张初云放下了手中的纸杯。

    “云姐,你们作案时留下“复仇女神”征象我能够理解,可你们又是怎么想到去契合五行呢?”

    “这是杨光的主意,他说任何的高智商犯罪都是具有显著特点的,这样更能给你们破案增加难度。”

    “好,就算是这样,那你们为什么要在已发案中留下指引即发案的征兆线索呢?”我对这点儿着实好奇。

    “那也是杨光的主意,他说是警告。”

    “警告谁?”

    “当然是警告下一名死者。”

    “你们已经下定决心去杀人了,警告还有什么意义?”

    “许法医,你忽略了我前面提到的一点。”

    “什么?”“我说过,在猎杀这几人之前,杨光曾进行过暗中的调查,种种迹象表明那几名学生都对他操控流浪儿犯罪的事情有了怀疑。既然他们产生怀疑,那就保不齐会对身边的人说起过,但我们不可能把知情人都

    杀了不是吗?”

    “应该说,你们不光不知道他们是否向外透露过,更不知道他们透露给了谁,所以才会选择这种让人感到恐慌和绝望的方式,归根结底是一种震慑,是你们向可能存在的其他知情人的一种警告?”

    “没错。”张初云笑了笑,“还有问题吗?”

    “有。”我点头,“云姐,你的右手食指究竟是怎么弄伤的?”

    “这重要吗?”

    “当然重要,因为我总觉得你食指被绞断,有着其他的隐情,尤其是搁置到这起连环案中,着实引人深思。”

    “许法医,你想多了。”张初云摇摇头,“你要清楚,我是开饭店的,准备食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么说来,你的手指真是不小心绞断的?”她的话是没错,可我总觉的这其中不是那么简单。

    “还是那几句话,杀人我都敢承认,这种事情还会骗你吗?”张初云轻轻摸向了断指,眼睛里的光柔和了一些。

    “那好,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着,我站起了身。

    “许法医,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儿?”

    “什么?”

    “答应我的酒。”

    “我会让人给你送去的,但不会很多。”

    “谢谢。”

    走出审讯室,我看到李剑那边儿还没有结束,于是直接带着审讯笔录找到了雷大炮,想问问他的看法。

    “整个审讯过程我都看了,张初云交代的一切的确能够将案情串联起来。而从犯罪动机来讲,害怕罪行败露设局谋杀几名学生也符合犯罪逻辑。可我总觉的这心里不踏实,但又找不到具体的点。”

    “雷局,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感觉,张初云所说的一切,更像是漂浮在河流上面的泡沫?”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雷大炮点点头,“看似一切都结束了,其实泡沫下面依旧暗流汹涌。”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或者说我们到底忽略了什么?”

    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有可能是疑神疑鬼,可若是两个人心里都不安,怕是一切案情结论就又有待推敲了。况且雷大炮的刑事侦查经验如此丰富,能让他感觉到不妥,那么案情十有**是有着出入的。

    “先等等,等李剑这边儿审讯结束了,对比一下口供再说。”雷大炮示意我坐下来,不要在他眼前晃。

    接下来的时间,我一直在回忆刚才的审讯过程,约莫半个小时左右,李剑皱着眉头走了出来。

    “剑哥,杨光交代了吗?”

    “交代了。”李剑说着,将笔录递给我,“雷局,疯子,有件事情我必须要明确下。虽说杨光如实做了交代,我们也能确认他说的是实话,一切也都能与案情衔接上,可我总觉的真相并不是这样。”

    “剑哥,你也有这样感觉?”

    “难道你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光我,雷局也觉得有问题。”

    “雷局,作为旁观者,您觉得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感觉?”李剑问。“平静。”雷大炮轻轻吐出两个字之后,猛然抬起了头,“没错,就是平静。无论杨光还是张初云,在审讯过程中都表现的太镇定了。如果这样的表情出现在惯犯的脸上,我丝毫不觉得奇怪,可搁置到他们身

    上未免显得太不合理了。整个交代过程,就像,就像是在被课本一样。”

    “没错,问题就出在这儿。”李剑附和着,“雷局,现在怎么办?”

    “先比对口供,如果他们两人的话里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那说明没有什么大问题。而若是两人的口供一模一样,就值得我们重视了,保不齐就是他们之前做过串供。”雷大炮说话的口气极为笃定。

    “好。”

    交叉审核审讯笔录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当我揉着酸疼的颈部抬起头时,发现李剑的脸色有了些苍白。

    看来,他此时的感受和我是一样的。

    “雷局,虽说二人交代的顺序不同,可细节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看来这里面还有着隐情可挖。”

    “许峰,你什么看法?”

    “我跟剑哥的看法一致,看完这两份儿口供,要说张初云和杨光没串过供,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俩人不老实啊。”雷大炮嘀咕一声说道,“案子是你们侦办的,嫌疑人也是你们审讯的,现在你们俩说说哪里问题最大?”

    “杨光的逃走。”李剑说,“他利用硫酸烧伤顾全逃走之后,就已经知道我们会追捕他了,也就是说他的时间很有限。既然如此,他在去往粮站杀死苏蝉衣之后,为何还要冒险去养老院挖掘文物呢?”

    “这点张初云说过,是为了弄到确保后半生衣食无忧的钱。”我解释了一句。

    “疯子,这看似是合理的,可细想起来,是有着矛盾的,钱和命哪个重要?”

    “自然是命重要。”

    “退一步讲,就算杨光贪心,那他也不必将所有文物全部挖出来,随便弄走几件儿,也足够保障后半生了。”

    “这倒是。”李剑所说的这点的确值得怀疑,公主岭的那批文物都是唐代的,任何一件儿都价值不菲,杨光没有必要将其全部挖出来才对。难道他不知道,拖得时间越长,被抓捕的可能就越大?

    “除非,他有着不得不挖的苦衷。”雷大炮定了调子。“雷局,那也就是说,这幕后其实还有人,而这个人所觊觎的正是这批文物。”李剑的眼中,迸射出了凌厉的光芒。
………………………………

第六十三章 嫌疑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我赞成李剑的观点,在审讯完张初云的时候,我思索过几处可疑点,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连环案中的几名受害人。

    既然他们一同看到了杨光跟流浪儿们在一起,那为何始终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现警惕或者恐惧的征象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

    杨光和张初云,在撒谎!

    “疯子,你是说那几名受害人,压根儿就没有去过粮站,更没有看到杨光跟流浪儿们在一起?”听完我的分析,李剑警觉了起来。

    “剑哥,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上述的疑点。”我点头。

    “我赞成许峰的看法。”雷大炮表示了肯定,“如果杨光没有撒谎,那么当齐亮被谋杀之后剩下的三人一定会有所警觉。而伴随着吕静的遇害,孔荷和唐松势必会恐慌不已,绝不应该那般平静。”

    “雷局,也就是说,这几名受害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被猎杀的目标。”李剑盯着笔录良久,又说,“但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以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联系只有均是贫困孤儿这一点。”“师大前年曾开展过生源选拔项目,所以贫困生以及孤儿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高校。同学中有着这么多与自己身世遭遇相似的人,几名受害人自然不会做出明显防备,毕竟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名受害者。

    ”我说着自己的看法。

    “前年,这个时间节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雷大炮追问着。

    “有,而且不止一个。”我回答。

    第一,师大开展了生源选拔项目。

    第二,学校开工建造新的寝室楼。

    第三,师大与养老院达成了共建协议。

    第四,苏蝉衣搬出了养老院,不知所踪。

    第五,前副校长何志生被闫肃实名举报停职。

    “何志生?”雷大炮嘀咕一句,随后问道,“就是经侦队办的那起案子?”

    “是的雷局。”我点头,“我听经侦队的人说,何志生当时负责的就是生源选拔,贪污了不少钱。”

    “是闫肃实名举报的他?”雷大炮又问。

    “没错。”

    “那是不是意味着后来闫肃接手了生源选拔项目?”

    “没有,因为那个时候生源选拔工作已经结束。”

    “闫肃这个人,你们调查过吗?”

    “没有。”李剑说了话,“一来他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二来我们也有顾虑,上次教育厅施压的事情就是他鼓捣出来的。”

    “这个闫肃,所作所为倒是耐人寻味啊。”

    “雷局,你的意思是……”李剑欲言又止。

    “来,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能确定几名受害人之间一定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这种联系可能就是他们接连遇害的原因。显而易见的是,凶手知道这种联系,那么什么人最有可能了解师大全部贫困生的情况呢?

    “负责或者参与生源选拔的人。”我说。

    其次,纵然何志生在生源选拔时贪污受贿,为什么偏僻是闫肃实名举报了他,难道是因为他辞严气正、刚直不阿吗?

    “一个在命案发生后还能向教育厅打小报告的人,具备这种品行和情操才怪。”李剑一副嘲讽的口吻。

    再者,前年是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同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会是一种巧合吗?

    “不是,更像是连锁反应。”我说。

    最后,何志生不久之前溺毙,真的是自察罪孽深重之下的自尽吗?“我看不像。”雷大炮自问自答着,“虽说勘查结果倾向自杀结论,但一个敢在改变贫困生命运的项目中投机倒把的人,底线有多低、德行有多差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愧疚选择自杀,根本说不通

    。”

    “雷局,这也就意味着,闫肃具备了嫌疑。”李剑说出了之前咽下去的那半句话。

    “我觉得是,许峰,你说呢?”

    “同意。”我点头,“所有事情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如果串联到一起,幕后嫌疑人将直指闫肃。”

    因为某种未知的缘由,闫肃向何志生索要当年贫困生源的名单,但在这个过程二人闹得很不愉快。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闫肃进行了实名举报,继而导致何志生贪污受贿的事实被披露了出来。

    为了择清自己的嫌疑,闫肃用计除掉了何志生,并且伪造出了投河自尽的假象。“虽说这种推导没有夯实的依据可循,却的确存在成立的可能性。”雷大炮眼珠子转了两圈,又问,“我们之前说了,幕后真凶的目的是为了那批文物,杀害那几名学生也是为了逼迫苏蝉衣就范,这是不是说

    明,那几名学生跟苏蝉衣关系不一般呢?或者说,苏蝉衣曾经资助过他们?”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李剑点头,“据调查,遇害的这几名学生都是父母早亡的,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他们不会有考大学的机会,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机会读下来。”

    我是赞同李剑这个结论的,因为无论在笔记本上还是梧桐树干上,齐亮都曾反复提到了“您”。

    从他的文字中不难看出来,齐亮对这个人是十分尊敬的,同时也将其视为了靠山,能给孤儿这种感觉的,一定是富有爱心且做出过善举的人。倘若这个人真的是苏蝉衣,资助一事也就有了极大可能。

    “假设这点成立,但要将闫肃列为嫌疑人还需要最后一个条件,他是通过何种渠道获知那批文物的?”雷大炮继续梳理着。

    “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当年的知情人。”这并非我的主观倾向,而是闫肃的岁数完全符合。

    听完我的话,雷大炮稍稍沉吟了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闫肃是通过几名受害人的嘴知道的?”

    “雷局,我觉得这种可能不大。”李剑摇头,“持有那批文物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能正是因此苏蝉衣才会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这种事情他保密还来不及,没有任何理由主动泄露出去。”

    “也是。”雷大炮点头,随后问我,“许峰,将已知的一切做出结合,闫肃的犯罪动机成不成立?”

    “完全成立。”我点头。

    时间及事件的推导:

    闫肃知道生源选拔名单事情,同时又知道前副校长何志生的徇私舞弊,那就证明他也曾深度介入过生源选拔项目。

    这个项目成立时,师大也同时进行着另外两个工程项目,一个是建造新的寝室楼,另一个是谋划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

    当时,与养老院负责接洽商谈的极有可能就是闫肃。因为前两个项目都有油水儿可捞,贪财的何志生一定会把持着不放。

    在与养老院对接事宜之时,闫肃无意中发现了苏蝉衣,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人不会死而复生,那就说明当年的车祸案是伪造的。将当年的事情进行剖析之后,他认定苏蝉衣是携带文物潜逃的。

    通过跟踪、调查,闫肃发现苏蝉衣资助着一些贫困生,这愈发证实了他的猜想,于是便萌生了歹念。

    或许是他直接找到苏蝉衣摊了牌,也或许是在无意中被对方察觉,总之苏蝉衣悄悄搬出了养老院。

    为了逼迫苏蝉衣现身,为了那批文物,闫肃借着生源选拔项目将齐亮等几名受到苏蝉衣资助的学生招进了师大。

    而后,利用他们来进行胁迫和犯罪。

    “先不说这会不会就是咱们一直寻找的真相,就单说对应到师大连环案中,此种可能要比杨光与张初云交代的更为饱满,较之他们的口供也更合乎逻辑,甚至连犯罪动机都更具备说服力。”

    “雷局,那您的意思是?”李剑问。“一句话,多面出击,全力调查闫肃。”雷大炮凌厉的目光在我和李剑脸上扫过,拳头也落在了桌子上,“当年进入公主岭的只有四个人,他闫肃怎么知道这批文物的。还有,闫肃能在后来当上副校长,说明

    当时他的前途也是光明的。就算那批文物再值钱,他也没有必要以身犯险吧?”“雷局,您是说当年公主岭发生的一切,也跟闫肃脱不了干系?”一股寒意,从我后背涌现了出来。
………………………………

第六十四章 闫肃

    细细思索雷大炮的话,不难察觉上述推断的确是合理的。如果对当年的考古项目不知情,闫肃会什么会铤而走险?

    难道,他仅仅是图财?

    那批文物的确很值钱,可闫肃既然能坐到师大副校长的位置,其智商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应该都是出类拔萃的,他应该懂得如何取舍才对。难道他不清楚一旦案发,不光会晚节不保,还会被处以死刑吗?

    如此一来,就剩下了一种可能。他不得不布下杀局,不得不为了掩盖当年的罪行继续挥动屠刀。一个谎言,需要一万个谎言来圆,犯罪同样如此,当第一步踏出去之后,就永远无法再回头。

    扑朔迷离的连环案在今天终于看到了曙光,我们自然不敢有任何的松懈,稍作休息便又紧张的忙碌了起来。当深冬的初阳将遮蔽万物的雾气驱散时,各方的消息也是纷纷汇总到了一起。

    第一,通过对检材的鉴定比对,证实了苏蝉衣的身份,他就是师傅的儿子,就是苏沫的父亲。

    第二,解剖发现,苏蝉衣的脾脏早就被摘除,刀口就是那样形成的,而且极有可能是在那场车祸之后。

    第三,闫肃的档案显示,他曾经在中南大学任教过,且专业正是考古。

    第四,在闫肃实名举报何志生之后的那段时间,他曾频繁前往对方的家里,似乎有着某种目的。

    第五,闫肃是毛国栋的导师。

    第六,在遥感考古团队出事以后不久,闫肃便从中南大学调到了师大任教。

    上述一切迹象都表明,闫肃这个人有着巨大嫌疑。但同时我们心里也很清楚,闫肃能布置操控这么大的一个局,必然是有着细致筹划的,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之前,决不能贸然拘捕他。

    外围的排查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条条可疑线索也是被挖掘了出来,终于在时机成熟时,雷大炮下达了传唤命令。闫肃这个人,看起来很是亲和,尤其是脸上挂着的笑容,让人很难将他与刽子手联系到一起。然人心隔肚皮,我见证了太多表里不一的人。甚至有些时候,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自身优势,也会被他们利用

    起来犯罪。

    显然,闫肃就是这种人。

    审讯是我和李剑共同负责的,毕竟之前审讯张初云和杨光是隔开进行的,有些情况彼此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原本我们打算交叉再审,但随着闫肃进入我们的视线,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闫副校长,近来可好?”进入审讯室后,李剑先打了招呼。

    “劳烦李队长挂念,虽说最近诸事缠身,但还算能应付的来。”闫肃眯着那双小眼睛笑了笑。

    “您的腰椎没事儿了吧?”我挨着李剑坐了下来。

    “多年的老毛病了,反反复复的都习惯了。”说完,闫肃探着脖子往前凑了凑,“李队、许法医,你们让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当然,没事儿我们把你请到这里来做什么?”李剑示意他坐下。

    “那咱们就抓紧吧,问完我还要赶紧回去。你们是知道的,校庆马上就到了,着实脱不开身。”

    “你还想回去?”我笑了笑。

    “许法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闫肃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凝固住了,“我又没做违法的事情,怎么就不能回去了?”

    “没犯罪?”冷笑一声,我示意旁边的同事准备记录,“有没有犯罪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证据说了算。”

    “证据?”闫肃盯着我的眼睛问,“什么证据?”

    “疯子,就不要扯这些有的没的了,我们开始吧。”李剑没有给我说话的机会,直入正题,”闫副校长,请你现在好好回忆一下,以下这几个时间点,你在什么地方,又在做什么?”

    李剑所说的是几名学生遇害的时间,但我对此是不抱什么希望的,这个老狐狸一定早做了准备。果不其然,在李剑罗列出的时间点上,闫肃均有着不在场证明,而且能明确说出目击证人。

    “闫副校长,我不得不承认你记性真好,居然将过去每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会不会是刻意为之呢?”李剑发动了攻势。

    “李队长,你这是什么意思?”闫肃的脸色难看了几分,“虽说我老了,但这也没过去几天,能记住有什么奇怪的?”

    “好。”李剑朝他笑了笑,又说,“既然您的记忆力这么好,那就说说二十年前的事情吧?”

    “二十年前,什么事情?”

    “还能是啥,当然是去公主岭发掘古墓啊。”李剑给他来了个大转折,“怎么,记不起来了?”

    “那倒不会。”闫肃摆摆手,“遥感考古放在当年可是重点项目,我怎么会不记得呢?就是过去了这么多年,细节上可能会有些出入。”

    “成,那就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