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刘璋手指张任等将,尖声呵斥道“玄德兄海内英雄,天下仁君,仁义素著。尔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擅动刀剑坏吾兄弟之义,安律当斩。可笑前日黄权、李恢等辈,忠奸不分,离间我兄弟情义,实属可恶,回去必治之。”
“季玉兄,受惊了,请息怒,诸将舞剑皆切磋游戏,意在助兴也。”刘备笑道。
“速速上酒,备敬诸位将士。”刘备连饮了三大耳杯酒,面不改色,哈哈大笑,掷杯在地。
“谢刘皇叔赐酒!”,“谢主公赐酒!”众将一干而尽。
“季玉兄,今日你我骨肉兄弟相聚喝酒,只讲情义,别无他意。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刘备深知,杀刘璋容易,得川人心难。只图眼前之利,必失川人之心。即使强行占得蜀中,也将后患无穷,蜀地得而复失,令天下人齿寒。
“宗兄大义,璋永志不忘。”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刘璋,对刘备感激涕零。
刘璋心有余悸,赶紧告辞回去。刚到成都。忽报张鲁将进犯葭萌关,以报杀母之仇。
张鲁系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原来张鲁依附于刘璋的父亲刘焉,桀傲不驯,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巴郡太守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并袭取巴郡,建立政治宗教合一的政权,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百姓。
刘璋闻讯大惧,赶紧请刘备屯兵葭萌关御敌。同时刘璋上表汉献帝推荐刘备行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让他攻击张鲁。刘备也表刘璋为益州牧、征西大将军。刘备北至葭萌关,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
第13章 曦湖之滨书声朗
荆州蒙山,烟雾迷蒙,层峦叠翠,隐隐约约,宛如仙境。
蒙山的东麓,坐落着一座约二十亩的庭院,名日明曦书院。里面风景如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林木翠拥,曲径透幽,小桥凝秀,流水鸣琴。
书院因前面有一湖,名日曦湖。湖面约四、五十亩,波光粼粼,白鹭翱翔,鱼跃鹰飞,渔翁垂钓,牧歌唱晚,碧水长天,浑然一色,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端的是一个好去处。有诗云:云中曦湖斜阳尽,窗外梦山暮雨来。
书院内,育德堂、洗心堂、夏草馆、春华馆、秋实馆、冬雪阁、敬业阁、群乐庭、会心轩等小院,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或绿树掩映,花香鸟语,典雅幽静,或古雅素朴,青砖黛瓦,不一而足,风格各异,映着绿树碧柳,富有诗情画意。
清晨上午,绿树掩映、幽静别致的洗心堂里,阿斗和小伙伴正在用心朗读,诸葛亮亲写的戒子书,洗礼童心,修心养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书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犹如一首动听的牧歌。这是诸葛先生训导孩子们,要干大事,必须甘于淡泊以明志,只有宁静可致远。
黄夫人解释说,诗文的意思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空虚的心灵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为了大汉的花朵鲜艳盛开,民族的幼苗长成参天栋梁,白天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视察民生,督促生产。晚上与夫人黄月英,挑灯夜战,编写教程。连计划只传给儿子,用来压箱底的,诸如戒子书、诫外甥书、将苑等,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气炎热,卧龙先生都隔三叉五,抽时间过来亲自授课,其余时间交由黄夫人和其他先生教导。这些老师比后世的严厉百倍,每天用枯燥无味的知识,对小伙伴无情的狂轰滥炸。孩子们稍有不慎,就被先生用戒尺打掌心,被打得最多的自然是淘气的关兴、张苞,诸葛乔、诸葛瞻也不例外。
刘禅被打的次数最少,先生们提问时,他不想回答的时候就装蠢,由于脑袋里装有器,想回答的时候问题是又快又好,全凭心情兴趣。搞得先生和同学们都不知他到底是蠢才,还是天才。
关凤、张星彩这两个小美人,每逢有难题就让刘禅搜索答案。
以致她们把刘禅当成不可或缺的天皇巨星,崇拜得差点五体投地,彻底成为刘禅的超级铁粉。
每天像牛皮糖一样,屁颠屁颠地粘着刘禅,怎么甩也甩不掉。
小伙伴们大眼瞪小眼,羡慕嫉妒恨,争风吃醋,更有甚者想跟他过招。
刘禅小眼一瞪,阿凤和阿彩我都预定了,你们谁也不要动我的马子。他们大眼瞪小眼,奇怪啊,如花似玉好好的两个小美人怎么变成了动物小马子?
谁让刘禅是他们的小主公啊。何况他们平时学习上有什么疑难杂症,都必须求刘禅帮助搜索答案。
第二节课,卧龙先生亲授将苑。
刘禅一听无比兴奋,虽然他在后世也曾经认真研读,但还没有真正深入领会,能亲耳听作者亲自讲解,将受益匪浅。
刘禅知道,将苑是诸葛亮力作,博采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等军事名著,以50个问题,从各方面论述了为将之道。堪称古代为将之道的集大成,其中凝结了诸葛亮的领导艺术和识别、选拔、任用将领的奥秘。该书受到了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被认为是统军带兵的必读之书。
将苑的第一篇是兵权。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诸葛亮解释说,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好好好,先生真乃大才,不用百字,为将当帅之道就阐述得如此明了透彻,吾受教了!请受我一拜”刘禅不禁拍案叫绝,倒身就拜,奉上一顶高帽。
“斗儿,尔等须潜心学习,吾将倾囊相授。”诸葛亮微笑道。
刘禅暗笑,以后姜维要是知道,他的前面排了一大帮师兄可要吐血了。
诸葛亮领读将材。日: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诸葛亮解说道,根据不同的将帅不同的才干,可以把将帅分为九种类型:
一是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对部下关怀备至,问寒问暖,与部下同甘共苦,这种将帅是仁将。
二是做事能不只图眼前消灾去难,还有长远打算,一丝不苟,不被利益所诱惑,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是义将。
三是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而不清高,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个性刚直又能包客他人,这样的将帅是礼将。
四是运用战术高深莫测,足智多谋,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又知逢凶化吉,这样的将帅是智将。
五是忠诚信实,对有功之人以重赏,以有过之人以重罚,赏罚分明,奖赏时不拖延,惩罚时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是信将。
六是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慨豪壮,斗志昂扬能胜千夫,善于保卫国家,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是步将。
七是能攀高山,走险地,驰马如风,身先士卒,锐不可挡,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抵挡敌兵掩护他人,这样的将帅是骑将。
八是气盖三军,所向无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不马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是猛将。
九是遇见贤者虚心请教,对别人的意见从谏如流,能广开言路,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是大将。
讲道这,诸葛亮炯炯有神扫视小伙伴,意味深长的问道:“尔等欲为何将?”
“俺要像俺爹一样,做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猛将,为我大汉杀出一条血路!”张苞粗声粗气的率先抢答。星彩也跟着说,我也是。
刘禅闻之,不禁莞尔,不亏是三叔猛张飞的儿子,有乃父风范。
“我要像爹爹一样,做义薄云天的义将、大将。”关兴、关风两兄妹异口同声神气地说道。
“我要做像父亲一样的骑将、大将。”赵统、赵广两兄弟道。
其他小伙伴也争先恐后地回答。诸葛亮欣慰地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看来父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父必有其子。大汉后继有人啊。
“斗儿,汝之志何也?”见刘禅没有回答,诸葛亮不由惊奇地问道。
“斗之志,吾、吾也不知。”刘禅闻言一惊,他支吾道。不是没有,却是不想太出风头。
“吾问一下姜太公老神仙。”在关键时刻,又刘禅把姜太公搬出来。他装模作样得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惹得大家面面相觑。
良久,刘禅缓缓睁开眼睛,煞有介事神秘地说:“老神仙告诉我,吾以后就做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督中外诸军事,统帅你们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大将,灭魏平吴,开疆拓土,鹰扬中外,中兴汉室!”
“好!好!好!”一时间,掌声雷动,一堂皆惊!
诸葛亮目瞪口呆,彻底傻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此子好牛,有问题就问太公,难道他可以直接通神。
刘禅望着诸葛亮彻底惊呆的面孔,心理暗笑,哈哈,没办法,谁叫我是姜太公的代言人,这可不是盖的。
“壮哉!斗儿,好样的。我大汉中兴有望啦!主公,您后继有人啊。”诸葛亮眼睛都湿润了,激动得向西拱手。
“孩儿们,你们都是好样的,吾希望你们勤学苦练,修文偃武,报效国家!”一贯文静的黄夫人也情不自禁地鼓励起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刘禅因势利导,大喊起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
二十多个异口同声的幼小声音,汇成无比强大的旋律,在书院的上空久久回荡!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
第14章 大江东去故垒西边(一)
清晨,赤壁。
一轮半圆的弯弯明月斜斜地挂在蔚蓝的天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一团团形状各异的白云不规则地分布在周边。
淡淡的月光如水一般,静静地泻下来,把远处静谧的山峰,染成一颗棵颗巨大的深绿宝石,镶嵌在苍茫的大地上。
江面上升起了薄纱般的晨雾,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旋起大大小小的浪花,被轻柔的月光洒照以后,象无数闪闪发光的珍珠和银子。
波澜不惊的长江,象一条柔软的玉带,长长的飘向远方。
穿越之后,刘禅长期都保持着后世闻鸡起舞的良好习惯,晨练跑步,静习心法,动练武功。
今天心血来潮之下,刘禅在向宠、傅彤等心腹护卫的陪同下,来到了赤壁的长江边。
浩浩荡荡的长江,在万里晴空下,淘尽一切,奔腾而去,真是一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丽景象。
刘禅目睹美景,“念天地之悠悠,而怆然泪下”万千感慨油然而生。
他的思绪在历史的天空上自由地飞翔,回到了赤壁之战风云激荡、烽火连天的岁月。
遥想当年江南双碧周瑜、诸葛亮,玉树临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指点江山,潇洒自如,指挥若定,击败曹操号称80万大军的景象,刘禅不由无比神往,一首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脱口而出,声情并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词雄阔意境,气势伟岸,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壮丽恢弘之中,隐然着低沉雄浑、深婉隐幽的情思。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满堂喝彩。
向宠、傅彤目瞪口呆,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由衷赞道:“想不到,小主公小小年纪,却是出口成章!”
刘禅解释说,都是搜索神器惹的祸。
刘禅看着曾经硝烟四起、烽火连天、血流成河的赤壁,心情无比沉重,战争与和平都在雄主的一念之见,战争的胜败取决于指挥者的运筹帷幄。
在当年血红色历史的天空下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后,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为了防止孙权可能的干涉,曹操煽动山越叛乱,逼迫孙权以孙策的儿子孙贲作为人质。政治上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捏造罪名杀害政敌孔融,维护政治权威。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七月,不可一世、横扫诸侯、雄视天下的北方霸主曹操曹阿瞒,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尚书令、侍中荀彧“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集15万曹军精锐,号称80万大军,以精锐中的精锐虎骑豹为先锋,倾巢而出,挥鞭南征,向宛城、叶县进发。
从北到南,军旗猎猎,铁甲列列,鼓声雷动,马蹄震天,大地颤动,天地为之变色。千军万马一路踏出滚滚狼烟和漫天风沙,声势无比浩大。
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东面策应支援。刘琮惊慌失措之下,投降了曹操。曹操亲自与曹纯以及荆州降将文聘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弃樊城南逃的刘备。虎豹骑以日行300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了带着十万难民逃走的刘备,曹军夺得刘备辎重无数,数千军马,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女儿。
连连获胜的曹操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继续挥军占领江陵,进逼赤壁。狂傲的曹操以泰山之顶,挟风雷之声,象一个巨狮张开血大口,梦想一口吞掉孙权刘备,进而一统天下。
谁曾想,历史给不可一世的曹操开了一个无情的大玩笑,结局以曹军折损过半曹操惨败而告终。可能是报应吧,此时的曹操变成了官渡之战的袁绍,对手孙权刘备变成了曹操。曾经以弱胜强的北方大雄主曹操重蹈了袁绍官渡之战的覆辙,败在了弱小的屡败屡战的刘备和志在天下孙权两个小雄主的手下。600多年后,历史在重演,同样是来自北方的霸主符坚,没有吸取曹操的教训,他的90万大军,也是在一条河边被东晋的8万军队击败。
久经沙场的骄傲的曹操,这个叱咤风云的豪迈雄才、气吞河山的乱世奸雄,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未雨绸缪的伟大梦想,在羽扇纶巾的一代智者、飘逸超然的奇才卧龙羽扇的轻轻挥动,雄姿英发的一代儒将、英俊潇洒的英雄周郎利剑的铿锵起舞下,破碎在赤壁昏暗的天空,灰飞烟灭,永远成空。
刘禅看着赤壁东方冉冉升起的赤色太阳,思考着曹操失败的原因。
战略上,曹操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主观上聋耳式的骄傲和盲目的自信。
所谓聋耳式的骄傲,就是忠言逆耳。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哀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宜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魏志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饷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客观上,他失败的原因,周瑜已经有很精辟的论述,一是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二是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三是又今盛寒,马无藁草四是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五是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战术上,曹操犯了动物性的错误。一连串的胜利彻底冲昏他太过聪明的头脑,利令智昏之下,变得目空一切,盲目自信。在战略、战术的双层面都极度轻视,曾经被他誉为英雄的刘备和雄踞江东、兵精粮足的孙权。于是乎,他开始学狮子,在吃掉猎物前先戏弄一下猎物,反正孙刘这两个小猎物,已经成为口中美物,先玩玩再吃。
在这个足以致命的思想指引下,曹同学在完成历史老人布置的作业时,连出昏招,连连犯错,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
第15章 大江东去故垒西边(二)
第一大昏招,写恐吓信。
洋洋得意的曹操给碧眼儿孙权,写了一封恐吓兼诱降信,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说我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南方,现如今刘琮投降了,现在我八十万水军,来东吴与你孙权一起打猎玩玩。他够骄傲,够自信,把百万大军打仗说成了打猎。创立了的威胁孙权,如不投降,你就是碧眼儿下一个刘琮。总之,一句话,老曹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谁知道,曹操同学至死也没有想到,这个后来他极为欣赏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碧眼儿,不想当他的儿子,偏偏去了当他的孙子孙权后来因为害怕魏蜀联合灭他,主动投降了曹丕。
但年轻时的孙权也不是吓大的,毕竟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江东小霸王的弟弟,而且长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也就是“金发碧眼”,天生异象,毛发多又有威势,还是有些胆气的。
说实在的,孙权同学开头还是有些害怕,首鼠两端。
打吧,自己手头满打满算也就6万多,曹操有大军80万,不用打,哗哗啦开过来就赢了。
投降吧,又怕失去了荣华富贵后,象刘琮一样被杀,前车之鉴血淋淋的事实摆在前面,不由得不害怕。
曹操是谁?天下都不知道他是个大枭雄,杀人如麻,杀人不眨眼,投降他肯定小命难保啊。
接了曹同学的信后,心理素质稍有些差的孙同学,这些日子不好过啊。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御前会议连续开了好几次,主和派多为土著文官,代表世家大族,主降,反正谁做皇帝都没关系,保住世家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