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老贼不是要找周宣解梦吗?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老贼你算是找对人了,嘿嘿。”司马懿在心里奸笑着,事不迟疑,吩咐管家道:“你速去请周宣来府一趟。”

    “喏,在下这就去办。”管家应声准备出门。

    “慢着,事情紧急,还是我亲自前去。你去备马。”司马懿转念一想,曹操的校事官吏无孔不入,如泄密就大事不妙了。

    许昌城的西官宅区的一条巷子,绿树成荫,行人稀少,一阵马蹄声犹如鼓点急促地敲击在青石板上,由远而近,在一座普普通通的挂着周府的宅院前停了下来。

    一位身材长大,头戴斗笠,身穿蓝色劲装,满脸络腮胡子,客商模样的中年人,轻盈地跳下马,双目警惕地扫射了周围,没发现双目异样之后,叩门而入。此人正是易了容的司马懿。

    周宣,字孔和,擅长解梦,善占凶吉,十中**。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杨沛解过梦,十分灵验。有一次,曹丕对周宣说他梦见宫殿上两片瓦掉下来,化为双鸳鸯。周宣预测说后宫恐怕会有人突然死去。话还未说完,黄门令来报告说,后宫发生内讧,彼此残杀。

    周宣年轻的时候曾经犯了官司,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救了他一命,数年后暗地里请荀彧辟公府,提拔周宣为颖川郡吏。是以周宣对恩公司马防感恩戴德,常常想着如何报恩。

    周宣一听司马懿来意,稍一思考,心中早已胸有成竹,让司马懿放心。

    为了更加保险,司马懿极不情愿地送了周宣镇家之宝一对玉如意,这可是来自西域和田,价值连城的宝贝啊。

    周宣大喜过望,两眼放光,装模作样欲接又推,当即拍胸膛打包票。

    在周宣千恩万谢笑纳这对奇珍异宝的一刻,司马懿的心如被刀割,隐隐作痛。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司马懿终于如释负重,长长嘘了一口气。

    同时,司马懿在心里又问候了无数次曹操的祖宗十八代,恨不得立刻砍下老贼的狗头,灭了曹家九族。

    然而,骂归骂,他的头脑始终无比清醒,现在的形势就是所谓的“我为鱼肉、曹为刀俎”。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忍字,心上一把刀。

    为了司马家族的安全生存、发展壮大、君临天下,这个待时而起的绝世之才,只能无可奈何默默无闻地积蓄力量,做一名朝堂忍者、都市隐士、忍者狼龟!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司马懿通过长期观察曹操、曹丕一家,预感曹家三代必衰,那时候就是司马家上位取而代之的时候。哼哼,现在开始比赛谁活得更长久。

    想到这,司马懿把目光投向南方,不知远在荆州的二叔若何?如他在朝,司马家必然稳如泰山。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忍、忍、忍。

    今天的隐忍,只为明天的强势雄起,狼啸天下!

    各位看官:码字十分辛苦,拜请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75章 踌躇满志

    雨后的许都,碧空如洗,花红柳绿,鸟叫虫鸣,春意盎然。惠风和畅,小桥流水,远山如黛,碧草含春。

    一路士民问好,官吏鞠躬,弃轿骑马的曹操,马蹄轻敲,策骑漫步,心情大好。目睹美景,曹操诗兴大发:“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引得路人随从阵阵叫好,曹操洋洋得意,顾盼自雄,恶梦带来的坏心情早已抛之脑后。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平生罕有敌手的曹操就是这么自信,十万火急的军情,都可以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泰然处之,因为他有大汉帝国几个最有才华的谋士参赞军机。

    偷得浮生半日闲,故而曹操在议政之前骑马出来溜达一下,与民同乐也是一种超级享受,感觉爽极了!

    天下局势尽在自己掌握之中,谅那织鞋卖履之徒刘大耳朵、山野村夫之诸葛孔明、紫髯孙权碧眼小儿,这几条小泥鳅掀起不了什么大浪。

    赤壁之战老曹我虽然一不小心大败而归,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年的光景,地广人多的老子又恢复了元气,哈哈。

    溜达了几圈的曹操,终于缓缓漫步回到丞相府,文武大臣早已恭候多时。

    曹操举目一看,文有五官中郎将、丞相副曹丕,侍中尚书令荀彧、中军师荀攸、前军师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军师祭酒贾诩、程昱、徐庶、杜袭,司直韦晃、西曹掾崔琰、东曹掾徐宣、主簿司马朗、贾逵,参丞相军事陈群、蒋济、华歆、王朗,洛阳令董昭、典农中郎将任峻、法曹议令史卢毓、五官将长史邴原。武有夏侯惇、曹洪、满宠、张绣、朱灵、路招、冯楷、李通、文聘、徐商、吕建、吕虔、许褚等将军。

    端的是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宾朋满座,阵容强大。

    曹操见状不由十分得意,借鸡生蛋确实是妙招。

    以大汉朝廷之名招募贤能,择英才而用之。短短几年,人才云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盛况空前。

    由于昨晚多次与杜氏颠鸾倒凤支出过度,年近六旬的曹操有点乏了,眼睛缓缓闭上,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公元196年,镇东将军、兖州牧曹操采纳荀彧的策略,迎刘协都于许,改年号建安。大汉帝国名义上的主宰汉献帝,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忍饿挨饥的苦日子,重新过上了纸醉金迷、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获得了皇帝富丽堂皇的表面光鲜、威严和荣耀。

    为了表彰曹操的忠心,也是在天下诸侯树立一个忠君就有官位的好典型,感激涕零之下,在曹操写好的圣旨上加盖玉玺诏告天下,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封曹操为武平侯,拜大将军,开府治事,赏功罚罪,悉由曹操处置。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小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屁股坐稳的曹操得意忘形之下,假借汉献帝的名义,以君临天下、舍我其谁之雄伟气势,踌躇满志下了一道圣旨给当年的老大哥袁绍,痛骂道:“地多兵广,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

    大将军位在太尉之上,邺城侯袁绍已拥有冀、并、青、幽四州,兵多将广,势力超群,远在曹操之上,如何能容忍昔日的小弟曹操爬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接到圣旨后,袁绍大怒:“曹操当死数矣,吾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吾乎!”

    当时的曹操,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袁绍抗衡,为了麻痹袁绍、不激化矛盾、赢得时间壮大自己、寻找时机给予致命一击,雄才大略的曹操选择了隐忍,让朝廷任命袁绍为虚有其表的大将军兼太尉,自己退任司空,以司空录尚书事,兼任车骑将军,取得了执政领军大臣的实权地位。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北征乌桓凯旋后,在朝廷已无任何对手的曹操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于公元208年,借司徒赵温推荐曹丕任职为借口,罢免赵温官职。废三公,独留御史大夫由亲信郗虑担任,自封丞相,领冀州牧。211年逼汉献帝封曹操世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封其三子曹植、曹据、曹豹为侯。

    曹操把军事决策机构幕府,合并到执政机构丞相府中,开府治事,军政合一,加上兼任的冀州牧府,构建起完整的统治系统。

    曹操借机大肆任用自己的亲信,扩充相府。军事方面,以荀攸为军师军队参谋长,郭嘉、贾诩、杜袭为军师祭酒军委秘书长,刘晔为仓曹掾,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农业部长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许褚等皆为将军,其余将士,各有封赏。

    行政方面,以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行政院长,韦晃为司直协助丞相纠察不法之事、陈矫为长史总掌府中各曹部门的事务、崔琰为西曹掾行政秘书、毛玠为东曹掾人事秘书、司马朗为主簿主任秘书,卢洪、赵达为校事,司马懿为文学掾教育秘书、卢毓卢植的儿子为法曹议令史司法助理官。

    又设置诸曹掾属令史,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录省众事。令史及御属数十人。

    相府的规模和组织机构相当庞大,俨然成为帝国的政权中枢,一切权力的中心,曹操成为有实无名的真皇帝。

    大汉朝廷被完全掏空,只剩下一副空骨架,汉献帝被完全架空,彻底成为徒有其表、有名无实的假皇帝!

    在众人“拜见丞相”高呼声和注目礼中,曹操龙行虎步,大马金刀坐在丞相宝座上,俯视众生,踌躇满志,洋洋得意。

    各位看官:码字十分辛苦,拜请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76章 惊变

    曹操笑咪咪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荀彧,文若不愧是吾之子房。

    若无他,恐怕这个位置已经是袁绍的了。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真是绝了。然而奇怪的是,自己当丞相以后,感觉文若好像话少了,只是在默默做事。

    坐在左边首座的侍中尚书令荀彧,此刻是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若无其事,正襟危坐,静如罗汉坐禅,沉默不语。

    荀彧也感觉到了曹操正在观察自己,但是他佯装不知。一生致力于匡扶汉室的他,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已越来越反感,满腔热血逐渐冷却,情绪日渐低落。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荀彧都扪心自问,当初借王允七星宝刀刺杀董卓、带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侠肝义胆的英风少年曹操何在?曹操为啥成了董卓第二?难道自己追随辅助曹操错了吗?

    但是自己追随了曹操大半辈子,上了贼船数十年,已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身心疲惫,无能为力,把最美好的青春才华都悉数献给了曹操的事业,已经回不了头了。

    曾经数次帮助曹操力挽狂澜于危局,聪明无双的荀彧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真是悲哀谋人容易,谋己难也。

    前途未卜,理想茫茫,壮志难酬,不知路在何方荀彧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沉默。

    在荀彧心事重重的同时,曹操也是满脑浆糊。

    作为一代雄主,自起兵镇压黄巾以来,逢战必胜,所向披縻,荡平群雄。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却在赤壁折戈沉沙,大败而归,自己统治的北方无论财力、物力、军力、士气都元气大伤。

    眼看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无望,壮志难酬,曹操顿感心力交瘁,雄心壮志急速衰退。

    加上年近六旬,体力急剧下降,精力大不如前,曾经豪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开始转变人生观,除了亲自主持处理重大要务外,开始有意识把繁杂的军政琐碎事务,悉数交由曹丕处理历练,意在培养接班人。

    转而每天沉浸锦衣玉食之中,流连于娇妻美妾之间,立志宠完天下春色,尝尽人间美味,偶尔偷腥猎艳。

    心情大好诗兴大发之际,与一班建安文人呼朋唤友,流连于山水之间,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不亦乐乎,日子过得倒是无比惬意。

    由于昨晚与杜氏颠龙倒凤,精力大损,曹操不争气的眼皮慢慢合了起来,继续回味着杜氏的肉香艳体。

    目睹曹操悠哉悠哉的样子,荀彧的侄儿荀攸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满头大汗,欲言又止。

    荀攸作为曹操的首席参谋中军师,执掌着曹军的军机要务,担负处置重大军务之责。

    昨晚夜深时分荀攸接到夏侯渊的紧急军情后,急向曹丕汇报,志大才疏的曹丕却毫无对策,不敢拍板。荀攸本想直接面禀曹操,但曹操已经就寝,哪敢惊动,因为前不久就有侍卫因惊了他的春梦被杀。

    一夜难眠的荀攸,一大早就使曹吏通知文臣武将召开紧急议军会议,今见曹操闭目而睡,不由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口中只好哼哼哈哈个不停咳嗽,意在吵醒曹操。

    咳嗽声惊醒了曹操,他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微笑道:“呵呵,公达何事?”

    看来曹操今天心情不错。

    “惊醒丞相,还望恕罪。”荀攸急忙作揖禀道。

    曹操看着满头大汗的荀攸,关切问道:“公达啊,大雨初晴,清新凉爽,何故如此大汗?”

    “军情紧急,但又不敢惊醒丞相,故大汗淋漓。”荀攸答道。

    “啊,有紧急军情?何故文若如此冷静?”曹操扫了一眼群臣,看到荀彧安静如山,饶有兴趣地问道。

    如老僧入定的荀彧眼也不睁,微微欠身答道:“丞相都镇定如海,波澜不惊,彧不过是在效仿丞相罢了。”

    荀彧、荀攸合称“颍川双英”。其中荀彧在战略、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荀彧对曹操的成功贡献良多,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攸则在献计奇谋上,屡建大功。

    “颍川双英”皆为吾所用,我阿瞒就是有这个福气,哈哈。曹操的脸上浮出了笑容,心里在偷着乐呵。

    在赤壁大败而归众人垂头丧气之时,曹操曾经说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在于心气,只要斗志还在,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

    徐庶冷眼旁观满脸含春的曹操,心中暗笑,老贼休乐,等一下你哭都来不及。

    当年刘备当阳兵败,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母责骂徐庶后自杀。

    被骗归曹的徐庶恨透了曹操,尽管他谋略超群,才华出众,但终身不为曹操出谋划策,不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故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之典故。

    荀攸见曹操如此悠哉悠哉,再也忍不住了,大声禀报道:“丞相,夏侯都督急报,我军在当阳初战中被叛军歼灭两千余人,其中”荀攸欲言又止,抬头偷看曹操的脸色。

    “啊,竟有这等事!其中什么?速速道来!”曹操笑容瞬间变成了愁容,惊叫道。

    “其中虎豹骑一千将士殉难。曹真、曹休、张颌、徐晃被贼将打伤。”荀攸硬着头皮禀道,同时让内侍呈上军报。

    满堂皆惊,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曹操接过军报双手不不停地颤抖,迅速看完后,脸色苍白,神情颓废,被酒色掏空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座位,军报滑落在地,掩面长叹。惊得众人纷纷问安。

    众所周知,虎豹骑无论骑士或者马匹,都是宝贝疙瘩,人是百里挑一的百人将,马是千里挑一的千里良驹。一人一骑的装备、养护费用、训练的时间等等都是普通兵士的二十倍有余,也就是说一战就损失了两万多普通兵士。

    想到这,曹操好似被割了一大块肉一般痛苦不堪。

    看着曹操痛不欲生风烛残年的样子,司马懿脸上虽然古波不井,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曹操老贼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哈哈,全部死光光更好。

    想到自己被迫赖在床上装死装病长达七年的痛苦时光,司马懿又开始问候曹操的娇妻美妾,咬牙切齿暗骂道,老贼何不速死?!

    良久,曹操终于缓缓睁开老眼昏花的眼睛,众人都明显地看到年近六旬的曹操眼里转着泪花。

    各位看官:码字辛苦,拜请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77章 峰回路转

    “啪”的一声,曹操把军报重重地砸在案台上,拍案而起,虚指大堂,气急败坏地责问道“何故如此啊!”

    前军师钟繇禀道:“据报,夏侯都督本欲长途奔袭,一鼓而下当阳,荡平雷绪叛逆,不料早被敌军侦知。我军一路上不停地被荆州军骚扰、偷袭、伏击,偶有损失。好不容易扎下营寨后,由于荆州军在晚上不停骚扰,夏侯都督不胜其烦,就派曹真、曹休领率虎豹骑去驱赶,不料遭到数倍敌军围攻,寡不敌众之下以致大败。张颌、徐晃去救,又中了关羽、张飞、赵云的埋伏。”

    “可恶!又是诸葛亮之诡计。吾多此告诫妙才,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妙才不听吾言,方有此败。如之奈何!诸公有何妙计对付荆州军?”曹操叹道。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商量对策之际,一名斥候上气不接下气冲进大堂,呈上军报禀报道:“征南将军、襄阳太守曹仁差小人来报,关羽、张飞、赵云率大军围攻襄阳,扫荡周边地区,形势十分危急。请丞相速派大军支援。”

    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刚刚稍平稍平静的湖面,又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消息是否属实?”曹操厉声喝道。

    “句句属实,此军报为曹仁将军亲笔所书,万死不敢欺骗丞相?”斥候被吓得脸色发白,赶紧跪地。

    “再探,速速回去让曹将军坚守城池,不可轻出,切记。去吧。”曹操没好气的挥退斥候。

    “丞相,昱认为这不过是诸葛亮的围魏救赵之奸计。刘备赤壁之战前兵不过万,战后占领了荆州五郡,雷绪又率众归附,实力大增,估计兵力不超五万,入川时带去三万,分兵把守五郡除去一万五千。参加当阳会战的兵不足两万人,将不过关张赵。而我军上有诸曹夏侯众将之勇略、五子良将刘薛之智谋,下有虎豹骑勇悍无敌之战力,我方的实力超荆州军几倍。敌军非我军对手,必定是怕曹仁将军增援夏侯都督,故派关、张、赵进攻襄樊,切断我方援军。可令曹仁坚守不出,待夏侯渊得胜回师,再夹击荆州军,必获全胜。”

    “惯于使诈的诸葛亮,不敢正面作战,只好用阴谋诡计。此番夏侯都督吃亏,不过是中了诸葛亮的奸计而已。下一步北军当以我为主,晚上坚守营寨,不为敌军所惑,白天寻找时机与敌军主力决战,一举围而歼之。”军师祭酒程昱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程昱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大部分人都连连称是。

    “程祭酒所言极是,荆州军乃是癣疥之疾,不堪一击。妙才不过是中了诸葛村夫以多欺寡的奸计罢了。丞相,吾愿提一师去助渊弟破之,把诸葛村夫碎尸万段。”伏波将军“独眼龙”夏侯惇出班喊道,他在博望坡一战中被诸葛亮一把火烧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颜面尽失,对诸葛亮是恨之入骨,时常想找机会报仇雪恨。

    曹操颔首笑道:“仲德所言极是。元让莫急,等合议后再做决断。”

    北军和荆州军的差距很明显地摆在那里,毕竟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的实力。

    正在曹操心情稍有好转之际,与东吴交界的郡县的告急文书象雪花一样飞来,内容都是吴兵偷袭枣阳、义阳、宜春等边境地区,东吴军队对当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面对纷至沓来的坏信息,一班文武官员面面相觑,交头接耳,大惊失色。曹操也被烦得头痛病发作,头痛欲裂,苦不堪言。

    见曹操痛苦不堪的样子,习惯于阿谀奉承的参丞相军事东吴叛臣华歆暗喜,觉得拍马屁的机会来了,急忙出班禀道:“东吴孙权乃唯利钻营、欺软怕硬之徒,其有今日之地位,完全是得益于父兄之基业,丞相当年煮酒论英雄时,都不屑提碧眼小儿的名字。多年来,丞相东征西讨,百战百胜,所向无敌,纵横天下,扫灭群雄,立下了不世之功。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北方的势力远强于荆州和东吴,丞相的天威所至,天下震动,孙权必不敢犯境撄其锋。”

    五官中郎将、丞相副曹丕见机行事,豪气冲天出声附和道:“赤壁之战孙权侥幸得胜,不过是由于父相大意而已。碧眼贼和周瑜施诡计杀害我北军数万,血海深仇,切齿之恨,此生必报。吾愿远赴吴境,督诸将攻吴,扫灭孙权鼠辈。”

    本来萎靡不振的曹操,听了华歆和曹丕的话,象被打了鸡血一样,频频点头,精神百倍,迅速开始顾盼自雄起来。

    参丞相军事陈群稍一思考,朗声道:“丞相,孙权虽然年轻,但其阴险狡诈无人能及,权谋机变天下少有,不可不防。诚如子鱼所言,孙权确实是个唯利是图之小人,他为了自保,可以屈尊降纡与刘备结盟,我军北还之后,怕遭到报复,不惜借荆州与刘备。然而,危机解除局势好转之后,为夺回荆州,马上就变脸断盟。以结亲之名诱刘备过江,羁绊笼络欲杀之,前不久又使人骗妹妹孙尚香挟持刘备之子过江。由此可见,孙权乃无情无义无信之小人,任何时候丞相切不可信之。今我军与荆州军鹤蚌相争,孙权欲摄取渔翁之利,必在等待胜败结果趁火打劫,对败方落井下石。我方与吴、刘长期对峙,接壤疆界东起广陵,西达襄樊,绵延千里。现在孙权趁双方注意力都放在荆州战事,肯定暗中集结兵力,北面必逼近合肥、寿春、濡须一带,西面必屯于长沙、零陵、桂阳一线,待机而发,不可不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