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⒐鹧粢幌撸ⅲ豢刹环馈!
陈群顿了顿,继续道:“为防范于未然,需未雨绸缪,可令张辽督臧霸、韩浩把守合肥,寻机给进犯的吴军以迎头痛击。为防止孙权狗急跳墙,举倾国之兵大举进攻,必须增兵东线,方可敌之。”
曹操拈须频频点头,抬头问道:“文远围剿梅成、陈兰情况如何?”
说曹操,曹操到。曹操说,喜报到。
曹操话音刚落,一名斥候呈上军报,高声禀报道:“潜山捷报,荡寇将军张辽孤身攀登天柱山,独闯敌营,一举降服梅成、陈兰、刘铜、雷薄三千余人。”
码字很辛苦,请各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78章 背后推手
曹操闻言大喜,大加褒奖:“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文远真是孤胆英雄,国之栋梁,吾之干城!要大大奖赏张将军才是。”
这可是今天一大堆坏消息外唯一的好消息,难怪曹操如此兴奋。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众人齐声恭贺。
曹操看完军报后,眉毛紧锁,喃喃道:“军报里面说,梅成、陈兰他们指定要投诚于禁将军,这是为何啊?”
荀攸稍一沉吟,禀道:“前者梅成投于将军复叛,必是心中有愧,才死心塌地指定投于将军。陈兰求救孙权未果,对孙权已恨之入骨,必定要找机会报仇雪恨。鉴于此二人长期合作,贼性难改,攸建议对他们分而治之,分成两半分别由张将军、于将军统领。”
“既然他们有这等诚意,就按汝说的办。”曹操说完后,把目光投向面无表情、脸容枯槁的贾诩,好像军议与他这个军师祭酒无关一般,正在孤僧独坐,闭目养神。
曹操看到贾诩这个状态,心里老大不高兴,这个老毒蛇什么意思啊,总有一天要将汝这老贼碎尸万段。
他腹诽了一句后,脸色如常假装亲切笑道:“文和,你怎么看如今之局势啊?”
对这个“毒士”贾诩,曹操其实是恨之入骨的。当初在宛城时,就是张绣用贾诩之计,逼得曹操狠心丢下小寡妇邹氏,光着身子钻出无比香艳的被窝,仓皇逃窜,狼狈不堪,还赔上了最忠心的贴心护卫将军典韦、长子曹安民和众多将士。这一切的一切均为贾诩所赐。
这个刻骨铭心的仇恨始终深深地埋藏在曹操的心中,为了在天下人面前,营造宰相肚子能撑船宽宏大量的高大形象,更好地招降纳叛,同时利用张绣的勇武、贾诩的智谋一统天下,心黑手辣的曹操竭力压制报复的强烈**,表面上对他们一如既往地的赏识重用。
张绣明知自己罪恶滔天,行事十分低调。贾诩也深知自己罪孽深重,怕引起曹操猜忌杀害,悄然“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当起了隐于朝的大隐。
听到曹操亲切的发问,贾诩一惊,他了解曹操的为人,肯定是笑里藏刀。
贾诩不敢怠慢,直身作揖,恭恭敬敬,惜字如金地答道:“诩隐约感觉局势险恶,幕后有一推手,在下一盘大棋。”
曹操一听来了兴趣:“啊,何以见得?”
贾诩面露难色地答道:“这个,吾也不知道何人所为。感觉非诸葛亮所为。”
曹操显然不满意这个答非所问、马马虎虎的说法,他感觉贾诩已经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风光不在了。
大名鼎鼎的毒士都言至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曹操皱了皱眉,无奈地摇头苦笑。
见曹操一筹莫展,荀攸道:“丞相勿忧,吾认为刘备麾下得力谋士无非是所谓卧龙、凤雏,庞统已随刘备入川,刘备以诸葛亮总领荆州,不是诸葛亮所为还有谁?以吾观之,孙权虽知人善任、知错能改、屈身忍辱、阴险诡异,然见利忘义、目光短浅、犹豫不决、怯懦幼稚。如此首鼠两端之辈,只可做守成之主,断不可成大事,何足惧哉!诸葛亮智谋百出,神机妙算,号称卧龙,然其谨慎有余,奇略不足,只可作辅佐之才。刘备称得诸葛亮如鱼得水,鱼已离水入川,鱼无水必死,水无鱼也成死水。今诸葛亮独掌帅印,无刘备撑腰,断不敢与我军主力决战。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如何,都是靠实力说话,所以吾方须以我为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丞相神机妙算,调兵遣将,必破贼军。”
综合众人意见,曹操最后下达军令:令伏波将军夏侯惇、奋威将军满宠率两军15万急赴襄樊,伺机增援夏侯渊调虎威将军于禁迅速快马东归与荡寇将军张辽汇合,纳梅成陈兰之降以华歆为监军,厉锋将军曹洪、昭武将军朱灵、忠义将军冯楷率三军25万赴合肥,统由张辽都督东线全军,共拒孙权进犯扬武将军张绣、建节将军路招率五千骁骑深入吴境,伺机游击偷袭东吴江北的军队、官署、城池。
众将轰然应声,领命而去。
调兵遣将完毕,曹操如释重负,仰面躺卧在宝座上,长长嘘了一口气,闭目养神。
俄而,曹操突然跳醒,三角眼扫了一眼众人,森然冷声道:“昨晚吾做了一恶梦,今与诸公分享,望列位教我。”
不该来的终于来了!司马朗、司马懿听得胆战心惊,脸色微变。
司马朗已提前得司马懿报信,虽然知道二弟已经提前布局,但鉴于曹操残忍嗜杀和反复多疑的本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做法,他仍然不寒而栗。
两兄弟各怀心事,忐忑不安,脸色迅速恢复如常,表面镇定自若。
曹操双目炯炯有神,有意无意地盯着主簿司马朗道:“伯达啊,谈谈汝之高见。”
司马朗暗叫不好,怕什么来什么,真是伴君如伴虎,神情稍有紧张。
司马懿见势不妙,怕大哥说错了话露馅,心中把曹操的女人又全部问候了个遍,脸带微笑,恭顺地答道:“丞相大人,伯达一心只读圣人书,哪会解梦。仲达才疏学浅,也不会解梦。司马氏虽然也有个马字,但是我们兄弟一个有八人,名字里面都有一个达字,被人合称八达。拜望丞相明察。”
荀彧怕曹操又要害人,忙道:“司马望父子九人对丞相忠心耿耿,伯达、仲达做事老实本分,兢兢业业,大家有目共睹。丞相梦见的马共有六匹,数字也对不上。子不语怪力乱神,丞相肯定是日理万机,操劳过度,才导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乃虚幻之物,切不可全信。”
作为颍川谋士集团的首领和司马兄弟的举荐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颍川帮,就是保护自己,在这一点上荀彧是义不容辞。
难得第一谋主荀彧开口,曹操只好打着哈哈,顾左右而言他,一笑而过。
早就积心处虑讨好曹操的曹丕见有机可趁,赶紧道:“相父,儿臣举荐一人,名叫周宣,乃吾从事,此人有鬼神莫测之能,可解此梦?”
曹操大袖一挥:“速速有请。”
码字辛苦,拜请各位看官多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79章 王霸之道
一盏茶的功夫,周宣飘然而至,司马朗、司马懿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曹操见周宣生得仙风道骨,风度翩翩,心中喜欢。
周宣听了曹操梦述,答案早已了然于胸,闭目稍加思索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此梦大吉大利,乃是预示丞相封王,曹家自成一国之意。人皆有善念、恶念分身,梦中神将乃二郎显圣真君,其所抓之人乃是丞相之恶念,他意思是丞相平定天下杀戮过重,须去除恶念,施行仁义王道,方成正果。上天有好生之德,望丞相以后以万民苍生为念,不再做屠城之举。则曹家必定兴旺发达,富贵永存。
听到“大吉大利、封王成国”之语时,曹操面露喜色,眉飞色舞,但越听脸色越凝重。
然而周宣却直接无视脸如沉水的曹操,继续侃侃而谈:“梦中出现的六马,丞相往北走时,在左边也就是西北方向见到了三匹马。而马腾家族正是西凉名门望族,兵强马壮,桀骜不驯,拥兵自重,一直是丞相的心腹大患。因此此三马乃马腾、马休、马铁,后三马乃马超、马岱、马云禄。现丞相所虑,无非是刘备、孙权、刘璋、张鲁、韩遂、马腾之辈,马腾、马休、马铁及家属已被丞相软禁邺城,成为瓮中鳖、池里鱼、笼之鸟。予取予夺,全在丞相一言。马超、马岱、马云禄皆在右扶风郡之槐里县,兵微将寡,不足为患。襄樊宜城的马静伯常、马通仲常、马季叔常、马良季常、马谡幼常马氏五常,俱有才名。然皆是文弱书生,成不了大事,无关紧要。”
一席话把梦解得有理有据,众人皆弹冠相庆,争相向曹操跪拜祝贺。荀彧、徐庶、韦晃、崔琰、毛玠等忠汉义士,内心虽然愤愤不平,但也只能随波逐流,强颜欢笑。司马朗、司马懿喜形于色,暗自庆幸躲过一劫。曹丕更是兴奋莫名,红光满面,笑不拢嘴。
“一派胡言!实乃迂腐之见!”在满堂一片阿谀奉承之声,曹操突然厉声断喝,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曹操色疾言厉,继续呵斥道:“桓灵昏庸,宠信宦官,重用外戚,礼崩乐坏,社稷败坏,腐糜丛生,民不聊生。黄巾作乱,天下汹汹,诸侯割据,山河破碎。何进无能,宦官持政,董卓暴虐,群雄并起。吾举孝廉,为北部尉,持五色棒,仗杀蹇叔,欲行实事,匡扶汉室。陈留起兵,共讨董卓,逐鹿中原,收编青州。奉戴天子,扶国将倾,横扫不臣,天下归心。”
“数年来,吾平袁术,杀吕布,灭袁绍,扫刘表,河清海晏,烟灭尘靖,汉祚延绵,百姓安居。呕心沥血,日理万机,夙夜难眠,方有今日之盛况。设使国家无有吾,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皆霸道之功。唯孙权、刘备负隅反抗,背叛朝廷,吾顾念战火殃及无辜,以王道劝其归降,竟中奸人暗算,吾深以为恨!假以雷霆万钧霸道之势袭取江南,绝无赤壁之憾。今天下未靖,孙权、刘备、刘璋、马腾之辈继续作乱为祸,所谓乱世用重典,快刀砍乱麻,须以霸道、杀道震慑宵杀一儆百。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曹操手指校事卢洪、赵达势若疯虎,发狠道:“尔等速速行动,多派人手加强侦讯,缉拿有名望、有兵权马姓之人,皆收监之,严加审问,有异志者速速杀之。”
“诺,谨遵丞相钧命。吾二人断不令丞相失望。”
有活干,有钱赚。长得獐头鼠目、狼顾鹰视的校事官卢洪、赵达心中暗喜,出班恭身沉声道。
望着这两个鬼见愁般的人物,除曹操外,众人如见厉鬼恶魔,尽皆失色。
心有余悸的司马懿眼睛里掠过了一抹厉色。
曹操两眼赤红,讲得口干舌燥,猛呷了一大杯茶水,继续口水四溅道:“想哪刘备,每与吾反,自称仁义,满口道德,践行王道。附公孙,叛朝廷,投袁绍,乞吕布,助陶谦,依刘表,联孙权,和刘障,颠沛流离,屡战屡败,豕突狼奔,几无立锥。更可笑的是,陶谦三让徐州而不受,空有贤名,未得寸土。弃新野携万民,致当阳大败,家破人亡,几近覆亡。皆假仁假义、妇人之举、所谓王道之恶果。历朝历代,不是依靠杀戮流血建立起来的,哪个皇室社稷、哪个帝皇功绩不是高耸在累累白骨、血海尸山之上。汉家天下不也是从秦始皇哪里抢过来的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宁吾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我曹操就是用刀枪剑戟在大汉杀出一方曹家天地,行霸王之道在乱世杀出一条条血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就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也在所不惜!孤不在乎后人如何评说,也无论史籍怎样书写!只要快意恩仇,不负吾平生之志”
曹操须发皆张,面色潮红,神情狰狞,目露凶光,形同疯魔,霸气惊人,杀气纵横,死亡的气息笼罩议事厅的每一个人。
激动之处,称孤道寡也无所顾忌,但说无妨,整个朝廷都是他曹操的,又有谁敢说个不字!
看着已经走火入魔的曹操,群臣个个惊疑不定,神情各异,噤若寒蝉,拜服在地,不敢出声。
众人生怕触了喜怒无常杀人狂魔曹操的霉头,招来杀身之祸灭族之灾。
荀彧、徐庶、韦晃、崔琰、毛玠等面面相觑,脸色发青,但瞬间恢复平静,腹诽不已。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都说了出来,足见曹操其志不反心已露。
荀彧内心更是痛如刀绞,他彻底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大错特错,然而大错已铸成,又怎样能改呢。
曹丕、荀攸、凉茂、贾诩、程昱、贾逵、陈群、蒋济、华歆、王朗、司马朗、司马懿、夏侯惇、曹洪、李通、文聘、许褚等曹操的心腹谋士爱将,人人眉飞色舞,个个激动万分,跪拜称贺。
主子曹操彻底露出了称王称霸的野心,做奴隶的他们富贵有望。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暴秦靠杀戮而建,存不过三代而。人在做,天在看,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概莫能外。
徐庶心里暗笑,这曹家富贵定不长久。
司马懿一阵狂喜,心道曹操、曹丕父子三代必亡,司马家必取而代之。
周宣目瞪口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掏心掏肺给曹操解梦,却招来了曹操的狂妄之灾、无名业火。
伴君如伴虎,还是趁早离开灾星吧,周宣面无表情默默地拜别道:“为丞相大业长远计,宣言尽于此,问心无愧。任由丞相定夺。告辞。”
不待曹操发话,周宣整理衣冠,飘然而去。
曹操大怒,指着周宣的背影,骂道:“无礼狂生,安敢放肆!”
事发突然,曹丕大惊失色,五体投地,惶诚惶恐道:“周宣乃方外半仙,行事一贯虚无缥缈,望相父珍重身体,不与其一般见识。”
曹操愤怒地一脚踢翻独龙檀香炉,丧心病狂,声嘶力竭喊道:“传吾命令,前军师钟繇行司隶校尉,持节长安督关中诸军,招降纳叛,充实人口,屯田耕种,保障供给,厉兵秣马。等夏侯渊得胜凯旋,转道关右,共讨马超。
“以董昭为邺城令,严密监视马腾、马休、马铁及其家属,待剿灭马超,再灭其九族。”
“夏侯渊率大军强攻荆州军大营,踏平当阳,屠城灭民,震慑天下。待东线援军汇合,张辽督华歆、于禁、曹洪、朱灵、冯楷、臧霸、李通等,会同张绣、路招五千骁骑,出合肥、巢湖,扫荡东吴厉阳、居巢、巢县、石亭、庐江、皖城等地,烧杀抢掠,如遇反抗,格杀勿论。如孙权出动大军,吾相驾亲征,誓报赤壁之仇!”
如天有感应,话音刚落,一声声的迅雷在碧空霹雳炸响,俄而滂沱大雨从天而降,仿佛要冲洗干净帝国都城无穷的罪恶和无尽的疯狂。
一骑接一骑的斥候挥鞭策马,箭一般穿过重重雨幕,冲出城门,消失在灰蒙蒙的原野。
码字辛苦,拜请各位看官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80章 雄关漫道(一)
夕阳西下,如黛的青山起伏不尽,绵延不尽,犹如苍龙入海,又像碧波万顷的大海。群山之间镶嵌着碧绿如玉的稻田和五颜六色的花丛。赤霞当空,微风吹送,棉花状的云朵层层叠叠,懒洋洋地徜徉。
血红的太阳把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赤朱色的世界,无数的倦鸟掠过巨大的夕阳,叽叽喳喳,互相追逐,争相归巢,春虫鸣叫,炊烟袅袅。
然而这一派和平宁静的气氛,却被战争的喧嚣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
诸葛亮、刘禅、马良、向宠、傅彤、关兴、张苞、诸葛乔等一行人,登临当阳西面的锦屏山,观察曹军敌情,商议对策。
登高望远,山水景色,尽收眼底。
当阳平原北面的曹军五座军营和南面的荆州军营里,兵士的操练声此起彼伏,骑兵反复演练阵型,集体冲锋,气势惊人,人叫马嘶,南北遥相呼应,煞是热闹。
广袤的原野上四处游走的斥候星星点点,呵斥声和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和平的宁静。
往日时辰还在耕作的农夫、放牛的牧童、垂钓的鱼翁、打柴的樵夫,早被惊得了无踪影。
“乱过三国!任重道远!”想到汉末局势的动荡,刘禅自言自语地叹了一句。
他挺着小小的身躯,拔剑临风,欣赏着雄伟壮观的景象,感受着大战前浓厚激烈的战争气氛,深感自己肩负历史责任的重大,任重而道远啊。
“乱过三国”这个词,是后世家乡人用来形容局势极其混乱的一词,诸葛亮他们感到这个词无比新鲜。但他们见惯不惊了,因为刘禅经常口吐一些莫名其妙的新词。
刘禅穿越到史上最为混乱的汉末时代,虽然贵为官二代,可以无忧无虑、无头无脑地过着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
但是目睹曹操、孙权等军阀的,天下苍生的苦难,更想到三国归晋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皇汉灭族的悲惨事件,历史的担当如千斤重担压在心口,激发出他无穷的斗志。
刘禅不由情怀激越,豪情万仗,满是吟诗作对的冲动。
后世太祖壮怀激烈的雄诗伟词脱口而出: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好词!好词!公嗣做诗进步如此之快,吾等望尘莫及!”关兴、诸葛乔拍手叫好。
余人也纷纷附和,习以为常地对刘禅行无比崇高、万分崇拜的注目礼。
诸葛亮轻摇羽扇,粘须品味,以手加额,开怀叹道:“此诗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雄奇瑰丽,纵横捭阖,气象雄浑,气势磅礴!果然是帝王级的超级杰作。今有幸听之,如雷贯耳。就是合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⒘蹊褰ò财咦蛹安茇А⒉苤仓徘椋捕先蛔霾怀龃说壬褡鳌>退闶切鄄糯舐缘囊淮壑鞑懿伲涫髟诖耸媲埃彩趋鋈皇拾芟路纭L旌纹浜裎掖蠛海范写司踔瘢蠛焊葱酥溉湛纱!
“先生缪夸了。此诗非斗儿所作,乃上天一位圣人杰作,太公在梦里反复吟诵我记下来而已。”汗颜不已的刘禅暗笑,伟人太祖的诗词能不气势磅礴吗?
诸葛亮转过身叮嘱马良、向宠道:“尔等要注意收集记录主公和小主公的诗词歌赋,整理成册,好生保存,以后天下一统,结集出版,供天下人学习,以彰显我大汉文治武功之盛!”
刘禅抚掌赞道:“师傅志虑深远,真乃大汉帝国之齐天洪福。”
张苞却在一旁大煞风景,没心没肺,嘟嘟囔囔道:“吾观公嗣贤弟又是开动了搜索神器,才吟得此等好诗!”
这斯就是欠揍,刘禅鄙夷地瞪了张苞一眼,张苞却熟视无睹,目无旁人地拉着诸葛亮的手,央求道:“师傅,可否在俺的脑袋瓜里也安装一个搜索神器,让吾也吟诗作对,议政论军,出谋划策,与公嗣一比高下!”
看着满眼都是饥渴,虎头虎脑的的张苞,大家啼笑皆非,诸葛亮不禁宛尔。
张苞字兴国,年纪比刘禅大四岁关兴字安国,大刘禅两岁诸葛乔,与刘禅同龄,俱为八岁。原为诸葛瑾次子,本字仲慎。起初,诸葛亮还未生子,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就禀告孙权,让诸葛乔回归荆州,过继给诸葛亮作儿子,改表字为伯松。此四子皆为名门之后,基因、营养俱佳,天天喝牛奶、骨头汤,吃牛肉,锻炼身体,个头都比同龄人高大不少,其中12岁的张苞已达168厘米,10岁的关兴接近160厘米,刘禅、诸葛乔也已达150厘米。
诸葛亮抚摸着张苞的大脑袋,怜悯地安慰道:“兴国啊,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等福缘的。小主公是上天下凡的真龙之子,肩负着复兴汉室的重任,天佑大汉,所以神仙赐了他如此神器,可想而不可及。”
诸葛亮扫视了关兴、诸葛乔等其他人一眼,加重语气道:“尔等须勤学苦练武功兵法,尽快成长,各安天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诚团结。如父辈忠于主公一样,辅助小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全力为匡扶汉室、拯救苍生而一往无前!方是正道,其他切不可胡思乱想。斗儿得上天眷爱,得此神器,真乃主公洪福。天佑大汉!”
意思是让他们要对刘禅尽到臣子的本分,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拼杀,不可僭越妄想。
“诺!兴国安国、伯松谨遵师傅父亲教诲。请小主公放心。”张苞、关兴、诸葛乔等恭恭敬敬地向诸葛亮和刘禅鞠躬作揖道。
“末将等谨记军师教诲,兴复汉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向宠、傅彤等也高声应答道。
刘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看来自己装神弄鬼起了作用,诸葛亮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实,历史上的专权也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