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曹军士气大振,第三次进攻打得气势如虹。狂风暴雨般的弓箭把汉军压制得几乎抬不起头来,反击寥寥。
曹军趁机聚集城墙脚下,搭起无数的云梯,骄兵悍将组成的敢死队嗷嗷怪叫拼命往上爬。
赖恭打眼一看,形势十分危急,他扬刀大喊:“将士们,如果曹军攻进来,必定屠城,整个当阳鸡犬不留。生死存亡的时候到了,跟他们拼了!”
“跟他们拼了!有我无敌!”城楼上的汉军齐声呐喊,这时许多乡勇和老百姓纷纷涌上来协防。
“告诉大伙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救援大军就要来到了,坚持就是胜利!人在城在,誓与当阳共存亡!杀!杀!杀!”赖恭趁机加了一把火。
“杀!杀!杀!”军民振臂高呼,杀气干云。
城楼上扔下了无数的砖头、瓦片、木头、石磨、门石、石墩,杀伤力丝毫不逊于檑木滚石。箭镞、檑木、滚石、金汁、火油也一齐招呼着密集上爬的曹军,曹军伤亡惨重。
夏侯渊仗着人多势众,强令部将加强进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城池,耗死人数不多的汉军。
战斗十分激烈,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一名高大强壮的军候带着十几个悍不畏死的曹兵,强行突破,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翻墙而上,拼死抵挡着汉军的围攻。后继的曹兵一片呼呼,陆续涌上了城头,组成了一个圆阵,守住缺口。
看到形势岌岌可危,如不采取果断措施,防线即将崩溃,赖恭见势不妙,急红了眼睛,厉声大喝道:“把他们全部杀光,弓箭手放箭!”
一阵箭雨过去,曹兵猝不及防,被射杀了数人,赖恭狂吼一声,带着一队剽悍威猛的亲兵扑了上来。
赖恭本身武功不弱,前段时间又得到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的指点,武艺大进。如今含恨出手,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如蛟龙出海,刀刀见血,招招要命,手下无一合之敌,杀开了一条血路,直取曹兵军候。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见主将如此拼命,一群亲兵也是如狼似虎,杀气腾腾。
曹兵被杀得节节败退,杀红了眼的曹兵军候也不甘失败,恶狠狠扑向赖恭,但是毕竟武功差别太远,不够三个回合,就被赖恭手起刀落斩杀了。
余下的曹兵一个不剩,全部被汉军清剿一空,成功收复阵地,城楼的军民一片欢腾。
见到缺口被堵,功败垂成,夏侯渊大怒,大声咒骂,命令继续进攻。
赖恭终于松了一口气,命令夏侯纂、樊建的预备队分成四部分别补充到四门,严令各门守将必须严阵以待,悉心防守,直至最后一人,也不让敌军越雷池一步。
赖恭安排樊建坐镇南门,夏侯纂到其他三门巡查督战,他对城门的守卫不大放心,准备亲自去巡查。
赖恭正要动身,突然一名斥候急报,说有十名蒙面黑衣人欲夺北门,城门司马王士带兵相据,形势危急。
“不好,有奸细!速速增援北门。”赖恭闻言一惊,冲口而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城里有敌军奸细,心急火燎地带了五名亲兵冲下城楼,飞身上马,直奔北门。
几分钟后,赖恭一行到了北门,十名蒙面黑衣人已被城门司马王士带领的城门卫队和百姓团团围堵在城门,打斗呵斥兵器撞击之声此起彼伏。
“赖将军到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高呼起来,让出了一条通道,王士大喜,简要向赖恭汇报了情况。
两名一胖一瘦的蒙面黑衣人正设法打开城门,赖恭见形势危急,喝一声:“贼子安敢如此!”,一箭射死高瘦的黑衣人,吓得矮胖的黑衣人呆立当场,再不敢乱动。
其他黑衣人见有官军来支援,开始慌乱起来。
赖恭举目一看场中形势,城门卫队有十数人负了重伤,八名正在打斗的蒙面黑衣人中除了三人轻微受伤外,其余五人毫发无损,显然这些黑衣人个个都是扎手的硬茬。
“降者免死!否则死路一条!”赖恭面如沉水,威风凛凛,扬刀摇指群贼喝道。
群贼面面相觑,却一言不发,一个头目模样的贼首举着环手刀,带队向赖恭冲杀过来。
码字非常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123章 当阳鏖战(四)
“找死!”赖恭冷哼一声,提刀带兵迎了上去,敌住贼首。贼首虽然步战赖恭,腾挪躲闪,高来高去,毫无惧色,但哪里是赖恭的对手,战不五合,就被斩于马下,一命呼呼。
其他人见贼首被斩,大惊失色,慌乱之中又被汉军杀了四个,三人受了重伤的黑衣人见毫无机会逃生,竟然举刀自刎,血洒当场,悲壮赴死。
“他们是死士!”赖恭一惊,他意识到这些神秘的人不是普通的奸细,必定是秘密组织豢养的杀手。
“抓活口!”赖恭闷声向王士和其他汉卒下达命令。
刚才开城门的那名矮胖黑衣人见势不妙,也想举刀自杀,却被王士一箭射中右手臂,环手刀应声落地,矮胖黑衣人怨毒地看着王士,左手向怀里探去,显然是想摸药自杀。
不料“嗖”的一声弓弦响处,黑衣人的左手被赖恭射中,两手被废,只好绝望束手就擒,经过搜身,果然搜出了一包砒霜。
赖恭命令两名亲兵押送矮胖黑衣人到县府衙门收监,严密看管,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得靠近。防止有其他同伙劫走,待战争结束,再行处理。
为了在出意外,赖恭让传令兵去向其他三城门传达他的命令:对擅自靠近城门欲行不轨的可疑之人,一律乱箭射杀。
在赖恭去处理北门突发事件的时候,四门城楼都多次出现了被曹军突破缺口的险情,幸好在军民齐心协力、协同作战之下,一次又一次地予以化解。
尽管伤亡惨重,人数已逾五千,但是曹军的攻势还是一浪高过一浪,夏侯渊下达死令,不计伤亡大举进攻,明显要耗赢汉军的节奏。
尿味、焦臭味、喊杀声、惨叫声、血流成河、血肉横飞、火光冲天、硝烟四起、刀光剑影、反复争夺、你死我活这些战争的必备元素,构成了一幅幅惨烈悲壮无比壮丽的战争画卷!
悍不畏死的曹军勇士前仆后继不惜代价的进攻,终于换来了回报,四门城楼都涌上了数十名曹军,双方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曹军力保缺口不失,伺机扩大缺口,汉军拼命堵住缺口,努力缩小缺口。双方竭尽全力,寸土必争,特别是汉军已到了强弩之末,如果不能堵住缺口,那么就会面临千里之堤毁于一旦的恶果。
此时的赖恭和大部分将士一样,已杀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手脚发软,口干舌燥,体力严重透支,如果不是凭着一口气强力支撑,早已倒地沉睡。
“大汉忠勇的将士们,最后的时刻到了!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勇士们,杀啊!”赖恭睚呲欲裂,虎吼着挥刀狂砍,尽管动作已经变形,但所到之处曹卒血肉横飞。他浑身上下都是点点血斑,浑身被汗水浸透的盔甲染成了红色,一柄长刀砍得几乎卷刃。
汉军将士们被赖恭深深感染,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必死的大无畏精神拼命搏杀,血染疆场。
但是,持续作战的他们挡不住刚刚轮换上来的生力军,蜂拥而来的曹军越来越多,形势十分危急。
在千钧一发之际,伴随着震天响的战鼓声,一声声苍凉雄浑的号角声,在城外由远及近,穿透云霄,紧接着喊杀声响彻天地,震破苍穹!
“将军,我们有救了,援军到了!”一名亲卫流着眼泪,带着哭腔激动地喊道。
赖恭打眼一看,一杆上书斗大黑色“赵”字,擎天而起高昂飘扬的红色将旗城外飞驰而来,前面一员大将白马银盔战袍飞扬,十分醒目,手掣一杆银枪,策马狂奔,一骑绝尘。
身后无数铁骑如影如随,风驰电掣,扬起漫天黄沙,如同吞天巨兽,吞噬一切来犯之敌,威势无比,如同翻江倒海的海啸,向惊慌失措的夏侯渊大军汹涌漫卷而来。
如锋利的刀刃瞬间从背后切开曹兵军阵,劈波破浪一般卷起惊涛骇浪,猝不及防的曹兵后军大乱,一下子被搅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
“将士们,是子龙将军率大军来援!把他们赶下城去!”赖恭兴奋莫名,扬刀大喊。
汉军被这个惊天的好消息激起了最后的力量,精神百倍
士气大振,气势如虹,如狼似虎杀向曹军。因为他们知道,战神赵云的出现就意味着胜利的来临。
此时,乡勇、民壮和老百姓蜂拥而上,或持木棍、禾叉,或拿砖头、石块,纷纷前来助阵,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城楼上的曹军腹背受敌,斗志全无,或被砍杀,或跳墙逃命,或跪地求饶,不一会被清除一空。
“汉军万胜,有我无敌!赵将军威武!”城楼上的军民热泪盈眶,欢呼雀跃,呐喊声响彻天际。
“为赵将军擂鼓助威!”赖恭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大喊道,话音刚落就软绵绵地倒了下去,他太累了。就这样,赖恭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和呐喊声昏沉沉睡着了。
夏侯渊来不及摆阵,只好仓猝迎战,大军被赵云军搅得凌乱不堪。
“撤!”心力交瘁的夏侯渊见大势已去,见将士们无心恋战,无奈之下只好引军退走,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的曹军步骑偃旗息鼓,丢盔弃甲,拼命奔逃。不一会,数千黑色大军如潮水般退得干干净净。
正在与北门与雷绪激战得难分难解的张郃,进攻东门的李典、西门的夏侯尚得到撤退的消息,见大势已去,也只好纷纷撤围北还,与夏侯渊合兵一处,一同撤离。
“汉军威武!汉军万胜!”见曹军尽数退去,喜极而泣的当阳军民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他们纷纷载歌载舞,一片喜气洋洋、欢庆无限的景象。
当阳城内外,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慷慨激昂、雄浑磅礴的军歌大汉儿郎旦戈行!
“中国傲立千年中,虎步鹰扬鸣长空。如今大汉势汹汹,贼霸朝纲寇蜂拥。天子垂拱社稷蒙,狼烟四起万民熊。云飞扬兮起大风,威加海内江河通。安得猛士荡四方,大汉儿郎疾忠勇。金戈铁马做先锋,横扫群凶立首功。宜将余勇追穷寇,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
洪亮豪迈的歌声响彻天地,地动山摇,直冲霄汉!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124章 当阳鏖战(五)
万里长空布满了灰色的云彩,大地一片昏暗,没有一丝风,空气是那么的压抑和闷热,令人期望来一场清凉的雨。
夏侯渊让张郃、李典殿后,率军狂奔。
他的心情象注满了铅一样沉淀淀的,十分沮丧。最后一仗兵败如山倒,不仅没有完成既定目标,捞不到半点便宜,而且白白丢了近千将士的性命。
远在几里外的赵云军、雷绪军杀声此起彼伏,隐隐约约,如影如随,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
夏侯渊不敢久留,下令丢弃辎重,减轻负担,轻装赶路。
大军紧赶慢走,本来想撤回大营坚守一夜,等待伏波将军夏侯惇、奋威将军满宠的援军。
一阵山风吹来,空气里竟然带着一着焦糊的味道,夏侯渊暗道不好,举目向大营方向一看,却见大营火光冲天,上空浓烟滚滚。
夏侯渊大吃一惊,快马加鞭,策马直奔大营。
刚到大营门口,早已恭候多时的徐晃迎了上来,却见他蓬头垢脑,衣甲不整,狼狈不堪。他满脸羞愧地向夏侯渊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夏侯渊大军出征前,因为徐晃性格沉稳,行事谨慎,治军严整,智勇双全,最合适留守后方,故留徐晃率五千五百军坚守营盘。
徐晃虽然十分不愿意,但也只能服从夏侯渊将令,老老实实留下,尽心尽力布置,尽职尽责防御。击退了汉军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和偷袭,令他们无功而返。
但人算不如天算,所谓外寇易挡,家贼难防。虎豹骑全军覆灭乌桓兵投降等情况,留守后方的徐晃却毫不知情。
难楼等一千乌桓骑兵还营时,由于是自家人,口令也对得上,徐晃就放其进来。谁曾想乌桓骑兵进营以后,凶相毕露,凶神恶煞,翻脸不认人,对曾经的“自己人”下起狠手,逢人就砍,见人就杀,到处放火。
由于事情来得太突然,毫无准备的徐晃作梦也想不到乌桓骑兵会叛变,猝不及防,手足无措之下,只好仓促迎战。但是曾经的虎骑骑士何等勇猛善战,加上憋了一肚子国仇家恨的怒火,个个如狼似虎,人人以一挡百,曹军被杀得溃不成军,四处奔逃。
就在徐晃镇定下来,积极组织起有力的防御,有效地遏制住难楼攻势的时候,大营外杀声震天,一彪近两千人的汉军骑兵猛然杀入,翻江倒海一般,搅得曹军大营天翻地覆,作战之勇猛丝毫不压于乌桓骑兵。
不少曹军看到汉军可怕的鬼怪面具,知道正是上次前来劫营“当阳死士”,哪里还敢抵抗,个个被吓得肝胆俱裂,战战兢兢,抱头鼠窜。
徐晃喝止不住,勃然大怒之下,杀了两名逃兵,含恨出手,挥斧来战难楼。此时的难楼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而是乌桓第一勇士,生得高大威猛,突肌虬肉,虎背熊腰,魁伟健美,见威名赫赫的“五子良将”徐晃攻来,竟然全无惧色,反而是战意磅礴,虎吼一声,操起一根巨大的狼牙棒,与徐晃狂斗起来。
见昔日对曹军大将皆是低眉顺目的难楼,一扫往昔颓废沉默之气象,徐晃暗暗吃惊。
但更令其胆寒的还在后头,徐晃的巨斧与巨棒葡一接触,就感到难楼的栾力惊人,与自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阵巨力压来,徐晃被震得双臂发麻。想不到乌桓人卧虎藏龙,竟有此勇士。心想这个难楼如有高人指点,假以时日必成一员良将,当下他放下小觑之心,与难楼酣战起来。
虽然难楼力大无穷,又占居高临下骑马之利,但毕竟武艺不精,你来我往,战了二十回合以后,开始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当阳敢死别部”左部督傅彤、右部督习珍见势不妙,舞刀弄枪,加入战团,左右夹击。
徐晃被气得七窍生烟,直骂:“汉军卑鄙无耻,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
深得刘禅真传的傅彤、习珍,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那去理会徐晃的迂腐论调,一刀紧过一刀,一枪快过一枪。
徐晃哪里遮拦得住,被杀得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只好虚晃一斧,败退下去。
汉军两支铁骑大杀一阵,烧毁了大部分粮草,扬长而去。
看着汉军千骑绝尘,徐晃仰天长叹,颓然倒地。
夏侯渊看着无比自责的徐晃,触景伤情。想到自己连续失去赵俨、曹纯两员名将,五千虎豹骑全军覆灭毁于一旦,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败仗。不禁生出惺惺相惜之感慨,同病相怜起来,不再责怪。
夏侯渊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当务之急是集合一切力量,尽快逃出汉军的牢笼。
徐晃让留守曹兵、仆役奉上所剩无几的食物,剩下的三万有余的大军将士草草补充了一些干粮、清水,稍作休整,向襄阳开拔。
夏侯渊的三万大军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一路偃旗息鼓,步履艰难,无精打采,沿着荆州至襄阳的官道逶迤北归。下午四时许来到了青泥镇。
夏侯渊的大军开拔进去,想打下汉军地界的秋风,却什么油水都没有捞到,一无所获,只好悻悻而归。
穿过青泥镇,就是青泥隘口。青泥隘口位于当阳县青泥镇之正北,长坂坡之西北,由于地势险要,形如关口,故名之。隘口中间横亘着官道,两面高山耸立,树林茂密,不足三百余丈。
夏侯渊看到青泥隘口地势十分险要,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早作打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却不见乐进的一兵一卒,心中有些恼怒,他示意大军停止前进,准备让斥候漫山遍野去找乐进。
几名斥候四处寻找未果,不仅乐进不见踪影,而且两千曹军无影无踪。
心神不宁的夏侯渊不禁恼怒不已,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乐进到底去了哪里?一丝不祥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
第125章 青泥隘口
太阳的余晖给青泥隘口的山峦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云蒸霞蔚,层林尽染,无数的小鸟叽叽喳喳忙着归巢,昏鸦在老树枯藤上呱呱怪叫。
吹拂着柔和清凉的山风,曹军将士们触景伤情,思绪飞回到了遥远的北方,思念着远方的家人,落寞地伫立在风中,眼睛湿润了,泪水在无声地滑落。
这一切都被两旁密林里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尽收眼底,但无论曹军多么悲伤,却不能消除这些眼睛里燃烧的熊熊怒火。
在巨大血红的落日下,一名衣衫褴褛的军候拉着一匹瘦马,向夏侯渊大军方向踽踽独行,军候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瘦马不安地喷着响鼻嘶叫哀鸣。
人们借着明黄色的余晖,郝然发现马上驮着一具穿着将军盔甲的尸体
老树、枯藤、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天涯、落日、夕阳、倦鸟、残旗、断肠人,这些文学元素此时此刻都聚全了,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巨图,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难以忘怀。
夏侯渊一脸惊愕,心头剧震,心海翻腾,究竟是谁呢?他翻身落马,默默矗立风中,皱着眉头,静候答案。
军候跪倒在夏侯渊面前,面无人色,如丧考妣,痛哭流涕:“乐进将军被关羽斩杀,两千弟兄全军覆没!”
“痛煞我也!”夏侯渊如被当头棒喝,欲哭无泪,两眼一黑,栽倒在地。
他实在是太累了,此战损兵折将,连续失去赵俨、曹纯、乐进三员大将,大小校尉、司马、军候、都伯不计其数,虎豹骑全军覆没,六万兵马折损过半。可谓是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这如何向瞒哥曹丞相交待,有何面目见北方父老啊!
在众人和军医工手忙脚乱的抢救之下,心力交瘁的夏侯渊才悠悠醒来,席地而坐,无精打采地听军候的汇报。
原来乐进被夏侯渊当作替罪羊责打二十军棍后,垂头丧气、怏怏不乐地带着本部两千兵马,往北来到了当阳北部的的青泥镇,此时的青泥小镇几乎人去镇空,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乐进纵兵大掠,对有用的东西洗劫一空。
乐进本部两千兵马的青泥镇之行,十分惬意,不仅吃得酒足饭饱,一嘴肥油,偷鸡摸狗的补充了一些给养,出了一口恶气。
令人发指的是,乐进和手下几个心腹军司马、军侯开了荤腥。他们有幸掳到了几名来不及逃跑的丫鬟,偷偷地躲在一个地主老财的大宅院里取乐,多少分散了乐进皮开肉绽屁股的疼痛。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是怕兵无战心,行军临阵玩女人更是会触犯夏侯渊严峻的军法,如被夏侯渊知道,这些淫棍全部都难逃一死。
吃饱喝足以后,醉醺醺的乐进一行人本来要在青泥镇休整的,但怕误了军国大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青泥镇。他们一路打着饱嗝酒嗝,唱着许昌下里巴人的黄腔烂调,旗歪人斜,队伍凌乱。不明就里的路人冷眼一观,犹如一群游兵散勇、山贼土匪、兵痞流氓。
两千曹军也不扎寨,爬上隘口两边山坡就地取材,横七竖八地趟在地上休息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反正他们是被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过来的。此时,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一此他们面对的可不是鸡鸭羊狗猪牛马,也不是软弱可欺的平头老百姓。官道上,一队杀气腾腾、彪悍可怕的汉军骑兵急促南下。
惊得乐进完全清醒过来,他忙不跌地聚拢好人马,好不容易迅速整顿好乱七八糟的兵卒,冲下山来,挡住汉军去路。。
襄阳方向沙尘漫天,汉军领头的是一员长须红脸、绿袍赤马的大将,一面“关”字红色将旗迎风招展,一队铁骑紧紧跟随。他们正是从襄阳南归的关羽一行。
俄而,关羽挥刀,一千铁骑整齐划一齐刷刷地停了下来。
来者不善,看得出来,这队汉军非比寻常,乃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百战精锐。
排在前面是清一色青色战袍、手执长柄大刀的关西大汉,人数虽然不多,但个个魁梧雄壮,人人强悍彪劲,马如龙,人似虎。正是关羽麾下著名的五百“关西校刀手”!
校刀手是什么兵种校,是校场的校,比较的意思。这五百“关西校刀手”,人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百人将”,战力与虎豹骑相当。统一配备精良的铠甲弓箭、清一色的长刀、坚固的盾牌,是关羽亲自操练的突击特种部队。
校刀手长刀如林,如狼似虎,不怒自威的腾腾杀气无影无踪地向曹军威压而去,曹军久闻关羽和校刀手威名,不少人面如土色,双脚发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