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一生致力打击曹操,提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基本国策,与曹操不共戴天,而盟国孙权却时刻想着袭取荆州,故刘备战略上有先天缺陷,缺乏灵活。

    历史上的孙权十分灵活现实,面对曹操强大的攻势,借出荆州为巩固吴、蜀联盟,与刘备共同对付曹操。其后,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在成功实现消除北方的重大威胁目标,特别是在多次讨还荆州未果之后,逐步改变战略。从眼红妒忌刘备强大开始,到暗中撕毁孙刘联盟,转而结好曹操,与曹操共同对付刘备。趁关羽倾巢而出北伐曹操,导致荆州兵力薄弱防卫空虚之际,以表面示弱、吹捧麻痹、白衣渡江之奸计,阴谋袭取了荆州,与曹操无耻联合绞杀了关羽,获利最丰。

    荆州失守,使这一维持蜀汉与曹魏、东吴鼎立的支撑倾倒,从而打破了战略格局的平衡态势,并引发了刘备的夷陵之败,成为蜀汉政权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曹操、孙权狼狈为奸,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国力,肢解了诸葛亮精心制定的隆中对战略,消除了蜀汉对曹魏的重大威胁,成功把刘备从事业的巅峰拉了下来。

    如果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形势,那么关羽失荆州,则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宣告了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构想的彻底失败,使三国势力范围从此基本定型。

    世人皆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实在谬矣!

    赤壁之战后,荆州已经分属三家。曹操占据了最大的南阳郡,以及刘琮献出的南郡襄阳地区,还有江夏郡的部分地区东吴占据了南郡的江陵和江夏郡部分地区刘备则趁乱占据了荆南四郡,即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

    所谓的刘备借荆州,也不过是从孙权手上拿走了江陵一部,而代价是划出长沙一部分地区给孙权,孙权在当地设立了一个新的汉昌郡。

    当初,孙权借给刘备江陵地区,也是迫于无奈,周瑜的去世使孙权与曹操平分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既然靠东吴一方很难守住江陵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不如做个人情让给刘备,何况自己也可以得到汉昌郡这个替代品。

    公元215年,孙刘两家因为荆州一段公案兵戎相见。刘备由于汉中面临曹操的巨大军事压力,只好与孙权谈判妥协,最后以孙权胜出,刘备落败结束。

    双方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孙权拿走长沙、江夏、桂阳郡,刘备保留南郡、零陵、武陵就是那个桃花源的所在地。

    也就是说,刘备依旧保有对战争前线江陵的控制权,但是却放弃了荆州腹地长沙和桂阳的控制权。

    可是,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并没有按照当初的承诺交还江陵,而是宣称要等到自己取得凉州之后再还“荆州江陵”,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孙权。于是,孙权就开始阴谋攻占荆州江陵,最终如愿以偿。

    刘备得不偿失,失地又丢人,还因荆州连续失去关羽张飞两根刘汉政权的擎天柱,最后夷陵大败而归,兵败身亡。孙权却是既得地又得理,名利双收,大获全胜。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刘备并没有不还荆州。在这个寸地必争的乱世,谁的野心和**不都是靠座座城池、累累白骨堆积出来的。

    从刘表割据荆州开始,到刘备投奔刘表、曹操南征、赤壁之战,再到曹、刘、孙三家反复争夺荆州,最后以晋军攻占荆州,灭亡东吴而终。

    可以说,一部汉末三国史,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一部荆州史。

    阿斗清醒地认识到,与孙权打交道要万分小心。特别是要认清孙权的真实面目。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构想,是建立在孙权始终是刘备的盟友基础上的。这无疑就象高楼大厦建立在沙漠之上一样,非常不牢靠。

    事实上,孙权也非常不给卧龙先生的面子,其本质就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式的君主,一个最现实的乱世机会主义者。

    孙权的人生观,为了利益连亲人都随时都可以出卖的政治动物。世人皆言,其兄孙策就是他设计害死的。亲妹妹也可以作为他谋利的筹码。何况是他的天生宿敌陌生人刘备!就算他是自己的亲妹夫!

    亲爱的看官读者,此书是吾之处女作。由于缺乏经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

第4章 荆州幽思(二)

    在这一点上,孙权与公开放出“宁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狂言的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妙,犹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区别在于,孙权城府极深,阴森狠辣,虚伪诡异,善于隐藏曹操慷慨豪迈,光明正大,我行我素,奸诈狡猾,不怕世人评说。

    一个猛如虎,此虎乃狐中之虎奸雄曹操一个狡如狐,此狐是虎中之狐诡雄孙权。

    刘备介于两人之间,他百折不挠,屡败屡战,骁悍雄杰,强横雄长,是难以被制服的英雄。既勇猛又有谋略,可称为枭雄。

    孙权的本质人品和思维行事风格,使诸葛亮这个想当然的两翼齐飞的战略设想,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缺陷。

    因此,荆州对刘备来说是个沉重的战略包袱,拥有荆州就天然受到曹操、孙权两大强敌的夹击,打曹操时孙权在背后动刀,打孙权时曹操在后面袭击。

    基于以上认识,刘禅决定在今后的争霸中,采取最有利的策略,利用荆州大做文章,设计使魏吴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利用荆州让刘汉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荆州这个是非之地。

    转而全力去抢占南中、西域、雍凉、漠北等帝国边疆的土地。

    二、人口问题。

    兵民是胜利之本。古代的战争胜利与否取决于人口的多寡,还有军队的斗志、素质和数量。人口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强弱。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蜀汉政权地小人少,国力空虚,军队弱小。

    魏蜀实力相差悬殊。人口方面,魏方景元四年时有537万,灭亡时1386万包括益州吴方赤乌五年时有240万,灭亡时230万蜀方章武元年时有90万,灭亡时94万。魏的人口是蜀的68倍,蜀方与魏、吴相比,少得可怜。

    辖区东汉共14州,一个西域督护府方面,魏方拥有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凉州、并州、幽州、冀州、荆州北部、西域。吴方拥有扬州、交州、荆州大部。蜀方只有一个益州,只有魏三分之一面积,相差太悬殊了。

    生产力方面,中原地大物博,西蜀经济规模太小。

    粮草方面,魏国无后顾之忧,蜀国粮草运输难以为继。

    兵力方面,魏方上将如云,兵力大约有50万至70万,西线兵力25万以上。蜀方兵微将寡,兵力只有15万,汉中最多不超过7万实力十分薄弱。吴方兵力也有23万。

    刘禅决定以后把增长人口、增加土地、增强实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谁的人多,谁的拳头就大,谁的势力就大。曹操因为人多势众,就成为东汉帝国的老大。孙权就因为人口这个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屈居老二。刘备地小人少,只好据末。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二法则。

    一句话,就是疯狂的到处抢人,鼓励生育,少生者罚多生重奖。

    三、改良军政,发展经济。改进用人制度官僚系统,唯才是举,逐步削弱豪强地主,实现科举考试,大量起用寒门子弟改革土地制度,把无主的土地无偿分给流民或者农民,减租减息,轻赋薄瑶,休养生息开发盐铁,兴修水利,遍屯田,大种田,广积粮发展畜牧业,大养猪、牛、羊、鸡、鸭、鱼,提倡大碗吃奶、大口吃肉,全面提升军民身体素质改良兵器制作工艺,大造神兵利器、诸葛连弩,提高军队装备水平,发明马镫、马掌,大规模养马,建立一支纵横天下的大汉铁骑统一发行货币,大力发展边疆、海内外贸易,广建酒肆、茶楼、书院,大发战争财、正义财、不义财。

    四、人才问题。

    刘禅详细分析了人才的流动方向,发现三国之争,其实就是人才之争。三国鼎立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才分流到曹魏、刘汉、孙吴三方,形成了三个相互制衡、相对稳定的政治军事人才集团。他仔细盘点了曹操、孙吴、刘汉三方的人才情况。

    曹操的强大,不仅仅因为起步早,家族势力强大。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杰出的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首先是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求贤令广颁天下。用人用其所长,不求全责备,表面的形象展示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他用人不拘一格,非常实在,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予录用,有才华的重用,不看出身,不看地位,不看功绩,甚至人品也不太看重,有才华就行。求贤令一出,天下人才纷纷响应,都云集在曹操哪里,为自己包揽了大批人才。在三国那个动荡年代,魏曹那边才是才人最多的,最强的。

    其次是海纳百川,五湖四海。曹操手下的人才,有很大比例都是从敌对势力那边拉过来的。曹操对这些“叛臣”、“叛将”,都予以重用。如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中,贾诩来自张绣,郭嘉来自袁绍。其中贾诩和张绣曾设计害死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虽然曹操内心里痛切心扉,但表面上不计前嫌,予以重用。虽然最后曹操授意曹丕逼死了张绣,贾诩装傻躲过了一劫。

    还有替袁绍主笔讨曹檄文的大才子陈琳,陈琳在文中极尽痛骂曹操祖宗三代之能事,骂得可谓狗血喷头,天下闻名。但曹操还是没有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陈琳。曹操表面展现出的胸怀之广阔,在中外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手下著名将领中,张辽来自吕布,张颌来自袁绍,庞德来自马超,还有杀子仇人张绣等等。至于后来曹操慢满收拾他们又另当别论了。再看刘备孙权,他们手下也有降将,比如刘备的黄孟达,孙权的甘宁等,但数量不多,和曹操没法比,重用程度也和曹操差远了。

    第三是功过分明,奖赏丰厚。打了败仗检讨自己,打了胜仗重奖属下,封侯拜将,赏赐宝马美女金钱豪宅良田,应有尽有,从不吝啬。比如对关羽,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送美女,又是给赤兔,极尽笼络诱惑之能事。于是手下人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献计献策,争相拼命,全力卖命。和他反差最大的是袁绍,打胜了夸自己,打败了怪谋士。

    武将方面,有宗室主要战将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曹仁、曹彰、曹洪、曹纯、曹真、曹休五子良将张辽、张颌、徐晃、于禁、乐进其他将领:典韦、许褚、庞德、李典、文聘、臧霸、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郭淮、陈泰、郝昭等。文臣方面,有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次要谋士及政才陈群、钟繇、梁习、刘晔、董昭、满宠、毛玠、吕虔、司马朗、崔琰、田楷全才司马懿、邓艾、钟会。

    群星灿烂,不可胜数,形成了“猛将如云,谋士似雨”人才济济的鼎盛局面,也奠定了三国归晋、一统天下雄厚的人才基础。

    东吴方面略强于蜀汉,早期由周瑜为代表的“淮泗将领”、张昭为代表的“流亡北士”组成。由于孙权的努力,后期孙权继承父兄基业,虎踞江东,极善用人,人才来源比较丰富。吸收了一部分“江东世家大族”,代表人物是虞翻和陆逊。他礼贤下士,纳周瑜“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所谏,对待周瑜有如兄长他广揽人才,“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他用人不疑,坚信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背叛自己他选人不论资格,对资历尚浅、没有知名度的陆逊委以重任。但是人数也不及占据天下大半的曹魏。

    反观刘备用人求全责备,重在德行,人品有缺陷或者出身不好就不予重用,而且任人唯亲。比如,刘备因为庞统长像难看就不重用,直到后面发现旁统厉害才重新起用。这和曹操比真是巨大差距。因此蜀汉方面的人才是最少的。早期是“荆州派”,可堪大用的,廖廖数人,文不过诸葛、庞统,武不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其中赵云长期不得重用,以致人才凋零,国力虚弱。后期以“荆州派”为主,兼容“益州派”和“东州派”,但是地处偏僻,人才远不及中原多,而且内部十分不团结。前期刘、关、张亲如兄弟,诸葛亮、庞统、法正也都真心辅佐但到后期,“窝里斗”频频发生,李严被废,彭羕被杀,就连养子刘封都被赐死,魏延和杨仪更是往死里打。实际上蜀汉之亡,重要原因就是内讧和人才凋零,出现了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现象。如果不是诸葛亮独立支撑,蜀汉早已败亡。

    人性都是贪婪现实的,尤其是在乱世大争之时,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更不用说良田大宅、美味佳肴、美酒美女、高官厚禄的诱惑了。

    刘禅下决心向曹操、孙权学习,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予以录用。仿照秦朝建立军功授爵制,以及激励机制,建立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和文官队伍。对有功之人厚加奖赏,或良田大宅或钱财美女或封官许愿。

    想到这些自家分明的拿手好戏,刘禅又不由奸笑起来。

    哈哈,还要挖遍天下诸侯的墙角,如张辽、于禁、赵偐、田楷、臧霸、满宠、徐商、张绣、张任、邓艾、夏侯霸、毌丘俭、王淩、诸葛诞、文钦、文鸯、羊祜、杜预、王濬、陆绩、陆抗、贺齐、诸葛瑾、诸葛恪等等。

    嘿嘿,奸绝曹操、阴绝孙权、诡绝司马、隐绝陆逊,尔等可要小心了,绝中之王刘禅来也!

    亲爱的看官读者,此书是吾之处女作。由于缺乏经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

第5章 盘点江山(一)

    接着,刘禅开始指点江山,盘点天下的形势。

    东汉帝国末年政治**,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汉灵帝荒废朝政,日夜笙歌,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大权。

    皇族地主豪强霸占土地,苛捐杂税,残酷剥削,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加上旱灾、蝗灾等天灾不断,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

    老百姓受尽磨难,民不聊生,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国势衰落。

    在朝政**和天灾的双重压迫之下,叛乱有了广大的市场,张角煽动百姓,发动志在改朝换代的“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在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面前,帝**队闻风丧胆,不堪一击,从此天下大乱。

    各地豪强地主武装乘机扩大势力,强占地盘,争相割据,“务相兼并以自强大”。

    公孙度占据辽东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曹操占据兖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张鲁占据汉中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马腾、韩遂占据凉州张绣占据宛。

    而后董卓入朝乱政,废少帝,立献帝,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唯恐天下不乱,招致群雄联合讨伐。

    袁绍、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

    汉末三国历史的长河至此拉开了序幕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奋武将军曹操十八路诸侯,开始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此城头变幻大王旗,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刀兵四起,诸侯混战,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堂堂大汉帝国变成了人间地狱。

    帝国边陲的鲜卑、乌桓、南匈奴、高句丽,内部的羌氐、南蛮、百越等少数民族纷起叛乱,侵凌边界,抢夺财物,劫掠人口,边患甚烈,内乱频繁。

    桓、灵时,鲜卑称兵十万,成为帝国心腹大患。后来由于内部争斗,对帝国的侵犯有所减弱。曹操时代,鲜卑分裂成三个军事力量。步度根拥数万之众,据云中、雁门一带轲比能拥十万余骑,据高柳以东的代郡、上谷边塞素利、弥加等小集团分布在辽西、渔阳一带。

    匈奴在汉末三国时期主要指南匈奴,势力雄厚时,曾经控制鲜卑、乌桓,严重威胁着汉帝国的安全。灵帝时,南匈奴大乱,单于羌渠被杀,所立须卜骨单于不久也死。

    乌桓雄据北方,不断参与汉末的军阀争斗,曹操、公孙康、袁绍都曾利用乌桓、鲜卑攻击对方,控制东北。

    羌氐,西南部的羌人部落众多,分布很广,并往往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自东汉末年以来,羌、氐主要居于凉、益二州,在汉末也参与了军阀混战。

    当今天下第一大势力为北方雄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天时。

    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迎回汉献帝,把持朝政。对不服从帝国命令的地方诸侯,以皇帝的名义奉旨出征,铲除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马腾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名义上的帝国丞相曹操,继续挟天子以令不臣,打着皇帝的名号继续征讨其他割据势力,横扫群雄,一统北方,成为东汉帝国北方政权事实上的实际统治者。

    依靠曹操的雄起,帝国一度再次闪耀着最后的光荣,虽然已是回光返照的落日余晖!

    在这个层面来讲,虽然最后他的儿子曹丕篡汉为帝,但曹操始终名义上还是汉臣,帝国政府的首脑丞相!

    虽然此时的东汉帝国已成为一个空有其表的壳,面子和名字还是大汉,里面早被曹魏所取代。但曹操一直到死都在坚持自己一生的执着,尽力延续着帝国“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无上尊严和荣光。

    在这一点上,曹操绝对是有大功于国的!

    曹操内战内行,外战不外行。镇压群雄安内以后,就着手对外用兵攘外。他以雷霆万钧的军事实力镇压,和安抚、离间和控制的怀柔政策,对危害较大的诸胡进行有效的统治。

    对鲜卑采取安抚、离间怀柔政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设鲜卑校尉以管理之。曹操定幽州后,离间鲜卑三部相互攻伐,以夷制夷。

    对军事实力较强的南匈奴、羌氐、高句丽,以军事打击为主,安抚、离间怀柔政策为辅。

    在黄巾起义时,曹操率军在陈留给予与白波军、黑山军联合的于扶罗匈奴军以致命打击。

    建安七年,曹操攻匈奴于扶罗弟呼厨泉单于,使之归附。从此扭转了“胡骑在界,张雄跋扈”的被动局面。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每部以其贵族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便监督。单于呼厨泉被曹操留于邺为质。

    建安十八年,曹操因杨千万、阿贵与马超联合反抗,派夏侯渊灭阿贵。遣徐晃征讨陇县诸羌氐人。

    对东北的夫余国、辽东安抚为主。

    辽东太守公孙康,主动斩杀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被曹操封为襄平侯、左将军。夫余国也主动朝贡。

    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曹操命令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后置乐浪、带方郡今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公孙康开疆拓土,据境自守,自成一国,称雄辽东,威震东北亚。

    对与袁绍关系十分密切的乌桓,则以闪电战军事手段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消除“三郡乌桓”对帝国北部的威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以乌桓接纳袁尚、袁熙为直接诱因,经过精心准备,曹操亲率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等骁勇的骑兵猛将,以及郭嘉、牵招等谋士,共十余万部骑主力,虎豹骑精锐尽出,虚国远征,闪击乌桓。八月,帝国大军突然出现在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袁氏兄弟与乌桓首领蹋顿万万没想到曹军会从这里杀出,集结数万骑仓皇迎战。

    白狼山之战是场遭遇战,也是场生死决战。乌桓以逸待劳,自恃兵马众多,气势汹汹地进攻曹军。面对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