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ⅲ凹荨钡囊簧穆砑涌炝怂俣取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

218章 暗潮涌动

    风声呼呼,掠耳而过,两旁的青山绿水纷纷向后退去。不知不觉之间,刘禅一行进入了中卢侯国境内。

    中卢侯国位于荆州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阳为邻,东南与荆门毗连。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阳水,阳水入沔。沮水发源于景山。景山在荆山西偏南,东与荆山连接,首日景山,有沮水东南流,注入沔江。

    中卢侯国东南接壤临沮侯国,因设于沮水边而得名。临沮、中卢都不是县,而是侯国,此乃汉制郡国并行之故,虽然辖区小于县的区域,但地位视同郡级,在正史被编入荆州南郡的属国。临沮侯国、中卢侯国同在后来的南璋县境内。

    历史上此一南郡小属国,却因历史上“万人敌”关羽被俘于此而名闻天下,当时关羽、关平父子为曹操、孙权合击,败走麦城,骑马走山路,弃大路,投小路,被东吴擒于临沮侯国回马坡,致千古遗憾。

    刘禅知道,后世的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建安十九年,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前为都亭侯。及华阳国志:章武元年,马超骠骑将军,领凉州刺史,封斄乡侯,北督临沮。临沮之名,又因这而引起后人广泛争论,其实马超所督临沮之临沮,并非此临沮侯国,而是西凉武都郡之沮县。其意为到沮县督战。

    对这个历史上关羽被擒的地方,刘禅不禁多看几眼,心中已有定计,绝不会再让悲剧上演。

    后世南璋县因位于漳水之南而得名,原为曹操所占,关羽在青泥击杀乐进后,经请示刘备以杜普为临沮长,统辖临沮侯国和中卢侯国。

    这里是三国故事的源头,水镜先生于此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演绎出“三顾茅庐”、“匡复汉室”的千古佳话。

    一路寻人询问,刘禅策马小跑,到了中卢侯国城南,一座碧峰高耸、层峦叠翠的山脉映入了眼帘,这就是南漳县著名的玉溪山。玉溪山属荆山支脉,山势平缓,林木苍翠。

    玉溪山前坐落着一座古朴庄重的草庐山庄,山庄下临彝水,弯如玉带,飘飘东去,泉流淙淙,声如玉珮。

    此处正是三国五瑞之魁首冰镜,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栖隐处,故名日水镜庄。

    庄前有一湖,犹如一块巨大的明镜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又因水镜先生居于此,被誉为“水镜湖”。水镜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山环水绕,处处是景,景象环生。水面时宽时窄,宽时海阔天空,水天一色窄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镜湖碧水长天,浑然一色,绿雾山影,鸳鸯戏水,水鸭和鸣,宛如仙界。

    波澜不兴、静若处子的水镜湖面下,却是暗潮涌动,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和海啸。

    此时的水镜山庄名士云集,高朋满座,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和平景象,显得十分诡异和神秘。

    一会儿,刘禅四人来到了水镜庄草庐门前,正要阔步挺胸迈入,却被一个年约六岁的小道童拦下。

    小厮道袍芒鞋,面白如玉,明眸皓齿,不染凡尘,彬彬有礼,十分呆萌可爱。

    刘禅观之,不禁微微颔首,小厮如此,想必主人必定飘然出众。

    只见小道童单掌立于胸前,鞠躬施礼道:“敢问公子可有柬札?”

    柬札?来得匆忙,忘记了这茬了。古代邀客有定期,必得用柬札,这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左传哀公十五年即有“以日中为期”的话,后世又有所谓“鸡黍之约”,指的都是柬札的使用。

    怎么办呢?刘禅头脑急转,这次是来制止司马徽鼓动人才出走,肯定会唇枪舌剑,撕破脸皮。

    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师傅,按理说自己也该尊称他一声师公。如果暴露身份,势必令诸葛亮难堪,当面揭穿水镜的真面目,这可是欺师灭祖的大罪。

    所以,只有隐姓埋名伪装身份一途可走了。

    刘禅心念一转,打定主意,也不还礼,态度倨傲,摇着小鹅毛扇,背过身去,笑道:“在下长安林氏世家少主林川,乃荀彧荀令君之外甥,人称小白龙。今有急事须面见水镜先生,你去通禀一下。”

    林川是在后世的孪生弟弟的名字,刘禅穿越以后十分想念同胞弟弟,总是梦见他,甚至幻想着他和果果也一起穿越到三国就好玩了。世人常言无巧不成书,凡事皆有可能,说不定会梦想成真呢。

    同时,他想到曹操最得力的助手尚书令荀彧,是自己颇为佩服之高才,认他作舅舅也不辱没身份,最关键是他与司马徽、司马懿同属颍川谋士集团,还是司马懿举荐人。

    小道童一听,黑乎乎的眼珠滴溜溜的转了一圈,表情似信非信,然后注目观察着这四个不速之客。

    看见刘禅锦衣玉带,气度不凡,趾高气扬两个随从虽然年纪大了点,但高大威猛戴面具的哪个汉子更是不怒自威,气场更大,知道不是凡人。

    小道童神情一绷,似乎有点生气,但还是忍了下去,红着小脸道:“请稍等片刻,我去去便来。然而不能保证祖父会同意你进去。”说完,拂袖而去。

    在山庄背后的白马洞里,高朋满座,春茶飘香,曲乐悠扬,一干高士正在品茶谈笑,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荆襄士族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庞林、庞山民、蒯祺、杨虑、杨颙、傅巽、刘先、王粲、裴潜、董恢、殷观、李衡、张悌等名士,以及司马徽的儿子司马芝,弟子刘廙、尹默、李仁等尽皆到场。

    檀香袅袅,水镜先生司马徽正在闭目抚琴,琴声如歌如泣,扣人心弦。

    听闻小道童之言,司马徽两笔雪白的眉毛跳动了一下,眼睛里迅速掠过一丝狐疑,琴声也稍微动荡,然而他迅速稳定心神,眼睛微张,慈祥地点了点头。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

219章 黑流汹涌

    湖边一棵老柳树斜身探出,向湖面垂下千万条碧绿的柳枝条,小鸟在依依的枝条间飞翔鸣叫。小桥流水,修竹茂林,凉风习习,鸡犬相闻,鹅引高歌,真的是世外桃源,隐居的好地方。

    趁着小厮没有出来,刘禅仔细欣赏着水镜山庄的美景。

    “这个老东西真会享受!”刘禅一边感叹,一边索性嘴巴叼了根草,躺在山庄前的草地。

    他把右腿搭在左腿上,看着蓝天,摇头晃脑叹道:“静观窗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笑看天上云舒云卷,笑对人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不惬意。”

    看着刘禅这厮之随意德行,已扮成老头的向宠直摇头,实在是无语之极。

    对司马徽这个能把曹操、刘备、孙权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三国鬼谷子、三国总导演,卧龙、凤雏、向朗的师傅,神鬼莫测、神仙般的人物,尽管他已垂垂老矣,但刘禅的心还是忐忑不安,完全没有底气,没有把握可以全身而退。

    刘禅稍一思考,计上心头,他招来赵云、向宠、宗预低声耳语了一番,赵云、宗预点头领命而去,又叮嘱了向宠几句。

    刘禅看着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的水镜湖,他警觉地观察了周围,看看无人,叹道:“水镜湖底黑流汹涌啊。司马老儿果非善类,表面上避祸荆州,实是另有图谋,而且所谋者大也。”

    “小公子,何出此言?!”向宠心头巨震,嘴巴圆张,他疑惑地看着刘禅,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上,刘禅的奇言怪语层出不穷,早已见怪不怪,但说到号称天下第一高尚之大隐不是好东西,彻底颠覆了向宠的人生观。

    何况水镜先生是卧龙先生、凤雏先生和自己二叔向朗的恩师。

    刘禅看着向宠夸张的表情,嘿嘿笑道:“巨违兄,是不是正在想,世人都认为水镜先生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高雅之士,而且还向吾父大力举荐他的学生诸葛先生,怎么会有如此图谋啊?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向宠脸色凝重,缓缓道:“小主公真乃神人也,竟然能猜中在下的心思。这么说,小公子此来目的是破坏水镜先生的图谋。”

    “有一点你是永远想不到的,就是司马老儿的身份。”刘禅苦笑道。

    “只听说司马德操的老家在颍川阳翟,为避战乱迁居襄阳城南,后来才搬走此处,乃学业堂经学大师。其为人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因以知人荐贤,特别是向主公推荐伏龙、凤雏而名扬宇内,被庞德公号为水镜先生。难道不是吗?”向宠惊异道。

    刘禅摇了摇头,叹道:“吾怀疑司马徽是颍川司马家族的成员。秦汉以降,司马家族与荀氏、陈氏家族等大族互相联姻互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一起发展成颍川的名门望族。到颍川太守司马俊担任家主一代,由于其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更是将河内司马氏引入了一流门阀的行列。现任家主司马防,乃司马俊之子,司马八达之父,早期仕途一帆风顺,年轻时在州郡做官,二十六岁就被调入朝廷担任尚书右丞,主管钱粮。在这个协助尚书仆射工作的任上,司马防保举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出任洛阳北部尉,让这个年轻人首次品尝当官的滋味。此人抓住机遇,以五色棒击杀小黄门蹇硕之叔,扬名立万,自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始得以扬名天下,崭露头角。”刘禅一脸坏笑地盯着向宠道:“你做梦也猜不到这个年轻人是谁?”

    向宠一脸白痴的样子,老老实实地摆了摆头。

    “这是一次改写司马家族历史和命运的举荐,因为这个年轻人是曹操。”刘禅道。

    “原来是他!小公子真是见多识广。”向宠目瞪口呆,大声惊叫起来。

    刘禅不无忧虑道:“如果司马徽是司马防的兄弟,那就麻烦了。他们司马兄弟两个,司马徽在野布局收拢人才,司马防在朝廷积势壮大力量,两兄弟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互为表里,相互配合,遥相呼应。如此发展下去,不仅曹操的政权被他们架空,天下也早晚落入他们之手!”

    至于司马氏建立忍者死士组织这些绝密之事,刘禅断然决定保密,不想引起更大的震动,特别是怕惊动了司马徽。

    “小公子太过忧虑了吧。且不说现如今曹氏、夏侯氏家族如日中天,军政大权尽被宗族文武大臣把持,外姓之人难以染指。何况外还有主公、孙权,都是当代雄主。就凭区区司马氏一族,欲取代曹氏、吞并天下,无疑是蜉蝣撼树、螳臂当车,太不自量力了吧。”向宠不以为然道。

    “不是吾杞人忧天。就凭司马家族几百年的忍耐家训,以及人才辈出的精英,一代接一代的坚韧不懈的努力,更有天下第一的智者的策划,此事不难。曹贼就算靠篡位夺权得天下,缺乏合法的统治来源,基础十分薄弱,天下有志之士必群起攻之。加上富不过三代的法则,还有曹操曾受司马防提携之恩,司马氏一族必受益匪浅,前景看涨。不得不防啊!吾料司马氏一族必全部把宝压在曹操势力,不过利润大,风险也大。曹操为人多疑狠辣,稍不小心暴露野心,司马氏就随时招来灭顶之灾,顷刻覆灭。”刘禅笑道。

    向宠警觉地提醒刘禅道:“那司马徽是不是正在谋划什么阴谋?”

    “正是,据潜伏在此的黑鹰卫报告,水镜山庄高士云集,似乎有异动。吾料司马徽原来的想法是这样的,如吾方胜,他必定挟持荆襄精英人才北归投曹如曹操胜,则高士们必顺理成章地随他投曹。无论什么情况,司马徽都会立下盖世奇功。以其天下第一之名气和超人才干,必得曹操重用。这样,离他们兄弟俩设定的目标便会越来越接近了。如今胜负已定,司马徽表面上是邀请高士弹琴论诗,实则是在评估当阳大战结果,我怕他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刘禅望着远方的湖光山色,忧心忡忡道。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

220章 杀机初现

    微风轻拂,吹皱了一湖春水,如镜的湖面轻轻荡漾,卷起了一层层波澜。

    “这太可怕了。为了大汉社稷,小主公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司马氏的阴谋。”向宠着急道。

    “这是自然。凡是有碍兴复汉室的人和事,不管是谁,都必须消失。何况司马老儿助纣为虐。然而,当今我们的大敌乃曹操,司马家的势力倒可以利用一下。”刘禅右手望脖子一抹,脸如寒霜沉声道。这个杀伐果断的动作,令向宠不寒而栗。

    “对,就让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好取渔翁之利。他们必定是互相利用,又尔虞我诈,争斗不休。”刘禅点了点头,突然感到旁边的竹林闪过一丝寒芒,于是一个驴打滚,躲在一块大石后面。

    “谁?小主公小心。”向宠突然厉声喝道。

    他往前跨出一步,护在刘禅前面,同时右手一抖,手里的长袍象一张鱼网展开,闪电罩向旁边的竹林。

    竹叶摇曳之间,一个绿色的影子鬼魅般消失在翠绿的竹海,杳无音讯,无影无踪。

    向宠并没有追了过去,他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而是摆开架势,神经高度紧张,警惕地扫视四周。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拼死保护好小主公,如果刘禅遭到不测,他就是百死莫赎。

    后世的特种训练使刘禅的感应特别灵敏发达,第六感官告诉他,这个表面上平平淡淡、平静无奇的水镜山庄绝对不简单。

    既然司马徽野心勃勃,以他的才华,必定已经建立了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地下秘密组织,也许刚才那个绿影就是其中一个死士。

    刚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的刘禅,眼睛里掠过一丝惊慌之后,就趁机躺在软软的草坪上。

    想起刚才的情景,刘禅不禁后怕起来,也许刚才寒芒闪动就是这个死士的暗器,差点命丧黄泉。幸亏自己在后世武功惊人,今生意识反应神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自己从后世穿越过来,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特别对三国时代的黑暗面和神秘力量知之甚少,甚至闻未所闻,可以讲危险无所不在。

    事实明确地告诉刘禅,穿越到三国乱世,就是进入了死亡陷阱,可以说是步步杀机,步步惊心。

    父亲刘备不是被刺客刺杀了好几次吗?!

    我刘禅可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江山、美女还等着自己去收拾,最重要的是要完成平息纷乱、缔造和平、建设福祉、汉胡一家的宏愿。

    “此地如此危险,我们还是赶紧撤吧。”向宠焦急道,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刘禅是主公唯一的血脉,如有意外罪大莫焉。

    “本公子可不是知难而退之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禅两眼放光,掷地有声道。

    见刘禅语气坚决,向宠只好暗下决心,就是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小主公周全。

    正当刘禅思忖之时,刚才报信小厮飘然而出,脆生生道:“林公子,家祖有请?”

    “啊!”刘禅目闪杀机,正要发作。

    “小主公。”向宠赶紧以目光暗示道。

    刘禅会意,眼珠一转,一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双手合掌,嬉皮笑脸道:“谢谢小道长。”

    “家祖?!是你刚才说的?你是司马徽的孙子?”刘禅暗暗吃惊,急问道。后世书上不是说司马徽没有后代吗?

    “正是。这难道有假吗?!”小厮噘起了小嘴,两眼反白望天,极不高兴道。

    刘禅赶紧摆手,奸笑着解释道:“小道长休恼,所谓不知者不怪。林某初来乍到,请你原谅则过。敢问小道长高姓大名啊?”

    小厮看刘禅态度诚恳,极不情愿小声道:“小可司马岐。”

    “司马岐?!”刘禅闻言一惊,暗忖这里面信息量有点大啊。

    司马岐是水镜之孙?司马岐也是三国名人啊。

    “你父亲是?”为了彻底搞清司马徽的底细,刘禅彻底放下荆州牧公子的架子,又深施一礼,惊奇问道。

    “司马芝。”司马岐极不耐烦道。

    刘禅一惊,原来司马岐的父亲就是雷铜在信里提到,在合肥紫蓬山出手救孙权的那个“马世芝”,倒过去就是司马芝。

    他打开记忆宝库,知道了以下信息。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原来是著名的大孝子司马芝!”刘禅不禁手舞足蹈,大声惊叹起来,吓得司马岐不知所措,如见疯子。

    看着粉妆玉琢的司马岐,刘禅突然双手扭了一把他的双颊,嬉皮笑脸道:“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司马小道长。”

    “君子动口不动手,非礼勿动。”司马岐摸着通红的脸蛋,双目喷火,盯着刘禅,气呼呼道,长这么大没见过如此无礼之人。

    看着司马岐那副好像看外星人的表情,刘禅心里暗暗发笑,对于司马家族来说,本公子确实是外星人。

    “小道长勿怪!林某出手无状,实在是唐突之际,冒犯了小道长仙颜。在此吾郑重道歉。”刘禅收起了笑脸,深深鞠了一躬。

    “为表达在下的诚意,请小道长品桃,这是吾刚刚在入庄路口的桃园顺手牵羊而得的。请笑纳。”刘禅变戏法的掏出了一个大核桃,双手呈在司马岐面前。

    看着新鲜欲滴、又红又大、香气四溢的水蜜桃,司马岐非常高兴,不禁咽了咽口水,刚想伸手接过,但他抬头看大门上方的牌子,转脸笑道:“公子客气了。但是桃子只有一个,我吃了你怎么办呢?”

    司马岐的一举一动都被刘禅看在眼里,他用左手拿住桃子,右手又掏出了一个,诡异地笑道:“小道长,你选哪个?”

    司马岐毫不犹豫的抢过刘禅右手的桃子,咯咯地笑了起来:“我要这个,我们一起吃,可好?”

    这个小家伙果真是司马家族的人,人小鬼大,既聪明多智又生性多疑,刘禅笑道:“好吧。”

    l刘禅说完,一大口咬下去,密汁四溅,满嘴生香,水蜜桃瞬间缺了一角,嘟嘟囔囔道:“实在是太好吃了,又香又甜!嗯,不错。”

    司马岐见状,再无怀疑,也跟着咔嚓地吃了起来。

    “公子,我们走吧。”俗话说得好,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司马岐边吃边说,神情语气亲热了许多,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引路。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

221章 闻琴曲知雅意(一)

    刘禅、向宠跟着司马岐踏进了山庄,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小院,依山傍水,风光璇丽。

    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竹墙草顶,古雅素朴。院内外绿树掩映,翠竹成林,清泉潺潺,花香鸟语,典雅幽静。

    穿过草庐,就见庄后有两径通向后山,山北麓之石壁,犹如刀削,十分陡峭,绵延数里。

    司马岐指着石壁介绍道:“此石壁有三里石壁长廊之称,壁中有巨洞,昔传有白马出洞,故名白马洞。吾祖就在里面与客人聚会。”

    只见白马洞前壁刻有“洞天福地”四字,洞口阔内狭,形状像是个大喇叭。

    刘禅他们刚刚走到白马洞大厅门口,就听到一阵琴声天籁之音从白马洞悠然飘出,悠悠扬扬,情深意长,乐声袅袅,韵味十足。

    悠悠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别有一番情趣。

    刘禅不由得停下脚步,闭上眼睛,随着节奏陶醉在琴声的世界。

    看着刘禅如痴如醉的样子,司马岐脸带惊愕,俄而又抿嘴一笑。

    向宠则象鸭子听雷,毫无反应,而是警惕得四处察看,对刘禅种种怪异的行为早已见惯不惊,现在他的最大的职责就是确保小主公的安全。

    直到琴声卡然而止,良久,刘禅才如梦初醒,回味无穷,抚掌大笑,唯然长叹,朗声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妙哉!妙哉!”

    “好,好,好!有请贵客。”司马徽闻言睁开双眼,中气十足,声若龙吟,微笑道。

    刘禅恍然大悟,怪不得世人皆称为司马徽“好好先生”,果真如此。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非常适合掩护司马徽的忍者死士总头目的身份。

    后世成语“好好先生”原来出自司马徽之典故。意思多指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得罪人,是非不分,只求平安无事的人。

    传说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乡中曾有人向他问好,他回答说:好。有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自己儿子的死讯,司马徽便回答说:很好。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