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对岸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剩下的战船,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途中连续中赵云、张飞、关羽之伏,侥幸逃得性命,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此战,曹军二十五万大军折损七、八成,丢失荆州大半土地,元气大伤,实力大减。从此龟缩许昌,再无雄心壮志染指江南。于是,始有天下三分、鼎足而立之格局雏形。”
“此四大败难道就是你口中所说的鲜有败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曹操用兵之精华在于迅猛灵活和善用奇兵、出奇制胜,其迅疾如风与侵略如火。但离用兵如神还有莫大差距,尤其是赤壁之战,曹操兵力八倍于孙刘联军,竟然大败而归,故汝曹操用兵如神,仿佛孙吴之说实在是不敢苟同!汝知道曹操为何大败吗?”刘禅一番言辞滔滔不绝。
王粲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神情十分颓废,沮丧呆坐。
刘禅目光如炬,大声道:“这是因为曹操自私自利,残暴不仁,嗜杀不义,欺君罔上。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操内有世家大族攫取权力之患,外有刘备孙权勤王救驾之忧,谈何海清河晏,歌舞升平,高枕无忧?如今他武靠沛谯武将集团,文靠颍川谋士集团,请问仲宣阁下,就算曹家篡夺了大汉江山,三代之后,曹家又去依靠谁来维系他们的天下!”
向宠、杨虑、杨颙、庞林、董恢、殷观、尹默满堂喝彩。
王粲老羞成怒,声嘶力竭道:“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曹公胸怀不世出之雄才伟略,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总揽海内英雄,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拨乱反正。功高而德广,振威烈而清中夏,乃信超然之雄杰矣!”
刘禅朗声大笑:“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所言极是!然,曹贼以狼子野心欲行吞天之举,私设霸府而架空皇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德乎?欺君罔上,目无君父,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有德乎?残贤害善,杀害名士,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有德乎?与曹丕争袁熙之妻,伐南阳张绣之婶,破下邳强夺宜禄之妻,广纳众多有妇之夫,有德乎?帅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亲临盗墓,破棺裸尸,破肚掏心,掠取金宝,有德乎?视平民如草芥,杀村屠城,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有德乎?”
刘禅连用了数个排比句,犹如泰山压顶,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又象惊涛拍岸,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向宠、杨虑等纷纷鼓掌叫好。司马徽、司马芝、庞山民、蒯祺、王粲脸色铁青,却是毫无办法。
董恢笑道:“林公子所言极是。孟圣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经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曹操肆行无忌,荒淫无度,上行下效,故曹丕、曹植争相仿效,坊间传言兄弟俩为袁熙之妻明争暗斗,实在是堕落腐朽。如此,何以服于天下,收万民之心。以吾观之,曹操父子篡权夺位之后,不出三代而亡!”
众人闻言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少人皆点头称是。
刘禅目不转睛地盯着司马徽,却见他闻言后,脸上竟然浮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眼睛的异彩一纵即逝。
刘禅心里知道,董恢之话让司马徽产生了共鸣,让他心里起了波澜,四叔听来的秘密果然不假。
司马徽见局势不妙,双手下压,示意静声。
司马徽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缓缓道:“诸位,我们先不要讨论曹操之事。众所周知,吾隐居于此,世事不理,天下纷争与吾无关。我等今日相聚于此,不过是听琴品茶,吟诗作对,品评人物。故莫谈国事,只谈风月,切不可为不同政见伤了彼此之和气。”
刘禅又起身向司马徽深深鞠了一躬,脸上露出神往的样子,呵呵一笑道:“水镜先生此言极好。遥想多年来,天下第一名士司马先生在此抚琴弈棋,吟诗作画,把酒临风,品茶论道,好一派自在洒脱大隐士风采。这悠悠雅意,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骚客。甚至在入仕为官者内心深处,何尝不深藏着一幅这样的山林生活图!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神往。如今,我等有幸与老先生在此洞品茶,弈棋,弹琴,吟诗作对,品评人物,真是何等休闲惬意!悠悠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别有几分情趣,好一幅浓淡相宜美轮美奂之田园山水画!”
刘禅顿了顿,恭声道:“司马先生与世无争,不事权贵,不染世俗,清高拔俗,品质高雅。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实乃吾辈毕生追随学习之榜样!”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29章 吟诗作对(一)
刘禅脸上古井不波,心里却对司马徽腹诽不已,暗骂老贼在世人面前伪装得太完美好,隐藏得太深。
司马徽甚为自得,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林公子谬奖,所谓廉颇老矣,老朽风烛残年,已然无用。人生苦短,不久将尘归尘,土归土。尔等风华正茂,如同旭日东升,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大汉帝国之天下,就是你们青年人之天下!尔等可要努力发奋,熟悉掌握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子百家等术,方可在这汹汹乱世,大争之世大显身手,功成名就!”
“谨遵先生教诲!”除了庞德公、黄承彦、赵云、向宠,余者皆齐声躬身应道。
石洞里又恢复了初时的温馨和谐的氛围,弥漫着彬彬有礼的琴瑟和鸣。
刘禅心里暗暗佩服,司马徽真不愧是高士,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三言两语,就把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化于无形之中。
司马徽满意地看着众人,双手一摊,又道:“今日,大家已然见识了林公子惊世骇俗之琴艺、辩才,不如我们也来见识一下他的诗词歌赋。”
司马徽似笑非笑,转而对刘禅道:“林公子,你意下如何?”
“就随水镜先生安排。”正在若有所思的刘禅猝不及防,竟然不假思索的随口应了一声。
见刘禅应得如此干脆,司马徽大出意料之外,不由得怔了一怔,苦笑了一下。
王粲却是掩面而笑,刘禅见王粲一脸坏笑,转念一想,暗道不妙,不由得暗暗后悔。
这时,刘禅才如梦初醒,他猛然回忆起王粲诗赋为七子之冠冕,著诗、赋、论、议近六十余篇,与曹植并驾齐驱称“曹王”。可见其诗词歌赋造诣之深。
不过,刘禅想到自己来自后世,有无比强大的搜索引擎,怕他何来。
“开始吧!先读你的登楼赋吧。”想到这,刘禅诡异的笑了起来。
终于到了自己的强项,看你小子怎样赢吾,王粲心道。他终于发出了踌躇满志的笑容,整理了一下衣衫,意气风发吟道: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这首王粲最出名的登楼赋足足有两百五十字,看着王粲摇头晃脑怡然自得的得意样子,听得刘禅头大如斗。
司马芝、司马芝、庞山民等亲曹派打着齐整的节拍,跟着王粲轻声应和,好不容易等到王粲念完,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鼓起掌来,高声叫好。
王粲昂首挺胸,像一只骄傲的公鸡,用挑衅的目光看着刘禅,顾盼自雄起来。
赵云、向宠、杨虑脸带忧色,着急地看着刘禅。
此时的刘禅闭着眼睛,装作十分陶醉的样子,随着王粲的音律无比夸张地晃动着。
等到掌声稀稀拉拉地停下来,良久,刘禅才缓缓睁开眼睛,摊开双手,摇摇晃晃站立起来,犹如大梦初醒般,打了一个哈欠,口吟诗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石洞春睡足,山外日迟迟。”
这是三国演义在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卧龙故作高深,睡了一大觉后,醒来后所作。
刘禅毫不客气地把它借用一下,只不过把原文的“草堂”改为“石洞”,“窗外”改为“山外”而已。
这首诗早已风靡荆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纷纷向刘禅投去鄙视的目光。
王粲更是怒目而视,他呕心沥血情真意切地吟唱登楼赋,却成了这个半大小子的催眠曲,气得他又是把脸一侧,冷哼一声:“真是有辱斯文!”
刘禅却视而不见,厚颜无耻地哈哈一笑,道:“一赋下来,吾是美美的睡了一大懒觉啊!”
赵云、向宠一看刘禅的无赖表情,知道他已经胸有成竹,便哈哈大笑起来,杨虑、杨颙、庞林、董恢、殷观、尹默他们这才转忧为喜,也纷纷笑了起来。连步练影也跟着赵云在面纱下偷偷地莞尔一笑。司马芝等人却冷眼旁观,等着刘禅出丑,他们好嘲笑一番,狠狠出一口恶气。
刘禅举目一观,扫视全场,把每个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又是不厌其烦地对王粲深深鞠了一躬,眼圈发红,神情悲伤道:“此诗应景而作,有感而发,跌宕起伏,惆怅凄怆,情真意切。真乃感人肺腑,真切动人,实在是居家旅行、流浪天涯、春日足睡之必备良药。吾与你真的是同病相怜,感慨万分。仲宣,真是大才啊!”
经过前面几个回合,王粲深深领教过刘禅的招数,知道他古灵精怪,智计百出,十分难以对付,故不敢随便接茬,怕落入坑中。但不怕失去礼数,遭人耻笑,故而双手草草作揖,冷冷道:“林公子谬奖,愧不敢当。王某班门弄斧,实在是献丑,不知此拙作能否可入公子法眼?!”
刘禅在王粲话里闻到了浓浓的酸味和讽刺之意,呵呵一笑道:“仲宣兄啊,你休要谦虚。俗话说得好啊,人呢,该自信就要自信,这叫当仁不让于师。吾曾经听一个圣人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然而过分的一味谦虚就是虚伪了。此话,你知道是哪位圣人说的吗?哈哈,我说得对吗?”
说完,刘禅皮笑肉不笑,黑乎乎的眼睛滴溜溜地乱转,盯着王粲,等待他的答案。
可怜的王粲,头脑急转,绞尽脑汁,饶是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却这么也想不出答案。直急得他挠耳抓腮,如同热锅里的蚂蚁,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不仅王粲难堪,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位神仙般的大学究活词典,竟然也是眉头打结,百思不得其解,毫无头绪。
更不用提司马芝、庞山民、蒯祺这些半桶水的“学二代”了,他们一个一个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木然跌坐,无语之极。
各位看官朋友: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0章 吟诗作对(二)
看着他们的狼狈样,刘禅乐不可支,哈哈大笑,道:“你们不用费神了,这位圣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言归正传吧。”
刘禅暗暗得意,心想你司马徽把三国英雄、仁人志士玩弄于股掌之上,今日小爷也让你尝尝被人玩弄的感觉。哈哈,这种感觉真的如同三伏天喝冰水爽歪歪!
刘禅的胡搅蛮缠搞得司马徽、司马芝等人毫无办法,只好自认倒霉,每个被愚弄的人都向他投去愤怒的目光。
刘禅的心理素质出奇的良好,他依然面不改色,打着哈哈继续道:“仲宣兄身当乱世,亲历离乱,寄居荆州十数年。不料刘表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识金镶玉,对世之大才竟然不予重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来真的是令人气愤难挡。无怪乎刘表身死国灭,家破人亡。”
“好一句狗眼看人低!真的是十分传神啊。”司马徽笑道。
王粲感激地看了刘禅一眼,揖手狠狠道:“谢林公子仗义执言。哼!刘表空有其表,但与袁绍一样,都是绣花枕头。两人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俱为曹公所灭,自身及子孙下场都是惊人的一致。”
然而在座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与刘表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特别是黄承彦、蒯祺与刘表更是直接的亲戚关系,所以他们的脸色十分难看。
这一切都被刘禅看在眼里,他继续挑拨离间道:“故仲宣兄此登楼赋,可谓是拜刘表所赐之大作。因为仲宣兄怀才不遇,宏图难展,久客思归,故郁闷之下,登上当阳东南的麦城城楼,纵目四望,万感交集,诗兴大发,写下这篇历代传诵不衰的名作。”
“懂吾心意者,林川公子也!”王粲泪流满面,竟无语而凝噎,向着刘禅一揖到底,激动得无以复加。
刚刚王粲与刘禅还是一对冤家死对头,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然而如今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转折。这个神剧情实在是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刘禅话锋一转,慷慨激昂道:“虽然赋中充盈着沉郁悲愤的失意和哀叹。但吾在此赋的字里行间,也依稀看出仲宣兄的情绪低落,并不消沉,渗透着乘时而起强烈的情绪,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积极进取的抱负。他把内心感情的抒发,与明暗虚实变化的景物描写相结合,或情随景迁,或因情设景,使全篇的愁思更加重峦叠嶂,从而激起大家的共鸣。这,应该就是所谓言为心声,真情流露吧。”
刘禅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引起了司马徽等大多数人的共鸣,他们颇有同感地鼓起掌来。
随着掌声愈来愈浓烈,刘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在一点点得到修复。
刘禅笑容可掬地看着他们,嘴角掠过诡异的形状。
“然而,在吾看来,登楼赋完全是无病呻吟之作!大丈夫就应该写些金戈铁马,慷慨激昂,气势飞扬之作,方可激励英雄志士去建功立业。在此乱世,做些卿卿我我,风花雪月,妇人之仁的诗歌于事无补,只能令人徒生悲伤。”刘禅冷不防地来了这么一句。
剧情真的是一波三折。刘禅的话犹如滚油锅里撒盐巴炸锅了,又像熊熊火堆里泼了一盆雪水。
司马芝、庞山民、蒯祺等人反应不及,一个一个惊呆了。
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王粲,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司马徽被刘禅激怒了,冷声道:“你说登楼赋为无病呻吟之作,那你说说看哪些是慷慨悲歌之作?”
刘禅不假思索道:“远的如高祖皇帝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楚霸王项羽之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近的如老贼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如吾思得一首江东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笑项羽,不肯过江东。”
话音刚落,向宠他们欢声雷动。庞德公、黄承彦相视而笑,司马徽父子的脸色却是更加阴沉。
王粲已被刘禅彻底气疯,歇斯底里喊道:“有本事你也做一首赋给大家瞧瞧啊!”
“就是!就是”司马芝等人纷纷起哄起来。
刘禅抬头望天,满脸不屑,冷哼了一声,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在本公子看来,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手到擒来!”
“真是大言不惭,实在是狂妄之极。”
“面皮三尺厚,恬不知耻!”
“就会吹牛,小心把牛皮吹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话音刚落,司马芝等亲曹派的无情攻击,就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
刘禅却是不脑不怒,依然淡定,像看小丑般,嬉皮笑脸地看着他们的表演。
“安静!”赵云气沉丹田,突然大喝一声,犹如黄吕大钟,巨大的声浪在石洞里惊涛骇浪般翻滚,又像晴天霹雳滚过长空,震得人们的耳膜嗡嗡作响。
大部分人包括司马岐都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减轻声波对耳朵的震动。
司马徽、司马芝大惊失色,心中巨震,一齐盯着赵云。依稀感觉到此人周边杀气隐隐约约,知道是个顶尖高手。暗自猜测赵云的身份,起了深深的忌惮和戒备之心。
步练影见赵云威震石洞,心里却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赵云威风凛凛,惊的是怕司马徽父子会对赵云不利。
刘禅举目一观,却见司马徽、司马芝父子及身边的侍女、仆人,只是面部变色微微苍白外,并没有掩耳防震。
刘禅心中一凛,知道这些人都是武功高手。他知道赵云怒喝立威,是让司马氏父子投鼠忌器另外是测试石洞里忍者死士的分布和武功的深浅,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各位看官朋友: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1章 吟诗作对(三)
赵云一声怒吼,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一齐注目赵云,
此时,刘禅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在石洞里响了起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是后世“诗圣”杜甫之名作阿房宫赋,刘禅见其立意深刻,气势磅礴,气场甚大。故而皆来一用。
刘禅昂首而立,慷慨激昂,一副忧国忧民的正气凛然。
刘禅富有磁性的声音在石洞里回荡反复,众人屏息而听,随着刘禅语调的变化,完全沉浸在其中。
朗诵毕,石洞里万籁俱寂,一片寂静。
良久,先是稀稀拉拉的掌声,然后声音渐浓,最后欢声雷动。
司马芝、庞山民、蒯祺等亲曹派神色十分不爽,王粲面如死灰,像一个斗败的公鸡,无精打采,蜷缩在座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少年竟然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的文章。
司马徽的神情阴晴不定,变化不已,低头沉吟。刘禅的表现可谓是惊才绝艳,一鸣惊人,堪称神童。相比之下,自己聪明伶俐的孙子就相差甚远,简直就是凡夫俗子。如果说刘禅是一个高高在上鸣叫九天的凤凰,那司马岐就是爬行地面平平凡凡的小鸡。
难道上天真的是下派了新的五小瑞兽下凡不成,林川这个“东海小白龙”已实至名归。颍川荀家英才辈出,林川不愧是荀彧的外甥,尽得荀彧真传,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天下神童辈出,第一天才无疑是曹操幼子曹冲,其从小天赋惊人,智力力很强,六岁才智就达到成人水平,“曹冲称象”便是很好的明证。其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早早被曹操选为继承人。曹冲死了后,曾对曹丕言:仓舒之死,虽为吾之不幸,实为汝之大幸!此前,在自己的运作下,司马懿已暗示曹丕除掉曹冲。
那下一步,便该轮到第二神童刘先的外甥周不疑了。司马徽意味深长地看了刘先一眼。绝不能给曹操留下惊天良才,成为司马家族成就大业的障碍。
目前,这个嚣张狡猾、古灵精怪的“林川”最有可能成为司马氏的心腹大患和绊脚石。如不除之,他日这个小子长大成人,必为曹家重用,到时司马家族的百年大业恐怕会成为黄粱美梦。司马徽看着得意洋洋的刘禅,一丝杀机掠过鹰隼般的老眼。
司马徽的表情都被刘禅看着眼里,他知道这个阴险绝伦的老乌龟是断然不会放过自己的,但自己已做好周密的部署,谅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