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徽的表情都被刘禅看着眼里,他知道这个阴险绝伦的老乌龟是断然不会放过自己的,但自己已做好周密的部署,谅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庞德公、黄承彦则是满面笑容,显然他们的心情不错,为发现又一个神童而欣喜。

    庞德公抚须赞道:“林公子之阿房宫赋立意高远,诗画灵动,结构宏大,寓意深刻。通过描写阿房宫之兴亡,点出强秦因骄奢淫逸而家灭国亡,经纶世务,针砭时弊,借古讽今,教训十分深刻。所谓天下兴亡,人人有责。林公子真的是志向远大,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匡世济民。”

    黄承彦也击案叫好道:“前朝最著名辞赋家扬雄扬子云在法言吾子日,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内容有则与淫之别。雕绘铺陈之泛滥为面追求形式之赋为辞人之赋符合儒家之教为则,关心社稷注重民生讽谏时弊之赋为诗人之赋。林公子之阿房宫赋的赋体散文,可称为诗人之赋,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特点。”

    杨虑也兴致勃勃道:“庞老先生、黄老先生所言极是,吾极为赞同。林公子真乃人中龙凤,诗词歌赋之高手。阿房宫赋一反谩嗟荣辱的悲叹,可谓站得高望得远,借古讽今,寄意遥深,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开篇站在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和高度,对阿房宫之铺陈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足见林公子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先全后细,由远及近,虚实结合,逐一展示了阿房宫的宏伟豪华,内外奇观与丰姿盛态。其次,观照现实,立意高远,真知灼见足显忧国忧民之赤子之心。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更是犹如巨钹黄钟大吕,响彻在历史之长空,回荡世人耳膜,时刻警醒朝廷皇帝及王侯将相。最后,句式灵动多变,多种修辞手法纵横交错。突破了骈文的六言、五言、四言固定句式,句式长短不一,骈散结合,句与句之间层次跳跃,似散非散,又具有韵文的意脉,有时又参用非韵文句式。此种有别于韵文死板顽固、逢韵必压,别具一格,风格多变的新型之赋,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开辟了一种新赋的形式。”

    顿了顿,杨虑向林公子诚心诚意地鞠了一躬,道:“林公子作此赋别具一格,海阔天空,天马行空,真的是天外飞仙。令杨虑深为佩服。”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2章 对联比赛

    刘禅激动得红着脸揖手回礼,无比谦虚的笑道:“杨兄谬奖,林川不过是海阔天空地乱写一通,漫无目的,想什么就写什么,不合韵文之规则。与仲宣这个词赋大师相比,差距实在是太远。”r

    见惯了刘禅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反复无常的变化,王粲已麻木不仁,十分不领情,冷冷道:“林公子不必冷嘲热讽,汝之高才文采,大家皆耳闻目睹。不日,东海小白龙之大名将响彻海内。实在是可喜可贺啊。”r

    刘禅笑道:“仲宣兄谦虚了。为了活跃一下紧张的气氛,不如我们来个对联游戏吧?”r

    “好吧!”王粲两眼发光,来了兴趣,兴奋地应道。r

    “来吧。”刘禅笑道:“我先出上联,醉卧美人膝。”r

    王粲怔了一怔,略一思考,笑道:“醒掌天下权。”r

    “仲宣兄才思敏捷,野心不小。”r

    “林公子也是风流不羁啊。”r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r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r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r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r

    “**插地七层四面八方。”r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r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r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r

    不经意间,两人一来二往,竟然来了五个回合,相视而笑,哈哈大笑。他们也收获了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r

    “二位真的是棋逢对手,将逢良才。”庞林看得十分有趣,由衷赞道。r

    “林公子,轮到吾出上联了。”王粲笑道。r

    “请吧。”刘禅胸有成竹道。r

    “南通舟,北通舟,南北通舟通南北”r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r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r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r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r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r

    “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弋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r

    “你尔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r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r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r

    伴着一阵阵热烈掌声,两人又来了五个回合。r

    王粲见刘禅对答如流,甚是佩服。r

    “你我这样对来对去的,不知道对到何时。不如做最后一对就结束吧,听好了。”刘禅笑道:“凤雏学飞,万里江山从此起。”r

    王粲略一沉吟道:“卧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r

    “仲宣兄反应机敏,对仗工整,林川真的是受益匪浅。”刘禅诚恳道。r

    “林公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情,真的是才华洋溢。”王粲由衷道。r

    司马徽见两人打得火热,心中恼怒,言不由衷道:“仲宣兄才华出众自不必说,想不到林公子也是不世出的天才,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r

    司马徽话锋一转,皮笑肉不笑,扬眉笑道:“林公子进来之时,曾自称为汝南许靖许文休之徒,可有此事。”r

    刘禅面不改色,揖手坦然道:“那是当然,岂能有假!吾随师傅学习数年,对清议、品藻人物略懂皮毛。”r

    “愿闻其详!”司马徽笑道。r

    “桓灵之际,宦官与外戚轮流专权,主荒政谬,社稷崩废,**丛生,民乱此起彼伏。乡里或学校名士中对官吏的批评品评应运而生,清议之风大盛。正义之世族官僚吏士便于太学生广行交结,操纵舆论,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可谓是浊世清流。此党人清议深深得罪了当权的宦官和权贵,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酿成党锢之祸。此外,出现了臧否人伦、品评人物的风气,善清议者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甄别贤愚。此类便是名士清议,极大地左右乡间舆论,影响士大夫之仕途进退。时以郭泰和家师两兄弟为代表。”刘禅言之凿凿道。r

    虽然刘禅嘴上这么说,但对清议之风还是腹诽不已。因为名士清议极大影响了选官制度的发展嬗变,成为历史上曹魏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源头。类似后世的广告,大吹大擂者身价百倍,被贬者则狗血喷头,无人问津。r

    庞德公接过话茬,笑道:“许靖许文休、许劭许子将两兄弟为弘扬正气,抑恶扬善,二许凭其才识谋略,在汝南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对朝野人物或诗文字画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品评、褒贬,是为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噪,身价扶摇而上。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犹如过江之鲫,竞相慕名而来,以领二许一字之评为荣。”r

    刘禅向庞德公揖手道:“庞公所言极是。听闻家师兄弟俩被曹操胡搅蛮缠,无可奈何之下,确地评论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时被传为佳话。”r

    说完,刘禅转向司马徽,问道:“听说,司马老先生之瑞兽名号水镜先生,也是家师所评,可有此事?”r

    司马徽一惊,不想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竟然被这个小子知道了,但也不能矢口否认,予以抵赖,只好笑道:“确实如此。”r

    庞德公笑道:“十数年前吾曾去拜访许家兄弟,讨教品鉴人物之法。时文休兄言司马老弟品行高洁,水清如镜,明鉴识人,明察秋毫,故号为中土水镜。”r

    刘禅恍然大悟,向庞德公深鞠一躬,笑道:“原来如此。刘表治荆州以来,政局安定,民安富足,文教大兴,儒生云集。在洛阳太学颓废之际,荆州太学风生水起,中原名士清议之风南渐,原来竟因庞老先生而起,庞公居功至伟啊!”r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3章 品鉴之论(一)

    刘禅表面上装作恍然大悟,心里却腹诽许靖许劭兄弟有眼无珠,被司马徽无意仕途故作清高的表象所迷惑,给了他五大瑞兽之首的名号,也就是取得了在天下名士中扬名立万机会,以及领袖群伦的地位。

    “老夫垂垂老矣。林公子不愧为文休兄之徒,精通清议之说和品鉴之论,此事以后要仰仗你们年轻人了。”庞德公谦虚地摆了摆手,满意地看着刘禅道。

    “荆襄名士清议之风渐浓,肇始于庞公鼓动发扬,在中原士风的熏染下,世居荆襄之大族名士以及客居之名士,皆好乐人伦,品鉴人物。诸多高人名士中,犹以庞公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奖识人物。庞公作为荆襄之隐逸高士、名士领袖,众望所归,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吾小辈对庞公之倾慕,真的是高山仰止,不可控制,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刘禅又故伎重演,他知道老人就像小孩,都喜欢听好话。

    果不其然,庞德公眉开眼笑,谦虚道:“林公子过奖了,老夫不过是为国举贤,不使人才被埋没而已。”

    刘禅看了司马徽一眼,见他满脸不爽,笑道:“庞公以名士领袖身份,引导荆襄品评人物之风潮,使北风南渐,名士清议之盛风靡荆襄大地,延至江东,使得大江南北精英人物风起云涌,高士名人泉水井喷,一隐隐超越北方之势。他日,大汉社稷得以复兴,庞公功不可没,尤其是由此而出类拔萃,得雄主赏识而风云际会,登上用武之地大显身手之英杰,必将对您感恩戴德!”

    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庞公率先发动品题之举,特别是发起对寓居荆襄的司马德操先生之品题,为其作出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的品评之语,遂使德操先生成为五瑞兽之首,水镜之美名饮誉海内。”

    刘禅说完,瞄了司马徽一眼。只见司马徽闻言,心情大好,神情稍霁,呵呵一笑道:“庞德公德高望重,远见卓识,志存高远,与世无争,提携后辈,故吾以兄事之。在此,再次拜谢庞兄之赐号。”

    说完,司马徽恭恭敬敬地向弯腰作揖施礼。

    刘禅冷笑地看着司马徽的表演,心想司马老儿虚伪之极,假仁假义地故意靠近讨好庞德公,利用庞德公为其扬名。庞德公和许靖、许劭两兄弟助纣为虐,为曹操和司马氏张目。假如他日他们得知曹操、司马氏篡权夺位,不知他们会不会后悔如此高评呢。

    “吾又听闻司马懿之狮龟也是庞公所评,可有此事?”刘禅故意问道。

    司马徽闻言,心头一震,赶紧目视庞德公,想暗示什么东西。

    然而庞德公却视而不见,笑道:“司马懿乃司马防之子,德操之同姓族人。”

    司马徽长吁了一口气,刘禅看在眼里,知道司马徽是怕庞德公会泄露司马氏的秘密,不由得暗暗冷笑。

    庞德公继续道:“昔日,吾在许氏兄弟处适逢司马懿来请求品评之乐。当时,文休便让吾先行品评,吾对司马防极其八达诸子早有所闻。司马懿少有奇节,聪达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崔琰称其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说司马懿非常之人也。吾近观其表听其言,见其狼视鹰顾,内忌而外宽,猜忌善权变,又隐忍狠戾。因司马懿动若狮子,静像处子,隐如乌龟,便赠其狮龟名号。许氏兄弟抚掌大笑点头称是。德操也十分认可,认为名副其实。”

    刘禅对司马徽似笑非笑道:“德操先生,司马氏从此便拥有了两位瑞兽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司马家族将变成天下第一世家大族。真是可喜可贺啊!”

    司马徽十分尴尬,讪讪地笑了笑:“纯属巧合,纯属巧合。都是庞公对司马家族,不是,是对我们司马姓的族人厚爱有加。”

    刘禅盯着司马徽的神情,冷冷一笑,暗道: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刘禅不无讽刺地叹道:“水镜先生富有人伦鉴识,清雅有知人鉴,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为报庞德公慧眼识才之德,便投桃报李,也发起对诸葛孔明、庞士元之品题,目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自此,卧龙、凤雏之名响彻大汉天下。不仅将中原品评人物风气传播荆襄,对推动荆襄名士清议之风之滥殤、兴起、风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承彦捋须笑道:“小林子果然聪敏,德公、德操两人双剑合璧,掌握了荆襄名士清议、品鉴人物、乡间舆论的话语权。可以这么讲,他们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经过他们的认可是没有人相信的。沔水中有渔梁州,庞德公居所。德操居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赛裳,率尔休畅。他们二人过从甚密,共同推动清议风气盛行,致使清议精英并出。德操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士元性好人伦,每以降训士类为己任,引领青年才俊清议风潮,成为荆襄士林后进领袖。也出了不少名士,尽皆好人伦,喜谈论。如习桢,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习蔼,有威仪,善谈论还有习温,也是善清议之人。还有马氏五兄弟,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日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刘禅拜谢道:“听了三老之言,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川受益匪浅啊。吾有感庞德公之德行,诗兴大发,得诗一首,献予庞德公。”

    庞林大喜,迫不及待兴奋道:“林公子,你快点吟唱啊。”

    刘禅点头微笑,吟唱道:“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4章 品目金白虎

    “太好了。林公子才思敏捷,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殊为难得。”话音刚落,黄承彦、庞林、杨虑、向宠等人大声叫好。

    “各位谬奖了,林某在各位大家面前献丑了。”刘禅彬彬有礼道。

    刘禅转身面向黄承彦问道:“黄老先生,名士清议之风在江东情况如何?”

    黄承彦笑道:“受荆襄的影响,名士清议之风也风靡江左,犹以经济、文化发达的吴会为烈。诸如江东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名士不仅经世传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深受中原、荆襄士风的影响,好乐人伦,品鉴人物,清议颇盛。其中代表人物乃是陆家之陆绩、顾家之顾邵,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江东士林领袖。他们舅甥两人模仿许氏兄弟支持乡里清议,以州郡乡挡士人为品评对象。一些出身贫寒卑微之人,经陆、顾两人品鉴奖识后皆为孙策、孙权所重用。故而,陆绩、顾邵之名声震江东,亚于两人者还有陆逊、全综、张敦、卜静等名士。”

    杨虑补充道:“黄老先生所言甚是。我们荆襄与江东名士之间的交往也十分频繁。去岁,周瑜病故,荆襄名士领袖庞士元奉刘皇叔之命,率杨虑、杨颙、庞林、董恢、殷观、尹默、李衡、张悌、李仁等赴江东奔丧。事毕,与陆绩、顾邵、全综等诸多名士会于昌门,互相品评题目,参与名士数十人,堪称荆襄名流与江南名士的盛会。其时,陆绩、顾邵对庞统道,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统日,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密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他们互相探讨,相互出题品鉴,热闹非凡。可谓渊薮士林,名士荟萃,曲高和众,曲终而奏雅,流芳百世。”

    庞德公赞道:“刚才德行杨君所言皆是事实,中原及北方寓居荆襄之清议名士,也力助荆襄名士清议之风兴起。如德操奖拨庞士元于未有识者,称其为南州士之冠冕。还有这位傅巽傅公悌。”

    一位中年名士站立起来,向庞德公拱了拱手。

    刘禅定睛一看,只见傅巽容貌魁梧,脸色冷峻。

    刘禅搜索了一下资料,知道傅巽乃北地泥阳人,博学多闻,见识博达,为时评论家,曾评庞统为“半个英雄”,评裴潜“以德行显”,评魏讽为“谋反为早晚之事“,皆一言命中。

    他曾被朝廷的三公辟召为尚书郎,后来辗转来到荆州,做了荆州牧刘表的宾客。刘琮继位后,蒯越和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傅巽道:“若刘备不能抵抗曹操,那么荆州就谈不上能够自存倘若刘备能够抵抗曹操,那么刘备也不会再臣服于将军之下了。希望将军您不要再对投降之事存有疑虑。”刘琮被说服,举州请降。曹操以傅巽劝降刘琮有功,赐爵关内侯。

    最为可恶的是,历史上傅巽伙与同朝中以荀攸、王朗、华歆为首的群臣上表,请求曹丕接受献帝的禅让。曹丕称帝后,又升傅巽为侍中、迁尚书。绝对是标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乱臣贼子。

    刘禅想到这,不禁心头火气,双眼发出渗人的寒光,冷冷地看了傅巽一眼,满脸蔑视之色。

    傅巽看着刘禅满脸凝霜,寒气逼人,不禁纳闷起来,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这位少爷。不明就里的他只好悻悻地坐了回去。

    刘禅转向庞德公道:“当今我大汉帝国战乱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天有好生之德,便向人间下派国之祥瑞五端,能在此乱世或动荡的时代,辅佐雄主,各保一方平安。中兴五瑞兽,即居木位之东青龙,居火位之南朱雀,居水位之北玄龟,居金位之西白虎,居土位之中水镜。指在黑暗里黎明还没来到前的五种道德坚持,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如今五瑞已有四人归位,分别是仁者直之卧龙诸葛孔明,礼者明之凤雏庞士元,土者厚之冰镜司马德操,智者聪之狮龟司马仲达。唯有义者刚之金白虎尚未归位!”

    刘禅扫视了全场一眼,笑道:“庞德公,不若以此作为品题如何?”

    庞德公闻言,身体一震,两眼发亮,与司马徽、黄承彦简单地交流了一下,笑道:“此目极佳!”

    刘禅道:“既然三位荆襄话事者已点头应允,不如先听听诸位之意见。可否?”

    “然也。”司马徽笑道,以目视在座之高士。

    王粲略一沉吟道:“曹植曹子建自小聪慧,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脱口成章,下笔如有神。实乃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才流丽,誉冠古今。诗词歌赋无所不晓,无所不精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可为金白虎。”

    董恢起身反驳道:“曹植确实惊才绝艳,然而却是文弱书生,又不习武功兵法,怎可为金白虎。”

    王粲只好讪讪而坐。

    张悌道:“江东鲁肃,大智大勇,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可为金白虎。”

    傅巽驳道:“鲁肃虽为江东一代英杰,然而战功不彰,性格木纳,孙权也未以之为干城。不可。”

    李衡道:“江东吕蒙有勇有谋,果敢有胆,学识英博,筹略奇至,可为金白虎。”

    傅巽不屑一顾道:“吕蒙出身贫贱,粗鄙少文,见利忘义,钻营投机,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孙权重用其后,吾断必为所累,孙刘联盟之崩也必然丧于吕蒙之手,孙氏、刘氏早晚为北方所亡。此等匹夫,碌碌小人,焉能为金白虎。”

    李衡怒道:“这个不成,那个不得,你倒举荐一个给大家听听啊!”

    傅巽恼怒地瞪了李衡一眼,稍一思考,霍然站立,大声道:“吾以为五官中郎将曹丕曹子桓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可为此金白虎。”

    “傅兄所言非虚。然而曹丕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此泛泛之才,焉能为金白虎。吾看你是有心刻意讨好曹丕,故而不惜溜须拍马,大力举荐,以为进阶之本吧。”庞林戟指傅巽,抚掌大笑道。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35章 竟相品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