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庞德公、黄承彦点头应允后,刘禅转向司马徽,笑道:
“我这边就留戴面具的护卫,你那边留谁自定。”
“好。子华和绝影留下。”司马徽爽快地应道,并吩咐司马芝:“子华,你派人把其余人安置在别院等候,不得乱动。”
司马芝应声安排去了。
这时,赵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终于知道司马徽背后的蒙面女郎是步练影。但是,他瞬间稳住心神,全神贯注地盯着司马徽的一举一动,高度警惕地戒备着。
此时,白石洞里只剩下了司马徽、司马芝、步练影,庞德公、黄承彦,刘禅、赵云七人。
刘禅看着洞顶褶皱重重、弯曲如龙、钟乳倒竖的石幔,吹着幽幽的凉风,心情十分惬意和舒畅。
“以水镜先生为代表的司马家族,就是躲在历史阴暗深处的那只苍鹰!”这句话开始在刘禅头脑里,来回转圈萦绕。
到底要不要与司马徽翻脸,彻底揭露他的丑恶本来面目呢?刘禅在反复地思量着。
既然庞德公、黄承彦这两位老人知道了一半,不能再让司马徽继续欺世盗名,蒙蔽欺骗他们了。
司马徽对庞德公笑盈盈道:“德公兄,我们开始吧。想怎么谈?”
庞德公眼皮都不抬,喝了一口茶,淡淡道:“林公子,你说吧。”
刘禅揖手顿首道:“遵命。”
刘禅深深地看了司马徽一眼,也呡了一口茶,一字一顿,语气轻柔,缓缓道:“以水镜先生为代表的司马家族,就是躲在历史阴暗深处的那只苍鹰!”
如同幽谷鸟鸣,清脆空灵,千折百回,虚无缥缈,宛若九天之外妙妙仙音,轻柔似水又好像九幽之下三千弱水,柔弱无物。
此话落在庞德公、黄承彦、步练影却如同晴天霹雳,石破惊天,泰山砸海。他们心头巨震,心海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司马氏父子、刘禅、赵云早已知晓,故而神情自若。
庞德公、黄承彦、步练影脸色数变,各怀心事,神情十分严峻。
“何以见得?”庞德公闭上眼睛,轻轻问道。
“我的疑问有五点,前面已经说过了。不用重复了。这些都是吾揣测推理的。既然水镜先生解答不了,就是默认了。”刘禅道。
“然也。”司马徽脸色坦然,轻声答道。
司马徽显然是彻底想开了,因为他知道这个秘密已掩盖不住,索性放开来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抵赖已没有多大意思。
反正,局势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让他们死个明白吧。想到这,司马徽露出了阴险的微笑。
“先从水镜先生的姓氏和籍贯说起,我们一一对质,请司马先生实事求是。可否?”刘禅道。
“今天就放开来说。”司马徽爽快道。
“好。够爽快。荆襄名士高人皆知,水镜先生乃颍川阳翟人,而司马防乃河内温县人。水镜先生与司马防难道仅仅是同一姓氏吗?我看你们应该是兄弟吧。”刘禅紧紧盯着司马徽的眼睛,冷冷地诘问道。
司马徽神情煞白,沉默不语。
司马芝脸色涨红,胸口被气得一起一伏,终于按耐不住,向前迈了两步,指着刘禅大声嚷嚷道:“我们籍贯也是河内温县,司马防和吾父是同胞两兄弟,司马防是我大伯父。”
司马徽一惊,恼怒地看了一眼司马芝。
“怕什么!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们能把我们怎么样!我让他们明白了再放心走。”司马芝老羞成怒道。
庞德公闻言身体微微动了一下,继续闭目养神。
黄承彦却是恍然大悟,拈须沉思起来。
刘禅抚掌大笑道:“这正好印证了我的猜测。我们是亲兄弟,真正的是做大事的司马氏兄弟!”
“吾估计,他们为了这天下应该谋划了很长时间,横跨数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到了颍川太守司马儁这一代,司马氏家族已成长为豫州乃至天下有名的名门望族。到了司马防、司马徽这一代,势力强横,人才辈出,读书为官者甚众。司马防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有举荐曹操为官之功,当年曹操任洛阳北部尉就是司马防的功劳。其生八字,人人才华洋溢,个个出类拔萃,跨州连郡,为官掌权,因名字里皆有达子,合称八达。尤以长子司马朗、此子司马懿为傲,均有经天纬地、神鬼莫测之才。这一支,可说是精英辈出,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蒸蒸日上啊。”
听到这,司马芝脸上露出了不平之色。
司马芝的细微变化却不防被刘禅悉数看在眼里,看来他们司马家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刘禅冷冷地看着司马氏父子,话锋一转,淡淡笑道:“至于我们尊敬的水镜先生这一支,祖孙三代的情况,就不用吾啰嗦介绍了。”
司马徽、司马芝的神情灰暗,脸如死灰,呼吸浓重了许多。
虽然刘禅说得轻描淡写,但他们都听出了刘禅的言外之意,讽刺他们这一支三代单传,人丁稀少。
如果将来孙子司马岐稍有闪失,他们这一支一不小心就要断后。前面的所有努力就要付诸东流,江山功劳就全部是大哥司马防一支了。
到那时,他们祖孙三代就是为司马防做嫁衣裳。
这绝对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了。
想到这,司马徽极其愤怒地盯着司马芝,愤怒得要喷出火来。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46章 好大的一盘棋
司马徽恼怒的原因,就是司马芝的子嗣少得可怜。
司马徽膝下只有司马芝一子,司马芝只有司马岐一子。
司马芝的老婆难产生下司马岐后,撒手人寰后,司马芝就一直没有继弦,而是迷恋步练影。
司马徽多次劝导司马芝,让他多娶几个侍妾,多生几个,开枝散叶,但都被司马芝以各种理由推脱。
更为可恨的是,有几次司马芝被摧得急了,就顶撞司马徽道,要生你自己去娶女人生。令司马徽大为光火出手教训,也无济于事。
反之,大哥司马防的人口以几何数量增长,司马防有八子,一个儿子再生四个儿子,一下子就三十二个孙子一个孙子再生四个儿子,一下子就一百二十八个重孙子
这些可怕的数字直在司马徽眼前不停地晃悠。此时此刻,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年轻气盛时的决定,远离故土,隐藏身份来荆襄假扮隐士装清高,不敢娶妾讨姨太太,每天担惊受怕,过着清苦简朴的生活。
相反,大哥司马防舒舒服服住在帝国的都城许昌里,娶了三妻六妾一大堆老婆,拼命地生孩子,享尽齐人之福和荣华富贵。
到头来,在外面辛辛苦苦数十年的自己,沦为大哥司马防的打工仔。
想到这,司马徽看着洞顶的钟乳石发呆,心中涌起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凉,暗道:难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错的。
刘禅看着神情黯然的司马徽,知道自己的话已触及了他的软肋。不由自主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反算了卿卿性命。
刘禅也不理会司马徽的感受,继续道:“以吾之观察,司马防居于明处,在朝结交权贵官吏,讨好曹氏父子,广交朋友,培植士族势力,盘根错节,编织关系网,扩大势力范围。司马徽居于暗处,在野结交名士高人,广招门生故旧,培育家族力量,扩大士林影响。两兄弟一明一暗,一朝一野。珠联璧合,遥相呼应。”
司马徽无比欣赏地看着刘禅,抚须由衷赞道:“林公子小小年纪就看得如此通透,令老夫佩服不已!真不愧是不世天才,少年之绝代天骄。”
“水镜先生谬奖了。小子不过是实话实说,说出自己的推断和想法而已。”刘禅欠了欠身,谦虚道。
庞德公、黄承彦点头称是。
“水镜先生,小子请教一个问题。得天下凭借什么呢?”刘禅揖手道。
“圣人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司马徽道。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在哪里呢?它在代表家族、士族利益的士人,也就是占绝大部分人数的士族读书人的嘴巴里。因为这些士族读书人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简单点说,这些读书人就是人才。所以,得人心者得天下圣人这句话,可以改为得人才者得天下!”刘禅叹道。
“至于水镜先生为何来到荆襄,仿佛里面也大有文章,因为你深得此话精髓。十数年前,曹操统一北方,名士高人精英尽被其囊刮一空。水镜纵观天下局势时,经过缜密的推演分析,早预料到曹操早晚要挥军南指,与刘表、孙氏会猎荆襄、江东。荆襄、江东人才荟萃,精英云集。如果不提前布局,等到两地人才尽为曹操所得,天下也毫无疑问地落入曹操之手。”
“所以,水镜先生便以北方颍川人士身份,借避祸之名,提前布局寓居荆襄,刻意交好庞德公、黄老先生,以自己卓越的才学、清雅品德以及知人善鉴,赢得了荆襄士林的认可和誉满天下的美名,从而领袖群伦。”
“从此,水镜先生就开始物色培养荆襄的精英人才,谋划如何利用这些人才,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刘禅侃侃而谈道。
庞德公已从因被欺背叛而陷入伤感泥潭中拔身出来,淡淡道:“于是,便有了德操广收诸葛亮、庞统、徐庶、向朗、刘廙、尹默、李仁等为徒。与老夫、承彦兄一起品鉴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把他们号为卧龙、凤雏、狮龟。作为交换,我们号德操为水镜。原来司马懿是德操的侄子。接着,德操谋划停当之后,分别向刘皇叔、孙权大力举荐卧龙、凤雏等人才,自己却准备投奔曹操。如此一来,荆襄人才一分为三,天下也从此开始一分为三。刘备在孔明、向朗、马良、习桢等荆襄精英人才的鼎力相助之下,实力大涨。在卧龙、庞统的策划运筹帷幄之下,与孙权形成了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以弱胜强,一举击败曹操。从而奠定了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的初步格局。”
说完,庞德公、黄承彦对视了一眼,脸上写满了赞赏之色,不约而同地向司马徽竖起了大拇指,叹道:“德操老弟,你好大的手笔!”
“噼噼啪啪。”神同步的刘禅独自鼓起了掌。
司马徽好像经不起两位老大哥的表扬,老脸通红,摆手连连,愧疚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司马徽摇着头,心里百感交集,百味杂陈,眼里分明含着泪花。
毕竟,三人相交了十数年,朝触晚见,意气相投,无话不谈,相交甚笃,情同手足,亲若兄弟。
十数年来形成的兄弟感情,怎么可能说断就断呢。
白石洞里又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三位老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感情心海里。
里面浮现起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春夏秋冬,寒暑凉热,草长莺飞,以及三人十数年来,在一起纵论天下,研讨经文,弹琴听曲,品茗论道,品人鉴目,吟诗作对的各种欢乐场景。
刘禅目睹此情此景,也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诗兴大发,吟唱起后世名朝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歌声雄浑慷慨,苍凉悲壮,充满了人生和历史沧桑。
三老都老泪纵横,泪湿青衫,感情之水如同长江黄河泄闸,滔滔不绝。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47章 天下就是吾下的一盘棋
步练影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娇躯颤抖,泪眼婆娑,泪湿衣裙。她从小她就生活在司马徽的身边,虽然司马徽对手下忍者死士冷酷无情,但表面上对她还是过得去的。
赵云还是心如止水,目光如剑,不动如山,抱手继续冷眼旁观,注视着司马氏父子的一举一动。
“眼泪是虚情假意的象征,哭泣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过去大都由他过去吧。”司马芝也是不动声色,冷冷道。
司马芝目光冷冽,冷酷地看着三老,脸上仿佛带着一声冷笑和不屑一顾。在他的心里,只有天下、利益、霸业、父母儿子和步练影。至于其他一切的人和事,都是可以为他利用的工具。
“放肆!”司马徽狠狠地回头瞪了司马芝一眼,怒道。
刘禅深深地看了白发苍苍的三老一眼,冷静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就有散,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往事如风,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这时,步练影走过去为他们续了茶,石洞里又是一片雾气朦胧。
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三人擦干泪水,正襟危坐,端起茶杯,继续品茗。
司马芝悄悄让步练影给赵云送一杯茶。步练影犹豫了一下,眨了眨美目,就端着放着茶水的茶托,扭动着阿娜多姿的身材,迈开玲珑轻盈的步伐,步步生莲,袅袅婷婷走到了赵云跟前。
“大侠,请用茶!”步练影微微抬头,侧着,脸美目流盼,玉面飞霞,娇羞低声道。
她的声音宛如黄莺在空谷低鸣,又好像清泉流淌在幽幽河溪,叮叮当当,煞是婉转动听,加上茶香清醇,沁人心扉。场面十分温馨,养眼香艳,惊心动魄。
“谢谢姑娘!”赵云古井不波,淡淡道。
“嘻嘻,他不渴,谢谢姑娘好意。”刘禅看着他们郎情妾意的样子,笑嘻嘻道。
然后盼了一个鬼脸,用赵云的口气,揖手一本正经道:“谢姑娘,小生有礼了!”
步练影好事被搅合,用衣袖掩着樱桃小嘴,莞尔一笑,把茶放在了下来,欠了欠身,转身离开。
一直注视着的司马芝见赵云并不喝茶,脸部的肌肉不禁抽搐了一下,双目喷火看着刘禅。
刘禅佯作不知,呷了一口茶,淡淡道:“水镜先生的心胸广阔,宽大得可以容得下整个大汉帝国。”
“天下就是吾下的一盘棋。”司马徽毫不隐晦,豪迈道。
庞德公、黄承彦一脸淡然,显然已有思想准备。
刘禅闻言抚掌大笑,对司马徽道:“水镜先生果然非易与之辈,可谓当今隐于山野之天下第一大隐,暗中左右天下局势的操盘手,堪称当今鬼谷子。你对大汉局势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大汉帝国不过是施展惊天阴谋的一个大棋盘,曹操、刘备、孙权等诸侯雄主,以及卧龙、凤雏、狮龟、隐虎等绝世天才智谋之士,都不过是你可以游刃有余操纵自如的棋子。”
刘禅接着叹道:“在这个纷乱如春秋战国的大乱大争时代,意欲问鼎中原,志在一统天下的王侯雄主曹操、孙权等,以及立誓兴复汉室之帝室皇族刘备,都求贤若渴,遍访名师,广揽人才。偶尔得一大才如郭嘉郭奉孝、卧龙诸葛亮、凤稚庞士元,就如同得到了大浪淘沙淘出的一粒金子,欣喜若狂,从而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然而,却不知不觉地堕入了幕后高人操纵算计的棋局之中,成为被别人控制操纵的牵线木偶和棋子,以致培植壮大权臣,江山社稷都作了嫁衣裳。”
突然,一直坐立不动的庞德公站立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裳,竟然揖手向刘禅深施一礼,道:“林公子之言,真的像醍醐灌顶,令老夫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一生书。想老夫自以为智盖天下,知人善鉴,竟看不透德操此人。如不是你指点迷津,老夫只怕会会被蒙蔽一辈子。想不到,林公子小小年纪,竟能看清德操布下之烟雨凄迷、浓雾茫茫的历史大迷局,真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啊。不愧为小五瑞之东海小白龙。”
众人都大惊失色,惊诧莫名,其中步练影失声惊叫起来。
刘禅大惊之下,赶紧回拜,正色道:“庞公言重,谬奖,折煞小林了。小子不过是胡乱猜测而已。”
黄承彦满脸愁容道:“林公子休要谦虚,如果不是你提点,我们这辈子就如此被蒙骗一辈子了。如此看来,自从曹操统一北方后,经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是以司马徽为代表的司马家族下的一盘很大的棋!而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则是被司马家玩弄于股掌间的棋子罢了。”
庞德公补充道:“由此可见,林公子前面提到的六个疑点就找到答案了。疑点一,刘备襄阳赴宴后逃离,却巧之又巧地偶遇司马徽疑点二,刘备想请这位第一高士出山辅佐,司马徽断然回绝,却把诸葛亮、庞统推荐给刘备疑点三,司马徽先后把三名学生推荐给刘备、孙权,却长叹曰: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疑点四,推荐徒弟给刘备,司马徽自已却毫不犹豫地投曹操,言外之意并不看好刘备得天下。曹魏才是他司马氏的用武之地!疑点五,曹操首席谋士郭嘉死后,司马懿马上停止装病出仕疑点六,赤壁之战中,司马懿明知孙刘联军用所谓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却不说破,眼睁睁看着曹操大败。以上疑点,如今可以得到的唯一正确答案,就是在司马徽的谋划下,不希望曹操一家坐大,统一天下,以司马徽、司马懿等司马氏人才之智商才干,假以时曰,必取天下。”
黄承彦仰天长叹道:“可怜老夫哪个自比管仲、乐毅的所谓卧龙女婿,自以为三分天下是自己的毕生杰作,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殊不知竟然是别人的一颗小棋子。真是可气、可笑、可怜、可悲、可恨之极!”
看着黄承彦垂头丧气的样子,司马徽面带笑容,心里乐开了花。司马芝更是得意洋洋,露出嘲弄和极其开心的表情。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
248章 合纵连横
刘禅安慰道:“不然,卧龙先生乃绝顶聪明之人。以吾观之,诸葛孔明也是将计就计,与司马德操斗智斗勇,进行高手间的博弈。”
司马徽父子闻言一惊,脸色剧变,侧耳屏息倾听。
“何以见得?”黄承彦一下子来了精神,两眼放光,坐直了腰板,急问道。
刘禅笑道:“诸葛亮年轻时虽然才华洋溢,志比天高,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但籍籍无名,才学并不为当时的人所认可。其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都以为他在吹牛,只有好友崔州平、徐庶相信他确实有能力。所以,他急于寻找机会,跟其他名士高人一样,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庞德公道:“自灵、桓以来,朝廷日益**无能,社稷颓废,根基动摇,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人心思变,名士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内强才学,外搏名声,争取早日得到明君、雄主的重用。因为只有内外兼修,内真才实学,外有良好名声的杰出人才方可得到重用。”
“对此洞若观火、心如明镜的名士们,一方面遍拜名师,内修功法,勤学苦练,练就肚含绵绣文章,胸有良策可藏百万雄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战则令敌伏尸百万,不战则屈人之兵。另一方面搞尽脑汁,八仙过海,名显神通,花招百出,待价而沽,平地起价,择主而侍,从而费尽心机地以各种方式引起君主的关注。”庞德公继续道。
“在外,名士们借助于清议、品评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于是清议和品评鉴人便应运而生。清议肇始于桓灵时的太学生领有道先生郭泰郭林宗。其师从饱学之士屈伯彦,才高八斗,高风亮节,品德高尚。其耻于与宦官外戚**政权为伍,视利禄如浮云,矢志优游卒岁,淡泊平生,终身不仕。深为天下楷模李膺李元礼所称道。著名相师许邵许子将、许靖许文休兄弟乘势而起,在汝南共创月旦评。所谓月旦评,就是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进行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于是找其品评之士趋之若鹜,如过江之鲫。最著名的当是子将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阿瞒极为满意,大笑而去,由是显名。”庞德公侃侃而谈。
刘禅恍然大悟,拍手叫好道:“于是你们三位大隐便看准时机,承前启后,互利合作,进行利益交换。利用你们荆襄和江南品评会的话语权和士林界的江湖地位,推销自已以及门生子侄。庞德公评司马徽为水镜,司马懿为狮龟司马懿则受之于桃,报之于李,评诸葛亮为卧龙,称庞统为南州士之首,号为凤稚。”
司马徽父子洋洋得意,面露得色。而庞德公、黄承彦却是老脸通红,羞愧不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