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医女-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坠儿受伤,乐瑶心里哪能好受,几人毕竟相处了两年多,乐瑶私心里已经把坠儿和巧儿当姐妹一样看待。

    取了金疮药,乐瑶一过来就坐在床边准备脱巧儿的裤子,坠儿过来忙道:“小姐,还是奴婢来吧。”

    乐瑶摇摇头道:“我是大夫,这些事情都做习惯了,还是我来吧。”

    鲁妈妈这时候也打了水进来,乐瑶细心的帮巧儿处理完伤口,撒了金疮药包扎好后,才对坠儿道:“你守在这里,等巧儿醒来后,再来告诉我。”

    等从巧儿的房间出来后,鲁妈妈小声对乐瑶道:“小姐,今天下午的时候,莲儿过来说,夫人回来了,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乐瑶朝屋里头看了眼,巧儿一时半刻不会醒来,心里又牵挂着外头流言的事情,于是道:“我们去娘那里看看。”

    见乐瑶带着鲁妈妈走出了院子,坠儿看着昏迷不醒的巧儿眼泪掉的更凶了,小姐也太狠心了,巧儿都伤成这样了,小姐竟然走了。

    乐瑶到了归燕阁,杨氏一见乐瑶道:“我听人说老夫人让人打了巧儿?”

    乐瑶点头,“也是怪我平时没约束好他们,希望这次能给巧儿长点记性,对了娘,外头流言的事情……。”

    还没说完,杨氏就道:“中午你爹回来说,这件事京兆尹已经彻查了,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结果就行了。”

    乐瑶没想到官府竟然插手了,有些心惊,“娘,是不是有人借着这件事弹劾父亲。”

    杨氏点点头,面漏愧疚,“都是娘一时冲动,连累了你爹。”

    乐瑶可不会想的这么简单,爹爹这两年升的太快,一回京就是吏部侍郎,怕是暗地里嫉妒他的人不少。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怕是对方都能放出一把火来。

    乐瑶也没再说,话音一转道:“也不知道二哥知道这件事不,他刚去国子监,若是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心情就不好了,娘还是给二哥去一封信,安安二哥的心。”

    “还有三哥,虽然在军中历练了两年,但遇事还是比较冲动,娘也该给三哥写封信。”

    杨氏道:“我已经给你三哥和你二哥都去了信了,这个不就不要操心了。”

    说完杨氏道:“我想等这件事过去后,给武安侯府上递个拜帖,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犹豫,就怕莫家说我们家攀附人家。”

    乐瑶想了下道:“三哥这两年一直承蒙武安侯照顾,以前也就罢了,现在我们回京若是不去拜访,人家说不定还说我们不懂礼数呢。”

    “若是娘怕别人说我们有意攀附,娘去的时候就一个人去,就带些寻常的礼物就行,相信武安侯府上的人应该能明白娘亲的意思。”

    杨氏犹豫了下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乐瑶在杨氏那里说完话就回到悠然居,坠儿听到乐瑶回来,擦了擦眼泪,这才出来道:“小姐,巧儿醒了,她,她心情有些不太好。”

    乐瑶看着坠儿躲闪的神情,皱了皱眉,也没回房间,直接去了巧儿的屋子,巧儿正趴在床上默默流泪,见乐瑶过来,抬了抬身子道:“奴婢身上有伤,不能给小姐见礼了,还请小姐恕罪。”

    巧儿说出来的话硬邦邦的,乐瑶坐下道:“巧儿,你是不是怪我没有给你求情,坠儿,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坠儿忙摆手道:“没,奴婢没有,奴婢怎么敢怪小姐,奴婢只是,只是心疼巧儿。”

    巧儿此时眼里涌出一股泪水,摇头道:“奴婢怎么敢。”

    巧儿和坠儿嘴上说着不敢,但从表情乐瑶看出,他们是怪罪自己的,乐瑶叹息一声道:“巧儿,我知道这次的事情你是为我不平,但是你却用了最蠢的方法来解决。”
………………………………

第178章 三叔送礼

    “今天二姐过来说的话,听到的人不少,就算你不去刻意去说,也会有八卦的人传到祖母耳里,以前在外头你性子跳脱些,说话无所顾忌我也不忍苛责你们。”

    “但现在回到家里,人多了是非就多了,若是你还像以前那般行事,以后酿成大错,怕是我也保不了你,经过这次的事情你也长长脑子。”

    巧儿开始对乐瑶满肚子的怨念,听到乐瑶的话,也知道乐瑶这是为她好,虽然气消了大半,但还是不能做到彻底毫无心结,小声道:“奴婢记下了。”

    乐瑶看巧儿和自己生疏的样子,也不打算多说了,站起来道:“你好好休息吧,坠儿今晚就不用过来伺候了,你好好看着巧儿吧。”

    等乐瑶回了自己屋子,满脑子都是刚才巧儿的冷淡的样子,是她错了,若是她一开始对巧儿他们严格要求,她们有做的不对的,逾越的地方自己就加以制止,怕是巧儿也不会因为自己一次不求情,就怨上自己。

    果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存规则,以前虽然知道自己是在古代了,但总习惯用现代人的思维来想事情,对巧儿他们确实是太纵容了。

    鲁妈妈见乐瑶沉思的样子,站在一旁也不敢开口,乐瑶想了会,一回头就见鲁妈妈站在一旁,吓了一跳,乐瑶拍了拍胸脯,“妈妈怎么在这里。”

    鲁妈妈道:“小姐这里没个伺候的人,老奴放心不下。”

    见乐瑶没说话,鲁妈妈道:“小姐,有些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乐瑶道:“妈妈有什么话就说吧。”

    鲁妈妈斟酌了下道:“俗话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虽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平日里小姐对下人太过纵容,以至于他们都忘了自己的本份,不说今日这事是老夫人亲自下的令,您作为小辈没有反驳的道理。”

    “就说巧儿今日做的事,表面上看着是为小姐好,可若是今日这事传出去,小姐难免背上一个不友爱姐妹的名声。”

    “三夫人本就是个不好相与的,三老爷虽然和老爷兄友弟恭,但二小姐到底是三老爷的亲生骨肉,哪有不心疼的道理。时间长了,怕是三老爷也和二老爷生出嫌隙来。”

    要不是听鲁妈妈的话,乐瑶还真没想这么深,她也不能说鲁妈妈的话是危言耸听,若是她一直和二姐别苗头,三婶肯定不会就这么看着,三婶一出动,娘肯定会护着她,鲁妈妈说的这种情况说不定真的就出现了。

    乐瑶道:“鲁妈妈,你是我院子里的管事妈妈,以后若是坠儿和巧儿做的不对的,你该罚的就罚,只要有理,我就不会阻拦。”

    鲁妈妈要的就是乐瑶这句话,开始的时候她也想约束好坠儿和巧儿,可小姐每次却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她也怕自己说的多了,小姐厌恶了她,所以干脆也就不管了。

    晚上董博文下衙刚走进大门,就见潘氏的贴身丫鬟杜鹃急匆匆的朝他走来,“老爷,夫人说有急事找您,让您一回来就去冰清阁。”

    董博文皱了皱,“到底怎么回事?”

    嘴上问着,人却往冰清阁方向走,自从上次吵架,他和潘氏这几天基本没怎么说过话,依着潘氏的清高性子若不是要紧事,绝不会拉下脸来让人等他的。

    见董博文问,杜鹃心里发虚,支支吾吾的道:“这,这奴婢也不知道。”

    董博文目光微沉,不满的瞪了杜鹃一眼,虽说董博董博文只是个侍御史,但常年的身上积攒的气势却不是一个丫鬟能抵挡的住的,这一眼,看的杜鹃如坠冰窟,赶紧低下头不敢说话,生怕董博文发落了自己。

    看到杜鹃这样子,董博文心里头更加厌恶,潘氏这些年都是怎么*身边人的,一个贴身大丫鬟竟然畏畏缩缩连个话都传不清楚。

    正好这时,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金燕看见董博文,笑着过来行礼,“奴婢见过三老爷,老太太让我在这等您,说让您一回来就去荣安堂。”

    看见金燕,杜鹃目光闪了闪,董博文心里大致有了猜测,于是对金燕道:“我这就随你一起去见母亲。”

    董博文和金燕一走,杜鹃就赶紧一溜烟的回三房报信了。

    董博文到了正院,明氏让其他人都下去,独留下元妈妈和他们母子二人,在明氏的示意下,元妈妈将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如实向董博文说了遍,当然也没拉下董慕灵最后说老夫人偏心的话。

    董博文越听脸色越黑,更觉无颜面对兄嫂,杨家是行为是让人很不齿,但杨家三房却是当年在他们家最艰难的时候,对他们家施以援手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自己女儿竟然用杨家去踩侄女的脸面,这不是踩二嫂的脸面吗。

    知子莫若母,看到董博文的脸色,明氏道:“我让元妈妈说这件事并不是让你处罚二丫头或者和你媳妇生什么嫌隙。”

    “而是二丫头这个性子,你也该注意了,你媳妇那边也别指望她能教好二丫头,若是她能教好,二丫头如今也不是这样子。”

    “我若是将二丫头养在我跟前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媳妇毕竟这么一个亲生女儿,怕是也不会同意,就是二丫头也未必想呆在我跟前。”

    “所以你这个做父亲的就费费心,从衙门回来后,多和二丫头相处相处,关心关心孩子,教她些做人的道理。”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以后一定会多关心慕灵的。”

    董博文原本一肚子怒气,在听了明氏的话后,就像气球戳了个洞,所有的怒气都消散光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愧疚。

    慕灵是她唯一的嫡女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怎么可能不疼,前几年他对慕灵也是如珠如宝,什么好东西都仅着她。

    只是他更想要儿子,潘氏不能生,好不容易纳了怜姨娘生了康哥儿,虽然是庶出,但记在潘氏名下,和嫡子也没什么差别。

    他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自然十分关注,回想起来,好像自从正哥儿出生,他们父女就再也没有亲近过,好好说过话。

    唯一的接触也就是她经常和姐妹拌嘴惹祸,他不断地训斥,让她跟姐妹们好好学习,这些年的确是他忽略了女儿。

    从荣安堂出来,董博文在书房沉思了会,就叫来贴身随从董良,对董良道:“将这个砚台给四小姐送去。”

    董良一愣,“老爷,这可是您最爱的砚台,送给四小姐是不是太……。”

    董良的话还没说完,董博文就摆了摆手,“送过去吧。”

    他是慕灵的父亲,女儿做错事也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教导好,虽然看着乐瑶的性子挺好,但就怕她和二嫂心里存疙瘩,不然他也不用将自己最爱的砚台送过去了。

    董良见董博文心意已决,也不再说什么,包了砚台,送去悠然居了,董良走后,董博文从院子的树下挖出一摊酒,提着去了归燕阁。

    董博实也是刚从衙门回来,今天发生的事情杨氏想着到底是后宅的事情,又是小孩子之间的拌嘴,虽然董慕灵说的那些话她也是心里膈应,但她却不想拿这件事来烦丈夫。

    杨氏正要叫人摆饭,不想莲儿进来道:“老爷,夫人,三老爷提着一摊子就过来了。”

    董博实忙笑着迎出去,“三弟来了,正好我们也还吃饭,快进来。”

    董博文提着酒跟董博实进了屋,杨氏大致猜到董博文今天来是做什么,笑有些不自然,不是说她因为今天的事情对董博文有了看法。

    而是董博文这一来,怕是今天下午的事情是瞒不住了,丈夫又多了件烦心事。果然,董博文进屋后就道。

    “二哥,二嫂,今天下午的事情是弟弟教女无方,还请二哥二嫂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怪罪慕灵。”

    董博实一头雾水,“慕灵怎么了?这,这到底怎么回事?”

    董博实问话,却是看着杨氏,董博文看到董博实的反映,这才知道二哥并不知情,亏的他在来的时候还生怕二嫂给二哥说些什么,让二哥对他起了芥蒂,弄的兄弟离心,看来是他小人之心了。

    杨氏可不知道董博文的心思,笑着道:“三弟也太生分了,就是小孩子之间的拌嘴,哪里值当三弟亲自过来一趟。”

    说完才对董博实道:“今天下午姐妹们在一起说话,乐瑶和慕灵拌了嘴,并没有什么大事。”

    董博实回来这些日子也是在衙门里忙,后院孩子们的脾气秉性他也不清楚,听杨氏这么说,他也就相信了。

    “我还当什么事,孩子嘛,在一起哪里有不吵架的,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有时候打架呢,这些你都忘了。”

    见董博实两口子这些恩爱,又宽宏大量,董博文有些小愧疚,还有些羡慕,若是潘氏能像二嫂这样,该多好。

    董博文发愣之际,杨氏笑道:“既然三第来了,我让厨房给你们兄弟弄点菜,你们也好好喝一杯,也不要浪费了三弟的好酒。”
………………………………

第179章 三房矛盾

    董博文猛然回过神来,对杨氏拱手道:“那就麻烦二嫂了。”

    杨氏朝他点了点头,就出去了,把空间留给兄弟两人,杨氏走后,董博实拿起董博文的酒道,“你这是什么酒,怎么没名字。”

    董博文笑道:“这是三侄女自己酿的梅子酒,去年大嫂给我们一人分了几坛子,我尝了,这酒真不错,今晚二哥你也尝尝。”

    董博实都有些失笑,这梅子酒是女人喝的酒吧,三弟竟然拿来和他喝,果然,三弟还是和小的时候一样,爱喝果酒。

    ……

    且说乐瑶这边,鲁妈妈刚和乐瑶在书房说完话,就听到外头有人喊,“四小姐在吗?”

    鲁妈妈出来一看,见是一个面生的长随,狐疑的问道:“你,你是?”

    董良笑道:“我是三老爷身边的长随,我们老爷让小的将这个礼物送来给四小姐,说是今天下午二小姐的赔礼。”

    说完董良没忍住加了句,“这是我们老爷最喜爱的砚台,也就是四小姐,我们老爷才舍得送呢。”

    乐瑶在书房将董良的话听的清清楚楚,走出来笑道:“三叔也太客气了,这礼物你拿回去吧,你就跟三叔说,二姐姐的事情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董良顿时有些尴尬,看着手里的礼物又看看乐瑶,说实话送出这礼物他是有些心疼,可这礼物送不出去老爷岂不是要怪罪他。

    “这,这四小姐,我们老爷说了,这礼物一定要请小姐收下。”

    乐瑶笑着摇头,“刚才你不是说这东西是三叔最喜爱的嘛,既然这样,那我更不敢收了,君子不夺人所爱,更何况,我一个小辈哪里敢夺长辈喜爱的东西。”

    董良现在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叫你最贱,要不是你说那句话,四小姐能不收礼物嘛。

    看出董良的懊恼,乐瑶道:“你将这东西拿回去,就跟三叔说,我跟二姐是姐妹,不可能因为拌嘴而生分了。”

    见乐瑶坚决不要,董良也不再坚持了,对乐瑶道:“四小姐的话,奴才一定转告三老爷。”

    董良走了一会,鲁妈妈拿着一封信给乐瑶道:“小姐,这是刚才门房上送来的。”

    乐瑶撕开一看,脸上浮出了笑容,“这是闫掌柜写的,说是铺子已经看好了,让我有空出去看看。”

    鲁妈妈也跟着笑道:“真是太好了,妙春堂也该在京城开起来了。”

    乐瑶没有说话,提笔写了封信递给鲁妈妈,“你出府一趟,将这封信交给闫掌柜,就说我明天就出府去看。”

    ……

    董博文和董博实喝完酒后,董良就将乐瑶说的话和没有收砚台的事情跟董博文说了,董博文听了没说什么,就回了冰清阁。

    董博文进了冰清阁,原本不打算去潘氏的正院,奈何潘氏却在院子里候着他,他一进门,潘氏就道。

    “老爷,慕灵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她现在还小,这抄完还不得大半年,你跟老夫人说说,就放慕灵出来吧。”

    董博文原本就羡慕董博文有个贤内助,现在再一看潘氏这样子,越发不满,冷声冷语道:“慕灵也不小了,整天就只知道掐点惹事,让她抄女四书也能收收性子。”

    潘氏见丈夫都不站在自己这边,越发火大,“你这什么话,合着都是我错了是吧,如今你们董家今非昔比了,一个个的都硬气的不行,前两年怎么没这么硬气啊。”

    “我是倒了八辈子霉运才会嫁给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慕灵遭这么大的罪,你不说帮着女儿说话,却向着外人,我早该想到的,自从康哥儿出生后,你眼里哪里还有我们母子。”

    潘氏这么胡搅蛮缠,董博文气的冷声道:“外人,这家里哪有外人?自从你嫁到我们董家,我想着你们潘家也是名门,处处让着你,就是康哥儿,也是一出生就抱在你跟前养着。”

    “你却还不知足,天天抱怨我没有出息,后悔自己没嫁个位高权重的,你也不想想,你嫁到那些高门去,就凭你这身子和性子,怕是早就被送到家庙了。”

    潘氏气的手都打哆嗦了,指着董博文道:“既然你这么嫌弃我,那我们和离好了,我带着女儿走,不碍你的眼。”

    说着就对文妈妈吩咐:“收拾东西,我们回去。”

    文妈妈知道这时候劝潘氏没用,一脸为难的看着董博文,“老爷,夫人今天本就心里有气,你们都各让一步,都少说些吧。”

    潘氏见文妈妈他们竟然站着不动,更气了,匆匆回房自己收拾东西了,董博文看着潘氏死不悔改的样子,也累了,一甩袖子去了怜姨娘哪里。

    文妈妈见董博文一副潘氏爱干什么干什么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进屋劝潘氏,“夫人,您万万不可回家呀。今天这事,就算您回家告诉了老爷,怕老爷爷只会怪罪你,您先消消气。”

    文妈妈不愧是潘氏的奶娘,这一下就戳到了潘氏的软肋,潘老爷子能做到御史中丞的位置,且深的皇上信任,凭的就是一颗公正的心。

    这不仅体现在公事上,还体现在家事上,所以这些年潘氏在董家也只是嘴上厉害些,实际危害的事情她是不敢做的,不然第一个惩治自己的就是她的父亲。

    今天这事慕灵确实做的有些过分,老夫人虽说下手重些,但也是祖母教育孙女,这到哪里都是站理的。

    想到这里,潘氏气愤的讲手里的东西一摔,趴在床上哭了起来,但凡父亲有一点顾念她这个女儿,她早就和董博文和离了,哪里还能在董家受这样的窝囊气。

    文妈妈在一旁看得直摇头,心里默默叹气,夫人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多亏她嫁到家风清正的董家,不然就这性子,还有不能生子这两条,怕是早就被休了。

    董博文气呼呼的去了怜姨娘房里,本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外头吵闹声音那么大,怜姨娘又不是聋子,早就听的清清楚楚。

    董博文一进来,怜姨娘就笑着迎了上来,柔柔的道:“老爷没吃晚饭吧,妾这就叫人给老爷准备晚饭。”

    董博文在大的怒气,对着娇柔的怜姨娘一个女人却是发不出来的,淡淡的摆摆手,“不用了,我已经吃过了。”

    说完就坐在一旁不说话,怜姨娘知道董博文的性格,所以也只在一旁默默的做绣活,房间里很安静,但却不怎么沉闷。

    董博文看着在一旁默默做绣活的怜姨娘,有些恍惚,当年他也之所以同意纳怜姨娘,一来是怜姨娘家里是农户,威胁不到潘氏的地位。

    二来就是怜姨娘性子柔顺,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些年也从来没有给他添过堵,要是潘氏能有怜姨娘一半的柔顺,一半的体谅他就好了。

    被董博文注视的久了,怜姨娘也安不下心来做绣活,转头看着董博文柔柔的道:“老爷怎么这么看着妾,妾脸上可有什么脏东西?”

    董博文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什么。”

    眼睛转到怜姨娘做的绣活上,“你这做的是什么?”

    怜姨娘心虚的抬头看了董博文一眼,“没,没什么。”

    董博文何其敏锐,一下子就发现了怜姨娘的异常,加上今天潘氏的事情,他冷声道:“说,到底是什么?”

    怜姨娘紧了紧手,忙跪下道:“老爷恕罪,妾只是,只是给五少爷做几身衣裳,妾也知道这不合规矩,可,可妾到底是五少爷的亲生母亲。”

    董博文目光沉沉的盯着怜姨娘,“可是夫人苛待了康哥儿?”

    怜姨娘忙摆手,“没,老爷误会了,夫人出身名门,怎么可能亏待五少爷。”

    董博文在听到出身名门几个字的时候,嘴角就扯了一个讽刺的笑容,若当初他不是娶了出身名门的潘氏,而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想到这里,董博文对怜姨娘的做派也没那么生气了,只是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康哥儿现如今是夫人的嫡子,你若是再惦记,别怪我无情。”

    说完董博文就出来了,看着冰清阁,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孤独,这个家没有一个人让他省心,董博文疲惫的去了书房。

    ……

    三房的糟心事,乐瑶也没关注,第二天一早,乐瑶照常做了药膳给明氏,等明氏吃了后,乐瑶笑道:“祖母,昨天我外头的管事说铺子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