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的魔法师-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迪卡普里奥摇了摇头,笑道:“只看过她演的《加勒比海盗》,面具化的角色让她演得很生动,没被德普压下去,很不错。演妻子肯定没问题。而且……”迪卡普里奥看了李约一眼:“你好象挺喜欢她的。”
“你怎么知道?”李约吃了一惊,这种小事,她可谁也没说过。
迪卡普里奥嘿嘿一笑:“你不知道吧?你看到喜欢的人的时候,眼睛会微微眯一下。目光停留的时间也比看其它人的时间长。”
“真……的?”李约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三百年的时间,也没人发现……或者说,没人告诉她她的这个小毛病,今天竟然被一个才认识一年多,没见过几次面的家伙研究透了?!
“啊,当然是真的。你自己上网重新去看看今年的奥斯卡典礼,你自己的表现,了解你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更喜欢哪种长相的人。”
李约盯着迪卡普里奥看了半天,喃喃道:“当演员的人做朋友真可怕。你观察人都这么仔细吗?”
“没有都。”迪卡普里奥难得地笑得有些腼腆:“只是今年奥斯卡你的焦点度太大了,看得仔细了点。”
李约呵呵笑了起来:“那你有没有看出来,我喜欢不喜欢你的长相?”
迪卡普里奥自恋地用手把自己的刘海甩到一边:“当然。我是你最喜爱的男演员。”说完,得意地看了李约一眼,加强了一句:“没有之一。”
这得意洋洋的表情……好贱!
李约只觉得一口气被噎住,真想狠狠地甩他一句:“完全胡扯。”可是,她细细想下来,他还真的一点没说错,在男演员的世界里,他在自己心中就是no。1!而且还不是因为长像。他现在的长像和少年时代的他已经相去甚远了,虽然在别人眼里依旧英俊,可在三百年的老妖怪李约眼里,却远没有帅到让她分泌荷尔蒙的地步。她只是喜欢他表演时散发出来的自信的魅力,对于角色,他有时候有点用力过猛,但这种过猛,有时候竟也成了一种可爱。
有了这样的感受,很要命。说明,他说的一点没错。他就是她最喜爱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李约咬咬牙,龇着牙道:“如果你再不减肥,就不再是了!”
………………………………
67囧瑟夫
答应了迪卡普里奥一个月的时间;李约就没打算失约,为此不得不再次向学校请假。想想,这个大学上得根本没上几堂课;李约颇有几分心虚,现在终于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明星大腕半路辍学了。不是学习差,完全是因为没时间啊。
一个月的时间,闷头写剧本,连房门都不出,这样的生活模式李约也习惯了。至于那天迪卡普里奥从她的住所出去;被媒体堵个正着;他这个娱乐圈油条索性就直接为新戏做了宣传;一时之间,这对旧诽闻男女的合作被炒得满天飞。
故事没有改变,不过,李约试着把故事的叙事方式改为环形叙事与多线叙事交叉进行的方式。
这不是个简单的工程。这一次,她明确地知道自己在模仿昆亭卡伦蒂诺。《你是他吗》在摄影和叙事风格上模仿了《新桥恋人》,结果却成了偶像电影,造就了现象级偶像尤利尔。这是李约没有想到的结果。她也很好奇,这一次,她模仿昆亭卡伦蒂诺,结果又会歪到什么路上去。
做为导演,昆汀绝对是鬼才级的。他没有受过专业的电影教育,纯粹靠看的电影多,就自己发明了一套电影叙事风格。环形叙事,并不是他发明的,但绝对是他做到极致的。每一个看过《低俗小说》的人,都会被这么个烂故事震到。
这个故事,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表达的话,确实没什么卖点。只是几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混混的日常琐事而已。可是,当这些琐事从空间点到时间点上连在一起,并互为因果之后,就产生了爆炸般的化学反应。
这样的故事,看着让观众紧张,看完之后又大感畅快。可做为编剧和导演,却偏偏并不好掌握。弄不好,没有了喜剧效果,反倒让人觉得做作,或者是枯燥沉闷、不知所云。
李约就在挑战这种叙事模式。把一个普通的故事讲出花来的方法。
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约写写改改,差点错过了一月之期。写好之后,李约难得地狠狠睡了两天,才缓过劲儿来。
她虽然一向写剧本不快,但还从来没有这么费脑过。这是李约成为魔法师以来,第一次,竟然有了身心俱疲的感觉。
不过,剧本一写完,天就晴了。其它的,在李约看来,就没了难度。所有的想法,在写剧本时都已经想好了,只需要下手实践即可,不再成为阻力。
把剧本寄给迪卡普里奥之后,李约第一个联系的人就是奈特利的经纪人。奈特利的经纪人一听是李约,甚至没问什么剧本,就直接替奈特利答应了下来。并约了时间,见面谈细节。
对方表现出来的那种受宠若惊的劲儿,无论是不是带有表演的成份,都让李约感觉到有点小得意,同时又觉得奈特利应该换个经纪人了。在她看来,如果自己是个演员,自己的经纪人遇到这种事,无论如何,都应该问一下角色与剧本吧?这位真是太轻率了。
李约完全没想到,她现在代表的是高票房导演加上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导演两个头衔,而且在演员中的口碑非常好,除了有点严厉,还有点完美主义倾向之外,没有别的缺点。更何况,她还是个女导演,对于女演员来说,实在是再安全不过的选择了。这位经纪人如此敏锐的抓住了机会,奈特利恐怕不但不会开除他,还会给他加薪呢。
招女主角很快捷,可是招男二时,却遇到了点麻烦。
男二这个角色戏份很重,与男主角迪卡普里奥的角色也差不了太多,只不过没有男主角那么复杂深沉。男二的设定,一,要年轻;二,要长得顺眼,有点聪明像;三,一定要有足够细腻的演技。而且不能是尤利尔那种艺术派的细腻演技,是比较平实,比较现代时尚感的――也就是说,很美国化风格的演技。李约需要他一眼看过去,就让人觉得是个纽约人。而不是什么法国人西班牙人,或者别的什么。
这三点,每一点都很容易,但三点加到一起,却让李约足足花费了三天的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微笑着请这位表情不太自然的健美先生出去之后,李约头疼地压起了太阳穴。三天时间,她面试了上百个男演员,竟然没一个合适!是她人品太差?还是她的要求太高?不应该啊!
她真的不需要身材太好,体型过胖过瘦,长得太英俊,或者得长得太奇葩的男演员。明明在演员工会时的招聘要求写得很清楚,20-28岁的白人男性,可还是有觉得自己长得很年轻的30来岁的演员过来,真是浪费她的时间!
是,有的人是娃娃脸,但她要的是那种青春的感觉,不是靠娃娃脸就能解决的。象她,看面相不过二十岁,可是有三百岁的灵魂,连她自己看镜子都觉得镜中人只能用一个词形容:熟!
熟女就是熟女,长得再嫩,也装不了青春。男人也一样。可惜这些男演员不信邪。难道是上次选择斯图尔特就在年龄要求之外,这样的破例事实引发了这场费时费神的错误面试?
“没人了?”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人进来。李约抬起头,看了眼站在门边的助理。
助理虽然也站了一下午了,但一见李约不满意的表情,莫名有些心虚,顿了一下,才道:“是的,李导。”
“坐会儿吧。”李约叹了口气:“对了,你有喜欢的年轻男演员吗?说来听听。”李约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
“莱奥纳多――”
助理还没说完,李约直接打断他:“太老了。我说的是25岁左右的年轻男演员。有没有你喜欢的?”
“啊!”小助理没想到大导演会问到他头上来,有点懵,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挺、挺多的。”
“具体呢?”
“啊……一下想不起来。”助理的脸一下红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丢人丢大了。
“……”李约无语地与助理对视。
“叩叩!”
敲门声解救了这个尴尬的场面。小助理连忙跳起来,去开门。
“请问,《华尔街》剧组是在这里面试吗?”
一个不错的男声。很纯正的纽约音。看来,这位要不就是真的纽约人,要不就是按照要求,准备做得足。还没见到导演,就已经入戏,这种态度,李约很喜欢。不由地把刚才的那点点不耐烦抛开,带着充满兴趣的眼神看向大门。
“是。”小助理面对其它人时,很镇定,一派公式化的微笑:“进来吧。”
“李导好,我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李约一看到莱维特全身模样,心里就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种,年轻男人的样子。充满活力,又有点小狡猾,时尚,而且让女性看着觉得很顺眼的,介于男人与男孩之间感觉的男性。
样子完全符合。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李约听了他的名字,愣了一下:“我听过你的名字……”
莱维特闻言微笑了起来:“以前我演过一些不怎么出名的电影。”他其实不怎么相信李约看过他演的电影,在这之前,他演的电影票房都少得可怜。和这位票房大导演可完全是两回事。
他笑起来多了分可爱劲儿,尤其是他的小三角眼。很奇怪,李约这是第一次看见有人把三角眼长得这么顺眼的。
李约顿了一下,终于想了起来:“《神秘肌肤》,《奥罗拉之死1》之前的那一届圣丹斯。”这还是当年为了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特地去查过的资料,这部《神秘肌肤》,她也借了dvd来看过了。典型的圣丹斯电影,同性青春犯罪迷幻这些题材混杂在一起,圣丹斯难得的精品。
“你在里面戏份不多,很可惜。”
听到这话,莱维特眼睛一亮,他知道这位李导演真的看过。
“好了,让我看一下,几年过去,你的演技长进没有。请表演一段,放弃自己心中一直坚持的原则时的复杂心情吧。”
这个题目空泛得可以。莱维特也并没不怵。他从小就是迪斯尼童星,成长在镁光灯下,他对于这种面试的场面早就习惯了。比李约出题出得更怪更荒谬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这一次,对面坐的是他羡慕嫉妒同时又仰慕带点崇拜的复杂感觉的导演。这让他稍稍有点紧张。
酝酿了一会儿,他拿起手机,做出打手机的样子,在空场上来回踱步。就在回答手机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惊讶纠结痛苦最后放弃,尘埃落定之后的表情。很简单的设计,但无论是应答的语气,还是脚步的节奏,还有惊讶痛苦挣扎的表情,都表现得丝丝入扣。
看着莱维特的步伐范围,李约笑了。这人,连一场普通的面试,明明没有摄影机,却在走动时,自然而然地假设了摄影机的位置走位。这种自然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一种习惯,并不是他计算过,刻意表现出来的。
而且,他的表演很妙,一点也没有年轻演员容易犯的夸张的毛病,虽然情绪反应的设计还有些普通俗套,但他的表现却按照他自己的想法,非常到位。看得出来,有过很多表演经验,完全放得开,心态非常平静。
情绪反应设计俗套没什么,这种,她这个做导演的可以沟通,可以要求。只要他达得到标准。
现在看来,他是最合适的了。希望,他与迪卡普里奥还有奈特利对戏时,不要被他们的演技掩盖了。
加油,三角眼的可爱青年。就你了。《
………………………………
68史派西
新戏除了戏份很重的男一和男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男配。这个男配虽然戏份少,但他的作用相当于游戏里的反派boss,最初是引诱还很纯洁的男主角犯罪,后被男主角反扑入狱;出狱后利用男二的正义心与虚荣心开始实施报复行动。可以说;他就是故事的最大推手,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故事的出现。
但是他的戏份很少,大约只有七八场戏。如果集中一起拍的话;一天之内就能拍完。只是这七八场戏,每一场都需要这个男配气场十足;无论是蛊惑年轻的男主角犯罪;还是出狱后阴沉沉地与男二合作的场面;他始终处在一个掌控的角色上,这个要求就使得演员特征性明显了起来。
气场强大的男演员,好莱坞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马龙・白兰度已经死了。杰克・尼科尔森和阿尔・帕西诺都太贵了。而且,两位一个是性情古怪,一个是骄傲成性,都很难相处。而丹尼尔・刘易斯则已经很久没有演过配角了,李约不敢保证他会为自己破例。更何况,这位奥斯卡惯犯,价钱绝对也不低。
性价比算下来,最划算的,李约在演员表上画了一圈,定在了凯文・史派西的名字上。
说起凯文・史派西,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也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他绝对是好莱坞里的超a级演员。提起他来,只有一个词最贴切:演技派!
任何角色到了他的手里,总是一派举重若轻。那些复杂纠结的情绪,阴暗浓郁的气质,在他演来,一点也不夸张,细腻到位,还让人下意识地回味感叹。看他表演,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享受。只是限于长相与气质的原因,他演得最多最好的角色,除了小人物就是坏种。
当然,这样的演员,想法太多,挑戏挑得厉害,从来都不是大红大热的人选。
在李约看来,迪卡普里奥一直挣扎着,就是想成为史派西这样的演员。哦,不,也许迪卡普里奥想成为的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毕竟,迪卡普里奥的地位和习惯里,他和刘易斯一样,只演主角,史派西则是不拘主配,甚至配角更多。
新戏中这个老谋深算,充满恶意的男配,绝对是史派西强项中的强项。只看他愿不愿意出演了。
李约签订了莱维特之后,来了精神,立刻在演员公会找到史派西经纪人的电话,打过去,亲自邀请。果然,对方比奈特利的经纪人矜持得多,不过对于李约这个新晋大导演还是很客气,聊了一会儿,才约了时间,亲自见面谈。
一个小时后,李约在某高级咖啡馆里看见了史派西。真人和屏幕上见着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洛杉矶的十月还很温暖,史派西微笑坐在那里,只穿了一件西装单外套,里面是很随意的一件白衬衫。再普通不过的搭配,却被他穿出儒雅洒脱的味道来,要是不认识他的人,猜他是大学教授肯定会信的。
他真是天生属于镜头的人,明明是那么普通的一张脸,可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他眯着眼睛,安静而内敛,就这样不经意的场景,拍成照片,就很有意境。
“你好,史派西先生,我是乔安娜・李。”李约欣赏完,才慢慢走过去,先伸出手。
“你好,李导,叫我凯文就可以了。”史派西也站起来,握住李约的手,笑道。
照旧地直入主题,李约拿出打印好的剧本递给史派西:“凯文,我想请你出演这里的布莱克。”
第一次与李约见面,史派西对于李约的直接有几分意外,看向她的目光也带了几分笑意,手上却也不推辞,接过剧本看了起来。
趁着史派西看剧本的时间,李约就着咖啡吃甜点。这家咖啡店既隐密又贵,不过甜点的味道着实不错。这一个月来,李约天天闷在屋里写剧本,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不是外卖的中餐,就是盒装披萨,简直是糊弄肚皮。今天终于能安下心来吃点美味,李约觉得自己味蕾都在欢叫。真心太不容易了。
其实,操作上,应该是李约先把剧本寄给史派西,等他看过之后,觉得合适再见面约谈。可是,这一次完全是凑巧,因为二人当时离得很近,都在洛杉矶市内,而且双方也都有空闲时间,也都对对方很有兴趣,就直接约了见面。
这时,史派西看完了剧本,动作很轻地把剧本放在桌上,认真地看着李约,道:“李导的这部戏专业性很强啊,一定做了不少准备吧。”
李约点点头:“查阅了上千经济旧案,也系统地学过会计和金融,还专门跟着相关专业人士一起出去工作过。所以,专业上应该没有问题,凯文不必为此担心。”
史派西提出这个问题,李约很理解。毕竟,在外人眼里,李约既没有实践经验,也不是专业学金融的,可是本剧却是完全的金融业内高端的犯案技巧大荟萃,从情节上看,足以让观众们眼花缭乱了。但正是这样的专业性,不由得人不生出些疑问了。
这种专业戏,比如医疗戏警察戏或者是律师戏之类的,因为其行业神秘性而非常吸引观众,同时也最忌出现专业方面的问题。一旦出现专业方面的问题,被贬被骂是必然的,口碑也会一泄千里。史派西所以才会看完有所担心。
不得不说,李约做为非专业人士有非专业人士的好处。同样的问题,业内人士说起来,就是几个专业词汇的事,但她却下意识以围观者的态度看待,所以,写出来的戏,将专业问题惯性地用外行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于是,那些金融手段让哪怕是金融小白也能明白个二三四。更何况,史派西对金融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看着就很清楚明白了。
只是史派西看明白了,不代表他就知道对与错。所以,才有此一问。
史派西听了李约的保证,点了点头:“李导,你能把布莱克的人物设定详细地说说吗?”
其实,人物设定剧本里就有。不过,史派西这么问,明摆着就是对布莱克这个角色有了兴趣,李约也高兴起来,把对布莱克这个角色最初最复杂的想法都一一说了出来:“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私生子,有一个从事金融业的花花公子父亲,母亲也属于不负责任爱慕虚荣的女性……”
史派西一语不发地听李约讲完,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不,也许可以这样设定……”史派西驳回了李约的说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设想里。
做出同样的事的人,他的过往可以有千千万万种。而每一种不同的过往,使得他做出同样的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表达。但一般剧本里不会把每个角色都从小写到大,只会写出有冲突的那部分剧情。
而这两位,一个编剧一个演员,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年轻女孩,表情都很严肃,越凑越近,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很激烈,要不是顾忌正处于公共场合,两人说不定会大声地吵起来。其实,他们不过是在争论该用哪种心态来表达布莱克这个角色。
史派西是个很有想法的演员,对于过于年轻的李约也正好少了那么几分顾忌,再加上李约从开始就很直率的态度,也带动了他直话直说的心理。两人之间才突然变得这么不客气地“吵”了起来。
虽然,这只是个没几场戏的配角。但两人丝毫没有轻视他的意思,说起来没完没了,直到咖啡喝完还兴致不减。
最后的最后,史派西笑了起来:“我们都把他描绘得太透彻了,完全可以写一个他的传记戏了。”
李约跟着微笑:“那你愿意演吗?”
“当然。”史派西表情比刚到时轻松了不只一倍:“不然我也不会浪费这么长的时间和你讨论了。”
搞定了最重要的大反派配角,李约的任务差不多就结束了。其它的事,有助理导演和制片人来解决。
这部《华尔街》是李约拍电影以来,准备工作最麻烦的。
它不但有八零年代的场景,还有渐变的九零年代的戏码,一直到现代。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征,无论是妆发服装,还是街头道具,音乐背景,都需要非常细心。
所以,这一次的剧组成员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多。不但工作人员多,连演员也多出数倍。有太多的小配角和群众演员了。光是有台词的配角就足足有十几个,还有没有台词,当背景版一样存在的配角,更多。
看到这样的阵容,李约只有一个感叹,幸好,现在的她已经历练过了。如果最初让她来拍这样的剧本,不说别的,就只这些人与杂物都足够让她崩溃的了。
所幸不用真的到华尔街去拍,不然光封街的钱她都付不起。拍摄场地除了纽约还有波士顿。十月二十日,李约在纽约请了媒体,做了个开机仪式,暂名《华尔街》的电影正式开拍。
………………………………
69拍摄《华尔街》
“你减肥了?!”
李约隔了一个多月再见迪卡普里奥,第一句话就是惊叹。
虽然李约每次见到迪卡普里奥都要拿减肥调侃他;但并没有真心想让他减肥。迪卡普里奥就是张娃娃脸;清瘦时太过于俊美;同时也显得很脆弱,好象谁都可以过去把他推倒。彼时;只他那张脸轻易地就能掳获女性的目光;爱慕与怜爱混杂的目光;一半对情人一半对儿子。他现在已经三十来岁了;再让他回到少年时的那种带着神经质的美丽,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