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内大势所趋,崔浩已不得不死。
450年6月10日,拓跋焘下诏:“斩崔浩、崔浩的部属宗钦和段承根,以及他们的部属奴仆,共计128人,全都灭五族。并诛杀清河郡所有和崔浩同宗的男女老幼,不管血缘关系有多疏远,全都包括在内,同时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家、太原郭家、河东柳家,一律屠灭全族,其他人只诛杀当事人一人。”
冀州督导官崔赜、武城男爵崔模,与崔浩同一个祖先,但属于不同支派,而且平时关系不佳,因此两家得以幸免。
行刑当天,崔浩被装在一个四面都是栏杆的囚车里,然后被运到平城南郊,摆在十字路口,任凭路过的行人围观,大家或疾呼,或咒骂,腐烂的瓜果蔬菜一涌而上,全向崔浩的头上招呼,负责守卫的士兵数十人,更是轮流在崔浩头上、脸上撒尿。
崔浩英雄一世,哪受过这等委屈,悲号之声呼天抢地。
两晋南北朝这三百来年,谋士何其繁多,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杰出谋士则不超过十人,至于结局如此悲惨的,则仅崔浩一人,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贡献如此巨大,结局如此不堪的,崔浩当属第一。
虽然国内无人敢替崔浩鸣不平,但百姓心中还是有数的,拓跋焘自己更是如明镜般透亮,他强势了一辈子,却在晚年做出这么卑微的妥协,虽然妥协的对象是自己的儿子和族人,并不算丢脸,可是痛失左右手的滋味当真是一点都不好受的。
6月12日,拓跋焘终于不堪忍受平城的压抑气氛,率大队人马到北阴山散心,没几天就听南方传来消息,北方防务执行官、宣城公李孝伯病重,貌似已经去世了,拓跋焘哀悼说:“李宣城可惜。”说完又改口说:“错了,李宣城可哀……崔司徒可惜!”
李孝伯是李顺的堂弟,李顺虽死于非命,但李孝伯却春风得意,深受拓跋焘的宠信。
(本章完)
………………………………
第382章 南北三战
崔浩惨死的消息传到南方,刘义隆喜形于色,准备立即对北魏用兵。
中央以建康市长徐湛之、政府文官部长江湛为首,地方则以彭城郡长王玄谟为代表,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全力支持。
唯独两个人提出了异议。
前不久才和魏军交手的左将军刘康祖,熟悉敌人的情况,认为崔浩之死,完全不足以对北魏造成多大冲击,建议等到明年再着手北伐。
刘义隆倔强得很,坚持说:“北方人民受不了蛮虏的****迫害,抗暴义军不断兴起,如果军事行动延迟一年,对他们的向义之心,是个打击,不可以那么做。”
太子宫的步兵指挥官沈庆之,这两年忙着镇压国内的异族叛乱,名望提升不少,俨然已成了刘宋的一线将领,他也不同意北伐,劝谏说:“我们用步兵,敌人用骑兵,战斗力已不是他们的对手,檀道济曾两度出兵,都没有立功,到彦之发动一次攻击,也遭受挫折。现在考察王玄谟等将领的能力并不超过前两位,军队声威也不如往昔,恐怕大军会再一次招来羞辱。”
刘义隆说:“前两次失败是另有原因的,檀道济不肯全力出击,反而豢养盗匪,以图提高自己身价,到彦之则恰逢眼疾转重,影响了他的谋略和作战。
蛮虏所仰仗的只有一项,那就是马匹。可是今年入夏以来,各地大雨不断,河流畅通无阻,大军乘船北上,蛮虏在础x的守军一定逃走,滑台只驻防一小支军队,也很容易夺取,只要收复这两座城池,就可利用敌人积蓄的粮秣,招抚远近人民,虎牢和洛阳迟早也会收回。
等到冬季来临,城池之间互相连接,蛮虏的战马如果胆敢越过黄河南下,立即就会被我们生擒活捉。”
沈庆之仍坚持不要进攻,刘义隆让他与徐湛之等人辩论,沈庆之直接回绝说:“治国就像治家,对于耕田种地,应问农奴,纺纱织布,就问婢女,陛下而今攻击一个强国,却和不知军旅的白面书生讨论,事情怎能成功?”
刘义隆被他的耿直逗笑了,但仍不改初衷,北伐已成定数。
450年7月12日,刘义隆下诏:“蛮虏近来虽受挫折,但禽兽心肠并未改变,近年来,河朔、秦雍一带,汉人戎族纷纷上疏,陈述痛苦,渴望被拯救,秘密结合等候王师,蠕蠕也派使节,从小路南下,远远地表达诚意,誓言互相响应——北伐最好机会就在今天。
现任命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太子宫步兵指挥官沈庆之、镇军将军府高级军事参议官申坦,率水上舰队进入黄河,接受青冀二州督导官萧斌的指挥。
再命太子宫左翼卫队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直指许昌、洛阳。
徐兖二州督导官、武陵王刘骏,豫州督导官、南平王刘铄,各率自己的部队,分别从东西两方,同时出发,梁南秦北秦三州督导官刘秀之,负责骚扰汧陇,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担任北伐各路大军总司令。”
第三次南北大战即将全面展开。
拓跋焘再次给刘义隆写信说:“我们两国和好的日子已经很久,想不到你贪心不止,不断引诱我国沿边居民,今年春天我南下视察,顺便看看那些流亡客,驱逐他们回归祖国。
现在听说你主动送上门来,假如你能走到中山、桑乾河,就请随意行止,你来我不迎,你走我不送。
倘若你已厌倦你的国土,不妨来平城定居,我也前往扬州,双方易地而居。
你也50岁的人了,却从没出过大门,虽然你自己会走路,可你的生活经验不过三岁的娃娃,哪里比得起我们生长在马背上的鲜卑人!
没有多余的东西送你,且送猎马12匹,以及毛毡、药材、食物,你远道而来,马力不足,可乘我送的马,水土不服害了病,可吃我送的药。”
这次信的内容明显要比上次温和了许多,但也是绵里藏针,嘲讽的意味更多。
刘义隆已不在乎对方的羞辱,准备以大胜来回应,下令全国动员,亲王、公爵、王妃、公主,以及朝廷所有官员、州长、郡长,和富有居民,都捐出金银绸缎和其他杂物,呈献国库,用以支持北伐大军,又因兵力不足,再征召青冀徐兖豫北兖南兖六个州的所有青年,三五发丁,也可雇人代替出征,扩充兵力,军令到达后,给出十天时间整理行装,沿长江五郡(东海、兰陵、琅邪、东莞、晋陵),在广陵集合,沿淮河三郡(临淮、淮陵、下邳),在盱眙集合,又悬赏招募国内马术精良、健步如飞,或会使武器的壮士加入战场。
不久主管单位上奏:因兵力扩充迅速,军费和军资都不充足。刘义隆再下诏调查京畿、南徐、南兖、江州四州中家产满50万钱的富户,或私财满20万钱的和尚、尼姑,一律强行借贷四分之一,承诺等战事结束就归还。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北伐大军终于出动,建武将军府军政官申元吉,率军直指础x,青冀二州督导官萧斌,派将军崔猛攻击乐安。
沿途和守城的魏军纷纷望风而逃,萧斌于是和沈庆之进驻础x,让王玄谟领军进攻滑台。
只要王玄谟得手,局势倒还真的应了刘义隆的预测,接下来的战事也能轻松很多,然而王玄谟到底让刘义隆失望了。
滑台已深入北魏国土,位置十分重要,王玄谟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但他显然不是担当此大任的合适人选。
9月,拓跋焘让太子拓跋晃驻军漠南,防备柔然的入侵,又让吴王拓跋余留守平城,同时征调各州郡的青年五万人,分配给各军,然后亲自率军南下,救援滑台,
身为刘宋北伐军的总参谋,王玄谟所带的部队士气旺盛,武器精良,本是一支劲旅,但他在沉寂多年后,终于掌握大权,性情变得异常诡异,刚愎自用、贪得无厌,且动辄杀人立威,以致人心丧尽,军队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
初围滑台时,因为城中多半是茅屋,将士们都请求用火箭攻击,王玄谟却说:“那可都是我们的财产啊,为什么要一下子全都烧掉?”
城中的魏军可没有给敌人那么多时间商量,很快就把茅屋撤光,挖地道转入地下,王玄谟由此失去了攻克城池的绝佳机会。
当时黄河洛水一带的居民都向刘宋军队赠送粮秣,手拿武器投奔宋军的大好青年,每天也有好几千人,极大鼓舞了北伐军的士气,王玄谟惊喜之下,却打散了他们原来的组织,而把他们拆散分给自己亲信的将领。
须知这些人多数都是亲戚好友的关系,本就做好并肩作战的准备,却被强行拆散,心里必然很不是滋味,但为了恢复中原,大家忍了。
而王玄谟不思反省,反倒变本加厉,只发给每家一匹布作为酬劳,却让他们每家交出八百个大梨以支持前线的战事,终于彻底失去了人心。
乱世之中,百姓的生活水平能有多高,每家出八百个大梨,简直是天方夜谭。
况且民间百姓选择帮助刘宋,一方面当然是不忘根本,另一方面也是抱着恢复好生活的美好愿景,结果发现还不如老实在北魏统治下生活得踏实,谁又肯做我畏的牺牲呢。
先是士兵离心,后是百姓离德,王玄谟指挥围攻滑台两个多月,却迟迟不能攻克,而魏军主力已经逼近。
这时候部属都请建立车阵,用战车作为屏障,抵御北魏铁骑,然后尽快撤离战场,保存好实力,寻机会再度出击,王玄谟却另有想法,让战车运载粮秣辎重垫后,而让大部队在前头狂奔。
10月7日,拓跋焘抵达枋头,派关内侯、代郡鲜卑人陆真,于深夜暗中穿过刘宋的包围,进入滑台,安抚守城军民,并登城观看宋军的部署,再暗中出城报告拓跋焘。
拓跋焘得知之后,大喜过望,两天后就渡河南下,号称大军一百万,战鼓如雷,向宋军突袭。
王玄谟吓得肝胆俱裂,在前头加速撤退,而后方的战车没有步兵的掩护,很快被魏军俘获,大部队也因赶不上骑兵的速度,被魏军追杀一万多人,王玄谟单人匹马逃得一命,不但丧失全部军资和武器,大部队也几乎全军覆没。
之前王玄谟派出了钟离郡长垣护之,率一百只小艇组成的舰队充当先锋,占领石济,就位于滑台西面120里处,垣护之开始得到拓跋焘追击的消息后,火速让人劝王玄谟发动猛攻,先发制人,信上说:“武皇当年围攻广固,死亡惨重,最后仍然大获全胜,今天我方以逸待劳,局面远比当初有利,务必迅速攻克滑台,然后屠灭城中的魏军,那时就算贼寇主力来袭,也不必过分忧虑了。”
可惜王玄谟拒不接受,甚至连回信都没有,就直接撤退,以至于垣护之一直被蒙在鼓里。
魏军很快俘获了王玄谟的船舰,用铁链连接,横在黄河河心,准备截断垣护之的退路,垣护之顺流而下,本来打算与王玄谟会师反攻,这才知道王玄谟已经败逃,愤恨之下让人用利斧砍断铁链,只得也迅速撤离,魏军因为没有水军,根本无从抵挡,垣护之得以全身而退。
但此战极大地打击了宋军的信心,为这次北伐开了极不利的一局。
(本章完)
………………………………
第383章 陕城会战
拓跋焘率主力大军南下之后,刘宋青冀二州督导官萧斌,立即派太子宫步兵指挥官沈庆之,率五千人前往增援王玄谟。
沈庆之不以为然,解释说:“王玄谟的部队,士气低落,身体疲惫,而蛮虏已经逼近,须有数万人的兵力才能前进,五千人的弱旅,轻率应战,根本无济于事。”
萧斌强迫他非要出发,沈庆之无奈之下就要出动,这时王玄谟已灰头土脸地退了回来,萧斌大为愤怒,准备将其斩首,沈庆之劝阻说:“拓跋焘威震天下,有百万人之多,王玄谟岂能抵挡,而且诛杀战将,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不是好办法。”
萧斌这才停止,但接下来的行动仍旧是个麻烦,他打算坚守础x,沈庆之提议:“现在青冀二州的防务空虚,而我们独守一座孤城,如果蛮虏向东攻击,清水以东地区将不再是帝国领土,础x四面被围,当年朱修之守滑台一幕,恐将重演。”
碰巧刘义隆的诏书到了,禁止萧斌撤退,萧斌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各将领都认为应当留守,沈庆之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诏书从遥远的京师颁发,陛下根本不知道这里的实际情况,应该相机行事。”
将领们嘲讽他说:“沈公可真有学问啊。”
沈庆之厉声反驳:“你们虽读过很多书,博古通今,可是却不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那又有何用。”
萧斌几经思量,最终让王玄谟驻防础x,让申坦和垣护之驻防清口,然后亲率大军返回历城。
与此同时,西部战线仍斗得如火如荼。
雍州督导官、随王刘诞,派大营军事参议官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威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郡长庞发起,联合率军进攻弘农。
后军将军府野战军事参议官庞季明,已年过古稀,因自己是关中豪族,请求准许他暗中进入长安,集结汉人和夷族。
刘诞批准了他的行动,庞季明于是进入卢氏县,游说、煽动当地的知识分子和乡民,响应他号召的人层出不穷,直接打通了前往关中的道路。
薛安都等人借机穿过熊耳山,柳元景则率军随后前进,一路势如破竹,成绩斐然。
豫州督导官、南平王刘铄,自然也不敢闲着,派出大营军事参议官胡盛之,从汝南出发,梁坦从上蔡出发,联手攻击长社。
刘铄和刘诞都是刘义隆的儿子,到本年450年也不过二十岁,本无大才,更无经验,包括东部战线的武陵王刘骏,也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根本不足以主持大局,所以刘义隆虽委派他们地方要职,但许多重大决定却都是遥控指挥,从首都建康直接对前线发号施令。
地方将领不乏有才之人,刘义隆大可以让他们辅佐幼主,但刘义隆显然对部属并不信任,宁愿自己多费些气力,也不想割让权力。
然而他毕竟不是神仙,想着坐在宫里就能指挥北伐大军,并最终大获全胜,显然是不现实的,除了用人不当,这也是北伐失利的重大因素之一。
西部战线没有王玄谟这种拖后腿的人,也没遭遇北魏主力大军,所以进展还算顺利。
进入闰10月,刘宋略阳郡长庞法起,率各路人马进入卢氏,击斩北魏委任的县长,让当地归降的民众充当向导,继续向前推进,并于几天后攻克弘农,生擒了北魏弘农郡长,派建武将军薛安都留守弘农,然后向潼关进发。
建康当局不久下诏任命柳元景为弘农郡长,柳元景又让薛安都、尹显祖,率领庞法起等人,向陕城推进,柳元景负责在后方征收粮秣捐税。
陕城的防御工事倒是坚固得很,宋军久攻不下,而北魏洛州督导官张是连提,很快率军二万人度过崤山险要增援陕城,更让刘宋北伐部队的压力陡增数倍。
军情紧急,薛安都自告奋勇地率精锐部队到城南迎战,准备截断城内外敌人的联系。
因骑兵相比步兵,本就占据优势,张是连提的部队又休养充分,亲自率军冲锋,轻易便把宋军击溃。
薛安都肩负重大任务,遭遇这等挫折,瞬间大怒若狂,解下头盔,脱掉铠甲,只穿了红色无袖的汗衫,又除掉战马的护甲,眼如铜铃,须发飘飘,手持长矛,跨上坐骑,咆哮着冲向敌阵。
魏军将士轮番上阵都不能抵挡,于是换上箭阵,左右射击,结果未能射中,薛安都杀进杀出前后四次,让魏军大为惊骇。
适逢刘宋别动部队将领鲁元保,率军从函谷关增援,张是连提既不能突破薛安都的防线,只好稍稍向后撤退。
但魏军的优势仍不容小觑,且宋军是攻城的一方,长时间对峙显然对己方大为不利。
柳元景让副带兵官柳元怙,连夜率步骑兵二千人,悄悄增援薛安都,约定次日一早就对陕城发起总攻。
薛安都在陕城西南列营,将军曾方平对薛安都说:“而今强敌在前,坚城在后,正是我们舍生取义之日,你如果不前进,我阵前斩你,我如果不前进,你阵前斩我。”
薛安都大手一挥:“就这么干!”
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柳元怙十分高调地率军掠过南门,鼓声喧天,旌旗招展,让魏军大为慌乱,薛安都则趁势奋不顾身地发起猛攻,身伤无数,胡乱包裹一下接着拼杀,长矛折断,重换一支再入阵去,士兵们全被他的万丈豪情感染,士气旺盛,酣战一整个白天,终于将魏军击溃,并击斩张是连提,俘虏两千多人。
第二天,柳元景也赶到,先是对将领们进行一番嘉奖勉励,然后气势汹汹地责备投降的人说:“你们本是汉人,却替胡虏效力,直到打败才投降,为什么?”
大家争相诉苦:“胡虏压迫人民到沙场做战,迟出来的全族屠灭,用骑兵在后面驱逐我们这些步兵,还没有作战,许多人都被战马踩死,这是将军亲眼所见,我等平民百姓能有什么办法。”
柳元景不禁黯然,让他们各自回家去了。
11月8日,陕城正式插上了刘宋的大旗。
大捷过后,庞法起领兵攻打下一个军事重镇潼关,北魏驻军司令畏惧宋军声威,直接放弃城池逃走,关中民间的英雄豪杰,羌族匈奴族等各族民众,纷纷表示归附。
东西部战场的局面差距太大
(本章完)
………………………………
第384章 饮马长江
刘宋西部战场节节胜利,拓跋焘得到消息,却并未动员大军西上,而是选择直指建康,各路人马同时出击:永昌王拓跋仁从洛阳进攻寿阳,政府行政官长孙真进攻马头,楚王拓跋建进攻钟离,高凉王拓跋那从青州进攻下邳,拓跋焘自己从东平进攻邹山。
刘宋东部战场本就处于下风,楚王刘建第一时间从清河西进,驻军萧城,将军步尼公,从清河东进,驻军留城,武陵王刘骏,派军事参议官马文恭,率军增援萧城,江夏王刘义恭派带兵官嵇玄敬,率军增援留城。
四路人马两两结合,但还是未能抵挡魏军的攻势,马文恭被魏军击败,步尼公则打算向清水以西撤退,意外的是沛县民众纵火焚烧苞桥,在深夜树林中猛敲战鼓,魏军以为宋军援军到来,远远退却,掉入苞水淹死了一半以上。
但刘义隆不相信这种运气,认为东部战场失利严重,魏军已深入国境,柳元景主持的西部战场应该稍做收敛,不应孤军深入,所以下令让西部各将领班师。
柳元景只得让薛安都垫后,率军返回襄阳,不久被任命为襄阳郡长。
但柳元景显然并不会满足于这种奖赏,本来他有机会建立更大的功勋。
魏军没了西面的压力,更加有恃无恐地南下,永昌王拓跋仁攻击悬瓠、项城,全都攻克,刘义隆恐怕寿阳危机,紧急让豫州蛮族保安司令部军政官刘康祖回军协防。
450年11月17日,拓跋仁先追击刘康祖,到尉武时,双方终于交锋。
刘康祖拥有兵力八千人,副带兵官胡盛之建议靠山扎营,走小路赶往寿阳,刘康祖大怒:“我们遥远地前进到黄河,搜索敌人搜索不到,现在敌人自己送上门,怎么反而躲避!”下令结成车阵,继续前进,军中敢有回头逃走的,砍下人头,移脚后退的,斩下双脚。
这一命令果然奏效,魏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宋军誓死抵抗,刘康祖身中十处刀伤,斗志反更昂扬,双方苦战一天,血流成河,暂时不分胜负。
然而魏军的人数毕竟占了上风,将领们眼见对攻无效,便把部队分成三个梯队,改用车轮战术,三分之二的人休息,三分之一的人作战,终于把宋军拖垮,等到天色渐渐昏暗,魏军又让骑兵载满干草,准备采用火攻一举消灭宋军。
当时风力强劲,一旦军队着火,后果不堪设想,刘康祖惶恐难安,亲自带头前往阻拦,不幸被流箭射中脖子,从马上摔落,当场死亡,残余部队则瞬间瓦解,四散而逃,几乎全军覆没。
拓跋仁这下没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加速向寿阳推进。
另一方面,萧城已然沦陷,魏军大营距离刘裕的老家彭城只有十多里路,更大的战事一触即发。
彭城驻防的军队虽多,但粮秣不足,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江夏王刘义恭打算直接放弃彭城,返回南方,安北将军府大营军事参议官沈庆之竭力劝阻,认为历城兵力少但粮秣充足,刚好与彭城互补,不妨用函箱车阵(即用武装战车在两翼掩护大军前进),再调用精锐部队,夹道护送两位亲王(江夏王刘义恭和武陵王刘骏),及两位王妃和女儿,北上历城,然后交付一部分军队给军事总监萧思话,让他留守彭城。
但总司令部秘书长何勖,却建议全体军民投奔郁洲,再乘船沿海路南下,返回京师。
刘义恭虽有心撤退,但究竟采取哪个方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