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子响当然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如果结果确定下来,那他将背负“叛逆”的恶名,但他不过是打发时间,哪有叛逆的念头,平白无故受此冤枉,一怒之下,逮捕了刘寅等人,就在后堂砍了他们,然后把经过详情奏报父亲。
萧赜更加愤怒,任命随王萧子隆为荆州督导官,准备派淮南郡长戴僧静率军讨伐萧子响。
戴僧静坚决不肯奉诏,当面报告说:“巴东王年轻气盛,被身边的官员逼迫太急,没想到后果,儿子过失杀人,是什么大罪,陛下竟派大军西上!人心诚惶诚恐,还不知会有什么变化,我不敢接受圣旨。”
萧赜没有说话,虽然心里认同这一观点,但还是不能就此轻易放过那个逆子,毕竟之前刚闹过一场,对他的印象早就差到不行,另派京城警卫军司令官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立法院立法官茹法亮,率寝殿侍卫数百人,前往江陵搜捕萧子响和他左右那些弄臣小人,并特别吩咐:“子响如果放下武器,愿回京师,可保全他的性命。”
这几人当然也不喜欢这项任务,平南郡长张欣泰奉命出任胡谐之的副司令官,就对胡谐之说:“这次出征,胜利既无名,失败又是奇耻大辱,真是烫手啊。”
胡谐之说:“那又能怎样呢,既然陛下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只管做好就是了。”
张欣泰说:“萧子响聚集的只是一群暴徒,之所以听从他的驱使,有的是害怕刑罚,有的是贪图赏赐,我们如果把军队驻屯夏口,向他们分析祸福利害,可以不战就擒获罪人。”
胡谐之白了他一眼:“我可没那份耐心,他若束手就擒最好,若是胆敢抗命,免不了刀剑相向。”
大军很快抵达江津,在燕尾洲构筑工事。
萧子响得到报告,瞬间意识到自己可是闯下弥大祸了,穿白衣登上城楼,不断派使节到胡谐之大营转达他的话:“天下之大,岂有儿子反叛父亲的道理,我绝不是叛逆,只是做事鲁莽了些,现在我就乘小船回京,接受杀人罪的处罚,何必一定要出兵捉拿。”
然而胡谐之根本拒不露面,使节在营中焦急地等了好久,最后只有尹略出面,但也并不友好,直接告诉使节:“谁跟你这逆子讲话。”
萧子响大为悲愤,急得眼泪直流,下令杀牛备酒,烹饪饭菜,送给朝廷军作为慰劳,尹略直接把酒菜投入长江。
萧子响更加惊恐,在城头大声呼喊茹法亮的名字,希望能出来澄清误会,茹法亮假装没听见,躲着不出。
萧子响现在就像是掉进泥坑的熊孩子,既已注定不受待见,谁都不想沾一身泥去拉他,明哲保身可是亘古不变的优良传统了。
萧子响又派人请求面见传诏书的钦差大臣,茹法亮非但不准钦差前往,反而囚禁了萧子响的使节。
萧子响终于忍无可忍,集结平日训练的勇士和州政府、王府军队二千人,从灵溪西上,他自己亲率一百多人,携带万钧巨弓,乘夜进驻长江提防。
第二天一早,萧子响亲率大军向朝廷军发起进攻,一时间万箭齐发,朝廷军溃败,尹略当场被射死,胡谐之等人各乘一只小船逃走。
如此一来,萧子响是解气了,但也坐实了叛逆的罪名,萧赜再派首都市长萧顺之率军增援。太子萧长懋一向不喜欢这个弟弟,特别嘱咐萧顺之,绝不能让萧子响安然抵达京师。
萧子响知道误会越来越深,心里的怒气发泄完之后,率领身穿白衣的平民侍从30人,乘小船顺流而下,直赴建康陈述冤情。
萧子响中途和萧顺之遭遇,痛哭流涕地请求晋见皇帝,萧顺之想到太子的嘱托,眼前这个失宠的家伙当然不能和太子相提并论,果断拒绝请求,就在演武堂把他勒死。
这个22岁的年轻人,行为固然欠妥,但遭到四面八方的压力,甚至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着实可怜。
萧嶷上疏请收殓安葬萧子响的尸体,萧赜正在气头上,坚决不准,并追贬萧子响为鱼复侯。
萧顺之也就是萧衍的父亲,活了一把年纪,迫于形势做出如此恶事,心里一直不能安生,没多久便发病去世。
萧嶷也很受打击,萧子响到底曾是他的儿子,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都郁郁寡欢,于492年4月15日病逝,萧赜为此痛哭了好几天。
太子萧长懋虽然除掉一个眼中钉,但他也没能笑到最后,493年初就死掉了,享年36岁。
萧赜的心情可想而知,如果萧子响并不足以让他感到遗憾,但两个最亲近的人接连离开,个中感受当是极其苦涩的。
当获悉了太子生前的作为,萧赜的感受更加复杂,好像体会到了父亲当年的那种无奈和愤慨。
萧长懋的生活极其奢华,修筑自己的宫殿、花园、动物园,比父亲的皇宫、花园、动物园还要盛大,费用在千万钱以上,恐怕父亲在宫中登高时看见,就沿着殿门,种植修长的竹林,遮住视线,其他所有衣服器物等,规格也都超过太子的身份。
但就像萧赜当太子时,势力甚至比萧道成更庞大,萧长懋的许多出格行径,萧赜也并不知情,大家可以瞒着皇帝,但绝不敢违逆太子――
萧家的这一优良传统被继承很出色。
萧长懋死后不久,萧赜就发现了这些事,一度气到昏厥。
中央重臣王俭比萧子响等三人死得更早,489年5月3日就走完了38年的人生旅程。
这四个人或是朝廷栋梁,或是国家的未来,或是左膀右臂,不济的也是亲生儿子,几年之内接连死去,对萧赜来说无异晴天霹雳,他也没能坚持太久,493年7月30日,在寝殿离世,享年54岁。
正值北魏扬言南征的敏感时期,萧赜的死对于萧齐政权来说,堪称灾难,而内忧比外患更剧,无数挑战正在向新的领导班子迎面而来。
(本章完)
………………………………
第432章 萧鸾上位
就在萧赜死前不久,在内忧外患的烘托下,萧齐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祸乱。
当时雍州下辖22个郡、1个府,这一个府即宁蛮府,专门负责管辖蛮族山区居留地,地位比郡还要高。宁蛮府的驻地在襄樊市,与州政府同城。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宁蛮府秘书长刘兴祖文武全才,在州内颇有人气,让同僚们都觉气人,尤其雍州督导官王奂,感觉自己这个一州之长的风光都被这家伙阻塞了,于是指控刘兴祖煽动蛮族打算武装叛变,把他投入监狱。
萧赜接到报告后,下令让王奂把刘兴祖押送建康审判,王奂不理,就在狱中把他弄死,然后宣称刘兴祖畏罪上吊自杀。
消息传到建康,萧赜大怒若狂,立即派立法院立法官吕文显、直閤将军曹道刚,一同率禁卫亲军五百人,前往逮捕王奂,另下诏给镇西将军府军政官曹虎,让他率军从江陵沿陆路北上,在襄阳会师。
王奂的女婿,同时也是他的秘书长殷睿,向岳父大人提议说:“曹道刚和吕文显前来,却没有把皇上的诏书拿给我们看,可能有阴谋诡计,应该把他们逮捕,再派快马奏报皇上。”
王奂寻思一不作二不休,同意这一行动,儿子王彪立刻动员州政府军一千多人在南堂外布防戒备。
王奂的学生郑羽,竭力劝阻不可冲动,跪求出城迎接中央钦差,澄清其中的误会,王奂异常决绝地说:“你知我没有谋反,如果派人到京师申诉,只恐曹道刚和吕文显这种奸诈小人,乘机诬陷中伤,所以才出此下策,暂时闭门自守。”
王彪于是出城应战,结果战败逃回。
493年3月25日,雍州军政官黄瑶起,以及新任宁蛮府秘书长裴叔业,在城中发动兵变,斩杀王奂、王彪、殷睿等几个主谋,几乎屠灭王家,只有王彪的弟弟王肃,时任皇家图书馆秘书之职,得到消息后,独自一人投奔北魏。
王肃虽遭此大不幸,后来在北魏倒是风生水起,碰巧孝文帝正在大举汉化,十分重视汉族文人,王肃于是得以迎娶公主、身居高位,走上人生巅峰。
王奂出身琅邪王氏,在士族政治的大环境里,这样的出身似乎总是能给当事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多数都高傲得很,目无下尘,自视甚高。
同样出自琅邪王氏的王融,也有类似的毛病。
时任立法院立法官的王融,不到30岁就想当宰相,曾在立法院值夜班的时候,扶着桌子叹息:“竟然寂寞到如此程度,惹得邓禹耻笑。”
邓禹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不世出的奇才,位列云台28将之首,24岁就当了宰相。
还有一次经过朱雀桥时,正巧江上有大船经过,吊桥暂时停用,行人车马全都堵在江边,王融在车厢内捶胸顿足:“车前没有8个骑兵卫士开道,怎么能算大丈夫!”
作为竟陵八友之一,王融在文学上的造诣还是很高的,深受竟陵王萧子良的宠信,但仅是以文会友而已,萧子良并没有其他杂念。
王融却不一样,他准备以萧子良为跳板,达成自己的人生宏愿。
北魏宣布南征后,萧子良在东府招兵买马,发布版授人事命令——未经皇帝亲授的任命——擢升王融为宁朔将军,让他主持招兵买马的各项事宜,王融紧抓此次良机,共集结了古楚地区的流民数百人。
萧赜很快卧床不起,让萧子良全副武装到延昌殿加强戒备,萧子良又让幕僚萧衍和范云等人,担任带兵官。
萧子良作为萧赜的次子,在萧赜病重之际,地位瞬间提高了不少,王融正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满足自己的野心。
7月20日,萧赜让江州督导官陈显达向北方增援,镇守樊城,防范北魏突然出手,又担心他的病情会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骚动,所以强打精神让皇家乐队进宫演奏音乐。
萧子良日夜不停地在禁宫守卫,皇太孙萧昭业也是隔一天就到寝殿问安一次。
萧昭业是萧长懋的嫡长子,萧长懋死后,21岁的南郡王萧昭业很快就被立为皇太孙,太子宫的文武官属,全都改为太孙宫官属,原太子妃王宝明改为太孙太妃,南郡王妃何婧英改为皇太孙妃。何婧英是何戢与山阴公主的女儿,当真有其母就有其女,何婧英的本事虽然比不上母亲,但也是一代“豪杰”,之后不久便展现了她的才华。
7月30日,萧赜的病势忽然加重,陷入短暂的休克状态,而萧昭业刚好处在“隔一天”的空档,内外惶惶不安,赶紧派人前去通知,文武官员甚至已穿上丧服等候。
王融倒是兴奋不已,打算假传圣旨,让萧子良继位,诏书的草稿都已经写完了,就等萧赜完全咽气后就要宣布。
萧衍对范云说:“现在民间议论纷纷,都说宫中可能发生非常事变,然而王融并非担当大事的人,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范云说:“放眼朝野,你我之辈里面,忧国忧民的也只有王融了。”
萧衍说:“忧国忧民?是打算当周公召公,还是打算当竖刁易牙?”
范云黯然,他哪知道王融怎么想的,若真是是坚刁、易牙之流,确实不能说忧国忧民,只是钻营小人罢了。
周公和召公都是辅政的贤相,竖刁和易牙则把国家带入混乱,竖刁为了谋求富贵,曾自宫当太监,进宫服侍齐桓公,易牙则把亲生儿子煮熟献给齐桓公吃,后来齐桓公去世,二人拥护姜无亏,与合法继承人姜昭夺权,导致宫廷变成战场,齐桓公英雄一世,死后尸体都生了蛆,还无法正常安葬。
萧昭业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往皇宫,王融则全副武装,身披紫红罩袍,在立法院门口要道,阻止东宫卫队进宫。
没多大会工夫,萧赜回光返照,询问太孙在哪里,王融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放行。
按照萧赜的遗命,皇太孙萧昭业继位,国家大事全都托付给中央政府左副行政长官、西昌侯萧鸾。
王融不肯坐视大权旁落,让萧子良的亲军接管了宫城各门,但萧鸾奉诏前来,卫士不敢强行阻拦,所以顺利入宫,拥戴萧昭业登极。
萧鸾做事雷厉风行,气势逼人,先让左右侍从把哭丧的萧子良扶出金銮殿,然后指挥部属警卫戒备,发号施令,声音响如洪钟,殿中所有官员士卒没有一个不听命令,大事就此妥当。
萧昭业随即公布了萧赜的遗诏,诏书上说:“皇太孙的品德日益高尚,国家托付有人,子良应尽心辅佐,思考如何治理帝国,内外各种事务,不论大小,都要萧鸾参与,共同研究裁决,政府是国家的领导中心,完全交给右副行政长官王晏和文官部长徐孝嗣,军事方面则委任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环、薛渊。”
萧鸾是萧道成的侄子,因萧鸾的父亲早逝,所以自幼便由叔叔扶养,萧道成对他很是爱护,视如己出,萧赜也对这个小弟很关照,而萧鸾颇有才干,表现得既忠诚又干练,一向受到萧赜的重视。
徐孝嗣是徐湛之的孙子,徐湛之被谋杀后,家属也受牵连,徐孝嗣因尚在母亲腹中,得免于难,刘骏继位后,对徐家颇为关照,徐孝嗣在8岁时就继承了枝江县公爵,成年后还娶了刘骏的女儿康乐公主。王俭对徐孝嗣十分推崇,死前力荐徐孝嗣出任宰相,萧赜于是把他从吴兴郡长调任为国防部长。
王融眼见木已成舟,知道机会终于流失了,只好脱下戎装,返回立法院,愤恨交加地猛拍桌子:“王爷误了我的前程!”
他所说的王爷当然就是萧子良,萧子良自始至终都从未想过夺权,是货真价实的文人,而非政客、阴谋家,只是王融自己钻到了权力的黑洞里,一厢情愿地替别人规划,得到这样的结局一点也不意外。
虽然萧子良并未参与夺权,但受王融的牵连,萧昭业对这个叔叔的印象大打折扣,
半个月后,王融就迎来了审判,被人控告阴险、浮躁、轻率、狡狯、招降纳叛、诽谤朝廷等多项罪名,最终被迫在狱中自尽,享年27岁。
次年4月14日,萧子良也终于因为忧愁过度而患病辞世,享年35岁。
萧子良一生几无污点,尤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颇丰,他自己虽没有流传百世的佳作,但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聚拢了大批文学家们,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唯独有一点直接导致了人生的悲剧,那就是结交了王融。
王融作为文人,也有其才学,但德行不够,妄图踩着朋友的肩膀上位,其心可诛。
(本章完)
………………………………
第433章 萧谌弑君
和老刘家的人不同的是,萧家的人都极擅伪装。
无论刘骏、刘子业,还是刘彧、刘昱,都是狠角色,而且丝毫不知收敛,总是随心所欲地做事,而萧长懋、萧昭业、萧鸾,乃至萧赜,都是影帝级的角色,往往当大家认定他们是哪种人的时候,忽然就出现转折,让人大跌眼镜。
萧鸾的作为,之后自见分晓。萧赜对萧道成阳奉阴违,萧长懋对萧赜两副面孔,萧昭业更是风格多变,因为萧道成和萧长懋死得早,两对父子并没有过多的对手戏,萧昭业新皇登极,舞台正式打开,即将开始自己的表演。
萧昭业为人聪明敏捷、反应迅速、长相清秀、举止优雅,谈论应对也都十分得体,而且感情细腻,无论是该高兴还是该忧伤,情绪来得都很快而强烈。
外人看来,这样的人物简直堪称完美,但实际上,他背地里经常与左右一群品质低劣的小人混在一起,衣食不分,睡觉都挤在一起。
开始获封南郡王的时候,萧昭业与叔叔萧子良一同住在西州,萧长懋经常约束他的行动,限制他的生活费用,萧昭业就秘密向京城的富户借钱,还制造一副钥匙,往往到了晚上就打开京畿卫戍总司令部的后门,与左右侍从到各军营肆意欢乐。
萧昭业的老师史仁祖和胡天翼,对此无可奈何,互相商议说:“如果把这种事报告皇上或皇太子,事情恐怕难以收拾,可如果王爷继续在军营里面闲逛,万一被人揍一顿,或被野狗咬一口,我们不但本身要获罪,恐怕全家都要受牵连,我们已经70岁了,还能再活几年。”
几天之内,两人先后自尽,但萧赜和萧长懋却不知个中隐情。
萧长懋患病直到后来去世,萧昭业经常去看望父亲,而且一直满面愁容,泪流不止,让人看到都觉悲伤,可只要一回私宅,立刻笑逐颜开,大吃大喝,纵情取乐,还常让女巫杨氏向上天祈祷爷爷赶紧去世。
萧长懋死后,萧昭业认定是巫蛊起效了,更加信任杨氏,让他继续祈祷爷爷去世。
当时他的正室何婧英仍留在西州,萧赜病重时,萧昭业写信给她说明情况,信纸中央写了一个大大的喜字,环绕大个的喜字周围,又写了36个小喜字。
萧昭业在萧赜病床前,每说一句话都泪流不止,萧赜被他的泪水感动了,断定这么孝顺的人,将来一定会是个好皇帝,于是好生安抚他,并对他说:“我死之后,五年之内,国事应全都托付给宰相,你不要过问,五年之后,你就要亲自处理,不必再交给别人。如果你做不出什么出色的成绩,那也不必遗憾。”言下之意,萧昭业可能没有开拓之力,但守成还是绰绰有余的。
萧昭业满口答应,眼泪一直没有间断,萧赜握住他的手,动情地说:“如果还想念你爷爷的话,应该把事情做好。”言罢永远闭上了双眼。
萧昭业立刻放声痛哭,一时间涕泪横流,让人听得发慌。
然而当萧赜的遗体入棺,萧昭业抹了抹泪,转身就把爷爷的歌舞伎叫来,演奏各种欢快的音乐。
493年9月13日,萧赜的灵柩将在东府前秦淮河上船,丧车还没有出端门,萧昭业就苦着脸声称有病,迫不及待地回宫,刚踏进宫门,就让在殿内演奏胡人的音乐,皮鼓和铜铃的声音,响彻内外。
纸包不住火,历来如此。萧昭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本事固然超群绝代,但毕竟还是被人识破,萧鸾认定如此大不孝之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个合格的君主,于是准备把他废黜,另立一位明君。
荆州督导官、随王萧子隆的性情温和,而且在文学上颇有成绩,萧鸾打算征召他进京,但又怕他不同意,到最后搞得鸡飞蛋打,于是极力招徕萧子良的幕僚萧衍,向他询求意见。
萧衍文武双全,萧子良在世时就对他颇为赏识,王俭也曾对他给予盛誉,俨然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萧衍一眼便看穿了上游的形势,分析说:“萧子隆虽然有美好的声誉,其实见解平庸,行为顽劣,身边并没有智囊,充当打手的只有军政官垣历生、武陵郡长卞白龙,而这两个人皆唯利是图,如果贿赂他们一个显耀的高官,一定肯来,剩下萧子隆,一封信就可以了。”
萧鸾不禁有些沮丧,他原来认定萧子隆是不错的继承人,但被萧衍这么一说,恐怕比萧昭业强不了哪里去,但既已成骑虎之势,只得咬牙坚持下来,于是征召垣历生担任太子宫左翼卫队司令、卞白龙担任游击将军。
这两人接到征召后,果然乐不可支,携手抵达京师。
萧鸾大喜,接着征召萧子隆担任监察院总监察长、抚军将军,大事有了不错的开始。
豫州督导官崔慧景是萧道成和萧赜的旧部,萧鸾担心他不听指挥,于是让萧衍担任宁朔将军,驻防寿春,防范突发事变。
另一方面,萧昭业完全不知道萧鸾正在设法除掉自己,仍然我行我素。
不但他自己荒唐,他身边的亲信立法院立法官綦毋珍之和朱隆之、直合将军曹道刚和周奉叔、宦官徐龙驹,都仗恃皇帝的宠信而胡作非为。
綦毋珍之等人提出的人事推荐,萧昭业全都同意,几个回合之后,这些人干脆自行决定了,无论中央官职或地方官职,綦毋珍之都跟当事人谈价钱,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积累了千两黄金,还擅自索取官府财物,指派差役也不用皇帝诏命,直接自己下令。
当时京城的官员私下甚至有了一种潜规则,那就是宁可不听皇上的圣旨,也不能违背立法官的命令。
徐龙驹是寝殿随从官,经常住在含章殿,头戴黄纶帽,身披貂皮袍,面向南方,坐在案旁,在臣属奏章上代替皇上批示,侍候他的待遇和皇帝没有两样。
周奉叔当年单骑在北魏大军的包围圈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勇猛之名举国皆知,但个人修养就比较一般了,自恃万人敌,又有皇帝的宠爱,对三公和部长级高官丝毫不知尊重,像对待自家奴仆一样,每天还在身上藏着20飞刀出入禁宫,昂首阔步,一脸唯我独尊的霸道模样,守门的禁卫军官根本不敢阻止,因他有句口头禅:“我认识你,我的刀可不认识你。”毕竟没人敢以身试刀。
萧赜下葬之后,萧昭业经常与左右侍从换上平民衣服出宫,在大街小巷闲逛,还喜欢在萧长懋的墓园隧道里面互相投掷泥块,或比赛跳高,每天都乐此不疲。
对这些小伙伴,萧昭业极其慷慨,动辄赏赐数十万数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