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州督导官侯瑱,也据守豫章及江州,反抗陈霸先,陈霸先让周文育当南豫州督导官,率军攻击湓城,又派侯安都和周铁虎,率长江舰队到梁山构筑栅栏工事,防备江州攻击。
3月23日,北齐派萧轨等人,会同任约和徐嗣徽,集结大军十万,对萧梁发动大规模攻击。
这次攻击一直持续到6月,虽然前期遭受不少挫折,但还是一路冲到了倪塘,斥侯游骑兵甚至抵达宫城附近。
建康人心震恐,萧方智率皇家禁卫军出宫驻扎长乐寺,宣布内外戒严。
陈霸先正在白城抵抗徐嗣徽,周文育前来会师,大战就要开始,忽然大风扑面,陈霸先提醒周文育说:“兵法说大军不能迎风作战,务必小心为上。”
周文育急躁得急,随口说道:“情势危急,还管他妈的什么兵法!”说着抽出铁矛,上马冲锋,大军紧随其后。
交战中风向突然调转,周文育大获全胜,杀伤数百人。
陈霸先的这些心腹将领像周文育和侯安都等人,无不是当世虎将,为陈霸先的霸王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6月9日,北齐进抵玄武湖西北,打算占领北郊神坛,梁军从覆舟山东移,进驻神坛北方,与北齐对峙。
正值雨季,大雨接连数日不停,北齐日夜生活在泥泞水浆之中,脚趾都泡得溃烂,必须把炉灶悬高才能煮饭,可是宫城及潮沟以北,却没有淹水,路面干燥,梁军可以从容部署,战局由此扭转。
6月12日拂晓,士卒各在原地吃饭,陈霸先率军从幕府山出击,侯安都对他的部将萧摩诃说:“你的勇猛闻名天下,可是耳听千次,不如眼见一次。”
萧摩诃意气风发地说:“今天就请你亲眼一见。”
会战开始不久,侯安都不幸栽倒马下,北齐军立即团团围上,萧摩诃单人匹马厉声呐喊,直冲北齐军,齐军立时被冲散。
这一战,陈霸先与吴明彻和沈泰等各路人马,投入全部兵力正面迎敌,侯安都则从白下率军从齐军背后出击,北齐惨败,徐嗣徽和弟弟徐嗣宗被生擒斩首,萧轨等46名将领被俘,逃亡士卒争相用荻草绑成小筏,打算渡江,好不容易到江心,纷纷沉没,尸体一直漂流到京口,布满江面,只有任约和王僧愔等少数将领逃得一命。
6月17日,陈霸先把萧轨斩首,北齐也砍了陈昙朗,大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新的篇章还需要些时日。
霸先平叛1
(本章完)
………………………………
第515章 高洋暴虐
西魏攻打江陵时,高洋曾派清河王高岳前往声援萧梁,但最终于事无补,江陵沦陷,高岳只收获了几个萧梁将领,这让高洋怀恨在心。
平秦王高归彦趁机在高洋跟前打小报告,声称高岳的家宅模仿皇宫,甚至连密室都有,只差没盖高大的宫门了,高洋瞬间怒火冲冠。
高归彦的父亲在高欢贫困时,对高欢很照顾,高欢知恩图报,待高归彦父子十分优待,可惜高归彦父亲早逝,高欢便让族弟高岳收养高归彦。
但高岳起初并没把高归彦看得太重,只当是走了狗屎运的小民了,高归彦由此对高岳大为怨恨,在高洋称帝后,竭力表现自己,终于赢得高洋的宠信。
高岳经常带兵出征,建立不少功勋,在北齐国内颇有威望,而越是如此,高洋越是反感。
高洋非常喜欢舞女薛氏,把她娶到皇宫后院,而高岳曾先于高洋与她有所接触,当时是经过她姐姐认识的,高洋得知此事,心中怒火更盛,突然有一天让武士把薛姐姐悬挂起来,用锯锯死,然后斥责高岳与薛妹妹通奸。
高岳据理力争,再三陈述冤情,高洋越发愤怒,于555年11月22日,派高归彦送毒酒给高岳。
高岳仍坚称自己没有犯罪,高归彦说:“你喝下去,全家性命可以保全。”
高岳顿时气馁,最终毒发身死。
过了没多久,高洋忽然联想起薛妹妹与高岳上床的情景,一怒之下把薛妹妹斩首,人头就藏在自己袖子里,前往东山举行宴会。
宴席上,群臣刚开始敬酒,高洋冷不丁地从袍袖里掏出人头,放在盘子上,然后下令分割薛妹妹的尸身,把她的腿骨当琵琶来弹,在座众人无不大惊失色,过了好一会儿,高洋才把人头和大腿都收起来,大放悲声:“佳人难再得,佳人难再得啊!”
宴会不欢而散,高洋把薛妹妹的尸体放到车上,自己披头散发在后步行跟随,一面走一面哭。
从此之后,高洋的行为越发荒诞,时而一个人载歌载舞,时而披散头发,穿着蛮族服装招摇过市,时而像女人一样浓妆艳抹,时而骑着驴、牛、骆驼、白象,也不用马鞍和缰绳,就那么四处游荡,时而让亲信崔季舒和刘桃枝背着他,他则在后面敲锣打鼓,时而夜宿街头,时而在隆冬季节裸奔……
这些行为即便在开放的21世纪,仍不算合时宜,更何况在古代,高洋还煞有介事地微服私服,在路边问一个妇女:“你觉得当今天子怎么样?”
妇女瞬间表现出一副鄙夷的模样,不耐烦地说:“疯疯癫癫,算什么天子。”
高洋大怒,当场杀之。
太后娄昭君当然也极不喜欢高洋的作为,眼见高洋酗酒成性,癫狂病不时发作,终于不能忍受,亲自拿手杖打他,边打边骂:“什么样的混蛋老爹才生了你这样的混蛋儿子!”
高洋醉意未消,冷冷地说:“看我把你嫁给老蛮子。”
娄昭君顿时怒火攻心,可随即感觉后背发凉,这倒霉儿子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真把自己嫁给老蛮子,那可不妙。
高洋见母亲神情有异,打算逗她开心,于是像小孩子一样在地上爬了起来,爬着爬着钻到床底下,猛地一起身,竟把床弄翻了,娄昭君也摔倒在地,身受重伤。
娄昭君从此也不敢再进行行规劝,这个儿子离她是越来越远了。
高洋醒酒后,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听说自己差点把母亲害死,羞愧之下,让人点着柴堆,打算跳里面烧死。
娄昭君听到太监汇报,带伤前往拉住他,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安慰他:“你那天喝醉了。”
高洋瞬间泪奔,抛下柴堆,又让人在地上摆设公案,让平秦王高归彦手持木棍,高洋自己数落自己的罪状,每数一条就让高归彦重重地打上一棍,并交待:“打不出血来,我就杀你。”
娄昭君心想你那么多罪状,一棍一棍的非打死你不成,还不如烧死,赶忙上去抱住他,高洋执意要受刑罚,娄昭君于是让高归彦象征性地打了他脚板五十下。
几天过去,高洋重新恢复常态,之前宣布戒酒的誓言也不过维持十天。
后来有一次高洋到皇后李祖娥家里,李祖娥的母亲崔氏劝了他几句,高洋瞬间发作,打算用响箭射死她,骂道:“我连自己老娘都不认识,你个老太婆算什么东西!”
李祖娥苦苦相求,总算挽回母亲一命,但高洋还是用马鞭抽了崔氏一百多下。
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岳母,高洋尚且忤逆至此,其他皇家国戚的处境就更糟了,不管亲疏远近和年纪长幼,多数都被高洋拖到床上,而他自己放肆还不算,更把她们赏赐给左右侍从,看着她们遭受种种侮辱。
彭城王高浟的母亲尔朱英娥,原是元子攸的皇后,后来被高欢霸占,按辈分是高洋的后妈,高洋强迫她与自己交欢,尔朱英娥愤然拒绝,高洋亲手把她杀死。
乐安王元昂的妻子,是李祖娥的姐姐,长得十分美艳,高洋多次拉她入宫,并把元昂害死。
元昂死相极惨,被人强行压倒在地,然后高洋亲自射出一百多支响箭,元昂很快就被射成了刺猬,血流成河,顷刻毙命。
射死元昂之后,高洋准备立李祖娥的姐姐为昭仪,李祖娥啼哭不止,请求把皇后位置让给姐姐,娄昭君也出面干预,高洋终于停止。
朝臣们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杨愔算是北齐的元老级重臣了,高洋任命他为宰相,但并不让他做什么具体工作,而是在上厕所的时候,让他在一旁拿厕筹侍奉。有时高洋懒得动弹,就让杨愔用厕筹为他刮屎——堪称有史以来最惨的宰相了吧。
做到这种程度,杨愔的恶梦仍未结束,高洋还是会不时拿马鞭抽打他的后背,甚至有一次要用刀划开他的肚子,幸亏崔季舒在一旁插科打诨,让高洋放弃了这个念头,但仍没有放过杨愔,又把他装到棺材里面,放在灵柩车上表演一出送丧的大戏。
群臣为了在屠刀下活命,无不绞尽脑汁,与高洋斗智斗勇。
高洋特别制造了大锅、长锯、剉刀、石碓等刑具,放在院子里,每次喝醉,一定要亲手杀人,作为娱乐项目,杀了人之后,还要割下死尸的四肢,或投到火中焚烧,或投到水中喂鱼。左右侍从和官员哪经得起这么虐杀,杨愔暗中集合城中所有犯了死罪的囚犯,安置在殿庭左右卫士轮休的地方,称之为供御囚,之后高洋每次想杀人的时候,杨愔就把这些死囚犯带出来供高洋驱使,如果这些人有幸三个月还没被杀,就无罪释放。
开府军事参议官裴谓之,也曾斗胆向高洋上疏规劝,高洋对杨愔说:“这呆子怎么敢说这种话。”
杨愔唯恐裴谓之遇害,于是告诉高洋:“他打算让陛下把他杀掉,名声就可以流传后世。”
高洋怒道:“真是卑鄙的家伙,我就是不杀,看你成什么名。”
因西魏仍旧壮大,高洋一直耿耿于怀,有次游逛东山,趁着酒意把魏收叫到跟前,让他撰写诏书,准备西征。
当然他很快醒酒,军事行动并没有实施,毕竟他也知道西征并不切实际,两国实力均衡,很难一举成功。
高洋于是更加抑郁,在朝堂上流泪向百官询求意见:“黑獭不接受我的命令,怎么办?”
司令官刘桃枝:“给我三千精兵,我去长安捉他回来。”
高洋认为他壮志凌云,赏赐绸缎一千匹,赵道德插嘴说:“两国分列东西,强弱大小都差不多,他可以被我们捉来,我们也可以被他捉去,刘桃枝胡说八道,应该诛杀,陛下怎么能乱赏。”
高洋说:“你说的对。”把绸缎一千匹转送赵道德。
赵道德一向耿直,高洋有次交待说:“下次我再饮酒过量,你应该狠狠捧揍我。”
没过几天,高洋再度烂醉如泥,赵道德真的举棍就打,高洋吓得踉跄躲避。
高洋是北齐的第一任皇帝,国家的初代政治班底还是靠得住的,所以高洋的暴虐并没有让北齐迅速陷入毁灭,杨愔等大臣在维稳方面做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但很明显,如果国家领袖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而初代的贤臣们又不可能长久存在,那么国家的命运就充满变数了。
(本章完)
………………………………
第516章 北周立国
脱胎于东魏的北齐,与西魏同时兴起,但两国后来的发展际遇迥异,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欢早逝,而宇文泰长期掌权。
高欢去世时也不算太年轻,但宇文泰更有优势,他比高欢小十岁,正当壮年,身体也一向康健,得以在关中大施拳脚。
王朝的奠基人和继承人的影响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高欢的后辈就算再英明神武,也绝对比不上宇文泰,同样的,假设宇文泰先于高欢死去,宇文家的子孙再有领袖气质,终究也不是高欢的对手。
这种事非人力能干涉,一切结果早在高欢去世时就已注定了,只是高洋的暴虐加速了这一进程。
高欢死后,短期内,东魏勉强守成,而西魏在宇文泰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国家基础越来越坚实,此消彼长间,高下立判。
当然这些论述都是以“马后炮”的姿态展开的,在确知结果之后,才能对产生结果之前的形势进行貌似明智的分析,当时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们的未来会如何演变。
宇文泰也不例外,他只是努力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几年后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更料想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到最后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抛开结果不论,宇文泰能驾驭那么多盖世豪杰,并在关中那么多年都岿然不动,已是莫大的成就,在同时期无人与之匹敌,放眼整个两晋南北朝,对手也屈指可数。
个人魅力固然重要,儒教也在西魏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佛教广播的大背景下,宇文泰仍能倾心儒学,对国家稳固起到很大的帮助。
有关儒学适合治国的道理,早在之前的章节中便介绍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因为西魏在名义上仍是元氏政权,所以元家和宇文家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宇文家越是强势,元家的怨恨就越深刻,551年3月6日,45岁的元宝炬逝世,13岁的太子元钦继位,小皇帝远比其父张扬,一旦熟悉了自己的处境,立即准备脱离宇文泰的控制。
元宝炬经历了北魏分裂,又经历了元修惨死,早就被时局磨平了棱角,因此在位近二十年都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当一个傀儡,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而这也是他得以活到自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元钦不信自己的命运,坚持认为应该起来反抗强权,所以注定命途多舛。
554年初,元钦已长到16岁,与左右亲信和元室宗亲们密谋诛杀宇文泰,临淮王元育和广平王元赞流泪劝阻,元钦都拒不接受。
宇文泰的儿子们到目前的出镜率并不高,多数没什么政治经验,年纪也不大,侄子章武公宇文导和中山公宇文护倒是可以独当一面,但都远离京师,出去主持军事重镇,元钦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胜算,但他不知道宇文泰的的几个女婿也并不好对付。
总司令官、清河公李基是李远的儿子,义城公李晖是李弼的儿子,常山公于翼是于谨的儿子,分别控制皇家禁卫部队,这三人都是将门虎子,同时也是宇文泰的女婿,无不对宇文泰忠肝义胆,元钦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了若指掌。
宇文泰终于做出决定,把元钦囚禁在雍州政府官舍,让元钦的叔叔、齐王元廊当皇帝,元廊本年不过18岁。
元钦做出这种事,到底不为宇文泰所容,于本年5月25日被毒杀。
废掉元钦不久,宇文泰开始在国内着手重要变革,首先让皇族一律恢复拓跋原姓,孝文改革时改成汉姓的99家鲜卑人,也都恢复原来的复姓。
北魏立国之初,统辖的部落36个,亲属99家,正是这99家成就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时过境迁,其中很多被消灭或是后裔死绝,儒学大师宇文泰到底是个崇尚传统的人,特地从本朝选了功劳最大的将领36人,和功劳次大的99人,不管他们是不是鲜卑人,都让他们分别改姓,所率士卒也一律改成各自将领的姓,于是――
李弼成了徒河弼、赵肃成了乙弗肃、刘亮成了侯莫陈亮、杨忠成了普六茹忠、王雄成了可频雄、李虎成了大野虎、辛威成了普毛威、田宏成了纥干宏、耿豪成了和稽豪、王勇成了库汗勇、杨绍成了叱利绍、侯植成了侯伏侯植、窦炽成了纥豆陵炽、李穆成了某拔穆、陆通成了步六孤通、杨纂成了莫胡卢纂、寇隽成了若口引隽、段永成了尔绵永、韩褒成了侯吕陵褒、裴文举成了贺兰文举、陈忻成了尉迟忻、樊深成了万纽于深。
改姓只是一种形式,而且是暂时性的,他们私下仍以本姓自居,本文接下来的叙述也仍以其汉姓为准。
除了改鲜卑姓,宇文泰还依照古代的政治制度,取消王爵,把皇族亲王全都降为公爵。
556年正月1日,宇文泰又有大手笔,西魏开始重新制定官制,并依照新制改组政府,完全仿效周朝的礼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六官:宇文泰当太师兼国务总理、柱国将军李弼当太傅兼内政部长、赵贵当太保兼教育部长、独孤信当国防部长、于谨当司法部长、侯莫陈崇当农工部长。
按《周礼》的描述,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在国内除了天子之外最有权势的六个人。几十年后诞生的三省六部制,就是借鉴了这项六官制度。
在宇文泰复古式的官制中,起源于汉朝的刺史制度就不复存在,“督导官”的翻译也不再作准,以后只存在“州长”。
至于宇文泰为什么要跳过中间那么多年,而从周朝寻找灵感,与其儒家的为政风格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孔子的很多思想都源于周礼,而且孔子本身就生活在周朝末期,也对本朝十分推崇。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时隔几千年仍旧对世人有所帮助,儒家学说在21世纪仍对社会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宇文泰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在经历了三百年佛道横行的乱世之后,儒家终究还是会重新占领高地,并继续影响中国古代数十个王朝。
并非说佛教和道教不如儒教,任何正经宗教都是平等的,但总是各有所长,会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爆发出其他宗教不能匹敌的影响力,单就维持国家机器平稳运转来看,儒教是最佳的选择,至少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是这样的。
改革官制不久,宇文泰也许是太累了,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不得不挑选继承人。
宇文泰的众多儿子里面,宇文毓的年龄最大,本年已有23岁,娶了独孤信的女儿为妻,但他是庶出,宇文觉才是宇文泰元配冯翊公主(元修的妹妹)生的嫡子,宇文泰既是传统的人,内心更希望立嫡子为继承人,事先向高官征求意见:“我打算立嫡子,可是恐怕国防部长心里不安,怎么办才好?”
大家开始小声议论,不一会儿,左副行政长官李远说:“决定继承人,本来就是选嫡子,与年龄长幼没有关系,略阳公当世子,有什么不妥,如果认为独孤信是障碍,请准我先斩独孤信。”说着拔刀就跳了起来。
宇文泰也跟着跳了起来,慌忙劝止:“何至于此。”
独孤信也在场,着实吓得不轻,赶忙解释自己绝不会是障碍,李远才收回大刀,于是大事就此确立。
散会之后,李远向独孤信道歉,说:“面对大事,不得不那样。”
独孤信惊魂甫定,说:“今天也完全依靠你,才决定大计。”
本年下半年,宇文泰去北方巡视,感觉身体有些不适,返回途中,走到牵屯山,用政府驿马车召见中山公宇文护交待后事。
宇文护走到泾州与宇文泰见面,宇文泰已然卧床不起,艰难地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而外面贼寇的势力仍然强大,天下大事交到你手上,应该努力向前,完成我的志愿。”
10月4日,宇文泰在云阳病逝,享年50岁,宇文护护送灵柩返回长安,发布死讯,举行哀悼大典。
第二天,15岁的世子宇文觉继承父亲的官爵,当柱国、太师、国务总理,出京前往同州坐镇。
在名将辈出的西魏,宇文护固然也颇有才华,深得宇文泰信任,但名望地位一向处于二线,即便是宇文泰亲口托孤,各公爵暗中都不服从管理,宇文护无奈之下,向于谨请求对策。
于谨说:“我很早就受到先公非常的知遇,恩情深过骨肉,今天的心情,我要用性命去争,但如果当众决定人选,你千万不可谦让。”
次日一早,高官举行会议,于谨当众严肃地说:“从前皇家倾危,没有安定公(宇文泰),就不会有今天,现在他刚刚逝世,世子年纪还小,中山公是他亲兄长的儿子,而且受到托孤重任,军国大事理应由他继续领导。”
宇文护说:“这是我们的家事,我虽然拙笨愚昧,但怎么敢推辞。”
于谨说:“你如果统御军国大事,我们都有依靠了。”说完深深向其叩头。
其他高官在他的压力下,也不得不跟着叩头,宇文护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下开始主持大局。
于谨年过五十,早在北魏时代就极具声望,后来和宇文泰一同创业,在西魏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真是掷地有声的角色。
12月17日,拓跋廊封安定公世子宇文觉为周公,划分岐阳郡作为其采邑。
宇文护因为宇文觉的年纪小太,而自己实力有限,虽勉强站在前台,但终究充满变数,打算让宇文觉早登宝座,用以安定大局,所以在除夕这天,让拓跋廊下诏禅位,由教育部长赵贵向宇文觉呈递皇帝符节和禅让诏书,济北公拓跋迪则呈递玉玺,拓跋廊当天出宫,居住在国防部官舍。
至此171年的拓跋帝国彻底灭亡,北周建立。
557年正月1日,宇文觉正式坐上宝座,因仿效周朝,所以并不称皇帝,而是天王。
这一点与前秦倒是很像,苻坚终其一生也只是称天王。
大权臣宇文护上线
(本章完)
………………………………
第517章 擅行废立
宇文觉虽然坐上宝座,但宇文护的处境仍未有所好转,朝中多数权贵仍对他充满敌意,楚公赵贵就准备暗下杀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