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尴尬的位置绝非庾氏兄弟所想的,只是他们注定与浮夸的大环境难以相处融洽,而谢氏作为清谈大家,加上拥有皇后这种足以跳过奋斗环节的资源条件,成功崛起也就不难理解了。庾家当然也曾出过一个皇后,可时过境迁,新皇后褚蒜子的影响力更加深刻广泛。

    当然处在此时的过渡期,庾氏兄弟还是当之无愧的大佬。

    安西将军、荆州督导官庾翼,为人慷慨激昂,才华横溢,早在接替哥哥庾亮的职位时就已展现无遗,几年之后更是以恢复中原为己任。

    当时杜乂和殷浩名声十分响亮,有人建议庾翼请他们出山辅佐,杜乂是司马衍的皇后杜陵阳的父亲,同时也是当年坐针毡的杜锡的儿子,殷浩则是殷羡的儿子,两人都是满嘴的玄妙之门。

    然而庾翼对于这批清谈家不但没有半点好感,甚至极为鄙视,曾有个经典的论断,他说杜乂和殷浩这种人,最好是放在阁楼上归档,等到天下太平了,再慢慢讨论他们究竟能干什么。这就是束之高阁的来历。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豪迈有魄力的琅邪王府秘书长桓温,倒是与庾翼有一段令人称道的友谊,二人都执着于建功立业,经常互相勉励,立志澄清四海,与当年闻鸡起舞的刘琨、祖逖有得一拼。

    桓温是著名爱国将领桓彝的儿子,为父报仇的那段往事,尤其被世人称道,后来娶了司马衍的妹妹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再加上庾翼的关系,逐渐走上历史的前台。

    (本章完)
………………………………

第129章 庾翼北伐

    司马岳登极的第二年,也即343年,庾氏兄弟与清谈派的矛盾更加尖锐,而有了谢氏的加盟,庾冰甚至不得不选择退让,当听说庾翼要重惩殷羡之后,紧急写信制止。

    殷羡担任长沙郡长期间,大肆贪赃枉法,凶暴残忍,庾翼有心杀鸡儆猴,但接到哥哥的来信,只能强忍怒气,但仍旧忍不住回信说:“殷羡素来骄傲蛮横,大家觉得他有个好儿子可以仗仗,便对他忍气吞声,我不想驳你的面子,暂且对他宽大处理,但他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观察国家政治,财大势大的官宦豪门,是国家最大的威胁!

    有时执行法律,只敢制裁无钱无权的贫寒之家,像前些日子石头仓库的粮食被盗卖一百万斛,明明是就一批强悍的将领干的勾当,却不敢追查,结果仅把仓库主任斩首,以此来搪塞责任!

    还有一次,山遐担任余姚县长时,向二千户官宦豪门之家追缴欠国家的捐税,有权势的人竟联合起来把他赶走,使山遐连睡觉都不能安枕!或许你可以把这些都归咎于前任宰相王导的昏庸荒谬,但国家大势已去,不能复兴,实由于此!

    我们兄弟不幸陷在这种漩涡之中,无法跳出流行的风气之外,即使明知前途黑暗,也应该用堂皇正直的手段治理国家,放眼荆州二十多个郡,只有长沙的政绩最为恶劣,面对罪恶而不罢黜,跟只杀仓库主任有什么分别!”

    庾冰深感惭愧,但时局如此,实在无可奈何。

    虽然放过了殷羡,但不久之后,庾翼就派人去找了殷浩,准备让他当军政官,并带去了书信,信上直舒胸臆,开门见山,说道:“你既然有才名,何不显露出来报效国家,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只不过浪得虚名而已。”康帝司马岳也接着下诏任命殷浩为高级咨询官,兼安西将军府参谋长。

    殷浩果断没有接受,但也不敢和庾翼辩驳,虽然他向来以巧言善辩著称于世。

    朝政无法变更,庾翼便一味心思放在放在恢复中原上面,派出使节邀请慕容皝和张骏,共商讨伐贼寇的大计。

    消息传出,后赵汝南郡长戴开率部下数千人到武昌投降庾翼,声称愿为讨赵先锋,但朝廷官员却几乎一边倒地表示反对,只有庾冰、桓温和司马无忌支持。

    司马无忌是死于王敦之乱的司马氶的儿子,因此自幼仇视清谈,坚决站在庾氏兄弟这边。

    司马岳因是庾冰一手扶立的,所以也对庾氏兄弟表示支持,于343年7月下诏:“准备光复中原!”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庾翼感激涕零,既然终于得到了中央的许可,他打算动员全部兵力,大举北伐,上疏推荐桓宣为司雍梁三州以及荆州四郡军区司令长官、兼梁州督导官,向丹水进发,推荐桓温为前锋司令,假节,率军进入临淮。

    庾翼自己则镇守襄阳,统率武装部队近四万人,征集辖区共六个州的奴仆、车辆和牛驴骡马,为北伐服务。但百姓却因此开始怨恨。

    百姓的心理很奇怪,明知北伐是正确的,恢复故乡岂不是皆大欢喜,但他们在江南这些年早已安逸惯了,看着别人出苦力,自然鼓掌称赞,但若是触动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论做什么高尚的事,都觉不能接受。

    基层人民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豪门望族了,他们对庾翼更加愤恨。

    被国人仇视的感觉当然一点都不自在,至少身处建康的庾冰已感受到了身边满满的敌意,于是也学习褚裒,主动申请外调,前往与弟弟汇合。

    司马岳完全理解庾冰的苦衷,于是下诏加授庾翼为全国剿匪总司令官,庾冰则任荆江宁益梁交广七州及豫州四郡军区督导官,假节,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

    庾冰一走,徐州督导官何充则调任扬豫及徐州琅邪郡军区司令长官,兼京畿卫戍总司令,主管朝廷机要,辅佐皇帝。琅邪郡长桓温则接替何充,担任青徐兖三州军区司令长官,兼徐州督导官。再度调任褚裒为首都卫戍司令官,兼立法院总立法长,而褚裒则毫无意外地再度辞让。

    这样一来,从中央到地方,全都进行了一番洗牌,庾翼准备了几个月之后,于344年5月,派梁州督导官桓宣攻击后赵将领李熙驻防的丹水,正式拉开北伐的大幕。

    可惜桓宣虽然有治理地方的才华,但在战场上却对敌人造不成任何威胁,轻易便被敌人击败,庾翼很不满意,将他贬为建威将军,不料桓宣竟因此羞惭病倒,挣扎着到8月7日凄然离世。

    桓宣死后,庾翼虽然伤感,但也无济于事,只得任命长子庾方之为义城郡长,暂时接管桓宣的部众,又任命军政官应诞为襄阳郡长,军事参议官司马勋为梁州督导官,驻屯西城。

    首战失利,还因此损失一位地方大员,朝廷百官因此连番上书指责北伐,司马岳年纪轻轻,心理素质终究太差,难抵四面八方的压力,居然也和桓宣一样病倒了,且一病不起,不得不选择继承人。

    庾冰和庾翼打算拥戴会稽王司马昱为继承人,立法院副总立法长何充则建议立皇子司马聃。司马岳与司马衍的情形还略微不同,他的皇后没死,而且孩子的外公很靠得住,因此庾氏兄弟这一次被拒之门外了。

    9月26日,东晋康帝司马岳在式乾殿逝世,年23岁,次日一早,由何充宣布遗诏,奉迎2岁的皇太子司马聃登极,大赦天下,即穆帝。

    褚蒜子的背景复杂,直接牵扯到两个家族的势力,站在庾冰和庾翼的立场上,当然是想避免清谈家们借机把持朝政,因此想扶立已经成年的司马昱,但他们不知道,无论登极的是司马聃还是司马昱,陈郡谢氏都注定会崛起,因为褚蒜子的舅舅是谢尚,而崇尚清谈的司马昱其实与谢裒的长子谢奕关系很铁,谢尚和谢奕是堂兄弟,无论哪个得势,另一个都会随之兴起。

    (本章完)
………………………………

第130章 桓温兴起

    东晋朝局随着康帝司马岳的下葬,正式改头换面,加上北伐失利,且前途未卜,庾冰终于也病倒了,于344年11月9日,死于治所,年49岁。

    征西将军庾翼为了奔丧,留儿子庾方之为建武将军,驻防襄阳。因为庾方之太年轻,庾翼特别让军事参议官毛穆之当建武将军府军政官,作为辅助,毛穆之是毛宝的儿子。

    治丧结束之后,庾翼重新把司令部撤回夏口,这时朝廷下诏让他担任江州军区司令官,兼豫州督导官,但他正潜心准备二次北伐,于是辞了豫州督导官一职,专注修护武器,开田垦荒,储蓄粮秣。

    庾翼很清楚,如今在朝廷已几乎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能靠一次成功地北伐来扭转颓势,否则永远都不能让清谈家们服气,于是拼命工作,不论内政还是军事全都身体力行,每天都一身戎装在各处巡查。

    可惜部下的将士们经过上次的挫败,已对北伐失去了信心,他越是着急做出点成绩,现实与心理的落差便越大,心浮气躁加上湿热环境的浸染,背上居然生出一大片毒疮,一遇汗水就有钻心的疼痛。

    心理防线的崩塌往往比身体的残疾更让人难受,庾翼显然已遇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一方面又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在交待完后事之后,于345年7月3日,憾然离世,年41岁。

    按他的遗命,儿子庾爰之代理辅国将军、荆州督导官,军政官朱焘,则担当南蛮保安司令官,率一千人驻防巴陵。

    至此,颍川庾氏正式在东晋王朝的舞台上谢幕,从庾亮接掌中央大权起,到庾翼去世,庾氏兄弟左右朝政20年,但在前期基本上乱政的方面更多一些,后来庾冰和庾翼对国内形势有所改善,但也微乎其微,毕竟所处的大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多大的发挥空间,除非进行政变,改朝换代,然后彻底清理政坛渣滓,不然难有成效。但不可否认,庾氏兄弟几人不管做了什么,都是出于一片赤诚,与王导等人有着根本的区别,堪称士族政治下的一朵奇葩。

    就在345年正月1日,太后褚蒜子首次垂帘听政,怀抱着司马聃主持早朝。

    但褚蒜子本年也不过21岁,很需要父亲的支持,于是再度下诏让褚裒担任京畿卫戍总司令,并主持朝廷机要。

    褚裒的部属都替主子感到烦恼了,于是不等褚裒皱眉头,便向他献策:“会稽王司马昱有品德声望,正好是国家的姬旦,你应该把朝廷大权交给他,也免去你反复辞让的辛苦。”

    在此之前,褚裒已拒绝了两次了,此时担任徐兖青三州及扬州二郡军区司令官,兼首都卫戍司令官,兼徐州、兖州督导官,镇守京口,听完了部下的建议,感觉此计可行,一面上书推荐司马昱,一面仍回京口驻扎。

    很快司马昱便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主管政府六部的日常事务。

    司马昱本年27岁,性情淡泊,没有政治野心,唯一喜欢谈论玄虚,一旦上位,迅速把平常清谈的小伙伴提拔上来,刘惔、王濛和韩伯都成了他的亲信,郗超则升任抚军大将军府秘书,谢万为主任参谋。

    刘惔、王濛和韩伯都是清谈高手,但论起家世来,就远不如后两位了。

    郗超是郗鉴的孙子,年少时气质高雅,不受世俗拘束,父亲郗愔沉默寡言,与人无争,可是吝啬成性,积蓄到数千万钱的时候,有一次曾经打开钱库,让儿子郗超随意搬取,郗超把它们散给亲朋好友,一天就用完了。

    谢万是谢裒的儿子,也是王述的女婿,坐拥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显赫家族,虽无大才,但比较爱现,曝光率高,倒也在清谈界小有名气。

    司马昱虽然名义上主管朝廷机要,但他既无心从政,朝中大小事多半由何充裁决。

    何充虽姓何,却属于琅邪王氏的背景,而不论琅邪王氏还是陈郡谢氏,抑或太原王氏,都是以清谈为主的大家族,志趣相投,因此互相之间相处倒还算和谐。

    庾翼死后,地方重任便出了缺,何充为了彻底遏制庾氏的残余势力,提出由桓温接替其所有官职。桓温出身忠良之后,他自己又孝义勇敢,重要的是没什么家族势力,真是用以制衡大族的绝佳筹码。

    司马昱对何充言听计从,于9月13日,以司马聃的名义下诏擢升徐州督导官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区司令长官、南蛮保安司令官、荆州督导官,持节。接着又任命刘惔为沔中军区司令、义成郡长。庾翼的两个儿子庾爰之和庾方之,则全被送往豫州。

    刘惔与桓温与了邻居,但两人无论性格还是作风都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平时并没什么来往,偶尔有一次桓温趁着天降大雪出去打猎,出发时刚好经过刘惔那里,刘惔看他完全战备行军模样,略带嘲讽地问他:“老贼,你这个样子是去干什么?”桓温气宇不凡,倒也不觉生气,反讽他说:“我不这个样子,你怎么能安然坐在这里清谈啊!”

    两派相争,最终成就了弱小的桓温,但桓温不是浮夸之辈,既已手握重权,即将完成包括好友庾翼在内的所有国人未曾想象的大事。

    北方的邻居石虎则比桓温更为出色,他一直在做着国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虽然不是什么好事。

    后赵为了四方征伐而倾全国之力做准备,不但物资雄厚,兵力更是威武,放眼国内,拥有两个男人的家庭不是男人太老就是太年轻,青壮年全被抓到军营去了。

    344年正月,石虎为了嘉奖文武百官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就是敛财和征兵),在太武殿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正在他们欢饮的时候,忽然有100多只白雁降落在可以跑马的大道之南,狩猎达人石虎立刻下令射杀,一时间箭如雨下,然而竟没有射中一只。石虎大感惊异,碰巧各州军队集结完毕的恰好在100万左右,天文台长赵揽秘密报告石勒,认为不适合南下征战,石虎眼见这么怪异的事,不由得不行,于是酒宴结束后亲自到宣武观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然后下令复员。

    (本章完)
………………………………

第131章 后赵地狱

    出于忌讳,石虎暂时放弃了讨伐东晋,而周边其他政权暂时也难以找到入侵的机会,于是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在国内折腾。

    因为当时的黄河仍旧气势磅礴,远比21世纪的今天要波澜壮阔,石虎每天外出游玩打猎,都觉很不方便,于是在344年底试图在灵昌津建立黄河大桥。

    然而这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建桥难免会需要桥柱,可是投下的石头,往往很快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根本沉不到河底,前后征用五百多个工匠,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石虎一怒之下诛杀全部工匠,只得作罢。

    到了第二年,他又征发雍、洛、秦、并四州共计16万人整修长安的未央宫,工人们仍旧需要自备吃穿用度,民间怨声载道。

    但他的暴行远不止此。到了晚年他因身体过胖,已无法跨上马背,但狩猎之心却更胜从前,为此特别安排制造了猎车一千辆,定期集合出发,然后以灵昌津为起点,南到荥阳,东到阳都,总面积达数千公里的区域都划作皇家狩猎区,供他日常的玩乐,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人工猎场了。

    这一区域正处在中原腹地,几千年来都是中国人口最绸密的地区之一,虽然经过五胡乱华之后人员流失严重,但仍有许多百姓在此居住,而他们因此和任人宰割的动物一样,朝不保夕,甚至比动物的命更卑贱。

    石虎也考虑到这一问题,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初衷,而是派专门的监察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一方面防备动物失控,另一面则防范百姓夺刀。

    皇家狩猎区饲养的野兽和皇家人员一样尊贵,百姓若是胆敢冒犯野兽,情节重大时可以判处死刑。有了这一法律保障,监察官们往往在狩猎区为所欲为,民间的美女或是健壮的牛马,可以随意夺取,如遭拒绝,就以“犯兽”大罪加以诛杀,因此被杀的有100多人。

    未央宫的工程尚未结束,石虎接着征调各州民工多达26万人,负责修建残破的洛阳宫殿,并一道强征百姓的耕牛达2万头,交付朔方畜牧局管理。

    两处的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内一时难以启动其他项目,他便把视线转移到了宫内,把女官的等级增加到24等,东宫的女官则增加12等,公侯等70多个封国的女官,则仍保持原来的9等。

    所谓的女官,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让她们和男人一样参政,更多的则是石虎为了换换新口味,给侍候他的女人们改头换面,享受更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快感,与换装游戏差不多。这方面,他也算得上是先驱了。

    胡人当政,以及混乱的大环境为这一现象创造了条件,若是在以前儒学一统之际,女人不可能这么抛头露面的,既组建军队定期阅兵表演,又像男人一样参加朝会,倒是让都城的男人们赏心阅目,能与这么多年轻貌美而又一身戎装或是精致官服的姑娘们共事,总是要比每天看到胡子拉碴的臭男人要清爽得多。

    然而这些貌似光鲜华丽的背后,却是无数个血泪交织的人间惨剧。

    本来后宫的女人已经数不胜数,如今又大量添置女官,于是不可避免地要大肆夺取百姓的女儿,单是石虎下令让官方征用的就达3万多人,然后这些姑娘们被分三个等级,分配到皇宫、东宫和公侯的府第。

    太子石宣跟各公爵侯爵们对这些仍不满意,往往背着石虎,偷偷派人到民间再次掳掠,于是又有近1万人被迫与家人分离。

    后来民间少女的数量完全跟不上官员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郡县长们为了完成上头交待的任务,甚至连不够年龄的小女孩和已经结婚的妇女也都强行夺取。小女孩固然遭受折磨,而已婚妇女是有丈夫甚至有孩子的,受到的伤害更加剧烈,为了避免她们的丈夫找麻烦,强行杀害和被迫自杀的男人也有近3千人。

    这些饱受屈辱的女人被强行送到邺城后,石虎一般会登上高台,亲自鉴定她们的容貌等级,再依等级划分官属和部门。而负责收集她们的官员,如果收集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同僚中名列前茅,甚至会被封侯爵,几年下来竟有12人获封。

    有奖就一定有罚,若是在规定时间内收集不到规定数量的女人,因此受罚的人更多,所以地方官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搞得百姓人心惶惶,许多家庭甚至把新生的女孩丢在水里淹死。

    就像智人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遭受那么多折磨,百姓岂无反抗之心,只因此时的后赵军队仍然强盛,虽然政府荒淫,可是弱小的百姓什么都没有,连务农的工具都是从政府租的,不但数量有限,还经常被查验和审核,有私自制造工具的都被残忍地杀害了,完全无力与军队争锋。

    反抗不得的情况下,也就只剩一条路了,那就是逃跑,故楚国属地及扬州、徐州的百姓几乎逃亡一空,虽然前途未知,但他们几乎可以确信,无论将要面对多么悲惨的生活,也绝对要比当下的境遇要好上百倍千倍。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百姓虽然逃了,但郡县政府却是动不了的,相关的郡长县长因被指控不能安抚人心,而被斩杀的有50多人。

    这些受害群体中基本上汉人百姓居多,在异族当权的背景下,很少有人替他们申诉,即便有个别良心未泯,也遭到了石虎的严苛压制。高级国务官逯明,眼见生灵涂炭,曾趁着侍奉石虎的机会,非常恳切地进言,希望石虎能为天下苍生和江山社稷着想,结果石虎大发雷霆,让龙腾武士残忍地将其拉杀。拉杀是刑罚的一种,即让受刑人摧断肋骨而死。

    类似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百姓无不翘首以待他们的英雄早日光临,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石虎的养孙石闵算不上真正的英雄,曾替后赵残害了不少同胞,但时局多变,几年之后却意外成了汉人百姓的大英雄。

    (本章完)
………………………………

第132章 谢艾登场

    后赵的汉人百姓基本是生活在人间地狱,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当活到一定程度,死反而是一种解脱,但他们如果能顽强地坚持几年,终究会迎来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可惜谁也不能预见未来,他们固然想不到几年后的情景,甚至连第二天的遭遇都难以预料,只能眼巴巴地观望,逆来顺受,或是自行解脱。

    作为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前凉的民众显然对于同胞们的苦难感同身受,而且都希望尽早驱除外侮,尤其凉王张骏更是时刻不忘东征恢复中原。

    张骏虽然年轻,但比东晋的一批老政治家们更有上进心,知道联合东晋讨伐羯人的计划暂时难以实施,但终究会实现,于是潜心壮大国力,为以后的大战做准备。

    345年12月,张骏再派精兵深入西域,一连将焉耆、龟兹、疏勒和于阗等国收入囊中,疆域由此直达大宛和波斯,单从面积来看,已是中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割据政权,真正可以做到在将来的混战中进退有据。

    领土的增加,各方的管理也自然而然地变复杂起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张骏在原先凉州的基础上重新分全国为三州,即凉州、河州和沙州,任命世子张重华为凉州督导官,戎蛮保安司令官张瓘为河州督导官,西胡保安司令官杨宣为沙州督导官。

    除此之外,他又自称总司令官、最高统帅,代理凉王,督理三州,所用车辆、服装和旗帜跟君王用的相同。并开始设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