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平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费的增加而导致价格上涨,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导致销量减少,虽然有很多世族大家不惜大量运费也会买上百坛,但是买回去以后是用来珍藏接待贵客,一般是不会随便饮用的。
因此,想要改变这种格局,只能在马邑郡的辐射范围外多开几家酒庄,刘景有这个打算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刘安也很支持,遗憾的是自己手里没有适合开酒庄的人才,只能慢慢的从酿酒的伙计中选一些来培养成掌柜。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培养了,但是这个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经验,同时要要培养一些账房先生,和掌柜两人互相监督。
刘景也开了一间药铺作坊百草堂,专门生产一些治疗常见病状的丹药,如上火、发寒、感冒、排毒等,同时也生产专治外伤、骨伤的膏药贴剂。百草堂的这些中成药都是大批次生产出来的,价格也很合适。但是,却出奇的遭到了很多药铺的抵制,经常中伤百草堂,因此这些中成药在马邑郡附近销售的并不好,不过在突厥和一些少数民族却卖的很好,因为这些地方经常少医少药,现在有了针对不同病状的成品更加方便,而且很好的疗效也使这些少数民族更加信赖。刘家庄的车队每次去少数民族地区卖这些药品,往往两大车的药品就可以换回来十几两大车的珍贵药材和皮毛。
所谓的秘制品,就是有助于房事的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也有关键时刻能让人暂时醒过来的,譬如,特制的药酒合欢酒、秘制的丹药六味地黄丸、逍遥丸、九转回神丹等等。这些秘制品都是刘景一手做出来的,不让外人参与,产量很少,价格却贵的要命,也不用担心没有顾客,而且这些顾客都是回头客。
整个刘家庄目前的进项只有这三样,但是利润却不少,这才能够是刘景养了一支两千人的护院,而且装备精良,每人都配有弓弩、大刀、盔甲、暗器。当初为了养这么多人的护院,没少给官府和各路大神打点。
………………………………
第047章 校阅
天刚刚微亮,“呜呜呜”的集结军号便吹响了,护院们立即从床上爬了起来,快速穿好衣服、叠好被子,跑到茅房舒服的解决了内需,又赶快抢着进水房洗手、洗脸、漱口,不到一刻钟全部都整整齐齐的站在了训练场,不曾有一个人落下。
刘武作为护院统领,起得要更早,在护院们起床之前都已经站在校阅台了,刘武穿的和其他护院一样,平时训练都是穿的灰色汗衫,有任务时才会穿盔甲。
看了一眼台下灰压压的一群人精神饱满、气质轩昂,刘静感觉还算满意,随后便开始点卯,凡有一次不到者会被扣除奖金,二次不到者扣除工钱,三次不到者,直接辞退,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准时点卯的习惯。
两千人的护院分成了五个团,每团四百人,设团长、副团长各一名;每团五个营,每营八十人,设营长、副营长各一名;每营五个小队,每队十六人,设队长、副队长各一名。其中还有两个斥候营,挑选护院中身手敏捷、反应灵活的人,每人都配有马匹,保持速度优势。因为只是简单的护院,所以在建制方面并没有其他的官员了,当然,以后若是成军,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曹参军等等一众文职军官是少不了的。
刘武点卯之后就开始训话,主要就是讲一些纪律、训练等方面的问题,中间夹杂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譬如,张三经常不喜欢洗脚,到营房里睡觉脱鞋时直接把人熏晕过去或者李四今天巡逻的时候有多看了某个丫鬟几眼撞到树上等等。往往驯话的时候就是刘武最威风的时候,逮到谁说谁,直接把你说的没脾气,经常可以听到“兔崽子”等等一些粗鄙不堪的话语,非但没有让人厌恶,反而生出好感,军中喜欢的就是刘武这种豪爽、不拘一格、爱吹牛皮、善讲笑话的大汉。
训完话之后,护院们就可以吃早饭了,早饭主要提供粥、包子、咸菜,都是不限量的,绝对管饱。若是接到刘武下发的任务,吃完早饭就必须集合准备,若是没有接到任务,除了当值,就可以在训练场上自由训练,下午则会安排一个营轮流到附近的山上打秋风。若是你以为护院都是这么轻松的那你就错了,新招护院的时候刘景可是让刘武狠狠的折腾了这群护院整整五个月,每天不停地跑步、队列、练武,中间不断有人退出、有人加入,为了提高心理素质,刘景有时间就去讲话激励大家,也会安排刘安、李寒前来鼓励,高强度的训练和心理培养才造就了如今这般钢铁铁一样坚韧刚强忠诚的队伍。
今天的这顿早饭,护院们吃的没有以往那么安静舒心了。点完卯之后刘统领下令早饭后全部训练场集合,加上这两天不断有八卦消息说明天将会去楼烦关帮士兵守关,护院们就显得特别活跃,很多人都在讨论,有高兴的,有失落的,又激动的,有激愤的,有哭泣的,有大笑的,充满了社会百态。虽然如此,但是早饭之后众人丝毫都不敢耽搁,立马到了训练场整整齐齐的等着刘统领的到来
刘景、刘武、李寒三人走上了校阅台,看着着下边站的方方正正、密密麻麻、昂首挺胸的护院们,刘景有一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感觉,情不自禁走上前去,声音也就变得有些激昂起来,
“诸位兄弟,苍天不幸,乱匪横行,今有吕梁乱匪叩我楼烦关,占我马邑郡,屠我子民,掠我财产,使我白发苍苍老父母泣哀于断垣残壁下,诸位兄弟愿否?”
“不愿!不愿!”
“然我马邑卫士少矣,戍卫楼烦关者仅一千有余,难以抵挡乱匪叩关,诸位兄弟可愿意见到宁武落入乱匪手中否?”
“不愿!不愿!”
“今太守大人号召有志之士戍我边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事后定当上报朝廷,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荣耀乡里,诸位兄弟可愿意否?”
“愿意!愿意!”
“明日出之时,刘某愿将带领诸位兄弟共赴楼烦关,一同守家卫国,凡得乱匪首级一个,赏银十两,得乱匪头领首级者,赏一千两,可升团长之职。”
“我等愿意跟随庄主,保家卫国!”下边的护院们顿时沸腾起来了,一个摩拳擦掌,热情高涨,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前线。
看着众人的被调动起来的士气,刘景感觉自己演讲还是有那么一点煽动力的,自己扮演了好人,接下来就是李寒扮演坏人了。
这次前往楼烦关,一方面守关,另一方面就是要把这些护院转彻底转变成为军人,成为军人的首要条件就是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自己的这些护院之前很少遇到拼命的时候,若是到了楼烦关真正打起仗来,刘景很担心会出现一些不服从甚至逃跑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李寒敲打一番。刘景是越来越喜欢李寒了,因为李寒的才能是具有多方面的,虽然不是特别的出众,但至少可以胜任,譬如担任这次的行军书记,和刘武一起管理两千人的护院,至于刘景最喜欢的就是当甩手掌柜,若不是第一次出征,若不是为了感受战场,若不是为了牢牢控制两千护院,刘景才懒得去打仗。
李寒冷月着一张脸,当众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你们还是别高兴太早了,我们这是去打仗,会死人的,不是游山玩水的,不是打猎的,你们现在还只是一群护院,跟真正的军人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
一盆冷水泼了下来,众人顿时便的冷静了,整个场面突然很安静,使李寒的声音更加清晰,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的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或许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当你们看到你们的亲人被突厥人或者乱匪戕害,惨不忍睹,家破人亡的时候,你们有的只是伤心、悲痛、仇恨,但是你们却不敢报仇,因为你们是懦弱的,你们是无能的,你们心中充满了害怕。若不是这样,你们现在当中的大部分就不应该活着,而是已经和敌人拼命了拼死了,你们承认这一点吗?这就是你们和军人最大的区别,不敢以死相拼,不敢发泄心中的仇恨。”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下边的人已经乱了起来,激愤之情尤胜刚才。
李寒满脸自信的扫一眼已经被激起仇恨的人群,继续说道:“明天就是你们的机会,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证明一个男人是不是懦弱的,是不是真正的军人。明天上了战场,你们就不再是护院了,而彻底成为了一名军人,成为了刘家军中的一员,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模样,不再是一盘散沙游勇,服从军令是军人的天职,现在我来宣读刘家军军令:
其一,见令不服,抵令不遵,令下不行,狡辩不守,此为抗军,犯者斩之。
其二: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三: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四: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五: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
李寒一口气把这些军规全部宣读完,除了第一条刘景加进去的,其他的都是按照现有军令制定的。
下边的众人都听得有些傻了,做护院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几条要求,其他都是靠着道德的力量来束缚的,没想到成了军人以后,竟有这么多条条令令。听着李寒一口气读完,这些平常都不读书的北方汉子根本啥都记不住,就记住“犯者斩之”这四个字了,那么多犯者斩之,还让人怎么活啊。
这是时颇受大家欢迎的刘武站了出来,“兄弟们,听懂了吗?”
“没有。”
“没听懂没关系,只要记住一点就行,那就是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不能违抗上级命令,若是对上级的命令有所不满,不能表现出来,要找刚才宣读军令的李行军打小报告就行,若是你们犯了这一条,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们。现在开始到今天夜里给你们放假,家里有人的道个别,家里没人的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早上日出之前必须全体集合完毕,明白了?”
“明白了!”盘旋在众人脑海中的疑云被刘武几句诙谐的话冲的一干二净,随后众人散得一个不剩,只有校阅台上刘景三人。
“走吧,咱们也去跟家人告个别!差点忘了,三弟,你赶紧最好现在马上立刻去把冬儿给接过门,我一个姑爷天天被一个丫头欺负算什么事?还有你,寒之!伯母可是提了好几次想要抱孙子,你赶紧找一个,你要是找不来我就给你找。”
刘武一脸猪肝色,当然被人是看不出来的,哭丧着一张脸小声嘟囔:“我也被那丫头欺负啊,大哥,你不能为了自己安宁就把你三弟推到了火坑里吧!”
“你嘟囔什么呢?”刘景一脸正经的说道,“我这是为我们刘家好,早点开花散叶,懂吗?”
李寒在一边笑的快憋出内伤了。
………………………………
第048章 归辞
高山、高树二兄弟离开刘家庄之后,跟随着送信人来到了吕梁山,终于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大哥刘鼎久别重逢,原本以为这应该是一场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见面,谁知道在大哥淡淡的几句话中就匆匆结束,随后兄弟二人就在客房住了下来。
几天来,兄弟二人看着山寨的众人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也想帮一些忙,多次传话给大哥都被拒绝了,兄弟二人觉得心里有一些憋屈。
今日早上起来,看到大队的人马集结下山,兄弟二人再也坐不住了,不顾侍卫的阻拦,强行进了正在议事的山寨大厅。
“大哥,这几天我兄弟二人都快憋出病了,难受的很!哥哥还是给我们找些事情做吧。”高树进来就直接大大咧咧的说,没注意到周围幸灾乐祸的眼神。
议事刚到一半就被打断了,刘鼎差点要爆出脾气,但听出是高山高树二人,就忍了下来,随意的瞅了一眼跟在后边几个侍卫,淡淡的说道:“来人!”
门口几个侍卫吓得立即跪了下来,使劲磕头求饶道:“求寨主绕过我几人!不是我们不拦,而是我们拦不住!”
“既然拦不住,留着你们还有何用?拖下去按家法处置。”刘鼎怒道,“既然犯了错误,就必须按规矩处理,不然何以立寨?”
到了这个时候,兄弟二人才知道强行闯进来惹了多大麻烦,高山急忙抱拳说道:“大哥,这是我兄弟二人的错,不听劝阻强行闯了过来,怎能怪罪他人?若是责罚请哥哥责罚我们吧!”
“二位弟弟刚来山寨没多久,对于山寨的规矩不清楚情有可原,但是这些护卫却很清楚山寨的规矩依然违反,这是不可饶恕的。两位弟弟还是先下去吧,我这里忙完就会去找你们,给你们安排一些任务。”轻轻的几句话语中包含着不可抗拒的威严,兄弟二人无奈只好先下去了。
“求寨主宽恕!求寨主宽恕!”几个护卫已经被拖了下去,仍没有放弃求饶,没多久大厅外边就响起了阵阵的惨叫声,很快惨叫声也没了。
回到客房后关上门,又看了一眼四周,高树才问道:“哥哥,你有没有觉得大哥变了很多?好些有点不认识了。”
高山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确实陌生了很多,以前的微笑不见了,反而让人觉得很冷淡,很不自在。”
“哥哥,我当初就劝你别来这里留在刘家庄跟着刘统领天天厮混多开心啊,非要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而且这酒都淡出鸟毛了。”说完,高树抓起一个酒坛拍掉封泥,直接对着嘴灌了起来。
“弟弟,明明是你非要来看看的,说怎么也不能忘记了大哥从小对咱们的恩情,现在怎么怪我头上了?”
“哥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要是不点头,咱么能来这吗?”高树很快就把一坛淡出鸟毛的酒喝个精光,对着哥哥耍起浑来了。
无聊的兄弟二人只能郁闷的喝起了淡如鸟毛的山寨酒,前前后后干了好几坛,茅房也跑了好几趟,自从喝惯了黄金酒以后,其他的就无论怎么喝就是喝不醉。
百般无聊中,终于等到大哥议完事过来,兄弟二人急忙迎了上去,还没开口就被大哥数落一番:“两位弟弟身上怎么如此大的酒气?是不是喝酒了?”
高树急忙笑道:“大哥放心,我二人喝不醉的,不会耽误事情的。”
刘鼎不悦道:“两位弟弟初来乍到,我想让你们先熟悉一下寨里的规矩,然后做个掌法官如何?”
兄弟二人自然应允,有事做总比没事做强吧!虽然从刘鼎的话语中,二兄弟感觉到了一丝可有可无的冷漠,不被重视,心里自然不爽,可是又不好拂了大哥的面子,毕竟二兄弟还是很重感情,尤其是小时候总被呵护的恩情。
“我会安排一个人给你们做副手,有什么不懂的他都可以教你们。”说完这句话,刘鼎便不再停留,转身就走。
没多长时间,果然来了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半百老头,自称二人的副手,既然是大哥派过来的,两人也不好冷淡对待,赶忙视为上宾,没想到那老头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主位,变戏法似得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线装书,招呼二兄弟坐下。
“我奉了大当家的命令前来帮助二人熟悉我山寨的规矩,避免日后触犯,若是触犯了山寨的规矩,军法可是无情的,即使你二位是大当家的弟弟也会受到责罚。因此,你二人定要好好的听我讲说,若有不懂随时可以提问。”
说完这些,这山羊胡子的老头就开始满嘴之乎者也,之乎完了才开始讲白话,无非就是这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若是违反了就要受到那惩罚。两兄弟第一次听这老头讲课,强忍着睡意听着,到最后索性用食指和拇指强行撑着眼皮,大概一个时辰之后,老头子终于讲累了,习惯行的把手伸到旁边的茶几上,摸索了半天拿起来一看竟然是酒坛子,立马黑着脸哼了一声留下一句话就走了,“明天,这个时候我还会来的,要备好茶。”
山羊胡子老头一走,二兄弟再也撑不住了,各回各的床,头刚刚挨到枕头,颇有节奏的“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之后几天,二人一直被这山羊老头折磨,甚至连酒都碰不得,若是碰了,这一天你就别想安生,会被这老头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甚至连觉也睡不成,每天眼圈都是黑黑的,快赶上国宝级的熊猫了,怎奈这又是大哥的吩咐,不好违背。
二兄弟原本以为做了掌法官以后就可以不被这山羊老头烦了,谁曾想做了这掌法官以后,还是逃脱不了老头的魔掌,甚至还不如之前。兄弟二人动不动就被这这老头就教导知法犯法的危害,甚至上个茅厕也要讲究,就更别提其他的小动作,可以说是浑身不自由,差点都快憋出精神病了。每次有犯法的人送来,二兄弟的处理结果总是不能老头满意,经常被老头推翻重新处理,处处受制,而兄弟二人经常灰土灰脸的,找了好几次大哥想辞掉这个职务,却被告知大哥已经不在寨中,去了别的地方。
又被折磨了一天的兄弟二人回到客房,往床上一躺就浑身乏力再也不想起来了。好半天,高树才无精打采说道:“哥哥,咱们还是回刘家庄吧?”
“你想好了吗,弟弟?咱们已经背弃过刘家庄一次,不能再背弃第二次,若是再背弃第二次,咱们兄弟二人谈何忠义,只能去跳黄河了。”
“哥哥,我真的想好了,咱们回刘家庄吧,若是再有背叛,天诛地灭不得好死。哥哥,这下你该相信我了吧?”
“好吧,今夜子时咱二人就离开山寨!之前刘庄主走的时候送了一万两的银票,哥哥我还没用,就留给大哥吧,也算还了大哥小时候对咱们的恩情,再留一封书信告别。”
说完,高山从床上坐了起来,趁着天还没黑,摊开信纸,研好墨汁,拿起毛笔,却迟迟没有下手,只因肚子里的墨水有限,也不知道如何写才好,“弟弟,你说这告别信该如何写呢?”,回应他的却是一阵呼噜声,只好继续苦思冥想,不知不觉中竟然把沾了墨水的毛笔尖放到嘴里咬了起来。
(下边纯属娱乐,欢迎各位提意见,来一些更搞笑的)
最终,高山下定了决心,在纸上写了起来:“大哥,俺现在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给你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俺和弟弟要走了,大哥你不用挂怀俺们,因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俺们已经在路上了,你是追不上俺们的。大哥,多谢这几天来你对俺们的关怀,俺们在这里吃得香、睡得好,就是经常失眠,偶尔肚子也会呱呱叫,这不是饿的,而是俺和弟弟的酒瘾犯了,不是你们这里的酒太淡了,而是俺和弟弟喝惯了黄金酒,再喝其他的酒完全没啥味道了。这几天在山养胡子老头的照顾下,俺们终于明白啥事规矩,就时花个方方正正的圆圈让俺们站进去,跟着圆圈运动,不能越界,否则就是知法犯法,所以俺和弟弟经常跟在山羊胡子老头身后。俺有时会想起咱们三个小时候一起光着屁股蛋子下河摸鱼的时候,逮到一只老鳖,结果大哥你的小弟弟不小心被咬住了,还是俺想办法把老鳖的头给揪了下来,还有小时候你经常护着俺和弟弟,替俺们挨揍,这些恩情俺和弟弟都记着,无以为报只能留下身上仅有的一点银子一万两银票,希望大哥不要嫌少。最后,希望大哥的山寨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这样俺和弟弟就会放心的离去,不用担心大哥身边没人照顾,若是大哥想念俺们,可以随时下来看俺们,可惜俺们已经走了,否则有机会俺们肯定会回来看你的。”
写完这封信,高山郑重的装进了信封中,把那一万两银票也装了进去,在信封表面写上:大哥亲启,这才放下笔。大概是感觉到了嘴唇有点痒,高山就用手擦了一下,不过瘾继续擦了好几下,然后带着满脸的墨汁和黑乎乎的右手回到了床上睡觉。
………………………………
第049章 周定
楼烦关原本是由楼烦郡太守派兵驻守的,怎奈吕梁乱匪已经祸害了大半个楼烦郡了,把楼烦郡太守吓得窝在城中不敢出来。
朝廷暂时派不出多余的兵马,楼烦郡当地也征不到兵,因为都去当乱匪了。为了不使马邑郡跟着遭殃,周太守果断派了一千人前去守关,原本只是想做做样子,威慑一下,谁曾想乱匪真的打了过来。
楼烦关守将姓周名定,年纪正好三十,仍是太守大人的堂弟,行事严谨不苟言笑,整天板着一张标准的苦瓜脸,有点不近人情,据说有时候连周太守的面子也不给,但也确有守城之才,所以周太守把他放到楼烦关,一来省的见了心烦,二来也算给了周定施展拳脚的地方。
怪不得当初自己向周太守要求拥有两千刘家军的绝对指挥权的时候,董书生在一旁闪烁其词答应了自己,原来有这么一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守将,岂会让一个旁人来瞎指挥?不过,刘景倒是想见见这位不近人情颇有守城之才的周定,虽然存了拉拢的心思,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