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平王-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牌坊吗?”老先生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戒尺,“就是在市坊间立上一个木牌,上边写着这是哪个坊,好让人们辨别,以免走错了。”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齐燕似乎有所明白,“老师,青楼中人还要立牌坊的意思,是不是每一个青楼女子的门前都立一块木牌,好让人们辨别,不要走错了房间。”

    “混账小子!你在哪里听来的这些话?”老头郭孝儒差点没有被气的晕倒,当即又拿起桌上的戒尺,照着齐燕的屁股狠狠打了过去。

    “啪、啪、啪”,一声接着一声,齐燕强忍着问道:“老师,你怎么又打我?我只是不明白什么意思问问而已。”

    “这些屁话你从哪里听来的?”老先生打累了,这才扔下了手中的戒尺。
………………………………

第154章 马邑消息

    客厅内,刘景正在听小七说起马邑郡发生的事情。

    刘景离开马邑郡之后没几天,周定就拖着病身到了楼烦关,第一件事就是整肃军纪,借此希望能够从刘武手中夺回治军权。

    刘武则是遵照刘景的吩咐,尽量不和周定起冲突,一而再再而三的避让,奈何楼烦关的士兵早就换成了刘家庄的护卫,光有领导示范,没有属下配合,再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变的混乱不堪。

    周定则是抓住机会狠整了一批刘家庄的护卫,该打的打,该罚的罚,不过,听从周定号令的还是只有他亲自带来的二十多名亲兵,执法的也是这些亲兵。

    挨过军棍的不少护卫都跑到刘武面前哭诉,不过刘武仍然不为所动,表示大家应当听从周郡尉的命令,严格遵守,而且亲自带头表示愿意遵从,又把这些哭闹的士兵送到了周定的营帐,以表自己对官府的忠心。

    就这样,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整训,楼烦关上上下下五千左右的护卫全部变成了听话的好士兵。

    不过,到了月末发饷的时候,周定却拿不出银子打发这些护卫们,按照刘家庄之前护卫的标准工钱,新人每月二两银子,老人三两银子,就算全部按照新人的标准,那也需要一万两银子。

    这个钱周定是拿不出来的,太守倒是拿得出来但是却不舍得,马邑郡本来每年就收不了多少的税钱,最为赚钱的走私也被豪商给垄断了,周太守养活善阳城和偏关那五千守军都有问题,哪还有钱来养活楼烦关的士兵。

    于是,很自然地,护卫们开始闹饷了,把周定的大帐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大概是刘武当了一个月的乖宝宝,就被周定叫到帐中,商量着让刘武先为代付护卫们的饷钱,当然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

    当刘武拒绝了的时候,周定就急了,也不得自己的涵养,当场破口大骂了起来,刘武则还是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大概是骂累了,周定才停了下来,然后又开始嗷啕大哭,倒是把刘武给弄的手无足措。

    周定哭完了,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亲兵离开了楼烦关大营,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了,而是跑到了太守府开始哭穷,结果把太守也给弄哭了,兄弟俩堂堂一个太守、一个郡尉,竟因为没钱而窘迫。

    这么穷的郡,而且处于很重的军事位置,朝廷应该是有拨款的,至于拨款去了哪里,这还是一个谜团,反正周太守是没有见到拨款。

    周定一走,刘武马上把饷银给发了下去,护卫们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不过要比以前好,因为有了周定一个月的整训,就算新来的护卫也吃够了苦头。

    然后,双方都平静了下来,周太守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善阳城,刘武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楼烦关,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直到朝廷派军前来剿灭吕梁山乱军,太原郡郡尉彭干领兵进了楼烦城,周太守的心思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与其楼烦关掌控在一个商人的手里,还不如叫给朝廷来看守,周太守就是打着这样的注意派人和**商量,双方一接触就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不过目前彭干还要配合朝廷大军剿灭楼烦关境内的乱匪,暂时派不出多余的士兵去守卫楼烦关,这件事也就拖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让刘景有些揪心,那就是马邑郡以胡言杰为首的一批豪商由背后抵制北方商团开始变成了公然抵制,而且打着官府的旗号也开始招收护卫,至于背后是否真的由官府参与,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北方商团的利润则是一日比一日下滑。

    偏关的守将原本就是胡言杰的女婿,在胡言杰公开之后,胡言杰则是表示会听从官府的命令,然后官府的命令就是遵照朝廷的命令查禁走私,北方商号因此被官府给公然查封了,曾经把控着整个马邑郡的商团因此分崩离析。

    刘景听了之后先是自己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组建北方商团的想法的确有些不切合实际,当初马邑郡的商人是因为义气才愿意加入北方商号,不过在加入之后,这种基本维系的感情就不存在了。

    不过,刘景还是想不明白,自己明明觉得没有损害这些豪商的利益,为何他们却很不愿意,刘景就把李寒叫过来商量了一下。

    第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每一个商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命门被别人把控住,而北方商团恰恰正好把控住了北方走私豪商们的命门;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原本商人们走私是偷偷摸摸的,事后也会交给官府一些好处,不过刘景则把这种走私给公开化了,这就好比小偷被强迫正大光明地偷东西,心中自然是害怕极了。

    北方商号解散之后,刘景的声誉也因此下降到了极点,不过刘安的处置措施还是很恰当的,走私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安全,即使货物能出了偏关,但是却不见得能有安全保证。

    脱离北方商号以后,胡言杰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走私,仅护卫数就达到了五百人,不过在出了偏关以后,还是遭到了一次无情的洗劫,折损了大半的货物和护卫,狼狈地逃进了大利城。

    刘安则是立马出面表示北方商号将会重建,配合官府,严禁走私,采取自愿加入的方式,不再登记货物,不再替官府收税,而是采用缴纳会费的方式由刘家庄派出护卫保护货物,或者由北方商号收购货物或者代卖,从中收取一定的好处。

    在走私的不到安全的情况下,大多数北方商号以前的商人又回归了,而且更多的小型走私商人也愿意把货交给北方商号代卖,然后坐等收钱。

    刘安的这个举动不但使北方商号起死回生,而且实现了大规模的盈利,重新挽回了刘家庄在马邑郡的声誉。

    不过,紧接着就是流言四起,说草原上的马匪和刘家庄有勾结,完全是刘家庄在背后捣的鬼,不然为什么每次都是其他的商队遇到马匪,而刘家庄的商队没有遇到过马匪,紧接着官府也出面表示将会严厉打击走私。

    而偏关的守将狄成也开始公然为难北方商号,使得马邑郡豪商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起来,而官府则是轻而易举地在偏关横插了一脚,从中渔利。

    对于流言,刘安则是用事实来澄清,北方商号也在草原上遭遇过几次马匪,而护卫们则是毫不留情地截杀了一半的马匪,这些马匪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马峰派来的人,因为每年都会有小的马匪被吃掉,然后又诞生了其他几股小的马匪,这会儿马疯子正热火朝天地建设清河大农庄,哪有时间在草原上奔波。

    对于偏关守将狄成,刘安则是花大价钱从外地雇了一个妓女,在大白天的时候去偏关找狄成大闹,怨妇该说的话那是一字不差的全说了,而且各种亲昵的动作也做了,然后就是狄成的老婆也来闹,闹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狄成和老丈人胡言杰翻脸了。

    狄成本来就是靠着胡言杰女婿的身份才做了这偏关守将,经过这么一闹之后,也不用老丈人吩咐,自己就灰头灰脸的溜走了,而周太守这下也开始假戏真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了周定前来做守将,这次给其配了五百的亲兵。

    当偏关真的被官府给彻底把控住的时候,马邑郡所有的商人都着急了,倒不是不能走私,而是官府收税太高了,直接要一半的货物,这也是周太守吃穷亏以后,经过一天深思熟虑做出来的决定。

    虽然,货物从马邑郡贩卖到草原上,价值会翻了两三倍,但那也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啊,没有那个商人愿意拿自己的用命换来的钱交这么高的税率。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商人开始怀念起之前的美好时代了,虽然同样是走私,之前只需要向官府随便打点一些就可以了,现在则是需要交纳一半的高额赋税。

    然后,马邑郡的商人们就不约而同地把怨气撒到了胡言杰和狄成这对翁婿上,又把求助的眼光放到了刘安身上。

    其实官府这么做,受害最大的就是刘家庄了,不过刘安很沉得住气,一直等到大部分的商人前来拜访道歉的时候,才表示将会和官府商量。

    周太守吃到嘴的肉那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吐出来的,真要这么等上个一两年,太守府也就有钱了,到时候扩张兵马也就顺其自然,恐怕那个时候也是刘家庄的大难,所以刘安是不会给周太守这个机会。

    明面上那是绝对不能和官府作对的,刘安只好背后下手,一方面联合商人天天去太守府大闹,另一方面不断曝光周太守收受贿赂、向商人勒索钱财的丑闻,再加上之前周太守下令对付手无寸铁的天师教教徒,使得周太守的名声臭到了极致,这对一向爱情名声的周太守来讲,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刘安背后散布的谣言中,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马邑郡太守府带头走私货物,表面上禁止走私,背地里则是向走私的商人提供庇护。
………………………………

第155章 牌坊牌坊

    同样是走私,但是影响却不一样。

    商人们走私,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因为避祸趋利是商人们的本质,没有人会因此责怪商人;官府走私则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在人们心中,官府是是代表朝廷、代表天子的威仪所在,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使命,是不可亵渎的。

    在马邑郡民众的一片骂声中,周太守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万一这事被捅到了朝廷,那自己这辈子就算完了,于是,不得不和商人们妥协。

    于是,马邑郡的走私又恢复到了以前,商人们只需要每月固定给周太守打点一些即可,不用再交那么高昂的赋税,而刘安在这场变化中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北方商号又重新把控了马邑郡的大部分走私。

    而马峰这会儿正在清水河这块荒芜的肥沃土地上建设着大农庄,根本不用和官府打招呼,因为县老太爷根本无法顾及这里,即使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能力,马峰只需要和附近稀少的几户人家打个招呼,然后给足这几户人家的好处,这些无主土地就全部变成刘家庄的。

    每年突厥人南下,这里首当其冲是一个要点,附近又是大片的平原,没有险峻的地势可守,因此农庄的建设极为重要。

    按照当地人的经验,农庄一般要临山而建,院墙要足够高,外围挖上沟渠,院墙内建有瞭望塔,塔上准备有号角,发现成群突厥人骑马南下就会立即吹响号角,外出干活的庄丁就会立马回到庄内,然后备战。

    因此,在农庄的选址上就费了马峰很大的功夫,靠山的地方地势忐忑不平,乱石丛生,距离耕地较远,而且取水不便,临水又临平原的地方不安全,就好比清水镇的居民,每年都会在突厥人南下的日期内向商人们打听或者好几天都不见一个商人,人们就会结群去山上躲一阵,确定没有危险了才会下来。

    最终,农庄选在了清水镇西北的方向,一面临水一面临山,面积比刘家庄所在的山谷还要大,不过当地人烟稀少,很难找到匠工,除了高价从善阳城和大利城以及附近的小城镇挖来的几个师傅,其他的都是马峰手下那一千来号马匪以及刘安从楼烦关接受的一些难民。

    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建设,农庄只是建好了院墙,一千多人可以安心的在里边搭建帐篷睡觉,再也不用担心晚上会有饿狼出来觅食。

    刘家庄在刘安的主持下,酿酒、制药一直都很稳定,而且经营范围从最初的走私烈酒、药材、皮毛、马匹、成药不断向外扩张,最为赚钱的茶叶、瓷器、丝绸、首饰也开始涉猎,每个月利润也保持着上涨,不但能够维持将近五千人的护卫,也能够保证农庄的快速建设。

    京城酒庄的开始营业不但不需要马邑郡再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开始向马邑郡输送银钱,若是洛阳、齐郡的酒庄也能正常开业,则每个月的利润就会在增长一番,足够刘景维持一万人左右的护卫。

    一个商人,拥有一万人的护卫队当然是很不现实的,即使有这个财力也不敢如此草率,否则那就是造反了,辛亏刘景在楼烦关的那三千人披着官府的外衣,否则刘景就算有那个心也不敢如此显摆。

    目前,刘景所知道的马邑郡的情况也就这些了,还算正常,不过楼烦关的状态还是让刘景有些担心,若是周太守接到朝廷的调令,知道了自己将会接替他的位置,说不定会来一个狗急跳墙,直接干巴巴地把楼烦关送到彭干的眼前,到时候彭干就算不想接手也得接,也好临走前恶心自己一把。

    不过,刘景还有一个疑问,每年秋收的时候突厥人就会南下打一次秋风,今年貌似好像没有听说过突厥南下,莫不成突厥人今年羊肥马壮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你们庄主是谁?老夫要会一会你们庄主,不要阻拦我!”

    刘景听完小七的报告之后,准备和李寒商量一下在京城附近的村庄在多雇一些匠人,加快宝马庄的建设,因为刘景有一种预感,吏部的任命书应该很快就会下来了,在这之前宝马庄要建好,一应的事情也要安排妥当,却听到外边有一个老头的声音在嚷嚷,而且从声音中就可以判断这个老头还是精神矍铄的那一类,相当的有力气。

    “一个老头怎么找上门来?若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或者一个有钱的商人还算回事,这来了一个老头算是什么事?”

    刘景喃喃自语之间,门外的老头已经打了进来,没错,是打了进来,拦着老头的三个伙计都被打倒在了地上,然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不断地**着。

    刘景当即站了起来,双拳一抱就开口说道:“不知这位老前辈这是为何?酒庄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老前辈,竟惹得老前辈如此大的火气,刘景在这里赔礼了。”

    刘景这话当然很违心,但是却又不得不恭敬,因为这老头确实当得上前辈,刚才打倒伙计时展现出来的实力给刘景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这老头也不客气,见刘景站了起来,就坐到了刘景的位置,小七当场就要发怒,却被刘景给拦住了。

    “老前辈当坐这里,这是刘景的荣幸!”刘景说完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算你这个后辈识趣,老夫也不为难你了,就跟你实话实说了,你这个酒庄当初开业的时候你可知道是谁帮的忙吗?”

    “康王。”

    “不错!”老头说完就冲着门外大声喊了一句,“你们两个小兔崽子马上给我进来!”

    刘景好奇地把眼光看向门外,却发现两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耸拉着头很不情愿地从外边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眨眼的距离愣是给走出了一炷香的路程。

    “你们两个再给我磨蹭,就罚你们晚上不准睡觉!”老头怒吼了一句。

    老头的话刚落,两个少年就撒开了步伐,瞬间的功夫就跑到了客厅内,刘景注意到左边那个满脸桀骜不驯的少年,尤其是他的右手已经肿了起来,看来是没少挨过戒尺。

    “燕儿,你给我说,那天晚上你听到了什么?”

    “李寒、高威,赶紧出来,这两个疯婆子太聒噪了,明明是青楼中人,开门做生意的,却非要立个牌坊。”

    当少年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刘景着实被吓了一跳,不是因为这少年一字不差地把自己那天晚上的话给复制了过来,而是因为这少年竟然知道那天晚上的事情,虽然当初刘景的这句话是喊出口的,但是声音却不大,甚至有些偷偷摸摸,就是为了避免打扰到附近的居民。

    “老夫今天前来,就是要你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免误人子弟,我也不瞒你,他们当中有一位就是康王之孙,当初康王完全是看在老夫的面子上才帮了你。”

    刘景这才明白当初为何康王会无缘无故地帮自己的忙,原来是因为这个老头,不过这老头帮自己也是有原因的吧?

    不管如何,刘景当即陪起了笑脸,“都是晚辈的过错,竟然不知道老前辈就住在附近,改日一定前去拜访,一定……”

    老头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刘景的话,“别打岔,我让你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燕儿,你先说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牌坊就是指竖在各个坊间的木牌,上边写有坊名,青楼中人立个牌坊的意思就是……就是在青楼门口立上一个木牌,好让人们辨别。”少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之前的意思那是万万不敢再讲出来的。

    “嗯?”老头听到这里就觉得有些变味了,当即斥责道:“怎么这么快就变卦了?你早上是怎么给我说的?”

    “老师,我现在是这样的理解的。”少年狡辩了一口。

    “好好好!”老头不再理会这个少年,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刘景,“这句话既然出自你的口中,那老夫就想听听你是怎么个解释法?”

    刘景也暗暗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牌坊这个词是在城市出现市坊以后才有的,那也就是说很有可能现在的人不知道既要做**又要立牌坊是什么意思了,现在老头逼着刘景解释,刘景还真的难以启齿。

    “老前辈,你的那位弟子理解很正确,我也是这么个意思。”

    “好,既然你不讲,那老夫就代你讲了。本朝太祖把城市划分坊间以后,才出现了牌坊这个词,在前朝是被称为牌楼的,是朝廷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不过你嘴中的牌坊恐怕更多的是朝廷表彰贞节妇女的意思,也就是做了青楼女子还要装作很有贞节,表示女子下流下贱,老夫说的可对?”

    “老前辈误会了,晚辈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刘景现在是打定了主意,死活不承认,“不过,前辈的解释也是很有几分道理,晚辈自叹不如前辈学识渊博,解释起来也是另有见章。”

    刘景一句话就给老头扣了一个想歪的帽子。

    “你不承认也无妨,我就是来告诉你这后生晚辈,以后莫要让老夫知道你带坏了我这两个学生,否则你这酒庄怎么开业的就怎么关门,话尽于此!”

    老头说完,双袖一挥,拉着两个少年便离开了。
………………………………

第156章 阿福咬他

    老头带着两个少年离开之后,李寒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憋在嘴中的一口茶直接从鼻子里呛了出来,难受的一边掉眼泪一边拍胸口。

    “庄主真是太有才了,我原本还想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经过老先生这么一解释,我总算明白了,不过这样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毕竟只是三个弱女子而已。”

    “哼,她们要是弱女子也不会大晚上的截杀我两次,尤其是她们那个大姐更可恶,千万要小心了,武功犹在我之上,下次遇见最好躲着点,有多远躲多远。”刘景很认真地对李寒忠告道。

    自此以后,刘景还真的没有再去过诗园小聚,也没有再见过那三名姐妹了,大概之前的所为确实是为了挽回面子,面子挽回之后自然也就没了兴趣,这也就所谓的始乱终弃,不过,刘景始终认为对于青楼女子,是不应该这么说的,只能说是光顾。

    为了加快宝马庄的建设速度,刘景狠下心来,不但提高了工匠们的工钱,又从附近招募了三百多人,在差不多快一千匠工的努力下,原本已经完工一大半的宝马庄仅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全部建成。

    建成之后还需要装修,不过这就简单的多了,甚至有些房间还没有装修,刘景就立马搬到了这里,而京城内的酒庄自此以后就是用来单纯地酿酒,其他的活动全部转移到了宝马庄内。

    第一批回马邑郡换防过来的护卫也到了,已经全部入住庄内,第二批也回马邑郡了,下次再来的时候就会带来一批好马,宝马庄也会步上正规的发展道路。

    怎么说搬迁在古代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喊来所有的亲朋好友热闹庆祝一番,也好让这些亲朋好友们下次上门的时候不会认错路或者找不到路。不过,刘景在京城认识的人真的不多,也不打算在这里过长的停留,因此也就觉得没这个必要,不过还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用来劳慰这么多天来为了宝马庄建设而做出贡献的人。

    用刘景的话来说,这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高威了,几乎每天都要往城外跑,然后辛辛苦苦监工一天,甚至有时候亲自挽膊上阵,晚上的时候则是灰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