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单单靠之前悉尼鹦鹉岛造船厂和高薪诱惑到西澳的欧洲失业造船工人已经不太够满足逐渐提高产能的各个造船厂所需了。

    毕竟真正熟练的技工也就这一批人,后面不断加入的华裔工人在短时间内并不足以挑起各个船厂的基础大梁,虽然他们已经足够勤奋,可华裔造船工人要真正地挑起这个担子,还是需要一些时日。

    (本章完)


………………………………

222 劈波斩浪(中)

    两艘负责护航的狮级驱逐舰分别是鸸鹋号和考拉号,余下的那艘鸭嘴兽号正在像平时一般在西澳海岸巡逻,并没有加入护航队列。

    这个级别名字叫“狮”,按道理来说也是叫些大型猫科动物的名字,就像意呆那边吧,首舰直接叫做“狮”号,后面则是“虎”,“豹”,“美洲豹”,最后那个没下水的也有了名字叫“山猫”。

    也不怪福克斯不给这级别的舰船起点霸气点的名字,而是澳洲这破地方确实没什么猛兽,按照狮子那些猫科动物起名的话又和意大利撞车,遂决定以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命名。

    按照刚开始的想法,福克斯打算先造他个10条,其中6条归西澳海警,剩下4条归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最为交换,皇家海军可以当做不知道西澳海警装备的所谓大型岸防巡逻船其实就是货真价实的驱逐舰。

    反正这种例子北方不就有一个吗,中国北洋政府下军阀各自割据一方,海军也分为好几个派系,什么福建闽系,广东粤系什么的。

    现在的澳大利亚联邦也不算铁板一块,皇家海军更是年年预算超支,每次舔着脸去求议会那帮孙子给点经费像要了他们老命似的,如此一看西澳的交换条件可是真诚的很啊,再说了,到时候想征用一下他们所谓的岸防巡逻船也有个讨价还价的筹码嘛。

    至于皇家海军顺手白送的一些老船,配套着实是有些差了,只能作为真正的巡逻船来使用,没有谁想把一些破烂加进这次的行动之中。

    由于福克斯不太看得上意大利安萨尔多生产的配套120mm的双联装意大利炮,他还是比较中意英国佬的双联4英寸舰炮。

    倒不是说意大利炮辣鸡,只是火炮是拿来消耗的,意大利炮的弹药,福克斯不能一直备着,相反的,作为英国自治领,4英寸的弹药不只有,还有相关的生产线,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所以当时福克斯拒绝了安萨尔多的“买赠小礼物”。

    4座双联装4英寸舰炮,2座450mm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60枚水雷或者60枚深水炸弹,两门40mm高炮,4门20mm砰砰炮和4挺点30机枪构成了这所谓的“岸防巡逻船”的锋利獠牙。

    的确,岸防巡逻船装点小口径速射炮就算了,你装个4英寸炮,一艘就装个8门,你要去轰谁呢?4英寸啊,那是102mm,在当年小日本把中国军队打到一溃千里东躲西藏的时候,105mm的野战炮可是日军旅团以上级别的精锐作战部队所辖炮兵部队才能拥有的重型火炮。

    日本人可能是过分自信吧,到达4英寸,也就是102mm以上就可以称之为重炮了,说实在的,当时的亚洲几乎没有能制造甚至是仿制4英寸以上大炮的地方,当然某些地方如奉系军阀等地除外……

    日本陆军一般是4门炮组成一个炮兵中队,一般2…3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2…3个大队组成一个炮兵联队,可以说,一艘拥有8门4英寸舰炮的狮级驱逐舰足够顶得上日本二战时期一个陆军炮兵大队的火力。

    要不怎么说“岸防巡逻船”装那么多炮是个人都觉得很有问题呢,按照日本人当时侵略亚洲的标准,两艘狮级驱逐舰的火力都可以帮助1万人左右的兵力拿下任何地方了。

    作为两艘护卫舰艇护卫着的所谓“航空母舰”,其实是1911年下水的超级老古董了,不过刚下水的时候是作为战列巡洋舰下水的,福克斯耍了点小手段把她改造成了改装航母,舰载机可以搭载36架。

    通常来讲,这种改装航母在飞行甲板距离上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原本180米的战巡舰体现在也堪堪在200米上下,实际能给第一批起飞飞机的距离也不过在100米左右,而且作为老式舰船,这艘改装航母的马力也不敢恭维。

    虽然已经更换过主机,但是因为实验性质的原因,福克斯和一众参与设计的人也没搞明白给什么主机合适,最后万不得已才找到一个60000匹的主机,最多能给这艘船带来27节的航速,虽然在试验中跑出过接近28节……

    好事不是一直有的,毕竟船老,很多时候换的那个新主机也经常跑不出27节的航速,能跑个26出来就可以大喊上帝保佑了。

    26节的航母,哪怕是顶着逆风用尽吃奶的力气去跑,在仅有100米左右的起飞距离上,也是很考验飞机的能力和飞行员的胆量的,虽然现在执行这个任务的飞机也不重,2。5吨左右,和零战满载差不多。

    可零战是什么飞机?那可是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飞机,现在这架F。13最高时速200都没有,航母上的乌德特作为临时航空总监很是怀疑能不能飞得起来。

    为了飞行员的安全着想,摩羯宫号已经顶着风航行了差不多10分钟了,但是乌德特依旧没有下令放飞飞机,因为刚才负责测算的人告诉他,目前风速并没有达到公式所计算的最低要求,勉强起飞会不容乐观。

    因为是执行运载坦克武器装备零件的任务,每架F。13上都装载了最大负重的零件箱子,全重都超过了2。5吨,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气象观测员呢?他怎么说?风力什么时候会增强?”乌德特已经年过30,虽然因为是曾经的王牌飞行员还是有些心浮气躁,可也学会了多少多些耐心,他微微皱了皱眉地大声出声问道。

    随船出发的气象观测员在旁边大声说到:“总监,根据附近海域的历史水文气象记录,一天中风力最大的时候就是现在,而且现在已经是这片海域的气旋活跃期伊始之时,风力我预计在半小时到两小时内将会增强!”

    由于两人都站在了舰桥外部,甲板风已经很大,不大声说话根本听不清楚近在咫尺的人在说些什么,当然,如果你能只对着对方的嘴唇知道对面在说什么的话,当我没说。

    两人正说着,突然都感觉到原本已经足够大的甲板风陡然更具冲击力,两人不禁脸色一喜,乌德特马上举起了手中的绿色旗子,下方的传令员一直在盯着舰桥附近的乌德特,看到乌德特的绿色旗子,马上也高举起自个的信号旗,用力做出准许起飞的动作,顿时甲板上热闹了起来。

    (本章完)


………………………………

223 劈波斩浪(下)

    第一架F。13早就对准了跑道并且引擎早就在呼呼着预热了,他根本不担心浪费燃油什么的,这个型号的飞机哪怕是满载也足够飞到900公里之外,而目标地点不过是距离420公里的巴达维亚郊区而已。

    早在几年前,乌德特这个王牌飞行员是蛮看不上澳大利亚特别是西澳这块“荒芜之地”的,没别的,就因为澳大利亚当时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除了地方大点够他飞个够外,他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优势能吸引他留在澳洲发展。

    当时德国是被英法严密监视的战败国,同样的,乌德特作为德国的空战明星自然倍受英法更多的关怀,况且德国不被允许存在空军,乌德特自然不能继续留在祖国发展。

    美国航空协会适时地抛出了橄榄支邀请乌德特前往美国参加各种飞行比赛,乌德特可就同意了,不过在一次比赛过后,他收到了福克斯的邀请,邀请他前往澳洲参加飞行特技竞赛。

    他当时不太愿意去,因为他问过很多和他一起比赛的对手和朋友,都是说澳洲之前并无相关飞行比赛的举办经验,如果你觉得没意思大可以不去的,相反美国不停地举办新的比赛,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

    福克斯还算了解这个自尽在***德国覆灭之前的空战明星,他许诺了高薪高福利,并再次极力邀请乌德特光临西澳,并表示他在美国能获得的在西澳同样能够得到。

    乌德特当时半信半疑,在收到福克斯托人给他正式的必要文件和初始薪金以及来回路费后,乌德特踏上了前往帕斯的邮轮。

    在上岸后,他惊奇地发现福克斯本人亲自在弗里曼特尔的邮轮码头上迎接自己,不免有些期待起来,事实也无愧于他的期待,福克斯早就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红茶和黑森林蛋糕和乌德特彻夜长谈。

    乌德特在日本战败,世界恢复秩序之后在回忆录中写道:从我刚踏上澳洲土地的那天,就在那个晚上过后,我就觉得澳洲就是我后半生所为之努力奋斗的地方,因为福克斯先生让我看到了远处那逐渐清晰的都市天际线,那个时候,一架飞艇在飘荡在城市上空,虽然那架飞艇侧面喷涂着那么大一幅的商业广告,能让早起上班的人们为之侧目……

    两名地勤人员各自快速搬开放在飞机轮子下方阻挡着的三角木块,快速往两边跑去,随着数米外另一名地勤手中的旗子一扬,飞行员马上推尽油门,作为首机自然得百里挑一,不然技术最好的都飞不起来,后面的人说什么也会受到影响。

    在此之前他就对着对方比了个大拇指,示意自己ok,可以让底下的地勤拿开阻拦自己飞机轮子的木块了,在稍等片刻看到对方的令旗一挥,自己马上推尽了油门。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不说能把F。13弄得如臂指使吧,但也算什么颇有心得,他知道如今满载的F。13需要近70节左右的速度才能起飞,在逆风足够的情况下,或许而就凭F。13在100米左右的逆风跑道上的加速表现,仍然带着点不确定性。

    “e on baby!”飞行员大声地喊叫着手中紧紧地握住操纵杆感受着越来越快的速度带给他的推背感,心里不禁还是有点紧张,毕竟自己是第一个起飞的。

    他有些紧张的盯着自己的移速表,30节,40节,在接近50节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自己脚下飘起来了一下,他的兴奋瞬间浮现在脸上,风,真的足够大!在50节左右的时候已经可以升空了!

    他轻轻地拉起了方向杆,机头开始上扬,在离甲板尽头还有数米就到之时,这架F。13已经腾空而起,往前徐徐飞去,不过他没有急着加大油门往目标地点飞去,而是开始在这支舰队上空盘旋开始等候他的航空队队其他队友的飞机升空进行编队,防止走散或者个人偏离目标地点。

    “漂亮!”乌德特不禁用力地拍了一下他旁边的气象观测员,“你可是大功臣啊,怎么样,和我去食堂喝一杯吧?”

    正常来讲,作为准军事用的舰船,是不能够喝酒的,可他们一个是摩羯宫号的航空总监,负责指挥航母的所有航空指挥,一个是观测气象情况的观测员,他们的确可以跳开这个限制。

    航空总监作为除了舰长之外谁也叫不动的独立指挥员,他可以拥有和舰长差不多的权力,喝一杯啤酒显然不是舰长也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现在并非什么战争状况,要知道,这三艘船谁都没有拉响战斗警报的,他们都是当作普通的例行任务,只是难度稍微高一些而已。

    乌德特招呼着观测员往食堂的方向走去,一边给自己的部下吩咐让他继续指挥剩余的飞机起飞,在他看来,自己的部下应该多少有一些临场指挥经验,而且现在第一架飞机已经放出,后面起飞的也会越来越容易。

    摩羯宫号放飞飞机顺序是从甲板系留的飞机开始起飞的,就是说,要等到甲板系留的那几架飞机差不多起飞完毕后,机库内部的飞机才会从升降机上升到甲板准备起飞。

    摩羯宫号的主机还算给力,26节的急速带来的黑色浓烟飞快飘散在印度洋的上空,显然,印度洋上的风力丝毫没有减弱。

    一架又一架的F。13不断地从甲板上起飞,很快升降机也开始工作起来,不停地上上下下把机库内已经装载货物完成的F。13运输机运上甲板。

    地勤们是整支舰队内最辛苦的一群人,他们要不停地照顾着每一架飞机的情况,一丝一毫都没有停下手上的活计,像一群勤奋的工蚁。

    旁边在机枪位高射炮炮位待命的其余人员都很想过去帮他们一下,但无一例外都被各个长官呵斥回来,虽然长官们也知道这其实就是一场演习似的任务,根本不会有所谓的“敌人”来进攻他们,他们炮位机枪位上的人就是些打酱油的角色罢了。但是规矩就是规矩,各司其职,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可以串岗的。

    由于没有机种问题,机库内部也提前两小时开始准备工作,甲板系留的8架飞机和提前升上去的8架飞机组成第一波次在15分钟内全部升空先行一步外,机库内部剩余的20架F。13花了差不多30分钟才全部升空,总共用时近45分钟,这才是放飞36架单一种飞机的速度,乌德特暗自摇了摇头,和气象观测员碰了下杯子,低头喝了扣故乡的啤酒。

    感受着故乡的味道,乌德特看着最20架飞机远去的身影,不禁感叹世界从未如美丽,似乎已经算是迈出当年福克斯给自己画的饼的第一步了,福克斯当年的那句话,他可是记得很清楚:“想要接触一下航空母舰的飞行模式吗?”

    (本章完)


………………………………

224 缩影(上)

    “这里是T24,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无法减速,请求返回,重复,这里是T24,飞机出现机械故障……”

    随着摩羯宫号舰桥内滋啦啦的一阵电流声过后,被标记为T24运输机F。13的飞行员的声音很是清晰地传到了舰桥里每一个人的耳中。

    舰长麦迪逊看了眼站在一旁的航空参谋萧文,下令道:“准备再次迎风全速前进。”

    霍里…齐尔曼(horrie…zillman)毕业于昆士兰大学数学系,是1911年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同样的也是昆士兰大学首批毕业生,即1914年毕业。

    刚毕业出来的齐尔曼刚刚20出头,对着澳洲航空Qantas的招新广告很感兴趣,于是便报名开始了他的空中之旅,很快到了8月,一战就爆发。

    战争开始后成型刚2年的澳洲皇家空军RAAF作为终于英王的武装力量自然要投入战场,但是根基浅薄人员不足的窘况也很让RAAF没面子,那必须嘛,那么点人怕是去观光而不是打仗的哦。

    于是开始在澳洲各地挖人,RAAF主要把目标放在了各个航空公司个飞行爱好者上,是有点滥竽充数,可当时操控飞机没那高要求一定要先飞个几百小时才能上战场。

    当时飞机之间的战斗都是骑士决斗般的,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比试,没有谁会拼死一战一定要杀死对方,基本都是击落或者把对面打冒烟就算结束一场战斗。

    所以当时可以说不管新手老手,能开飞机就能上战场,参展双方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老新搭配,没有谁很有针对性地训练王牌飞行员。

    齐尔曼也很顺理成章地加入RAAF投身伟大的捍卫不列颠之战去了,但是大家都很清楚,一位殖民地/自治领的士兵能在大英帝国的战场中发挥什么作用,不过是炮灰而已。

    对,没错。齐尔曼也被投入了那场和土耳其,当时叫奥图曼/奥斯曼(分别是英语土耳其语的译音)帝国的战争,作为炮灰。

    齐尔曼永远无法忘却那个场面。上万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士兵被英国司令驱使着冲上那块还没完全瓦解土耳其人攻击力的海滩,遭到了土耳其人的顽强抵抗,澳新军团死伤惨重。

    正驾驶着一家轻型飞机,就是只装备一挺机枪甚至没有机枪的破烂飞机在观测阵地的齐尔曼很想冲下去帮忙一下陆军的兄弟,但是土耳其人的手摇机砰砰炮让他打消了念头,晃了晃翅膀,飞离了战区,带着护目镜的眼睛有些朦胧起来。

    事后虽然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但是也被英国人禁止再次升空,他被打发到了后勤处做一个厨子,一直到德国签署投降书的那一天,他终于可以脱下那身厨子的装扮了。

    他出生在昆士兰,从小也生活在昆士兰,毕业后也在昆士兰,他对那个遥远的母国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但他从小就被教育要忠于国王,忠于政府,好吧,牧师也是这么说的(近代西方的免费初级教育大部分是由教堂的牧师来完成的,牧师就是老师),只不过是在歌咏上帝之后再加上去的。

    其实不光是他,大部分RAAF的官兵都对英国军方的做法非常不满,虽然被让去做炮灰的是澳大利亚陆军,但是他们如果不会开飞机,就凭征兵广告上的那句话,“为国家奉献一切”,是不是他们也要做一次炮灰?

    澳大利亚陆军司令部在战后称这是中了所谓狡猾的土耳其人的阴谋,齐尔曼不禁大感失望,具体是什么情况陆军的人不知道,他一个有翅膀的在天上飞的能不知道吗?

    回国并退役后,他拒绝了澳洲航空的再次聘请,打算回家种田,没开玩笑,昆士兰的男人没一块超大的农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昆士兰人。

    他都计划好了,回家经营几年农场,有点小钱后在黄金海岸买了小房子,再买架小飞机,天天开飞机去农场工作,岂不美哉,让那些英国佬见鬼去吧!

    然而两年后他看到了CAC联邦飞机公司在报纸头版上的高薪招聘广告,而且他还在报纸的头版超大幅的战片上清楚的看到了他当时RAAF老长官的身影,老长官双手比着大拇指,后面CAC的招牌和电话清晰可见。

    好奇之下他拨通了那张图片上的CAC联系电话,其实文字版面就有相关招聘电话,图片上的电话只是业务电话,不过在福克斯的严格管理下,业务部还是很耐心地帮齐尔曼接通了人事部的电话。

    CAC在知晓他的身份后非常高兴,马上安排了他的老长官个齐尔曼通话,齐尔曼最终也是在老长官的极力邀请下上了CAC的船,负责管理和各个合作的欧洲飞机公司的相关事宜和客串培训飞机教练。

    在摩羯宫号正式可以进行甲板起降的时候,福克斯来到CAC要人,对方推荐了齐尔曼,此时的齐尔曼,已经会说一口颇为流利的粤语,而且还被他的华裔学员起了个中文名字“萧文”。

    2011年全澳大利亚人口普查中,来自中国的合法的澳洲移民约58万人,说普通话的有33万人,说粤语的有26万人,听说是首次被发现华裔普通话人群超出华裔粤语使用人群。

    在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0万和28万,但是1986年的人口普查,只有20万左右的华裔,其中有18万人称以粤语为第一语音或者会讲粤语。

    由此推断,在中国未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的华裔人群是以粤语为第一语言的,没办法,本来下南洋的移民先锋就是闽粤浙的人居多,带来的只有闽语,粤语,吴语,客家语,官话甚少。

    即便现在福克斯开展了极为庞大的移民计划,可也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粤语在澳大利亚作为第一语言的地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时候不是不能凑在一起,而是实在凑不了,在西澳的华人已经有差不多350万人,但是这350万人里边识字率只有25%左右,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

    意味着剩下4分之3的华裔移民必须依靠其他4分之一的人帮助才能在西澳谋生,难不成这些连汉字都不认识几个的人要自己找写满了英文或者其他国家文字的招聘信息找工作找房子吗?他们只能找本地和他们有着母国血统的移民前锋——以说粤语为主的华裔东南沿海移民。

    (本章完)


………………………………

225 缩影(下)

    听过一句话吗?羊毛出自羊身上,西澳的人工高,福利好,但是呢,物价自然也高,要不是福克斯自己手握一个大集团,再加上几个本地家族一直以来的苦心经营,福克斯都觉得税收方面都应该往上提一提了。

    肯定要提啊,其实之前就提高过一次了,西澳州议会觉得短时间内提税会打消民众的工作热情甚至引起罢工,于是就没有同意再次提高税收。

    你想想,减免大部分医疗,增加失业保障养老金,提供一直到高级中学的大幅度减免甚至免费的教育,大兴土木的公共建设,路一条一条的铺,码头火车站机场一个个增加,这些都是钱,哪怕是再次全部增加物价带来的高增值税也是无济于事的,西澳就几百万人,一个增值税避免不了什么。

    除此之外,西澳的关税也是超级的高,不单止进口外国商品,包括英国本土英联邦其他国家甚至澳大利亚联邦内部都是大额关税,而自己出口出去的关税则非常的低,如此一来西澳的进出口对比一直都是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这就是赤果果的重商主义。

    其实很多地方都对西澳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不满的,但是西澳的产品本就价格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比绝大部分同类产品都低好几个百分点,大宗采购非常划算,况且质量来说并不算太差,分上中下层次,怎么也有个上层垫底的水平,没理由拒之门外花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