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极品公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在华夏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繁琐的内容。

    所谓的正衣冠,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

    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而后便是要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其中“束脩”二字,后世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

    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再之后就是净手净心,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最后就是朱砂开智,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一想到那繁琐的拜师仪式,薛琰便一个头两个大了,他这人最怕的就是麻烦,前世上大学,就因为听说新生入学办理手续相当麻烦,他居然不愿意去,最后还是大学校长亲自开车到了他家,将他接去,代为办理了所有的手续,才抱住了薛琰这个天才学生。

    如今穿越到了大唐,薛琰却不想还要经历一个更加繁琐的仪式,心里立刻就不耐烦了,想走,可是一想到太宗皇帝的圣旨,他又没有那个胆量,只能老老实实的跟在于志宁的后面,步入了正堂。

    可问题是,仪式繁琐也就算了,束脩他可没带,本来以为自己是半路入学,来这里跟着读书也就算了,就没想那么多,谁知道,于志宁居然让他行拜师礼。

    行拜师礼,没有束脩算怎么回事儿啊!

    人家辛辛苦苦的教书育人,纵然是为朝廷培养后备人才,可是也不能喝西北风啊。

    好吧!

    对于于志宁这等朝廷重臣来说,那点儿束脩根本就不算什么,讲究的不过就是个仪式,是学生的心意,可现在的问题是,薛琰连心意都没有。

    日后还不被这老古板的于志宁给记恨上?

    可是,现在回去再准备也来不及了,怎么办?纵然聪明如薛琰,这会儿也没了主意,他总不能大喊一声“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然后就凭空变出十条干肉来。

    薛琰心头着急,回头看着房遗爱,不断地使眼色,希望这位好友能帮着他解了这尴尬,可是房遗爱这会儿光顾着和魏叔玉等人瞪眼斗牛,完全没理会薛琰的神色。

    况且,就算是房遗爱突然开窍,看出了薛琰的窘迫,却让他去哪里变出束脩来?

    于志宁进了正堂,转身却见薛琰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心中顿时不喜,道:“薛琰!入我儒门,便为儒生,当主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你左顾右盼,全不专心,却是为何?”

    薛琰闻言,连忙躬身一礼,面带尴尬之色,道:“学生只因来的匆忙,不曾备下束脩呈与大人,所以才~~~~~~~~”

    于志宁闻言,点点头道:“那等繁文缛节,不必放在心上,老夫为大唐社稷教诲后学末进,岂会在意那区区的束脩。”

    薛琰闻言,心头大喜,连忙再拜,道:“多谢大人体恤,学生感激不尽!”

    嘴上说的恭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于志宁都说了,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他现在只盼着于志宁这位老夫子能够言行一致,待会儿千万别拿着那些乱七八糟的礼仪来整治他。

    整理了一下衣冠,稳了稳心神,跟在于志宁身后,跨进这间正堂,他可就是儒门弟子了,想来都觉得好笑,前世他最烦的就是思想僵化的儒家,可没想到,如今他居然也成了孔老二的信徒。

    孔老二啊孔老二,你能受我这穿越者一礼,也是你老人家的福分造化了。

    心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可偏偏脸上满是郑重之色,让于志宁看了,也不禁连连点头,暗道:孺子可教也!

    (本章完)
………………………………

第八十一章 故交

    自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建议,被汉武帝刘彻采纳之后,从此儒学便成为了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国家十分强盛,这给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

    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华夏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李唐皇室追老子为鼻祖,却没有以道家为治国刚要,概因自视正统,自然要崇尚儒学,自武德皇帝定鼎关中,开国大唐以来,儒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数以百计的儒学大师被委以重任,或立足朝堂,或主政一方,显赫一时。

    于志宁便为儒学大家,早年广有才名,被前隋征辟,官居县令之职,如今改朝换代,更进一步,成为朝堂之上的重臣。

    太宗皇帝因于志宁学问精深,为人持重,这才以他为国子监监令,为大唐帝国培养后备人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薛琰跟着于志宁步入正堂,这里便是平日里,国子监众监生学习的地方,正堂当中,供奉着孔夫子的画像。

    于志宁上前,先焚了一炷香,才对薛琰道:“今尔进学,当先拜我儒门圣人。”

    薛琰虽然从来都对孔老二不感冒,然而眼下可是大唐,儒学是正统,纵然是薛琰这个穿越者也不敢对这位儒门圣人不敬,倘若他当真胆大包天,做出点儿惊世骇俗的举动,不用太宗皇帝降旨,于志宁这个儒门忠徒就能分分钟秒杀了他。

    恭恭敬敬的上前,双手接过了于志宁递过来的香,跪倒在地,举香对着孔夫子的画像拜了九拜,算是正式儒门,成为了儒门之下的弟子。

    待拜过了孔夫子的画像,于志宁又引着薛琰入座,在大唐,胡椅虽然已经被民间广泛使用,但是在正式场合,人们还是更习惯于传统的跪坐。

    薛琰可就倒了霉,在武阳郡公府,家中早就被他全部换上了胡椅,可是在国子监,薛琰能坐的就只有一个蒲团,而且还必须跪坐,可怜了他那娇嫩的小膝盖。

    强忍着不适,端端正正的坐好,摆出一副恭听教诲的虔诚模样,于志宁是国子监监令,待行了拜师礼,就成了他的授业恩师,这师徒的名分,一辈子算是落下了。

    依照周礼,拜师的仪式可是非常庄重,繁琐的,讲究净手净心,朱砂开智什么的,不过自汉以降,五胡乱华,原本自东周末年就已经崩坏的礼教,到现在其实已经剩不下什么了,那繁琐的仪式,自然也就省去了,倒是让薛琰轻松不少。

    于志宁只是叮嘱了几句,今后要勤学上进,尊师重道,友爱同窗什么的,这拜师的仪式便算结束了,因薛琰已经有了表字,所以于志宁也就少了一个为薛琰定名的机会,倒是让老夫子惋惜不已。

    拜师仪式结束,于志宁原本板着的脸,也舒缓了不少,道:“子玉!”

    薛琰赶紧恭敬应道:“学生在!”

    等薛琰抬起头的时候,竟然发现于志宁奇迹般地笑了,自方才见着这位老夫子,他还以为对方根本就没有笑这种属性呢。

    于志宁看着薛琰,眼神之中满是欣慰,道:“小时见你,甚是顽劣,却不想长成之后,倒是改头换面了,想来我那老友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薛琰闻言,诧异道:“恩师与先父~~~~~~~”

    于志宁道:“为师与你父薛宝卷是多年好友,只可惜,你父早亡,而今物是人非,眼见得你长大成人,且有了一番作为,为师也大感欣慰。”

    于志宁居然和薛琰那便宜老爹是多年的好友,这倒是让薛琰非常诧异,因为按照薛贾屡次拒绝太宗皇帝招揽的行为,他们薛家与当年秦王府的旧属关系应当很紧张才对啊。

    于志宁见薛琰满脸诧异,道:“意见不合那是公事,交情匪浅乃是私事,公私岂能混淆!”

    (本章未完,请翻页)原来,于志宁初投李唐之时,被武德皇帝命为渭北道行军总管麾下的记室,曾在薛贾的麾下效力。

    薛贾虽然是一介武夫,却对有学问之人,分外尊崇,于志宁在他的麾下,薛贾却从未将于志宁当成自己的下属,反而持礼甚恭,不曾有丝毫怠慢。

    最开始的时候,自视才高的于志宁对出身寒微,却粗鄙无文的薛贾完全看不起,可是两人相处的时间长了,倔强地于志宁和同样倔强地薛贾,居然成了好友。

    依着两人当时的关系,要是于志宁有女儿的话,可就没有崔家什么事了。

    后来,于志宁成了太宗皇帝的心腹,太宗皇帝曾几次使于志宁招揽薛贾,却都被对武德皇帝忠心耿耿的薛贾拒绝了,可纵然如此,也没能影响到两个人的关系。

    只是后来,太宗皇帝登基,薛贾遭到贬斥,于志宁为了避嫌,才少了与薛贾的往来,再后来薛贾病故,当时于志宁正跟随李靖征伐突厥,连老友的葬礼都没能参加。

    这些年来,于志宁一直觉得愧对故人,也自觉没有脸面去见故人之子,两家便断了往来,可自从薛琰进献了活字印刷术之后,于志宁得知,故人之子居然有这等本事,心中如何不喜,昨日被太宗皇帝召入宫中,得知薛琰将入国子监进学,太宗皇帝还吩咐他,对待薛琰要多加照拂,于志宁立刻明白,这么多年以来,太宗皇帝对武阳郡公一脉的恨意,已经消退了,不禁为故人感到欣慰。

    如今见着故人之子,于志宁的心中,除了欣慰,也不免生出了几分伤感,看着薛琰道:“子玉!你父兄当年为国尽心竭力,你三位兄长尽皆殁于王事,薛家堪称满门忠烈,为师只盼你勤学上进,将来报效朝廷,千万不要坠了你父一世之名!”

    对于志宁所言的期盼,薛琰心中不以为然,薛家为大唐当然可以说是尽心竭力了,他的三个没见过面的哥哥都战死沙场,可就是这般功绩,却得了什么好处,太宗皇帝方一登基,薛贾立刻就靠边站了,以至于忧愤而亡。

    薛琰要是学着父兄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才是傻蛋呢,在自己愿意的情况下,改变一下大唐的历史,这一点,自然没问题,可是让他像父兄那般,为了朝廷,连命都不要了,薛琰可就没那个心思了。

    干什么都不如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将自己的小家经营好,来得实在。

    薛琰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是绝对不敢说的,只是恭恭敬敬的回道:“谨遵恩师教诲,学生永世不忘!”

    于志宁对薛琰的态度非常满意,点头道:“那活字印刷之术利国利民,可是你酿酒,又造那玻璃等奢靡之物,却是入了旁门左道,你当牢记,勤学上进,方为正途,不可被财利所动,迷失了本性!”

    薛琰一边在心里疯狂的吐槽,一边又更加恭敬地俯首再拜,表示自己对于志宁老先生的言语十分赞同。

    (本章完)
………………………………

第八十二章

    于志宁好为人师的毛病在薛琰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直到薛琰跪坐得两腿发麻,摇摇欲坠,于志宁来总算是停了下来。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今后如何,还要看你个人是否上进,为师能教给你的,一定尽心竭力,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可记下了!”

    薛琰听到终于结束了,激动的双眼含泪,赶紧拜道:“恩师教诲,学生谨记于心!”

    你妹啊!

    有这么坑学生的吗?

    起身的时候,薛琰只觉得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好在他前世在研究至于,喜好国术,傍身的功夫相当不俗,这才避免了出丑。

    于志宁连连念叨着:“孺子可教!”

    薛琰这会儿上前揍这老先生一顿的心思都有了,可是对方不但是他的长辈,更是授业恩师,欺师灭祖的罪名,他这小肩膀还扛不起,只能忍了。

    因为于志宁无休止的对薛琰进行学前教育,致使今日耽搁了半天的学习时间,不过薛琰却没能从那些同窗的表情,眼神之中看出丝毫的恼意,反倒是一个个的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友善和感激。

    看起来,大唐国子监的学习氛围也不是很好啊,这些官二代,贵二代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有待提升。

    房遗爱这个时候,凑到了薛琰的跟前,原本和薛琰邻桌的那位同窗被房霸王一通威胁,又武力宣告,只能无奈的同意了换桌。

    “琰哥儿!今天可多亏了你,让小弟省了半天工夫!”房遗爱满眼的感激也鼓励,似乎希望薛琰每天都能被于志宁教诲一通,他们好趁机逃学。

    薛琰没好气的一把将房遗爱凑过来的大饼脸推到一边,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房老二,似你这般,只怕是一生都追不上令尊房大人!”

    房遗爱一愣,道:“琰哥儿,怎的竟说些让人糊里糊涂的话,什么意思啊!?什么山啊海的?”

    薛琰瞬间无语,

    (本章未完,请翻页)他也没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就盗用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名句,只得解释道:“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明白了吗?”

    房遗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我家老头儿也时常让我用功,让我向我大哥学,多读书,作学问,可是小弟天生就不是那块料,书上的那些字,看了都觉得头疼,追上我们家老头儿,只怕这辈子是没希望了,小弟也只盼着,但凡有来世,让小弟也修一个琰哥儿那般好用的脑袋!”

    这厮想的倒美,就凭他那傻缺的天赋技能,即便是再投胎一百次,也不改他傻缺的本色,看起来,想要让自己的这位好友有所作为的话,钻研书本,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了,只能另辟蹊径。

    薛琰记得史书上记载,房遗爱天生神力,勇猛非凡,还有方才,房遗爱只一个人站在那里,魏叔玉那一伙人都不敢上前,可见这傻缺的战斗力非常可观,倘若调教好了,少不得会为大唐添一员猛将。

    薛琰自身拳脚功夫不俗,放在前世,寻常人都不是他的对手,穿越到大唐之后,薛琰还专门找府上看家护院的武师较量过一番,结果被他轻轻松松的秒杀了数人,而且重生之后,他的体质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总是感觉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力气。

    想来凭自己的本事,调教一下房遗爱,应当是够用了!

    正想要规劝一下房遗爱弃文习武,就听到旁边有人低吟了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妙!妙啊!当真是好句,绝世名句!”

    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人越说越大声,到最后,居然手舞足蹈起来,一副癫狂的模样,将薛琰吓得下意识的往旁边挪了挪,生怕这人得了失心疯,会暴起伤人。

    这人倒是没有伤人的意图,不过却一脸兴奋地到了薛琰的跟前,跪坐好,一副激动的模样,对着薛琰恭恭敬敬的一拜,道:“这位~~~~~~~薛学兄!方才言语,当真是发人深省,小弟受教良多,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薛琰看着这人,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人有病啊!

    房遗爱也是满脸嫌弃,道:“我们兄弟说话,你来捣什么乱,还不快走,再不走,当心小爷揍你!”

    房遗爱说着,还亮了亮拳头,可那人居然全不理睬,只顾着和薛琰道:“这位薛学兄,方才所言,出自哪家经典,当真发人深省,若有书在,可借小弟一观否!”

    薛琰瞬间觉得蛋疼不已,这人舌头让书本给绕住了,还是怎地,不然怎么咬文嚼字的这么酸。

    可眼见这人并无恶意,便道:“并非出自经典,而是~~~~~~而是在下胡乱想出来的,只为劝诫这房老二!”

    那人闻言,顿时大为兴奋,道:“薛学兄高才,小弟自愧不如,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当可流传千古,流传千古啊!”

    那人说完,便起身离开,回了作为,捧起书本,很快就没了声响。

    薛琰看着,心中当真是佩服不已,问房遗爱道:“房老二,那人是谁?”

    房遗爱不屑地撇了撇嘴,道:“那人叫贺兰安石,这国子监有名的书呆子。”

    贺兰安石?

    薛琰细细的思索,却也没想起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个人,可是又隐约记得,好像在史书上看到过这个名字,想来能够进入这国子监就学的,哪一个不是勋贵之子,朝臣之后,怎地~~~~~~~~

    正想着,薛琰的眼睛突然瞪得老大,他终于想起贺兰安石是哪一位了!

    (本章完)
………………………………

第八十三章 上进的少年

    贺兰安石,史书之上也误作贺兰越石,关于这个人的记载,可以说少得可怜,薛琰之所以知道他是哪根葱,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这位贺兰安石老兄,在历史上,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小姨子,还有一个堪称妖孽的混蛋儿子。

    贺兰安石的小姨子,大概纵观华夏五千年,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超越她的地位了,因为她是几乎被男权主义贯穿始终的华夏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薛琰能够记起贺兰安石的名字,倒还真不是因为他未来会成为武则天的姐夫,而是他那位同样很有名的混蛋儿子贺兰敏之。

    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