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极品公子-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畛滦怂殴《S祥,步星次”。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高阳公主曾经指使掖庭令陈玄运,暗中窥伺宫禁中的情况和动向,并且观察星象变化。

    很显然,光凭这一条,就可以给高阳公主直接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因为,禁中是天子所居的重地,而天象的解释权也只能归朝廷所有,所以无论是窥伺禁中还是私窥天象,其行为都已经触犯了天子和朝廷的权威,其性质也已经属于严重的政治犯罪。

    高阳公主的政治问题一曝光,案件立刻自动升级,长孙无忌顿时信心倍增,既然高阳公主都已经涉嫌谋反了,她老公房遗爱又岂能逃得了干系?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拿房遗爱开刀时,房遗直又主动站了出来,对房遗爱夫妇进行了检举揭发,把他们夫妇平日里的种种不轨言行一股脑儿全给抖了出来,这令长孙无忌大喜。

    其实也怪不得房遗直会在这种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因为高阳公主诬告他的那个罪名实在是让他没法做人,房遗直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和身家性命,当然要和房遗爱夫妇拼个鱼死网破。

    揭发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之后,房遗直知道房家被这两个丧门星这么一折腾,必定难以逃脱家破人亡的命运,止不住发出悲凉的长叹:“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

    房遗爱一到案,整个案件就彻底复杂化并扩大化了,长孙无忌精神抖擞,对房遗爱软硬兼施,终于从他嘴里把薛万彻、李元景、柴令武等人一个一个撬了出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切当然都是由长孙无忌说了算,换句话说,在满朝文武当中,长孙无忌想让谁三更死,那个人就绝对活不过五更。

    房遗爱也慌了神,为了自保,不仅把他的“战友”全部出卖,而且还在长孙无忌的威胁利诱之下,张开血盆大口,一个接一个地咬住了一群无辜的人。

    许多位尊爵显的朝廷大员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该死的房遗爱居然会咬上他们。

    仿佛就是一觉醒来,这些皇亲国戚和帝国大佬就成了房遗爱的造反同谋,成了朝廷的阶下囚,成了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更成了长孙无忌砧板上的鱼肉!

    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指使房遗爱咬上这些人呢?

    原因很简单,长孙无忌不喜欢他们,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将会影响他日后掌握朝政大权。

    到了永徽四年,审理了三个多月的“房遗爱谋反案”终于尘埃落定。

    在长孙无忌的压力下,高宗李治无奈地颁下了一道诏书: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赐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自尽;将宇文节、李道宗、执失思力流放岭南;废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为庶人,流放巴州;贬房遗直为春州铜陵县尉;将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流放交州;罢停房玄龄在宗庙中的配飨。

    这个结果不仅令朝野感到极度震惊,而且同样大大出乎高宗李治的意料,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性骚扰案居然牵出了一个这么严重的政治案件,还把一帮元勋重臣和皇亲国戚一举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李治深感困惑,他不相信这些人全都参与了房遗爱的谋反,可是在长孙无忌威严的目光下,李治也只能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在长孙无忌早已拟定的诏书上缓缓地盖下天子玉玺。

    诏书颁布之前,李治决定以他微弱的力量进行最后的努力,恳求长孙无忌留下其中两个人的性命:荆王李元景和吴王李恪。

    面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宰执重臣,年轻的天子流下了无声的泪水,他用一种哀伤而无力的声音说:“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

    此时此刻,早已大权旁落的李治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低声下气地乞求了。

    然而,天子的乞求却遭遇了死一般的沉默。

    因为长孙无忌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他不开口,其他大臣就更是不敢吱声。

    许久,长孙无忌向兵部尚书崔敦礼使了一个眼色,崔敦礼随即出列,用一种中气十足的声音回应了天子的乞求。

    两个字一一不可。

    一切都已无可挽回。

    该砍头的砍头,该赐死的赐死,该贬谪的贬谪,该流放的流放。

    一个三观不正的倒霉丫头一时间的疯狂,居然在永徽朝带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对此,熟悉历史的薛琰,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给高阳公主竖起了大拇指,说一声“彪悍”了。
………………………………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见着高阳公主,薛琰突然自己身上也被套上了穿越题材小说里,主角经常拥有的光环,只不过,他这个光环并非那些王霸之气一振,美女倾心,四夷宾服之类的,而是,薛琰觉得在他身后似乎存在着一只手,在不停的推着他,让他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拥有改变历史进程的机会。

    原本,薛琰刚刚穿越到大唐的时候,只想着能在这盛世之下,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要是能顺便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再有娇妻美妾常伴身侧就更加完美了。

    可是,在他身后的那只手,却似乎并不想让他这么平淡的度过一生,反而一直都在推动着他,让他不单单要成为大唐治下的一份子,而且还不断的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去改变一些东西。

    酿造高度酒,薛琰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赚点儿小钱,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可是谁能想到,居然把大唐帝国的储君都引来了。

    闲得无聊,在家里摆弄一下活字印刷,顺便为大唐文化传播做点儿小贡献,居然引得太子李承乾都忍不住伸出了第三只手,拿着他还没有彻底完成的泥活字进献给了太宗皇帝。

    而且,那些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比如李承乾,太宗皇帝,长孙无忌就好像提前安排好了一样,走马灯似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薛琰都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如今居然连还是个小萝莉的高阳公主居然都出现了,看着面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薛琰的脑袋里一阵嗡嗡作响,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难道主角就真的注定了是不平凡的?

    这算是什么逻辑啊?

    薛琰是真心只想要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根本就没想过像那些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出将入相,可是似乎他的命运从穿越那一刻就已经被注定了。

    想平凡,想安安静静的做个闲人?

    门儿都没有!

    好吧!

    薛琰认命了。

    薛琰满脑子胡思乱想,为自己将来注定会劳碌的命运担心的同时,小小的高阳公主,不对,现在还是合浦公主李淑小同学也在打量着他。

    “你做的那个玻璃镜子一点儿都不结实!”

    (⊙o⊙)…

    薛琰一愣,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李淑掰着手指头,一脸委屈的说:“上次我去母后那里,不小心将那玻璃镜子给打碎了,母后发了好大的脾气,父皇还说了我一通,真是都怪你,既然要做,为什么不把东西做的结实一点儿!”

    纳尼?

    这也能怪我?

    薛琰难道能和一个还一身奶气的小萝莉解释,玻璃的分子结构?

    那样貌似太高端了一些,别说是才断奶的合浦小公主,就算是前世的很多高中生,甚至专业和化学不挨边的大学生都未必能听得明白。

    而且~~~~~~~~~~

    “臣知罪,以后一定将东西造的结实一些!”

    人家是公主,是统治阶级,薛琰为人臣子,只有老老实实认错的份,难道去和人家论理?

    人家的身份早就注定了,即便是个刚断奶的娃,人家也是正确的,是无比正确的,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万恶的封建社会!

    长乐公主看出薛琰那一副郁闷的模样,盲道:“淑儿!不得无礼,这位薛郡公可是太子哥哥的师傅,你要尊敬人家!”

    李淑闻言,歪着脑袋看着薛琰,半晌才道:“姐姐骗人,太子哥哥的师傅不都是长着胡子,整天板着一张脸的老头子吗?他都没长胡子,怎么可能是太子哥哥的师傅!”

    薛琰泪奔,这都是什么理论啊!

    薛琰真的很想对这位未来人生注定彪悍的小公主说:“春晚导演也有不留大胡子的!”

    在一旁看热闹的李承乾笑道:“子玉兄勿怪,淑儿年纪小,又被父皇母后给宠坏了,童言无忌,还望子玉兄见谅!”

    薛琰自然也知道,这位合浦小公主是太宗皇帝的心头肉,虽然不是嫡出,可是因为其母早逝,自小就被太宗皇帝养在身边,因此甚得太宗皇帝的喜爱。

    要不然的话,日后这位小公主出嫁,太宗皇帝也不会特意为她建造公主府,更不会因为她的关系,对房遗爱大加提拔,使其高居诸驸马之首。

    不过一想到,房遗爱那个大饼脸居然会在日后娶这个小奶娃,薛琰就忍不住想笑,也难怪高阳公主日后会彪悍到婚内出。轨,不说其他的,就说长相,这两个人也太不般配了。

    房遗爱虽然说不上相貌可憎,可却完美的回避了关于男士相貌的所有褒义词,而高阳公主,虽然现在年纪还小,但是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

    这也难怪,太宗皇帝本身就相貌堂堂,而且身为皇帝,身边的女人在相貌上绝对是一等一的,薛琰虽然不知道高阳公主亡母的长相,但是想来肯定不会差了。

    再说学识,高阳公主身为大唐帝国皇帝的爱女,自然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是对普通人家的女子说的,身为皇帝的女儿,学识自然也是前期培养的一个关键方面。

    而房遗爱呢?

    虽然不能说是不学无术,但是显然没能继承其父房玄龄的半点儿优秀基因,只是勉强拜托的文盲的行列,距离才子至少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想到这些,薛琰突然有些同情高阳公主了,这么一个天之骄女,却要嫁给一个粗鄙武夫,换做是谁,都会心有不甘,婚内出轨都是轻的,没玩儿一手谋杀亲夫,高阳公主都算是厚道了。

    嗯?

    薛琰突然发现自己的立场有点儿偏。

    赶紧将思路掰了回来,听到李承乾的话,盲道:“臣不敢!”

    两世为人,薛琰的心理年龄比太宗皇帝都要年长了,怎么会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李承乾闻言,这才放心,他还真怕自己那位古灵精怪的十七妹言语无状,得罪了薛琰,要知道,薛琰此刻已经被他当成了极大的臂助。

    当初,李承乾要是早能想到听听薛琰意见的话,南仓之事也不会闯那么大的祸了。

    看看时间不早,李承乾突然心血来潮,道:“子玉兄!这几日难得放晴,倒不如出宫一趟,去那灞桥游玩可好!?”

    你有病啊!

    薛琰闻言,差点儿没忍住把这句话给喷出来,现在是什么时节了,可都到深秋了,历史上,大唐贞观初年,正好处在一个小冰期,虽然还没到隆冬,但是这会儿的气温顶多也就有个四五度,这个时候出去游玩,不怕感冒发烧流鼻涕啊!

    薛琰正琢磨着找个什么借口,将李承乾给顶回去,却听到一旁的合浦公主李淑小同学拍着巴掌叫了起来:“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太子哥哥,淑儿也要去!”

    李淑说着,扑上前直接抱住了李承乾的腿,撒娇道:“太子哥哥!也带淑儿同去好不好!”

    薛琰见状,分明看到李淑的眼睛里在biubiu的发射着小星星,年纪不大,可是卖萌的本领却已经达到了高段位了。

    李承乾本来还有些为难,说到底,李淑的年纪还太小,自幼就生长在深宫之内,从来不曾踏出过承天门一步,贸然出宫,万一出了事,他可担待不起,到时候,爱女成狂的太宗皇帝要是不将他给大卸八块,那才叫怪事呢。

    可是,面对一向十分宠溺的妹妹这般请求,李承乾的心一软,非常没有原则的答应了。

    “丽质!淑儿同去,倒不如,你也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可好!”

    长乐公主闻言,也不禁有些心动,只是~~~~~~~~

    “太子哥哥!万一父皇母后~~~~~~~”

    李承乾道:“只管放心,咱们宫门关闭之前就回来,父皇,母后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怎样的!”

    长乐公主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对于宫外,她也是十分向往的。

    喂!喂!喂!

    被这三兄妹给彻底无视了的薛琰真心无奈了,这算什么啊!?

    好像这个郊游小分队,也有他这个队员吧!

    怎么就没有人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呢?

    合浦公主如愿以偿,高兴地不得了,转头看向了薛琰,道:“听太子哥哥说,你家里有好多好玩的,能不能借我?”

    借?

    会还吗?

    怎么这老李家巧取豪夺的本事还传代的,而且还不是传男不传女,而是儿女同传,太宗皇帝如此,身为太子的李承前完美的继承了,现在连合浦公主这个小奶娃都有了这方面的天赋技能。

    薛琰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找个人给家里去个信儿,让秋纹她们将家里的好东西通通收起来,要不然的话~~~~~~~~~

    “你这人,我和你说话呢?听不到吗?”合浦公主等了半晌,也不见薛琰回应,顿时发起了小脾气,叉着腰质问道,那模样,已经俨然有几分刁蛮的模样了。

    薛琰还能说什么,只能强忍着满心的憋屈,装出心甘情愿的模样,道:“自然好!”
………………………………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太子公主要出宫,这可吓坏了东宫的侍卫统领恒连,不同于李承乾一个人出宫瞎溜达,李承乾虽然身骄肉贵,但好歹是个少年郎了,而且恒连知道,之前每次他们出去,身边肯定少不了太宗皇帝派来保护李承乾的高手。

    但这一次,要一同出宫的可还有长乐公主和合浦公主,尤其是合浦公主,才四岁的年纪,万一出了意外的话,恒连有几颗脑袋都担待不起。

    可是,李承乾都发了话,恒连也不敢违逆,只能召集了东宫的所有侍卫,让大家乔装改扮,一路跟随保护。

    合浦公主到底还是个小孩子,知道要出宫去,难掩好奇,兴奋地不得了,跟着长乐公主一同上了马车,还在不断地催促起来。

    “快走!快走!”

    薛琰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和李承乾骑着马,守护在马车周围,恒连则跟在后面,既不靠近,也不肯远离,时时刻刻的警惕着四周。

    看上去似乎荣幸之至,可事实上心里早就抱怨了起来:这兄妹三个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还是怎么着,堂堂的天潢贵胄,不在宫里老老实实待着,大冷的天,非要出去郊游,这不是有病吗?

    “子玉兄!有劳了!”李承乾显然也对和两个妹妹一同出宫游玩,非常兴奋,或许这会让他感觉到亲情的存在。

    最是无情帝王家!

    可偏偏最渴望亲情的也正是帝王家,身居高位,称孤道寡,却也让这天下最最贵的家族成员们在也无法享受到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亲情了。

    太宗皇帝如此,作为太子的李承乾也是如此。

    薛琰在心中不禁一叹,道:“殿下客气了,既然有如此性质,臣自当相陪!”

    李承乾闻言,微微皱眉,道:“子玉兄!这里没有外人,你我便兄弟相称如何!?”

    薛琰道:“臣岂敢僭越!”

    李承乾听了,也不仅一叹,他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了,自从双方挑明了身份之后,随着时间,只怕再也听不到薛琰称呼他“高明贤弟”了。

    薛琰倒不是真的畏惧李承乾的身份,而是人言可畏,倘若他真的不识好歹,称呼当朝太子为弟,一旦被有心人听了去,只怕会被当作把柄,他可没有被人抓住小辫子的嗜好。

    出了承天门,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前行,再经过城门,就是长安城外了。

    这时节天气渐冷,可是外出游玩的却不仅仅只有薛琰他们这一行人。

    大概是前段时间,阴雨连绵,将长安城中的这些王孙公子,才子佳人们都憋坏了,这几日放晴,原本泥泞的路面也早就干透了,人们便急不可耐的走出了家门,享受一下难得的外出时光。

    前行几里路便到了渭水河畔,薛琰看着不远处那座孤零零的木桥,桥边还有一个拴马桩,那是当年突厥人留下的,可谓大唐帝国的耻辱,但太宗皇帝却将这拴马桩保留了下来,为的就是警示后世儿孙。

    “子玉兄!”虽然薛琰不肯再称呼李承乾贤弟,可李承乾却固执的继续称呼薛琰为兄,说着朝前一指,道,“当年,我父皇就是在那里,只带了百余骑,与突厥可汗颉利相会的!”

    薛琰看着,仿佛在耳边还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仿佛也感受到了当初大唐被突厥兵临帝都城下,危如累卵的紧张感。

    四年了,已经过去四年了!

    就在四年前,大唐军刚刚平定四方,统一全国,太宗皇帝也刚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隐太子李建成,逼迫武德皇帝禅位。

    可几乎就在同时,突厥颉利可汗趁着太宗皇帝尚未将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罗艺等李建成和李元吉余部招降或铲除干净,命拔野古部和同罗部的骑兵围攻乌城,牵制住程知节、李世绩、柴绍和屈突通的唐军主力,他自己则协同其弟突利可汗以及铁勒首领契苾何力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长安城,并占领了离长安不远的武功城。

    当时,内忧外患之中的大唐帝国险些被扼杀。

    颉利可汗派遣帐下大将军执失思力进长安城威胁大唐君臣,并同时率大军进逼到长安城外的渭河北岸。

    太宗皇帝拒绝了众多大臣迁都的提议,扣留了执失思力,然后冒险率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侯君集、段志玄、独孤彦云等六骑到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南岸,隔河责问突厥背信弃义。

    同时,大将尉迟敬德率领一支军队于泾阳之战中击败突厥的左翼军,突厥名将阿史那乌默啜几乎被俘。

    颉利可汗等自知理亏,又因为侧翼遭袭,大将被扣押,再加上太宗皇帝倾尽府库,让众多的突厥贵族没有了继续拼杀的决心,因此与太宗皇帝在渭水便桥上斩白马为盟,之后退兵。

    突厥兵退,太宗皇帝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因此从他即位开始,就着手准备灭突厥。

    渭水会盟后,太宗皇帝为彻底解除突厥威胁,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在军事上积极备战。他一反前朝不许臣下带武器上殿的规定,每天引数百士卒在显德殿习武射箭,很快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贞观三年,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掎角之势,坚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挡突厥骑兵,最终使突厥人无功而返,这为太宗皇帝反击突厥找到了出兵的借口。

    贞观四年,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太宗皇帝,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太宗皇帝便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发布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突厥。

    大将军李靖率三千骁骑从马邑出发,进占恶阳岭,乘夜袭占襄城。

    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

    此后,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

    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遭到兵出云中的李世绩率领的大军截击,大败而归。

    颉利也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太宗皇帝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太宗皇帝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世绩会合,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

    于是李靖令李世绩统领领大军继后,亲率精骑万名,各备了二十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

    李靖军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

    随后,李靖又派都尉苏定方率二百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

    苏定方长驱直入冲进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及其部下不知浓雾里有多少唐军,阵脚大乱。

    劼利可汗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十余万。

    颉利可汗在阴山被击败后,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

    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不久,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

    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