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宰三国-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平端起酒盏,含了一口酒。然后将口中的酒水,传递到袁怡的嘴中。
“呀。”
看着陈平的做法,袁怡轻叫一声,耳根通红,张开了小嘴。
“娘子,夫君也要喝,娘子要喂夫君。”
“夫君,你好坏啊。”
如此玩法,足足过了三炷香。陈平,袁怡皆醉也。
陈平抱起袁怡,吻向了她的唇,进而来了一次长吻。
此吻,让二人更醉也。
嗅着袁怡的芳香,陈平狼性迸发,将袁怡抱向了床榻。
双手上下齐动,纱衣,亵衣被一件件揭下,与此同时,陈平亦除掉身上的衣物。
袁怡躲在被中,蒙着头,心中如小鹿乱撞,不敢再看陈平。
看袁怡如此模样,陈平哈哈大笑。
“娘子与夫君,当要坦诚相对。不要遮挡也。”
陈平说完,将被子一把扯掉,然后翻身而上,趴在袁怡的美妙身体上。
“怡儿,此中之美,当得回味无穷。”
“夫君,你要轻一点。”
“我会轻轻的,就怕一会儿,你让我加重力道。”
“你无耻。”
“夫君无耻给你看。娘子,夫君来也。”
“呀。”
“嗯。”
随着二人的喊声,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喜之一,得以真正完成。
一时间,婚房之内,春意不限。
袁怡,成为了即陈嫣儿,张蝉后,陈平第三个深爱的人。
(本章完)
………………………………
第185章 周瑜弹琴退陈平
**一刻值千金,洞房过后,袁怡,名正言顺的,成了陈平的女人。
为了陈平与袁怡的婚事,喜静的袁逢,特意让喜庆之日,延续一天。
这一天,道贺者数不胜数,除了陈平的部下外,多是以袁姓开头。
很显然,陈平,以成了半个袁家人。
成了袁家的女婿,当然要改口。陈平叫袁逢为伯父,叫袁术,袁胤为舅兄。
当然,陈平还有一个舅兄,那就是远在渤海的袁绍。
因道路遥远,袁绍没有来祝贺。但袁绍亲手写的信件,终于到达了汝南袁府。
信件为两封,一封为道贺之信,另一封为炫耀之信。
道贺之信,言。
“得知平弟娶我小妹袁怡,兄长欣喜也。待回到关东,来冀州,你我兄弟把酒言欢。”
道贺之信着实太短,在陈平看来,显得很没有诚意。
但为何要在冀州,袁绍不是在幽州的渤海么。
陈平不解,接过另一封炫耀之信,看了起来。
炫耀之信,言。
“袁某,袁绍袁本初也。乃汝南袁府的第一长子。”
“得祖宗庇佑,袁某收天下智士,御天下勇士,当报效大汉,成大汉梁柱,扛鼎之人。”
“原冀州牧韩馥,自知德行不够,不可再行担任冀州牧,已将州牧之位,让与我袁绍。”
“此乃众望所归也。冀州百姓奔走相告,普天同庆。”
“借此良机,袁某欲刻玺北方,刻得玉玺,尊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带领吾等荡平董卓。”
“待立得新皇后,袁某会尊新皇之意,发海内诏令,再次歃血为盟,汇集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董卓。”
“冀州牧,袁绍拜上。”
看着袁绍的炫耀之信,陈平满脸动容。
陈平没想到,他还没回徐州,袁绍就代替了韩馥,当上了冀州牧。
更让陈平没想到的是,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要拥护幽州牧刘虞为新皇。
陈平相信,不到三日,袁绍的这封炫耀之信,定会引起海内震动。
所有诸侯,所有势力,都会震惊袁绍之作为。
“哼。袁绍真乃狂傲之人,献帝尚在,袁绍尽然行代立之事,真愚蠢也。”
“父亲,公路请求父亲,将袁绍驱除袁家,袁家世食汉禄,袁绍另立新皇,端得不为人子。”
袁术的愤怒之言,让家主袁逢眉头紧皱。反复思考后,袁逢摇了摇头,道。
“董卓行废立之事,废少帝,立献帝。然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
“今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天下,亦是汉室的天下。”
“二者如出一格,同根同源,只要皇帝姓刘,不管是灵帝之子,还是汉室宗亲,天下百姓都可接受。”
“公路,汝无需担忧袁家声望。”
家父袁逢的话,让袁术长叹一口气,袁术看着北方,咬牙切齿。深深的嫉妒他的哥哥,袁绍。
袁绍这封炫耀之信,当真是气坏了袁术。看到袁术如此,陈平连忙安慰。
现陈平在袁术地盘,陈平必须要处处小心,合着袁术的意。
“公路兄,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平痛恨也。”
“正如公路兄所言,如今献帝尚在,怎可另立新皇,袁绍,是在公然挑衅皇权。”
闻陈平之言,袁术舒心不少,拍着陈平的肩膀,道。
“平弟,还是你懂我啊。”
“陈平,如今此信一出,你可看透袁绍此人。”
陈平顺着袁术的话,连忙道。
“袁绍此人的品行,当真不如公路兄也。还是公路兄看得深,望得远。”
陈平的话,让袁术哈哈大笑,但想着袁绍的所作所为,又开始丧气起来。
二袁争锋,袁术与袁绍之争,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袁术是嫡长子,袁绍只不过是个庶出。为何袁绍,总压我袁术一头。袁术,是真的不服气。
正当袁术叹气之时,一份急信,从汝阴快马加鞭,被骑士连夜传来。
当袁术看过信后,满脸不可思议。时而悲伤,时而兴奋,这让袁术身旁的陈平,一阵好奇。
看着不解的陈平,袁术也不避讳,将此信,递给了陈平。
陈平接过信,看到信中的第一句话时,满脸震惊。
陈平没想到,这封信,竟然是孙策所书。
上书道。
“孙策拜于主公。此信,乃孙策败于刘表后,悲愤而书。”
“吾等先锋军返回江东,在长江之上被刘表埋伏。刘表凿船射箭,先锋军损失惨重。”
“家父孙坚被黄祖射杀,以葬身长江之底。先锋军损失两万五千余,欲寻主公相助。”
“年初讨伐董卓,家父孙坚救下袁怡外,另得一玉玺,发七彩之光,是为传国玉玺。”
“今孙策,欲将传国玉玺交与主公,换些许粮草,兵马。供我江东儿郎,安然返回江东。”
“孙策,敬拜之。”
孙策的信,陈平反复读了三遍,但内心仍然震动不已。
孙坚,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孙坚,竟然真的死了。并且真得是传国玉玺害死的。
孙坚的死,让陈平难过。
陈平很想让孙坚死,而孙坚也的确死了。但孙坚突然起来的死,让陈平莫名的空虚。
陈平想得是,能在沙场之上,光明正大的杀死孙坚,这才是陈平最希望看到的。
搞些小动作,不过是为了削减孙坚的实力。
让陈平更没有想到,袁怡,竟然是孙坚救下的。
陈平与袁怡联姻,恐怕死去的孙坚,亦不会想到。
文台啊,文台。我陈平害你,而你救下的袁怡,现今成了我陈平的救命之人。
这真是时也,命也。
想着与孙坚的恩怨情仇,陈平满脸悲伤,长叹一口气,
“平弟,你为何叹气。你与孙坚有着大仇,当高兴才是啊。”
袁术的问话,让陈平感慨道。
“公路兄,平与孙坚有大仇,但是此仇,乃战场之仇。需要在沙场之上,才能报仇。”
“如今仇人,亦是对手以死,陈平心空也。故而发出长叹。叹文台薄命也。”
陈平之感慨,让袁术动容。
陈平与孙坚,都是好男儿,当得英雄惜英雄也,
孙坚的死,袁术很难过,损失了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袁术怎能不难受。
然信中提到的传国玉玺,又让袁术好受了些。
传国玉玺,从秦朝流传,如今以经历五百年,我袁术有了传国玉玺,可施行帝诏。
有了传国玉玺,定可压袁绍一头,已解心中怒气。
袁术看着陈平,决定问一问,问一问陈平,对传国玉玺的看法。
“平弟,信中提到了传国玉玺,你怎么看。”
袁术的问话,让陈平心中一紧。这个问题对与陈平来说,极为有难度。
陈平根据前世记忆,深知传国玉玺归与袁术,袁术定会膨胀。
以至最后,袁术靠传国玉玺称帝。最后被各路诸侯反抗,直至身死。
陈平绝不会怂恿袁术称帝,如那样,陈平将于天下为敌。
陈平左思右想后,有了答案。陈平看着袁术,道。
“传国玉玺,是天命的象征。如今袁绍刻玺北方,所刻的玉玺,怎能和传国玉玺相比。”
“公路兄有了传国玉玺,相当于有了帝诏,正可打击袁绍的傲气。”
“如今袁绍刻玺北方,代立刘虞为新皇。公路兄可用传国玉玺,写下诏令,传播海内,阻止袁绍干这荒唐之事。”
陈平的话,让袁术目光大亮,进而哈哈大笑起来。
二袁争锋,你袁绍刻玺北方,代立新皇。我袁术得传国玉玺,行天命正义之道,定让你袁绍不能得愿。
(本章完)
………………………………
第186章 古琴号钟
传国玉玺,天命也。
其下刻有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诠释着天命的含义。
任何制令上,印有玉玺上的八字,当得天子诏令。
拥有传国玉玺,就拥有了话语权。
除了天子以外,谁敢不从,谁敢不尊,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派兵讨伐。
传国玉玺,可以掩盖众人之口,它所代表的意义,就是皇权。
传国玉玺的出现,让袁术袁公路,有了志在必得之心。
二袁争锋,袁绍北方刻玺,袁术定要得到传国玉玺,打击袁绍的傲气。
婚庆之日还没结束,袁术就先行告辞,准备回汝阴,派大军接回孙策,迎回传国玉玺。
看着请辞离开的袁术,陈平的心,一阵火热。
传国玉玺,天命也,任何人知其下落,都不肯放过。袁术想得到,陈平同样想得到。
但陈平深知,要想先袁术一步,打败孙策,抢夺传国玉玺,当难上加难。
即使抢到传国玉玺,陈平亦保护不住。更会得罪袁术,让自身陷与险境。
想通之后,陈平将心中的火热之情,强行按下。
陈平决定,待以后,一定要得到传国玉玺,得到这天命之宝。
传国玉玺,就先行存与袁术处吧。日后,我陈平一定会取回。
我盯上的东西,最后,终归会成为我的东西。陈平的想法,一直如此。
不能得到玉玺,让陈平略感难受。婚庆之日,陈平亦无精打采起来。
袁术离开的第二天,亦是婚庆结束的第二天,陈平带着袁怡,向袁逢请辞。
分别之时,总是充满了伤感。
最疼爱的袁怡要走,袁逢的内心一阵凄凉。
人道是,嫁出去的女人,如那泼出去的水。
娘子,终究要跟随夫君的。袁怡要跟随陈平,回徐州,回琅邪。
袁逢知道此点,亦不愿见那分离之景,于是没有送别。
袁逢写下了一段话,命下人送给了袁怡。
上书道。
“老夫之所以修道,就是害怕分别。”
“老夫之弟袁隗,以驾鹤西去。如今最爱的袁怡,亦要分别。”
“分别无期,望侄女袁怡,好生照料自己。”
“如有生之日,再行重聚,老夫将弃道也。”
“如老夫以成黄土,望再临时,在黄土之上,弹奏一曲。”
看着袁逢写的手书,袁怡哭得撕心裂肺,陈平亦泪眼摩挲。
女大不中留,女儿嫁出,最伤心的,莫过于爱她的父母,亲人。
木制的大门再行关闭,整座袁府,只剩下袁逢一人。
阵阵诵经声从府外传出,似乎在送别袁怡。
走了,还是走了。
伴着诵经之声,陈平带着袁怡,带着两千兵卒,向汝阴进发。
去汝阴,去袁术处,陈平需要袁术的帮助,帮助陈平完成两件事。
其一,陈平要借的一万兵马扩充军伍,这样可以更好,更安全的到达徐州。
其二,陈平想洗脱罪责,依靠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洗脱杀皇甫嵩的罪责。
陈平更要把皇甫嵩之死,安插在曹操身上。让曹操背下这个黑锅。
两个请求对与陈平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陈平跟袁怡婚配,以是半个袁家人。再以保护袁怡为由,袁术一定会借兵的。
至于栽赃曹操,想必袁术亦会答应,
二袁争锋,曹操乃袁绍好友,陈平只要献得谗言,袁术定会用传国玉玺,将曹操杀皇甫嵩的罪名,公布与天下。
让曹操难受一些,陈平是非常高兴的。
陈平深知,曹操曹孟德,将是他陈平今后,最强大的对手。
果不出陈平所料,当陈平到达汝阴,提出这两条请求时,袁术爽快的答应下来。
“平弟放心,都是小事尔。”
“我袁术将借给平弟一万兵马,再加一月粮草,供给平弟行军之用。”
“待孙策接回之时,为兄定会用传国玉玺,让曹操身败名裂。”
袁术的话,让陈平放下心来。可于此同时,陈平心中又有了芥蒂。
孙策的军伍,会达到汝阴,陈平,一定会与孙策相遇。
要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虽然陈平没杀得孙坚,但也是害死孙坚的元凶。
想必孙策定会大恨与我,说不定亦要杀我陈平。
陈平想到这里,对孙策有了杀心。
孙策之能,虽不如孙坚,但也不能轻视。江东小霸王,岂是浪得虚名。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待孙策交得玉玺后,埋伏孙策,然后一举灭掉这个威胁。
想通之后,陈平开始对袁术,说起了孙策的坏话。亦是让袁术,少拨兵马给孙策。
今借得袁术一万兵马,加上原属,陈平共有一万两千军。
孙策来信,陈平在袁府时亦看到,仍有五千军。
只要袁术少拨兵马给孙策,陈平可根据兵力优势,灭掉孙策。
然陈平刚要说孙策的坏话,孙策以到达袁术处。并且和陈平正面相见。
“噌。”
腰间利剑快速出鞘,孙策看到陈平,咬牙切齿,挥剑就要砍杀陈平。
“放肆,还不收回宝剑。”
见孙策要杀陈平,袁术大怒,立马出声阻止。
孙策闻袁术之言,恢复了冷静,恶狠狠的看着陈平,将宝剑插与地上。
孙策深知,如今在袁术帐下,他亦有求袁术,如杀了陈平,他孙策也死无葬身之地。
“哈哈哈。”
看孙策如此,陈平哈哈大笑。但内心中,对孙策的杀心更重了一层。
“孙策,为何见我就杀啊。我陈平与孙坚有仇,与你无仇啊。”
“陈平平坚信一点,父辈有仇,当不难为子辈。仇恨,与子辈完全无关。”
“你孙策,可以杀我陈平,但我陈平,绝不会杀你孙策。”
陈平说得大气禀然,让袁术,还有在场的部将十分佩服。
“陈将军之心胸,当真宽广啊。”
“仇恨,与子辈完全无关,陈将军,汝说得好啊。”
在场的部将一阵恭维,让陈平大笑,让孙策大气。
“呔,奸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你陈平,乃害死我父的元凶也。有朝一日,我孙策,必杀你这狗贼。”
闻孙策之言,陈平义正言辞的道。
“我陈平在汝南驻留多日,如何杀得你父亲。你父孙坚被荆州刘表所杀,与我何干。”
“孙策,勿要血口喷人。念你年纪尚小,原谅你这一次。”
陈平的话,让孙策越来越气,单膝跪地,对着袁术道。
“主公,陈平与袁绍狼狈为奸,诬陷我父孙坚,进而勾结刘表,害我父身死长江。”
“陈平,当是元凶也。”
孙策的话,让陈平大怒。陈平站起身来,指着孙策,质问道。
“小小年纪,竟然一派胡言。”
“我与你父孙坚,在洛阳相遇,共拜太庙,共同宣誓,当那大汉能臣。”
“孙坚从洛阳南门而走,欲回江东。我与曹操西行,追击董卓。何时与袁绍狼狈为奸。”
“孙坚之死,当是传国玉玺所害。”
“如不是你父孙坚,私藏传国玉玺,怎会身死长江。”
“如公路兄不信,袁怡可以作证。当时的袁怡,乃孙坚所救。定知晓一切。”
陈平的话,让孙策心中一惊,顿时一头冷汗。
(本章完)
………………………………
第187章 淮南的生活
人道是,人说人有理,鬼说鬼有理。
任何有理之事,都要拿出证据。
孙策,没有任何证据。而陈平,人证物证都有。
人证,陈平搬出了他的娘子,袁怡。
物证,除了孙策给袁术写的信,还有那天命之宝,传国玉玺。
证据一出,孙策以败,败得一塌糊涂。
“哼。”
袁术怒哼一声,看着孙策,不断的摇着头。
“当初你父从洛阳而归,说是陈平偷袭,让他重伤不起,欲回江东养病。”
“原来真正的目的,竟然是私藏玉玺,孙坚,真乃奸猾之人也。”
“如不是陈平在场,你孙策,亦要欺骗与我。孙策,汝真是好大的胆子。”
大怒的袁术,让孙策暗道不好,同时心中,对陈平一阵大骂。
看着此幕,陈平内心大笑。
他成功的引出矛盾,分离了袁术与孙策的关系,这比说孙策坏话,要强上百倍。
口舌上击败孙策,让孙策无理可言,这让陈平很高兴。
然陈平深知,传国玉玺毕竟在孙策手中。如真把孙策逼急了,孙策真有可能毁掉玉玺。
必须给孙策一个台阶下,让他挽回颜面。陈平还需要传国玉玺,摆脱杀皇甫嵩的罪名。
陈平看着袁术,感慨道。
“公路兄,孙策亦不知全情。此中之事,全是孙坚所为。”
“念孙策年龄尚小,请公路兄息怒。”
“公路兄是孙策的主公,你们亦有要事相谈,陈平乃局外之人,先行告辞。”
陈平的话,缓解了尴尬的气氛。看着不计前嫌,离开的陈平,袁术满意的点着头。
陈平在场,孙策定会大怒,用粮草与兵马交换玉玺,未必能成功。
“孙策,起来吧。你与陈平的仇恨,在我这里先行停止。现在,你我当商谈玉玺之事。”
闻袁术之言,孙策长舒一口气。在孙策看来,只要不撕破脸,一切都好说。
在袁术,孙策商谈玉玺之事时,陈平命部下亲卫,暗中观察孙策军的状况,准备施行计划,一举灭杀孙策,以除心头大患。
然亲卫的汇报,让陈平眉头紧皱。
五千人马已被确定,并且都是百战老兵,战斗力惊人。
袁术借给陈平的一万人马,现今还没有交付。陈平是不可能用两千人,打败孙策的。
陈平左想右想,无任何应敌之法。不禁愁容满面。
根据前世记忆,回到江东的孙策,可谓大展拳脚。
孙策靠着江东士族的支持,占领了江东六郡,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诸侯。
如此人物,必须杀之,如不杀,将来定是劲敌。
正当陈平拉来李儒,程昱思考对策时,亲卫的报告再次传来。
“报,主公,孙策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得五百骑士,五千精兵,千石粮草。”
“加上原由人马,孙策的军伍,如今已达万人。”
“待借得兵马粮草后,孙策以带领军伍,南下淮南了。”
亲卫的报告,还有孙策的急于离开,让陈平知道,他是杀不了孙策的。
看着离开的孙策军,陈平不禁仰天长叹。
“放虎归山啊。”
陈平没有杀得孙策,很不开心。但袁术用传国玉玺下发制令后,陈平亦变得高兴起来。
曹操,这一回,看你如何行事。杀汉室名臣皇甫嵩,你曹操定身败名裂也。
陈平高兴,袁术亦高兴。得到传国玉玺后,袁术令全军大宴三日,以示祝贺。
陈平身为半个袁家人,有幸见到了传国玉玺的真容。那散发的七彩之光,让陈平一阵眼红。
看着传国玉玺,陈平知道,现今之时,应与袁术结盟。
在陈平看来,与袁术结盟,好处多多。
陈平回到徐州,回到琅邪。定会靠着得来的名望,大展拳脚。成为一方大诸侯。
然攻打别人,或者占领别人地盘。需要出师有名,不然无故攻打,陈平的名望定会大跌。
师出有名的最好方法,当是挟天子而令诸侯。
然天子现在长安,被董卓所挟。此法对于陈平来说,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