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之热血宅男-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华把他知道的事情,一一讲给关志义听。
………………………………
第四十七章 印书事宜
古今观点差异很大。
对于李世绩用关志义的对子来打赌,吕元凯和王杰锋倒是很开心,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关志义不同,让认为李世绩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不是和整个文臣队伍较劲吗?幸好,李义府和许敬宗这两大奸臣,要贞观八年才进入朝堂,这让关志义放心不少。不然,他自杀的心都有了。虽然萧瑀也是古板又小气的家伙,可是他不会像李义府两人那样笑里藏刀,专门整人啊!
因此,他大呼道:“李将军害某!某当时就是和义连说笑,李将军他怎么可以到朝堂上去说,这还不把诸位大臣给得罪死了。”
文华说道:“三郎不必太在意。要是哪位阁老这么小肚鸡肠的话,陛下早就把他踢出朝堂了。”
“不见得吧!据某所知,萧阁老可是因小事和陈阁老在陛下面前大大出手。”关志义说道。
文华一愣,随即问道:“关三郎,什么时候萧阁老和陈阁老大打出手,某怎么没听说过。”
这时,关志义才发现,自己搞错了。萧瑀和陈叔达在上朝时k时贞观年间的事儿,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生。可是怎么解释呢?他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幸亏吕元凯出来给他解围,说道:“文明府,某等此来是报备关、吕、王三家合作建造纸作坊及印书作坊的事情。”
文华问道:“吕九郎,什么是印书作坊?”
“这!某也不是太清楚,这是三郎的主意。”吕元凯不知不觉的就帮关志义给卖了。
难怪人们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
关志义现在就把吕元凯和李世绩归为猪一样的队友了。李世绩为了戏弄那些文臣,直接把他给拿去当盾牌了,也不考虑下后果。要是有几个大臣记恨在心,关志义这样的芝麻小官儿,连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吕元凯也是,你直接说不知道或者说这是秘密就好了。一下就把我给交代出来了,看来在革命时期,这个家伙很可能害死无数战友。
文华看向关志义,说道:“某就说嘛!关三郎一向待在家里,怎么今天来了兴致逛县城。原来是有要事,你不要转移话题。就说说,你想怎么样?”
关志义说道:“文明府,某等三人想造纸、印书。”
奇怪的看了关志义一眼,文华说道:“古往今来,没有听过哪朝哪代禁止造纸、印书呀?朝廷也没有要求写书需备案,你这是何意?”
王杰锋这个脑袋不转弯的家伙,直接来一句:“文明府,始皇帝当初可是焚书坑儒来着。你怎么说没有那个朝代禁止过印书呢?难道是某记错了,不应该……”
关志义打断王杰锋的话,大声喝道:“二郎,你住口!不懂就不要胡说!!”
死不悔改的王杰锋没有认错,还在那儿嘟囔道:“本来就是嘛!”
吕元凯拉住他低声的说道:“二郎,你想死啊!始皇帝虽然是千古一帝,可是他的残暴也是家喻户晓的。当今天子刚登基,你就把他必成始皇帝。要是有心人抓住你这个把柄,直接把你弄进大牢里去。”
等王杰锋受了一通教训,文华才假心假意的说道:“这里就某等几人,王二郎无意之失也可以原谅。关三郎,不要转移话题,说说你的意思。某都有些等不及了。”
关志义说道:“文明府,你够狠!二郎本来想说必须如同是皇帝一样功冠千秋,拿给你一说,到成了二郎诋毁当今天子。你至于么?前些还一切打过仗,现在你就这样下狠手,你真是太可以了。”
在文华目瞪口呆中,吕元凯说道:“三郎,你不要一本正经的调侃文明府好不好?人家文明府都当真了。”
“呃!”关志义缩缩脖子,看来自己的玩笑真的开过了。文华把自己的指责当真了,正在那里发楞呢?关志义连忙说道:“文明府,开个玩笑,你别当真。”
文华深深的出了一口气,说道:“关三郎,你才真的够狠!某刚才就想,什么时候某想过要害王二郎了。结果,竟然是你在调侃某。一说到你印书的事儿,你就千方百计的引开。不会是这里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吧!?”
关志义说道:“文明府,这事儿的确算得上大事,有必要的话,你还要上奏朝廷才行。”
王杰锋和吕元凯同事说道:“不会吧!三郎,就印几本书,至于吗?”
文华也在一旁点头,看来他也支持这种观点。
关志义说道:“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某举几个例子,你们听过之后再告诉某,这印书的事重要不总要?”
“请讲!!”文华一听,立刻正襟危坐的等待关志义的答案。
关志义说道:“某第一本书,写明作者孔颖达。然后在内容里写颜推之沽名钓誉,篡改史料。然后印上一千份,给每个世家一本,给朝中重臣各一本。你说颜老先生和孔老夫子将如何面对?”
文华面目狰狞的吼道:“关家三郎,你要是敢这么做,某砍了你。”
吕元凯说道:“这事儿一出,颜老先生一定以死示清白,孔老夫子也会气得吐血吧!?”
关志义没有想到文华反应那么激烈,低声的说道:“某只是举个例子,某又不会印这样的书?文明府你这么凶干什么?”
文华说道:“三郎,你还很小,不明白文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心理。要是你真的把书弄出来,孔老夫子和颜老先生必有一人受难,甚至两个人都可能被气死。看来印书之事真的非同小可啊!”
“某要是再举一个例子,你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关志义缓缓的说道。
吕元凯说道:“三郎,难道还要更恶毒的?”
关志义郑重的说道:“仔细想想秦朝陈胜吴广、汉代张角,那个不是先借用鬼神之说扰乱视听,然后发展起来的。若是有人出书,大肆抨击朝廷,然后又引导……”
文华打断关志义的话,直接问道:“关三郎,某知道印书的重要性了。你告诉某,你究竟想怎样?”
看着王杰锋、吕元凯他们也都期待的看着自己,关志义没有东拉西扯,坦白的说道:“某希望朝廷管理和控制书籍。书籍那些内容不能写,那些是胡编乱造的,这些朝廷都该有个定制。某听说,有人在写史的时候,把和自己关系好的吹上天,把和自己关系不好的贬得一塌糊涂。”
“这不会是真的吧?”文华问道。
关志义说道:“某也不知道真假。不过,文明府可以上书陛下,安排人查阅史籍。若是有不符合事实的情况,可以让当今重要的大儒集中到一起,在他们的共同见证下更改史料。”
文华突然说道:“不对呀!关三郎,你可是没有资格参加史籍的编篡工作,你要出什么书?你从哪里听说,史籍有人造假?”
被追问的关志义又一次犯糊涂,直接用上前世的语言,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当自己是十万个为什么呀!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算了。只要某写的书,一定会在文明府这里报备。简单地说,就是某写的书,第一个就交个文明府预览。要是不能出版,某就不印出来,连原书都要毁掉。”
“哈哈哈!”文华大笑起来,爽朗的说道:“某明白了,就是想印书籍,就必须让朝廷知道。要是有不对的,就不能印。”
………………………………
第四十八章 不识字的排版工
听了关志义的话,吕元凯为难的说道:“三郎,那突厥人入寇的事儿,恐怕就不好写了吧?”
文华说道:“突厥人入寇,这不能写吧!?……”
关志义看着文华还有继续说的趋势,连忙打断他的话。大声说道:“某明白文明府的意思。暂时大唐和突厥和平相处,两者之前的事,就不好再说了。可是事情并非如此,大唐和突厥都不会忘记此事,问题必将有解决的一天。突厥人是如何侵略大唐的?这真实的事情,应该让所有的大唐人都知道。只有知道了突厥人的凶残,大唐的百姓才能及早领悟到‘只有反抗才能保住家园’。”
文华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这事情也麻烦啊!突厥人凶残倒可以写,问题是要表现他们的凶残,不就显得我大唐军队的无能了吗?要是大唐军队神勇,不就让人觉得敌人不堪一击,也无法表现出突厥人的凶残呀?”
关志义说道:“简单!实事求是。战争双方激战的事儿,我们不去写,只写一些百姓的所见所闻。比如:张三的老父亲七八十岁了,竟然被突厥人残忍的打死了。王家庄的小丫头,不但被突厥人给糟蹋了,最后还没有活下来等等。凡是发生在武功的悲剧,我们都真实的记录下了。不用去表现军队的神勇,不用去管杀了多少突厥人。我们只关注,他们如何对我们的百姓滴。”
“好。某就上奏朝廷,看阁老们和陛下是否同意。”文华说道。
想了想,关志义还是把书籍的舆论导向作用告诉了文华。并针对印刷书籍的限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他也交代了一下,自己印书作坊的安排。每个月的初一、初十、二十各印一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内容。
考虑到交通的限制,关志义把印的刊物定在武功及周边的咸阳、长安等城市。
书籍的内容他也安排好了,就是讲一些志怪小说和一些生活常识。
要是店小二、车夫等人有奇闻异事,他们也愿意收录。不过,让外人写稿,很多事儿要考虑。最关键的是考虑到这些刊物的服务对象,所有的内容必须让他们感兴趣。
不能够图印书者自己的爱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关志义的刊物,针对人群只能是士子或官吏。百姓、商人连字都不认识,他们会买刊物吗?就算一些贫穷的士子,也不会出这份钱。因此,关志义就拿他们感兴趣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的故事出来。
有些小说中,一份报纸卖了多少多少钱?
有多少人在讨论主角的报纸?
实际上可能吗?
关志义可没有那么有自信。要按那些主角的做法,别说什么引导舆论方向,就连把东西销售出去都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他印刷的东西不同,除了故事之外,就只有两种书。一个是启蒙用的看图识字,一是关于算术方面的简易数学。这些新式的书籍就是方便初学者,让他们快速的识字和计算。对于那些希望自己成才的人来说,这些才是他们需要的。
大唐盛行的那些经典书籍,关志义不打算印。
儒家在大唐根深蒂固,有一家独大的趋势了。士子们又是喜欢咬文嚼字的,稍微不小心就会惹上麻烦。
说起那些儒家的典籍,士子们大多都倒背如流。你少了一个字或错了一个字,他们都能轻松的给找出来。当时候,一个错印儒家经典的大帽子就会扣下来,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不如不去接触。
道教和佛教的典籍更不用说了,绝对不能参与。
那些东西的确有人信,要是你敢反驳的话,有人会找你拼命的。
文华说道:“关三郎,你还是把心思用在学业上吧!你看看,这几本书的内容。要么讲奇闻异事,要么是太基础的东西,对你没有帮助的。不过,这个看图识字到时特别适合初学儒学的童子,只是这些画能印出来吗?”
关志义说道:“没有问题,这些都能印出来,第一本一定会让文明府过目的。某等,先行告退了。”
文华随即上报朝廷,谈论该如何应对印书的事情。
关志义三人也踏上回家的路。
王杰锋在路上对关志义说:“三郎,某就不明白,你拉着某跑这一趟为了什么?”
“把契约收好。二郎、九郎你们抽空回去一趟,这契约一定要让你们家主过目。要是有什么问题,要尽早解决,不要印书作坊运行起了,再说三道四的。”关志义说道。
吕元凯问道:“三郎,某就不明白,你凭什么断定印书作坊能找钱?”
关志义笑道:“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吧!我们自己印的书不多。可是知道我们印书作坊后,有些人会主动找上门来。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意才能红火起来。你说,陛下的那些学校,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书籍?都没有吧!知道我们能够印书之后,那些富家子弟不愿意抄书的,还是那些功勋子弟,他们都乐意照顾我们的生意的。而且这不是经商,是在传播孔孟之道。”
王杰锋说道:“三郎,不是说好了,每次印刷都要让文明府查阅的吗?”
“当然,每次从作坊出来的书到要让县衙检查,要是生意好的话,某会建议文明府专门派人在作坊出口驻扎。你说,那些道家的居士,佛家的高僧需要经典,某能不帮他们印吗?儒学大师有自己的书籍要印,某等也要帮忙,只是要让文明府知道而已。”关志义说道。
王杰锋因为要在关家训练,就直接派小厮把契约带回王家,并让小厮告诉他父亲,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关家来。他要训练,就不回去了。
不过,关志义认为王杰锋是耍混。
他在关家磨练武艺,他们父母要是不同意的话,难免担心儿子练习武艺的事情泡汤。这样就算他们心有不满,也只能忍了。更何况王杰锋让他们到关家,他们好意思来吗?
吕元凯把他写好的常用字交给关志义,并把他整理的故事也一并交出来。他要回去专心研读诗书,他才不会像关志义那样放弃科考呢?
关志义把关世杰找来,让他负责排版。
“三郎,某不识字啊!”关世杰无奈的说道。
把关世杰拉倒一边,关志义低声说道:“你是个聪明人,某又信得过,这个事情当然要交给你了。不识字好啊!你识字了,某害担心你去考虑书的内容,不能专心排版呢?你如此这般……”
关志义把前世的知识结合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搞出一个特别的活字分类法。
字库里面的活字都根据结构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然后每一类有根据特点细分,比如上下结构,看上面部分怎么写的,就如同后世的部首查字法。
当然,因为字是反着刻的,与字的正写方式不同,就算关世杰熟悉了这些结构,他也不知道写的什么内容。因此,关志义还设定最后一个岗位,就是校对。
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要求识字,但是他们必须是细心的人。要求送进去的样本和出来的一模一样。
因为关志义对其他人不放心,关世杰并没有告诉他们是做什么。只是让他们从筐子里找到相同的图案,然后一个个按要求排列起来。这个技巧,可比北宋的活字印刷先进多了。
当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印刷术还是受到工匠文化水平过低的限制,无法大力发展起来。
有了关志义这套办法,就算不识字的人,也能轻松的搞定排版工作。
………………………………
第四十九章 阿牛归来
关志义回到家,巧儿笑意盈盈的出来接他。
“丫头,这么高兴,莫非是阿牛回来了?”他猜测道。
巧儿说道:“三郎,阿牛这次带回了不少白叠子,就是花了不少钱。”
关志义说道:“丫头,你就不要纠结花钱的事儿了。告诉你,阿牛花的钱越多,某越高兴。”
曾阿牛出去的时间也不短了,要再不回来,今年冬天就难熬了。
没有棉被,关志义担心自己过不过得了这个冬天。前世每年都要生冻疮的他,不知道这个身体是不是和前世一样。要是相同的话,那就惨了。
幸好,曾阿牛能够赶回来,这样把棉被弄出来,到时家人和自己就舒服了。
带上巧儿,关志义亲临曾阿牛所在的别院。一见面,关志义就大声的夸奖道:“阿牛,某没有看错你,这事儿办得漂亮。等下你去福叔哪儿领一贯钱做辛苦费,这是某先就承诺的。”
曾阿牛说道:“三郎,不用了,福叔一直按着关家规矩给某家里送去月例。”
关志义调笑道:“难道你不想娶个小娘子回去暖被窝?给你赏钱,你就收着。对了,阿牛。你先回去耍几天,争取过年钱跑一趟云阳,再帮某找些东西。”
憨厚的笑了笑,曾阿牛说道:“好的!某回去看看父母,三天后再来找三郎。”
“阿牛,要是你娘有空的话,某也想请她帮忙。”关志义无耻的说道。
巧儿不满的拉了一下关志义的手,低声的说道:“三郎,奴全家都被你喊来了做事儿了。你叫别人怎么看?他们会说闲话的。”
关志义不顾曾阿牛在场,搂着巧儿的腰,在她耳边轻声的说道:“巧儿,你不知道。某要做得每一件事儿都是惊天动地的,要不找亲信的人,传出去了可怎么办?关世杰被某安排去搞排版了;关世豪马上就要让他去弹棉花;鲁氏三兄弟要烧石灰和水泥;章武刻活字;你在做肥皂。等肥皂多了就让关河去推销,福叔又要管理整个关家的杂事。我俩啥关系,自然要你家人帮忙了。”
其实,关志义这些话巧儿并没有全部听懂,她只知道三郎缺人,尤其是信得过的人。可是自己母亲会什么,做做饭缝缝衣服。这些自己已经帮三郎做了呀!难道三郎让奴专心做肥皂?
她疑惑的问道:“我娘什么都不会,她能帮什么忙?”
关志义得意洋洋的说道:“阿牛带回来的白叠子,除了给家里人做几条被子之外,都纺成线制成布。纺线织布,是泰水大人的拿手好戏吧!到了某的手里,怎么可能有无用之人呢?”
白叠子纺线?
巧儿没有听过,她也不知道母亲会不会。但是她肯定,三郎那句话没有说错,什么人到了他手里都不会是无用之人。
曾阿牛看到妹子同意,于是起身告辞回家了。
答不答应关三郎?那要看老妈的意思,曾阿牛可没有下决定的权利。好些天没有见到父母,他回家的心情到有些急切了。
关志义家里也没有几个佣人。
一个小丫头小芬,跟着老妈身边做传话筒。关福名为管家,实际上没有那个下人归他直接管辖。巧儿专门伺候关志义的,她通常不会受关福的调遣的。老爹安心读书,连书童都没有找一个,倒成了孤家寡人。关志义想,等家里收入多一点儿,就买几个下人。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他想去找关世豪,都要他自己动手。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后院只有丫环才能进入。家丁负责前院,进入后院要得到主家的许可。这就造成关志义身边,除了巧儿喊个人都喊不到。
关世豪这些天有些闷。
倒不是他无聊,而是心里不平衡。他和关世杰一同投靠三郎,现在关世杰有活儿干了,而且还是神神秘秘的那种。就连他想知道点儿消息,关世杰都不同意。三郎怎么不安排自己和关世杰一起去做活儿呢?难道是当初自己怕死的表现让三郎不满意了?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关志义急匆匆的闯进他屋里。
“三郎,你这是?”关世豪有些窃喜的问道。
他知道三郎过来一定有事儿。自己从来没有犯错,那么主家过来一定是好事儿。他甚至暗暗猜到,关志义有事儿要他做。因此,笑意已经慢慢的爬上了脸庞,说起话来也有些激动了。
关志义直截了当的说道:“某也不和你胡扯了。就问你一句话,你能不能保密,愿不愿意帮某做事?”
关世豪媚笑道:“某就猜测三郎有事儿。哈哈哈!某还发愁,三郎给世杰安排事儿,却不让某去帮忙,是不是信不过某呢?”
“你知道个屁?世杰做得事儿是精细活儿,你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不适合。让你去做哪活儿,连世杰的速度都给你扯慢了。”关志义骂道。
“是、是、是!三郎教训得是。某这不是闲得慌吗?不知道这次你安排的是?”
“这次某找你做的事儿是力气活,正好适合于你。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就不知道你敢不敢试试?”关志义问道。
拍拍胸脯,关世豪说道:“三郎,你怎么可以这样问呢?主家安排的事儿,就必须做好,哪有敢不敢的说法。放心,某一定把事儿办牢实。”
关志义说道:“你家皮小子让他跟着大伙儿玩。你女人也去帮某做事儿,巧儿她娘做负责那一块儿。对了,把世杰家的也叫上,一起出力。当然,她们的工钱,可不会比你们少。你要是不好好干,收入没有你女人多,那就不好办了。”
要是其他人让关世豪老婆你帮忙,他还会有些担心。但是关志义叫她去,关世豪可不在乎。自己的女人粗俗不堪,三郎肯定不会有什么想法。再说了三郎才多大,那可能有哪方面的心思呢?看巧儿那丫头长得水灵灵的,又听三郎的话,三郎都没有把她怎么样?何况一般的女人呢?
就如同那个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