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之热血宅男-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在突厥人看来,就是一个被抢商队该有的表现。他们也没有怀疑,连一点儿东西都没有留下,继续探路去了。
等突厥人走远了,程处亮骂道:“真是太窝囊了。”
………………………………
第二十二章 巧进定襄
关志义说道:“处亮,你要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把突厥斥候拿下不是什么难事儿,可是你想过后果吗?突厥人发现斥候部队没有按时归队,他们不用猜就知道是大唐干的。”
心情不好的程处亮嚷道:“那也不能让他们把东西抢了啊!”
“说你笨你还不信。不让他们抢,你难道想暴露自己的实力?与其那样,不如把突厥人干掉算了。”关志义反驳道。
关旭说道:“三郎,某等这些斥候,究竟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关志义说道:“第一,把突厥人隔多久出一波斥候搞清楚,第二突厥斥候出去多久,回一次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搞清楚突厥人的大军在哪里,有多少人,如何布放的。”
程处亮说道:“教官,要是尉迟将军把这些斥候干掉了,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当然有影响了,只是他们能追上突厥人?人家的马,可不是大唐的那些马匹能比的。”关志义无奈的说道。
自古好马都是出自草原及塞外,中原是产不了好马的。
马匹速度快,有利于多种战术的配合,威力也是巨大的。这也是机械出现以前,骑兵红极一时的主要原因。
其实,无论关志义还是那些突厥兵,都没有想到一个基本的常识。
那就是被抢了货物的商人,还往突厥腹地赶,这是为什么呢?若是身上有钱,那么突厥兵不在意再做一次强盗。若是什么也没有,那么去了突厥有何用。很明显,他们就是斥候。
只是不管是我们的宅男同学,还是突厥蛮子,都没有考虑太多。
也是那句话,事事都能考虑到的,那不是士兵,那是大帅。当斥候的人,不就是骑马跑得快,人稍微机灵点的吗?
这个机灵,不是说他们有多的牛逼。而是说他们不会傻乎乎的,为什么其他事情把侦查的事情搞忘了。
有了关志义的望远镜,在小山坡上,斥候就把定襄城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城外没有军营,部队都驻扎在城里面。
因为天气寒冷,城墙上没有守卫。
……
站在离定襄城好几里的距离,关志义就把定襄城的一切摸得清清楚楚。
关志义说道:“处亮啊!某也算你半个师傅,不知道某的话,你听不听?”
程处亮有些莫名其妙,这个教官是演哪一出?怎么会无言无辜的说起这种话来?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程处亮要是敢瞎说,一定会被顶死在耻辱柱上。
想了想,程处亮还是实话实说。
“听!某当初就说过,教官就算让某去搞阿耶,某也绝不含糊。”
关志义说道:“好样儿的!不愧是程将军的儿子,有气魄。有件事,非得你亲自出马不可,那就是把这份儿情报传回去。某是这样想的,……”
程处亮嚷道:“教官,这么多人,怎么会让某回去?某……”
关志义见这个时候,程处亮还要纠缠,面色一沉,喝道:“程处亮,某是长官,你难道忘了军营的规矩?某让你去,就是明知道送死,你也必须去。斥候之中,只有你的分量最重,也最有可能得到大帅的认可。某要亲自带队入城,你难道说能比某做得更好?”
“入城?”包括关旭在内,九个斥候异口同声的吼道。
关旭劝阻道:“三郎,你可不能冒险啊!”
其他人也附和道:“教官,要不教官在这里等候消息,某等前去打探?”
关志义说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也不想一想,斥候回报遇到一批商人,要是吾等不入城,岂不是告诉突厥人,某等是斥候?你们去,难道说你们哪个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关旭问道:“三郎,你要做什么事儿?”
“什么事儿?拿下定襄城。”关志义郑重其事的说道。
和关志义在内一共十人的队伍,十八只眼睛瞪得圆圆的,九张嘴巴都能放进去一个鸡蛋。
他们目瞪口呆,不是没有原因的。别说派程处亮回去报信,只有下九个人,就算在多十倍的人,也不可能拿下定襄城啊!别说他们,就算李靖带着队伍来了,也没有办法。
这次李靖轻骑减从,总共就带了三千多人。而定襄城有大军好几万,你说几千人能拿得下来吗?
至于关志义的话,就算打死他们,这几个斥候也不会相信。当然,打不死他们也不会相信。
程处亮感动得想哭,这是教官怕他丢了小命儿,故意让他脱离险境啊!只是程家的儿男,怎么可能作出这种事来。他还想争取一下,却被关志义一通臭骂,说他是想抢功劳,不顾同伴死活。
话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程处亮还有什么好说的,骑着马疾驰而去。
他心中不停得怒吼:一定要及时把信送给大帅,让大帅率军支援。就算大帅不来,某一个人也要来。
见程处亮已经离开,关志义说道:“诸位,某等扮演的是被抢劫的商人,因此,等会儿进城的时候要沮丧、要气愤。”
一个士兵说道:“教官,某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是沮丧?”
关志义骂道:“这都不知道,就是死了爹娘的那种样子。钱被抢了,你身无分文的感觉。”
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表演系毕业的高材生。在关志义的一番讲解之下,一个个眼泪汪汪的,满脸死了娘般的悲痛。让突厥兵都不要意思找他们的麻烦。
几个人找了一间客店,要了最差的房间,喊了九个馒头,就躲进屋里去了。
这下好了,他们轰动了。
九个大小伙儿,只要了九个馒头,这是为猫咪吧!还有那个房间,九个人挤在一起,这可不是他们这些衣着光鲜的人,应该有的表现啊!
在现代社会,经历过信息爆炸的关志义,怎么会不知道八卦的传播能力?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他们就是简单的商户。就连程处亮离开,他都想好了对策。那就是派人回去取钱了,不然他们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
只要关志义说拿下定襄城,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通过特种作战训练的人,要是连一个古代小城都拿不下来,那不是笑话吗?而且关志义相信,李靖不会放过这一个机会的。他给李靖的不只是情报而已,还有天气影响后定襄城守军大体会采取的措施以及他打算采取的手段都给予了说明。
有了他们几个在城里捣乱,城外李靖在偷袭一下,胆小的颉利可汗不可能坚守城池的。
历史上也是如此记载的,三千唐兵偷袭定襄,颉利可汗弃城而逃。
关志义说道:“你们几个先休息。熊飞你也休息一下,等下要你出力才行。”
关旭问道:“哪你呢?三郎。”
“某想一想,等下该怎么动手,既不让大伙儿受伤,又能把城给攻破了。”关志义说道。
且不说关志义如何制定破城计划,那头李靖可是被气得七窍生烟了。
尉迟敬德不是个做斥候的料,他在左路探了半天的路,结果什么好东西都没有。回来后还对没有归营的关志义冷嘲热讽,说什么小孩子办事就是不牢靠。
不久,程处亮就满头大汗的冲进大营,把关志义的计划告诉李靖。
李靖那个气呀!
你个关三郎,某让你去探查军情,你可倒好直接跑人家城里去了。这不是送死吗?
最过分的是这个家伙竟然敢替他这个主帅制定计划,让他带着三千子弟兵,去攻打定襄城。那可是突厥驻兵好几万的第一大城,几千人怎么打?
………………………………
第二十三章 纵火定襄
李靖看完关志义的情报,怒喝道:“胡闹!就他们几个人,给突厥人塞牙缝都不够。”
作为副将的尉迟敬德也结果情报看了一下,说道:“岂有此理!这个关志义竟然敢妄自行动,某要他知道什么是军法。”
另一名副将苏定方进言道:“大帅,关志义曾在与程将军的比试中获胜。他不会不知道轻举妄动对他乃至是大军的危害,这份儿情报传回来,就说明他有把握拿下定襄城。要不……”
尉迟敬德反驳道:“苏将军,你什么意思?就凭吾等几千人的能拿下定襄城?”
李靖没有说话,他开始思考整个战局。
先不说关志义他们几个能不能拿下定襄城,就算他们拿下定襄,对于整个战役也不一定是好事儿。战斗讲究的就是布局,局部的胜利并不代表全局。他们这里一开战,其他部队没有到位,那么就可能产生变数。
如果拿下定襄,有什么好处?
没有做到,对战局是否有影响?
李靖猛地抬起头,说道:“关志义从来没有指挥过实战,这次的作战计划有些冒险了。虽然如此,但是根据天气和突厥人的习惯,应该有拿下定襄的可能。突厥人扶植隋王杨正道定都于此,拿下它对于那些首鼠两端的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这次某等就配合他,来上一出雪夜袭定襄。”
尉迟敬德劝到:“大帅,某等才几千人,这定襄可以几万大军?”
苏定方说道:“某觉得拿下定襄的可能很大。天气寒冷,士兵们难免有人想偷懒。只要大军能突然攻击,那么‘啸营’是必然的。对方再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不好组织起来,战斗力至少降低五成。”
这边李靖在短暂的思考后出动大军,急匆匆的赶往定襄城。
而关志义他们在定襄城里也没有闲着。
关旭说道:“三郎,某等已经找到了城中最大的米店,你说怎么办?”
关志义说道:“曾越,某让你找的油,你搞到多少?”
曾越说道:“教官,某等不想让人知道,只能分开去买,到现在才弄到一百多斤。”
“不错了,能有一百斤,这次就赢定了。”关志义高兴的说道。
诸葛亮一生最喜欢用火攻与水攻,这在关志义看来是有必然原因的。
火灾,无论是哪个时代都不是容易被灭掉的。哪怕到新世纪,它也是剥夺人们生命的最常见方式。在古代,要是被人暗中用火偷袭得手,那么就不要想灭火了。当然,水攻在古代也是很犀利的,只是这种方式在定襄不成,这里的水源不行。
关志义打算跟关旭已经放放烟火玩儿。有高手做保镖,他的安全不是问题。其他队员也分成三个或四个一组,到处去煽风点火。
这大冷天儿的,没有多少巡逻士兵,加之人们多窝在家中,放起火来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因为天气寒冷,那么烧火取暖的人不少,就算起了火灾,也会被当成无意中引燃的。这样就避免有人发现他们这些原本不该出现的人。
想到自己的完美计划,关志义得意的笑起来。
无论李靖他们是否能及时赶到,自己都要给颉利可汗送上大礼。若是李靖他们能来,那么就攻下定襄。若是李靖没有赶到,那么就暗中干掉一些士兵,为将来的攻城降低难度。
关志义低声的说道:“都过来,某安排一下今晚的行动。首先,某和关旭一起去东城门,曾越你带两个兄弟去西城门。剩下的分成两组去南北两座城门。把油都给用上,能烧三处地方,就绝不只点两处。完事后,隐蔽的赶往最大的米店,今晚吾等就在那里坚守,等待大帅他们。”
曾越说道:“教官,你身边多安排几个人吧!”
“是啊!”其他士兵附和道。
关志义说:“有熊飞在,你们难道还不放心。要不要熊飞和你们切磋一下?”
当初训练的时候,关旭可没有少给士兵们教训。和关旭切磋,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干。不过,想想他们只有九个人,这么分配也是最好的。
再说,关志义训练的时候没有少教育他们,战场上以指挥官的命令为准,不允许私自行动。
“记住了,火要往店铺的房子里点,尽量少死人,只要乱起来就好。点完后就抓紧时间往米店赶,不要私自逗留。”关志义叮嘱道。
关志义带着关旭直奔东城门。
别看定襄城现在是由突厥人掌控的,中原风格的东西这里也有,比如清楼。
之所以要说清楼,就是因为关志义和关旭扮演的角色就是清楼**的逍遥客。
关志义说道:“七郎,这大杨家真的如此美妙?”
早就商量好的谈话内容,以避免被路人发现。关旭按照先去的设计,应对道:“那还用说,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两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在定襄的街上,谈论着花天酒地的事儿,眼光却不想正常的逍遥客。
其实,大冷天儿的,哪个会在乎他们是干啥的。这只是关志义以防万一的手段,毕竟细节决定成败。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关志义和关旭手中抱着两坛酒,只少从表面看是这样的。
这些就是他们点火的必备之物――油。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植物油,都是动物油。在定襄,羊油比其他动物油更多些。不过,燃烧的效果,就不如植物油那么出色了。加之油中也带有膻味,他们这样的行动算得上漏洞百出。
老天爷帮忙,他们一路行来没遇到半个人影儿。
沿街都是木结构的房屋,关志义再也不用担心火燃不起来了。
这天寒地冻的,想要灭火,一个字――难。
几乎能够见到的水,都已经结成冰了。想要液态水,只要加热让冰块儿融化才行。可是等你吧冰化成水,在泼到火堆里灭火,房子多半都少玩了。直接用冰块灭火,更是不可能的。
接近城门一看,他们发现突厥兵还在坚守岗位,只是一个个的都躲在屋子里,没有再风雪中站岗。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关志义和关旭走到一个离城门一百来米远的地方,开始争吵起来。
要按关志义的想法,突厥兵一定会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就连百姓也应该出来看看热闹。实际上呢?
别说百姓出来看热闹,突厥兵出来查看情况,就连动物都没有反应。
想想也是。
这么冷的天儿,再好看的戏,也抵挡不住天气的威胁。因此,关志义他们的戏算是白演了。
“啪!”
关志义继续演戏,他才不管有没有观众呢?必须把事情都做到极致,被人发现也不会有意外。他仿佛不满关旭的行为,一拳就把关旭手中的酒坛子给打翻,近似凝固的油泼到木板上。
对于他的行为,关旭似乎也很不满,一脚就把他的坛子踢到另一间房子上。
这时,两人迅捷的拿出火折子打燃并把衣服撕了一脚,把火给点起了。
大功告成,关志义迅速撤离。
火“噼里啪啦”的四处蔓延,可是却没有人发现。
大伙儿都在用木头烤火,这房屋燃烧的气味自然不能引起他们的主意。加之天寒地冻,没有人外出,自己发现不了燃烧的房子。
不过,离着城门这么近,在火势大起来之后,自然被突厥兵发现了。
于是在一阵慌乱中,突厥兵都加入了救活的行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谁都懂,突厥兵部灭火,他们的屋子一样要被点燃。因此,他们必须参与救火。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城外有一支部队正在悄悄的接近。
………………………………
第二十四章 定襄乱局
李靖没有想到,关志义他们九个人,就把突厥兵给牵扯住了。
他带着士兵悄悄地接近定襄城,准备发动突然袭击。
定襄城松弛的警备,让李靖觉得突袭成功的可能性更加的大了。
李靖把尉迟敬德和苏定方找来,商量如何偷袭定襄城。
关志义他们九个人已经到了城里,李靖却从来没有想过靠他们。在古代战场,别说几个人,就是一两百人,也无法撼动城池。高大的城墙,阻挡着成为的部队,里面的人面对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敌人,他们怎么可能有机会?
程处亮在出发时,就给李靖提出一个建议,用粗麻布把马蹄裹起来。这样可以增强马的稳定性,又减小了声音。
无论苏定方,还是尉迟敬德都不相信,这是程咬金教给程处亮的。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程处亮的阴险狡诈来自于那个关家三郎。
别看这个法子有些阴险,可是对于行军来说,的确有很强的隐蔽性。他们对于关家三郎的评价,也提高了不少。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关志义的本事。
当大唐的三巨头会商突袭定襄城方案的时候,一个亲卫低声的对李靖说道:“大帅,定襄城四个城门全部走水了。”
走水,古代人因为顾忌一些什么的东西,对于火灾避讳的一种称呼。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他的意思。只是四个城门同时起火,谁也不相信这是偶然。
李靖问道:“突厥人的动向如何?”
亲卫想了一下,说道:“据吾等观察,大多数士兵都去救火了。至于是不是陷阱,某就不知道了。”
苏定方信心满满地说道:“绝不会是陷阱,因为没有人知道大唐出兵了。更不知道吾等来到定襄城,也不可能知道吾等的攻城计划。”
尉迟敬德说道:“万一关志义他们几个被捉了呢?”
李靖笑道:“敬德,你认为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背叛吗?他们明知道吾等要来,他们难道不会忍耐一段时间?更何况要抓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
程处亮说道:“教官他们可是有绝招的,突厥人不可能抓到他们的。”
苏定方有些踌躇地问道:“大帅,现在该怎么办?”
若是没有这场火,苏定方可能会偷袭一道城门,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这四门起火,突厥人会怎么应对,大军又该如何攻城?这个问题变得有些复杂了。
李靖说道:“苏将军、尉迟将军,你们各带一千人分别攻击西门和东门,某带一千人攻南门。这一次,吾等要一举克定襄。”
尉迟敬德有些犹豫,最后还是接受了命令。他不相信关志义有那个本事,他总认为这是个陷阱。
苏定方却不同,他说道:“大帅,某带一千人攻东门,就先走了。”
他是个智将,在唐初也算鼎鼎有名的。
关志义能活捉尉迟敬德和程咬金,苏定方认为这定襄城的蹊跷之处,绝对是哪个关三郎的手笔。现在不抓紧机会攻城,功劳都被那小子抢去了。
抢功劳可是自古以来,所有文臣武将都喜欢做得事儿。
只是有些人做得八面玲珑,没有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有些人却白痴到欺上瞒下,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苏定方就是前者,他抢了功劳,关志义却不得不承认,他们是互相合作。
且说城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不少百姓从梦中惊醒,到处都是“走水”的叫喊声。
没有人知道用隔离带把火势控制住,没有人想到用沙子灭火。
大家都用传统的方法灭火,更让火势越来越大。士兵们也不再考虑守城的问题了,不把火势控制住,不用别人攻城,他们全部会被烧死在这里。
颉利可汗正陪着杨正道喝酒聊天、看歌舞。
他倒不是认为杨家是华夏的主子,才对杨正道这么客气。他老婆是义成公主,这沾亲带故的,颉利可汗也不能六亲不认吧!更为重要的是有杨正道在,中原汉族就有分裂的可能,李世民别说攻打草原,连自己的统治都岌岌可危。
当然,颉利可汗对杨正道也不是真心相交,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从小就见惯了厮杀,一直处于四处奔波状态的杨正道,也知道颉利可汗并非真心的帮他。因此,表面的宾主尽欢,实际上趋势各怀鬼胎。
端庄的隋朝皇后萧氏却不得不出面应付,这个名义上的姐夫,实际上却是她的侄子。
中原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萧后,对于这种父亲死了,儿子连后妈都娶的风俗习惯相当地反感。可是被不少乱臣贼子裹挟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哪怕她是皇后,却依然没有一丁点儿安全感。
这些年,各方势力的丑恶嘴脸,她见多了。要不是为了保留杨家的独苗,她可能早就追随先帝而去了。这样苟活着,对她来说不是一种幸福,而是残酷的折磨。
听到外面的慌乱,颉利可汗很生气,大声的责问侍卫。
很快,四处城门都走水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颉利立马发现不对劲。而经过千灾万难的萧后知道,这是有人故意为之。能这么干的,除了那些不满颉利的草原贵族,就只有大唐的李世民了。
李世民派兵攻打突厥的事情,早就传得各国皆知。
只是一直以来,颉利可汗都以为这是李世民的宣传策略,没有加以重视。他还沉醉在几年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