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之热血宅男-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
丁氏对关俊才建议道:“三郎说得不错,就让管家帮衬着把这事儿办下来吧!”
偏心的丁氏可不管儿子的方法会造成庄户多大的困难,凡是儿子要求的,那就必须做。溺爱到这种地步,也难怪以前的哪个灵魂会那么的软弱。
关俊才虽然是一家之主,可是有些事儿还要看老婆儿子的脸色。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应该叫疼爱儿子,疼爱老婆。
关志义最近的表现很让关俊才欣慰。因此,关志义的想法,基本上他都不会反对。
现在的武功人口锐减,哀鸿遍野,可是关家村却幸运的逃过一劫,这都是关志义的功劳。有这件事儿打底,关俊才对儿子的行为就更加放纵了。
要是他知道关志义已经是九品武官,更不晓得怎么放纵他的三郎了。
&p;lt;/&p;gt;&p;lt;&p;gt;&p;lt;/&p;gt;
………………………………
第二十五章 筹建新村
巧儿一边帮关志义梳洗,一边偷偷的问道:“三郎,你包裹里黄色的东西是什么?不会是你买的布料吧!可是,上面不知道怎么有些金色的东西,有些像字?”
关志义真想说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李世民同志给的圣旨,这个小丫头竟然当成布料,真是把无知当卖萌。看来不会识字的丫环,的确不堪重用啊!稍有不慎,就要酿成大祸。
说起来也怪关志义自己对唐朝的制度不清楚。
他以为武散官就是一个虚假的名头,就如同前世的荣誉教授什么的。既管不了事儿,又当不了饭吃的赔钱货。因此,这个家伙根本就没有告诉关俊才他们,他已经是官老爷了。
嗅着巧儿的幽香,关志义贼头贼脑四处看了看,仿佛害怕别人知道似的。同时小声的说道:“巧儿,那玩意儿可是皇帝的圣旨,你可要把它给少爷收拾好。不然,等出了问题,那是要掉脑袋滴!”
这个无知的家伙,又把电视和小说里看到的当成真事儿了。其实,唐朝的圣旨就算遗失了,也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
“啊!”正在端水的小丫头一听‘圣旨’二字,手一哆嗦直接把水洒自己身上去了。
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见不了一次,她昨天不但看了、摸了,还差点把它做成衣服。想到把圣旨给裁了,缝成衣服的后果,巧儿吓了个半死。
关志义看着丫头湿身了,连忙让他去换衣服。幸亏这才入秋,否则真要给冻出毛病不可。
等巧儿离开后,关志义心里却回味起那绚丽的一幕。
沾了水的唐装就那么紧紧的贴在身上,让小丫头初放的曲线显得异常的诱人。难怪有些怪蜀黍喜欢勾搭小萝莉,不是食客的克制力差,实在是美食太诱人。
不过,巧儿的表现却很郑静,仿佛被关志义看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这让关志义想起前世的经典名言:摸老婆的手,就如同左手摸右手。摸陌生女子的手……
难怪有记者问一位农民,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人家的回答是‘太熟了不好下手’。
关志义也不等巧儿回来,就自己走了出去。。
还没有等他走多远,巧儿就换好衣服赶了过来,紧张兮兮的问道:“三郎,圣旨上面说得什么?”
从来没有见过换衣服这么快的,小丫头不会只是把外面的那件衣服脱了就出来了吧!关志义一边想,一边盯着巧儿仔细的而看。
巧儿有些茫然,不知道关志义看什么?她担心仔细打量着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发现异常的地方。就轻声的问道:“三郎,奴身上有什么不对的吗?”
关志义也是直肠子,一点都没有考虑到人家女孩子的感受。直截了当的说道:“巧儿,你换衣服怎么这么快,里面不会什么都没有穿吧!”
这下就算和关志义亲近得如同一个人,巧儿也被他给弄满脸通红。
她又不好责怪关志义,只能娇声的说道:“三郎,怎么能这样说奴。人家穿了的,不信你自己看。”
说着话,丫头直接就要解开外套让他看。
关志义连忙阻止道:“好好好!某信了还不成么?大庭广众的,你也不怕别人占你便宜。真是让人不省心啊!记住,以后不能这么做了。”
巧儿的脸“唰”的红了起来。要是真被其他人看到了身体,她只有跳河自尽的份儿了。要是只有三郎一个人,她到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她是贴身丫鬟,这一辈子就注定了要跟他过日子的。要是三郎仁义,她还能丰衣足食一辈子。要是遇到薄情郎,等少爷成亲后,很可能……
至于圣旨上说什么的事儿,早就被两人给抛到一边去了。
关志义见他不好意思,连忙转移话题说:“巧儿,等下某要去召集庄户讨论修房的事儿,你去不?”
有了关志义的精神转移,巧儿很快恢复了正常。她娇柔的说道:“恩!三郎去忙吧!奴就留在院子里,三郎的衣服太少了,要抓紧时间才行。”
巧儿这个丫头基本就在院子里,一年到头难得出去一次。除了女人的物品必须卖之外,她只有元宵节出去看看,和关志义前世的宅男宅女差不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喜欢往外跑,四处交朋结友;有些人却喜欢独处,思考人生梦想未来。巧儿就是喜欢安静的那一种类型,让她去热闹的地方,她还不适应。因此,并不能因为巧儿整天待在屋里,就说她不幸福。幸不幸福,只有她才知道。
关志义不在纠结丫头的事儿,兴致勃勃的召集庄户谈论修建新农村的计划。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关志义以为自己能够像执政的领导人一样,一宣布改建新房屋,百姓们都兴高采烈的拥护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庄户并不领他的情,一个个都用迟疑的眼光看着他。
其实,什么新式房屋,庄户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想知道修一间房要多少钱,什么时候才能住进去。本来,从上次关志义带领一众人等把突厥人赶走以后,庄户都对他充满敬佩。县里更是对关家的庄户进行了赏赐,目前已经发到了各庄户手上。庄户对关志义还是满信任的,就算不知道建新式房屋的好处,他们也原因接受。
可是关志义却问他们愿不愿意,老实的庄户们当然实话实说。
关志义这个玻璃心却因此生气了。他说:“愿意参加建新房的就到关福哪里登记,不愿意的去看看郎君(关俊才)有什么安排。”
大多数庄户们,目光短浅的选择关俊才,这让关志义很失望。
不过,他也不想一想,这些都是他自找的。以为自己在文明社会待过,什么事都要讲究民主。实际上,民主是用来讲的,不是让你做得。你越想民主,就越容易被人们推翻。
………………………………
第二十六章 宴客
事情出乎关志义的预料,除了个别感激他拯救大家的人之外,就只有两三个机灵鬼选择跟着他。
关志义也不管这件事儿了,转头问关福:“福叔,你认不认识烧窑的工人和木工、铁匠什么的?”
正在帮庄户们登记的关福,停下笔恭敬的站起来说道:“三郎,铁匠、木工一般都在城里。烧窑的工匠都依靠着大户人家,不然他们的生活都成问题。这次因为突厥的入侵,不少窑厂被破坏了,许多烧窑的工人找不到活儿干,应该比较好找。武功最近修房建屋的比较多,铁匠和木工这些日子都很忙,可能不好找。”
示意关福先坐下,关志义说道:“福叔,以后不用这样。干活的时候不用讲那些规矩,更不用行礼。你让关顺他们兄弟两去县城找几个烧窑的老师傅回来,某有些事儿要让他们做。”
关志义把事情安排好了,就回去见他老爹了。今天,他要把事情给说清楚,免得以后有些人跟他作对。
这些都是他想当然了。
被他当成了刁民的庄户,其实并没有他想的那样。只是他用自己的观点套用在别人身上,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
他这个牛脾气,从来没有变过,也难怪在前世混得那么惨。
那个年代,除了父母哪个会迁就你??脾气不好的就只能靠父母,遇到父母有权有势的话,这些天之骄子会混得不错。换成父母是普通人的普通百姓,那么他们就只能当刁丝了,关志义就是这样的情况。
关俊才听儿子说,庄户们不听话。立马发火,大声的喝道:“他们敢?三郎,某这就去安排,让他们按你的要求办。哪个敢不听就取消他们的资格,让他们投靠别家去。”
关志义不忍心庄户们流离失所,连忙劝道:“阿耶,就让他们跟着你吧!某把新的院子建起来了,这帮没有眼色的家伙自己就会后悔的。”
见儿子没有真正的发火,关俊才也就不再追究了,转身就欲离开。
毕竟,他也不看好儿子的设想,自然能理解庄户所想的东西。他暗道:本来就不多的劳力,让儿子这么一折腾,修房速度要更缓慢了。不过,谁让他是某唯一的儿子呢?慢点就慢点吧,只要他开心就好。
想起自己被封官的事儿让巧儿那么激动,关志义觉得有必要和父亲说一说。
就拉着要出去的关俊才说道:“阿耶,这次去长安,当今天子给我封了一个九品的散官儿……”
朝外走的关俊才猛地回过身来,激动的说道:“三郎,你刚才说什么?”
关志义不解的问道:“阿耶,你这么激动干嘛?不就是九品散官儿吗,比县令都差好几个等级。”
脸上带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关俊才大声的数落道:“才九品!?你好大的口气。就连当今的阁老都才三品,你一个十几岁的娃子有个官儿就不错了,你还想要几品?”
要是关俊才知道本来关志义应该是封爵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激动出脑溢血。也许李世勣无意中还挽救了关俊才一命,这个谁知道呢?
对于关俊才这个土老财来说,九品官已经是他最高目标了。
这个年代的科举制可没有两宋和明清那么规范,大体还处于官员推荐和考试选才之间。就算他关俊才有那个机会进入官场,他的官职也大不到哪儿去。因此,他知道儿子得了九品的官职高兴地不得了。
接受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观点的教育,关志义他们这一代人可是心比天高。当然了,后面那句‘命比纸薄’也同样的适用于他们。
关志义说道:“阿耶,不要小瞧某好不好?告诉你,要是某想当官的话,尚书什么的早就到手了。”
听到儿子吹破天的牛皮,关俊才没有在意。反而低声的说道:“有什么证明没有?不会就是空口说说吧!”
暂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关志义,嚣张的说道:“那某明天去京城,让陛下给我一个尚书当当!”
“砰!”
关俊才敲了关志义一个爆头,然后教训道:“三郎,你安分一点好不好?某是说你那个九品散官有什么物件?你给某扯些乱七八糟的作甚?要是你都能当尚书,某早就去朝廷享福了。”
关志义揉揉头,嘀咕道:“你自己不说清楚?陛下给了一道圣旨,还有官印、官服之类的,都在昨天带回的哪个包里。”
“你马上去把圣旨带过来,官印、官服自己收好,不要有什么闪失。”关俊才对关志义说,然后转身吩咐旁边的小芬说道:“去给管家说一声,今日宴请亲朋好友。顺带通知夫人一声。”
关志义说道:“阿耶,不就是一个九品散官吗?不要这样大张旗鼓的好不好?”
关俊才指着关志义,大声的说道:“你懂什么?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不给亲朋好友说一声,外人会怎么想?到时候,人家会说你忘本的。再说,这次你带着大家逃过一劫,也应该庆贺一番。要不是你外公远在河东,这次你就要亲自去邀请他们赴宴。关家三代单传,你的两个哥哥又先后夭折,这个家就看你的了。现在你有出息了,某也算对得起关家的列祖列宗了。”
这时,关志义才发现他差点闹了乌龙。
要是他的外公和本家还有人的话,他只顾自己两个姐夫,而没有通知到自己的至亲,一定会被乡邻的唾沫淹死。他偷偷的抹抹头上的冷汗,幸好幸好!
就这样,在房屋都还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关家开始庆祝关三郎荣升了。
关志义在烟雨楼的表现已经传到其他州去了。他带领庄户勇斗突厥人的事情,也被武功县城的商人给宣扬得满世界都知道了。因此,他得个九品官儿,没有人觉得他名不副实。
&p;lt;/&p;gt;&p;lt;&p;gt;&p;lt;/&p;gt;
………………………………
第二十七章蛊惑吕元凯
宴请客人的小厮出去没多久,客人就上门了。
“三郎,为什么你得了仁勇校尉,某这么勇猛的杀敌却没有任何官职?”最早来的王杰峰,还没有进院子就用大嗓门说道。
关志义走出去,轻轻的用拳头在王杰峰肩上擂了一下。笑骂道:“某献出的疗伤秘法,让陛下很高兴。加之某在京城得到七郎父子的帮助,陛下才给我一个校尉的散官。你和九郎不是已经得到文明府的奖赏了吗?还想怎么样?”
王杰峰乐呵呵的说道:“三郎,这次可多亏你了。这次县里的奖赏不少,又是耕牛又是良田的,都是沾你的光啊!族里的兄弟都很羡慕,说某有个好媳妇儿。”
关志义响起王家多数人都没有走,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于是低声的问道:“二郎,家里情况如何?”
想到当初回家的感受,王杰峰不由攥紧了拳头。他对关志义说:“三郎,那帮挨千刀的突厥人,不仅伤了王家不少的族人,还把家里的东西抢劫一空。要不是大伙儿拼了命,连女人和孩子都要被掳走。”
“草原上的豺狼就是这样的。不过,他们以后没有机会入寇武功了。陛下励精图治,希望一举灭掉这个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关志义不知道怎么劝慰,只能轻声的感叹道。
吕元凯的身影也进入关志义的视野,这个家伙来得稍微慢了一点儿。
王杰峰可不会因为悲伤,而让自己难受。一看吕元凯来了,立刻开起他的玩笑,爽朗的说道:“九郎,你怎么那么慢啊!就算背着货物也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吧!”
吕元凯没有搭理他,第一时间拉着关志义的手,激动的说道:“三郎,多亏你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怎么了?”关志义不知道什么事儿让吕元凯这么激动,急切的问道。
王杰锋也没有在意吕元凯的态度,他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要不是吕元凯心里有事儿,绝不会忽略他的。他当然不会因为吕元凯不搭理他,就发脾气了。
吕元凯说道:“三郎,你是吕家的恩人啊!当日你说的话,族里的人并不相信。可是我阿耶他还是派人骑快马去泾州打探。没有等出武功就遇上了难民,家丁哪敢耽搁,立马把消息带回吕家。族里也立刻安排地方躲避,这一次虽然损失了不少财物,可是人却没事儿。我阿耶让某代表吕家感谢三郎的仗义出手。”
王杰峰不乐意了,心说:为啥王家没有派人去打探呢?难道是家里人不够聪明?恩,以后有必要,就让家里和吕家连连姻。
关志义说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某这几天打算建房,两位有没有时间啊?”
吕元凯爽快的说道:“某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儿,就在跟在你后面听差。反正你说过,有空让我扬名的。”
王杰峰才发现,还有一个比吕元凯更牛的家伙在。连忙巴结道:“对对对!三郎,别忘了某。某既听话,又能干活儿。”
关志义笑道:“呵呵!要说别的事儿,可能还让我为难。但是要出名这事儿,某还真敢打保票。”
吕元凯说道:“三郎,有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先在脑子里想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破绽。关志义就低声的说道:“二郎、九郎,这次突厥入侵所犯下的罪行,你们不会忘记吧!”
王杰峰说道:“当然不会了。三郎,王家现在还有不少人躺着呢?这血海深仇,怎么可能忘记啊!”
吕元凯点点头,支援道:“突厥人追杀我们的时候,那叫一个险啊!县城外那些尸体,更能说明突厥的可恶。”
关志义说道:“大唐被突厥入寇的州并不多,我们知道突厥人的危害,其他州的人不知道啊!九郎,要是你把经过这次磨难的百姓召集起来,把他们的悲痛记录下来,你说那会是什么情形。”
“这有什么用?现在随便在泾州、灵州、秦州都能找到好多这样的人家。”王杰峰有些不在意的说道。
看到吕元凯也有些认同王杰峰的看法,关志义说道:“二郎,此言差矣!这事儿做好了,不仅仅是出名那么简单,说不定还能得到一场富贵呢?”
王杰峰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嚷道:“三郎,快说说!”
关志义说道:“九郎!这次突厥入侵,可以说是大唐之耻。将来大唐强大起来,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可是河东、淮南、山东、山南一带的人不知道突厥人的残忍。尤其是山东士族一向以孔孟之道为典范,他们讲究仁义。他们会千方百计阻止陛下,不然大唐雪耻……”
急脾气王杰峰打断关志义的话,大声说道:“他们凭什么阻止?”
吕元凯也说道:“三郎,不会吧?”
微微一笑,关志义说道:“九郎,你知道吗?一千年后,倭人将会屠杀我华夏百姓30多万。”
王杰峰吼道:“不可能!!”
吕元凯摇摇头,接话道:“三郎,某不知道你这样说是何意,但是某不信倭人有这么残忍。也不行华夏这么容易被人欺凌。”
关志义说道:“就是啊!我说的你们都不信,那么突厥人的事儿,你认为那些士子会怎么认为?”
“某明白了!某一定要把突厥人的恶行记录下来,让所有大唐人都知道突厥人的可恶。”吕元凯说道。
嘿嘿一笑,关志义补充道:“九郎,要是你把每一个受害者的名字和日期都几下,甚至弄上他们的手印,那样更加具有说服力。”
吕元凯说道:“三郎,那样对受害人不好吧!?”
“切!”关志义满不在乎的说道:“九郎,受到伤害的人,他们需要大家正确看待。这是你的任务,你必须让那些害人者受到惩罚。让突厥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这样,被害死的、被掳走的同胞才能瞑目。”
王杰峰说道:“三郎,你都给九郎出主意了。那某怎么办?某也要出名。”
关志义说道:“九郎是从文的,这辈子著书立说是很重要的。三郎,你走什么路?在家、还是从军?反正某不相信你会从文。”
“还是三郎了解某。某想从军,三郎有没有办法?”王杰峰有些激动的问道。
吕元凯看着关志义,他不信关志义有这个本事。不过,却在心里期盼,三郎能够创造奇迹。
关志义说道:“这个要仔细考虑。先把院子修好,二郎和九郎到时也看看。要是觉得满意的话,回去把你们的院子也改造一番。这段时间里,九郎注意收集那些故事,二郎帮某找一下印书的工坊和造纸的工坊。等房子修好后,我们在制定详细的规划。”
王杰峰说道:“某要当大将军,三郎不要忘了。”
“三郎,你变了?!”吕元凯这一句话,把关志义吓出一身冷汗。
………………………………
第二十八章 小村新址
关志义被吕元凯吓了一跳,他以为吕元凯发现了他的秘密。却不料人家只是想说他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了,没有其他意思。
得到答案后,他偷偷的抹抹虚汗,暗道:“虚惊一场啊!”
这次受邀的赴宴的,除了两个姐夫就没有其亲戚了。他们都离得武功太远了,就算要通知他们也要十几天后才能到。
吕元凯和王杰峰都没有多待,关志义交代的事情他们必须尽快完成。因此,他们只是吃了个午饭,就各自赶回家去了。这让关志义想去前世走亲访友也是这样的,难道就不能多带一些时日?
老爹关俊才,开开心心的庆贺一番。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中,专心地钻研他的诗书去了。
家中的事物他安排给关福,他不想让关志义耗费大好的光阴去处理杂事儿。在他看来关志义最好的出路,还是通过习文从政。
大家各有各的事儿,就剩下关志义无所事事。
不过,姐夫走了,老爹念书去了。清净下来的他,也开始考虑自己和亲人的前途问题。
首先是他自己的问题。
去参军当兵,走武将之路;还是去找豪门做依靠,走文官的路线;甚至是留在家里平平淡淡过一生?
和关俊才的期盼不同,关志义可不想去参加什么科举。
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大考、小考无数,关志义他们这一波人最恨的就是考试了。尤其是他这一类读书不行,每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