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城疑案三内-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塘最的的码头,其他人家的码头是用来淘米洗菜、洗衣服的,达家的码头主要是用来停船和上货、卸货的。所以,达家的码头建有栈桥,两条船就停在栈桥边,卸货的时候,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装货的时候,则相反,是船头朝西,船尾朝东,船的右舷靠着栈桥,马二管和他的手下为了躲开人们的视线,只能在船的左舷上凿洞。
现在,达家的码头和所有人家的码头大同小异,栈桥早就不见了。
半个小时以后,打捞船将两条沉船转移到古家大塘的北岸,就是学校码头西边,即古望宇溺水身亡的地方,也是刘大羽一行遇到王主任钓鱼的地方。
两条船摆放在一片比较空旷的地方,船的表面有一层淤泥,刘大羽用树枝在船体上划了几道印子,木船表面确实已经腐烂,但比较浅,树枝在船体上留下的划痕的深度在零点五公分左右。
古里村人都看见了,在两条船的左舷各有一个直径在五公分左右的孔洞。所有人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达有道和他的两个兄弟在孔洞前看了很久。达有道双膝着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老三达有春把赵大同叫到旁边的树林里面:“赵公安,警察同志不是冲古家的案子来的吗?他们怎么想起打捞咱家的船了?”
“这――这,我也不太清楚。”
“赵公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四十八年前,咱们达家的两条船是被人凿沉的。你跟他们在一起,你肯定知道一些情况?把咱家的船凿漏的人是不是古家人?”
“嗨,我只是在旁边协助他们做点事情,该跟我们说的事情,他们肯定会说,连我都不敢问的事情,你怎么能随便打听呢?”
其实,赵大同是知情的,但他暂时不能说,即使说的话,也应该是有刑侦队的同志说。
我们都知道,根据刘大羽掌握的情况看,关于古立饶家的案子,达家也有重大嫌疑。
在赵大同看来,也许达家早就知道沉船的真正原因。现在,达家人完全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
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古里村人应该能看出来,警方分明是想弄清古家溺水案的来龙去脉,警方分明是想从案子的复杂背景中寻找线索。
老二达有峰从学校厨房里面借了一把斧头,在船舷上砍了几下,结果发现,一公分以下的木头仍然非常坚硬。
老陈头说,只要把木船表面的腐木去掉,这两条船还是能用的,因为达家当初买这两条木船的时候,就是冲船板厚实才买的。这两条船,不但船板厚实,因为桐油上的次数比较多,相当一部分桐油已经渗透到船板里面去了,要不然,船板早就完全腐烂了。如果请人将两条船好好修一下,还能派上用场,就是把他们卖出去,也能卖不少钱。目前,在整个古里村,仍然没有这么大的船。
………………………………
第五十一章 欧阳平熟悉环境 大塘西一片坟地
达有峰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两条船,达家开始走向衰落和潦倒,现在,/xshuo/访问:。
单从眼前这两条大船就能看出达家昔日的生意有多大。
下课的铃声响了,不一会,一群又一群学生穿过树林,朝停放着两条沉船的地方跑来。
欧阳平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点五十分。
于是,欧阳平和郑队长兵分两路,到古里渡口会合。欧阳平一行步行到渡口。
到渡口以后,欧阳平和刘大羽留下,让其他人先行过河,欧阳平吩咐陈杰和路所长在刘家堡找一家饭店,他要好好招待一下郑队长一行。
郑队长为大家介入此案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十一点一刻,打捞船驶进了古里河。欧阳平和刘大羽跳上打捞船。
一分钟以后,打捞船停在渡口的北岸。
路所长和陈杰正在码头上迎候郑队长一行;
吃饭的地点在“‘鸡’鸣酒家”,这是刘家堡最好的饭店。
非常巧,“‘鸡’鸣酒家”的旁边是一家绣坊,店铺的‘门’头上挂着一块扁,扁上面刻着“子燕绣坊”四个苍劲古朴的魏碑字。店铺是一座老式建筑,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石砌的四级台阶;雕刻着图案的廊柱;镂空的廊檐,做工讲究的格子窗。
高挂在‘门’头上方的这块扁引起了刘大羽和陈杰的注意。这个“子燕绣坊”应该就是霍老师的妹妹子燕经营的那个绣坊。
“子燕绣坊”的大‘门’右边有一个玻璃橱窗,橱窗里面挂着十几件‘精’美绝伦的绣品。
路所长走到欧阳平和刘大羽的跟前“这就是霍老师的妹妹霍子燕经营的绣坊,她姑母在的时候,这条街上有三四家绣坊,子燕接手之后,其他几家绣坊都关‘门’倒闭了。现在,就剩下这一家了。
欧阳平在“‘鸡’鸣酒家”摆了两桌,热情招待了郑队长一行。因为有纪律在,所以,双方都没有喝酒,在吃饭的过程中,欧阳平说了不少感谢的话,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点钟左右,大家送走了郑队长一行。
送走了郑队长一行之后,欧阳平一行返回古家大塘。我们都知道,欧阳平有一个特点,他不管接手什么样的案子,熟悉案发现场和现场周围的环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古立饶家三个孩子无声无息地溺亡于古家大塘,这和古家大塘特殊的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笔者前面的介绍中,各位看客多少已经感受到了一点古家大塘环境的特殊‘性’。
于是,大家在赵大同的引导下,沿着古家大塘,按照逆时针转了一圈。
大家先去了大塘的西岸,就是欧阳平一行第一次落脚的地方――也是刘大羽第一次看到达有道的地方。
前面,笔者已经‘交’代过了,大塘西岸的树林里面是一大片坟地,欧阳平试着向西走了一段距离,但还是没有走出树林,赵大同说,这是一片很大的坟地,古里村人死后都葬在这里。
………………………………
第五十二章 松树林古家坟地 兄妹俩并墓而眠
“,,。。更新好快。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董青青指着南边一片松树林道。
那片坟地确实与众不同。不但坟墓多,而且都有墓碑,坟墓之间还种了不少松树。
“那是古家的坟地――是古立饶家的坟地。”赵大同道。
于是,大家走到古家的祖坟跟前。
古家坟地的周围有一个用土垒起来的半圆形的埂,这是古家的坟地和周围坟墓明显不同的地方,在土埂的南边有一个比较宽的口,在开口里面十几步的范围之内,是平地,这些平地至少还能放得下七八座坟墓,古家的老祖宗目光非常远大,他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为子孙后代预留了地府。
坟墓是按照辈分排列的,在第一排,大家看到了古望宇和古望云的墓碑,在第一排坟墓和第二排坟墓之间有一个能容得下一排坟墓的空档。
赵大同说,这个空档是为古立饶这一辈人预留的。听了赵大同的话,再看看眼前这个空档,不免让同志们感到唏嘘,两天以后,第一排坟墓,在古望云的旁边,又要新增一座新坟。
笔者不说,大家应该能猜出第二排坟墓里面肯定有一座坟墓是古立饶的父亲古德仁的坟墓。
不错,第二排只有一座坟,这座坟就是古德仁的,在墓碑上非常清楚地写着古德仁的名字;
第三排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碑上刻着古立饶的爷爷古明槐和‘奶’‘奶’古刘氏的名字。
在古家墓地的西边有一片冬青树林。
“小赵,那是谁家的祖坟,好像很讲究哎。”严建华指着冬青树林问。
“那是荣家的坟地。”赵大同道。
一行人走到冬青树林跟前。
荣家的坟地周围没有土埂,倒是有一圈小叶黄杨。
在小叶黄杨里面,大大小小的坟墓有二十几座。
“这就是荣光耀、荣光宗家的祖坟,在古里村,荣家有好几支,荣光耀和荣光宗这一支最为显赫。因为他们的祖上有做官的。”
在墓地的最北边,有一座非常大、非常突兀的土丘。墓碑也显得非常高,也非常宽。
大家走到跟前,墓碑上刻着三竖行字,右墓碑右上角刻着“清道光江宁知县”;中间刻着“荣讳世勋之墓”,左下角刻着生卒时间。墓碑,下有底座,上有顶冠。
再往西走,可都是一些零零落落的坟墓,其间还有一些土丘坍塌,骸骨外‘露’的坟墓。在这些土丘上和土丘之间,长着一些杂草和灌木,一看就知道从来没有人打理过。
“小赵,这些坟墓是怎么回事?”欧阳平问。
“听村子里面的老人讲,在民国初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瘟疫,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面,死了几十个人,因为无钱安葬,就挖了一个坑,堆上一点土,草草埋了。这些坟大多时绝户。所以没有人过问。”
“什么叫‘绝户’啊?”董青青问。
“就是一家都染上瘟疫,全死了。村里人帮忙把尸体埋了,但上坟扫墓就没有人了。”
………………………………
第五十三章 大水塘形状特别 藏身地树芦茂密
走出坟地之后,大家去了南岸。走到南岸中间的时候,大家才看见人家。
走到大塘南岸的中间,大家才知道古家大塘是一个奇形怪状的水塘,总体的模样是东小西大,东窄西宽。无论是大塘的南岸还是北岸,都是弯道多,树多,芦苇多。比较而言,从南岸中段向东,因为有人家和码头,所以,树林相对比较零落,芦苇也比较稀疏。
靠近南岸的第一排人家,东西走向,成直线排列(我国农村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这样),而大塘的南岸由东北而西南走向,所以,最西边一户人家和南岸只有十几米远,而东边的人家与大塘渐行渐远。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古里饶家的后院门距离码头有一百米左右,中间还有一片比较稀疏的树林,稍微茂密一点的是小竹林。这里的树都是年代比较久远的大树,站在树林里面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在古立饶家的西边,一共有二十六户人家。
笔者说了这么多,所要说明的是,由于树林比较稀疏,人家又比较多,每家都有一个码头,经常会有人到码头上来洗东西,凶手在下手之前肯定要藏匿自己的行迹,凶手看到古望月以后,不可能马上下手,他要静等时机,隔壁霍老二的老婆何翠兰当时也在自己家的码头上洗衣服。当然,凶手也可能在古望月到码头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潜藏在水草下面,但在潜到水草下之前和作案之后,他应该有一个落脚点。
站在彭家的码头上,刘大羽和陈杰同时发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在大塘的北岸,即古里小学的码头西边两三百米的范围内,有三个凹进去的弯道,由东向西数,第一个弯道的突兀之处和南岸的距离大概在三百米左右,而学校的码头和古家的码头之间的距离在四五百米的样子(笔者在前面曾经交代过),从那里到古家的码头之间的距离大概在三百五十米左右。这时候,大家才看出来,古家大塘大致呈葫芦状。那些弯道边长着茂密的芦苇,再加上突兀的河岸的遮挡,应该是藏身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一般人是不会到那里去的,当然,要把打渔的人和钓鱼的人除外,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六年的夏天,古望宇和古望云就是担心被乡亲们发现,才到那里去游泳的,那里除了芦苇丛就是树林,在一般情况下,村子里面的人是不到那里去的。即使有人到那里去,因为有芦苇和树林的遮挡,也不大容易被发现。
按照刘大羽、陈杰的分析,凶手在下手之前,应该是隐藏在此处,得手之后,也应该是从这里上岸,然后溜之大吉,消失于无形的。
无论是古望月溺水案,还是古望宇和古望云的溺水案,那里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藏身之地,大家已经知道了,古望宇和古望云就是在藏身之地的附近水域出事的。夏天,正是芦苇旺盛生长的季节,茂密的芦苇和树林更易于藏匿行迹。
………………………………
第五十四章 水下面并不扎手 塘底下藏有温泉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古望月的溺水案发生在寒冷的冬季,眼下,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人在水中待的时候不可能很长,这是其一,其二,从藏身之地潜游到古家码头,。更新好快。所以,凶手除了水‘性’特别好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从潜入水下到作案后离开现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凶手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赵大同给了大家很好的解释“这不是问题?”
“此话怎么讲?”
“欧阳队长,你们把手伸到水里面试一下水温就明白了。”
刘大羽和陈杰走到跳板上,将手伸进水中。
两个人将手拿上来的时候,互相对视片刻。
“欧阳,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刘大羽走到欧阳平的跟前,“水下的温度和我们想象的温度完全不一样。”
董青青也捋起衣袖,将手伸进水中“队长,水下的温度温温的,和其它水塘的水温完全不一样。”
“这是何故,跳板上已经结冰,水的温度怎么会――”欧阳平一边说,一边走上跳板,蹲下身体,用手在水里面‘摸’了‘摸’,“水果然是温温的。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欧阳队长,您有所不知,我们这里温泉比较多,一到冬天,这里的水温都要比其它地方高一些,古家大塘的水温算一般,在汤山镇附近,有些人家直接用温泉水洗澡,有些宾馆开温泉浴室,根本会用不着加热;”路所长道,“至于跳板上结冰,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其它地方完全一样,但只要到水里,情形就不一样了。你看,这水面上是不是有一层热气?要是没有风的话,雾气会更浓。”
路所长说的不错,这时候,大家才注意到水面上果然有一层雾气。
“早晨天刚亮和晚上天黑之前,水面上的热气更明显。”赵大同道,“古家大塘之所有从来没有干过,就是因为水下有泉眼。”
这边正说着话,那边,从大塘西边――即葫芦的腰部划过来一条船,赵大同一眼就认出了划船的人,他就是老陈头。
“陈大爷,你过来一下。”赵大同大声道。
“等一下,我把最后一张网收了就过去。”老陈头将船停在葫芦的腰部,然后弯腰趴在船舷上收丝网。丝网上挂着几条鱼,老陈头连网带鱼一股脑儿收到船舱里面。
几分钟以后,老陈头将船划了过来。
船停稳之后,路所长将老陈头拉上了岸。
船舱里面有几摊丝网,船舱中间一个格子里面有一点水,水里面有十几条大大小小的鱼。
“赵公安,你叫我什么事?”
“陈大爷,这大塘里面的水怎么是温温的?”赵大同想让老陈头进一步证实他的说法。
“水塘底下有温泉呗。”
“水塘底下有温泉?有温泉就应该冒水泡,我们怎么看不见水泡啊?”
“冒泡的地方在水中央,站在岸边如何能看见。”赵大同道。
“咱们古家大塘在冬天从不结冰,就是因为有温泉,换成别的地方早就结冰了。你们把手伸到水里面试一试,现在的水温和初‘春’和深秋的水温差不多,如何能结冰呢?”老陈头道,“你们上船,我领你们到大塘中央去看看”。
………………………………
第五十五章 水面上一层雾气 塘中央很多气泡
。。
老陈头先跳上船,他把船稳住了以后,然后将欧阳平和刘大羽扶到船上坐下。
几分钟以后,老陈头将船划到大塘中央。
欧阳平和刘大羽终于看见了气泡,一串一串地不停地往上冒。
刘大羽将手伸进水中,水的温度似乎比码头上的水温还要高一些。
三个人刚回到岸上的时候,那边,从古立饶家后面的小竹林里面走过来两个人,其中一人就是古立饶,另外一个人的年龄大概在六十岁,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脖子上绕着一条灰‘色’的围巾,身上裹着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下身穿一条蓝卡基‘裤’,脚上穿一双黑‘色’的棉皮鞋。
古立饶不是来打听案情的,他是来请同志们中午到他家吃饭的,古立饶应该是出于礼节上的考虑,公安同志为古家的案子忙碌,请同志们吃饭,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倒是路所长和戴鸭舌帽的人多说了几句话。
“宫站长,你好啊!”路所长握了握鸭舌帽的手。敢情路所长认识对方。
“路所长,辛苦了――辛苦同志们了。老陈头,你也在这里啊!”鸭舌帽望了望大家;
老陈头笑容可掬“大兄弟,一会儿,我就把鱼送过去。”
“宫站长,你这是――”
“我和立饶家是亲戚,我过来帮帮忙。”
“宫站长,你还干着呢?”
“再有一年就退休了。我早就想退下来了,可上面不让,说再让我干几年。路所长,你们在村里面办案子,中午和晚上就在我姐夫家凑乎两顿,很方便的。”
“吃饭的事情,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就不劳你们费心了。古村长,忙你们的去吧!我们这里不要你们招呼。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找你们的。”刘大羽道。
“行,我们就不打搅你们了――老陈头,我要在这里呆半天,你直接找兰会计过秤结账。”
刘大羽望着古立饶和宫站长的背影道“路所长,古立饶家的亲戚不少嘛!”
“是啊!这个宫站长是汤山镇屠宰站的站长,是荣桂‘花’的表哥。”路所长道。
“在桂‘花’娘家那头,就只有宫站长和立饶家走的比较近。他对村子里面的人也很照顾,我捕到的鱼,经常卖给他们屠宰站。他给钱总是很爽快――从不拖欠。相反,他和荣家人倒不怎么走动。”
“此人和荣家是什么关系?”
“他是荣光耀、荣广宗的外甥。”
荣光耀和荣光宗的外甥,那也就是说,宫站长的母亲和荣光耀、荣光宗是兄妹――或者姐弟关系。
“他既然是荣光耀和荣光宗的外甥,为什么走动很少呢?”刘大羽觉得老陈头话中有话。
“荣老爷子夫妻俩过世以后,荣光耀和荣光宗就把家分了,宫站长的母亲荣光美出嫁的时候,荣家没有任何陪嫁。所以,荣光美出阁之后就很少回娘家来了,除了逢年过节来应个景,平时是不到古里村来的。荣光美一直很喜欢桂‘花’,所以,两家关系一直比较好。”
………………………………
第五十六章 芦苇丛便于藏身 八点半到达塘口
大家离开古家码头的时候,李文化看到了一根鱼竿,鱼竿的位置在老陈头的渔船最初出现的地方――即大塘北岸那个最突兀的弯道。品书网()因为芦苇丛非常茂密,所以,看不到钓鱼的人。
大概是为了证明李文化的视力非常好,鱼竿突然由直线变成了弧线,原本静止不动的直线突然变成了时而上移下沉、时而前进后退的弧线。鱼上钩了,根据鱼竿弯曲的程度来看,上钩的还不是一条小鱼。
大家终于看见了鱼竿。
“好像是王主任他们。”路所长并没有看到人,在沉船打捞现场,王主任曾经现过身。
“老蔡,快拿鱼抄子。”大塘对岸传来了呼喊声。
“来了,放一点线,不要硬提――把它那股劲让过去再说。”
大家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人。
于是,大家向东,绕着大塘转了半个圈。来到古里小学西边的树林外――即两条沉船停放的地方。
一路上,欧阳平、刘大羽和赵大同的对话仍在继续。
赵大同说,就是因为古家大塘的水温比较高,所以,即使是在冬天,也有人到古家大塘来钓鱼。
常识告诉我们,在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鱼性是不活跃的,鱼性不活跃,就没法钓鱼。
大家走到王主任跟前的时候,王主任和鱼的较量已经结束,较量的结果是:因为鱼太大,鱼线太细,所以,鱼线断了,鱼挣脱了。王主任和他的两个同伴懊悔不已,王主任尤其遗憾和懊恼。那可是一条大青鱼,根据大青鱼露出的脊背的长度判断,这条鱼至少有二十五斤重。鱼跑了以后,三个人难于平复激动和失望的情绪,他们站在岸边,一边抽烟一边严肃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
赵大同说,二十五斤重的大青鱼,对古家大塘来讲不算什么,每年秋末冬初,村里面打渔的时候,五六十斤的大青鱼能捞上来很多条,有时候,两三户人家分一条鱼。
欧阳平对大青鱼不感兴趣,他只对这里的环境感兴趣。
刘大羽和陈杰将古望宇和古望云溺水身亡的地方指给欧阳平看。
欧阳平从东边看到西边。河岸边的芦苇非常多,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片芦苇呈倒伏状――这应该是钓鱼人――或者打渔人刻意弄倒的,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寸草不生、落满脚印的地方,这是钓鱼人――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