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城疑案三内-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平从东边看到西边。河岸边的芦苇非常多,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片芦苇呈倒伏状――这应该是钓鱼人――或者打渔人刻意弄倒的,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寸草不生、落满脚印的地方,这是钓鱼人――或者打渔人留下的脚印。
王主任说,他们经常到这里来钓鱼,因为这一带的水相对比较浅一些,在距离河岸不远处有水草,鱼窝子撒在水草前面,比较好记,最重要的是,有些鱼会在水草下面活动,鱼窝子撒在水草前面,容易引起鱼的注意。冬天,水温比较低,鱼性不活,所以,鱼窝子一定要撒在距离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昨天下午,刘大羽一行就是在这里碰见了王主任的。
刘大羽走到王主任的跟前:“王主任,您昨天是什么时候来钓鱼的呢?”
王主任打了一梭子香烟,然后道:“昨天早上,我是八点半钟到塘口的。”
………………………………
第五十七章 王主任看到两人 达有道其中之一
“根据古立饶提供的时间看,古望月出事的时间应该在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路所长道,“八点半钟,凶手已经离开现场了。”
“王主任,你们到这里来钓鱼,一般是什么时候到塘口呢?”
“其它季节在七点半钟左右,冬天最早在八点半钟左右,这时候,太阳正好照到这里。水温本来就可以,太阳一招,水温更高,鱼就会跑到这里来活动。昨天早上,我人还没有到塘口,就听到大呼小叫的声音,到塘口一看,大塘对岸站着很多人,水面上有十几条船,好像是在捞人,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古村长家的女儿出事了。”
“您认识古里村的人吗?”
“绝大部分都认识,我家就住在刘家堡。”
“昨天,是您一个人来钓鱼吗?”
“不错,昨天是我一个人在这里钓鱼。”
“您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什么人呢?”
“昨天早上,我来的时候,看到了两个人。”
“哪两个人?”
“一个是古里村的老陈头,只要我在这里钓鱼,就一准能看到他,另一个人是达老大。”
“达老大就是达有道。”赵大同道。
“您看到老陈头的时候,他的船是往哪个方向划的呢?”
“由西向东,他到镇上去卖鱼――刚回来。”
“达有道会水吗?”
“我们可以找张大爷问一问,我估摸他肯定会水,当年,达家出事的时候,不就是达有道押的船吗――这可是荣高棠说的,如果他水性不好的话,他能逃过那一劫吗?”赵大同道。
“王主任,你碰见达老大的时候,他在什么地方?”
“就在你们放沉船的地方――就在那儿――。”
放沉船的地方是距离葫芦腰最近的地方,在三个弯道中,葫芦腰是最突兀的地方,也是距离南岸和古家码头最近的地方。
“你碰到达老大的时候,他在做什么呢?”
“他就站在那里,面朝东南,好像是在看乡亲们捞人。”
王主任手指之处,是大塘北岸第一个突兀之处。
正常情况下,达有道应该出现在看热闹的人群里面,在乡亲们忙着捞人的时候,他坐在大塘的对岸看西洋景,这似乎有些反常。
“我看那达老大的脑子有点问题。”王主任道。
用王主任的话来看达有道的行为,勉强能说的通。
“达老大看到您以后,有什么反应呢?”
“没有反应。他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我回来以后,达老大还站在那里。”
“之后呢?”
“之后,他朝西边去了。半个小时以后,达老大出现在大塘西岸的树林边。”
“昨天下午,我们到大塘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达有道。”路所长道。
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走到第一个突兀的地方。这里的芦苇非常茂密。欧阳平朝古家码头看了看。
这个地方确实是非常理想的隐蔽点,人站在芦苇丛里面,能看到古家的码头,而站在古家码头上是看不到站在芦苇丛中的人的。
刚才,王主任就是站在这里钓鱼的,李文化只看到了鱼竿,没有看到人,同志们都没有看见王主任。
………………………………
第五十八章 柳师傅古道热肠 同志们分析案情
达有道像幽灵一样,经常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者说经常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晚上,同志们在汤山镇派出所吃的饭,然后带着行李回到古里小学。
宿舍的门开着,食堂的柳师傅和老张头正在给同志们送开水,他们在每个房间里面放了两瓶开水,按照徐校长的吩咐,柳师傅和老张头还将三间宿舍收拾了一下。
柳师傅的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他是古里村的人。
老张头说,要是在往常,吃完晚饭后,柳师傅收拾好厨房以后就可以回家去了。因为同志们进驻学校,徐校长特别叮嘱,一定要等同志们洗涮完毕之后再回家。今天下午,徐校长还特地让老陈头送来了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青鱼和十几条三四两重的鲫鱼。在古里村,最容易弄的东西就是鱼。
“柳师傅,让我们自己来收拾吧!”韩玲玲道。
“这屋子里面有时间没有住人了,有人住的时候也是脏乱得很,没有一点条理。”柳师傅一边说,一边从床底下扫出一只鞋子,鞋子里面还有一只袜子。”
宿舍里面的味道不怎么好闻。
凡是集体宿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韩玲玲从柳师傅的手上接过笤帚,董青青从墙角处拿来一个簸箕。
“行,你们接着收拾,我去烧点水,给同志们泡泡脚。”柳师傅一边说,一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柳师傅,您回去休息吧!有两瓶水,我们就能对付了。”刘大羽道。
“那咋行呢?忙了一天,天又这么冷,泡泡脚,解解乏,才能睡一个好觉。”柳师傅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房间。
收拾停当之后,大家便忙着铺床。
男同志住在第一间和第三间宿舍,韩玲玲和董青青住在中间。
铺好床之后,柳师傅拎来了三桶热水。
天确实很冷,但大家的心却是暖暖的。
欧阳平从柳师傅的手中接过水桶:“柳师傅,天不早了,您回去休息吧!”
“我家就住在村子里面,回不回去无所谓,今天晚上我和成老师作伴――就不回去了。”
洗涮完毕之后,大家聚在第一间宿舍,欧阳平想开一个案情分析会。好好研究一些工作思路。古望宇和古望云溺水身亡是十年之前的事情,时过境迁,恐怕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了,所以,眼下,同志们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古望月溺水案上面。好在古立饶报案比较及时,现在,调查走访的重点,应该放在溺水发生前后一个小时的时间段里面,具体地说,就是从古望月到码头洗衣服到古望月的母亲发现女儿不在码头之后半个小时之内,到底有哪些人在古家大塘和周边活动。
刘大羽的手上有一份路所长交给他的报案记录。于是,大家围绕报案记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研究。
左向东建议:“先从达有道的身上开始调查。八点半中左右,王主任在塘口看见了达有道,这个时间距离古望月出事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
………………………………
第五十九章 同志们畅所欲言 陈副队眉头紧锁
韩玲玲和左向东的想法是一致的:“王主任八点半钟左右看到达有道,这说明达有道已经在那里呆一段时间了。”当然,换玲玲想的似乎更深一些,“如果达有道不是凶手的话,那他有可能看到了什么――至少是看到了什么人,如果时间能往前面推一点的话,那么,他所看到的――或者遇到的人极有可能是凶手。”
陈杰想到了老陈头:“既然王主任同时看到了老陈头,那就说明老陈头当时正在古家大塘捕鱼,船在水面上走,视线会比较开阔,死角相对会少许多。所以,老陈头应该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退一步讲,他至少能知道达有道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第一个弯道口的。”
“对,老陈头是什么时候下塘捕鱼的?根据王主任看到他老陈头的时间来判断,老陈头已经在古家大塘上忙了好一阵了。”刘大羽道。
“在我的印象中,古家大塘好像停了不少船,除了老陈头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古家大塘打渔呢?”董青青道,“在古里村,有不少人家是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的,除了老陈头的渔船,还有没有其它船在古家大塘行走呢?还有,自从达家的船出事以后,大部分人家的船都从学校东边的河道进入古里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船在进出古家大塘的时候,肯定会从古家码头前面的水域经过。”董青青道。
“大羽,董青青真没白参加昨天的调查走访。”欧阳平对董青青的发言很感兴趣。
“是啊!小董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
“古里村有七百多户人家,在古家码头附近有很多码头,昨天早晨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除了何翠兰在码头上洗衣服,有没有其他人在码头上洗东西呢?如果有的话,他们应该会看到点什么?”严建华道,“我数过古家码头东西两边的码头,一共有七个,我们指的是能看见古家码头的码头,我曾经试过,站在这几个码头上,能清楚地看到古家码头上的跳板。”
“老严,你快说,有几个码头?”李文化道。
“西边有三个,东边有四个。”
“大塘北岸,学校东边也有几个码头。”韩玲玲道。
“不错,我正要说这件事情,学校的西边是树林和芦苇,没有码头,学校和东边那座木桥之间有三个码头,木桥东边有两个码头。站在这五个码头上,都能看见古家码头。比较而言,站在这几个码头上,看的会更清楚一些。”
严建华所说的学校东边的木桥就是坐落在新河道和古家大塘交汇处的那座木桥。
“老严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些码头,有的是一户一个码头,有的是几户人家合用一个码头。所以,在案发当时,可能会有人在这些码头上洗东西。”陈杰道。
“不过。”刘大羽抽了两口烟,“即使有人在码头上洗东西,也很难看到凶手的身影。”
“大羽,把你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欧阳平道。
………………………………
第六十章 欧阳平信心满满 老张头前面引路
“凶手应该是潜水至古家码头附近的,他慢慢接近古望月,然后将古望月拖入水中,古望月的消失可能是在转瞬之间。品书网()”刘大羽道。
“是啊!”陈杰紧锁眉头道,“古望月出事的时候毫无声息,按照常理判断,她是应该呼救的,竟然没有一个人听到古望月的呼救声,这充分说明凶手的手法非常老练和娴熟――古望宇和古望云溺水的时候也是无声无息,古望月溺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呼救。凶手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自从十年前古望宇和古望云出事之后,古家人非常小心,非常谨慎,他们几乎不让古望月到码头上去,这从荣桂花不让女儿到码头去洗衣服,后来又跑到码头去看女儿、接女儿,就能看出来。好不容易逮到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凶手是不会放弃的。”
“我觉得达有道和老陈头――特别是达有道是关键人物。”从他的反常举动看,他不是凶手,就是一个幸灾乐祸的人――如果他是一个幸灾乐祸的人的话,他也许知道一点什么――他不是经常像幽灵一样到处乱转吗。”董青青道。
“是啊,他转悠的地方好像总离不开古家大塘。”韩玲玲道。
“我们也不能把视线局限在达、荣、霍、彭四家身上。古里村是一个七百多户的大村子,从古明槐到古立饶,除了我们知道的四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家和古家有积怨和仇恨呢?”刘大羽道。刘大羽没有沉浸在已经掌握的信息上。
“我同意大羽的相法。从某种程度上看,大羽提到的这四家还不能算是藏在桌子下面,既然古家人和四户人家都心知肚明,虽然古立饶的母亲没有提到彭家的事情,但并不代表她不知道丈夫古明槐对彭家做了什么――事实是,老人确实向同志们隐瞒了一些事情,所以,这四家应该算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怕就怕,古家人浑然不知,连荣二爷都不知道,这种可能不是没有,此人隐藏的也许非常深,唯其如此,凶手才会肆无忌惮地对古家的三个孩子下手。”陈杰道。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并非无迹可寻,是狐狸就一定会露出尾巴,是黄鼠狼就一定会有骚味。”欧阳平道,“这个案子很有挑战性,但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位,就一定能把这个案子拿下来。”
案情分析会开到八点四十五分,时间尚早,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商量后决定拜访一下老陈头,然后接触一下达有道。
老张头同意给大家引路,但只认门,不进院子。
走到大塘东岸尽头的时候,一行人遇到了荣高棠,他正在码头上洗东西。
老张头一眼就认出了荣高棠,荣高棠蹲在跳板上看着一行人从他面前走过,他并没有要和老张头打招呼的意思,是老张头主动搭的腔:“高棠,还没有歇着啊。”
荣高棠迟疑片刻,然后站起身:“是老张头啊!天这么晚了,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啊?”
………………………………
第六十一章 老张头躲进树林 陈副队上前摇门
“我领――同志们到――大塘上转转。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老张头不想让荣高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他也想早一点离开:“高棠,你忙吧!”
“哎,慢走。”荣高棠一边说,一边朝一片小竹林走去,在路的另一边,有一排人家,第一扇院门就是荣高棠家的院门。
老张头看着荣高棠进了自家院门,他显得非常的谨慎。
在荣高棠家码头的南边停着一条船。船在水面上不停地摇晃,水不停地拍打着船舷。
“这就是老陈头的船。”老张头指着船道。
岸边有几棵老柳树,在渔船的南边也有一个码头。
“张大爷,达有道家住在什么地方?”刘大羽道。
“你们看,南边那几棵很高的树。”
顺着老张头手指的方向看去,黑暗之中,不远处,果然有几棵突兀的大树。
“那就是达有道家的树,这就是达家的码头,过去,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栈桥,达家的船就停在这里。”老陈头指着柳树旁边的码头道。
老陈头家住在荣光宗家的前面一排的最东边。走到大榕树和水井跟前右拐向南,穿过一排人家,然后一直向东。
老陈头家的墙是篱笆墙,门也是篱笆门。一根铁钩子搭在一根比较粗的门柱上。
老陈头家的灯还亮着,堂屋的门也是开着的。
“这就是老陈头家,我在不远处等你们。”老张头说完后径直朝一片树林走去。老张头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不想被村里人撞见。
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浓重的鱼腥味,还有咸鱼干的味道。
陈杰摇了三下篱笆门:“请问这是陈大爷的家吗?”
不一会,从堂屋里面走出一个女人来:“谁啊?”
女人的声音比较苍老,因为光线比较暗,看不出年龄。
“请问您,陈大爷在家吗?”
“你们是?”女人走到篱笆门跟前,仔细打量着一行人。
大家终于看清楚了,女人的鬓角有不少白发。
大家刚坐定,大娘就把茶端进了堂屋。
老人放在茶杯之后,便退出堂屋,关上门。
刘大羽开门见山:“陈大爷,我们深夜造访,是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问吧!”
“昨天早上,您是什么时候到古家大塘去的呢?”
“六点半钟左右――我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时间下塘。”
“大娘,我们是市公安局的。”
“谁啊?”又有一个人走出堂屋。
此人正是老陈头。
“陈大爷,是我们啊!”
“老太婆,快开门――快开门。”
院子里面横七竖八地搭着一些木架子,架子上晾着一些大网和丝网。
堂屋的中央放着一个火盆,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在用针线将小毛鱼穿在一起,这些小毛鱼好像是刚腌制过的,空气中除了鱼腥味以外,还有明显的咸味。
两个小女孩动作麻利地端着木盆和竹篮子,拎着穿好的鱼走进了厨房。
两个小女孩是老陈头的孙儿。
老陈头让大家围着火盆坐下,与此同时,老伴在火盆里面加了一层木炭,木炭刚放进火盆,火就起来了。
………………………………
第六十二章 老陈头遇到四人 荣桂裕进入视线
六点半左右,正是古望月到码头洗衣服的时间。
“请您好好回忆一下,您的渔船都去过哪里?”
“去过哪里?我哪里都没有去,我只在大塘转了转,达家沉船的地点,我没有去,其它地方,我都去了。”
“您还能记得您的渔船是怎么走的吗?”
“记得,我每次下丝网,走的都是一条路线。”
“请您把船的行走路线回忆一下。”
“我的船沿着南岸一路向西,到达家沉船附近掉头向东,丝网下好之后,我又照着原来的路线收丝网。”
这条行走路线,应该是能碰到人的。
“您的意思是:您在古家大塘上转了两圈?”
“对啊!第一圈下丝网,第二圈收丝网。”
“那您在下丝网和收丝网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什么人呢?”
“我看到了四个人。”
“是哪四个人呢?”
“我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望月。望月那孩子非常懂礼貌,她还跟我打了一个招呼。”
“您看到古望月的时候,她在做什么呢?”
“望月在洗衣服。”
“古望月是面朝东,还是面朝西呢?”
“面朝东。”
何翠兰说,她看到古望月的时候,古望月面朝西,她们俩还说了一会话。
这时候,何翠兰还没有来到码头上。
“您有没有看到何翠兰呢?”
“没有。”
“您六点半钟左右上船,您的船从码头划到古立饶家的码头大概要用多长时间呢?”
“约摸一袋旱烟的功夫――也就十分钟吧!我一边下丝网,一边划船,船划到古家码头的时候,至少得十分钟。”
刘大羽想弄清楚古望月遇害的时间范围。
何翠兰是在古望月之后到码头洗衣服的,老陈头没有看到何翠兰,这就说明老陈头见到古望月的时候,何翠兰还没有大牌码头来。而何翠兰在码头上洗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家中来了亲戚,所以提前离开了码头――何翠兰离开码头的时候,她的衣服已经洗的差不多了――何翠兰的表述是”衣服洗到一多半的时候”。由此判断,何翠兰离开码头的时间在七点钟左右。这也就是说,古望月出事的时间大概在七点至七点半之间。
“另外三个人是谁?”
“另外三个人是桂裕、有道和供销社的王主任。”
“欧阳,桂裕是荣广宗的儿子,他们父子俩的水性都很好。”陈杰道。
“您是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荣桂裕的呢?”
“在弯道的西边。就是古双喜家的码头附近。”
“欧阳,陈大爷所说的弯道就是葫芦腰的南岸。大爷,您看到荣桂裕的时候,他在做什么呢?”
“他在撒网――他在大塘中央撒网。”
“你们俩说话了吗?”
“没有,他忙他的,我忙我的,隔得太远,没有法打招呼。”
“之后,您有没有再见到他呢?”
“没有,我们俩就照了一面,后来,就再没有见到他。你们这么一问,我倒有些疑惑了。”
“您有什么疑惑?”
“往常,我和桂裕总到碰到三四回。”
“您的意思是:荣桂裕早早回家去了。”
………………………………
第六十三章 老陈头也有疑惑 荣桂裕有些反常
“差不多吧!”
“荣桂裕经常在古家大塘打渔吗?”
“差不多吧!除了古里河,就是古家大塘。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但他和我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靠打渔为生,荣桂裕只是在农闲的时候才打打渔,眼下正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所以,荣桂裕才有时间出来打渔,我就是不明白,昨天早上――桂裕怎么会那么早就收网呢?”老陈头似有弦外之音。
荣桂裕在这个时间段出现,确实令人生疑,打渔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了结的事情――荣桂裕结束的似乎有点早了。
“您有道的时候,他在什么地方?”
“就在你们摆放沉船的地方。”
“是不是那个最大的弯道处?”
“正是。”
“您有道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