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城疑案三内-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这时候,炼洛丹是十一岁,她的性格是在十二岁的时候发生变化的。”

    欧阳平翻遍了日记,都没有在日记本上找到炼洛丹的名字。

    大家都很兴奋,同志们进驻寺院第一天,就找到了炼洛丹的日记本和钢笔。

    笔记本和钢笔向同志们透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从同志们手上掌握的材料来看,炼洛丹已经离开了鸣晨寺,可是同志们在炼洛丹曾经睡过的床铺下面发现了她一直随身携带的东西,如果她想斩断和过去所有的联系,她就应该把所有日记本全部留下来。留下来也是不妥的,应该全部销毁才合乎情理,全部销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除非她是被结束了生命,如果是被结束生命的话,那她肯定没有离开鸣晨寺,只有在被结束生命的情况下,她才会偷偷藏起一本儿时的日记和一支钢笔。这两样东西和她形影不离,她莫不是想告诉别人什么。再情况万分紧急又万般无奈、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一点自己随身的东西,以证明自己还在寺院之中。

    接下来,同志们还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在炼洛丹的日记中,有十几页纸被裁掉了。欧阳平数了一下,一共是十三张。十三张纸中一定涉及非常隐秘的事情,要么就是涉及某一个厌恶的人。

    炼洛丹为什么要将这十几张纸裁掉呢?

    欧阳平希望能从日记的内容里面读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但暂时做不起来了,因为韩玲玲领着念慈师太走进了禅房。

    在念慈师太走进西禅院的时候,宁和退出了禅房。

    念慈师太走进禅房说的第一句话是:“慧觉住持已经回静幽院去了。”

    “行,我们先请教师太几个问题,之后再去静幽院。”

    念慈师太在椅子上坐下:“贫尼洗耳恭听。”

    陈杰和韩玲玲有这样一种感觉:念慈师太有那么一点油腔滑调的特点。

    “念慈师太,据我们所知,是慧觉师太亲自给静平剃度的。”

    “不错。”

    “是在什么地方剃度的呢?”

    “在慧觉住持的禅房。”

    “我们听说是你领静平到静幽院去的。”

    “不错,是贫尼领静平到静幽院去的。”

    “很好,你领静平到静幽院去的时候,静平的身上有没有带什么东西――比如说包裹之类的东西。”

    “带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个书包。”

    “是什么样的书包?”

    “是一个黄颜色的书包――就是军人背的那种书包――包上面有一个用红线锈成的五角星。”

    “老陈,炼洛丹的父母有没有提到这个书包?”欧阳平低声问陈杰。

    “不曾提到,今天,我打算抽时间到炼家去一趟,笔记本和钢笔还是要让他们辨认一下的,顺便再问一下书包的事情。”

    毋庸置疑,炼洛丹的书包里面装的一定是日记和钢笔。

    “我们听说静平先在大雄宝殿做事,之后去了静幽院。”

    “不错。”

    “慧觉住持对静平是不是很关心呢?”

    “寺中所有人都很关心她。”

    “为什么?”

    “静平虽然入了佛门,但尘缘似乎未了,她整天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慧觉住持就把她留在身边,好随时开导于她。慧觉住持还关照贫尼多加招拂。”
………………………………

第二十四章 老师太虚以应付 胖尼姑有问必答

    “我们听说,在静平离开寺院之前――”现在,欧阳平只能这么问,“也曾有人选择离开,是这样吗?”

    “不错。”

    “他们是谁?你能跟我们说说吗?”

    “清水。”

    “还有吗?”

    “还有莫忧。”

    “是不是还有一个叫修竹的僧尼。”

    “不错,修竹也算一个。”

    “她们为什么要离开鸣晨寺呢?”

    “这――贫尼不知,不过,要让贫尼来猜测的话,无外乎两种原因。”

    “哪两种原因?”

    “一是家人纠缠不清,不肯罢手,想尽力挽回;二是自己耐不得寺院中的清苦和寂寞还俗去了。

    “这些僧尼,包括静平,好像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这很好理解。”

    “愿闻其详。”

    “女孩子一旦选择了出家,头几年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寺院里面的生活,你们也看见了,如果与佛无缘,即使进来,迟早也是会走的,但只要熬过了开头的那几年,等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才能悟出其中的好处来,贫尼是过来人,进寺前几年,也曾想过还俗的事情。佛祖慈悲为怀,严进宽出,哪一天,突然后悔了,寺院的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着的。”

    “严进宽出,您所说的‘严进’是什么意思?”

    “只有割断尘缘的人,才能受戒和剃度。”

    静平确实有点像割断尘缘的人。

    “那么,清水、莫忧和修竹去了什么地方,您知道吗?”

    “佛门一向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

    静平,清水,莫忧和修竹恐怕就是在这种“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的幌子在失踪于鸣晨寺的,佛门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所以,佛门是不需要担当任何责任的。佛门割断了所有弟子的历史,也吞噬了她们的未来。

    之后,欧阳平请念慈师太找来了悟虚。

    悟虚就是亲眼看见静平走出寺院的尼姑。

    五分钟左右,念慈师太将悟虚领进了欧阳平住的禅房。

    念慈师太将悟虚送进禅房之后,就退出了禅房。

    悟虚是一个胖尼姑,个头不高,大概在一米五五左右,她长着一身的肥膘,上面是双下巴,下面,腹部隆起,走起路来,两只脚成外八字,上半身左右摇摆。

    待悟虚坐定之后,欧阳平道:“你叫悟虚吗?”

    “我叫悟虚。”悟虚说话,声音很高。

    “你住在西禅院,还是东禅院?”

    “我住在东禅院。”悟虚说话干净利索,问什么,她就答什么。

    “你在寺院做什么?”

    “我专门修剪寺院中的花草树木,大雄宝殿前面和庵门外的地也归我扫。”按现在是我说法,悟虚应该算是清洁工。

    “你亲眼看见静平走出寺院大门的吗?”

    “是的。”

    “是什么时间――是早晨什么时间?”

    “是天要亮未亮的时候。”

    “你在什么位置?”

    “我在井上打水。”

    “请你领我们到现场去看一看吗?”

    “行。”

    悟虚领着大家走出西禅院,沿着西禅院外一条狭长的走廊向南,然后向东,走出一个圆门。

    走出院门,便能看见水井了。
………………………………

第二十五章 欧阳平现场模拟 黄书包唯一凭证

    水井的位置在大雄宝殿的西南角上,在庵门的西北角上,它和大雄宝殿和庵门的直线距离在三百米和两百米的样子。

    在水井的东边,也有一个长廊,长廊掩映在几棵古老的银杏树下,在水井的南边也有两颗银杏树。时值金秋,井沿和井沿附近的地上落了一些树叶。

    悟虚走到井沿上,停住了脚步。

    “悟虚师傅,你就是在这里看到静平走出庵门的吗?”

    悟虚点了一下头。

    “静平是怎么走出庵门的,你能走一遍给我们看看吗?”

    悟虚走到东边的长廊上,然后走出长廊,沿着长廊东边一条石板路朝庵门走去。

    欧阳平朝悟虚招招手,悟虚返回到井沿上。

    “静平住在西禅院,她应该走西长廊才对啊!”

    “静平伺候慧觉住持的饮食起居,她有时候睡在静幽院。”

    要想有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渔网里面的鱼是慢慢浮出水面的。

    “你是说静平自从伺候慧觉住持以后,很少睡在西禅院吗?”

    “是的。她走东长廊,这就说明她是从静幽院来的。”

    “我再问一遍,你看清楚静平的脸了吗?”

    “没有,当时,天刚刚亮。”

    “那你是根据什么说她就是静平的呢?”

    “她的肩膀上背着一个黄颜色的书包,在鸣晨寺,只有她有黄颜色的书包,看身形,身高,还有走路的样子,也像是静平。”

    “静平有多高?”

    “和这位同志差不多高。”悟虚望着韩玲玲道。

    韩玲玲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

    “静平走路的样子和别人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她走路喜欢低着头,速度也比别人快,寺院的僧尼平时走路的速度都比较慢。

    悟虚所言非虚,同志们进寺以来,他们所看到的僧尼,走路都是慢慢吞吞的。

    “你每天早晨都到水井上来吗?”

    “是的,每天早晨,在早课之前,我必须把所有的案桌和法器擦洗干净。”

    “当时,庵门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呢?”

    “是关着的。我看着她打开庵门,出去以后又关上了庵门,我就是被开门的声音吸引过去的,书包就是在开庵门的时候才看到的。”

    “向东,你去试试看。”

    左向东走到庵门前,先将庵门关上,然后插着门杆。最后提起门杆,打开一扇门。

    开门的声音很大――笔者指的是门轴在门窝里面转动时发出的沉重而有份量的声音,人站在井沿上,能清晰地听到开门声,早晨应该更清晰。

    和悟虚分手之后,五个人去了静幽院。

    同志们走进圆门的时候,从竹林中的小路上走过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尼姑:“住持正在禅房里面恭候大家。”

    西边的工地上传来铁锤敲击铁钉的声音。

    慧觉师太非常客气,她正躬身站在禅房的门口迎接大家。

    “福田,你在院外守着,没有我的传唤,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福田退后几步,朝圆门走去。

    慧觉住持将同志们领进禅房坐下。
………………………………

第二十六章 开门声非常清晰 老尼姑脚步轻盈

    慧觉住持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看上去脚步轻盈而飘逸,这个词一般情况下只能用在年轻女子的身上,但慧觉住持是一个例外。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慧觉住持保养的很好,这不仅体现在她的容颜上,也体现在她的身材上,说慧觉住持的年龄在五六十岁的样子,这并不是欧阳平的基本判断,而是欧阳平猜出来的:能当上寺院的住持,没有一定的年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在俗人的印象中,寺院中的住持和方丈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高僧。跟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尼姑谈身材,确实有点不妥,但五个人在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有些演员虽然已经五六十岁,但扮演起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来,凭着先进的化妆技术,再打上一点强光,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情,笔者猜测,佛门中,恐怕也有不老的仙方吧。大家别忘了,慧觉住持可是精通医术的。

    慧觉住持穿着灰色的僧服,如果蓄上头发,换成十七八岁大姑娘的衣服,恐怕能迷倒很多男人。

    如此说来,笔者在前面说慧觉住持有“妖艳之气”,并非舌头尖上跑马――胡说八道。把“妖艳之气”和一个得道的老尼姑联系在一起,确实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当然,笔者所描述的“妖艳之气”可能不够准确,笔者所谓的“妖艳之气”可能就是某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仙风道骨”吧!

    五个人坐在禅床前面的椅子上,慧觉住持端坐在禅床上。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右手上移动着一串手珠。慧觉住持右手的大拇指一刻不停地拨弄着佛珠。欧阳平多看了几眼慧觉住持的手,慧觉住持的手比她的脸还要白嫩和细腻。

    “慧觉住持今年贵庚?”欧阳平对慧觉住持的年龄非常感兴趣。先随便扯两句,然后再进入正题,这样,比较妥当一些。

    “贫尼一九三六年生人。”

    慧觉住持整六十岁。这就不能不让同志们感到惊奇了,看来,笔者在前面说看不出慧觉住持的年龄是有些道理的。

    “慧觉住持是什么时候当上鸣晨寺的住持的呢?”

    慧觉住持眨了几下眼睛:“七四年。”

    这也就是说,慧觉住持三十九岁就当上了鸣晨寺的住持。

    “慧觉住持,我们想知道静平出家的原因。”

    “你们没有去找静平的父母吗?”

    “我们已经找过静平的父母了,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女儿出家的原因。”

    “静平的父母都不知道,贫尼就更不知道了。”

    “那您是根据什么收留她并决定为她剃度的呢?”

    “这――一言难尽,也很难说清楚,我佛慈悲,普渡慈航,至于什么样的人能剃度,能阪依我佛,这从来没有任何标准。”

    “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在贫尼为她剃度之前,她到山上来过好几次,每天都是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这时候,寺院中的香客已经下山了,她在观音菩萨的面前一直跪到添油时分,如果不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她是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滞留在寺院里面的,人只有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才会找菩萨倾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第二十七章 老尼姑神情怪异 欧阳平故弄玄虚

    “静平什么都没有跟您说吗?”

    “如果她想说,菩萨是愿意倾听的,反之,如果她不愿意说,菩萨是不会勉为其难的。佛门连求助者的来处都不过问,怎么会勉强她们说出心中不想说的隐情呢?”

    “静平失踪的那天早上,是从西禅院离开的,还是从静幽院离开的呢?”

    “是从贫尼这里离开的,贫尼虽然收留了她,但看她心思重重,就将她放在自己的身边,表面上是伺候贫尼,实际上是想经常开导于她。”

    “那天晚上,静平是住在静幽院的吗?”

    “自从她母亲上山来找她以后,她就要求住在贫尼这里――她不想见她的母亲。静平选择离开,肯定和她母亲经常上山有关系。”

    “您确定静平离开了鸣晨寺?”

    “寺中有人亲眼看见静平走出庵门。”

    慧觉住持指的是悟虚。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静平还在寺院之中。”

    慧觉住持突然抬起上眼皮――先前,慧觉住持的上眼皮始终是耷拉着的:“何以见得?”

    “您看看这两样东西。”

    韩玲玲从皮包里面拿出日记本和钢笔,站起身,递给了慧觉住持。

    慧觉住持接过日记本和钢笔,用眼睛扫了一下:“这是――”

    “这应该是静平的日记本和钢笔。您见过这两样东西吗?”

    “贫尼不曾见过。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这是我们在静平曾经住过的禅房的铺板下面发现的。”

    “禅房的铺板下面?这上面写了什么?”慧觉住持的眉宇之间出现了三道深沟。

    “这是静平在――我们估计是在――我们只看了几张,还没有来得及细看。”欧阳平直视着慧觉住持的脸,他发现慧觉住持的神情有一点不易察觉的变化,所以,留了一个心眼,“等闲下来的时候,再好好看看。”

    “也许――可能是静平不小心落在禅房里面了。”慧觉住持的额头上冒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最重要的是,原先在她的手中做匀速运动的手珠突然休息了。

    “这种可能性很小,静平上山的时候,只带了几本日记本和一支钢笔,日记本是她的心爱之物,日记里面一定记载了不少重要的内容,可能还包括她出家的原因离奇失踪的原因,所以,她不会随意落下。我们分析,只有一种可能。”欧阳平在说“离奇失踪的原因”的时候,故意放慢了速度,提高了音量。

    “什么可能?”慧觉住持不但抬起了上眼皮,眼睛也比先前大了许多。

    “唯一的可能是静平出事了,在出事之前,她将日记本和钢笔藏在了床铺的下面,日记和钢笔是静平随身携带的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应该和她形影不离。”

    “阿弥陀佛。”

    自从同志们进寺以后,这是慧觉住持第一次说“阿弥陀佛”。佛祖真是太聪明了,一句“阿弥陀佛”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一样,它可以回答任何问题。此时此刻,同志们还不能说慧觉住持答非所问。
………………………………

第二十八章 鸣晨寺有点诡异 老尼姑从容回答

    欧阳平还有更尖锐的问题在等着会觉住持呢。欧阳平终于从慧觉住持的回答中感觉到了一点东西:“慧觉住持,据我们所知,在静平失踪之前,贵寺还有还几个僧尼离奇失踪。”

    “欧阳队长有所不知,佛门不是牢笼,与佛有缘的人可以进来,也可以离开,佛门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

    “无独有偶,离奇失踪的僧尼竟然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僧尼,这该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吧!”

    “许身佛门,是要耐得住寂寞的,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因为寺院里面的生活太清苦,年轻的僧尼尘缘难断,又经不住红尘的诱惑,选择还俗是常有的事情,我佛以慈悲为怀,愿意留下来的,佛祖欢迎,不愿意留下来的,佛祖不会强留。鸣晨寺一向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佛门清净之地,岂容玷污。阿弥陀佛。”慧觉住持慢声细语,表情严肃,她的话中有两层意思:第一,鸣晨寺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二,你们不要往鸣晨寺身上泼污水。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分析,我们也知道这个案子非常复杂,要想查清楚,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我们也向全国发了协查通报,全国所有的寺院,我们的同志都查过了,可就是没有静平的踪影,我们只能把调查的重点放在鸣晨寺,静平毕竟是从这里离奇失踪的。所以,我们需要得到您的帮助。”

    “欧阳平队长有什么吩咐,请直言不讳,查清楚这个案子,对我们鸣晨寺来讲非常重要,鸣晨寺是一座千年古刹,也算是驰名大江南北的名蓝。”

    慧觉师太亲自将五个人送出静幽院。

    同志们走到悟静殿观音菩萨东面的时候,韩玲玲突然退后一步,大家都愣住了。

    “你们看――”韩玲玲道。

    从观音菩萨的五彩披风上掉下来一张黄颜色的纸条――就是寺院中用来抄写经书的那种比较薄的纸。

    刘大羽和韩玲玲同时看见――他们俩走在前面。

    刘大羽一个箭步冲到观音菩萨前,从地上捡起纸条;韩玲玲和左向东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绕着观音菩萨转了一圈,他们想知道是谁扔这张纸条的。遗憾的是大殿里面只有三个尼姑,她们都站在大殿的门口的一张香案旁整理经书。

    三个人中,没有大家熟悉的面孔。

    刘大羽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两行字:东门镇油坊巷187号。

    这显然是一个地址。写纸条的人的目的是让同志们到东门镇油坊巷187号去,到底去找谁,也许到地方就知道了。

    纸条上虽然只有一个地址,但足以让同志们兴奋不已,很显然,写纸条的人肯定知道一些情况,这说明同志们到鸣晨寺来是来对了。

    纸条上的字,是柳体小楷,这说明写纸条的人文化层次比较高,至少说明此人是练过毛笔字的。

    现在,有三件事情摆在同志们的面前,第一件事情是到静平的父母见一面,确认一下日记本、钢笔和书包的事情;第二件事情是到东门镇油坊巷187号去;第三件事情是寻觅写纸条的人。
………………………………

第二十九章 老西院改作民宅 老人家愿意领路

    眼下,做第三件事情有一定的难度,寻找此人,就要请寺院中的人辨认笔迹,这样势必会惊动寺院中的所有人,如果问题就出在鸣晨寺的话,那就会打草惊蛇,这样一来,写纸条的人就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大概就是写纸条的人不愿意抛头露面的主要原因。

    那么,写纸条的人为什么不明说呢?大家一时很难想明白。

    所以,眼下,欧阳平只能做前两件事情。

    于是,欧阳平决定兵分两路:欧阳平和左向东到炼家去;陈杰和韩玲玲到东门镇油坊巷187号;刘大羽留守寺院,刘大羽的任务是到寺院各处去转转,熟悉一下环境,这对接下来的刑侦工作非常重要。

    三点钟左右,四个人走出鸣晨寺。

    汽车在中华门城堡停下,欧阳平和左向东转乘公交车到彭家大院。陈杰和韩玲玲驱车到东门镇去。看过河马作品的人都知道,东门镇在江北。那是江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镇,小镇上大部分是明清建筑,这是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古镇。

    东门镇东西走向的街道有三条,中间一条叫左所大街,东到鱼市口,西到响水桥,前面一条街叫东门前街,后面一条街叫东门后街;南北走向的街道只有一条,名字叫鱼市街,这条街道北到泰山庙,南到古城墙。

    油坊巷就在鱼市街和东门前街的交汇处。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