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城疑案三内-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胎记上,还有三根一公分左右长的毛。

    在死者的左膝盖内侧,有一个三公分长的疤痕,疤痕从下而上,由窄变宽。最窄处零点四公分左右,最宽处一公分左右。疤痕应为深度擦伤――此伤疤与本案无涉。

    死者的指甲,包括脚指甲修剪的非常干净,从指甲的平滑程度来看,不像是刚刚修剪过的,这说明死者在生前的生活比较优越和讲究,一般人不大注意指甲的及时修剪,在他们的指甲缝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些污垢,从指甲的光滑度看,应该是用专业工具修剪的。
………………………………

第二章 两工人下到水中 刘志强手触异物

    死者头颅是从脖颈中部切开的――准确地说是砍开的,虽然尸体已经腐烂,切口处由于膨胀和腐烂,已经无法看到刀斧的痕迹,但在死者的颈椎骨上有另外两处刀痕,凶手在取下死者头颅的时候,刀――或者斧头在颈椎处遭到阻碍。第一个刀痕距离切口有零点三公分的距离,第二个刀痕距离切口有零点五公分的距离。这也就是说,凶手至少砍了三刀才将死者的头颅砍下来。

    尸体的身上有上下两道铁丝,铁丝为细铁丝,第一道铁丝在胸口处,铁丝一共绕了九圈,第二道铁丝在膝盖上方五六公分处,铁丝一共绕了七道,在两道铁丝的上还坠了两块城墙砖,两块城墙砖是单独用铁丝捆扎,然后和身上的铁丝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地方在死者的背面,工人将尸体弄上来的时候,尸体的面朝上(城砖上的铁丝和身上的铁丝属于用一种型号)。

    解开铁丝以后,尸体的身上有两道深一公分左右的勒痕(尸体膨胀的比较厉害)。

    尸体上面没有其它伤痕,致命源应该在死者的头部,头在哪里呢?

    凶手为什么要将死者的头颅砍下来藏在别处呢?是发泄仇恨,还是隐藏证据?我们都知道,所谓“无头案”就是无线索案。确认死者的身份,依据的主要是人的五官,人的身体上也有一些特征,但由于衣服的包裹和遮挡,五官之外的其它特征一般不为人们所知――或者说不为人们所共知,身体上的一些特征,只有和自己亲近的人才可能知道。

    这就等于是大海捞针。

    第一步是确认死者的身份,第二步是寻找凶手,

    死者到底是谁呢?欧阳平最初的调查和陈杰后来的调查都没能迈出这一步。

    让我们再来看看清淤工人的叙述(参加清淤的工人一共是五个人,清淤工具是水泥船和淤泥泵。由于水下的淤泥沉积的太久太多,所以,清淤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用淤泥泵将水下的淤泥抽到水泥船上;第二步是分段抽干河水,再用人工清理剩下的底层淤泥)。

    工人在用淤泥泵抽水下淤泥的时候,淤泥泵突然只工作不出淤泥了,一定是淤泥泵的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于是,两个工人下到水中,顺着淤泥泵的橡皮管摸到吸口。工人刘志强最先摸到吸口,淤泥泵的吸口果然被异物堵住了,他就蹲入水中(只将脑袋露出水面,橡皮管吸口所在的位置水深在六七十公分的样子),试图将堵住吸口的异物拿出来,当他的右手触碰到异物的时候,本能的缩了回来。他的手抓到的是一个软软的、黏黏的东四,他原为那是一条很特别的鱼。

    工友李文清从刘志强的动作。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了异常:“老刘,你怎么了?”

    “吸口确实被东西堵住了,好像是一条鱼。”

    “一条鱼?那你为什么松手啊?”

    “软软的、黏黏的。好像卡在吸口里面了。”
………………………………

第三章 鲶鱼头原为人脚 四个人魂飞魄散

    吸口的直径在十二公分左右,卡在吸口里面的鱼应该是一条大鱼。李文清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他有时候还和朋友到郊区河沟里面去摸鱼:“软软的。黏黏的?可能是一条大鲶鱼。”

    于是,李文清让刘志强抓住吸管的吸口。同时往上拎,自己用双手紧紧地抓住鲶鱼的身体,同时往上用力。

    吸管是拎出水面了,但“鲶鱼”却显得很沉重。

    “鲶鱼”的上半身已经脱离了吸管,但脱离了吸管的“鲶鱼”好像是一条死鱼――李文清感觉有点不对头,迅速松开了手。

    船上另外两个工人也跳入水中,四个人弯腰,将手深入水中,想把“鲶鱼”弄出水面,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刘志强和李文清将手深入水中,一个人抓到了一条“鲶鱼”。两个人抓到了两条“鲶鱼”。

    两个人互相对视片刻,好像不对劲,两条“鲶鱼”竟然一动不动。

    当李文清将“鲶鱼”的头――或者尾巴抱出水面的时候,迅速扔掉了“鲶鱼”,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在水中,结果喝了几口脏水,他爬起来,一连吐了十几口;另外三个人同时后退几步。

    四个人同时看见了,李文清所谓的“鲶鱼”原来是一只人的脚。大家还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腐臭味,虽然河水本身就有比较浓烈的腐臭味,但此腐臭味非彼腐臭味。

    吸管口――或者“鲶鱼”所在的位置距离河岸有一点五米左右的地方。

    附近的居民闻讯而来,河堤上站着很多人,一个居民跑回家拿来了一根长竹竿、铁钩子和尼龙绳。

    李文清和刘志强用尼龙绳将铁钩子绑在竹竿上,打算将死者的尸首拉上岸,人群中有一人提出,强行将尸体拉上岸,势必会改变尸体的本来模样,尸体可能在水中浸泡了很长时间,就更不宜挪动尸体了。此人的名字叫谭鹤亭,是一个离休的军队干部,在案发现场附近有一个干休所,谭鹤亭在这个干休所疗养。

    刘志强和李文清的手接触过死者的肉身,死者的尸体显然已经开始腐烂。

    于是,便有人骑自行车到派出所去报案。

    幸亏谭鹤亭适时阻止了刘志强和李文清的鲁莽行为,从尸体的腐烂程度看,如果强行将死者的尸体拉上岸,那么,同志们所看到的必将会是一具模糊不清,面目全非的肉身了。

    在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之前,派出所的马明龙所长带人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在尸体四周围堰抽水,淤泥泵正好发挥了作用,等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的时候,围堰里面的水已经抽的差不多了(围堰的直径在八米左右)。

    两辆汽车停在河堤上的时候,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来。

    马所长已经派人在现场维持秩序。

    眼下,当务之急是进行尸检,并将死者的尸体移出围堰,围堰中的水虽然已经抽的差不多了,但周围的水在一点一点地往围堰里面渗漏,而且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眼见着天也快黑了(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饿时候,时间是五点半钟左右)。
………………………………

第四章 两工人协助清洗 陈副队考察走访

    马明龙将欧阳平一行领到刘志强等五人的跟前,欧阳平向五个工人简单地询问了一些情况之后,便开始做尸检前的准备工作。尸体虽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但尸体的身上满是淤泥,所以,当务之急是用水将尸体清洗一下,而清洗尸体的工作肯定不能在围堰里面进行。

    于是,欧阳平一行脱掉制服和鞋袜,卷起衣袖和裤脚,在五个工人的帮助下,十三个人,用手托着尸体——连同尸体下面的城墙砖,几个居民找来了一扇旧门板,放在尸体和城墙砖的下方,然后将门板抬到岸边(北岸)一块菜地上(河堤下面有大大小小很多块菜地)。

    欧阳平还派陈杰和严建华对尸体下面和周围的淤泥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欧阳平希望找到一点现场遗留物),但一无所获,也不可能有所收获,死者被沉入河底的时候光着身子,连脑袋都没有了,凶手怎么会留下其它物件呢(但欧阳平必须这么做)?

    接下来,清淤泵发挥作用了,刘志强和李文清启动清淤泵,从河中吸水,将摽在尸体身上的淤泥冲洗得干干净净,清淤泵确实派上用场了,想清洗干净尸体身上的淤泥,非清淤泵莫属,这玩意,水量大,压力也比较大,尸体身上的淤泥经它这么一冲洗,全都没影子了。值得庆幸的是,尸体刚刚开始腐烂,所以,水的冲击力不致于破坏尸体身上的膨胀的软组织。

    左向东拍了很多张照片,尤其是几个重要的部位,如死者的右手背、左膝盖上方那块长条形的疤痕和手、脚上的指甲(这是欧阳平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陈杰完成的关于案发现场周围环境的陈述报告(欧阳平和刘大羽觉得这很重要,所以让陈杰一个人单独完成,事实证明,这份报告在整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完成这份报告,陈杰对案发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考察的范围,东到中华门城堡;西到柳叶渡,柳叶渡是一个渡口,距离案发现场一公里处;南到秦淮河的南岸,包括南岸上一大片居民区和几个单位;北到河岸上的居民区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干休所。除了实地考察,陈杰还走访了一些人):

    尸体所在的位置距离河岸在一点五米左右,再向上是一个三米长的陡坡,陡坡上面原来应该是缓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附近的居民开垦成了私家菜园子。

    根据附近的居民介绍,秦淮河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水位,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水位最高,最高的时候要漫过菜地,至少和菜地持平,为防止水淹,侍弄菜地的居民根据将菜地增高到最高水位线上方十公分处;每年的冬天,水位最低,位置在死尸所在位置上方一米左右处。

    在距离沉尸地点一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水闸,水闸的下面竖着一个标注水位的标杆,水闸的工作人员将不同时期的水位线告诉了陈杰,就最低点和最高点而言,和附近居民的描述完全吻合。
………………………………

第五章 朱老三河边垂钓 铁丝上一个鱼钩

    陈杰特别关注水位的变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秦淮河是荆南唯一一条与长江相连的城内河,长江汛期直接影响到秦淮河的水位)。死者的死亡时间在两个月左右,案发时间是九月二十七日,那么,死者被沉尸的时间就在七月二十七号前后,这个时间恰恰是秦淮河水位最高的时候。现在的水位是六七十公分的样子,在七月下旬,水位应该在两米上下。

    有几个常在河边垂钓的老者说,夏天,他们经常在这一带钓鱼,鱼窝子正好洒在四五米远的地方,位置和尸体所在的位置差不多,水深在一米八到两米之间,钓鱼人的说法印证了陈杰对夏季水位的判断。

    案发现场的河段比较宽,附近的居民说有一百五十米宽。陈杰根据目测判断,确实在一百五十米左右。

    其中一个叫朱老三的垂钓者说,他在这个位置断了几根鱼线,丢了几把鱼钩。在菜地边上,有一个用石头码成的路,这显然是种菜人取水浇菜的地方,朱老三喜欢站在这里钓鱼,夏天,河岸边长满杂草,特别是下雨天和下雨过后,菜地边比较泥泞,脚站在石块上比较干净,所以,他就在这里洒鱼窝,在河的对面有一个三层老式建筑,朱老三在洒鱼窝的时候,会以这个三层老式建筑为参照物(因为秦淮河水的流动性很大,水中没有水草,更没有浮萍,要想记住鱼窝所在的位置,必须找一个东西作为参照物),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这个鱼窝子比较容易上鱼(鱼肯往这里跑,会不会和尸体有关系呢)。陈杰站在一块比较大的石头上,朝河对岸那幢三层老式建筑看去,尸体所在的位置果然在石块和三层老式建筑的连线上。朱老三以为鱼钩钩在了树枝――或者什么东西上,所以,后来钓鱼的时候,尽量和那个点保持一点距离。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断线丢钩的事情了。

    无巧不成书,欧阳平和刘大羽还真在几圈铁丝上(捆扎胸部和手臂的铁丝上)发现了一个鱼钩,鱼钩上竟然还有一大截鱼线,鱼线缠绕在铁丝上。

    河北岸一带就是所谓的老城南,一色的明清建筑,青砖墙,褐色廊,黑瓦顶,翘屋脊,格子窗,码头墙,石板路,店铺有门板,店外有石阶。河堤外是一排老式房舍,穿过房舍之间的巷子,便是街道,这条街道的名字叫秣陵路,街道两边大多是店铺,店铺一般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偶尔也有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这些砖木结构,一般是上面住人,下面经商。也有几个店铺是开旅馆的,街道不宽,仅能容下一辆马车。

    马明龙介绍,从中华门城堡到柳叶渡,一共住着五千多户人家,店铺有一百多家,其中旅馆有三家,从案发现场上河堤,穿过一条巷子,斜对面就是一家旅馆,旅馆的名字叫“红旗旅馆”,这家旅馆是一个老客栈――也是附近最大的客栈,明朝的时候就有了,原来的名字叫“如归客栈”,一九六七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如归客栈”改为“红旗客栈”。
………………………………

第六章 秣陵路自古繁华 梁师傅说者无心

    另外三个旅馆的名字分别叫“前进旅馆”和“五星旅馆”。马所长说,在三个月之内,在他的辖区内,从未接到过人口失踪的报案,所以,陈杰便对这三家旅馆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老城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的地方,人口构成情况相当复杂,人口的流动行也比较大(特别是做生意的人)。所以,死者极有可能是流动人员(欧阳平和陈杰是这么想的)。

    笔者在前面提到的干休所,在秣陵路的西边――柳叶渡的北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府衙(在明代是漕运司,清代被改成书院――是荆南唯一一座书院)解放后成为白下区公安局,一九七零年变成了干休所。

    马所长说,干休所里面住着二十几个部队离退休干部。

    在秣陵路上还有一个浴室,它的名叫秣陵澡堂,位置距离中华门城堡有五百米的样子,这是一个老澡堂,老城南一带大部分老人都到这里来泡澡,马所长说,秣陵澡堂的水好――所谓水好就是温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因为秣陵澡堂烧锅炉的师傅烧了几十年的锅炉)(老城南其它几个澡堂的水温不是太烫,就是太低,水太烫,人下不去,太低了,泡不透),跑堂的也都是在这里干了几十年的老人,都是老跑堂,他们能把顾客伺候的舒舒服服,连那些搓背、修脚、按摩、敲背、刮痧和拔火罐的都是老人,陈杰在马所长的陪同下调查走访了秣陵澡堂,死者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特别是脚趾甲,修前的恰到好处,打磨的非常光滑,能把指甲打理到这种程度,只有修脚工才能做到,要想弄清楚死者的来龙去脉,澡堂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让修脚工修理自己的手指甲,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所以,如果死者手指甲和脚趾甲同时修理的话,修脚师傅是比较容易注意到死者右手背上的胎记和胎记上的三根毛的。既然死者生前经常修脚,就一定会搓背,死者的左膝盖上方有一个长条形的疤痕,搓澡工在搓澡的时候,应该能注意到这个长条形的疤痕。笔者顺便补充一下,陈杰走访了老城南所有澡堂里面的搓背工和修脚工,但一无所获。修脚工明确表示,他们干了多少年的修脚工,没见过有人让修脚工修理指甲,人们之所以喜欢修理脚趾甲,除了追求一种放松自在的享受之外,多半是因为人们不太容易打理自己的脚趾甲,搓澡工则明确表示,如果顾客的身上有比较特别的标志,他们是会看见的,因为他们名为搓背,实则包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顾客的手背和脚背与脚后跟。陈杰和李文化还走访了荆南市所有澡堂的搓背工和修脚师傅,仍然一无所获。同志们在这条线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一点头绪都没有。

    秣陵澡堂的修脚师傅梁厚忠曾经做过一种假设――这种假设也只有修脚师傅才能想得出来。
………………………………

第七章 柳叶渡一条渡船 河岸边几只渔舟

    虽然梁厚忠的假设没能给同志们的刑侦工作带来丝毫的帮助(有没有帮助,现在还很难说),但笔者还是要一吐为快:“这十个脚趾甲,修剪的很讲究,一般的修脚师傅修不出这种样子(欧阳平和陈杰将几个修脚工请到公安局法医处冷藏室看实物――实物比照片要清楚许多)――一般的修脚师傅也没有这样的工夫和耐心(修脚师傅的收入和他们的修脚数量是成正比的,他们不可能在一双脚上耗费很长的时间),”

    陈杰从梁师傅的话中听出了一点潜台词:“梁师傅,您有话不妨直说。”

    “我跟你们说一件事情,我遇到过一个顾客,他经常到秣陵澡堂来泡澡,有一回,一个刚来的修脚师傅问他要不要修脚,他就将脚伸给修脚师傅看,师傅问他的脚趾甲是谁修的,他笑而不答。此人从不在我们那里修脚,但他的脚趾甲打理的非常妥当,除了没有女人的手指甲长之外,和女人的手指甲一样精致――连脚趾头上的老皮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这是为什么呢?”

    “他有一个好老婆呗,他的老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给他洗脚,只要发现脚指甲长了,就会给他修剪,连趾甲缝里面的污垢都掏的干干净净。修剪过以后,还要认真打磨。”

    陈杰终于听懂了梁师傅的话,如果死者是老城南人的话,那么,他的手指甲和脚趾甲很可能是他的老婆打理的。脚趾甲打理的这么好,如果不是修脚师傅修剪的,就是自己的老婆修剪的,因为只有老婆才会有这样的功夫和耐心。

    “此人多大年纪了?”

    “四十几岁。”

    此人最近来洗过澡吗?”

    “昨天刚来过,明天晚上一准来,他隔一天来泡一把澡。”

    听了梁师傅的话,陈杰的心里凉了半截,老婆为男人修剪脚趾甲,这只有老婆一人知道,上哪去找这个女人呢?找这个为男人修剪脚趾甲的女人,和找这个无头的男人一样,等同于大海捞针。

    本来,陈杰和李文化寄希望于这条线索,但结果使陈杰大失所望。

    前面,笔者曾经两次提到柳叶渡,在澡堂没有寻找到死者的踪迹,陈杰和李文化就把注意力投放到船上,死者遇害的时间在七月下旬,沉尸地点距离河岸五米左右,水深两米上下,凶手是如何将死者的尸体沉入水中的呢?欧阳平和陈杰化想到了船,只有借助于船,才能做到这一点,在柳叶渡,有一条渡船,在柳叶渡的南岸,有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古镇,古镇的名字叫花神镇,花神镇上住着三千多户人家,古镇上的人进城办事,柳叶渡是唯一的通道。柳叶渡附近有几户人家长年以打鱼为生,每年春末夏初,汛期一开始,河水一上来,他们就开始在河边架网捕鱼,这几户人家每家都有一条小船,这几条船长年停靠在河岸边。欧阳平和陈杰将注意力投放到了这条船上(寻觅整条河,除了前面提到的这几条船之外,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倒是不少,但都是过往的客船,几乎都是运送货物的。)
………………………………

第八章 十三营历史悠久 五金店查无头绪

    在河的南岸,除了西边的花神镇以外,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居民区,有两千多户人家。一条十字街将居民区分为四个部分。

    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十三营”。据说这里在三国的时候曾经驻扎过军队。

    在“十三营”,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戏院,其位置就在十字路口,明代的时候就有了。

    “十三营”还有一个尼姑庵,先前,我们提到的――朱老三作为鱼窝参照物的――河对岸那幢三层老式建筑就是尼姑庵的一部分,尼姑庵的名字叫“马婆婆庵”。古往今来,将寺院建在闹市区的情况不多见,在荆南城区,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尼姑庵,也是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的,它就是“鸡鸣寺”。

    在“马婆婆庵”的西边,还有一个酱菜厂,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的话,你会在空气中闻到酱菜的味道。这种非常特别的味道,居住在河两岸的居民闻了很多年。当然,“马婆婆庵”古老而沉静的钟声,他们也听了很多年。

    “马婆婆庵”和酱菜厂的后门就开在河堤上面。两条蜿蜒而下的石阶延伸到河边,在酱菜厂的码头上,停靠着一条比较大的木船。

    朱老三说,酱菜厂这条木船,除了运送货物以外,平时是用铁链子锁在岸边一棵大柳树上。他在河这边钓鱼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小孩子在木船上玩耍,偶尔也会有垂钓者坐在木船上垂钓。

    欧阳平和陈杰在“十三营”的走访花费了蛮长的时间,案发地点在秦淮河上,具体的位置在北岸边,但一水之隔的十三营,也应该作为案件发生的环境加以考虑。

    大家都知道,欧阳平从事刑侦工作二十几年,在办案过程中,他一直重视对环境和背景的研究,任何一个案件,都离不开环境和背景。案子的诡异程度和背景、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必不可分的关系。凶手在作案的时候,也会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将死者的尸首藏在距离北岸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