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给予他们大笔援助了吗”第一次听闻戴笠讲述这些,陈诚不禁眉头一皱,说道。

    “是,辞公,情报不明,暂时唯一能确认的是,因为大量军事装备的到来,红匪的战斗力提升相当大,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于上个月全歼2万倭寇部队的原因,而且我估计,如果他们手里的军事装备足够,弹药充裕的话,这次倭寇进攻陕西的行动,不但会遭遇极大抵抗,而且很有可能会两败俱伤,毕竟陕西是红匪的老巢,他们一定会拼命阻击的。”看到陈诚有疑问,戴笠继续说道。

    “好啊,好如果他们真能拼个两败俱伤,对于我军来讲是最好的结果。”听到这里,蒋委员长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是委座所言极是”看到老头子“兴头”起来了,陈诚、戴笠不禁顺着说道。

    “好了,你们下去继续准备吧,不管陕西那里打得怎么样,宜昌收复战一定要打好,这样除了能够鼓舞士气,激发民心,更能够向星条旗共和国彰显我军实力,从而获得更多物资援助,明白了吗”蒋委员长最后总结道。

    “是委座”二人一同答道,而后离开客厅。

    同样是6月18日,傍晚,南太平洋马尔绍群岛,倭寇联合舰队司令部,山本五十六正在喝同僚商讨进攻夏威夷的作战计划。

    “运送登陆部队的舰队怎么样了”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一边看着夏威夷海域地图,一边问道。

    “嗨山本阁下,两天前由帝国3万关dong军组成的登陆部队已经在旅顺登船出港,预计明天晚上到达马尔绍军港。”联合舰队参谋长福留繁接话道。

    “恩,南云阁下,那三艘大和级战列舰和三艘长门级战列舰操练的如何”听到参谋长福留繁的回答后,山本五十六又问向身边的南云忠一海军大将在上次的布干维尔岛大海战中,负责诱饵舰队的南云忠一福大命大,幸免于难。

    “嗨山本阁下,虽然因为时间和人员等问题,现在这6艘战舰尚没有形成最强战力,但是完成攻击滩头,压制敌方炮台的任务没有任何问题。”负责6艘战列舰训练事宜的南云忠一答道。

    “好,辛苦了,南云大将”得到回答后,山本五十六又看向海军大将古贺峰一,说道:“那200架超零战机如何了”

    “山本阁下请放心,我把那200架超零战机全部配给了精锐飞行员,凭借着他们的经验和其与零式一脉相承的驾驶舱,飞行员们很快就掌握了飞行技巧,并且对其赞不绝口,我们对其综合战力做了评估,因为换装了大口径机枪,攻击力大为提升,并且重点部位都有钢板保护,综合作战性能预计提升40以上”海军大将古贺峰一答道。

    “好这批超零战机是我们夺取珍珠港制空权的奇兵和杀手锏”山本五十六继续说道,“诸君,等登陆部队到达后,休整一天,然后发动夏威夷登陆战役,代号为丰,此战役关乎帝国太平洋战争成败,拜托大家了”

    “嗨海军必胜,帝国万岁”看到山本五十六鞠躬,屋内其他人也快速鞠躬答复道。

    就这样,因为倭寇高层对于苏军南下的误判,暂停了进攻陕西的复仇战,而是抓紧集结关外关dong军,调运补给,实施对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闪电战,同时倭寇海军对于星条旗共和国夏威夷的作战,却按照计划有条不絮的开始了。

    ps:晚上那章在7点半左右cc290720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章 战利品商店与三轮摩托

    更新时间:20130902

    ps:晚上这章来了

    目标位面,1943年6月中旬,炎黄大陆西北部陕西省延安,李小鲁正在自己的营房前,和班长商量事情。

    “班长,那啥啊,你看快月中旬了,咱把咱们班缴获的那把军刀兑换了,行不”李小鲁说道。

    “小鲁,我说你鬼迷心窍了军刀那东西可不常有,那可是咱班的荣誉象征”班长田文汉回答道。

    “那啥班长,下次只要下次有仗打,我一定拼命再给你缴获一把,成不”李小鲁继续说道。

    “我说小鲁子,你到底想干啥呀,没事非要把咱班的军刀兑换了”班里的另一位战士问道。

    “马哥,我大哥要结婚了,我寻思着,这不给他寄些好东西回去充充脸面”听到别人问起,李小鲁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

    “哦你家大哥娶媳妇儿这是喜事呀可我记得你手里应该有不少功勋币啊”姓马的战士接着问道。

    “我想多兑换点东西,还想再兑换个大件,功勋币不太够用”李小鲁回答道。

    “班长,小鲁子亲哥结婚,确实是大事,要不咱把军刀兑了吧”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姓马的战士也建议道。

    “行啊,小鲁,你去我床头把战刀拿出来,全班一起去兑换部”班长田文汉也不是一根弦的人,对于一件军刀死物和自己的兄弟,孰轻孰重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太好了”

    “走吧”

    “走,顺便瞧瞧兑换部上没上新东西”班里其他战士听闻,全都笑嘻嘻的跟着去凑热闹。

    那么这里又是功勋币又是兑换部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都是王凡同志想到的馊主意,为了提高战士们打鬼子的热情,和自己的一些碎碎念,王凡同志在解决了红党军队武器装备、消耗补给后,提出了“战利品兑换部”的设想,也就是对于战士们缴获的战利品,让雅迪帮忙,分门别类的设立兑换表,比如一个小鬼子钢盔兑换5角功勋币,一本小鬼子日记5元功勋币,一个小鬼子望远镜兑换2元功勋币等等,这里的功勋币是参考后世人民币,使用后世铜版纸其他一些高附加值纸张印刷,样式精美、色泽光亮、手感独特,除了王凡其他势力根部无法仿制,面值为100元、10元、1元、5角、1角铜元、5分大铜子、1分小铜子。由于不涉及武器,即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手枪不在兑换之列,所以李先nian等人也就随他闹了。

    为什么要提出功勋币呢,这是王凡自己的考虑,第一个现在根据地内部实行统一配给制,老百姓之间则实行以物易物贸易,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敌人发动的经济货币战,但是长时间如此容易形成,后出建国初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一旦大家习惯了各种物资靠组织发放,市场经济就容易萎缩成为一潭死水,到时候再想激活老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恐怕很多人会因为恐惧风险而不愿意迈出第一步。第二个则是日后随着反攻,根据地面积的扩大,如何处理新打下的省市经济问题就是一个大麻烦,后世的经验是印制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解放票,但是推广起来不是太顺利,主要是纸币自身价值是个大问题。这里的功勋币由于王凡手中有足够的铜矿石,所以1角、5分和1分采用铜币出现,在保证自身价值容易让百姓接受的同时,可以建议以功勋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为建国后统一币值打好基础。

    当然,为了防止战士们因为兑换利益,而在战场上发生争抢队友战利品的事情,所以兑换均以一个班整个集体进行,班内每个人缴获的战利品兑换功勋币后全部平分,当然也可以以一个班为单位统一使用,具体选择哪种全凭班内所有战士公决。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增进了全班战士共进退的感情,另一方面,万一在战场上出现争夺战利品,也可以由班长解决,出现争执的概率要小得多。当然为了保持兑换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兑换点由多人负责,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做到相互监督。

    同时一旦发现侵吞他人战利品的情况,其所在班班长撤职,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处以十倍功勋币罚款用以后的战利品抵扣,其所在连队也会通报全军批评,连长、政委、排长全部记大过,丢财又丢人,所以战士们自控力做的非常好,实行了2个月,没有一起偷鸡摸狗的事情发生。

    书接前文,李小鲁和班长田文汉来多一所战利品兑换点。将军刀递了过去。

    “咦小鬼子少佐的军刀,这可是好东西,100元功勋币,兑换不”兑换点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恩,换了吧”班长田文汉又看了一眼军刀,然后说道。

    “好的,功勋币要整的要零的”兑换点的工作人员听到回答后,继续问道。

    “零的,1人10元小鲁子,现在你看看需要兑换什么”田文汉回答后,又向小鲁子问道。

    “嗯,班长我早想好了,原先我有25元功勋币一直没有用,这次100元我能分到10元,这样我就有35元功勋币了,可以兑换辆自行车了。”说着小鲁子指着屋里墙上钉着的,大幅的兑换商品目录清单。

    “噢自行车,我看看,哎呦,要30元呢小鲁,你可真疼你哥,这回为了他可是大出血了”姓马的战士看完目录兑换商品用简易图示,方便不识字的人看的懂后说道。

    “呵呵,谁让是我亲哥结婚呢,这个自行车用的住,而且赠送一小套补胎工具,很实用”听到战友夸自己,小鲁子有些不好意思。

    “不错,小鲁有心了,不过光给你哥买,你嫂子怎么办”田文汉接口说道,“同志,麻烦再给我兑换一套床单三件套小鲁,这算我送给你哥嫂结婚的贺礼”

    “是啊,再兑换一面镜子,算我的,一点心意”姓马的战士继续说道。

    “哈哈,还有我,兑换2块透明皂,小鲁,不好意思啊,上次给家里兑换东西,功勋币用的差不多了”第三名战士说到。

    “谢谢,谢谢大家”看到大家这样照顾自己,李小鲁的心热乎乎的。

    “客气啥,你是咱班的一份子,又不是外人”其他战士听到后,一边兑换些别的小物件聊表心意,一边回话道。

    一天后,李家村。

    李家村坐落在延安西边,是一座大约有百户人家的小村落,佟文彬是2个月前派驻到李家村的联络员。说道佟文彬,原来在北平念书,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时亲眼目睹了很多悲剧,后来于1939年前后徒步穿越炎黄大陆中部,来到延安成为了一名红党战士。原来在文工团工作,后来王凡出现后,根据地兴起了一股支边风潮支援边区,佟文彬报了名,被分配到了李家村作为一名联络员,负责孩子村民读书、识字、启蒙和协助村长分配物资。

    佟文彬刚到李家村可是引起了一片轰动,因为整个李家村因为地处偏僻,没有一个教书先生,许多娃娃们想读书认字也没有机会,佟文彬的到来,圆了乡亲们的一个梦。为了欢迎佟文彬,让他住的开心,住的放心,几十户人家一起动手,将村东头一所没人住的窑洞收拾了出来,打扫了屋内的尘土,糊上了崭新的白纸,整理了长着杂草的院子,又准备了大量的麻杆柴火以方便佟文彬做饭。

    远道而来的佟文彬感到很欣喜和高兴,乡亲们淳朴的行动感动了他,让他一下了喜欢上了这座偏僻的小山村。他从组织上为了方便其工作配发的自行车上,卸下了自己的衣服、书本、煤油灯等行李,又从自行车后面的铁匡里一点点的搬出讲课用的小黑板类似宜家那款和粉笔、板擦等工具,很快一个小巧实用的讲堂就开始了,学生们不多,只有7个人,外加上一些干完农活,晚上有兴趣听课的大人,佟文彬的讲授内容很简单,教授大家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数字,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和一些常用字等启蒙教育。

    今天是6月18日,也是全村人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根据地政府向各村派出运输队,运送盐巴等生活必须品的日子。

    “嘟嘟嘟嘟”随着吵闹的发动机的声音,一辆农用三轮摩托郭德纲语:狗骑兔子缓缓顺着乡村土路开了过来。

    “哇,哇这里,在这里”7名孩子的脸上迸发出灿烂的笑容,猛烈的挥动胳膊和双手,向农用三轮车叫嚷道。

    “三姑,你来了”学校边一位30多岁的妇女向另一位年长者打着招呼,听到期盼中的农用三轮摩托声音,家家户户除了下地干活的男人们,其他人都从窑洞里迎了出来。

    “二狗子,快去地里喊你的爹娘过来”

    “是,我这就去”

    “李大胖,快,你四叔家都去后山下地干活了,受累跑一趟”

    “明白放心吧,我这就去”

    “让开点,让开点,别堵着路,一会车开不进来了”

    招呼声,喊叫声,打闹声一时间响作一团,宁静的山村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与嘈杂。

    半个多小时后,全村人一个不落的在村前集合。村长李大伯和佟文彬站在最前面,和三轮摩托上的两个人核对物资,清查账目。

    “咳大家静一静,下面还是按照以前的做法,先每家每户领取这个月的盐巴、味精、菜油和透明皂,然后按照叫到的名字,再领取军中亲属寄回的东西,明白了吗”村长李大伯手捻下巴上的一缕山羊胡,大声说道。

    “明白了”刚才还七嘴八舌聊天的村民,一听领东西的时候到了,立刻静下来说道。

    “好了,下面开始,第一个李大树家”按照被叫到的顺序,一百多户人家很快领到了每月家家必有的盐巴、味精等物品。

    “好了,下面由佟老师按照名单,分发军中亲属寄回各家的物品”村长李大伯看到第一流程结束后,继续说道。

    “咳那我就开始喊名字了,”听到村长李大伯的话语,知道自己职责内有分发物资这一项的佟文彬没有客套,开口说道:“李兰山家,10斤白面,5斤菜油,外加寄回来一把剪子”

    “诶,好的”被叫到的人上前,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喜滋滋的收起了军中儿子寄回的礼物。

    “李四民家,10斤白面,5斤菜油,外加寄回来一把菜刀”

    “李水和家,10斤白面,5斤菜油,外加寄回来一身棉衣”

    这些家里有亲人参军的家庭,每个月都会固定收到10斤白面,5斤菜油,除此之外,自王凡设立战利品兑换点后,每个月他们还都有可能收到自己家人寄回来的其他礼物。

    “李大鲁家,10斤白面,5斤菜油,外加寄回来,哦,天啊,怎么这么多外加寄回来的一辆自行车、一套床单、一面梳妆镜、两块透明皂、一套刀具、一把剪子、一套针线,还有3两绿茶。”随着佟文彬念出的东西越来越多,周围的人群不禁嗡嗡的讨论起来。

    “张家婶子,你说李大鲁的弟弟得立了多大的军功,怎么有这么多东西,而且还有自行车”

    “李家妹子,我不知道啊,啧啧,这么多好东西啊尤其还有什么茶,那是不是以前县城里的官老爷才能喝的这回嫁给李大鲁的媳妇有福啦”

    “是呀,是啊”许多人纷纷附和道。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佟文彬的声音突然间低沉了下来,“李守山家,请节哀,李守山因为作战,不幸中弹牺牲,现特追认李守山为革命烈士,颁发烈士证,并且每个月根据地政府将向您家定额发放100斤白面,20斤菜油、10斤腊肠、10斤火腿、1斤白糖”

    突然间听到有参军的人牺牲,周围的人不自觉的静了下来,悲伤者有之,尤其是李守山的家人,哭声立刻就传了过来,但是也有不少人眼睛闪动,毕竟在以玉米面黄馍馍为主食的情况下,每个月固定的100斤白面,20斤菜油、10斤腊肠、10斤火腿、1斤白糖所带来的物质冲击还是相当巨大的。

    各家分完东西,各回各家后,当天夜里,一户户人家正在炕上边躺着边讨论着白天的物资发放,一时间家家难眠,谈到深夜,直到第二天李大鲁的婚礼到来。cc290720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一章 李大鲁的婚礼

    更新时间:20130903

    ps:感谢读者大大“痴情小夜狼”打赏天堂1张月票和300纵横币,thankyou

    目标位面,1943年6月19日,对于炎黄大陆陕西省西部边陲的李家村是个大日子,今天是村东头李延山一家的大儿子,李大鲁迎娶新娘的黄道吉日。

    说道李延山一家,也算人丁兴旺,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李大鲁今年23岁,在家务农。小儿子李小鲁21岁,参军1年多了,还有一个小女儿13岁,正处于“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年岁。

    清晨4点30分,李延山夫妻俩就起床忙碌,到了5点的时候,除了还在熟睡的小女儿,大儿子也起床帮忙拾掇。虽然身为穷苦农家,靠地理刨食为生,但是俗话说的好“穷家值万贯”,凭借着炎黄红党平均地权和土地改革,两口子和孩子们共分得七亩八分地,几口人凭借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挣得个温饱。

    李延山一家住宅面积不算小,连襟的三间窑洞,最左边的是夫妻俩的房间,中间的原是两个儿子的房间,现在只有大儿子一个人住。最右边则是杂房仓库,小女儿因为岁数小,现在还和娘亲一起睡,至于厨房,家里是没有单独设置的,在夫妻的房间里砌了灶台,用以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娃他爸,今天婚宴咱们上什么饭”李大鲁的母亲问道。

    “他娘,你把这3个月分到的30斤白面拿出20斤来,做成喜面,另外再宰两只鸡炖出一大锅鸡汤,做成鸡杂面,待中午给前来的客人一人盛一碗沾沾喜气。餐座上,咱们摆上足分量的这几天赶制出来的黄馍馍,再把地里的菜能摘的都摘掉,洗干净了拌上菜油和雪盐村里乡亲们对于王凡带过去白盐的称呼,配上咸菜噶头,还有老二托人捎回来的火腿和腊肠,除了留下一部分等老大的媳妇进门,给他们开开小灶外,其他的都切了,一桌多摆上点,估计有这些就差不多了”这几天一直琢磨婚宴的李延山有条不絮的说道。

    “中,娃他爸,我这就去做面”李延山的老板说道。

    “大鲁,先帮你妈干活,等天大亮了,村里的姑姑婶婶过来帮忙后,你就不用管了,穿上新做的衣服,去邻村接媳妇过门。”李延山又吩咐道。

    “中爹,我这就去。”人逢喜事精神爽,心中又紧张有高兴的李大鲁听到自己亲爹的吩咐后,迅速出去宰鸡、拔毛、放血、炖汤。

    早上6点半,李家村其他居民陆续起床后,男人们在自己家里准备中午参加婚宴的贺礼,女人们则搭伴前往村东头,帮着李延山一家收拾东西。跟李延山一家挨着住着的几家,则不约而同的把自己家里的大木头餐桌搬出来,向李大鲁家抬去。

    “他婶子,你起了,走,一起去大鲁家看看忙活忙活”

    “哎,老姑,你也早啊,今天可是大鲁的大喜日子,我一夜都没怎么睡,昨天就盼着呢”

    “是呀,尤其是昨天大鲁家收到那么多东西,真想赶紧去他家婚房看看去,布置的啥样,你还记得吗昨天寄回来的东西里头有花布床单,也不知道是啥花纹的,漂不漂亮”

    “肯定错不了,你想参军那几家,哪次捎回来的东西是次品”

    “是呀,我也知道啊,哎你说,当兵咋那么好啊,天天往家里倒腾好东西”

    “拉倒吧,什么天天啊,一个月就一次,而且又不是每个参军家庭都一样,听说是在战场上缴获战利品,才能换回东西的”

    “是吗那也行啊唉~~饿家死掌柜滴就是一根筋,死活不放小六子去当兵”

    “得了吧,小六子可是你家的命根zi,千顷地一根苗,金贵的很啊”

    “呸也就他爹金贵,死小子可懒呢,一天到晚惹祸,要不是他爹指望着他传宗接代,我早打断他的腿了”

    “你呀也就说说,每次见你都疼他疼得受不了,也别说生了五个丫头才有的他,不容易啊”

    “嗨,别提那五个丫头,我现在一想到将来的嫁妆钱,我就头疼的要命”

    “得了得了”

    就这样,李家村的老老少少,好热闹也好,帮忙也罢,陆陆续续的赶到村东头李延山一家。

    同一时间,离李家村9公里远的赵家岭,赵翠一家人正在上下忙活着,今天是赵翠当新娘出嫁的大喜日子,屋里屋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娘,快帮我弄弄头”翠儿向她的母亲撒娇道。

    “中,中翠儿,等今天过了门,你就是李家媳妇了,到时可不能再耍小性子”一边帮女儿梳头,赵翠的母亲一边嘱咐道。

    “知道了,娘您就放心吧,平时我也认真的学,现在针线女红也熟练了,而且大鲁您也知道,很疼我的。”一身红衣的赵翠回话道。

    “好,好哎呀,今天我的翠儿真漂亮”看到自己的女儿穿上代表新娘的红衣后,母亲夸奖道。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此时的赵翠实在是算不上漂亮,反而还带有一些土气。因为要帮忙家里干活,料理家务,赵翠的皮肤晒得比较黑,骨架子也比较大,此外今天的赵翠从头到脚一身红:红头绳、红上衣、红裤子、红布鞋实在是不符合后世的赢弱美女的审美观,但是放在1943年的炎黄大陆,化纤产业为零,棉花产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拥有一身红衣服是许多女性一生的梦想,盼望着能够穿上红衣,以最漂亮的身姿出现在未来丈夫面前。

    上午11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